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7-27 08:44:46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汇编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方案【汇编8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傲然”“酷似”“盛誉”“快慰”“姗姗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课文描写中国石和表示战士喜爱中国石的局部。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 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 等等)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俺”拣到一块酷 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俺”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这一课生字较少,请同学们先各自将课文中的生字读几遍,然后将课文读一遍。

  2.出示下列生字词练读。

  g5 j) gu9 4o ku4 h3n w8i

  戈壁积聚瑰丽傲然挎包稀罕快慰

  g3ng sh1n b3n j9n qu2n j!n y)

  站岗姗姗来迟版图不由拳头不只盛誉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同学能否读正确。

  4.默读考虑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5.具体写拣石和发现“中国石”经过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分为几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经常拣石头,“俺”也成了石头迷。

  第二段(第二至七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俺”到大漠上拣石头,一位小姑娘带“俺”到珍珠泉洗石,俺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

  第三段(第八、九自然段):讲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考虑: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俺”是什么人,俺们生活的环境,“俺”成为石头迷的原因。)

  2.俺们驻守在什么地方?(戈壁滩)戈壁滩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举目是无边的沙海,上面散布着漫滩的碎石头”)

  “驻守”是什么意思(驻扎防守)联系上下文想想“举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滩”换个词语来说就是什么?(遍滩、全滩)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俺”怎么会成为石头迷的?(因为“俺”驻守的戈壁滩上布满碎石,连队里又经常举行赛石会,所以“俺”渐渐成了石头迷。)

  4.齐读第一段。

  五、识记生字字形,书写生字

  六、作业

  誊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给第一段分层

  1.指名读2 至7 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是分几层意思来写的?

  2.讨论分层。

  可分三层。第一层(2、3 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俺”到哨所 前的戈壁滩上拣石头(即拣石)。第二层(4、5、6 自然段):讲一位小姑娘邀“俺”去珍珠泉洗石,俺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即洗石并发现“中国石”。第三层(第七自然段):讲仔细端详“中国石”。

  3.指名分层朗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二段

  (一)讲读二、三自然段(第一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俺”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因石头经雨水冲洗更为光洁,容易发现好石头。)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

  “瑰丽”就是异常美丽。“倾泻”原是指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这里是照射的意思。“裸露”指没有东西遮盖。“珠光玉彩”是说珍珠美玉的光彩。

  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挺拨、繁茂的白杨,裸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

  5.“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小朋友们眼里那些具有超人身手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6.齐读二、三自然段。

  (二)讲读4、5、6 自然段(第二层)。

  1.指名读4、5、6 自然段。考虑:“俺”怎么会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发现“中国石”的?

  2.小姑娘为什么邀“俺”去珍珠泉?(因为经泉水洗过的石头特别清亮) 关于珍珠泉有什么传说?谁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珍珠”,为什么前面一个不加引号,后面一个却加上引号?(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

  4.俺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俺”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三)讲读第七自然段(第三层)。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外表起伏像大陆地貌。)

  2.发现“中国石”时,“俺”和小姑娘表示得怎样?(小姑娘惊叫,“俺”不由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俺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

  3.“俺”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俺们找的地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身熟悉的地方。)

  (四)朗读第二段。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第八、九自然段,考虑:战士们是怎样精心保管“中国石” 的?

  2.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们对“中国石”的珍爱?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句。

  3.结合同学汇报解释下列词语。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4.战士们为什么那么精心地保管“中国石”,那么珍爱“中国石”?(因为它酷似祖国版图,在战士们眼里,它代表祖国。)

  5.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并赢得“最佳宝石”的盛誉。

  “屡屡夺魁”和“盛誉”是什么意思?(“屡屡夺魁”就是一次又一次夺得第一,“盛誉”就是很大的荣誉)为什么“中国石”能屡屡夺魁并获得“最佳宝石”的盛誉?(因为“中国石”代表祖国,特别珍贵)

  6.哪个词语突出了“中国石”在“俺”心目中的地位?(奉为至宝)“奉为至宝”是什么意思?(当作最珍贵的宝物)

  7.课文中说在“俺”寂寞和孤独时,“中国石”给了“俺”温暖和快慰。

  “快慰”是什么意思?(高兴而心里感到抚慰)当“俺”寂寞时,捧着“中国石”会想些什么?当“俺”夜里站岗感到孤独时,摸着“中国石”又会怎么想呢?

