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2-10-06 12:34:03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模板合集4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方案模板合集4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办公区域:

  1、办公室照明。

  (1)使用节能电源。

  (2)有选取性的开关,外出随手关灯。

  (3)不使用的用电设备、电器,应切断电源。

  2、办公室空调。

  (1)使用空调设定在26度,多用睡眠状态。

  (2)把空调排水管加长引到一个桶内,2小时就能够接一升水。省下的水可用来浇花,洗手,拖地。

  (3)在温度适宜的状况下,关掉空调约1小时。

  3、办公室电脑。

  (1)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应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掉。短暂休息期间,尽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

  4、办公室用具。

  (1)规定大家每人买一卷纸用(放在更衣室),避免私用餐巾纸现象。

  (2)多使用钢笔,少使用一次性水笔。水笔外壳保留,续用笔芯。

  (3)要爱护设备及办公用品,减少不必要的破坏,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4)对废旧报纸、电器、废料进行有效利用和监督。

  (5)饭店内部办公指令传递采用电脑网络;内部文件用小号字体,纸张两面用。

  (6)不必“人手一件”的用具降低采购量,多人合用。

  (7)减少用一次性杯子的机会,个人准备水杯及给访客准备已消毒杯具。

  二、公共区域:

  1、在洗水槽前挂上节约用水的意识牌和每个宿舍挂上节约用电的意识牌。

  2、走廊灯不全开,采取间隔亮灯。

  3、员工电梯内灯降低瓦数,提升速率作调整。鼓励员工多走楼梯。

  三、其他:

  1、新员工培训邀请工程部给员工讲授有关节能减排的知识,从一开始就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

  2、宿舍走廊灯采用感应灯,感应亮灯时间缩短。

  3、员工制服外套减少清洗次数,鼓励员工自己手洗衣物。

设计方案 篇2

  (6:50—7:00)一、起床

  目标:幼儿自己动手穿衣服,提醒幼儿快速辨别正反面。

  正确地穿戴好后,快速整理好自己的睡铺。

  (7:00—7:10) 二、盥洗

  目标:按号码取杯子,毛巾进行盥洗。

  在教师的提醒下排好队伍刷好牙、洗干净脸。

  (7:10—7:20)三、晨检

  1、幼儿自主喝开水,整理好自己的衣裤。

  排好队下楼晨检,做到一个跟着一个走,时刻注意安全

  2、检查后做一些简单的律动或晨练。

  (7:30—7:50)四、早餐

  1、独自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安静就餐不挑食。

  2、做到饭后碗底清、桌面清、地面清。

  (7:50—8:15)五、晨间活动:

  内容:玩圈

  目标:动脑筋尝试呼啦圈的多种玩法。

  用手部力量带动呼啦圈转动,促进手部肌肉的发展。

  (8:15—8:30)六、晨会

  尊敬国旗,做到升旗时应注意的站立姿势。

  (8:30—8:45)七、早操

  1、要求幼儿听音乐做操,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到位。

  2、提醒跳跃时跟着有乐节奏,不宜太快。

  (8:45—8:55)八、课前准备

  幼儿喝开水小便,给生病的幼儿喂药吃

  (9:00—9:30)九、教学活动1: 英语(班级课)

  (9:50—10:20) 教学活动2: 见后面详细教案综合:《 找“帮助” 》

  (10:30—10:50)十、户外活动

  目标:1、鼓励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道函数图象的意义;

  (二)能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会列表、描点、连线;

  (三)能从图象上由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简单的函数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

  难点:对已恬图象能读图、识图,从图象解释函数变化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什么叫函数?

  2.什么叫平面直角坐标系?

  3.在坐标平面内,什么叫点的横坐标?什么叫点的纵坐标?

  4.如果点A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5,请用记号表示A(3,5).

  5.请在坐标平面内画出A点。

  6.如果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可在坐标平面内画出几个点?反过来,如果坐标平面内的一个点确定,这个点的坐标有几个?这样的点和坐标的对应关系,叫做什么对应?(答:叫做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二)新课

  我们在前几节课已经知道,函数关系可以用解析式表示,像y=2x+1就表示以x 为自变量时,y是x的函数。

  这个函数关系中,y与x的函数。

  这个函数关系中,y与x的对应关系,我们还可通知在坐标平面内画出图象的方法来表示。

  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列表。(写出自变量x与函数值的对应表)先确定x的若干个值,然后填入相应的y值。

  函数式y=2x+1

  自变量x

  -2

  -1

  1

  2

  函数值y

  -3

  -1

  1

  3

  5

  (这种用表格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第二步:描点,对于表中的每一组对应值,以x值作为点的横坐标,以对应的'y值作为点的纵坐标,便可画出一个点。也就是由表中给出的有序实数对,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

  第三步 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相邻两点用线段连结起来,得到的图形就是函数式y=2x+1的图象。图13-24

  例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式的图象:

  (1)y=-3x;(2)y=-3x+2; (3)y=-3x-3

  分析:按照列表、描点、连线三步操作。

  解:

