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五单元《六国论》第一课时学案

发布时间:2017-10-1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高二语文第五单元《六国论》第一课时学案

组题:王芳  日期:5月5日 审核:

【学习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第一、二段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正确译文。

【学习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导读:

一、 介绍作者: 

苏洵,字________,号老泉,四川眉山人,________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带领儿子________ 、________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________”,均列入“________ ”。著有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二、 介绍背景: 

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外交软弱。契丹攻宋,直逼澶州城,威胁宋都,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三、 释题: 

六国论:六国破灭之论,这是一篇史论。叙述评价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导学:

四、 读课文,并给下列字注音: 

赂(   )  邑(   )  厥(   )  暴(   )露   芥(   )  嬴(   )  洎(   )    

殆(   )  胜负之数(   )  下咽(   ) 为(   )国者   洵(   ) 诛(   ) 

五、 本文是史论(议论文),再读课文,找出论点及分论点;并分析本文结构: 

1、 论点: 

2、 分论点: 

3、结构:可分为____部分,第一部分为第____段,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为____段,围绕中心论点,论证两个分论点--“                 ”、“               ”;第三部分为____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                 ”。  

导思:

六、研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解释加点的重点字词并翻译整个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3. 不赂者以赂者丧 

○4.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3、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背诵第一自然段。

七、研习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

2、解释加点的重点字词并翻译整个句子 。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8.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3、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6、背诵第二自然段。

八、小结:

文章开篇直接点出           ,紧接着分析           的原因:一是                    ;一是            ,                    。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导练:

1、背诵第一二段。

2、完成课后练习。

 

王芳

[高二语文第五单元《六国论》第一课时学案]相关文章:

1.六国论第二课时教案

2.八下英语第五单元课件

3.《升国旗》第一课时教案

4.日月水火第一课时教案

5.观潮第一课时教案

6.六国论名师教案

7.《六国论》苏洵教案

8.六国论优秀教案

9.六国论的原文翻译

10.《六国论》文言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