  8.驻守戈壁滩生活很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苦中有乐?“因为‘祖国’在俺们身边,祖国在俺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个指“中国石”,后一个指祖国。)为什么说祖国在俺们心中?(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捍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

  9.齐读第三段。

  二、练习朗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俺”在拣的石头中发现了一块酷似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及战士们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七、作业背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中国石

  样子

  形状像雄鸡酷似祖国版图

  大小如拳头

  色彩黄白色

  外表与大陆地貌相似

  屡屡夺魁

  珍爱

  抢着看拿出装军功章的盒子

  工工整整地写腾出抽屉嘱咐

  精心保管

  祖国在俺们心中

设计方案 篇2

  一、一、授课班级:四川师范大学附中初一(3)班;

  二、二、授课教师:金亚琼;

  三、三、教具:1、硬件:多媒体电脑系统;2、软件:powerpoint ;3D cool 。

  四、四、教学思路与设计:

  1. 1. 教学思路:虽然,教材上没有专门将中国鼓列为一课;但将民族乐队分为“吹拉弹打”四大板块却很明显;如按往常的教法将四大板块放在一起讲也无可非议,鼓在教材上的地位也非突出。如果将中国鼓集中在一起讲授,不但给学生一个新颖的感受,而且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为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作好了充分的思想与题材准备。

  2. 2.设想在音乐课上让学生一下子接触了如此多的中国鼓,他们的音乐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许多,他们能不激动吗?当他们在课的结尾听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中国鼓只是我们民族音乐宝库中“鼓”的极小一部分”时,他们会有何等强烈的`感受呢?他们难道不为我们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而自豪吗?他们难道从此不珍惜和学习我们祖先留下的音乐文化吗?将爱国主义与学习继承民主音乐文化有机的结合难道还需教师用口头去干巴巴的说教吗?

  3. 3. 但我却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上哪儿去找那么多鼓的资料呢?于是我又徜徉在寻觅中国鼓的浩繁的资料堆里,说实在的:由此我还真长了许多知识。

  4. 4. 课堂教学设计:气势磅礴的黄河大鼓把我们带进了那遥远的年代;鼓的发源在于人们模仿大自然的雷声,用大上苍的威力驱赶野兽、祛除邪恶;将鼓用于狩猎、用于战争,进而用于娱乐、喜庆等场面。在学生欣赏、讨论过程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作简易的鼓;并用自制的鼓来演奏模仿《滚核桃》、《老虎磨牙》等作品的典型节奏;通过自评、互评使本课达到高潮。

  五、五、教学目标:

  1. 1. 通过本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加热爱民族民间音乐;

  2.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

  3. 3. 提炼作品典型节奏并模仿之(教学重点);

  4. 4. 在学习与体验中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互相观摩、评价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由老师引导——教学难点)。

  六、六、教学过程():

  1. 1. 欣赏《黄河鼓》,学生议论:将他们事先在网上查获的有关中国鼓的资料向大家介绍(略);

  2. 2. 欣赏《中国鼓文化》,教师引导(从远古洪荒的雷声------);

  3. 3. 教师展示:几件鼓的实物,学生议论;(略);

  4. 4. 欣赏《滚核桃》并提炼节奏(重点1);

  5. 5. 欣赏《老虎磨牙》并提炼节奏(重点2);

  6. 6. 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课堂练习表》(见附图);

  7. 7.师生共同讨论:鼓的制作质材------

  8. 8.学生分组讨论,并将事先准备的质材进行简易制作及其演奏配合(难点);

  9. 9. 师生共同评价:A:展示同学们制作的鼓的形状与音响;B:演奏提炼节奏的准确度;

  10. 10. 教师小结:展示鼓的分类图(略);

  11. 11. 由学生代表谈学习体会与感受。

  12. 12. 教师布置作业:请大家将自己制作的鼓在家里去修整、完善;下节我们继续练习今天没有巩固好的典型节奏;继续请大家将有关我国各民族“鼓”的故事。下课。

设计方案 篇3

  一、评审方法

  本项目的评标方法为综合评估打分法:

