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方案

时间:2024-02-23 13:50:03 培训方案 我要投稿

(精华)教师培训方案5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培训方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教师培训方案5篇

教师培训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规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着“分类培养 分层评价 分步提高”的指导思想,促进全体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基本技能的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实的后备力量。

  二、培养对象

  8年以内的青年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培养的`首要工作。目前,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绝非仅停留在“敬业、爱岗”上,更要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润物无声胜有声”,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要逐步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各级各类的骨干。

  2、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坚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科组活动,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2)创造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及时上交学习心得。

  (3)规定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的书籍,并上交读书笔记。

  (4)规定青年教师每学期参加一次各级论文评比或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5)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或主持课题研究。

  3、实施“导师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学科教学中,由教务处指定骨干教师为指导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要指导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

  (1)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

  (2)备课及教案书写;

  (3)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

  (4)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

  (5)习题选编及命题判卷;

  (6)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

  在教育工作中,由政教处指导有经验的班主任,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应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包括:

  (1)班级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的书写

  (2)组织学生开班、团会

  (3)详细记录与学生的一次谈话

  (4)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5)组织学生进行早锻炼

  (6)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4、创造机会,促进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

  (1)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两次的苏南模考,并进行统一阅卷。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一次“百花奖”赛课,成绩优异的推荐参加各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3)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评比。

  (4)组织青年教师承担班主任或管理学生社团的工作。

  5、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包括:

  (1)指导导师的听课笔记、评课纪录。

  (2)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百花奖”评课、基本功大赛等教案及反思。

  (3)青年教师教学设计、随笔、工作总结等。

  (4)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的考核。

  6、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考核和评估

  (1)教务处每学期末组织听一节新教师考核课,并进行相关评优活动。指导教师做好安排,并且作好评课总结。

  (2)教务处组织检查青年教师的听课笔记及记载表、教案、作业批阅情况,检查指导教师的听课笔记及记载表等文本资料。期中、期末各一次,平常随时检查。

  (3)每一学年,由教务处、政教处等部门组织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估,其中包括学生座谈调查,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考试、听课等。对每一个教师做一个综合评价,存入成长档案。

教师培训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时代赋于了体育学科工作者的责任,全面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农村人口健康素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xx 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新时期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要求以及小学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全面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课外辅导训练能力、体育运动组织策划能力为重点,紧紧把握新课改精神实质,整体设计培训工作,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提高培训质量。为我校培养更多、更好、更新的优秀体育教师,为促进我校体育教育质量提高,增进学生健康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培训对象

  教学体育课程的教师,教育事业充满热忱,特别是热爱体育教育,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善于钻研、勤于思考,乐于奉献和服务于本校体育教育,并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体育骨干教师。

  三、培训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遵循小学体育学科教师的成长规律,立足于小学体育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从本校的现实实际出发,以知识和能力培训为重点,使培训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体育教学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参训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

  具体表现在培训教师能够把握“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熟悉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掌握农村体育教师应具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卫生常识、基本的技术技能、基本的教学方法、标准规范的动作示范、多媒体运用及课件制作、教育科研方法,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以适应农村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培训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和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规律以及上述培训目标,切合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实际,选择符合课改精神与健康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严密、有效地教学形式与方法。将主要开设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教材教法和课件制作、活动组织、体育教学研究等课程。

  1. 基础理论

  内容:体育的功能、怎样上好体育课、健康的概念、运动的科学特性、体育的功能、心理、生理卫生常识、安全急救、应急方法、教案编写、团体操的编排

  目标:通过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水平,了解正确的现代健康观和生命与体育的关系,掌握运动生理卫生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基本技能

  内容:队列、队形变换、指挥口令、编操与示范

  目标:通过基本体操学习,掌握正确的指挥口令,并运用口令自如的调动队形,掌握徒手操、器械操、韵律操、健美操的编操与示范方法。

  3. 基本技术

  内容:跑、跳、投、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体操技巧、少儿韵律操、民族传统体育与游戏。

  目标:通过基本技术学习,了解体育运动动作的基本结构,掌握动作技术要领,提高培训人员的身体协调性,使专项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 教材教法

  内容:田径、球类、体操、韵律操、游戏、舞蹈、身体素质练习、课件制作。

  目标:通过教材教法学习,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特点和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掌握术科教材教学方法和课件制作,以及自我保护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5. 活动组织

