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论文

时间:2023-07-22 12:54:57 论文 我要投稿

[优秀]绿色设计论文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绿色设计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绿色设计论文15篇

绿色设计论文1

  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环境资源重要性的重视,在房屋建筑方面,人们也同样希望进行绿色建筑,对自身所要居住的空间执行严格标准,以确保自身可以健康舒适的在建筑中活动。因此,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分别从绿色建筑的涵义、历史演变、原则、问题出发,对绿色建筑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对绿色建筑的技术进行提高,希望可以对我国的了绿色建筑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针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建筑的质量过硬,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理念,实行绿色设计,兼顾环境以及资源的长远发展,保证子孙后代的健康长远生活,着眼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技术方面进行探讨,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具体涵义,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演变,同时,还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对绿色建筑的原则和技术提高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意见,以期为实现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奉献出一份力量。

  2绿色建筑的涵义

  针对绿色建筑的具体涵义,不同专家以及学者针对不同的角度有过不一样的诠释和见解。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威尔夫妇所著作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中针对绿色建筑提出6个原则,分别是结合气候、尊重环境、尊重用户、节约能源、材料循环利用以及整体设计感。作者指出,进行绿色设计对建筑本身来说不是一个新思维和途径,但是,如何把绿色设计应用到建筑设计当中,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创新和长远发展。在我国,20xx年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进行了明确定义,在进行建筑寿命周期的把握时,可以最大可能地节约资源,对能源、水源、材料以及土地资源进行节约,促进环境的发展,减少环境的污染,让人们可以享用一个高效、健康的生活空间,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定义上,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差异在于,绿色设计主要强调不破坏环境的建筑设计,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充分利用其各类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营造出一种地方文化以及社区归属感的氛围,使建筑使用者可以健康高效的使用建筑空间。整体来说,我国的绿色建筑主要是围绕国情开展,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引入房屋建筑当中。

  3国外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演变

  绿色建筑的早期发展主要注重运用技术来进行节能,运用的策略主要分为“硬技术”及“软技术”。“软技术”主要突出强调用技术来进行建筑的革新,促进建筑高效率的发展。如富勒提出来的观念“少费多用”,意思是争取用最少的资源、能量以及时间,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对建筑进行处理,为建筑提供高效的能量和物质;“硬技术”主要是强调用适用性的技术以及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经验借鉴,比如舒马赫提出来的观念“中间技术”其特点是价格比较低廉,适用于小规模建筑的应用,为人类提供合适的需求,每个人都可以享用。从20世纪末开始,绿色建筑的相关研究逐渐进入到了新时期,主要表现为:第一,绿色建筑的技术进一步加强,把重点放在新设备以及材料的'研究上,突出与应用的相协调发展,有原本传统的专注结构本身转变为与建筑技术的整体结合;第二,在绿色建筑中开始融入社区、地方文化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一类的社会元素,不仅仅只单一地强调技术,从经济、技术以及社会3个方面的发挥来进行整合。

  4当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绿色建筑在其设计以及建造过程中,要对综合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比如节能、经济、环保以及舒适等因素,让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建筑的设计水平和能力可以直接影响到绿色建筑的发展。在进行绿色建筑时,要从地址出发,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比如其格局、朝向、能源使用、材料选择、与环境的协调等方面,促使建筑可以与节能和环保进行应用。但是,着眼于我国的社会现状,在建筑方面的表现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一,贪大求洋,在建筑的设计中,造成了很大部分的土地资源浪费,同时又不利于相应绿色建筑所蕴含的高效适用的原则;其二,建筑材料以及构件的发展落后,技术含量不足,产业的集中度也不高;其三,在建筑的采暖、空调,以及通风照明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不够重视,只是一味的寻求经济效益,同时,绿色建筑的体系还没有得到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也比较缺乏,设计团队没有完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着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和技术的发展。

  5我国绿色建筑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5.1提倡并注重节能的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节能理念的提高,把节能作为绿色建筑的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全面的实行能源消耗的降低,并且根据环境的承载力来进行建筑的设计;第二,提高科技水平,在现代的房屋建筑中,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使用高效的技术,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对现代的建筑进行设计,利用科技对空间环境进行改善;第三,注意建筑材料的选择,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运用新型环保材料以及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为建筑的长久使用奠定基础。

  5.2重视并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

  在绿色建筑中坚持并重视环境保护,主要分为三方面原则的具体要求,分别是防御自然灾害、利用环境以及保护环境。这三点要求在进行建设时,尽可能的对建筑周围的水资源以及自然环境保护起来,避免人工的过分伤害,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是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环境与人文、材料的结合,让建筑物可以充分体现出地方文化的气息和内涵,促进人与自然感情的联络。

  5.3注重低碳原则

  目前,人们对低碳意识有所加强是由于全球变暖的发生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预料的后果,在低碳理念的逐渐深入,建筑行业也被要求实行绿色设计,坚持低碳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中,要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让低碳节能建筑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加速绿色建筑的发展。

  6绿色建筑的改善措施

  6.1站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坚持系统的理论指导

  在进行绿色建筑的改善过程中,针对原有的问题和缺陷,要着眼于建筑的长远发展,促进其寿命周期的延长,以较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思想,坚持绿色建筑的原则,实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为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运营管理以及全寿命的周期延长开展积极的技术研究。专门针对绿色建筑形成成套的技术,促使低能耗大型的建筑技术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系统技术的发展,是绿色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2编制相关技术规范,加进绿色建筑的推广

  针对绿色建筑编制相应的技术和规范,为了建筑的产品技术发布系统的目录,以此来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比如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大力推广自然通风、采光、中水回收、人工湿地、广外遮阳、底层架空、立体绿化以及太阳能调节、节能照明、器具、隔音门窗等各种相应绿色建筑设计的产品和技术,在建筑材料方面进行高强高性能的混凝土以及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

  6.3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对设计院的模式进行改革

  在绿色建筑开始设置之前,就要对建筑设计的标准进行完善,对其设计的方法性标准进行专门的设定。比如:节能和能源利用的专用标准、节水与材料资源的利用标准、节地与与室外环境的准用标准以及环境保护、室内环境质量、与节材的专用标准等。对于这些标准要针对各个方面实行考核,促进有机系统的形成。与此同时,还要对专门的设计院校和设计事务所进行重视,对现阶段的设计模式进行改革,促进设计程序和机制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提高设计服务的质量,在设计时本着绿色建筑的理念去进行。

  6.4加强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

  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示范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发挥带动性和引领作用。在进行实际的示范项目的建设时,要把关键放在技术的研发上面,专门注重技术的系统和集成示范作用,促进其应用和推广,使我国的绿色建筑走向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7结语

  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健康舒适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进而促进社会和环境的长远发展。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整体思路,坚持走因地制宜的本土化道路,结合地区的特色和技术,为房屋建筑提供适宜的技术加以支持,充分考虑到绿色建筑的整体性能和效益。本文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对绿色建筑的原则和技术提高措施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希望为绿色建筑的设计以及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贾琼.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方面的问题探讨[J].城市建筑,20xx(18).

  [2]沈威,刘斌.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在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20).

  [3]佟剑,吴弘.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研究[J].建筑知识,20xx(1).

  [4]曹玉锋.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技术选择研究[J].四川水泥,20xx(4).

绿色设计论文2

  一、绿色建筑理念的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实践的意义

  随着生态环保理念不断融入现代社会的各个行业,建筑行业也在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住宅的舒适度,降低建筑的投入成本。随着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出现,以及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环保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城市的高层建筑所使用。所以本文将对绿色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提出合理的方法,为新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借鉴。随着节能减排理念不断融入现代社会的各个行业,建筑行业也在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住宅的舒适度,降低建筑的投入成本。随着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出现,以及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城市的高层建筑,并且使用量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二、绿色建筑理念

  (一)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对于建筑节能的环境理念来说,首先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对历史的考察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建筑一直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生态建筑所体现的根本理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充分延续着人类最古老的自然情怀。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建造过程中它对自然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在建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废气、废物等,都会对大气、水源、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说在进行房屋建造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原则,减少对照明及制冷设备的使用,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建筑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节能建筑的发展来说,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概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建筑节能的进一步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中,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一切建筑行为都要促进节能环保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感受,体现人本思想的环境伦理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建筑业的进步,也要注意保护环境;最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使建筑节能理念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得到继承与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理念

  建筑节能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筑行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重要措施。在建筑活动中降低资源消耗程度,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将建筑活动控制在自然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建筑活动中,深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转变建筑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模式,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发展道路,不断加大建筑领域内节能、节材和环保方面的投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文明理念