  函数式(1)y=-3x

  自变量x

  -2

  -1

  1

  2

  函数y

  6

  3

  -3

  -6

  函数(2)y=-3x+2

  自变量x

  -2

  -1

  1

  2

  函数y

  8

  5

  2

  -1

  -4

  函数(3)y=-3x-3

  自变量x

  -2

  -1

  1

  2

  函数y

  3

  -3

  -6

  -9

  它们的图象分别是图13-25中的(1)(2)(3)。

  例2 某化工厂1月到12月生产某种产品的统计资料如下:

  X/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Y/产品吨数

  2

  3

  3

  4

  5

  6

  6

  6

  5

  4

  5

  7

  (1)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月份数作为点的横坐标,以该月的产值作为点的纵坐标画邮对应的点。把12个点画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2)按照月份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每两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

  (3)解读图象:从图说出几月到几月产量是上升的、下降的或不升不降的。

  (4)如果从3月到6月的产量是持逐平稳增长的,请在图上查询4月15日的产量大约是多少吨?

  解:(1),(2)见图13-26

  (3)产量上升:1月到2月;3月,4月,5月,6月逐月上升;10月,11月,12月逐月上升。

  产量下降:8月到9月,9月到10月。

  产量不升不降:2月到3月;6月到7月,7月到8月。

  (4)过x轴上的4.5处作y轴的平行线,与图象交于点A,则点A的纵坐标约4.5 ,所以4月15日的产量约为4.5吨。

  (三)课堂练习

  已知函数式y=-2x。用列表(x取-2,-1,2,1,2),描点,连线的程序,画出它的图象。

  (四)小结

  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了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有三种:

  1.解析式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关系。

  2.列表法——通过列表给出函数y与自变量x的对应关系。

  3.图象法——把自变量x作为点的横坐标,对应的函数值y作为点的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的点,所有这些点的集合,叫做这个函数的图象。用图象来表示函数y与自变量x对应关系。

  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

  1.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关系

  优点:简单明了。能从解析式清楚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全部相依关系,并且适合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计算。

  缺点:在求对应值时,有时要做较复杂的计算。

  2.用列表表示函数关系

  优点:对于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函数值找到,查询时很方便。

  缺点:表中不能把所有的自变量与函数对应值全部列出,而且从表中看不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

  3.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

  优点:形象直观,可以形象地反映出函数关系变化的趋势和某些性质,把抽象的函数概念形象化。

  缺点:从自变量的值常常难以找到对应的函数的准确值。

  函数的三种基本表示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因此,要根据不同问题与需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数学或其他科学研究与应用上,有时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由已知的函数解析式,列出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的表格,再画出它的图象。

  (五)作业

  1.在图13-27中,不能表示函数关系的图形有()

  (A)(a),(b),(c) (B)(b),(c),(d) (C)(b),(c),(e) (D)(b),(d),(e)

  2.函数y=的图象是图13-28中的( )

  3.矩形的周长是12cm,设矩形的宽为x(cm),面积为y(cm2).

  (1) 以x为自变量,y为x的函数,写出函数关系式,并在关系式后面注明x的取值范围;

  (2) 列表、描点、连线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4.(1)画出函数y=- x+2的图象(在-4与4之间,每隔1取一个x值,列表;并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图);

  (2)判断下列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函数。Y=- x+2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一对对应值,如果是,检验一下具有相应坐标的点是否在你所出的函数图象上:

  (-2,2 ), (- ,2 ), (-1,3), ( ,1 )

  5.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4x-1; (2)y=4x+1

  6.图13-29是北京春季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在这一天:

  (1)8时,12时,20时的气温各是多少;

  (2)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各是多少;

  (3)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7.画出函断y=x2的图象(先填下表,再描点,然后用平滑曲线顺次连结各点):

  X

  -2

  -1.5

  -1

  -0.5

  0.5

  1

  1.5

  2

  y

  8.画出函数y= 图象(先填下表,再描点,然后用平滑曲线顺次连结各点):

  X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y

  作业的答案或提示

  1. 选(C),因为对应于x的一个值的y值不是唯一的。

  2. 选(D)当x<0时, y="=" x="">0时, =x,所以y= = =1

  3.

  (1)y=x(6-x)其中0

  (2)

  X

  1

  2

  3

  4

  5

  6

  y

  5

  8

  9

  8

  5

  4.

  Y=- x+2

  x

  -4

  -3

  -2

  -1

  1

  2

  3

  4

  y

  3

  3

  2

  2

  2

  1

  1

  1

  经过检验,点(- ,2 )及点( ,1 )在所画的函数图象上。

  5.

  Y=4x-1

  X

  -2

  -1

  1

  2

  y

  -9

  -5

  -1

  3

  7

  Y=4x+1

  x

  -2

  -1

  1

  2

  y

  -7

  -3

  1

  5

  9

  6.(1)8时约5℃,20时约10℃。(2)最高气温为12℃,最低气温为2℃。(3)14时气温最高,4时气温最低。

  7.

  Y=x2

  X

  -2

  -1.5

  -1

  -0.5

  0.5

  1

  1.5

  2

  y

  4

  2.25

  1

  0.25

  0.25

  1

  2.25

  4

  8.