  内容:运动竞赛、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体育人才培养与发掘

  目标:通过小学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形式学习,培训人员能够根据学校条件、需求和学校特点组织开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体育活动,并能培养与发掘体育苗子,为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6. 体育教学研究与科研

  内容:科研程序、科研方法、计算机应用

  目标:通过体育教学研究与科研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学习,认识教学研究与科研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教学研究与科研的基本方法,关注新课程中的热点、难点、重点和健康有关的问题,确立研究专题目标,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教,以教促健,使教学研究与科研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健康教育。

  五、培训时间安排。

  XX 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安排

  XX 小 学

  20xx年03月01 日

教师培训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骨干教师的整体培训精神,遵循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成长规律,渗透“教学科研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学会、市教科所、区教培中心资源,坚持按需施教,学、研、用结合,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探索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模式,以“研究课堂教学、追求高效教学”为主要实践内容的教师文化;引导学员主动地与教学实践对话、与骨干班成员对话、与自我对话,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从重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从关注狭隘经验到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以促进我市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我市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研究课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深入实践,提升教师的素质和实践智慧。

  3、持续发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4、经验重组,促进骨干教师回学校后对校本教研的纵向发展。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师德修养”为核心。具体分为以下三大板块: 1、新理念;2、理论与技能;3、课堂实践。

  1、新理念

  了解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培训,提高参培教师的职业修养,促进进教师的成长。

  2、理论与技能。

  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相关学科知识、课堂教学技能、课堂观察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参培教师理论文化素养,开拓视野,确立现代数学教学观念,增强理论思维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3、课堂实践。

  学员深入到各个学校,通过课堂案例的深入剖析和研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跟随指导教师听随堂课,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备课、说课、评课,每人至少上一节研究课。

  四、研究方法

  利用课堂观察技术,改进行为的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将课堂中的问题转化为专题,整合相关资源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五、研究途径

  (一) 专题研究课

  采取“行动教育”模式开展工作,专题研讨“**教师大比武”的各种课题。以课例为载体,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通过骨干班学员共同研究,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

  第二阶段的专题研究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展研究:

  1、由“**区教师大比武”上交的初赛中选拔出研究的课例;

  2、分成26个培训班学习小组,配备导师,并和参加赛课的教师随机抽签形成“学习共同体”;

  3、针对抽取的课例研究并围绕主题,学科组进行集体研讨,形成同课异构研究方案;

  4、“学习共同体”根据研讨内容,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上传博客圈;

  5、由学员组长召集组员对活动进行总结,指定推荐组员就每次活动进行专题综述。

  (二) 课堂问题研究方法途径

  以“**区数学教师大比武”的课例为研究载体,研究这些课例中发生的事件或存在的现象,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认真的调查、研讨、分析,力求探求事件或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从而改进课堂中的教师行为以及与课堂相关的组织管理行为。

  1、多形式经验重组。倡导团队研究,形成“**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由三方面的人员组成,一为教培中心根据“**教师大比武”产生的26名总决赛参赛选手及其本校的学科教研组,二为在**区参加培训的“**市骨干教师数学七班和八班”共102人分成的26个团队,三为选取的**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该共同体的导师。由“学习共同体”抽取课题后进行优化组合,进行校本研修,围绕课题进行上课及以上课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等校本研修活动,突出“**市骨干教师培训”研究的团队合作。

  2、分片区经验重组。把“**市骨干教师数学七班和八班”共102人分成的26个团队,分配到**教培中心根据“**教师大比武”产生的26名总决赛选手中形成不同的团队,并结合学段,进行随机分组形成不同的“共同体学习总片”。

  3、培训要求。骨干班成员和赛课教师形成的“共同体”提前一周在教培中心进行赛课课题抽签,然后在准备阶段由“**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集体研磨。赛课课题的年级原则为现在所教学的年级,特殊情况也可由教师自主选择,但上报教培中心学科教研员处备案,最后赛课的成绩计入骨干教师的过程性学习成绩。

  4、评价办法。严格按照评价标准,对“学习共同体”提供的课例,采用专家组评价和大众评委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根据真实情况公正、公平、公开地实行签名评价。学校要组织教师以群众评委的身份参与听课评价。