  评委会按照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后,根据技术部分、报价部分及服务及信誉部分的得分,推荐综合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投标人或者中标投标人的评标办法。

  二、评标程序

  (一)投标文件初审

  初审分为资格性检查和符合性检查。

  1.资格性检查。依据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的规定,对投标文件中的资格证明等进行审查,以确定投标投标人是否具备投标资格。

  2.符合性检查。

  (1)依据招标文件的规定,从投标文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作出响应。

  (2)没有对招标文件要求作出实质响应的投标将被拒绝。投标人不得通过修正或撤销不合要求的偏离或保留从而使其投标成为实质上响应的投标。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其投标将被拒绝:

  a)投标文件没有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加盖公章或未按招标文件要求签署;

  b)不具备招标文件中规定资格要求或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资格证明文件的;

  c)投标有效期不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

  d)投标文件载明的招标项目完成期限超过招标文件规定的期限;

  e)明显不符合技术规格、技术标准的要求;

  f)投标文件载明的货物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等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g)投标文件附有邀标人不能接受的条件;

  h)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其他实质性要求。

  (3)对价格的计算错误按下述原则修正:

  a)如果单价乘数量不等于总价,应以单价为准修正总价。

  b)如果以文字表示的数据与数字表示的有差别,应以文字为准修正数字。 c)投标人不同意以上修正,则其投标将被拒绝。

  (二)比较与评价

  按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对资格性检查和符合性检查合格的投标文件进行商务和技术评估,综合比较与评价出满足招标文件商务、技术要求的投标人。

  (三)推荐中标候选投标人名单

  通过初步审查并评审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方可参加量化打分。评委会将按以下公式计算出各投标投标人的综合得分,推荐中标候选投标人按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排列。

  公式:

  投标人的综合得分B =F1×A1+F2×A2+F3×A3

  F1、F2、F3分别为技术部分、投标报价、服务及信誉部分的汇总得分;A1、A2、A3分别为各项评分因素所占的权重(A1+A2+A3=1)。

  1.1技术部分得分F1(满分100分), A1:0.4;

  评委会各成员根据所提供以及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等因素独立对每个有效投标人分挡综合打分,不采用插入法。

  技术方案全部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得60分;优于招标文件要求的得80分;具有类似大型成功案例的加20分(提供项目合同及项目业主方出具的验收证明);技术方案不能逐点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一条不响应扣5分,以此类推;得分超过满分的以满分100计。

设计方案 篇4

  哑铃是健美训练的重要器械之一。它犹如一把锤子和凿子,能雕塑身体的每块肌肉。只要有一副哑铃和一条长凳,你就能随心所欲,进行种种健美训练,所以对于老年人而言,哑铃是非常适合进行力量练习的器械。各部位的.训练方法如下。

  1. 下背部 站立,手持哑铃弯腰后做直臂上举动作(同举重运动中的抓举动作)(图1)。与杠铃相比,举哑铃能减少对脊柱的压力。再者,用哑铃做动作也更舒服。

  2. 小腿部 站立,手持哑铃进行单腿提踵练习(图2),比用小腿机训练效果更好。也可脚前掌踏木板,将哑铃放在膝盖上(需手扶)进行单腿或双腿坐式提踵练习。

  3. 背部 用一只或两只哑铃做俯身划船练习(图3)(单臂划船对背下部更安全些),与杠铃相比,能使背部肌肉增长得较快。

老年居民健身方案设计

  4. 胸部 仰卧凳上,用哑铃做平卧推、上斜推和下斜推(图4),比用杠铃做更有利于肌肉的增长,因为它能更广泛深入地刺激肌肉。也可在俯卧下用哑铃做多角度的飞鸟练习,以发展胸肌的各个部分。

  一个很好的练习方法是做完一组哑铃飞鸟之后,立即做一组哑铃仰卧推举练习。这样练不仅效果好,而且能减轻肩部负担,避免运动损伤。

  5. 肩部 各种形式的哑铃练习都可发展肩部肌肉。比如,用哑铃做侧平举、前平举和俯身飞鸟练习(图5)来发展肩部三角肌的中束、前束和后束。发展斜方肌可采用手握哑铃耸肩或做直臂绕环练习。