  建筑节能体现了生态文明理念,为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产业。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强化节能环保指标,对于对未通过能通过评审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强制公开重污染建筑企业环境信息,加大处罚力度。

  三、绿色建筑理念的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一)强化节能设计,创新节能理念

  强化节能设计,创新节能理念,是在节能道路上一直要坚持的政策。只有不断地提高节能技术,促进节能技术的创新,才可以更好的促进节能建筑的发展,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同时对于节能技术的设计还要因地制宜,必须要结合各个地区的不同的实际条件去设计,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高效率的促进节能技术的市场化进程。

  (二)合理利用降温隔热措施

  对于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来说还必须要进行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区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例如在气候较为炎热的地区,就必须要考虑对室内的降温隔热设计,挑檐板、窗帘以及水幕等设计来避免过多的阳光射入,这样就可以实现降温隔热的效果,实现生态房屋的设计。

  (三)注重单体建筑的通风与节能设计

  在进行节能设计的时候,还要注意单体建筑的通风与节能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建筑用地的问题,尽量的缩小土地的利用,还要考虑住户对节能建筑的要求。进行一个合理的.空间设计,加强那个通风空隙的设计,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促进居民居住的舒适度。所以在节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提高通风面积的设计进行高度重视,合理地对门窗的角度、位置进行设计,保证通风效果。

  (四)利用压力以及温差的作用

  对于建筑的建筑幕墙来说,由于建筑幕墙与外界环境不是完全隔绝的,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透气性要求。而由于外界大气压与内部气压产生一个压差,那么就会在压差的作用下使得空气进而到建筑幕墙内部。而建筑幕墙的气密性是降低这一气体流动带来的能耗损失。可以采用优质的硅胶条对于建筑幕墙的框架结构内部框体空腔进行填充,这样就可以降低室内外的压差,减少气体的渗透。在分割的前空气腔内填充发泡材料,并且选用密封胶圈对于结构衔接的部分进行封闭,提高整体建筑的气密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季节的温差变化,来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提高室内的环保程度,保证住户的身体健康,促进住户舒适度的提高。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对于目前的公共节能建筑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建筑对节能政策视而不见,并没有真正的使用节能减排技术与节能材料,而是通过运用一些质量低下的材料,以次充好。这对于整个节能建筑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绿色设计论文3

  1.绿色建筑理念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现阶段,许多居住区在进行室外景观设计时,过度追求装饰性元素的表达,频繁使用喷泉、雕塑、亭台等设计要素,这其实是对景观设计的一种误解,背离了景观设计追求生态、自然的本质。绿色景观设计在内容及形式上应当体现出民族性、地方性,并且要坚持简单、朴素的原则。就这一点而言,景观设计与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采用绿色、生态化的景观设计,对于绿色建筑本身的推广和应用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绿色建筑体系下的景观设计一般包括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利用,对原始空间关系的处理,使之与居住区总体建筑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建筑环境舒适度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原有的生态自然环境,因势筑园,就势造景,通过较少的投入,简易的工艺,乡土化的树种来实现局部的景观改造,且尽可能避免化石能源的使用,在保证绿色、节能、环保的同时,取得较为出色的景观效果。

  2.绿色建筑视域下的景观设计策略

  2.1合理规划地下空间

  合理规划地下空间,将景观设计的消极要素转移至地下,从而为地上空间的设计规划奠定基础。居住区内的主要噪声源是中水处理站和泵房,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可通过建造地下泵房和地下换热站的方式将这类设备转移至地下,达到控制居住区噪音、节约地上空间的效果。居住区规划中考虑设置地下室,同时在通风、消防、防渗等方面处理好地下室与地面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能为住户的生活提供便利,也能够有效地节约地上空间。建造地下车库,可以将车库的出入口、采光通风口同居住区内的园林小品相结合,使之看起来协调自然,不影响整体的景观效果。

  2.2设置生态停车场

  首先,对居住区外围环道外侧以及楼间位置加以利用,设置生态停车位,既缓解了住户停车难的问题,又节约了用地,而且还很好地实现了居住区整体环境的协调。其次,充分利用楼间消极空间设置半地下车库,并对上部加以绿化,这样不但可以起到节约用地、平衡土方的功效,还能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绿化率,使居住区环境得到进一步的美化。

  2.3应用透水地面技术

  对于居住区内主干道可以用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设,对于人行步道、园路等道路可用透水性能较好的水泥砖铺设,对地面停车场,全部以植草砖铺设,打造生态停车位。通过透水地面技术的应用,提高居住区地面的透水能力,增强居住区地面的生态调节能力。

  2.4人性化的道路系统

  在布局道路系统时,要充分考虑消防、生活及观景的需要。居住区道路系统由车行道和园路组成,可以根据各自的功能分区,将两者合理搭配,组成环形路网结构,既确保了交通的快捷通畅,又为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方便。对于车行道,首先要符合消防设计的有关标准,确保主干道路和环形道路都达到一定宽度。对于园路,其内部游步道的宽度以1.5~2.5m为宜,与此同时,还应该设置残疾人专用坡。在功能不同的道路区段设置不同的装饰铺设,路面铺设要尽可能使用本地常见的材质,如卵石、水泥砖等,此外还可使用炉渣、粉煤灰等为原料制成的免烧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材料造价,还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提高了道路景观的绿色环保性。

  2.5节水设计

  一是设置雨水回收装置,将所采集的雨水送入一体化水处理中心,然后统一回收利用。二是通过景观水池实施雨水调蓄,以控制多雨天气时的地面峰值径流,缓解排水负担。对于超出调蓄、渗透能力的雨水,可使其溢流汇入市政雨水管网。三是将中水回用和雨水回用系统加以整合,利用非传统水源进行冲厕、路面浇洒和绿化浇灌,在整合两种水回收系统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中水和雨水要分开处理,两者不能共用一个清水池;②在利用非传统水源时,要制定严密的水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其破坏周边环境或危害人体健康。在绿化浇灌中,可采用喷灌与微灌,最好能够辅以园林压力补偿滴灌系统,滴头应采用双出口,避免发生倒吸。根据不同植物对水量的.不同需求,应选用不同类型的喷头,如乔木和灌木的需水量较大,比较适合采用涌泉式喷头,而对于草坪花卉等,应该使用旋转式微喷头,同时辅以地插,注意所采用的喷头应具备起始角记忆功能,确保喷灌时不会干扰道路的正常通行。

  2.6照明系统

  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居住区中心区域的庭院灯及草坪灯以太阳能灯具替代传统光源,通过光伏发电提供景观照明,中心区以外的庭院灯则使用节能灯。此外,居住区内的庭院灯可以通过多头分回路予以控制,既保证其使用功能,又不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干扰,同时还起到了节能功效。

  2.7种植设计

  景观植被应以绿色为主,主要采用乡土树种,并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予以搭配,同时要注意结合不同景点的景观特征,实施专题种植设计。对于居住区换热站换气口、消防水池通气口等区域,可利用植物加以遮挡,达到环境美化效果。在树种选择方面,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风景特色,对不同色彩、类型、高度的树种进行合理搭配,构造集“点、线、面”于一体的绿化植被系统,用不同的植物点缀不同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的观景需求,为人们营造一个兼具舒适性和观赏性的生活空间。

  3.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景观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体系下的绿色景观设计已经成为未来景观设计发展的大方向,对营造优美、舒适、生态的现代城市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绿色景观设计的研究,在节能、节水、节地等方面体现绿色建筑理念的有关要求,使城市景观设计脱离喧嚣与浮躁,回归自然、生态的本质。

绿色设计论文4

  一、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1、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尽量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而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太阳能以其巨大的优势得到很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节能建筑中可以将太阳能资源引入,向太阳索取能量。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太阳能应用系统,用太阳的热能辐射给水加温,提供生活热水,这种节能技术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其基本结构包括太阳能采集器、热能储蓄装置、热能交换器和能量供给装置;二是太阳能光电系统,这种系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为建筑居民提供清洁的能源用于家庭照明等生活服务。

  2、绿色照明设计

  绿色建筑节能照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照明逐渐提上节能设计的主要议程上来。所谓绿色照明即充分的利用自然光,尽量少的使用人工采光。大量的实践证明,采用光反射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的采光度,不但能有效地提高采光的质量,而且可以增加室内的空间感。当然,绿色照明不是没有边际的采用自然光,要充分的考虑自然采光与少量增热之间的关系,做到一种均衡的发展。除了使用自然采光外,必须使用采光照明时,尽量选择低能耗、高亮度的灯具,避免使用白炽灯,尽量使用节能灯。能源节约设计还可以采用灯具的控制装置实现,通过声控或者红外线控制,实现有效地能源利用。

