设计方案

时间:2023-08-15 16:17:19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实用6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方案【实用6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学校的名称和自己是一年级几班的学生。

  2、初步学会大胆地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爱好。

  3、懂得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培养学生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进行礼貌教育,学会礼貌用语;能作自我介绍,学会说完整的句子。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怎样做一个好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出示带拼音的课题)。跟老师读“我是小学生了”。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经长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生更多的本领,这是光荣的。

  二、认识校名、年级、班级

  开学第一天,大哥哥大姐姐把小红花戴在你的胸前,这说明,全校的老师和同学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学校。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名谁知道?(请学生回答)

  1、出示带有拼音的校名小黑板

  3、教师边画边讲年级与班级

  4、说一说:

  我是( )小学( )年级( )的学生。

  谁能看着小黑板,看着图连起来大声、清楚地说一遍?(请预先准备好的学生讲)

  三、自我介绍

  我们这个班有( )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认识一下。

  1、示范引路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哪里?(请先预习过的`学生示范,教师评议)

  2、介绍爱好

  小朋友有许多爱好,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还有的爱下棋。谁能把自己的爱好大声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1) 起来介绍

  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家住哪里,自己喜欢什么连起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讲的时候人要站正,声音要响亮,说话要清楚,用普通话讲。(请预先准备好的同学先讲,教师评议)。

  (2)“开头车”介绍,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好。

  4、课堂小结

  四、说、演、练,体会情感

  早晨,如果老师或同学见到你问“你早”,你应该怎样回答?平时见到老师或同学应该怎么说呢?放学了,怎么和老师、同学道别?

  1、报名说一说

  2、创设情境,进行表演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自己是××学校.一(×)班的小学生,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学文化,学做人的道理,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我们每天见到老师都要问好,同学之间也要讲文明、讲礼貌,团结在一起快乐地学习。

设计方案 篇2

  高分子益胶泥属水泥基聚合物,抗渗力强、粘接力大、施工适应性广,能在潮湿基面和立面上作业,它具有无机和有机复合网络结构,耐老化、耐冲击,又环保因而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泳池、贮水池防水效果甚好,其操作方法如下:

  一、基层处理:

  1、基层必须平整、牢固,无空鼓起壳,无裂缝。

  2、基层必须清洁,施工时需将基面上的浮灰、污垢清洗干净。

  3、基层的泛水坡应在2%以上,不得局部积水。

  4、地漏、套管根部和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5、有关设施及管道等细部的做法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及设计要求。

  二、灰浆配制使用

  按PA-A高分子益胶泥/百公斤加水25~30公斤进行配制,不加任何助剂.搅拌均匀成厚糊状,不得有生粉团,放置5~10分钟后随拌随用,应在3个小时内用完,施工温度不得低于5℃

  三、防水层施工:

  1、在冲冼干净的基层上稍用劲刮涂上PA-A型益胶泥稀浆,水灰比约为0.4~0.45:1(重量比)作为底涂层,涂层应均匀(厚度约1-1.5mm)。

  2、底涂层初凝前即可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PA-C型高分子益胶泥,水灰比约为0.25~0.3:1(重量比)调制成灰浆,均匀刮涂在底涂层上(厚度约2-3mm),要求抹压密实,不得漏涂,至管根处时可盖过密封膏与管道搭接成一体,并沿管道边抹起20mm高度,至墙边时沿墙边抹起200mm高度与墙面的防水层交圈,墙面防水层不得低于1.80m,地面与墙面转角处应抹成圆弧形。

  3、防水层刮涂好后应经48h方能试水,水深20 mm,试水时间为24h,不得渗漏。

  四、注意事项:

  2、灰浆应有专人配制,搅拌最好使用电动搅拌器,不得有生粉团。施工前基层可以湿润但不得有明水。

  3、拌好的灰浆需放置5-10分钟,拌匀的益胶泥应在6h以内用完,以免硬化结块造成浪费。

  4、使用的容器工具应保持清洁、干净。

  5、防水层刮好后,若没有马上贴砖,涂层表面发白时,可用花洒轻轻洒水养护。

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过程

  上课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听出来的同学举手回答。(多媒体放“风”的声音)

  生:“风”

  师:对!是风,真棒!一看到“风”字,老师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不知大家想不想回答?

  生:想!

  师:好,老师问了,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根据你们日常生活知识看看你能讲出多少?