  Y=

  X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y

  -1

  -

  -

  -2

  -3

  -6

  6

  3

  2

  1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的坐标(有序实数对)与坐标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不同的坐标与不同的点一一对应;函数关系与动点轨迹一一对应,把抽象的数量关系与形象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通过解读图象,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这种“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2.本课的目标是使学生会画函数图象,并会解读图象,即会从图象了解到抽象的数量关系。为此,先在复习旧课时,着重提问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接着在新课开始时介绍了画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

  3.教学设计中的例3,既训练学生从已数据画图象,又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解读图象、在图象上估计某日产量的能力,对函数图象功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4.在小结中,介绍了函数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并说明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有利于对函数概念的透彻理解。

  5.作业中的第1-3题,对训练函数图象很有帮助。

  第1题,目的要说明,对于x的一个值,y必须是唯一的值与之对应,而(b)(c)(e)都是对于x一个值,y有不止一个值与之对应,所以y不是x的函数,本题还训练解读图形的能力。

  第2题,训练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去掉绝对值符号时,必须分x≥0与x<0讨论。

  第3题,训练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解析式,并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图象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函数问题时应具备的基本功。

设计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说出春天的景色,尝试结合音乐创造性地表现旅游情景。

  2、用肢体语言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

  3、了解集体舞头尾轮换的游戏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写有数字的导游旗四面、纸、笔、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来自……的老师,姚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桃花岛

  2、现在春天到了,桃花岛上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去桃花岛春游呢?

  3、那我现在就带你们来参加我的音乐旅行团,现在我就是导游,大家叫我黄导吧!既然是音乐旅行团,那就一定有好听的音乐。请小游客们仔细听,音乐里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二、游《桃花岛》

  1、你觉得这个音乐有什么特别有趣的地方?有没有听到里面的人们在喊什

  么?(酷,酷,酷气气)

  2、这声音是人们春游时看到美丽的景色的时发出的欢呼声。你们春游时有没有遇到好玩的事?(幼儿回答)这么开心我们也来欢呼一下!(集体欢呼"酷,酷,酷气气")

  3、上一次我去春游的时候呀!一路上看到了好多山,小朋友你们爬过山吗?

  爬山爬到哪里时最开心呢?(山顶)爬山的时候小脚要抬高哦!

  4、(1)那今天黄导也请你们上山(小凳子),请小游客们起立,向后转,爬到山顶。

  (2)到山顶了吗?看看远处,桃花岛,好美哦!你在桃花岛上看到了什么?(教师播放课件,幼儿自由说)

  (3)桃花桃花是什么颜色?

  (4)看到桃花了,那你们快乐吗?我们大声喊出来(桃花桃花桃花红)

  (5)还看了什么?那我们把梨花、菜花都喊出来吧!(梨花梨花梨花白;菜花菜花菜花黄)(4)好了,小游客们小心一点下山了。

  三、游戏《春游》

  1、刚才我们一起去爬山了,这次我还想带你们一起去春游!小游客你们看,黄导要带你们到哪里去春游啦!(播放音乐,教师画图谱)

  2、看,我带你们到哪里啦?(走过草地、爬山、走到山顶)指出来给我看!(幼儿根据音乐回答)

  3、(教师分段播放音乐)你们有没有听出来,我们先来到了哪里呢?音乐唱到哪个地方开始上山啦?到山顶一共要几步呢?(4步)

  4、爬山的时候要经过山脚、山腰、山间、山顶。我们身体的哪里可以作山脚、山腰、山间、山顶呢?(膝盖-山脚,腰-山腰,肩-山间,头-山顶)

  5、让我们一起试试看,用我们的两根手指做小脚,身体做小山,听着音乐上山直到山顶!

  6、好玩吗?那让我们一起跟着我的音乐旅行团旅行吧!(游戏)

  四、大家一起去旅行

  1、刚才我们用小手去旅行啦!你们能不能用小脚去旅行呢?

  2、(出示导游旗)这就是我的导游旗,我要带着小游客去春游啦!你们都想去春游吧?可是我们的音乐旅行团导游不够啦!要招聘几名导游,四面旗代表要招聘四名导游,旗上面不同的数字代表可乘几名游客,把自己也算进去哦!

  3、共同游戏两遍。

  4、你们喜欢当导游吗?大家都想当导游,怎么样才能让每个人都当上导游呢?(轮流)

  5、看好我们是什么时候换导游的?(先我来做导游,我先要大声地介绍一种美丽的景色,再把导游旗给第二个人,第一个到最后)

  6、师幼共同游戏。(共同结束)

  五、游嘉兴

  1、你看到的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请你们来告诉我

  2、那现在请你们来做导游,带我去春游吧!同样的形式创编。(如公园,公园美;小河,小河流。蝴蝶蝴蝶飞……)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31

教学设计方案07-08

教学设计方案02-28

教室设计方案07-25

消防设计方案07-29

网络设计方案07-20

设计方案模板07-22

设计方案范文08-02

音乐设计方案08-02

设计方案格式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