  3、绿色建筑节能的构造设计

  在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内部设计固然重要,外围结构保温隔热设计也非常关键。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为了确保屋面、墙体、门窗等建筑部件具有很好的热工性能,需要不断提高气密性,提高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1)墙体的节能构造

  墙体可以说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要部分,也是建筑中室内与室外进行热交换的主要介质。通过调查表明:如果建筑节能达到50%,那么其中有25%来自外墙体的保温隔热层来实现。因此,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外墙体的设计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环节。对于外墙体的节能设计首先要以基本的承重作为设计原则,保证外墙体的承重能力和安全围护功能,同时考虑选择保温隔热效果良好的材料进行砌筑,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节能施工中常用的外墙材料有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复合墙体。复合墙体中绝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这些特殊材料有的直接充当外墙体构造,有的进行外包处理,从而阻断热传递,提高室内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在外墙上可以种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也可以有效的阻止内外的能量交换,如果植被遮盖90%的情况,外墙的温度就可以降低8℃,而且还能提高室内的隔热效果,减少灰尘的吸收等。

  (2)外窗的节能构造

  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外窗也是建筑物重要的围护组成部分,外窗与建筑物的外墙、屋顶等一起构成建筑围护结构,与外墙不同的是还具有保温、隔热、采光、通风、观景等多种作用。但是外窗由于构造比较薄,与外墙比较起来传热性比较高。因此,在节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外窗的节能构造。除了传递温度性能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以外,建筑中外墙对室内人体的舒适性关系也非常大。玻璃窗的质量优劣,对于室内环境、声音、采光等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玻璃窗的放热与得热可以降低或者提高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另外,玻璃窗与人体内的热辐射的交换中,玻璃窗的大小、人与窗的距离、窗户表面的温度等都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因素;玻璃窗适度的通风对人体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可以通过通风和光线的照射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保护视力,促进身心愉悦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在外窗的节能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保温隔热性能,改善室内温度,改善窗户内表面温度,控制空气渗透,使室内换气量合理,满足人体需求,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室内热舒适程度和视觉舒适程度,改善室内环境,提高房屋的品质。

  4、科学设计建筑朝向

  建筑的朝向应该迎合当地的夏季主导风向,同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少开窗,这样的设计,当夏季太阳暴晒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减少来自太阳的辐射,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空调的使用率。当冬季来临时,建筑所受到的太阳辐射的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了保暖性,而且减少了热能的使用,实现节能效果。其次,在进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整体规划上,要以节约土地资源为必要的前提,尽量提高风量风速的设计模式,促使建筑物内部的空气与室外空气进行有效的交换,从而降低建筑物对于能源的使用程度,节省能耗。另外,在按照风量和风速进行节能设计中,排列建筑应该遵循着南小北大、南低北高的原则进行,从而尽量确保绿色区内所有建筑可以共享自然资源。

  5、窗框的设计方法

  目前,建筑中窗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提供光线照明,窗也以更加多元化的设计形式呈现给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和视觉美感。窗的立面造型设计技术就是一项值得考究的内容。首先,飘窗的设计非常关键,具有立面效果的窗台板一改传统的桎梏,摒弃原来窗台与外墙的死板,而且形成折线形的多个平面,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采光的面积而且从外形上看有了凹凸变化,并且虚实相应,外观得到极大的'美化。窗台板的设计均分为两层,分别位于窗洞的上部和底部,上部的窗台板还可以放置空调机,窗台板的设计形状分为折线形、直线型等,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其次,窗框的设计也不可小觑,窗框在建筑中对窗户玻璃的通透性和美观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中绿色、蓝色玻璃适宜中性色的搭配;窗框一般采用塑钢、铝合金材质,主要是为了实现加固、美观和耐腐蚀的效果。窗框虽然不起眼,但是在设计中稍加注意,对于建筑的整体造型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阳台的设计技术

  阳台作为建筑视觉焦点,常常成为立面设计的主要部位。其存在的形式、材料的质感、色彩的搭配、风格的建立和位置等是进行立面创作的基础,根据阳台所处的空间角度、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等方面通过立面造型设计实现功能美、造型美和景观美的特点。在阳台的立面设计中,通常采用层层重复的阳台实现强烈的横向构图特征和韵律感,还有设计师在设计中利用阳台的不同组合和布置,实现呈现垂直构图、网络构图、成组构图等不同特征。阳台的栏杆也是设计的有效构件,通过栏杆或者栏板的色彩、材料、造型等艺术处理,体现阳台的精巧、轻盈和通透性,如铁艺栏杆的运用可以打造轻巧、简洁的外观效果。随着绿色环保需求的增加,绿色植被种植加入到阳台设计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生态节能设计原则。

  二、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建筑设计一种潮流,加强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设计人员要不断提升设计水平,优化设计质量,从而实现建筑的绿色低碳节能。

绿色设计论文5

  1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即使资源雄厚,但经过人们无节制的使用与浪费,导致能源资源极度短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引发能源危机。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社会、环境、人口的和谐统一。建筑行业是能耗最大的行业,尤其是现代化超高层建筑工程的不断涌现,更是加剧了环境的污染。要想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就需要我们将绿色环保理念引入到建筑工程设计当中,通过使用新能源、节能技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等,以此来避免能源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建筑工程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绿色策略的设计要点

  在僧多粥少的时代,人类要在越来越少的有限资源下谋求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把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到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建筑业也不例外。随着国民经济稳步持续发展,建筑设施越来越完善,各种科学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外在形态与内部构造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还呈现出了一个日趋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境内超过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城市建筑中占有很大比重,纵观这些建筑,我们可以看出,超高层建筑与传统建筑在结构结构形式上有着不同之处,它的特殊性表现在整体高度非常大。针对这样整体高度很大的建筑来讲,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就比一般建筑要多得多,区别也很大,下面我们从空间组织和顶部的设计两方面来讨论超高层建筑设计与一般建筑设计的区别。

  2.1空间组织

  超高层建筑对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标志性意义,从某方面讲,它甚至可以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高下。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外观造型设计往往受到城市规划者的高度注重。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为了体现其绿色理念,达到环保节能的特殊效果,一般超高层建筑在外观上都不会采用玻璃墙,减少由于玻璃反射对城市造成的光污,同时可以起到减少高压风带和风口的作用,具有很直接的环保意义。成功且独特的建筑设计应该是突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在建筑物主入口处设置一下地下式广场,与地下超市连通,这样可以有效的将地上空间引入地下,扩大了空间面积。在为公众提供一个宽敞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的基础上,也能为枯燥呆硬的建筑起到软化与点缀的作用,增加情趣,建筑外形特征更加突出。

  2.2顶部设计要求

  超高层建筑顶部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因素之一,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运用”隐蔽”的手法:采用高高的女儿墙.精巧的屋顶,半透明的建筑材料将顶部的功能用房隐藏起来。顶部条纹在材料、色彩上和中段相呼应。主楼的平面呈切边三角形,为不等边六角形,顶部则收缩为三角形。若在顶部设置一个空中会所,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这就达到节能、绿色、环保的目的。

  3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高耸挺拔,但对结构设计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地震作用是决定选择其结构体系的关键。显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超高层建筑将工作和生活设施适当集中,一般性工作和生活问题在建筑内部即可解决,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根据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不规则性,确定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合理性能目标,采用弹性、弹塑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对结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强措施。

  4建筑节能多元化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与规模,与一般建筑在能耗上有很大出入,而且要研究它,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建筑设计中,单体设计与构造布局是节能的关键,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如何在这两方面合理合理的开发利用能源,选择耗能最低的方案进行设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超高层建筑的能耗为一般建筑的数倍,这是个综合性的课题。包括: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选择低能耗的设备,智能化的管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管理资源,使建筑和设备方面的寿命成本最小,减少污染并达到可持续发展。

  5结语

  作为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景观就是高楼大厦,看了高楼,就等于来到了城市;不论乘火车还是飞机,路过时只要看看当地的高楼,就能知道是到哪里了。随着建筑技术与建筑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现代都市全部高楼林立,各地的最高楼记录也在不断地被后来者所更新。在各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当中,超高层建筑必然是未来城市建筑的主力军,为了减少建筑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快更大的破坏与伤害,绿色策略在城市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比重大大提高,甚至占据除主体结构外最大的比例。通过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布局及对结构体系等方面耗能量的减少,尽量把建筑对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使超高层建筑真正成为既具时尚气息,又节能环保的城市景观特色。

绿色设计论文6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形势下,建筑节能材料,节能技术异军突起,为建筑节能减排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除了大体量建筑,展览建筑外,小体量民用建筑却鲜有更多解决方案。由此,通过剖析绿色建筑要义,洞悉绿色技术,总结设计要点,寻找行之有效的设计策略,为小体量建筑节能设计做好理论基础。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技术;节能设计