  1、 风怎么帮人们做好事?2、风什么时候帮人们做坏事?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

  大家想得真不错,好我们去看看课本第十六课风娃娃,看看书上的风娃娃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碰到不会读的生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师:大家都读得不错,老师又要向同学们求助了,老师不认识这个字,有哪位同学能帮帮老师。(多媒出示“续”)

  师:谢谢这位同学,读了课文,有同学也有不认识的字吗?讲出来请大家帮你解答。

  师:请大家来读读这些字。(多媒体出示:十二个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注重指导“抽、驶、示、筝、伤”为翘舌音,“责、蹿”为平舌音)。

  三、讲解内容、朗读指导

  师:大家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中讲了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多媒体出示:(1)吹大风车 (2)吹帆船 (3)吹风筝 (4)吹衣服、吹小树

  师:大家认识了字,我们来看看课文内容,现在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做好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考虑这几个问题。(多媒体出示:1、风娃娃帮人们办了哪些好事?2、风娃娃是怎么办好事的?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师:我们来看看风娃娃做的好事,结果怎么样?

  师: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什么?

  四、写字教学

  重点教(表,吸……)

  实习学校:余姚市东风小学 实习班级:205 实习生姓名:沈波 指导教师(签名):

  科目:语文 课题:风娃娃 (第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节

  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第四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风娃娃想为人们做好事,但是反而帮了倒忙。后来它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设想: 准备教具:多媒体、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学过需认识的十二个生字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风娃娃这一篇课文,老师在复习过程中,其中一个字忘记怎么读了,哪个同学来帮帮老师?

  师:老师复习好了,请问你们复习得怎么样了啊?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读读学过的生字(媒体依次出现十二个生字,抽学生或开火车朗读。)

  二、生字组词

  师:现在我们来组词,“夫”组词有哪位小朋友能行?

  师:“示”字,“汗”字,“吸”

  师:组词组完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风娃娃作的什么事?

  三、课文讲解,朗读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娃娃做的坏事,同学们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中间穿插“筝”,“伤”两字的组词)

  多媒体出示:

  1风娃娃来到……看见……慢慢、断断续续、他深深……飞快、奔跑着、不住地、高兴极了

  2风娃娃又来到……看见……他急忙……弯着、流着、喊着、一边……一边〖〗……好心办坏事〖〗5—7〖〗1风娃娃看见……赶紧……摇摇摆摆、翻起了跟头、无影无踪、伤心极了

  3他仍然……吹跑了……折断了……都责怪〖〗……

  师:我们来看看风娃娃好心做的坏事,结果怎么样?

  师:风娃娃做了好事和坏事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设计方案 篇4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学习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二、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⑴ 学生自由吟诵。

  ⑵ 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⑴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⑵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⑶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三、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设计方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在有一定空间范围的游戏进程中按物取数,学习点数。

  2、体验抓小鱼、拔萝卜及给小动物喂食的乐趣与成功感。

  3、在游戏过程中渗透数的集合、动物习性(爱吃食物)、礼貌待客等知识。

  二、活动准备

  1、小猫二只,小羊三只,喂食盆若干;小熊胸饰、坐垫每人一份。

  2、场地布置:胡萝卜地、鱼塘。

  三、活动过程

  (一)参观场地,了解菜地与鱼塘的各种植物、养殖物。

  1、宝宝,你们是谁?我是谁呀?叫我一声!

  2妈妈带你们去我们家的菜园和池塘里看看。

  3、这是什么呀?有多少胡萝卜?(丰富词:许多)4、我们家还有池塘,里面养着什么?谁爱吃小鱼?

  5、菜园、池塘看完了,我们先回家去吧。

  (二)初步感知游戏内容

  1、今天我们家来客人了,看看是谁呢?(出示小猫和小兔)

  2、引导幼儿和小猫小兔打招呼:我们和小猫小兔打个招呼吧,该怎么说?

  3、客人来了,我们家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招待他们的?

  4、我们就去菜地和池塘找点东西,不过听到妈妈的铃声,你们就要马上回来哦!

  5、教师带幼儿去菜地拔萝卜,池塘抓鱼。

  6、教师敲小铃,引导幼儿回来。

  7、你找到了什么?准备给谁吃?谁准备了和他一样的.东西举起来给妈妈看看。

  8、小结:小猫最爱吃鱼,小兔最爱吃萝卜。

  9、把你们准备的东西来喂给它们吃吧。

  10、你喂一点鱼,他喂一点鱼,大家都喂一点鱼,现在小猫有许多鱼啦,小猫真开心!

