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7-24 10:46:11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设计方案4篇【合集】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设计方案4篇【合集】

设计方案 篇1

  摘要:介绍了某新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工程概况,基于地下车库的设计原则和相关规范要求,从建筑设计与消防设计两方面,阐述了该地下车库的总体设计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消防设计,防火分区

  0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穿住行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住”,除了住宅品质的提升,汽车泊位已经与住房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是高层建筑小区高价的基地地面面积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停车要求,汽车泊位与汽车数量比例失调,因此在高层建筑功能布局中大多将车库置于地下层,大型地下车库的建设可以缓解新建小区由于车位不足导致的用地紧张,胡乱占道现象。新建小区地下车库,是居住小区基础设施完善的重点。在地下车库设计中,车库泊位最大化、土建成本最小化、相关设计经济合理、消防设施完善,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1概述

  下面以某新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方案为例,从场地现状、楼座布局、车库设计条件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出最佳设计方案。某新建住宅小区场地基本呈方形,设计中确定新建6栋高层住宅楼,呈两两对称排列成三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依次编号为1号~6号楼,场地东侧为商铺。地库沿红线退界布置,仅做下一层,与6栋主楼地下室连通构成一个整体。其主要功能为戊类库房、设备用房及车库附属、泊位。地下车库层高为3.9m,地下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如图1所示,图中阴影填充处即为地库范围。

  2地下车库设计原则和相应规范要求

  本次设计的难点在于防火分区的划分。车库及所属主楼地下室建筑面积约18200m2,3号~6号及东向商铺地下为“大底盘”车库,共计停车296辆车,属于Ⅰ类停车库。依据GB50067—20xx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地下车库内设有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地下车库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可做到4000m2。按本小区地下车库的建筑面积来划分,设置5个防火分区是最经济合理的(18200/4000=4.55)。同时规范要求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得少于两个,且车辆疏散出口应与其他场所(上部住宅)的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本次设计中汽车疏散口设置了两个净宽7.0m的双车道,一个位于东侧3号楼与5号楼之间,另一个位于南侧1号楼与2号楼之间。两个人员安全出口设计原则遵循一个出口借用现有防火分区内住宅楼梯,第二出口为新建楼梯,直达室外地面。这样保证了汽车库内最远点至疏散楼梯间或通往其他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60m。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至疏散楼梯间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20m。

  3地下车库建筑设计

  经过对现状和规范分析,为了更经济、安全、科学的利用地下空间,设计了相对合理的方案,图2地下1层防火分区简图6号5号第二疏散口借第三防火分区第二疏散口第一疏散口3号楼梯第三防火分区3771.31m2第四防火分区1443.8m2商铺第三疏散口借第四防火分区第一疏散口4号楼梯3号第二疏散口第二防火分区2759.32m22号楼梯第一疏散口第一防火分区3998.29m2第一疏散口第二疏散口1号楼梯4号第五防火分区3794.88m25号楼梯第一疏散口第二疏散口第一防火分区约3998m2(含4号楼地下室),在4号和6号楼间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1号楼梯)作为疏散口,另一个疏散口利用4号楼的楼梯,保证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第二防火分区约2760m2(含3号楼地下室),在3号和5号楼间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2号楼梯)作为疏散口,另一个疏散口利用3号楼的楼梯,保证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第三防火分区约3770m2(含5号楼地下室),在3号和5号楼间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3号楼梯)作为疏散口,另一个疏散口利用5号楼的楼梯,并借用第四防火分区的出入口,保证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第四防火分区约1440m2(为东向商铺地下室),在南向设置了专属楼梯间(4号楼梯),另一个疏散口借用与第三防火分区相通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入口,从而保证了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的数量。第五防火分区约3794m2,在西向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5号楼梯)作为疏散口,另一个疏散口利用3号楼与4号楼间小型建筑物的楼梯。库内的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门均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单独新增了4部楼梯供各个防火分区使用。地下车库柱网布置除了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各种空间要求,还要兼顾结构合理性和统一性。为了要尽量多布置泊位,地下室内柱网布置尺寸8.4m×6.0m,每柱距间可停放3辆车。泊位均为垂直停车,车库设计以经济合理为原则。