  通过运用大量高新技术来提高单体建筑的节能效益实属少数,如何更经济更有效的提高建筑的绿色属性,是现阶段面临的一个挑战。在控制预算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建筑自身构造来减少能源消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绿色建筑因此也得以发展。

  1设计要义与细则

  绿色建筑要兼顾建筑,生态和人类,在尊重,保护,利用自然的基础上,运用绿色技术,无害化参与物质循环,实现物质良性动态平衡[1]。此外,赋予建筑地域特色,顺应地域气候,适配地域技术条件,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优方案。

  1.1外部设计

  基地设在向阳处,近水体,迎风坡或平坦地带,以提高自然采光,通风能力;适宜的日照距离,使构筑物低层和底层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时间,避免冬季阴冷;也可利用遮阳防止受到过多的太阳辐射。在热湿地区,必须有很好的自然通风;在严寒地区,强冷风会影响建筑采暖和保温,必须要有良好气密性;在冬冷夏热地区,夏季要做好通风,冬季则要注意保温隔热;在干热风沙地区,空气都是灼热的,更应防风。此外,由于地域生态,地形地貌,大气环流等的'影响,小范围内也会产生许多地方性风系,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形成良好的基地风环境。

  1.2运用绿色建材

  传统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造成高能耗是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以墙体为例,传统砖混结构,导热系数大,冬季时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不符合建筑节能要求。传统建材或许初期能够降低项目工程造价,但由于材料高耗能,耐久差,以后会付出较高的运营代价,放眼整个寿命周期,完全没有经济优势。新型保温材料,如酚醛树脂,玻化微珠,闭口珍珠岩等,不仅热工性能优异,而且防火,耐老化,符合节能要求。

  1.3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1)墙体保温①外保温复合墙体:具有良好的室内热稳定性,较强的保温性,同时也避免了墙体产生“热桥”,这种保温不会对室内装修造成影响,施工也比较方便,是一种常用的保温方式。②夹心保温复合墙体: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能,也不易产生冷凝,室内环境装修也不受影响,但墙体内部需要有可靠的连接,同时确保保温材料免受蒸汽影响,不至降低保温性和墙体的耐候性[1]。

  (2)门窗节能控制窗墙比,兼顾保暖跟采光;改善门窗热工性能,减少热损失维持热稳定;提高隔热性能,采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玻璃,如低辐射玻璃;减少窗及窗扇个数,减少缝隙长度;增加门窗密闭性,降低内外空气流动性等[2]。

  (3)屋面节能①正铺保温屋面。有效稳定室内空气温度,保温材料不会受雨雪天气的影响,对于结构层还能起到保养的效果,而且技术要求不高,多数还会加设隔气间层,消除水份带来的负面影响。②倒铺保温屋面。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卷材之上,这种构造方式使得卷材防水免受气候环境的摧残。③通风降温屋面。在结构层下设置顶棚空气间层也可设在结构层上,用架空大砖阶或预制楼板构成通风通道,利用空气流动散热[2]。④种植屋面。植物通过蒸腾和遮蔽效应能够保持甚至降低围护结构温度,另外由于绿色植物的引进,也能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

  (4)采暖朝向控制当寒风直吹建筑的外维护结构时,建筑的室内气温急剧下降,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尽量避免建筑外轮廓与当地冬季主导季风相垂直,而是尽可能的平行,减少热损失。

  1.4太阳能利用

  常见的被动式太阳能,像集热墙式,不需要机械介入,依靠构造特点,使热量自然地流经,从而使建筑得热或降温,其主要有三种方式。①直接得热式,②间接得热式,③间接被动制冷式。

  1.5顺应气候

  建筑设计要对所处的自然环境做出回应,使建筑在通风,节能,光照等方面获得有利条件。住宅南侧可种植落叶乔木,夏季枝叶繁茂可作为自然挡板,在炎热的夏日阻挡强光入室,冬日植物脱叶,遮挡效应消失,此时太阳高度角较低,阳光能够斜射入内;此外住宅南侧可设檐,夏日用以阻挡日光,冬日光线也可低角进入室内;将建筑后部高起,南侧设挑檐及可开启窗扇,夏季夜间室内高温空气从顶部散出,从而降低室内温度,达到节能目的。综上,建筑设计要因地制宜、顺应当地气候环境、适配当地施工技术、就地取材,实现人“物”共生,同时赋予鲜明的地域特征。

  2结语

  总之,无需追加较大的投入,在建筑设计、施工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选用合适的构造和材料,可以提高建筑能效,用较低的代价获取更大的效益。绿色建筑在国内起步较晚,但相信随着政策推进,技术革新,绿色建筑设计会愈加成熟。

  参考文献:

  [1]薛一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6-23.

  [2]金虹.建筑构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75-130.

绿色设计论文7

  1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

  在充分考虑滨湖镇未来农业发展、矿藏开发、水产提高、旅游开发基础上,调研有发展前景、有利于农户聚居、有基础及公共设施完善的大村,引导村民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充分听取村民对村庄规划和设计方案的意见,对建筑群整体布局进行生态节能规划、优化建筑热环境,以完善该新型农村社区改造、新建规划。

  1)合理的基地选择与场地规划。建筑物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形场地中,低洼处易形成“霜洞”效应;建筑组团的相对位置需合理布局,冬季可取得良好日照,夏季也可利用建筑阴影进行遮阳。

  2)合理的建筑物朝向。建筑物的朝向除了采光要求外,还需注意采暖和通风的效果。冬季充分利用太阳能并防止冷风侵袭,夏季利用建筑阴影和空气流动降低建筑物表面和内部温度。

  3)合理的日照间距设计。为保证前后两排建筑之间的后排建筑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除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外,还需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满足本地市的建筑间距和日照间距规定。

  4)设置防风屏障,减少热损失。建筑组团中,将较高的建筑物背向冬季寒风,可减少寒风对低矮建筑的影响;建筑组团中,将建筑间距控制在1∶2的范围内,可使后排建筑避开寒风的影响。

  5)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微气候。可利用已有的树木、植被、水环境和有利地形,以改善建筑物周边的气温、空气湿度、风速、热辐射。此外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还需满足以下要求:应充分考虑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相结合。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农村住宅和相应社区的建设也随着发生变革。新农村规划既要考虑快速改善农民生活的现实,又要认识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长远意义。应依据村落分布情况,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需考虑建筑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距离尽量短、尽量以已有老村落和合村并点前的大村为建设场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尽量选择便于利用自然资源的地段,选择生态安全区域进行建设,避免选择生态敏感区域。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尽量保留村庄的历史风貌,保护生态环境,突出地方特色和农村特色。西焦新村在工程建设前,对原村民户数、宅基地数量、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进行了基础性的调查,为下一步再分析、再规划奠定条件;由于枣庄市的煤炭开采已有百年的历史,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采空区和塌陷区,部分村庄建于其上,虽然塌陷区沉降已基本稳定但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从抗震角度分析,多属不宜建设用地。因此,针对枣庄市的实际情况,在上述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在规划前进行深入的地形地质勘察,然后进行村镇规划、场地设计,有效规避本区域内潜在影响的地震烈度区、煤矿压煤区,营造了安全的环境空间。基于以上调研分析,西焦新村建设工程在镇驻地西侧、滕滨旅游专用线与济微路交汇处选定新村址,新建16栋多层住宅楼,社区配套工程有老年公寓、卫生室、幼儿园、文化广场等,基础配套设施道路、水、电、网络等。工程规划占地5.8万m2,总建筑面积5万m2,规划后的新村节约集约土地面积110余亩。合村并点后,整合了环境、土地、资源,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促进了本域内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西焦新村规划总平面图分析。

  a.总平面布局。总平面布置首先考虑了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布局上从北往南的功能分布依次为村民住宅区、老年公寓、卫生室、幼儿园、社区超市。住宅区由16幢多层建筑组成,通过布局形成围合的组团,把绿化带、水系置于其中,低密度的建筑和中心景观无缝拼接,提供休闲的生活环境,卫生室、幼儿园置于中心景观带。老年公寓、社区超市置于次入口处,另设大型景观喷池、绿荫停车场,进行空间分割,有序而又巧妙的布置了竹园及梅园,错落有致,层次鲜明,丰富了地块内的景观。

  b.交通组织。根据整体规划考虑,将场地主入口设在主要道路上。建筑物四周均设道路环绕可作为消防车道使用,各区域内部设计有步行流线,达到部分人车分流模式,并考虑无障碍设计。

  c.建筑与绿化景观。建筑群在地块中有序的排布,景观设计结合建筑群落的排布和风格,充分利用已有河道的水环境优势、在主入口处放大景观节点、建筑楼间做葡萄架环绕,设计的绿化带既美化社区环境又改变建筑群的微气候。

