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21、细柳营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文学常识。

2. 掌握一些文言实词。

3. 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 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实词。

2、 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读、讲、议相结合

课时安排:2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今天我们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板书课题)

二、解题,背景资料介绍。

1.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史记绛(jiàng)侯周勃世家》,题目是编者加的。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

2.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38岁继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做是第二部《春秋》。他还接受了道家思想,他的思想中唯物论的因素和批判精神,尤其是自身的遭遇更增强了他的反抗性。这些在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都有所体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跨度近三千年,详实地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历史,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表现了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它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本纪”是叙述历代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记载典章制度和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世家”是先秦诸侯国的兴亡史和汉朝杰出功臣的传记,“列传”主要是历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特殊人物的传记。

《史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深刻。它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及其爪牙的无比丑恶,勾画出他们的真实嘴脸;另一方面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歌颂人民及其领袖的起义反抗,歌颂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和救人危难的侠义之士,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尤其是司马迁把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和项羽分别列入“世家”和“本纪”,充分显露了他卓越的思想见解和救世济民的热情,这是历代封建正统史家所不可比肩的。

《史记》的思想内容是同作者的精心构思及高超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的。作为历史著作,《史记》忠实于历史事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语),被历代史家赞为“实录”。但作者却在“实录”的基础上,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史记》作为传记文学著作的主要特点,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司马迁记述历史人物,不仅忠于史实,而且能积极地运用史料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尽力避免泛泛地梗概式叙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为了表现人物,司马迁常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让人物在紧张的斗争中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个性鲜明,为后世的传记文学树立了典范。

三、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通过初读,筛选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明后再读一遍。易读错的字有: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òu    弓弩nǔ   按辔pèi徐行  

诏zhào      揖yī         胄zhòu   轼shì   曩nǎng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读出语句的停顿。可让一学生读,让其他学生听他哪些句子读错了,然后一起纠正。 

四、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 学生根据注释自行翻译。

2、 教师指点,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多义词:军   使   以   之

词类活用:军   介胄

古今词:谢

通假字:式

重要的实词与虚词:军 上  且  彀  劳  居无何  诏  既出  曩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2、 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 考查文学常识。

2、 考查重点字词。

二、整体把握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 提问:本文着重突出的人是谁?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2. 结构

一(1)先点明背景,交代因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二(2)中心段,集中地表现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三(3)借文帝之口,赞扬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三、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明确:从军士戒备、军纪严明、军令畅达以及周亚夫的所言所行可以看出周亚服不愧为“真将军”。

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课文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令人对这支军队的统帅油然而生敬意。

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这更让人加深了一层敬意。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四、课文总结

1、写法总结:

提问:作者为了突出周亚夫的形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主题

本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基础训练。

六、板书设计

细柳营

司马迁

对比

霸上、棘门--------细柳

文帝巡视:(上)“直驰入”        军士整装,严阵以待

                                          两次“不得入”

                                          “军中不得驱驰”

    “将以下骑送迎”        “请以军礼见”

文帝评价:“若儿戏耳”            “真将军也”

[细柳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细柳营教学课件

2.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

3.早教课程详细教案

4.早教亲子课程详细教案

5.《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6.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7.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

8.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9.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10.春晓教学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