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味道的臊子面散文

时间:2021-04-25 15:25:32 散文 我要投稿

眉县味道的臊子面散文

  岐山臊子面名闻遐迩,凭着“酸、辣、香、煎、稀、汪、薄、筋、光”等九大特色征服了人们的味蕾,成了西府地区美食族群中当之无愧的“大哥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之毗邻的眉县也有一种面食,浇面的汤是用大骨头熬制而成,汤里不放辣椒,味道浓郁绵长、鲜美无比,其风格自成一体与岐山面形成迥然不同的风味。当地人把这种汤称之为“卤汁汤”,面则叫卤汁面。

眉县味道的臊子面散文

  卤汁面,以前主要盛行于当地乡户人家过事的宴席上。所谓“过事”,就是婚丧嫁娶、老人过寿、孩儿满月之类的红白喜事,主家为招待亲朋好友而大摆酒席。“过事”前一天,主家要挨家挨户邀请众乡邻帮忙,按照当地风俗一家最少出来一个人,“外头人”(男人)负责盘锅垒灶等一些比较粗糙的体力活儿,“屋里人”(女人)则常常是给厨师打下手,做一些锅灶上洗切蒸煮之类的细致活儿。

  各种食材物尽其用,从采购回来的猪肉里剔出来的骨头自有妙用,是制作卤汁汤必不可少的“宝贝”。熬制骨头汤时水没过骨头,只加入葱段、姜块即可,大火沸腾翻滚直至熬出骨髓,汤呈奶白色为止。卤汁汤里加放的'肉臊子,爤制时必须是用白糖熬糖色,肉在锅里翻炒均匀后,香料(桂皮、八角、花椒、草果、干姜、小香、元胡)包成料包放入,优质的粮食醋顺锅沿转圈倒下,文火慢功忌讳加水,出锅前再放入食盐,成品色泽洪亮、香味扑鼻。多少年来,乡亲们给卤汁汤里的配菜已经约定俗成,最常用的就是黄花、木耳和过油豆腐。美好的味道总是在辛劳和智慧的点点滴滴之间产生,油炸豆腐讲究的是切成小小的菱形片,汤里用的“漂菜”分季节,春夏时节用韭菜,秋冬时节用蒜苗,大葱的味道太“幽”坚决禁用!

  调制卤汁汤的必是大厨,搲盐用大勺舀醋用大瓢,不明白的人还以为没啥标准纯属冒撂,其实这是大手笔的体现,用乡里人的话说就是“铁匠打儿——手劲有分寸哩”。可口的卤汁汤是用丰富的经验调制出来的,讲求的是准和重:所谓准,就是下调料时一次性成功,忌讳反复多次;所谓重,就是把握味道的浓郁绵长,当客人捞入面条时依然要保持那种有滋有味的感觉。调制成功的卤汁汤,味浓色清,撒上碧绿的漂菜,看着闻着都是一种享受,那种急不可待、垂涎欲滴的感觉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真切的感受!

  西府是制礼初始之地,睿智的眉县人把美食和礼仪融为一体,等客人吃过酒菜后,先用大面盆把面端上去,紧随其后的就是七碗热气腾腾的卤汁汤。汤的多少不能高于碗的一半,因每个席口一次只能安排七位宾客就餐,为了不慢待客人,必先端上七碗汤保证每人一碗;坐在上席的长者先捞面,一般情况下长者不动筷子,坐在下席的人始终要保持安静的状态。在享受卤汁面的过程中,吃的礼仪、吃的文化,从眉县乡村人家的言谈举止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眉县大地上的人们特别钟爱辣椒,从来就没有抛弃“辣子一道菜”悠久的饮食习俗,可为什么偏偏生于斯长于斯的卤汁面里却没有辣椒呢?据流传下来的故事说,西汉时期的眉地名将白起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为秦朝一统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博学多才、治军严谨,深知辛辣不利于战士伤情的康复,所以在军营中禁食。他要求伙食班做饭时一定要熬制骨头汤,面条捞在汤里吃,美味营养又滋补,自然将士们的身体也恢复得相当快,战斗力就大大地增强了!后来,昏庸的秦昭王偏信佞臣之言,对他不但贬官而且又赐剑让其自尽。闻此悲情,是时,眉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白将军的劳苦功高,每每盛大宴席之际,便不吃辣椒,以示缅怀!

  这种卤汁汤的臊子面,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如今成了舌尖上挥之不去的味觉记忆。沧海桑田,经过多少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如今的卤汁面并不仅仅局限于在那种“过事”时的宏大气场里,也渐渐地端到了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了!

【眉县味道的臊子面散文】相关文章:

幸福的味道02-07

味道小学作文09-25

父爱的味道征文07-14

煮面小学作文09-23

失败的味道小学作文08-05

想念的味道小学作文08-12

作业的味道小学作文08-15

书的味道小学作文08-03

母亲的味道小学作文08-26

校园的味道小学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