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杂文随笔

时间:2021-07-03 19:32:52 随笔 我要投稿

民以食为天杂文随笔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来自《汉书·郦食其传》,刘邦和项羽争霸,据守荥阳时,荥阳西北是储存很多粮食的敖仓。郦食其对刘邦说的:“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建议他把敖仓占了。之后“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就一直被引用着。农耕社会把江山称作“社稷”,“稷”在古代有的书上说是黍类,有的书上说是谷类,它是百谷之王,所以帝王都奉祀“稷”为谷神。《尚书》讲国家大事的“八政”之首也是“食”。人群固然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却也无形中极抹煞了民的精神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降低了民的层次,同时“王者以民为天”也暴露了封建社会王者绑架、盘剥天下的“食民”本质。

民以食为天杂文随笔

  黑格尔对中国历史说了一句非常尖刻的话:“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谭嗣同可以说是对此作出了一种解释,他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主张性恶论的荀子虽然属于儒家,但正如法家的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入室弟子一样,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持的主流思想,就是儒法两家相互配合的官本位思想。一方面是法家的法、术、势的高压操弄;一方面是儒家诱导人们一味的'温良恭俭让,总是希望把百姓弄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的状态。官吏们就像李斯一样做稳了仓库里的老鼠,于是,民智的开发、以及人们整体思辨能力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林语堂说只有衙门阶级和非衙门阶级。

  春秋时代的大政治家管仲告诫统治者说:“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足则知礼节。”算是比“民以食为天”有了一些进步,因为他看到了温饱以后,人们最起码的精神追求。但他的荣辱和礼节,仍然逃不过仓库里的老鼠与厕所里的老鼠关系上的荣辱,礼节也还是划定了利益半径,要人不去逾越的礼节。一个温饱了一点的奴隶,仍然还是奴隶,其民智的趋向仍然是可悲的。

  反过来,历代的皇族又皆出自“以食为天”的平民,或熟读孔孟科举入仕,或揭竿而起造反为王,朝野轮回、改朝换代实际上都是在“食为天,权如命”之内无休止的范围内倾扎折腾,历史便是永远的往复循环。

  在这种以权力为中心的社会氛围中,民族智慧的流向必然是官场仕途,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限制了智慧发展的空间,最终结果就必然是畸形的,就像是女人的三寸金莲,以引为自豪的唐诗宋词为例,就是平仄、对仗,格律、字斟句酌……弄到后来也都有三寸金莲的意味。由统治者提倡的这种消耗尽了思维能量的艺术形式之精美、考究,与精神内容之空玄、狭隘,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

  所谓“天”,就是最高、最重要的东西,比吃饭更重要的东西,生存上就还有安全等因素,精神上则更有尊严、人格、信念等等。所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让精神、智慧发展的空间得到开阔,不断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就仍然会是缺乏创意和进步的。

【民以食为天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民以食为天,我以食为乐杂文随笔12-12

民以食为天散文随笔07-03

杂文随笔06-10

让的杂文随笔12-15

让的杂文随笔10-21

随笔记杂文随笔10-17

随笔真的是随笔的杂文12-01

随笔日记杂文随笔09-28

羁旅随笔杂文随笔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