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2-07-05 11:27:51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精品】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六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六篇

设计方案 篇1

  摘要:介绍了某新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工程概况,基于地下车库的设计原则和相关规范要求,从建筑设计与消防设计两方面,阐述了该地下车库的总体设计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消防设计,防火分区

  0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穿住行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住”,除了住宅品质的提升,汽车泊位已经与住房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是高层建筑小区高价的基地地面面积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停车要求,汽车泊位与汽车数量比例失调,因此在高层建筑功能布局中大多将车库置于地下层,大型地下车库的建设可以缓解新建小区由于车位不足导致的用地紧张,胡乱占道现象。新建小区地下车库,是居住小区基础设施完善的重点。在地下车库设计中,车库泊位最大化、土建成本最小化、相关设计经济合理、消防设施完善,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1概述

  下面以某新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方案为例,从场地现状、楼座布局、车库设计条件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出最佳设计方案。某新建住宅小区场地基本呈方形,设计中确定新建6栋高层住宅楼,呈两两对称排列成三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依次编号为1号~6号楼,场地东侧为商铺。地库沿红线退界布置,仅做下一层,与6栋主楼地下室连通构成一个整体。其主要功能为戊类库房、设备用房及车库附属、泊位。地下车库层高为3.9m,地下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如图1所示,图中阴影填充处即为地库范围。

  2地下车库设计原则和相应规范要求

  本次设计的难点在于防火分区的划分。车库及所属主楼地下室建筑面积约18200m2,3号~6号及东向商铺地下为“大底盘”车库,共计停车296辆车,属于Ⅰ类停车库。依据GB50067—20xx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地下车库内设有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地下车库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可做到4000m2。按本小区地下车库的建筑面积来划分,设置5个防火分区是最经济合理的(18200/4000=4.55)。同时规范要求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得少于两个,且车辆疏散出口应与其他场所(上部住宅)的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本次设计中汽车疏散口设置了两个净宽7.0m的双车道,一个位于东侧3号楼与5号楼之间,另一个位于南侧1号楼与2号楼之间。两个人员安全出口设计原则遵循一个出口借用现有防火分区内住宅楼梯,第二出口为新建楼梯,直达室外地面。这样保证了汽车库内最远点至疏散楼梯间或通往其他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60m。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至疏散楼梯间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20m。

  3地下车库建筑设计

  经过对现状和规范分析,为了更经济、安全、科学的利用地下空间,设计了相对合理的方案,图2地下1层防火分区简图6号5号第二疏散口借第三防火分区第二疏散口第一疏散口3号楼梯第三防火分区3771.31m2第四防火分区1443.8m2商铺第三疏散口借第四防火分区第一疏散口4号楼梯3号第二疏散口第二防火分区2759.32m22号楼梯第一疏散口第一防火分区3998.29m2第一疏散口第二疏散口1号楼梯4号第五防火分区3794.88m25号楼梯第一疏散口第二疏散口第一防火分区约3998m2(含4号楼地下室),在4号和6号楼间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1号楼梯)作为疏散口,另一个疏散口利用4号楼的楼梯,保证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第二防火分区约2760m2(含3号楼地下室),在3号和5号楼间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2号楼梯)作为疏散口,另一个疏散口利用3号楼的楼梯,保证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第三防火分区约3770m2(含5号楼地下室),在3号和5号楼间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3号楼梯)作为疏散口,另一个疏散口利用5号楼的楼梯,并借用第四防火分区的出入口,保证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第四防火分区约1440m2(为东向商铺地下室),在南向设置了专属楼梯间(4号楼梯),另一个疏散口借用与第三防火分区相通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入口,从而保证了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的数量。第五防火分区约3794m2,在西向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5号楼梯)作为疏散口,另一个疏散口利用3号楼与4号楼间小型建筑物的楼梯。库内的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门均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单独新增了4部楼梯供各个防火分区使用。地下车库柱网布置除了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各种空间要求,还要兼顾结构合理性和统一性。为了要尽量多布置泊位,地下室内柱网布置尺寸8.4m×6.0m,每柱距间可停放3辆车。泊位均为垂直停车,车库设计以经济合理为原则。

  4地下车库设备专业消防设计

  地下车库内仅为车辆存放及部分设备用房,设备专业在设计中只需要灭火系统及设备满足消防要求。本次地下车库中设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等设备消防系统。设有消防设备配电系统、防排烟设施及火灾联动控制系统、疏散照明系统、消防疏散指示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电气消防系统,具有供消防的双路供电,下面仅对车库室内消防设计简要进行说明。

