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2-10-20 13:28:05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精选】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四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四篇

设计方案 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发挥主题墙育人的作用,为幼儿创设适宜的主题墙教育环境,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让幼儿参与到主题墙环境创设中,激发幼儿对主题墙环境的兴趣及探索欲望,创设适宜的幼儿教育环境,为此,我园将在本学期进行主题墙的创设评比活动。

  一、参评范围:全园各班。

  二、评比领导小组成员:张晓迪、国明彩、宋萌萌、李敏、宋晓风、魏冲、李秀霞。

  三、评比内容

  主题墙环境创设评比遵循“因地制宜、废旧环保、幼儿为主、服务教育”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班级内部的主题墙。

  四、评比要求

  1、体现空间性和同步性。主题墙创设要有主题、次主题,空间分布要合理,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把平面布置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 2、体现教育性。主题墙创设要与教育目标相结合,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主题墙布局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有针对性,充分体现主题墙的教育价值。

  3、体现适宜性。主题墙的创设必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突出本班的特色,充满童心童趣,使主题墙中的点点滴滴都蕴藏着幼儿教育独特的文化内涵。

  4、体现主体性。主题墙的设计、布置,都应从幼儿实际出发,生动、直观、真实,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成为环境中的主人,体现师幼之间对话,让主题墙成为幼儿寄托心愿,宣泄情感,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平台。

  5、体现丰富性和启发性。主题墙的创设要充分利用活动区域提供能引起幼儿探究欲望的丰富的物质材料,并提倡以废旧材料的使用,一物多用,经济环保。

  6、体现美观性。主题墙的创设应力求结构合理、色彩协调、风格独特、情趣高雅,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7、善于发现各班的亮点。

  五、评选方式

  1、各班主任简要介绍主题墙饰创设的特色与亮点。

  2、评比小组根据园里制定的《中心幼儿园主题墙评比表》(见附件)的每项规定结合班主任的介绍进行相互打分。

  3、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将所有分值相加所得的分数即为该班级此次评比所得分数。

  4、在所得得分数排名中取前三名为本次评比的优秀班级。 六、评比流程: 1.依次进班观摩评比。

  2.参评人员根据主题墙的评比要求进行现场打分,做到公平、公正。 3.班主任负责进行主题墙设计的讲解。

  4.最后由宋萌萌进行汇总整理。

设计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人工雨。

  2.创造下雨的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一些让幼儿制作与的材料,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里。

  准备清水数盆。

  活动过程:

  一、 雨从哪里来

  ——今天请大家来当一回“降雨师”,看看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1.可乐瓶降雨器:在可乐瓶内灌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面喷雨。

  2. 吸管小鱼:用吸管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

  3.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洒水

  4.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喽!

  5: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手水淋下来是大雨。

  ——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并进行演示。

  二、 给花草树木下雨

  ——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降雨,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设计方案 篇3

  一、 概况:

  1、晚会时间:20xx年2月5日(正月十四)

  2、晚会地点:

  3、晚会形式:圆桌西餐自助形式

  4、参与对象:XXX公司全体员工

  5、目的:

  6、晚会分4个板块:20xx年工作总结、表彰、节目演出、抽奖问答

  二、 晚会流程:

  前期准备

  1、节目征集:2月2日前上报办公室,每个部门至少一个节目,XXX负责。

  2、会场布置(舞台、横幅制作等)办公室、外联部、XXX负责。

  3、点心、瓜果每桌约70元/桌(约20桌共1400元)XXX负责。

  4、办公室采购证书。

  5、安保(XXXX负责)

  6、音响组(XXXX、XXXX)

  7、主持人:XXXX、XXXX

  晚会流程

  1、介绍出席晚会的领导及嘉宾;

  2、X董事长做20xx年度工作总结(准备话筒架);

  3、优秀员工表彰会(托盘、礼仪、颁奖领导);

  4、X董事长宣布晚会开始;

  5、开场舞,节目演出;

  6、演出期间,穿插抽奖问答:(1)问问题,答对者送纪念品一份。(2)抽奖,

  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把所有员工的名字投入到抽奖箱里,由公司领导分别抽奖。

  7、结束歌舞,晚会结束。

  三、费用预算:

  1、点心、水果、菜品等XX元。

  2、礼品:

  3、证书:

  4、节目是否评分?

  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XXX)领导,女:尊敬的各位来宾,

  合: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下午好!