  4地下车库设备专业消防设计

  地下车库内仅为车辆存放及部分设备用房,设备专业在设计中只需要灭火系统及设备满足消防要求。本次地下车库中设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等设备消防系统。设有消防设备配电系统、防排烟设施及火灾联动控制系统、疏散照明系统、消防疏散指示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电气消防系统,具有供消防的双路供电,下面仅对车库室内消防设计简要进行说明。

  4.1给排水设计

  1)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室内消火栓系统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44m3。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设计工作压力为1.1MPa,消火栓系统供水由地下车库消防供水管网供水。室内消火栓系统为环状管网,消火栓的设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车库消火栓系统与各楼座内消火栓系统相连,两套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与车库内消火栓系统的环状管网连接。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或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设DN25的试水阀。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次车库设计中按规范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危险Ⅱ级考虑,喷水强度为8L/(mm2),作用面积为160m2,系统用水量30L/s。最不利点喷头工作压力为0.1MPa。自动喷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设计工作压力为0.50MPa。3)湿式报警阀的设置。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或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设DN25的试水阀。

  4.2电气设计

  1)供配电系统。本地库属于Ⅰ类地下汽车库,一级保护对象,消防用电、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潜污泵等均属一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设计中按防火分区引来220V/380V电源,第一防火分区从4号楼引来一路正常照明,一路动力,一路应急电源;第二防火分区从3号楼引来一路正常照明,一路动力,一路应急电源;第三防火分区从5号楼引来一路正常照明,一路动力,一路应急电源;第五防火分区从会所低压配电室引来正常照明、路动力电源,应急电源由柴发室引来。2)照明控制。车库地下1层采用集中控制管理方式,设备房,楼梯间等处采用就地设置照明开关控制,应急疏散指示灯为常亮工作方式。车库地下1层疏散指示标志人、车分流。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均由应急照明双电源互投箱供给,疏散指示灯选用小功率带镍镉电池智能型LED节能灯具。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本车库属于一级保护对象,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在小区设消防控制中心安装总线制消防报警联动柜,消防电话和手动启动柜,漏电报警控制器。车库地下1层,楼梯间等场所设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每个分区设楼层复式器,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显示各防火分区报警点,并通过编码模块联动楼内所有消防设备的启停,并切断有关部位非消防电源。

  4.3防排烟设计

  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分为两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设置一台排烟风机,平时用于换气,火灾发生时用于排烟,车库的排风换气次数为6次/h,层高按3m计算,排烟换气次数6次/h。层高按实际层高计算。火灾发生时,开启着火分区的排烟风机。着火分区的排烟风机高速运行,同时开启相对应的轴流风机进行室内补风,补风量为排烟量的一半,280℃时关闭防火阀,同时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防烟分区由梁下设0.6m固定挡烟垂壁分隔,固定式挡烟垂壁采用不燃材料制作。5结语本次地下车库的方案设计在现状诸多限制的条件下,最大程度的做到了红线退界范围内平面功能布置最经济、泊位最大化、消防设施最完善、能够科学而经济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本次设计的经验、原则和方法,可为同类设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GB50016—20xx,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50067—20xx,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

  [3]GB50084—20xx,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xx年版)[S].