  4.1给排水设计

  1)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室内消火栓系统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44m3。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设计工作压力为1.1MPa,消火栓系统供水由地下车库消防供水管网供水。室内消火栓系统为环状管网,消火栓的设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车库消火栓系统与各楼座内消火栓系统相连,两套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与车库内消火栓系统的环状管网连接。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或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设DN25的试水阀。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次车库设计中按规范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危险Ⅱ级考虑,喷水强度为8L/(mm2),作用面积为160m2,系统用水量30L/s。最不利点喷头工作压力为0.1MPa。自动喷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设计工作压力为0.50MPa。3)湿式报警阀的设置。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或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设DN25的试水阀。

  4.2电气设计

  1)供配电系统。本地库属于Ⅰ类地下汽车库,一级保护对象,消防用电、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潜污泵等均属一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设计中按防火分区引来220V/380V电源,第一防火分区从4号楼引来一路正常照明,一路动力,一路应急电源;第二防火分区从3号楼引来一路正常照明,一路动力,一路应急电源;第三防火分区从5号楼引来一路正常照明,一路动力,一路应急电源;第五防火分区从会所低压配电室引来正常照明、路动力电源,应急电源由柴发室引来。2)照明控制。车库地下1层采用集中控制管理方式,设备房,楼梯间等处采用就地设置照明开关控制,应急疏散指示灯为常亮工作方式。车库地下1层疏散指示标志人、车分流。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均由应急照明双电源互投箱供给,疏散指示灯选用小功率带镍镉电池智能型LED节能灯具。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本车库属于一级保护对象,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在小区设消防控制中心安装总线制消防报警联动柜,消防电话和手动启动柜,漏电报警控制器。车库地下1层,楼梯间等场所设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每个分区设楼层复式器,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显示各防火分区报警点,并通过编码模块联动楼内所有消防设备的启停,并切断有关部位非消防电源。

  4.3防排烟设计

  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分为两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设置一台排烟风机,平时用于换气,火灾发生时用于排烟,车库的排风换气次数为6次/h,层高按3m计算,排烟换气次数6次/h。层高按实际层高计算。火灾发生时,开启着火分区的排烟风机。着火分区的排烟风机高速运行,同时开启相对应的轴流风机进行室内补风,补风量为排烟量的一半,280℃时关闭防火阀,同时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防烟分区由梁下设0.6m固定挡烟垂壁分隔,固定式挡烟垂壁采用不燃材料制作。5结语本次地下车库的方案设计在现状诸多限制的条件下,最大程度的做到了红线退界范围内平面功能布置最经济、泊位最大化、消防设施最完善、能够科学而经济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本次设计的经验、原则和方法,可为同类设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GB50016—20xx,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50067—20xx,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

  [3]GB50084—20xx,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xx年版)[S].

  [4]GB50116—20xx,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

设计方案 篇2

  然后确定了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并根据这些功能设计出了电梯的基本运行控制程序。论文讨论了对两部并联电梯运行的要求,研究了并联调度的原则。

  并联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实际情况为根据,计算出了优化的电梯运行调度方案,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对我国的电梯市场的设计、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实验依据。

  1. 引言

  本课题将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基于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的双电梯联动控制系统。通过合理地利用PLC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电梯群控系统的设计来提高电梯的操作灵活及快捷。对电梯的群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两台电梯的联控逻辑为例,设计基于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的双电梯联动控制系统。 通过合理地利用PLC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电梯群控系统的设计来提高电梯的安全可靠性和操作的灵活性,对缩短平均候梯时间、减少电梯运行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对电梯控制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本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式、方法包括:

  1.通过研究电梯的运行方式,进行双电梯的逻辑设计。双电梯一般遵守集选规则,即将呼叫信号先进行登记,对与电梯运行同向的呼叫信号逐一应答,当同向指令和召唤应答完毕后电梯可以自动换向。除此以外,电梯并联运行还遵循的相应的调度原则:正常情况下,当电梯使用以后,二号电梯作为忙梯会首先自动上升至第三层待命,一号电梯则作为基站电梯在第一层楼待命。当某层站有门厅呼叫信号时,则“忙梯”立即启动并定向运行去接该层站的乘客。

  2.选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作为下位机,构成双电梯的控制系统,电梯逻辑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是PLC,哪些信号需要输入至PLC,PLC需要驱动哪些负载,以及采用何种编程方式,都决定着其内部I/O点数的分配,根据PLC的I/O节点使用原则,应留出一定的I/O点以做扩展时使用。