  五、具体安排

  9月17日:上午骨干班成员报到,安排住宿。

  下午骨干班教师集中培训,听讲座。

  讲座主题《教师职业规划》或者《课堂教学观察实施》

  9月18日:上午到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分散到各学校听年级组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进行课例研究剖析讨论,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课堂观察技巧及其观察量表的制定》。

  9月21日:上午到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分散到各学校听年级组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进行课例研究剖析讨论,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课堂观察学生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9月22日:上午听“学习共同体”中到区上决赛的赛课教师的试讲课,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按小组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课堂中教学难点、重点突破的策略观察》

  9月23日:上午骨干班教师推选两位学员上赛课的课题,课堂记录。其余骨干班老师下年级中上诊断课,导师听课。

  下午“学习共同体”研修、评课研讨;

  校本研修主题《数学教学同课异构技巧》《课堂观察教师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9月24日:上午听区上决赛的赛课教师的二次上课,“学习共同体”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按小组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生成及其应变监控观察》

  9月25日:上午集中上汇报课,进行交流总结。主题《理论转化 分享交流》

  下午集中讨论,修改总结,布置作业,并上传博客。

  六、工作要求

  1、**市骨干教师第二阶段培训总体上由培训部进行整体筹划,小学部进行组织实施,科研室进行策划指导。

  2、学科班主任具体负责“专题研究课”的各项工作落实并制订工作方案;培训班班委具体负责“课堂问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并制订研究方案。承担研究任务的学校、教师、班级等做好协助和服务工作。

  3、培训班班主任和班委首先要做好研究课例的观察点。观察点要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个根本目标。

  4、培训骨干教师时,要引导骨干教师对课堂研究要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要保证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特别强调,“专题研究课”的两次关键的反思研讨会,不要变成检讨会,这里的研讨、评课不是简单的对课的好与坏做出判定,而是一个集体共同面对问题和困惑、共同进行针对性反思交流,有经验的教师,要做好专业引领,要主动地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资源,研讨过程要努力创设一个安全的、信任的、宽容的环境,变教学中的问题为教师成长的起点,共同分享困惑与成功。

  5、要充分体现课堂研究的综合性。“专题研究课”要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研讨,如课堂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方式、课堂学生学习评价以及发展性评课方式等,要使“专题研究课”既要成为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同时也要成为教师的学习方式、历练方式,做到研训一体化,力争体现专题研究课研究过程的综合效应。“课堂问题研究”要注意集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充分性发挥整体的力量,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研究。

  6、要重视研究的结果,也要重视研究的过程。要做好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同时,特别要注意做好研究过程的相关记录以及原始文字、音像资料保存。培训班班主任要负责每次活动资料整理归档。

教师培训方案 篇4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xx〕4号)(以下简称《“国培计划”通知》),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中西部项目”)的三个重点之一。《“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国培计划”通知》附件2)对短期集中培训,明确提出实施要求:“遴选高水平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和教师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对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要求“采用集中培训和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

  一、实施方案设计

  (一)培训目标

  通过短期集中培训和校本实践研修,为义务教育农村学校培训一批中小学教师,使他们在实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培训目标如下:

  1.通过专题学习和实践反思,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和指导青年教师中调整师德行为。

  2.通过专题学习和岗位实践,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并能够在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

  3.通过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

  4.通过案例研讨和行为跟进,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

  5.通过实践反思和问题交流,初步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6.通过专题学习和观摩实践,初步掌握学习型组织建设和组织实施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能够引领指导县域学科校本研修活动。

  (二)培训时间

  每学科集中培训15天,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实践研修和远程跟踪指导。

  (三)培训对象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县级骨干教师(含教研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专职教师),具备中级教师职称(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网络学习能力,年龄在50周岁以下。

  (四)培训内容

  本着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宗旨,短期集中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针对中小学教师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学科、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了解学科教学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着力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骨干教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对于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

  ——领域与模块

  培训内容包括三个领域六个模块:

  1.师德修炼

  模块一:新观念——学科教学工作与师德塑造(建议1天)

  2.学科教学

  模块二:新知识——课程改革与学科教学新动态、新发展(建议1天)

  模块三:新技术——学科教学设计及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整合(建议4天)

  模块四:新策略——有效课堂教学及学科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建议4天)