  [4]GB50116—20xx,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

设计方案 篇2

  一、活动名称:“**社工宣传周” 社工进社区宣传活动

  二、活动主题:幸福**,社工同行

  三、活动口号:有困难,找社工 or **社工-服务社群,助人自助

  三、活动背景:**社区属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试点单位,时刻准备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及社企提供专业、贴心的社工服务。

  四、活动目的`:

  (1)社工宣传走进社区,贴近居民生活,了解居民需求;

  (2)让社区居民知道社工、了解社工及各领域社工服务,愿意主动找社工寻求帮助;

  (3)便于各领域社工后期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

  五、活动时间:*月8日(星期*)下午14:30-16:30

  六、活动地点:**社区往烈士纪念碑路段

  七、活动参与对象:**周边来往市民

  八、活动人手配备:5名社工,10名义工,分为3组,每组成员分工为宣传介绍、游戏互动、问卷评估和后勤保障。每组负责一张桌子。

  九、宣传方法:

  (1)活动当天集中派发宣传单、展示机构图片、视频介绍。

  (2)邀请居民游戏互动、填写社会服务需求问卷,并向居民介绍社工。

  (3)现场通过横幅、宣传标语、指示牌等形式动员对象参与。

  十、活动主要内容及形式:

  (1)社工宣传服务:包括社工服务宣传单派发、社工活动图片展出。

  (2)社工互动体验:包括邀请居民填写社会服务需求问卷,“社工知识知多少”、“盲人摸象”“神龙摆尾”等小游戏以及认识当地居民并邀请合照。

  (3)居民“能这样就好了”心声收集。

  (4)奖品发放。

  十一、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1、准备车辆资源,装载物品。

  2、实地考察,了解**社区街道的大致地理位置并清楚可利用的资源。

  3、统一工作人员服装(义工队服)

  3、联系搬运横幅、宣传海报、社工活动展板、帐篷

  4、社工互动环节的准备

  6、奖品购买

  7、工作人员联系及确定

  十二、活动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法:

  1、天气原因,如下雨等,则将活动推迟。

  2、市民参与少,多观望,则加大现场宣传、派发传单等方式改善,并且主动出击,积极邀请他们参加。

设计方案 篇3

  一、项目实训名称

  二极管的测试

  二、项目实训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的好坏与极性;学会测试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职业素养目标:通过多种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实训时间安排(3课时)

  1、二极管的认识(1课时)

  2、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测试(1课时)

  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试(1课时)

  四、实训内容

  1、二极管的认识

  2、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测试

  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试

  五、项目实训过程

  1、任务分析

  本项目是在学习万用表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电学各物理量实际测量,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通过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能够与行业零距离接轨。

  2、实训小组的组建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九组 十组 十一组 十二组 十三组 成员 小组 十四组 十五组 十六组 十七组 十八组 十九组 二十组 二十一组 二十二组 二十三组 二十四组 二十五组 二十六组 成员

  3、课前准备

  整理着装、清点人数(时间:3分钟 )

  4、领取项目任务,明确任务内容 ①情景导入(时间: 2分钟 )

  导语: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极管的简易测试,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么小的元器件是如何实现这么多的功能?

  ②阅读工作任务单(时间:5分钟 )

  工作任务单

  二极管极性判别 检测二极管的好坏 测试二极管单向导电性 测试二极管伏安特性 操作人 (记录在坐标纸上) (记录在坐标纸上) 检测结果/ 要求每组一份,由组长到车间领取工作任务单,阅读讨论任务单 展示下列问题,通过学生答问题,帮助学生读懂任务单

  ㈠二极管的结构有几部分组成?画出二极管的'图形符号和文 字符号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㈡二极管根据用途分为几类?根据材料呢?

  ㈢用万用表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㈣二极管为线性还是非线性器件?