  3.PLC控制程序采用结构化设计,使用西门子配套软件STEP7进行编程设计,构建双电梯联控软件系统。

  2. 双电梯联控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电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梯是垂直方向上运行的运输设备,由机械和电气两大系统组成。

  机械系统由曳引系统、轿厢、对重装置、导向系统、厅轿门、开关门系统、机械安全保护系统组成。其中曳引系统由曳引机、导向轮、曳引钢丝绳、曳引绳锥套等部件组成。导向系统由导靴、导轨架、导轨等部件组成。机械安全保护系统主要由缓冲器、限速器和安全钳、制动器、门锁等部件组成。厅轿门和开关系统由轿门、厅门、开关门机构、门锁及位置开关等部件组成。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2.2双电梯控制方案总体设计

  使用多电梯的场合一般是单电梯无法满足建筑物内的交通需要,如客流量、等候时间等。因此,使用双电梯或更多电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多电梯协调工作方式和以等候时间最短为目标的联控逻辑算法。本设计研究两部电梯的联控技术,进行了控制方案的总体设计。

  双电梯控制方案的系统框架如图2-1所示。基本思路是采用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结构。由可编程控制器完成数据和状态采集、控制任务,并将状态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完成监控任务,并将管理指令输出给可编程控制器。

  双电梯的信号关系所示,在该系统中可编程控制器(PLC)是核心部分,两部电梯的内部呼叫信号、每层楼的外部呼叫信号、电梯的运行方向信号、两部电梯的载重信号、以及两部电梯当前所在层信号输入到PLC中,PLC根据接收的信号状态,按照已设计好的逻辑算法进行运算,并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两部电梯电机的正转与反转、何时开门何时关门、电梯楼层和运行方向的现实的显示、以及超重后的报警等。同时,根据预先设计,PLC将需要监控和存入数据库的信息传送个上位机(计算机)。除接受PLC传输的信息外,计算机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向PLC发出控制指令。

  输入到PLC的控制信号有:运行方式选择(如自动、有司机、检修、消防运行方式等)、运行控制、轿内指令、层站召唤、安全保护信息、旋转编码器光电脉冲、开关门及限位信号、门区和平层信号等,通过PLC的控制来判定电梯的运行方向,是否开关门,显示出当前的楼层,在超载的情况下发出警报。

  对于控制电梯一次完整的运行过程,就是曳引电动机从起动、匀速运行到减速停车的过程。PLC接收来自操作面板和呼梯盒的召唤信号、轿厢和门系统的功能信号以及井道 和变频器的状态信号 ,经程序判断与运算后实现电梯的集选控制,PLC在输出显示和监控信号的同时向变频器发出运行方向、启动、加速、减速、运行和制动停梯信号。曳引电动机正转(或反转)控制及高速控制信号有效时,电动机开始起动,起动后维持一定的速度一直运行,完成起动及运行段的工作。当换速信号到来后,PLC撤消高速信号,同时输出爬行信号。减速过程开始,当电机达到一定速度时电梯停止减速,并以此速度爬行。当平层信号到来后,PLC撤消爬行信号,同时发出停梯信号,此时电动机减速到停止转动,电梯停梯。正常情况下,在整个起动、运行、减速爬行段内,变频器的零速输出点一直是闭合的,减速至零之后,零速输出点断开,通过PLC抱闸及自动开门。 本设计主要是针对为了使人打到最短等候时间,进行逻辑分析,并可以后续设计出相应的PLC控制程序。

  3. 电梯运行的总体逻辑算法

  (一)2部电梯分别为A,B,YA、YB分别为A、B电梯的运行值,它反映了电梯当前运行的楼层。YA:电梯当前所在楼层数(B梯与此类似,以下均以A梯为例)。如果电梯停在某层待命时,运行值为上行时的值。设H为厅内某一外召唤按钮按下时对应的键值,H=所在楼层数。

  (二)设定变量MA,MB;其中MA、MB分别为A梯顺向内呼最值和B梯顺向内呼最值;当电梯向上运行时,MA=max(A梯内呼登记表);当电梯下行时,MA=min(A梯内呼登记表)。电梯相应的最短距离为S。B梯与A梯相同。

  以A梯为例电梯响应时间的确定:当外呼信号与电梯运行方向相反时, 就是电梯由当前楼层顺向运行到内呼最值楼层、再由内呼最值楼层运行到外呼信号楼层的楼层数之和,即S=|YA-MA|+|MA-H|。