  2技术设计,优化建筑节能

  新型农村社区绿色建筑设计不是简单的绿化建筑、不是城市建筑的翻版、不是单调的“千村一面”,而是从合理的建筑平面设计、适宜的建筑体型设计、热工性能良好的围护结构设计上把握,并走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设计之路,达到节能的目的。

  2.1合理的门窗设计

  在建筑围护结构总能耗当中,建筑门窗的能耗占其50%。门窗为建筑物保温性能最薄弱的部位,因此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是保证建筑物节能的重要途径。

  1)增加窗户的气密性。为减少对流热量传递,门窗的密封性能良好,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门窗的这种性能是通过气密性能来表示的。另外,建筑物的换气功能不应靠门窗的缝隙来满足,而应依靠可控制的建筑构造和门窗的换气结构来实现。

  2)减少传热量。为减少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门窗材料应选用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门窗的这种性能是通过传热系数来表示的。K值用来衡量窗户的传热系数,K值越小则传热越小。从改善K值和抗冷凝能力看,主要采用低辐射玻璃、惰性气体和中空玻璃的暖边技术,以及低传热系数的窗框材料。

  3)设置建筑遮阳构件。为减少热辐射传递,需门窗具有较好的遮阳功能,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门窗的这种性能通过遮阳系数来表示。设置建筑遮阳构件时,水平遮阳板两端出挑和垂直遮阳板上端出挑对遮阳系数的影响明显,出挑长度越大,遮阳效果越好。也需根据建筑立面效果,确定合理的外挑长度。

  4)控制各立面的窗墙面积比,避免不利形式。窗墙面积比反映房间开窗面积的大小,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必须限制窗墙面积比。飘窗、落地窗美观精致,但是飘窗是隔热保暖的大忌,其采暖和空调能耗大,北向卧室、起居室都不应当设置飘窗,否则冬季易出现结露、淌水、长霉等问题,影响房间的正常使用。另外冬季房间中窗户的温度最低,下降气流大多集中在这周围,如果在窗下安装大小合适的散热器,可以阻止冷辐射及冷空气环流,因此落地窗宜少开。

  5)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设置门斗。寒冷地区建筑物不宜设置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其出入口宜设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门斗。

  2.2外墙外保温隔热设计

  外墙外保温相对于内保温的优点有:

  1)适用范围广;

  2)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3)基本消除了“热(冷)桥”的影响;

  4)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5)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

  6)有利于提高墙体的防水和气密性;

  7)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

  8)可减少保温材料用量;

  9)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

  2.3屋面保温隔热设计

  普通屋顶处的温差传热耗热量较大,夏季室外热量传入室内较多,冬季室内热量向外流失较多。为使屋顶有明显的隔热作用,降低热岛效应,需注意以下方面:

  1)建筑设计达到通风采光要求;

  2)屋面采用遮阳构件;

  3)考虑倒置式屋面构造形式;

  4)屋面保温层不宜选择松散密度较大、吸水率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

  5)对屋顶进行绿化。

  2.4太阳能的运用

  1)太阳能热水器。多层住宅建筑能满足屋顶太阳能集热板空间要求,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高层住宅建筑由于屋顶太阳能集热板可容纳空间小,难以支持高层所有住户,而集热板壁挂式技术不成熟,存在安全隐患。

  2)公共区域太阳能照明。采用太阳能光伏照明技术,以太阳能光电转换提供电能,供庭院灯、草坪灯、楼道灯等进行照明。

  3结语

  新型绿色生态农村社区绿色建筑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不仅直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而且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都有着重要意义。

绿色设计论文8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优势并分类具体归纳其技术、流程,而后从组团、体量、细部三个层级展开介绍数字技术介入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思路,对新技术继承传统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归纳。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数字技术;方案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翟炳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建筑师,徐卫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国外学界在其理论基础及技术路线等方面已有一定讨论。该领域可被看作是设计方法的另一切入点,对我国目前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针和建筑领域语汇的多样性来说均具有切实意义。

  一、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

  1.传统绿色建筑设计特征

  传统的绿色建筑设计,建筑师无法仅从经验或审美来判断方案的节能与否,因此使用相关软件平台以模拟分析的方式对方案进行评测成为了绿色设计的关键之一。[1]绿色建筑设计的一般技术路线,往往是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如风、光、热、能耗等)的模拟,并将结果数值量化对比,以此评估方案的生态合理性。然而,有关生态性能的评测一般在整体设计的后期开展,如节能计算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用。[2]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模拟”环节完全沦为方案完成后的评价与检验工序,并未将其有机地纳入设计前期,性能评测工具失去了对建筑方案应有的指导意义,[3]使生态设计效率变得较低。尼尔斯·拉森(NilesLarsson)在GreenbuildingChallenge20xx中提到一种建筑设计同性能评测模拟相结合的工作流程,[4]其中建筑初步设计被描绘成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概念模型的各类能耗模拟及结构、机电工程师的评价意见等形成一系列“反馈信息”来对方案提出修正建议。此过程经多次反复,可被看作是一种“循环设计”,其本质在于强调“数据反馈”的重要性。

  2.数字技术特征

  较有代表性的参数化技术,核心在于“关联模型”(抽象的机器)[5]的构建。一般来讲,Rhino、Maya等参数化软件在其早期开发时都定义了一种被称作“记录建构历史(recordhistory)”的功能,可被看作是“关联性”的体现和参数化技术的早期雏形。当几何体在软件中被描述时,不同维度间往往遵循这样一种规则—“低维构建高维,高维提取低维①”,所谓“记录建构历史”记录的则是这种规则下的具体“关系”。当模型建立过程中每一步“关系”均被记录时,改变初始几何信息而最终结果相应变化,这就是参数化系统基础所体现的“关联性”。传统的建模软件平台即使拥有记录建构历史的功能,也相对局限,当今普及最广的参数化平台Grasshopper,其前身名为ExplicitHistory,意为“清晰完整的历史”,即构建完整的“关联模型”。因此,参数化技术可以被概括为“关联模型”(图2),模型一端提供各类输入数据,被用于指导不同类型的操作并在记录关联的前提下不断传递,最终输出一系列设计结果。该“关联模型”的核心即“关联性”(as-sociative),其在对“过程”和“数据”的控制方面体现较大优势。

  3.数字技术运用于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势

  绿色建筑设计可被看作一个信息不断反馈、循环的过程(图3)。这种循环的两端分别是建筑设计和评测体系(软件性能模拟、工程师建议),一方面建筑师提供多种可能的预选方案并传递给评测系统,另一方面评测系统将运算、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反馈。在这种“循环设计”过程的操作下,建筑方案被不断分析、评价、反馈、选择并最终得到优化。理论上看,这种性能评测同建筑方案相结合的“循环设计”形成了一种完整统一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路线,但在实际方案推进中,建筑设计同绿色技术评价两部分仍是互相脱节。无论是单一方案模拟评测还是多方案对比,建筑设计同技术分析两者间存在的仅是操作上的先后关系。数字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介入则从根本上消解了方案设计同测评分析间的“时滞性②”,对其“循环设计”过程和数据的传递进行更为有效、高效的控制。在参数化关联模型中,“数据”本身可由“循环设计”中的.评测体系反馈得来并被不断驱动和传递,同时通过关联模型对原有方案进行优化或生成新的设计备选方案。关于评测体系反馈得来的数据,笔者认为目前其同参数化关联模型结合有三类思路。

  二、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归纳

  1.性能评测数据的“可视分析”

  实质是在参数化关联模型中加入“生态评价模块③”并链接各类生态分析软件,提取评测结果数据并将之反馈至关联模型,以“数据可视化”(如色彩过渡等)的方式对方案进行反馈和评估,设计师可依此调整方案。严格来说,参数化平台的结果数据可视化并不能完全体现数字技术介入的优势,一是目前绝大多数性能评测软件均具有分析数据后处理(可视化)的功能,二是即使数据在参数化平台可视化,但其并未纳入关联模型系统,无法体现数字技术对信息传递的控制。然而,在Grasshopper等参数化平台中的确存在一部分插件来实现生态模拟数据的可视化,其意义是“统一平台界面④”。同直接使用评测软件进行生态分析相比,参数化平台下的结果可视化有利于设计师对方案的直观判断。因其可在设计推敲的同时得到相应的生态分析视觉化结果,在方案初期给使用者较为充分的性能改进建议,所以该类型亦可被看作数字技术同绿色建筑设计的“弱链接”。