老年居民健身方案设计

  6. 肱二头肌 手握哑铃弯举(屈肘)(图6)是许多健美冠军用以练肱二头肌肌“峰”的一项最佳练习。不同方式(肩关节不同屈曲或外展角度情况下)的哑铃弯举能使上臂更加粗壮,而且从后面看肌块分离,清晰突出。

  7. 肱三头肌 用哑铃做单臂或双臂颈后肘关节屈伸(肘朝向前方)练习(图7),可使肱三头肌发达。练习时可将哑铃尽量放低,以加强训练效果。

  8. 前臂 哑铃正握(掌心朝上)腕弯举可发展前臂内侧肌群(图8);发展前臂外侧肌群则反握弯举。

  9. 大腿 脚后跟垫块小木板做哑铃负重深蹲练习(图9),可发展股四头肌。如果俯卧在长条凳上脚夹哑铃做弯举(屈膝)练习,则可发展股二头肌。

  10. 腹部 仰卧,手握哑铃置于脑后,收腹起坐(图10),可练上腹部肌肉;收腹举腿(上体不动)可练下腹部肌肉(可用脚夹哑铃以使锻炼强度增加)。

  以上内容每次可选4~5个部位,每个部位练习8~10次,每周3~4次为宜,应量力而行。

  伸腰训练器

老年居民健身方案设计

  器械功能:主要锻炼腹部肌肉和大腿肌肉,还可以锻炼上肢力量、四肢的灵活性和下肢的弹跳力。

  1. 直角支撑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者坐在伸腰训练器上,两手抓住栏杆,双臂支撑,成空中直角姿势。

  锻炼效果提示:老年组2~5次,中年组3~8次。

  2. 后桥练习(可伸直腿或屈腿做练习)

  练习方法:两腿伸直坐在训练器前斜面上,两手抓栏杆,然后向后伸腰。

  锻炼效果提示:老年组2~5次,中年组3~8次。

  3. 支撑跳跃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者面对伸腰训练器,两手抓栏杆,屈腿跳过,当两脚落地后,迅速屈腿跳回原地。

  锻炼效果提示:中年组3~8次,老年组应量力而行,上肢力量差者不宜做。

  4.高位俯卧撑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者面对伸腰训练器,两手抓栏杆,做俯卧撑练习。

  锻炼效果提示:老年组6~12次,中年组8~16次。

设计方案 篇5

  网络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在世界各地逐步普及。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建筑电子产业的发展。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离不开网络,无论是工作、学习、休闲娱乐,都已经和网络息息相关,出行前不熟悉交通的上网查路线、外出吃饭会前去查哪家餐馆受好评、买书去卓越网、想看新闻去新浪、买IT产品必上导购网站查报价、网上购物去淘宝等等,我们发现生活的每个角落似乎都是在这个网络当中。

  一、宽带接入方案

  一个小区有十幢楼,一千用户,要求局域网内部能实现视频点播等高带宽网络服务,各用户能快速的连接Internet,并且该网络能便于将来升级。

  1.网络设计思路

  (1)小区局域网采用双核心、二层扁平结构 在整网配置两台核心交换机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交换节点,避免了单点故障对整网的影响范围,从而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安全性。

  (2)每栋住宅楼的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千兆电口接入,可提供万兆上行的三层交换机在住宅楼接入交换机的选择上考虑采用能提供万兆上行口的千兆下行电接口三层交换机,主要是体现高带宽、高安全的优点:千兆三层到桌面一个最直接的优点就是带宽大。用户的接入不在只是百兆带宽,现在可以通过千兆直接接入网络,提供10倍与原来的带宽。通过三层到桌面的方式,整个网络中将不再有二层报文,二层攻击事件彻底杜绝,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级连链路上将只有三层报文流通,极大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与网络的安全性。高扩展性,在占用带宽较多的业务没有大规模应用时可以采用千兆上行连接核心交换机,在带宽需要扩展时添加万兆模块,形成万兆上行连接核心交换机,提供充足的冗余特性。