  当外呼信号与电梯运行方向相同时,外呼信号在电梯运行前方,则就是电梯运行到外呼楼层的楼层数,即S=|YA-H|。

  如果外呼信号在电梯运行后方,则值由3部分构成,电梯当前值到顺向最值楼层的距离、顺向最值楼层到外部后向呼梯最值楼层的距离和外呼信号到外部后向呼梯最值楼层的距离,即:S=|YA-MA|+|MA-H|。B梯计算方法与A梯一致。

  为了达到乘客等候时间最短,使A、B两部电梯的响应时间作比较,响应时间短的来完成乘客的需求。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背景:

  回顾我们以往的教育,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一是只注重形式,讲究实效不够;二是只有抽象概念,激发情感不够;三是远离生活,教育空间不够。我们说,千层之台,起于垒土。现代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审视当今的社会,提到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学校,是课堂,这是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基于这样的思考,并且结合我们教育处的地方教育主题“我是矿山小主人”我们开设了相应的校本课程,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教育空间,让他们在开放的环境下自由吸取和生长,把他们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他们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获得德性、个性的发展,健康的成长。

  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让学生走出封闭的书斋,了解、体验、参与、创造现实生活,学会沟通与分享,合作与竞争,使师生在课程中国共产党同成长。

  活动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了解煤矿工人一天的生活。

  2.了解矿工工作的艰辛,认识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3.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接触社会,收集、处理信息等综合能力。

  2、发展性目标:

  1.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了解煤乡。激发好奇心,培养观察力,促使儿童主动探索与发现问题,获取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畅想将来,陶冶学生爱矿山、爱我们集团公司的情操,促使产生我要为“煤乡”作贡献的愿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家乡的生产发展。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利用地方、社区、学校、家庭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矿工一天工作流程,从中体会其工作的性质、艰辛以及他们工作所创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矿工的敬佩之情,对煤乡的热爱之情,树立自觉维护煤乡的使命感。

  教学方法:

  通过现代视频手段,以直观的形象,设置真实的情境,使学生了解矿工一天工作的真正内涵,了解其艰辛,从而从心底产生对煤矿工人的敬佩之情!

  活动准备:

  课件与录像、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导入: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谁来说说你的心情怎样?

  2、学生回答。

  3、同学们每天带着美好的心情走进学校,老师带着美好的心情走进课堂。你我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同学们都知道。可是有一些人他们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一天的,我们却不知道。比如“生活在矿山之中的煤矿工人,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一天吗?”谁能就你的了解来说一说?

  4、学生说。(换衣服,开班前会,下坑,工作,吃班中餐,工作,上坑,洗澡,回家。部分学生还拿来了对矿工的采访录音)

  5、我发现同学们虽然对矿工有所了解,但是却非常的浅显。老师对此了解也不太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跟随其脚步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吧。

  (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联系自己的了解来说说对煤矿工人的认知,从而建立最直接的感受。)

  (二) 呈现图片

  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大家一起来看看。

  1、幻灯片出示 (工作流程)

  学生观看,教师讲解。

  提问:结合图片与你的了解总结归纳矿工的工作流程。

  (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入手,并且结合刚刚获的感知,通过小组讨论最终能够自己总结出矿工的基本工作流程,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作用。)

  师:同学们我们刚看到的这些图片都是静态的、浅显的,同学们想不想去他们的真实工作环境——井下去体验生活呢?

  2、出示录像:(学生真实体验)

  注:仔细观看,提出问题:

  1) 煤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 注意标志牌上有些什么字?

  3、学生观看录像,教师适时讲解:“煤,大抵可以分为泥煤、烟煤和无烟煤三类。煤,据说是若干年前、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前的植物,大批的植物林,因为地壳的变动,而被埋到了地底,经过长久的重压而形成的。在煤之中,以无烟煤的形成年代最久远,也以无烟煤的形状、外观最为美丽。我们阳泉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

  因为煤大都藏在较深的地下,矿工为了采煤,往往要在几百公尺深的矿穴下工作。对于不了解矿井的人来说,可能会不以为然,但是在深达几百公尺的煤矿,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所以国家才会制订这么多的安全条例来规范采矿活动,以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大片的煤层被切割机切割了下来后,通过运输皮带运输到地面上,再用火车、汽车等工具运输到全国各地,支持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炭业的发展、现在的工作面比以前有了改变。但是随之又对现在的煤矿工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们具有更高的文化知识,才能够操作现代化的机械设备。”

  4、小组讨论后交流感受

  此时此刻,你已经了解了这么多,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或者结合你的学习情况,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体会?