  2.性能评测数据的“控制深化”

  实质是将生态模拟结果作为过程数据参与关联模型构建并指导后续设计生成。如通过模拟得出方案几何体表面每片区域的阳光辐射量数值,以此控制其开窗、遮阳的生成等。该类型特点在于,所涉及方案的前一阶段(如体量、界面等)已确定,而评测数据能够同关联模型对应,并基于现存的几何体量对方案的后续深化进行控制(如开窗大小和多少、遮阳构件形态等)。由此,设计本身与评测数据间建立了直接且相互呼应的关系:阳光辐射模拟数值较大的区域相应开窗较小或遮阳出挑较多,抑或维护结构较厚等,因此方案的立面或细节处理将更具合理性。

  3.性能评测数据的“反馈优化”

  实质是在参数化关联模型中加入“优化算法模块”,能以生态评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指标为优化方向,并反向调节初始的输入参数组合,来使输出结果在满足生态评测标准的前提下较为优化。特点在于,所涉及方案前一阶段(如体量、界面等)并未确定,模拟数据所起的作用即反馈并协助获取方案初期较优化的结果。该类型中,概念方案由关联模型控制,一系列不同的输入参数可生成众多的设计备选。关联模型中的“生态评价模块”用以评测这些潜在的备选方案,并得到相关结果数据;“优化算法模块”(例如“遗传算法”)则将评测结果数据作为设计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整初期的众多输入参数,来将其协调配比并得到较优化方案。

  4.相关工具归纳

  基于Grasshopper平台,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的辅助工具归纳。

  三、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展开

  1.组团层级

  (1)概述

  宏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居住区或传统聚落,其生态策略可从建筑与环境间关系、建筑与建筑间关系两个角度展开。对于建筑与环境,应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建筑所处的地域资源,即合理调节阳光、风、地形、土地、水源、绿化等要素同建筑间关系;对于建筑与建筑,则需探讨建筑的组团布局,即合理规划建筑群落整体朝向、建筑间缝隙、街道或开放空地等。总体来说,组团层级的生态策略主要体现在建筑整体布局的关系及形态上的优化,从而达到对室外风环境、自然采光、阳光辐射等方面的利用或防控。

  (2)数字技术介入

  首先,在数字平台中建立关联模型来描述群组的形态及空间关系,精确、多样化的输入参数(如建筑形态、高度、数量、疏密等)能够对建筑群的整体呈现进行调节;其次,评测体系(计算公式或生态模拟平台)可将室外风环境、热环境、建筑采光优劣、容积率等作为待优化目标,通过性能模拟结果数据来“反馈优化”,得到组团聚落的生态最优方案。具体来说,策略一为城市生成,属于方案从无到有的“控制深化”过程,多见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或数字城市设计研究等。首先需确定形态结构原型,而后性能模拟则会为城市群落的生成提供“中间数据”或切入点。这类城市设计探索更具建筑设计倾向,因其由参数关联模型整体控制,所生成的城市结构和形态更加有机、整体且较纯粹。策略二为“反馈优化”,多见于建筑群组结构已确定的城市片区或居住区,通过设定单或多目标来优化各个建筑单体的朝向、开间进深、层高和布局等。其在工程实践中帮助较大,能在建筑师人为介入的前提下对群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可控调节。此外,由于众多设计规范(如采光、防火、疏散间距等)的严格限定,加之“行列式”等现存参考模式,数字技术的统筹能极大地提高该尺度层级的设计效率。

  2.体量层级

  (1)概述

  该类型建筑的“主体”设计层面,包含建筑形态和功能布局两方面。建筑体量形态在诸多方面(如体形系数、截面形状、庭院设置等)与其节能与否相关;此外,形体的组合关系也会影响建筑整体的生态性能。对于功能布局,可根据用户对其使用的形式及活动量划分,将次要房间作为“生态缓冲区”布置在恶劣气候的朝向,并将机电设备运行区集中布置来降低能耗。

  (2)数字技术介入

  关于数字技术在体量层级的介入,目前并没有一个被学术或实践界公认的一般流程。因为体量阶段是方案设计从无到有的第一步,而生态策略或评测数据自身无法生成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优化方案植入到具体场所语境的基地中去,所以体量阶段的生态优化必须伴随方案设计的逻辑操作同步进行。总体思路是,建筑师首先应结合场地关系、功能诉求、问题分析、背景信息等对方案体量有一个初步的解决策略或预设,而后在数字平台利用参数关联模型对其进行描述,最后通过生态模拟的结果数据来“反馈优化”,使体量朝着某一个方向发展进化。例如可以通过关联模型将方案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变动(如不同的形体组合、中庭大小或位置等),并通过评测不同可选项的生态性能(体形系数、风阻大小、整体得热等)取得相应数值,以该数据为目标反馈来确定优化的建筑体量方案。

  3.细部层级

  (1)概述

  对于建筑细部层级的绿色设计讨论同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优化设计方案外围护体系的细部构造。对此,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好坏决定其生态与否,一般认为构造层次的传热系数K值较小则较为绿色低碳,[6]即“墙体越厚越保温”。而细部的优化处理则为了防止因结构外露及门、窗等处形成“冷热桥”而降低外围护体系的整体性能。二是建筑外立面(如开窗、遮阳等元素)的设计深化。开窗处往往是维护体系热工性能的薄弱环节,其大小、位置以及用材、构造等都需从生态优化的角度重新定位。遮阳是建筑被动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其能有效降低进入室内的阳光辐射,并改善自然采光均匀度,是构成建筑外立面的一类重要元素。有研究显示,外遮阳措施节能效率可达10%~24%,而其造价仅占工程总造价的2%~5%,可被看作低投入、高效率的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典范。[7]

  (2)数字技术介入

  在已经确定方案体量的前提之下,数字技术在细部层级的介入主要体现在性能评测结果数据的“控制深化”,例如运用参数化关联模型总体控制建筑表皮的生成,而生态模拟则为之提供了合理的数据来源,即表皮构件中各元素递变的“外力”,用以整体控制、干预界面的结构形态和呈现效果。

  4.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归纳

  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按照不同层级,可归纳如表3所示。

  四、结语

  影响建筑生态性能的主要策略基本在方案设计阶段确定,即初期的概念设计成果往往对建筑最终生态节能与否有较大影响。[8]无论从国家对建筑节能的硬性指标、国内目前的建筑能耗现状,还是从建筑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出发,推行绿色低能耗设计都势在必行。数字技术是设计中的一股革新力量,其并非“宏大叙事”,而是以“局部渗透”的方式影响建筑研究及实践领域。除新的组织形式、形态关系创生外,其在建筑的生态低碳、结构优化、辅助施工等领域也极具潜力。而参数化技术将在建筑的绿色可持续方面发挥巨大价值,体现出社会及人类发展的关怀。

  参考文献

  [1]毛鸿霖.浅析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设计结合[J].科技传播,20xx(12):191,193.

  [2]胡玉梅.面向节能建筑设计的计算机能耗模拟[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xx.

  [3]申杰.基于Grasshopper的绿色建筑技术分析方法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xx.

  [4]张承.面向建筑设计过程的能耗模拟分析—采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程序的开发[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xx.

  [5]徐卫国.褶子思想,游牧空间—关于非线性建筑参数化设计的访谈[J].世界建筑,20xx(8):16-17.

  [6]张欢,杨斌,由世俊,等.遮阳板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J].太阳能学报,20xx(3):14-18.

  [7]胡深,冉茂宇,袁炯炯,等.关于居住建筑遮阳优化设计的探讨[J].建筑科学,20xx(12):88-91.

