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论文

时间:2023-09-17 07:42:04 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1

  一、吃不透新课标理念

  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学生续写的作文练习:一天早晨,我穿着新衬衣去上学,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小女孩拿到教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哭了,成绩不好。因为她写的是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老师的评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班上的高分作文中一个写的是在公共汽车上与小偷搏斗,结果新衬衣被撕坏了;一个是扶老奶奶过街时,老奶奶吐在她的新衬衣上了。

  其实小女孩写的作文才应该是高分的,因为它才是最真实的。

  也许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作文立意要高,但是老师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真实。于是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了一个叫人说谎的题目。教师吃不透新课标理念而把理论强加到学生头上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二、机械套用理论模式

  新课标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于是有一些人就把赞扬变成教育评价鼓励的惟一方法,毫无原则地在课堂进行“批发式”的表扬。这就有违赞扬的初衷,不但不会有鼓励引导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陶行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还奖以糖果呢,我美言学生几句有什么不该?”其实,那个带有一定正义感的同学打人后认识了错误,陶行知对依嘱前来的学生奖以糖果,是以严肃的要求为前提,且奖中带有引导的,不是毫无原则和目标的滥奖励。教师只是形而上地模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关注

  营造一个让孩子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很重要。传统的'中国父母忽视了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和孩子独立人格魅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还应该加强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的建设和发掘,继而充分发挥这一巨大资源的作用。

  四、无充足的优秀师资支持

  决定新课标能够很好执行的必要因素就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一个学校能够具备这一点又是很不容易的。按照“木桶效应”,新课标执行的效果便掌握在了这大部分的教师手里。因此加大全民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发展也就迫在眉睫了。

  五、过于急功近利

  近来,一个词“教育过度”经常被人提起,受教育者被迫接受着教育者从功利化设计出发所提供的教育内容和模式。教学内容上文、理、哲、法、技包罗万象;教学目标上深、偏、难、怪超大纲;教育方法上看、听、记、背、练压抑个性。与其这样“教育过度”还不如“教育不足”,起码不会引起教育资源、教育信息、教育行为的浪费。因此课程标准还必须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更新。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2

  我们现在的课程标准注重的是学科教学,它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现在的教育范畴已经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理解为指导政治、文化、科学、道德、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建设的整体思想。中学课程标准只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对于新的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本人认为它遵循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它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是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的,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了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的课程标准具有整体性。课程是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中介。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实施这一标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二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本身具有整体性。中学课程是一个有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新课程标准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调了课程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配合,有机协调,使教育具有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极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的组织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教育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并取得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是个整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二是使学生的认知也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的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因此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课程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管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

  另外,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显著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求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前瞻性原则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未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任务。根据这一特征,课程的内容也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特征。新课程标准坚持以前瞻性为原则,即从未来社会的特征出发,以超前的、长远的、面向未来的眼光设计课程内容,一方面明确了学习内容是反映现代及未来,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另一方面确定了未来公民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更具备获取知识、探索发展的能力:不仅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具有合作、宽容、承受、挫折等健康的心理品质。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3

  一、在画画中做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文本内容并结合文本的特点来设计一些画画形式的作业,这样使枯燥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直观画面,让他们在绘画中巩固知识、习得知识,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提炼。如:教学苏教版《渔歌子》这首古诗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意境画一幅画。学生对这个作业感到新鲜有趣,利用水彩笔纷纷画了起来,虽然画得稚嫩,但凝聚了学生的心血。我顺势组织了一次《渔歌子》绘画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作业热情。

  二、变“被动”为“主动”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自主设计、自我选择相关的作业任务,变传统作业形式的“要我做”为新课改教育下的“我要做,我还要做”,从而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探究者。

  (一)设计“超市”型作业传统教学中的作业形式为教师布置学生做,然后教师批改。这些作业对于优等生来说,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和探究性的题目较少,提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中等生来说,比较容易顺利完成。对于后进生来说,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题目,而提高题他们则束手无策,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这就证明传统作业忽视了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有极大的弊端。为此,精心设计布置“超市”型作业,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通过作业获得最大可能的提高,既照顾到中等生和后进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让优等生享受探究的.乐趣,人人从作业中感受进步和成长。

  如教学《詹天佑》时,我设计的作业为:

  ①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克服了哪些困难?反映了詹天佑怎样的特点?

  ②给詹天佑设计一张人物介绍卡片。

  ③课外去读一读中外爱国人物故事。(第1题为必做题,2.3题为选做一题)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社会性实践活动作业,使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活学活用。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时,我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搜集MH370的有关资料,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的有关资料。学生经过一周的准备,在课堂上交流的时候,能够踊跃发言,谈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联系了实际。真正做到了顾宪成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变“独立”为“合作”

  基础教育纲要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传统的独立型作业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更多的是需要互动、需要合作,让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完成作业。如:今年开学初,我让学生合作办一份手抄报,主题是《中国梦我的梦》,要求大家分四个大组协力完成,能者多劳,但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善于画画的画插图;字写得漂亮的写报刊的名称;文章写得好的写文章或诗歌。能力一般的同学涂颜色,找水彩笔等工具……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四份像模像样的手抄报办起来了。我把报纸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进行展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总之,设计作业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但要使作业既起到复习巩固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作业不再成为负担,而成为一种享受和一种乐趣。

【新课程标准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新课程师生沟通论文02-23

民族标准弩的研制论文04-28

关于论文选题的标准09-21

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02-23

标准论文格式范例02-24

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1-2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05-31

中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方案(精选5篇)05-17

小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精选7篇)05-17

历史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精选10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