  (3)局域网内部的服务器通过千兆网卡连接核心交换机 随着视频等大带宽占用的应用越来越多。视频点播等内部服务器需要通过千兆网卡直接连接核心交换机,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4)结合园区建筑物及中心机房的位置,拓扑结构应采取星型和树型相结合。在楼宇之间尽量采用光纤(结合基础建设走地下管孔,避免架空缆),形成网络骨干线路,连接各楼的中心交换机及中心机房,在楼宇内根据具体情况(如楼层高度,楼内布线情况等)和设备端口密度,一般采用多模光纤作为楼宇内垂直布线,五类线到各户或者全部五类线到户的方案。

  二、选择网络设备

  核心层设备是新大楼网络的核心枢纽,应该选择高性能、高可靠、高扩展性的核心以太网交换机,本次方案推荐核心采用两台S7503E万兆以太网交换机进行双核心组网,两台设备之间既冗余备份又负载分担。两台S7503E上配置共配置了2个万兆口,用于两台核心之间级连,并预留了1个万兆口为备份或今后的`扩容接口。此外还在两台S7503E上共配置了7个千兆光接口,用于连接住宅楼接入交换机,24个千兆电接口用于连接内部服务器以及出口路由器。在本方案中采用了双核心路由交换机S7503E承担了核心交换机的功能,而这两台核心交换机并不是简单的一主一备用的关系。由于住宅楼接入三层交换机采取负载均衡双接口分别接入到两台核心交换机上,所以两台核心交换机同时在承担整个网络的流量。

  同时,由于住宅楼接入的三层交换机通过双链路分别接入到两台核心交换机上,所以每台核心交换机在另一台设备故障时,可承担整个网络的流量。避免了单点故障对整网的影响范围,从而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安全性。为了充分保障核心交换平台的高可靠特性,每一台S7503E都配置了双交换引擎和双主控单元以及双电源配置,规格指标达到电信级要求。为了各住宅楼交换机能更好的满足大接入容量、高接入带宽的配置需求,在汇聚层全部选用了S5500-28C-SI多业务万兆交换机作为接入设备,交换容量高达128Gbps,转发能力高达95.2Mpps的高速引擎,在设备的高性能上保证配合在开展视频、语音等高带宽、低时延、大流量业务时,住宅楼接入交换机能无阻塞的实现用户间互访的线速转发,并通过双上行链路和核心交换机互联,保证应用的不间断,提高整网的高效性、稳定性、安全性。住宅楼接入交换机是每栋住宅楼的交换中心,由于每栋住宅楼用户之间也存在通过划分VLAN实现隔离与互访,而且第三层操作(数据转发、服务器访问等)也都会通过住宅楼接入交换机集中进行,所以住宅楼接入交换机除了具备三层功能之外,还必须具备先进的体系结构、大容量高密度端口线速交换、高可靠性设计、弹性堆叠扩展、精细化用户管理等特性。结合各住宅楼信息点的分布情况,我采用以下产品,简单介绍如下:采用S5500-28C-SI作为住宅楼接入三层交换机H3CS5500SI系列交换机,具备丰富的业务特性,提供IPv6转发功能以及最多4个10GE扩展接口。内部交换容量高达128G bit/s,可以充分满足今后以及后续长期内楼层节点三层交换机的应用需求。当楼层比较低,并且用户量较小,在楼内可以通过一台交换机与五类线的接入来满足用户要求。当楼层比较高,并且用户量比较多,必须采用交换机级连的方式满足要求,与骨干连接的边缘交换机可以放置于楼层的底部,也可放置于楼层中部。

  三、结论

  本文首先对网络化小区做了简单介绍,并根据现状在后文中做了一个实例。在进行网络规划之前,对网络基本知识和网络设备进行介绍,比如在选择宽带接入之前,对现有的主流接入进行分析然后选择了LAN接入。最后选中了核心交换机和汇聚层交换机等设备。希望本设计让小区网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

设计方案 篇6

  知识教学点

  ①.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②.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能力训练点

  ①.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②.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美育渗透点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设想:

  ⑴、链接教学,决不满足于某一课的内容,提倡大容量,以本课内容为核心,将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广泛地阅读??

