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札记散文

时间:2021-06-20 10:53:25 散文 我要投稿

《杨修之死》札记散文

  一

《杨修之死》札记散文

  《杨修之死》中,我认为杨修之所以要帮曹植,是因为俩人惺惺相惜的缘故。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建安文学中成就卓著者。其文学才华可借用赵本山在春晚小品中的一句话:你太有才了!所以,如果我们用出类拔萃冠绝天下来形容他也是不为过的。

  杨修乃太尉杨彪之子,其舅舅曾是一方诸侯的袁术,名门望族的出身,加之天赋异禀,使得其才华卓绝。《杨修之死》中所记叙的七件事就是例证。杨修不但才华出众,而且颖悟力极强,他就像是曹操肚子里的蛔虫,连曹操想什么他都知道。不过杨修为人很高调,也就是作者说的恃才放旷。杨修这特点,如果在文学方面倒也没什么,可一旦涉及政治方面,那可是致命的缺点。

  杨修与曹植并不像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所说的.,文人自古相轻,这也许是因为他俩超越了一般文人,所以,他俩都很敬重对方的才华,成为了挚友。当曹植与其兄曹丕争夺世子时,杨修是出于彼此间真挚而深厚的友谊,常常帮曹植。而杨修对曹植也就是在帮这层面,并没上升到谋士的高度,以便精心地为曹植策划争夺世子之位的方略。吴质跟杨修不同就在于吴质是曹丕的谋士。

  当杨修得知曹丕把朝歌的吴质,装在大簏里,上面放着丝绸抬进府里为曹丕出谋划策时,他径直地去告诉了曹操。

  当曹操为了试曹丕与曹植的胆识,一边吩咐他俩出城,一边却叫门吏阻止不准出城,曹丕未出城而返时,曹植问于杨修,杨修未避众人,直接告诉曹植,你是奉丞相令出城,敢阻拦者斩。曹植果然斩了门吏,当时深得曹操的赏识。后来有人向曹操告了密,说是杨修教曹植这样做的,结果曹操不喜欢曹植,同时也有了杀杨修之心。

  从以上这两件事何以看出,杨修与曹植有着文人的秉性,喜欢光明磊落襟怀坦白,憎恶耍阴谋诡计心狠手辣。

  二

  杨修与曹植虽然才华出众,可他俩都是书生意气,不懂得怎样玩政治,他俩政治的智商与他俩的才华恰恰相反。这也应该是历代文人们的通病。我认为文学与政治,应该是两条平行线。然而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因为受圣人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却硬生生地让这两条线相交,结果弄得历代大多数文人墨客都深切地叹息自己怀才不遇,才不为世所用。

  像曹植与杨修、曹丕与吴质,如果从才华上来说,前者远远胜过后者,曹丕也有才华,他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可他却在兄弟曹植的璨灿星光下显得有点黯然失色。用周瑜的话说是“既生瑜何生亮”。至于吴质,就更不能与杨修比了,他俩个似乎不在一个档次,就像拳击运动员,一个是轻量级,一个是重量级。可你有才华,并不能说你会玩政治,上天在造人时,总是会让你集长处与短处于一身。所以,在玩政治方面,两者又倒了个了。对于曹丕与吴质来说,他们知道玩政治讲究的是工于心计,玩弄权术,而这些只能是绝对隐秘,必须在阴暗的角落里进行,绝不能曝光,就像过去照相的胶片,一曝光就完了。曹丕还暗中收买他父亲曹操身边的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他便能知晓。因为他们没有杨修那么超强的颖悟力。像那次请吴质到家里来,做得那么隐秘,采用瞒天过海之术,虽瞒得了别人,却没能瞒过杨修,幸亏杨修径直地去向曹操告发此事,被曹丕买通的曹操身边的人马上通知了曹丕,曹丕便将计就计,使得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曹操怀疑杨修谮害曹丕,参与到了曹氏内部的事。

  曹丕还买通了曹植身边的人。斩门吏被告发,另外还有杨修为曹植做的十几条答教被盗来交给曹操就是明证。

  我们从这一系列事件中,深知曹植与杨修远远不是曹丕与吴质的对手,曹植没立为世子,杨修被诛,就是因为他俩不懂政治。

  三

  在杨修之死里,曹操是一个大政治家。

  他阴险狡诈,伪善多疑,假仁假义,诚府极深。杨修自以为对曹操捉摸得很透,能知道曹操所思所想。其实杨修所知道的,只能是表层的思想,至于深层的思想,杨修是无法知道无法揣摩的。因而他始终未能觉察到曹操对自己的情感变化,那怕是曹操已有杀己之心,他也不知道。所以,做为一个文人,你想与政治家玩,人家玩死了你,你还不知是怎么死的呢?所以,我奉劝那些文人,你最好远离政治。

【《杨修之死》札记散文】相关文章:

《杨修之死》教案04-11

《杨修之死》说课稿06-24

《杨修之死》说课稿06-24

杨修之死说课稿03-16

杨修之死译文05-18

《杨修之死》教案10-02

《杨修之死》优秀教案04-09

杨修之死翻译及原文07-29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