  5、学生回答。(“谁知班中餐,次次皆辛苦” “工作是如此的危险” “理解了矿工亲人的期盼” “明白了安全为天”……)

  (情感到达顶点,已经饱和,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激学生对矿工敬佩之情由然而生)

  (三)、设计礼物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把我们的豪言壮语化为浓浓的情,用你最真挚的心为这些可敬可爱的矿工叔叔们设计一份小小的礼物吧。

  学生说自己的设计构想。(有礼物、语言的祝福、对矿工的嘱咐……)

  如:“我为他们设计一种特殊的安全帽,能预测危险”

  “我送他们鹌鹑蛋和三全凌汤圆,愿他们永远安安全全,团团圆圆”

  “他们在黑暗中工作,却是真正的光明使者”

  (由于时间关系,这一环节让学生说说构想即可。)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矿工们是怎样度过自己一天的。明白了他工作的艰辛。但这并不够,以后我们还要通过多项活动,继续了解矿工、矿山,从而使我们更加热爱煤矿工人、热爱矿山、热爱我们集团公司。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优点:

  1)本次活动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的生活经历出发创设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很快的进入角色。比如说,在上课伊始,我和学生聊聊天,说说心情,自然而然的从自己的一天生活进入到课题——矿工的一天中去。

  2)在第一次观看课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已有经验与刚刚获得的新体验,自己总结出了矿工的工作流程,而且总结出的话语极为精练、恰当。而在礼物设计环节中,学生设计的礼物别具心意,都有些让我想不到。例如:有组学生说:“为了保障矿工叔叔的生命安全,他们设计了多功能头灯。”还有的说是送“鹌鹑蛋”,希望叔叔们能够安安全全生产、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回家等……在学生所设计的过程中,他们真的`十分可爱,处处给我惊喜和感动!

  3)在这节课里,我与学生关系融洽,较为和谐。学生能够放开思维,大胆想象。

  4)活动设计有层次性,环环相扣,目标明确,学生能够清楚地完成学习任务。

  2、 本节课的不足:

  1)教师相应的知识

  不足,造成对课的深度理解上有些不够。

  2)思想教育渗透应该随机教育,在每一个环节即可渗透,逐渐积累。而我有些死板,没有紧跟学生的感受,总是在自己设计的环节才进行教育,贻误了思想教育的最佳机会。

  3)教师语言不够简练。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到要通过开展校本课程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首先更新观念,进行改革。对于校本课程我有几点想法:

  1、 对教师的:

  1) 催生教师的教育个性,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活动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让教师有了创造空间。通过行动研究,教师在努力成为课程的开发者,由现实的带路人变为未来的设计者,由模式化的职业训练员逐步演化为个性化的创意指导员。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实施中更加关注了“学习的学”,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在活动中真正懂得了该如何“蹲下来看孩子”,关注学生活动中新的生成,有效地组织、协调、指导活动的开展。老师们都觉得,这既是挑战,又给自身的专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2)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接轨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校本活动的源头活水,校本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活动的开展又回归学生的生活。那么,校本活动应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合,使二者互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呢?具体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何与以往的学科课程结合呢?这是我们一下步探索的重点。

  2、对于课堂教学的

  1)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

  2)设计要有层次性,环环相扣,目标明确,学生能清楚地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讲解语言要精当、生动。

设计方案 篇4

  (1)个人自评

  ①提出问题

  A.能够独立提出问题,且问题具有进行科学探究的价值;B.能在老师同学协助下提出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C.能够提出问题,但问题没有太大科学探究的价值。

  ②问题猜想与探究结果的符合程度

  A.完全符合;B.不完全符合;C.不是很符合。

  ③实验过程

  A.实验方案新颖,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能如实记录数据,能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B.能够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基本正确,数据记录基本符合要求,能够分析处理数据;C.实验方案不成熟,实验操作不熟练,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粗心大意。④科学探究方法A.完全掌握;B.基本掌握;C.没有掌握。【评价标准】将四项的分加起来,A为5分,B为3分,C为2分。总分>15分,为优;11分≤总分≤15分,为良;8分≤总分<11分,为差。

  (2)小组评价

  ①参与热情

  A.积极配合分工,认真完成任务,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B.服从工作分配,完成任务,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C.在组员的提醒督促下基本完成任务,但不肯参加小组讨论。

  ②学习态度

  A.善于动脑,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B.能在组员提示下或借助辅导书解决问题;C.不善于动脑,遇到问题总想依赖别人。