  3.校本研修

  模块五:新技能——学科课例研究方法及学科教学研究技能(建议2天)

  模块六:新能力——学习型组织领导及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建议3天)

  ——学习支持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研修支持平台,拓展培训课程,共享学习资源。

  1.开发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强,具有一定拓展应用性的学习资源,充实课程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集中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2.通过专家团队开发和培训对象上传等方式,建设支持培训对象实践研修的资源,支持网页浏览、资源下载和在线交流,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3.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为培训对象提供发表见解、碰撞智慧,获取专业合作和深度研修的环境,实现跨地域、跨班级、多学科、多层次的互动交流和协同研修,共享实践智慧。

  (五)培训实施

  采用集中培训和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模式,培训实施分为四个阶段:培训方案研制——院校集中培训——校本实践研修——考核评价。

  ——培训方案研制

  项目重视前期调研,针对培训对象的需求研制培训方案,并进行方案的论证和完善。

  1.需求调研

  通过问卷(问题单)、座谈、访谈和现场观察等形式,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作为六个模块的课程建设和课程评估的主要依据。立足县级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和专业能力发展,聚焦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准确把脉师德、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育技术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2.预案论证

  在根据培训需求调研设计培训预案的基础上,召开“两类会”。一是专家团队集体备课会议,梳理诊断县级骨干教师在师德修炼、学科教学和校本研修三个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专家研讨进行培训预案论证,研制培训方案和课程计划。二是培训对象代表会议,充分征求培训对象对培训预案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作为完善方案计划的重要依据。

  ——院校集中培训

  根据培训方案和课程计划组织实施学科骨干短期集中培训,学员主体、问题中心、案例载体,做到“三突出一重视”:

  突出参与互动。把培训对象作为重要的培训资源,尊重培训对象的实践经验,“请教师说自己的话”,“把听懂的做出来”,“把做好的说出来”,听、说、做、练结合,引导互动参与,促进对话与分享。

  突出案例教学。训前在培训对象中征集实践案例,训中以培训对象的现实案例为内容,把先进的理论结合具体的案例,以唤醒教师的经历、经验、知识和体验。

  突出问题解决。搜集、整理培训对象的实践问题,进行问题诊断,通过专家指导和观摩实践、同伴间的问题交流和案例研讨,以及行为跟进和实践反思,解决问题。

  重视专业技能训练。根据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通过实训和严格考核,保障培训对象掌握学科教学专业新技能,发展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能力。

  ——校本实践研修

  强化实践研修的交流指导。为实践研修构建基于学科的网络研修平台,形成学科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平台的虚拟学习社区(论坛、博客或QQ群等),实现省域内培训对象的在线交流、专家团队的远程跟踪指导,以及研修资源的服务与共享。

  加强实践研修的质量管理。在培训基地学校(或培训对象所在学校)的支持下,全程监控实践研修过程,把实践研修的考核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培训对象做到“四个一”,即设计一份计划(有效课堂教学“小课题”/课例研究计划)、解决一个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进行一次课堂教学“汇报”(示范课)、撰写一篇反思总结或案例分析,充实“教师成长档案”。

  ——考核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评价贯穿项目全程。

  1.训前

  (1)填写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参加座谈,接受访谈等;参加培训对象代表会议,提交建议和意见。

  (2)提交“问题单”和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2.训中

  (1)集中培训期间满出勤率高(不低于90%);问题交流、案例研讨、技能训练和模拟实践等活动的参与度高,有相应的支持材料。

  (2)校本实践研修期间,完成“教师成长档案”的“四个一”任务。

  (3)积极参与网上的在线交流数、上传资源数达到规定数量,有一定质量。

  3.训后

  (1)在一个月内,提交一份个人培训总结,或“小课题”研究论文。

  (2)继续参加学科网络研修平台的在线交流和上传资源活动。

  (3)参与组织指导县域及本校的学科校本研修活动。

  (六)管理与保障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保障项目有效实施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调配最好的资源为培训服务,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1.强化培训管理,建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培训工作执行团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培训工作执行团队负责人机构分管业务负责人担任,成员主要包括相关院系、处室的负责人,分工负责,全面保障培训的实施。

