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文:摇忆锄禾

时间:2021-06-14 20:16:06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秀散文:摇忆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听到唐朝诗人李绅写的这首《悯农》的歌谣时,便想起上中学放暑假锄地的情景。

优秀散文:摇忆锄禾

  进入三伏天,太阳也变得毒辣,强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热得人喘不过气来。站在太阳的底下皮肤都觉得发烫,大街小巷也很少有人出来。这时节地里的玉米也开始拔节往高长。地里的杂 草趁机而入。每天早晨,我便和大人一起扛着锄头,兴致勃勃的来到地里。夏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凉,也十分清新。人们趁着凉快早早的起床,就去地里锄地。走在去地里的路上,看着两旁绿油油的庄稼,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真是一种天然“氧吧”的享受!

  地里的杂草,在我们的锄头下,一个个被除掉,然后,经中午炎热的太阳一晒,立马变得枯萎,甚至当天枯死。但还有些顽疾,总是锄不干净,像香胡子、马杂菜、兔耳朵草。最难除尽,人们把这些草叫着“万年扎”,锄一遍地,浇一次水,它们就会很快冒出嫩绿地小芽芽。如果主人不快点除去,它们就会很快覆盖地面,甚至吸收土地养分,使庄家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听老人说这些马杂菜是一种中药材。我们这的人还没等到它长老的时候,就会摘下来,与面粉和在一起,蒸馍,或摊饼子。听大人们说,既环保,又有益于健康。

  我们家因为妈妈身体不好,不能下地劳动。爸爸就领着我和姐姐下地,锄草,施肥。记得当时,因为我家的地远,要经过我们的中学,再经过小学,大约要走半小时左右才能够到达。所以每到下午,三四点爸爸就领着我和姐姐,与村子里的人一起往地里赶。因为太热了,所以人们到地里以后会坐在学校墙的阴凉处,等温度下降后,凉快些才开始干活。这让我体验到夏炼三伏的感觉。

  那时候不过十五六岁,也不知道疲倦,只是跟着大人使劲的'干着。想着赶紧把地里的草除完,然后,趁着玉米还没有长高,好给上肥料。记得上肥料的时候,太阳晒得人,汗流浃背。爸爸挖坑,我扔肥料,姐姐盖土。每次打开肥料袋子,一股强烈的刺鼻的味道,喷的人不敢正眼看,把脸面迈向一边,而且还要屏住呼吸。很快把肥料倒出,然后端走,才能得以深吸一口气,缓冲一下。上肥料的时候,玉米的叶子常常把人的胳膊、脸、小腿划的到处是红道道子。这些红道道一见到水,或是肥料,蛰得人生疼生疼的。但是看到大人们一声不吭的干着,自己也咬着牙,挺着把那片地上完。然后给浇水,让肥料全部化掉,渗入土中,大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样的锻炼,也使我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经济的发展,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体力劳动越来越少。特别是三伏天下地干活,已经很少见了。 而现在,我们周围的庄稼地全部盖起了高楼大厦,什么医药公司、梦想公社……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周围人们的思想意识,思想行为,以及面临的就业状况同时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先进文明的生活习惯,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街道是小汽车,家用电器齐备,村村通公交,出行方便。而且很少见到以前人们做饭用过的风箱,土炕……而闲不住的老人还是会自己找一块空地,开垦起来,种一些蔬菜。一有空便务弄他们的空地,一天忙忙碌碌的,也使自己每天倒不觉得空闲。种下的菜吃不了的,就送给周围的邻居,和和美美,高高兴兴享受着自己的天伦之乐。

  但我还是对那曾经经历的事情记忆犹新,虽然已过去几十年了。每每听到《悯农》的歌谣,时常会想起那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