  ③合作意识

  A.协调分工,坚持原则,尊重他人,善于与组员交流;B.能接受他人提出的合作要求,并完成自己的任务,不善于交流;C.只是完成分配的任务,不愿多做,也不愿和小组交流。【评价标准】将三项的分加起来,A为8分,B为6分,C为4分。总分>20分,为优;14分≤总分≤20分,为良;12分≤总分<14分,为差。

  (3)教师评价

  ①提出问题

  A.能认真思考,能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B.能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C.提出的问题不具有科学探究价值。

  ②猜想与假设

  A.能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与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B.对问题的解决方式提出假设,但不能合理预测实验结果;C.对问题解决方式的假设与实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A.能制定合理的探究计划,设计的探究方案新颖,能有目的地选择探究活动所需的器材;B.能在老师或组员的帮助下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过程,选择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器材;C.照搬别人的探究计划与探究过程,不能合理选择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器材。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A.能按器材说明书进行操作,多次反复测量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B.实验操作基本正确,数据记录基本符合要求,但实验做得不够精确;C.实验操作不熟练,记录数据不够完整,有时会编造数据。

  ⑤分析与论证

  A.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能够正确解释与描述探究的结果;B.能够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能基本解释和描述实验结果;C.误差较大,实验的结果有些牵强,不能正确解释与描述实验结果。

  ⑥评估

  A.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不断改进探究方案,能写出详细的探究报告;B.能发现一些新问题,但不能及时改进方案,探究报告不够详细;C.很少发现新问题,探究方案改进不足,探究报告写得太过简单。

  ⑦交流与合作

  A.在小组合作探究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发挥团队精神;B.基本上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接受他人的合作要求,能听取他人的意见;C.不愿和他人合作与交流,固执己见。【评价标准】将七项的分加起来,A为8分,B为6分,C为4分。总分>48分,为优;40分≤总分≤48分,为良;28分≤总分<40分,为差。

  (4)综合评定

  【评价标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总成绩(将三种评价得出的分数相加)总分>83分,为优;65分≤总分≤83分,为良;总分<65分,为差。综合三方面的评价成绩给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总的评价等级。总之,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学生由评价对象转为评价的主体,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以上评价方法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和改进。

设计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一鼓励幼儿想出多种玩的方式,发挥创造性.

  二.培养幼儿的写作精神.

  准备活动:

  布袋人手一只,头饰,皮球若干,游泳裤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操

  二,自由分散活动

  1,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有多种玩法.

  2,对不同层次幼儿进行分层指导,鼓励幼儿想出个种办法玩.

  三,小组比赛

  小朋友自由结队,进行比赛.

  四.集体游戏"舞龙"

  幼儿分层边成三条龙.进行游戏.对不同体质,不同能力的幼儿,控制不同的活动量和技能.

  五.嬉水

  每个小朋友变小龙,到嬉水池做游戏.

  六.水浴

  1.幼儿披好衣服去冲淋室.

  2.穿好衣服后回教室喝水.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糕点。

设计方案 篇6

  【活动地点】免县大安青木川3日游

  【活动时间】20××5.1星期六早上7.00出发5.3日星期一早7:00 返程

  【集合地点】西门里唐元宫西广场(麻辣空间门口)

  【行程安排】

  第1天5.1早7点:西汉高速汉江观景台免县大安夜宿青木川

  第2天5.2早7点:游古镇青木川夜宿大安

  第3天5.3早7点:大安大鱼洞/藏仙洞探溶洞勉县西安

  【参队人数】30人(提前报名方便确定住宿)

  【青木川古镇简介】 青木川镇位于陕西省宁强县西南角。距汉中207公里,与四川、甘肃两省接壤,距国家著名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区仅223公里。是全市最富特色的文物旅游景区。青木川镇历史悠久,曾是羌汉杂居地区,自明成化年间即为西部繁华集市,历经百年沧桑,现留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街、古祠、古栈道、古建筑等历史古迹。

  青木川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是汉中到九寨沟黄金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古迹,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古镇现存的古街回龙场,系明成化年间所建,街长868米,宽4米,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保存度达80%,雕刻精美的窗棂、门楣、瓦当,风格典雅,古朴的青石板街道尽显古镇的静谧安祥。古镇保存最为完整的是魏氏大院,系民国年间当地知名人士魏辅唐所建,现遗存有魏氏大院两处,*遗留其倡办的中学一所,总面积达8500平方米,保存度约85%,大院青砖素瓦,前廊后厦的格局依然显现出当年的豪华气派。临近古镇8公里处有明清时期瞿氏、魏氏、赵氏、屠氏祠堂,保存度约70%。距古街5公里处,有长达60公里明清时期留下的通往

