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现代抒情散文

时间:2021-06-22 09:43:58 散文 我要投稿

月到中秋现代抒情散文

  在秋日的时光里徜徉,想起了苏轼的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七月一过转眼到了中秋,农作物脱去了碧绿穿上了金黄,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月到中秋现代抒情散文

  晚间,云淡风清,天高气爽,如银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宁静而又安详。每年的中秋都有些相似,但不同的只是个人的心情而已。现在的中秋节几乎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全然没有了节日的气氛,这个时候我总会不由地想起儿时的中秋节……

  以前因生活很艰苦,一入八月就早早地盼着中秋节到来。中秋节这天,在田地里忙活着的大人们都会比往常早一些收工,拖着疲倦的身子匆匆地往家赶。

  单等月亮爬上树梢,在蓝白相间的云彩里慢慢地向空中移动。月到中秋,节日的喜庆气氛盈满了家家户户。每一家都忙着烧火做饭,屋顶的白色炊烟在月光下升腾着,在空中弥漫散开。村子里开始热闹起来,大人小孩儿眉飞色舞,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闹声……

  中秋月圆人团圆,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旁。那时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节,还是要讲个排场。桌上摆放着白菜粉条炖猪肉,那厚厚的长条形,油腻腻喷喷的香。自家养的小公鸡炒熟端了上来,接着乡间的土菜如豆角、黄瓜、豆芽儿,腌的咸鸭蛋咸鸡蛋,也都陆续上齐了。

  中秋节就是乡村的“美食节”,在平常是难得吃到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绝不会有这么丰盛的。当家的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了手和脸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力举起酒杯美美地品尝着,孩子们则急忙伸出筷子埋头豪嚼着,直吃得肚子滚圆滚圆的才肯罢休。

  快到吃完晚饭的时候,小孩子就会离开饭桌溜走,呼朋唤友,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瓜田、菜地里去了。以往听大人们说,八月十五的晚上,端一盆清水放在菜地里的豆角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的嫦蛾在和玉兔的悄悄话。在儿童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嘁嘁喳喳地挤在菜架底下,眼睛盯着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上,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就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确实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了每一张稚嫩的脸上。

  当月亮渐渐升到了高空,蓝白相间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吃过晚饭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说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或街头巷尾,各自品评着谁家的庄稼长势好,谁家的棉花、玉米、大豆又遭了虫害受了风灾,还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村外的田埂上走动一下,散一散心。

  凉风习习,伴着蟋蟀、蛐蛐等秋虫愉悦地欢叫声,白雾淡淡朦朦胧胧,每一片庄稼的`叶子都被露水打湿了,显得油绿青翠欲滴。开着花的芝麻正在节节攀高,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高粱泛红,谷子低垂,地瓜膨大,棉花吐絮露着洁白。若细心聆听,似乎能听到“啪嗒”、“啪嗒”露珠落地的清脆声,中秋的月夜更显出了几分静谧……

  月色如水,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敬月亮而后品尝。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四两或半斤重的老式月饼(名为“五仁”),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掰开,绿色的红色的甜丝,黄色的花生瓣儿,无色的冰糖都露了出来,让人馋涎欲滴。孩子们围着大人欢腾雀跃,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引导孩子要尊敬老人的道理,一边将掰开一半儿的月饼先递给老人,孩子们则有心无心地听着,等分到一半块月饼,便欢天喜地蹦跳着、品尝着,撒着欢儿手舞足蹈起来。

  此时此刻,便又记起杜甫的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夜深沉,月儿更明,这时故乡的亲人无不思念那些长期漂泊远在他乡的游子,不知他们是否也在思念家乡的亲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渴望他们也能够和亲人们团聚,共享天伦,能够一起赏月,共度这良宵美景!

【月到中秋现代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月到中秋抒情散文09-25

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抒情散文11-16

随笔精选:月到中秋03-29

月到中秋散文09-25

月到中秋的组诗08-03

月到中秋的作文08-22

月到中秋作文08-22

月到中秋的诗歌07-22

月到中秋的阅读答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