  11、听!小兔子也在表扬你们呢,它说:你喂一点萝卜,她喂一点萝卜,大家都喂一点萝卜,它也也许多萝卜了,谢谢你们!

  12、小兔小猫肚子吃得饱饱的,它们要回家了,我们和它们说什么?(再见)

  (三)按物取数

  1、"喵…..喵…..喵……"猜猜看是谁呀?(被你们才对了,又来了一只小猫)

  2、刚才我们说小猫喜欢吃什么?

  3、小耳朵听好咯:一只小猫喂一条鱼,我们去池塘抓几条鱼?(一条鱼)

  4、伸出手指头做做看"一条鱼",记住是一条鱼,我们走吧。

  5、教师儿歌引导:宝宝宝宝轻轻走,跟着妈妈抓小鱼,小鱼小鱼抓几条?小鱼小鱼抓一条。

  6、教师带领幼儿玩小鱼游游戏:我们先和小鱼做个游戏吧,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快快捉牢。

  7、熊宝宝们,小鱼抓几条?把你的小鱼举起来给妈妈看看是一条小鱼吗?

  8、熊宝宝真能干,都抓了一条鱼,我们去喂喂小猫吧。

  9、幼儿喂食,教师引导幼儿说:小猫请吃鱼。

  10、你喂一条鱼,他喂一条鱼,大家都喂一条鱼,小猫有了许多鱼,他说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我们和它说再见吧。

  11、"小熊乖乖,把门开开"(出示三只小兔)小兔子来我们家了,我们拍拍手欢迎欢迎。

  12、来了几只小兔子呢?我们来数一数吧。

  13、我们有没有小兔子爱的东西呀?

  14、一只小兔子吃一个萝卜,三只小兔子吃几个萝卜呢?

  15、教师一边出示喂食盆摆在小兔子前面一边引导幼儿数数:一个萝卜,二个萝卜,三个萝卜。要几个萝卜?

  16、伸出手指头做做看,记住我们要拔三个萝卜噢,走吧。

  17、儿歌引导:宝宝宝宝轻轻走,跟着妈妈拔萝卜,萝卜萝卜拔几个?萝卜萝卜拔三个。

  18、歌曲《拔萝卜》引导快的幼儿坐下来一起唱唱。

  19、熊宝宝们,萝卜要拔几个?

  20、把你的萝卜放在地上排排队,数一数看看是不是3个?

  21、请一名或两名错的幼儿来喂喂:你拔了几个胡萝卜?你去喂喂看。

  22、总结:三只小兔子要喂三个萝卜,如果不够可以在去地里拔三只小兔子要喂三个萝卜,多出来了可以放回地里。

  23、熊宝宝们是不是急着要来喂小兔子了呀?现在就请熊爸爸帮忙,爸爸摸摸你的头,你就来喂一喂吧。

  24、幼儿逐个上来喂,教师引导每只兔子吃一个萝卜。

  (四)结束

  1、小兔子今天真开心,他说要请熊宝宝去他家玩,你们去吗?

  2、播放欢快音乐,幼儿跟着教师出教室。

  活动亮点:

  1、根据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抓小鱼、拔萝卜以及给小动物喂食的游戏中按物取数和点数。

  2、游戏情景的不断变化是吸引小小班幼儿兴趣和注意

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点: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教学难点: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题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

  (可以出示一些剧照)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4)学生再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

  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这段话听。

  (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来学唱。

  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教学难点: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诵读与感悟) 1.读背《幸福》。

  (1)指名读题,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或问老师、同学。

  (3)教师范读。

  (4)学生讨论幸福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着去读背。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河流、蜜蜂、小鸟、我的幸福是什么。

  (3)按学生讨论的结果来续写。

  (4)学生将自己续写的部分跟原作连在一起诵读,感受两种文字在读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虎字头、病字头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虎、病的写法,学生练写。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重点: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难点:学会拒绝别人时语气要婉转。

  教学过程: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学会拒绝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办?对!我们应该学会拒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

  (思考怎样去拒绝) (2)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拒绝。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练说) (3)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评议小结。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11-03

(经典)设计方案07-28

设计方案【精选】07-29

设计方案(精选)07-27

【经典】设计方案07-22

(精选)设计方案08-06

[经典]设计方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