  甘肃的商运古栈道,依崖凿路,路势十分险峻。青木川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有省级马家山自然保护区,有大熊猫、金丝猴、猕猴、羚牛等2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木耳、香菇、天麻、核桃、蜂蜜等山货土特产从古自今享誉盛名。青木川古镇的人文民俗传奇和科学资源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考察。

  青木川可游览的景点有:

  1、烟馆,位于老街下部,四合院,繁复的雕花门窗,木板吊脚楼,部分已没有人居住了。

  2、洪盛昌,位于老街下部,四合院,简洁大方,是魏辅堂的二哥,人称魏老二的产业,经营从外引进的洋货,有洋肥皂,煤油等等。

  3、乡公所,位于老街中部,俗称洋房子,为中西结合的建筑,高大宏伟,为魏辅堂办公场所。

  4、洪盛魁,位于老街上部,为罕见的旱船式建筑,为三层雕花中式建筑,是魏辅堂的大哥,人称魏老大的产业,整个建筑为船式造*型,房间设计为各式船仓,按等级为三省往来商贾提供娱乐服务。

  5、辅仁中学:建造在青木川老街后南面一个小山坡上,整个布局合理,非常讲究传统的对称美,房子的风格是很西式的,高大宏伟,由魏辅堂邀请上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而成。

  6、魏辅堂老宅之一,位于距离老街不到一里路的魏家坝,由毗邻的老院子和新院子两套天井院子组成。老院子,为典型中式建筑,由两进天井院子组成;新院子为西式建筑,高大气派外面有警卫室,库,还有榨油坊。两套院子外有荷花鱼池。

  魏辅堂老宅之一,位于距离老街五、六里路的水朝沟,据说为魏辅堂发家后修建的第一所房子。

  7、另外有秦陇古栈道、摩岩石观音、邓艾将军石、二郎神脚印、石门关、金缸峡等等。

  线路2

  【活动时间】20××年5.1星期六早上6.45.集合7.00出发

  【集合地点】西门里唐元宫西广场(麻辣空间门口)

  【行车线路】西门西万路绕城高速西汉高速

  【活动费用】70元/人(用只包括、通信、导向、交通费)

  【收队时间】18:00集合返程 【参队人数】30人 友情提示:全程约25公里,拔高差距1800米,吃饭地方无水。

  线路安排: 【风景简介】营盘沟:鲜为人知的一条穿越线路,沟深林密,植被原始,此线路较传统穿越路线新颖并加大了穿越强度,适合各种人群挑战自我极限

  冰晶顶位于西安市户县南部东涝河上游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冰河翠景区,秦岭梁北侧,距西安市74公里,总面积2621公顷。*最高峰海拔3015米,为太白山以东最高峰,森林茂密、山势峻峭,孤峰入云、岩石奇巧,瀑布潭间如飞龙串珠,冰山遗迹巨石如海,高山草甸繁花点点,高山杜鹃林花期正旺,原始森林奇杉古松,景色雄奇,幽静古野。登上顶峰,一览众山小,群山叠嶂,苍翠无涯。

  线路3

  【活动地点】太兴山穿越割漆岔西木寺20公里【集合地点】西门里唐元宫西广场(麻辣空间门口)