  ⑵、初步的研究性教学,一课上完,不以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为满足,而是重新提给学生新的问题。一课上完是终点,同时也是起点,是某个问题研究的起步。

  ⑶、主张“情气说”,作者写时以情使气,以气结句,我们读时反过来由句寻气,由气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

  2.作者介绍。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二.正音。学生听课文朗读,给生字注音,

  划出通假字。

  三.学生初读课文,试领会课文内容。

  1.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2.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3.针对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4.学生齐读。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2、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五、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1)同桌间互相听读。

  (2)指名学生朗读。

  (3)全班学生齐读。

  六、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简介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

  2.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3.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4、托物寓意”的写法。

  5.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七、要求学生背诵全文。

  八、课堂练习及中考链接

  九、课外阅读

  十、迁移讨论:以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为依托,引经据典,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地谈一谈“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的素质”

  十一、布置作业

设计方案 篇7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但是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中它们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一个完整性的公益项目或者一个系列性专业服务大都融入了其中两种及以上的服务方法,甚至引入其他专业服务方法。因此,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中更加注重和强调综融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

  一、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直接方法的使用情况

  从具体实践来看,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注重不同直接服务方法的多方位介入,这也说明了问题和需求的复杂性需要不同方面的.手法介入,以达至更好的服务成效。以上海复源社工事务所20xx~2012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为例,根据该机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终期报告》显示,该项目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如下:开展4个系列专业小组和42次一般小组活动,基本活动内容为自我成长、兴趣培养、潜能挖掘、团队协作等;开展社区工作活动28次,基本活动内容以社区融入和节日主题性活动为主;开展25项个案工作与辅导,基本活动内容以亲子关系和环境适应调适为主。

  这些数据能够显现出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介入农民工服务的基本特点,即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综合运用为主,辅以其他服务方法,同时在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中以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为主要方法。

  二、综融: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重要选择

  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活动设计和实践中经常综合性应用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以及其他专业手法,这就是综融社会工作方法。它是对不同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的有机融合,既有针对农民工及其家庭个别化需求的个案工作,也有内容丰富的小组活动,还有依托社区、学校等开展的社区活动。

  以上海复源社工事务所“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为例,在项目后期,社会工作者发现项目对象中的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回老家就学与留在上海就学的两难选择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个实际需求,社会工作者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情绪疏导和家庭辅导等专业手法相结合,引导流动儿童、家庭正确面对自身的成长发展以及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规划。

  三、实践中探索创新:应注重基于需求和实践的服务方法创新

  基于农民工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还应尝试性地整合其他专业方法,使用扩展性服务方法,比如文艺表达法、影像传播法等,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些方法比较适合农民工的群体特点和实际需求。同时,也应注重在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的具体过程中将专门性服务方法和综合性方法相结合,形成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一方面专门专业的方法能够确保服务成效并推进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工问题是多面性问题,因此我们应在考虑问题和需求特殊性的基础上注重将引入国际经验和创新本土经验相结合。

  比如协作者结合草根文艺创造的方法组织农民工创作了民众戏剧并巡回演出,积极倡导社会公众对农民工及其社会问题的关注。这些内含社会工作理念和手法的服务都具有实效性的,也是一种方法创新。

设计方案 篇8

  有情节、故事性

  小李驾车外出,因为交通拥堵,总是需要停车等候,却不幸在坡起时因为手潮而溜车造成后边车辆的更加拥堵。(突出学好驾驶技术上路不用愁)

  场景一:拥堵的路面,车子走走停停(心烦意乱,小心翼翼开车)

  场景二:车子停在了坡起处,想要起步时却因为手忙脚乱造成了溜车,幸好刹车及时。旁边的.司机师傅冲他吼道,技术不行找陪练啊,不差钱。

  场景三:讲解:瑞驰天下汽车陪练:专业、及时、诚信。

  场景四:小李坐在陪练车里:对,选陪练,还是瑞驰天下。这是为什么呢?

  广告方案三

  场景一:刚拿到驾照的小李站在北京的街头,看着北京的车水马龙,形形色色的立交桥,不禁失落,

  场景二:不错的哥们开车停在他身边,寒暄之后带着小李逛北京城,小李不禁感叹:哥们怎么就练就了这一身开车的功夫

  场景三:找陪练,(电脑效果)引出:瑞驰天下汽车陪练车标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3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07-22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教学设计方案11-14

网络设计方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