  2.立足有效培训,建章立制,形成制约与激励机制。为有效实施集中培训阶段的教学管理,要从培训班级建设、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效果反馈和培训考核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实践研修阶段,要用相关的制度保障远程跟踪指导、技术支持、资源服务、在线交流、在岗实践和“教师成长档案”等要求的实现。建立奖惩制度,保障培训对象能够有效学习和深度研修。

  3.形成培训质量监控机制,全程跟踪集中培训和实践研修。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形式,进行培训专家教学质量评价,收集、反馈培训对象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教学评价和培训对象要求及时总结反思培训实施,调整培训培训安排,不断改进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4.建立培训效果自我评价标准,做到“前测”与“后测”结合。集中培训启动阶段测量培训对象的学习状态,诊断主要存在问题,培训结束之后测量培训对象的行为变化和问题解决情况,准确评估培训效果,并形成培训质量自我评估报告。

  5.遴选培训师资,组建专家团队,高水平实施培训。培训专家在“国培计划”培训教学专家库中遴选,专家团队具有相关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培训教学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主导培训方案研制,确定课程计划,对培训全过程进行专业指导和引领。

  6.按照要求配置教学设施、食宿条件和医疗卫生,保障培训教学正常开展,创建培训对象安心学习、快乐研修的良好环境,确保学员身体健康和人生安全。

  ——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短期集中培训的组织管理和条件保障。按照项目要求认真遴选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解决工学矛盾,督促骨干教师完成培训任务;大力协助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的开展,支持本地区“国培计划”培训教学专家参加项目工作;为项目实施配套一定的经费,支持校本实践研修活动的开展,以及奖励优秀培训对象等。

  ——中小学校

  培训对象所在学校要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为培训对象的校本实践研修和“小课题”研究提供条件保障,加强监控和管理,突出培训对象在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和实践指导功能,充分发挥培训对象的“种子”作用,扩大培训效益。

  二、特色与创新

  (一)根据县级骨干教师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性目标,目标具体,便于检测。

  (二)三个领域六个模块的培训内容,符合项目规定要求,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策略、新技能、新能力和师德新观念,重视拓展培训课程开发,重视建设网络研修平台支持远程跟踪指导、在线交流研讨共建共享学习资源,支持深度研修和个性化学习。

  (三)培训方式有创新,求实效。

  1.在培训前强调需求调研,以强化培训的针对性。

  2.在培训中突出参与互动、案例教学、问题解决和技能发展,以强化培训对象的主体性、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培训内容的有效性。

  3.培训后跟进服务,着力建构网络环境支持下的“大校本”学习型组织,以保证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

教师培训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从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富有科学理论和创新能力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来带动全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特制定本年度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二、工作目标:

  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培训时间、地点、形式

  集中培训:

  xxxx年7月7日—7月16日。分集中听讲座与学科研讨两种形式。集中讲座地点:

  xx县二中;学科研讨地点:

  xx县实验小学、xx县二中、研训中心。研修期间,学员每天学习不少于6小时。

  分组研讨:

  7月17日—8月1日。由各校组织进行。

  四、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全体学员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丰富知识储备,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深刻理解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施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增强教学研究、改革与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

  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

  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和学科知识理论的学习,围绕新课程实验开展多种形式的通识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使教师自觉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培训:

  按照新课程实施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引导教师用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并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

  六、培训管理、考核与认定

  1.管理:

  本次培训由县教育局政工科和县研训中心组织管理并负责工作的组织实施:

  各校指定一名校级领导,协助集中培训管理。

  2.考试、考核:

  考试分为笔试(基本教学能力测试内容:

  ①学科思想和教学方式;②教学重、难点把握和突破;③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教学过程场境问题分析;⑤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推进)和面试(说课)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间8月1日—8月4日。

  考核主要是培训过程考核,主要指学习时间、作业、研讨等方面。

  3.认定:

  按考试分加考核分合计为综合成绩,结果计入教师业务档案,与人才强教考核、教师竞聘、评优晋级、领导考核等挂钩。

【教师培训方案】相关文章:

教师培训团队培训方案01-12

教师培训方案05-01

教师的培训方案11-22

(经典)教师培训方案11-16

【精选】教师培训方案12-15

教师培训方案(经典)10-03

(经典)教师培训方案11-21

教师培训方案(精选)07-12

[精选]教师培训方案07-05

教师培训方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