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中的哲理文章

时间:2021-06-10 19:05:59 人生哲理 我要投稿

关于刻舟求剑中的哲理文章

  刻舟求剑是由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刻舟求剑中的哲理文章,欢迎阅读。

  关于刻舟求剑中的哲理文章1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关于刻舟求剑中的哲理文章2

  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人乘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不小心把心爱的佩剑掉进江中,可是滔滔江水浪大流急,无法下水打捞。就在众人都替他惋惜之际,他却不慌不忙地在船身上刻了个记号,然后长舒一口气,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有人忍不住好奇,问他做这些何益。此君曰:我的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等船靠岸后,派人从此处打捞即可。语气当中,何其自信!

  尽管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大都在八九岁的样子,但孩童的理解之中,这把剑是不可能打捞上来的了,甚至还私下里讥笑:这个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傻瓜,纯属胡编乱造。

  三十多年过去了,突然想起这个成语,想起这则故事,实属偶然。

  三年前,我决定把一件事情暂时放下,等三年后再把这件事情捡起来,接着做好。三年过去了,我本以为可以把这件事情捡起来,但却不知从何捡起。就像一桶水泼进沙漠,瞬间已经无影无踪,如何收回?这个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刻舟求剑,何其相似啊!而事实上,几乎每个活着的和已经逝去的人,都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只是未必每个人都会想到自己的这种经历其实不过是刻舟求剑的延续和重复。

  我把那件事情放下的时候,心中安慰自己——不过三年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放下只是暂时的——这就像一把剑掉进江中,而自己却在船舷上刻下了记号,等着船靠岸。三年过去了,沿着记号去追寻,却无法迈开脚步了。

  对世事的理解越深,越发感到古人的智慧之无法超越。

  记得小时候的夏夜,奶奶会在月光下摇着蒲扇,一边解开长长的裹脚布,一边放松地给我们这些孙子讲一些她老人家小时候的故事。很多故事的情节我都忘记了,我只记得奶奶经常整段整段地背一些“仰脸歌子”,而这些“仰脸歌子”我们当时根本无法听懂。那时我已经上了小学,而奶奶是文盲一个,不仅目不识丁,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至少从记事时到现在,从奶奶活着到奶奶去世多年,三十多年了我仍然无法得知奶奶究竟叫什么名字。但这并不影响奶奶把那些私塾里的启蒙文章背的`滚瓜烂熟。因为不识字,奶奶称自己背的那些东西为“仰脸歌子”。

  在这些“仰脸歌子”当中,我记忆最深的有两段,一段是《三字经》的开篇,一段是至今我也没有查证出自何处的文言:铁如意,指挥倜傥……。只是后来在鲁迅先生的散文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才知道奶奶当年的“仰脸歌子”是这样“高深”的古文。其实早在若干年前,奶奶还活着的时候,我就想查一查那些“仰脸歌子”的出处,可是日复一日,用“忙”来为自己开脱。奶奶活着的时候,总想着反正书都在哪儿,跑不了,什么时候都能查。直到奶奶去世了,我忽然明白自己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因为即便我查到出处,奶奶也无法听到了。

  所以,我经常会失眠,耳边经常会响起奶奶在那个夏夜里歌唱般的背出的那段“仰脸歌子”: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终于有一天,我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时断时续的折磨,决定亡羊补牢,查证奶奶耳熟能详的这几句“仰脸歌子”的出处,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奶奶。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这几句“仰脸歌子”和《三字经》、《朱子家训》等启蒙读物一样,儿童都能倒背如流。奶奶虽然不识字,但作为一个十八岁就嫁到书香门第的王家的长媳,就算被动熏陶也能“熏”出几分文化气息来,所以我并不奇怪。据奶奶回忆,当时她嫁到我们王家时,我们家族还没有过于破落,尽管已经无人做官——此前家中连续有人外出为官,官至按察使、总兵,在当地也算是名门望族。但是家中尚有3000多亩地,开有私塾,衣食无忧,书香浸润,大有“耕读传家”之风。奶奶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饱受书香之余,也学会了一些经诗。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这几句“仰脸歌子”的出处并不简单。据资料显示,这几句出自清代刘翰所做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这是一篇洋洋千言、气势颇壮的文字,根本不适合孩童的启蒙,更何况是一个文盲村妇呢?

  漳水风寒,潞城云紫;浩气横飞,雄狮直指。

  与诸君痛饮,血战余生;命乐部长歌,心惊不已。

  洒神京之清泪,藩镇无君;席部落之余威,沙陀有子。

  俯视六州三部,须眉更属何人?悬知万岁千秋,魂魄犹应恋此。

  方李克用之克邢州也,大敌既破,我军言旋;霓旌渐远,露布纷传。

  虽贼满中原,饮至之仪已废;而师归故里,凯歌之乐方宣。

  更无围驿连车,醉教水沃;除是临江横槊,著我鞭先。

  有三垂冈者,一城孤倚,四战无常;远连夹寨,近接渠乡。

  于是敞琼席,启瑶觞。举烽命釂,振衣远望。

  快马健儿,是何意态!平沙落日,无限悲凉。

  听百年之歌曲,玩五岁之雏郎。

  空怜报国无期,慕麒麟于汉代;未免誉儿有癖,傲豚犬于梁王。

  座上酒龙,膝前人骥;磊块勘浇,箕裘可寄。

  目空十国群雄,心念廿年后事。

  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倾倒淋漓,千杯未醉。

  无端长啸,刘元海同此丰神;未敢明言,周文王已先位置。

  胜地长留,厥言非偶。

  问后日之墨缞,果当年之黄口。

  壮猷乍展,誓扫欃枪;陈迹重寻,依然陵阜。

  怅麻衣之如雪,木主来无;皎玉树以临风,山灵识否?

  峰峦无恙,还当陟彼高冈;杯桊空存,岂忍宜言饮酒。

  雏凤音清,鼎龙髯去。

  先君之愿克偿,佳儿之功益著。

  临风惆怅,何处魂招;大雾迷漫,定知神助。

  生子当如是,孙仲谋尚有降书;杀人莫敢前,朱全忠闻而失箸。

  三百年残山剩水,留作少年角逐之场;五千人卷甲偃旗,重经老子婆娑之处。

  世有好古幽人,耽吟健者;时载酒而题诗,试登高而望野。

  云霾沛郡,莫寻汉祖高台;日照许都,空拾魏王片瓦。

  回忆一门豪杰,韵事如新;剧怜五季干戈,忧怀欲写。

  茫茫百感,问英雄今安在哉!了了小时,岂帝王自有真也。

  其实,人生有很多事情,我们都无法完全理解。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常想着放一放,等待来日。来日方长,去日苦多。有些事情可以亡羊补牢,而有些事情,我们只能眼睁睁地去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中的哲理文章】相关文章:

刻舟求剑的哲理故事01-19

哲理文章精选03-24

生活琐事中见人生哲理文章04-09

文章哲理经典段落06-12

最好的哲理文章03-24

哲理文章素材03-24

关于哲理的文章03-24

哲理抒情的文章03-24

英语哲理文章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