  ③分析资料(时间:5分钟 )

  5、制定制作步骤(时间:5分钟 )

  小组讨论制作步骤(增强同学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讨论后,教师作出评价,最终确定制作步骤。

  任务一 二极管的认识

  任务二 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测试 任务三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试

  6、安全教育

  ①、必须穿电工鞋,才允许进入家电维修实训室进行操作。

  ②、严格遵守实训安全操作规程,自觉听从指挥,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③、实训室内不得大声喧哗和追逐打闹,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④、通电试验前应先切断电源,再逐项顺次接线,严禁带电操作和用其它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⑤、强电操作时,由教师控制供电,学生不得趁教师不注意时擅自送电。

  ⑥、电子焊接时应打开门窗,保持通风,严禁用电烙铁破坏公物和灼伤他人。

  ⑦、如遇触电事故,首先应切断电源(注意绝缘操作);如遇其它意外事故发生,应保持冷静,听从教师指挥处理,并逐级上报。

  过程记录

  一、二极管的直观识别记录表 序号 二极管外形 提示: 二极管型号 二极管材料 二极管在电路中用途 备注 学生制作技术、质量要求 二极管直观识别 二极管极性判别 检测二极管的好坏 测试二极管单向导电性 测试二极管伏安特性 注意万用表使用是否正确 指导教师指导内容

  1、普通二极管在电路中用字母“VD”或“D”加数字表示,稳压管用字母“ZD”表示。

  2、小功率二极管的负极通常在表面用一个色环标出;金属封装二极管的螺母通常为负极;发光二极管则通常用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另外:仔细观察发光二极管,两个电极一大一小,电极较小的为正极。)

  3、整流桥的表面通常标注内部电路结构或者交流输入端及直流输入端的名称,交流端:AC或~、直流端:“+”、“-” 4、贴片二极管标注有多种方法:

  在有引线的贴片二极管中,管体有白色色环的一端是负极; 在有引线无色环的贴片二极管中,引线较长的一端为正极;在无引线的贴片二极管中,表面有色带或者有缺口的一端为负极;贴片发光二极管中有缺口的一端为负极。

  二、检测二极管的好坏和极性 二极管类型 二极管符号 正向电阻 反向电阻 性能好坏判断

  三、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测试

  测试电路:如图所示,其中二极管VD为1N4148(或其他),R为1k?。

  测试程序:

  ①接好电路。

  ②由直流稳压电源输出10V电压接入输入端,即UI = +10V(此时二极管两端所加的电压为正向电压),测量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并记录:UO =_________V,I =_________mA测量此时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为UVD =_________V

  结论:当二极管两端所加的电压为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将_________(导通/截止,截止即不导通)。

  ③ 保持步骤2,将二极管反接(此时二极管两端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测量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并记录:UO =_________V,I =_________mA

  结论:当二极管两端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时,二极管将_________(导通/截止)。

  ④ 用模拟万用表直接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比较大小并记录:正向电阻为_________k?,反向电阻为_________k?。

  结论:二极管_________(具有/不具有)单向导电性,且正向导通时,导通电压降约为_________(零/零点几/几)伏。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及3个会认生字。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3.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能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注意文言文的`读法。

  2.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能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咱们学过很多寓言了,谁还记得什么是寓言?(指答)严文井大师曾说过“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走过来时,却突然变成了哲理,严肃认真”。在《相濡以沫》这个寓言中蕴涵了什么哲理呢,让我们来学习这则寓言!(板书“相濡以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出声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谁想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同学互相评价。

  3、老师来读一遍课文,大家一定要认真听,尤其要听准老师读文时的节奏。

  三、默读课文,自主解读

  1、默读课文,利用文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词义,解读文意。可以同桌小声商讨。

  2、有没有不能解决的词句?提出来全班交流一下。

  3、你认为哪些词句翻译比较重要。

  4、谁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四、再读课文,感悟寓意

  1、你对“相濡以沫”怎么理解?

  2、你认为哪些词能说明“相濡以沫”的意思?(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3、这两条鱼“相濡以沫”的情景确实感人,但是在这种窘境当中,他们心中更向往的是什么?

  4、从这篇寓言当中,你都受到了哪些启示?

  五、作业:

  背诵《相濡以沫》。

  查找资料了解下面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了解其寓意。

  杞人忧天 塞翁失马 画蛇添足 铁杵磨针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3

【经典】设计方案07-22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11-08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教学设计方案11-14

教学设计方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