  【行车线路】西门西万路南三环雁引路

  【活动费用】35元/人(用只包括、通信、导向、交通费)乘中巴进山可免走水泥路。

  【收队时间】18:00集合返程 【参队人数】50人 友情提示:全程约20公里,吃饭地方无水。

  【风景简介】太兴山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库峪十里庙,供奉真武大帝,为道教的洞天福地,山顶岩石上矗立了一近千年的太兴铁庙,使太兴山的超凡与神秘带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最高处海拔2340米人称终南第一峰,距西安45公里。 庙宇由八宫、一观、七殿、九洞、两楼、两庵及宝葫芦坡--站在山顶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望去,是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峰顶铁庙尽一吨重,高耸入云。古人如何在峰顶建成此庙,至今仍是难解之迷。(关于铁庙的修建,据说是由离太兴山不远的一名道士背负铁瓦铁砖修建而成.此道士为蓝田县史家寨乡孙家坡人氏。)天外飞瀑,高百余丈,凌空而下,气势磅礴,被称为西北第一瀑。太兴山融华山之险,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黄山之云海,庐山之飞瀑,步移景异,美不胜收。太兴山文物古迹众多,神话传说美丽动人,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就发生于此。景区内十大景点灿若图秀,四季山色各异。庙宇由八宫二观七殿九洞两楼二庵及宝丰寺、慈恩寺构成完整体系,山景由香炉峰、东、西腊台峰、天门峰、无量遥望主峰和瀑布组成。庙宇辉煌壮观、隋末唐初始建无量金殿一间,自然景观借和湿山下阴布阴蒙,在古三字经中称曰七十二大福地之一。康熙岁次年的云南湖广释子刻碑赞胜:古迹太兴古终南第一峰也,仙凡奇迹幻景、形势穹隆、真之胜地也,乃善念源发,秦世王开螓劈芜,重建庙貌树,修无量金殿一间,规模凌角与楚襄*武当金顶争茂。后遇烽燧辽荡,陨越不天,被尘蒙垢毁矣。现古迹仅存明万历三十九年铸铁像六尊、隋代石像四尊、铁狮头等残垣、清碑四块、铁钟一口、小铁庙二座、顶殿铁瓦、铁檩、铁柱尚存少许。主峰上清康熙年间碑石云:古迹太兴终南之第一峰也,仙凡奇迹幻景中多神气,非凡真之圣地也。秦世王(李世民)开榛辟芜、创建庙貌。无量金殿一间,其曲廊回转,规模凌角与楚襄武当金顶争茂。故而,太兴山有铁顶武当之称。丰寺、慈恩寺构成。山景由香炉峰、东西腊台山、天门峰、无量遥、望主峰和瀑布组成。隋末唐初建金殿一间,石橡五尊,铁狮头等残桓清碑四块,明铸铁像六尊、铁钟一口、小铁庙二座,因其险峻而有小华山的称呼

  线路4

  【活动地点】徐家山大团峪休闲穿越15公里

  【活动时间】20××年5.3星期一早上7.15集合7.30出发

  【集合地点】西门里唐元宫西广场(麻辣空间门口)

  【行车线路】西门南门和平门交大十子纺织城水泥厂十子西蓝高速

  【活动费用】35元/人(用只包括,通信,导向,交通费)

  【收队时间】17:00集合返程 【参队人数】50人 友情提示:当地土鸡蛋6元/斤 散养鸡6元/斤

  【风景简介】徐家山/大团峪位于蓝田境内,距西安60多公里,也叫网川老梁,在焦岱以东,沿峪口向山里进入一片世外松林,*一眼望去上千亩的绿色松林高耸威严,漫步在满地松针似地毯一般负有弹性的小路间,让人感觉心情释然,让自己身处在天然的大氧吧里深深的呼吸着清新的芳香,在大山之间尽情的释放自己。此线路可原路返回,也可穿越。

  【注意事项】

  1.自备午餐,建议着登山装备(登山鞋、双肩包、手杖、大沿帽,等)食品(热量高的牛肉,巧克力等)根据自己口味来定。根据自己的水量带2-3瓶矿泉水

  2.如遇不可抗力因素需取消活动,将于出行当天早上5 .30前通知已经报名人员。

  3.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出行者请环保登山,自备垃圾袋。活动中自己产生不可降解的垃圾自己带下山,鼓励捡拾垃圾!

  4.请合理的安排自己当天时间。按时集合和归队

  5.活动中要听从领队的安排指挥, 参加人员必须要有户外精神。要求做到团结、互助、宽容、等等。严禁擅自脱团活动或做出有损他人安全和公众利益的举动,违者责任自负。

  【特别声名 】 因本次活动属驴友爱好者通过网络自发组团同行;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领队不是导游。领队只负责探路,导向,联系报名,安排车辆,大家相互协作,包扩领队和大家一样,一视同仁,安全责任完全由自己承担,*未成年人请勿报名!遇恶劣天气和非人为自然不可抗因素活动可根据领队以及大多数驴友意见改变路线甚至取消。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以及财产损害后果,赔偿责任领队不承担任何责任;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本领队声明,并有义务向带其代报名者阐述此次活动的性质和免责声明,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领队同样不承担。本领队声明中关于免除领队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31

教学设计方案07-08

教学设计方案02-28

设计方案格式12-01

教学设计方案12-23

薪酬设计方案08-31

《借书》教学设计方案12-17

《锄禾》的教学设计方案12-21

《卢沟桥》教学设计方案12-19

《泉水》教学设计方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