  [8]夏春海,朱颖心,林波荣.方案设计阶段建筑性能模拟方法综述[J].暖通空调,20xx(12):32-40。

绿色设计论文9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消费者对服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初期对质量与保暖的要求到中期健康与舒适逐渐发生着变化。现阶段,消费者对服装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在绿色健康的前提下,重点考虑安全因素,以时尚、功能性以及舒适作为现代化服装设计的宗旨,设计出绿色时代下新型的安全性服装。目前已有一部分服装安全设计实践案例,从多方面考虑了安全性服装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突出了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的重要性,并且总结出绿色与安全是现代服装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必将给整个服装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新型安全服装的设计理念出发,提出了新型安全服装的设计工艺,并且阐述了安全设计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水平,全面分析安全性服装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服装行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绿色时代;安全性服装;设计;应用

  引言:

  现阶段的新型安全性服装是基于绿色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绿色时代也可以称之为生态时代,在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中重点采用以绿色生态为主导的安全因子,以此来达到服装绿色、安全的目的。有关学者从科学的角度研究了服装的功能性与实用价值,很少有学者对实际生活中服装的安全性进行系统的剖析。目前,我国服装市场中安全性服装出现的次数较少,尽管有些服装市场中有新型的安全性服装出售,也是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差较远,不是价格偏高就是实用价值较低。基于此,本文对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展开论述,重点研究新型安全性服装对服装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能保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服装纺织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一、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理念

  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通常是指具有一定防护功能的健康服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体所受到的外界伤害,消除安全隐患,将安全技术应用到服装设计理念之中,但是对服装设计的工艺水平与质量要求较高。绿色时代下的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理念着重强调安全性,如何将安全因子应用到服装设计之中是设计师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并且还要使设计出的服装新颖、时尚,不缺乏美感,这就给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理念作为现代较为前卫的设计理念,它的出现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之间不协调,现代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新型安全性服装基于绿色时代的背景,主要为消费者的安全考虑,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强调环境对其的影响因素,突出服装的健康性与实用性,尽可能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理念首先是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上,其设计理念应该满足健康舒适、安全环保以及时尚流行等多种要素,同时,在设计与生产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的做到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的前卫设计理念。

  二、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工艺

  首先,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安全因子应用的问题。服装设计的安全因子主要是指服装在穿着的过程中能够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的侵害,消除一定的安全隐患,起到保护人体安全的积极作用。安全因子可分为可见与不可见,例如,反光条和荧光条等属于可见的安全因子,耐火纤维与保健纤维等属于不可见的安全因子。在安全性服装的设计中将可见安全因子与不可见的安全因子进行叠加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服装的安全性能,避免人体受到更多的外界侵害。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加入反光条与荧光条,可以在交通道路中最大化的保证行人的安全,司机在夜晚行车时能够在数十米开外接收到荧光条与反光条反馈的信息,并且做出合理的反应,减速慢行,保证行人的安全。其次,色彩在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中也呈现了不小的作用,能够向外界传递出一种安全信号。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把绿色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颜色来看,象征着安全、健康以及生态等,绿色也是在安全性服装设计中大力推崇的一种安全颜色。新型安全性服装作为一种特殊的服装,应更多采用一些安全的颜色,一方面能够提高服装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还能够使消费者在穿着该服装时更具活力。例如,在儿童服装中添加绿色荧光粉,将夜光粉等材料应用到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工艺中去,能够更好的保护儿童的安全。最后,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的面料选择一定要是绿色无污染、安全环保的纺织材料。其中,服装生产的面料在整个生产线的始终不能受到任何的污染,而且还要在面料中添加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健康,提高安全性能的目的。

  三、安全性服装设计在现代服装行业中的应用

  现代服装行业强调安全、绿色与健康的设计理念。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主要表达的就是安全的设计理念,它通过种种现代科学技术与安全因子的完美融合来达到服装安全的目的。例如,婴幼儿短裤中添加感应器来检测婴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相关的管理者根据变化来判断婴幼儿是否处在安全的状态,以此来保证婴幼儿的健康。除此之外,还有设计者根据老年人的特殊性,设计了一款带有GPS跟踪定位系统的服装,来防止老人走失而家人找不到老人的现象发生,保证老人的安全和家人的放心。

  四、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对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还比较陌生,整个服装行业对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安全性服装设计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服装安全意识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安全性服装设计的工艺技术。将安全理念应用到服装设计之中必定是整个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近些年来,已经有国外设计师研究出具有保健功效、特殊作业防护功效以及各种安全功效的新型安全性服装。尽管我国在许多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中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新型安全性服装必定成为未来服装业的发展方向。

绿色设计论文10

  摘要绿色建筑实际概念在目前的建筑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可以从低消耗,环保等等方面进行考虑,给现代人创造健康、高效的活动空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在分析传统建筑设计的缺点基础上,对绿色建筑概念进行探讨,并且对绿色设计实施进行重点介绍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绿色

  绿色建筑是现在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其理念为将节能环保作为建筑的主要目标,强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土地面积较大,人口数量较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率比较低,资源利用低效率,能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所有我们必须真正的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建筑的能耗,建筑形式和其功能协调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

  1传统建筑设计的弊端

  随着国内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较快的步伐让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优化设计。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存在着相关问题有待解决。

  1.1建筑质量问题

  质量是产品的根本,对于建筑产品也不例外,所以建筑设计的质量是关键。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则会对后续的工程建筑质量严重的影响。以往的建筑设计,考虑较多的是企业的利润空间。比如在建筑面积,空间利用等等没有全方位的考虑,最终使得建筑设计方案与实际过程产生偏离,对建筑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

  1.2污染浪费问题

  目前我们对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大力宣传,这也对建筑行业提出的相关的要求,督促建筑行业提升改造。在目前的制造生产大环境下,很多建筑设计会忽略了污染问题,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人们的生活。比如建筑居民小区,需要占用相关土地,如果设计方案不进行仔细的研究,会对土地利用不够充分,从而大大的浪费资源。

  1.3建筑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一直是建筑设计考虑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大小建筑项目,都需要投入较大额度的成本资金。建筑设计是首要关系到成本消耗的方面,加入建筑设计人员对方案设计成本意识不够加强,没有在整体上进行全方面考虑,则会影响到资金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设计不恰当的,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的情况,额外增加建筑项目的成本。

  2绿色建筑设计

  2.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通常指的是建筑在自身的寿命周期内,最大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污染、减少能耗,给现代人更加科学的生活空间,享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充分利用先天条件下,通过建筑设计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借鉴自然环境,不去进行破坏,从而达到人和自然的平衡状态。

  2.2主要内容

  现代绿色建筑,主要以绿色环保为根本宗旨,在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深入分析,进而做出更优的'建设设计方案,建造出更好符合绿色的建筑。(1)环保、节能。绿色建筑设计的根本宗旨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建筑设计人员应该更具建筑设计的标准,结合以往设计数据分析,拟定绿色环保的建筑方案,力争做到环保。节能也是绿色建筑最为关注的一项,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包括节能设计和节能材料两个方面要求。另外对建筑在朝向设计、自然风应用、阳台设计、水资源利用等等方面,都可以进行节能的优化设计。(2)除污。高性能的除污水系统在建筑设计中也尤为重要,可以提升设备的实用效率,在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必须在建筑物中提供自动除污系统,保持建筑物内部的气流正常,以免相关污染情况的出现。(3)高效率。以往的建筑设计没有真正地对能耗问题进行有效的改善办法,现在的绿色建筑设计,将以“高效率”为目标,对建筑物相关处的能耗进行监管。

  3绿色建筑实施

  最近几年,我们的建筑行业大范围内进行了绿色改革,绿色建筑设计思想已经成为流行趋势,更多的体现出“绿色、环保节能”的新概念内涵。

  3.1施工优化

  按照绿色设计的方案,施工单位对建造过程中的工艺,可以进行优化改进,最终符合绿色施工的目标,通常可以选取简化施工工艺,当然必须保证建筑设计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对以往的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建筑设计要求。

  3.2新型材料

  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新型绿色材料的诞生,为我们建筑节能提供的必要的基础条件。在建筑中使用最多的是混凝土材料,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在此方面进行绿色优化,采用新型混凝土,来达到高性能,低成本的目标。另外,在建筑物室内材料,可以选用绿色环保型的,比如地面用材料、墙体用材料等等。

  3.3除污系统

  通常,建筑设计人员要考虑在工业建筑的除污系统,通过集成在自动控制系统,对污染进行控制。在厂房的合理位置,配备排烟系统,使得空气保证在合理的指标范围内。另外,工业污水的处理,也是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要关注的,可以配备排水系统,及时对污水进行排放并处理。

  3.4结构优化

  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有单层、多层之分,整体结构形式都在逐步优化,建筑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提高单位建筑的使用率,降低结构承载。同时也要在关键部位备有加强件,达到抗震的功能。

  4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在绿色节能建筑起着重要作用,其设计里面是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又环保节能的工作场所,符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所有要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推动节能建筑,让建筑和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祁会祥.谈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xx(11):198-200.

  [2]申川.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6):255.

  [3]林飞.浅谈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论的应用[J].江西建材,20xx(10):7.