  男:今天,恰逢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一元复始,大地回春,花好月圆人团圆,盛世良宵啊! 女:是呀,今天我们聚集在锦都国际大酒店多功能厅举办20xx年元宵晚会。

  男:是的,让我们相约在这里,享受缘分带给我们的幸福,享受今天没好的时光!今天出席晚会现场的领导有:………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及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女:晚会议程分为四个板块,工作总结、表彰、节目演出、抽奖问答

  下面我们一次进行,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X董事长给我们做20xx年度工作总结。 X总做工作总结。

  男:感谢我们的X董事长振奋人心的工作总结,掌声欢送X董就席入座。

  女:回顾过去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但请收起我们留恋的目光。

  男:是的,展望未来我们斗志昂扬,申请满怀,下面进行20xx年度优秀员工表彰会。

  念获奖名单,获奖者上台领奖,有请X董、X董、X总、X总、X总、X助理给获奖者颁奖。 女:祝贺获奖的同事们,大家羡慕吗?羡慕,今年努力吧,明年上台领奖。

  男: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X董事长宣布晚会开始

  X董宣布晚会开始

  开场舞

  女:我看刚才一首开场曲《欢天喜地闹元宵》就奏出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舞出了我们的现实——热烈、祥和、蒸蒸日上。

  男:不错不错,中国人的吃喝玩乐可是大有名堂的,在元宵到来之际啊人们都要舞龙猴、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

  女:是的,今晚我们也会有猜灯谜活动哦,大家期待吗?好了,好了,不逗大家了,还是先开始我们的演出吧,请欣赏……

设计方案 篇4

  一、玩法隐含,引发合作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些幼儿必须合作才能玩的`游戏,使幼儿体会到合作游戏比一个人玩更有趣,几个人的智慧胜过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从而体验合作的快乐,萌发合作的兴趣和愿望。

  如中班手工区游戏“乌龟爬”的合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作乌龟时,我们引导幼儿在画好的小乌龟下面粘两根吸管,并从吸管中穿线:我们有意识地投放较长或较细的吸管,这使幼儿在穿线时必须一个人在管子一头将线穿进去,另一个人在管子另一头把线头拉出来,从而不得不与同伴合作。二是玩游戏时,两个幼儿必须合作拉动绳线(一张一合),才能使“小乌龟”爬起来。

  二、规则约束,促进合作

  教师经过观察发现,如果只提一些宽泛的要求,而不对幼儿的合作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幼儿的合作便会流于形式。如以“我和好朋友的画”为例,教师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好朋友共同作画来促进幼儿分享绘画经验,提高绘画能力。但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发现由于没有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制订合作规则,孩子们或各自为政,或由能力强的幼儿全权包办,幼教之友《在区域活动中学习合作》。于是师幼经过协商制订了以下规则:

  ①两个好朋友共同商议,确定主题,每个幼儿至少要表现一点以上的想法,保证那些内向、能力弱的幼儿有表达、表现的机会。

  ②绘画内容由两人根据各自特长,分工来画。

  ③作品完成后,各组每个成员都要在全班幼儿面前表述合作的过程及经验,促使每个幼儿都有一种强烈的任务意识,自觉合作作画。

  又如,在小班表演区的“手偶剧场”游戏中,经常可见一个幼儿抱着好几个手偶漫无目的地玩耍。他们感兴趣的是手偶而不是表演,更谈不上合作了。为此我通过以下规则进行干预,引导幼儿合作表演。

  ①每次游戏只选一个最喜欢的手偶,扮演一个喜欢的角色。

  ②找一个小动物手偶做自己手偶的好朋友。

  ③对好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与它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这些规则使幼儿在选择手偶时有了取舍,他们在教师精心布置的故事背景的提示下,自编角色间的对话,丰富表演情节,从原来的自娱自乐逐步走向合作表演。

  三、情境暗示,推动合作

  幼儿的合作行为易受一定情境的暗示和推动。如,在手偶表演区,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投放几个手偶或头饰,幼儿往往因表演素材和经验的缺乏而茫茫然。如果教师以连环画的形式张贴角色形象,展示故事情节,或投放录音磁带作为参照对象,营造表演氛围,便能很好地推动幼儿的合作表演。又如,在“垒高王”(用建构材料垒成)的游戏中,每天都有幼儿进入这个区域和“垒高王”对擂,但他们发现凭一个人的力量已无法超越“垒高王”的高度,便自发地结对合作:一个人负责维护“地基”,一个人往上垒高,终于超越了“垒高王”的高度。

  四、混龄交往,探索合作

  为了使幼儿多层面地体验、探索人际交往和合作,我们每周开展一次全园混龄区域活动,扩大幼儿的交往面、合作面。如,手工活动“美丽的拖鞋”要求小、中、大班的三个幼儿为一组合作制作。刚开始,大多由中、大班幼儿合作制作,小班幼儿则站在边上观看,无所事事。教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哪些事可由小班幼儿来做,哪些事由中大班幼儿来做。后来,他们进行了分工,小班幼儿用印章画制作鞋面,中大班幼儿先合作搓纸绳,然后由大班幼儿将搓好的绳子粘贴在鞋底上,并将小班幼儿印好的鞋面粘贴在绳子上,装饰拖鞋。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担负着整个制作活动的一部分工作,既增强了年幼孩子的观察学习能力及模仿能力,也增强了年长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他们友好谦让,共同体验了合作的快乐。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就可以创设出充满活力的合作情境,从而向幼儿渗透合作意识,使他们自觉合作,提高合作台旨力。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31

教学设计方案07-08

教室设计方案07-25

设计方案模板07-22

消防设计方案07-29

设计方案范文08-02

音乐设计方案08-02

网络设计方案07-20

实用的设计方案10-08

教学设计方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