绿色设计论文11

  摘要:公共建筑项目是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的建筑项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暖通空调是公共建筑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项目的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以此必须要对其绿色设计进行合理的分析,让绿色设计更加专业化与合理化。本文首先分析了暖通空调的绿色设计,论述了其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了绿色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要点,最后分析了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工作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公共建筑论文

  所谓公共建筑项目,就是能够为人们提供许多政治、福利、文化服务等众多社会活动的建筑物,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为人们的生活所服务。在公共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其中的暖通空调进行合理的设计,全面深度的提高暖通空调的质量。在现阶段内,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践行,使得各行各业都开始走上了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道路,绿色设计就是公共建筑项目中的重要设计理念。进行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主要是为了完善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的功能并提高空调的节能能力,降低空调的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公共建筑项目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得到更大的发挥。[1]

  一、暖通空调的绿色设计

  对于公共建筑来说,暖通空调就是其中的重要温度调节系统,能够显著的增强公共建筑的应用价值与服务能力。然而在实际状况中,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却造成了许多能源的消耗,资源浪费的问题十分突出。所以要从实际出发,将暖通空调与绿色设计进行合理的结合,使暖通空调专业实现绿色设计,减少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的能耗,提高其节能水平。

  二、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设计要点

  (一)原则

  1、对空调的功能进行系统性的考虑,保证暖通空调系统能够发挥调节温度的作用,同时还要通过针对性的合理措施来减少空调通风系统的能耗。2、对蓄冷与蓄热技术实现合理科学的运用,保证暖通空调的功能齐全。3、对公共建筑项目周围区域的风速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其周边环境中的风速不超过每秒五米,保证所构建的通风系统不会对公共建筑项目外部的活动与建筑通风产生不良的影响。[2]4、保证建筑内部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提高公共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度。5、对相关参数进行科学的设计,保证公共建筑项目中的暖通空调的总能耗在我国提出的节能标准之内。6、尽量不使用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的充分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能源浪费问题的出现。

  (二)要点

  1、严格制定审核程序,全面深度的审核绿色设计以及相应的施工方案,对施工图纸进行精准的计算,对于设计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都要做到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措施立即进行纠正,使设计的质量得到保证。同时还要分析设计的可行性、科学性与经济性,提高暖通空调绿色设计的质量与水平。[3]2、在选择设备的时候,要重视设备的配套,防止出现混用不同型号设备的问题。在选择设备型号时,要保证其能够达到热能效比的限制要求,使设备的运行效率提高,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3、对能源要实现合理的选择,禁止直接使用电能,使一些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4、对热能要实现科学的回收,并且还要加快向热能循环使用的方向发展,提高绿色设计的'质量。

  三、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工作的内容

  (一)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在对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进行绿色设计时,首先要科学的选择暖通空调系统,对通风设备、供暖设备、制冷设备等实现合理的选择。同时,还要根据公共建筑的实际情况以及暖通空调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对暖通空调限制的空调实现科学的设计,最大程度的提高暖通空调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能源。[4]最后要根据暖通空调系统的现实特点,对公共建筑项目中的空调负荷、新风量、管道、通风以及建筑室内的舒适度进行合理的设计,使暖通空调设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

  (二)公共建筑自身的设计

  要想对公共建筑项目暖通空调专业实现设计,就不得不对公共建筑的自身设计进行分析,保证公共建筑能够与暖通空调绿色设计相适应。除了对空调的温度调节面积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加强暖通空调的温度调节能力,还要在其中融入绿色设计的理念,对公共建筑的外墙、幕墙等建筑面积实行正确的调控,使公共建筑自身的节能能力得到加强。

  (三)蓄冷蓄热系统应用的设计

  对于公共建筑的温度调节来说,蓄冷蓄热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建筑的温度调节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蓄冷蓄热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必须要根据我国制定的相关规定标准来执行,同时还要依据计算所得到的结果,对蓄冷蓄热系统的应用进行科学的设计,确保暖通空调绿色设计工作具有足够的合理性。同时还需要根据气候条件与自控系统对通风系统进行设计,提高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的应用价值。[5]

  (四)对资源实现合理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的实际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尽量避免利用传统资源,大力利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新能源资源,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此外还要对热能实现循环利用,进一步降低暖通空调的能耗。

  结语:

  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基础项目,公共建筑项目对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暖通空调作为公共建筑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快做好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工作具有显著的现实作用,不仅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空调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还能促进我国构建节能环保型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林.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xx,01:37-40+31.

  [2]安瑞楠,刘兆勇.绿色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浅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xx,06:668-671.

  [3]邹瑜,郭伟,汤亚军,刘会涛.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J].建筑科学,20xx,10:10-19+40.

  [4]李书明,冀兆良.绿色建筑对暖通空调专业的要求[J].建筑节能,20xx,05:20-23+36.

  [5]张磊,陈丽芳,胡文,陈健,陆明刚.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方法初探[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xx,08:56-60.

绿色设计论文1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资源匮乏和生态条件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进一步下降。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不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法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将绿色建筑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来,创新建筑设计方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本文主要是针对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结合进行分析,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组合

  绿色建筑理念作为一项新的建筑理念,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筑理念,实现了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加强了环境保护效果,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明确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技术之间的关系,找寻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保证室内环境美观的基础上,加大对室内环境合理性和适应性建设,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促进建筑形式和性能相结合,确保建筑内部资源的有效运用。

  1绿色建筑技术分析

  绿色建筑是近年来被提出来的一项建筑设计方法,主要是指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确保建筑施工的合理开展,促进了建筑施工损耗和污染的进一步降低,有助于促进建筑工程内部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从客观角度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分析可知,绿色建筑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过程中,与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促进绿色建筑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对建筑进行拆分处理,结合项目的内容及实施特点,提升了绿色建筑成果。绿色建筑技术与其他建筑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很快的适应各个地区的不同地理条件、人文条件及自然条件等,绿色建筑的实施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注重追求建筑的最终效果,建筑技术的执行目的明确,有助于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收益的提升。第二,绿色建筑技术与其他建筑技术具有较强的共通性,都是为了使建筑工程行业走向更高的发展层次。但是应用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传统建筑技术具有弥补作用,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服务职能[1]。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结合

  2.1规划阶段技术的优化结合

  规划阶段是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内容,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法,强化了对建筑场地的深刻理解,促进了建筑技术性能及优势的充分发挥,强化了建筑设计效果,确保了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避免了设计过程存在的瑕疵。在运用绿色建筑技术时,需要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做好建筑规划阶段的优化设计,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资料进行深度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光、电和声等,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力度,确保建筑技术与能源之间的'良性循环,在根源上减少建筑材料浪费现象,将建筑资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其次,对绿色建筑总平面进行合理设置,结合不同的设计内容,确保设计内容的优化完成。明确影响建筑规划的因素,明确在不同的建筑阶段,设计内容存在的差异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上的内容开展各项平面设计工作,确保平面设计工作的深度优化,与项目施工阶段保持密切的联系,避免受外界各项因素影响,影响绿色建筑施工效果。例如,遵义市的某科技馆,为了展现出建筑的地域特色,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模拟,运用围护结构来进行遮阳和隔热,充分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等技术措施,减少建筑物产生的能耗,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外围护主要是采用非透明实体维护结构,有助于减少强烈的太阳辐射。

  2.2气候适应性的优化结合

  对气候适应性进行优化结合分析时,需要建立在经典绿色建筑的基础上,加大对不同气候区建筑设计的合理研究,明确建筑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建筑基本属性。首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性价比高和污染小的建筑施工材料,优化整体施工效果,以便能够更好的应对极端天气所造成的影响。其次,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绿色建筑技术内容,绿色建筑设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需要建立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实施,促进基础设计与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提高与周边气候的适应能力,并且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预留出设计时间,提高保护性建筑设计成果。最后,促进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组合,绿色建筑设计需要从长远化角度考虑,不要仅仅局限于解决当下问题。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是建筑在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是目前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加大对不同建筑功能、气候适应性和文化进行研究,展现出了绿色建筑显著性的气候适应性[3]。

  2.3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结合

  绿色建筑设计与一般建筑设计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主要是采用量化分析方法代替感性认知进行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建立在定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建立在形态设计与节能优化结合的基础上,需要采用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结合,运用计算模拟手段对设计策略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效果。所有的形态设计方法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配合绿色建筑技术。由于我国的人口较为庞大,对建筑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做好建筑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组合,给绿色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确保建筑后续工作的高效开展。

  2.4采光遮阳设计的优化结合

  采光遮阳建筑设计被广泛的应用于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由于火车站建筑规模较大,建筑进深大,侧面采光度不好,受冬季日照率低和夏季太阳辐射特点影响较大,阳光照射呈现出不均匀情况。为了能够满足节能要求,在白天不需要大量的人工照明,需要在建筑内大面积设置采光通风这样天窗和玻璃幕墙措施,确保候车厅内部有较强的采光,能够满足日间自然光均匀的亮度需求。同时,还需要在候车厅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平均辐射温度控制在27℃以下,确保候车厅的整体温度处于人体能够接受的舒适性范围,降低空调的能耗。因此,需要在火车站的天窗和玻璃幕墙处采用遮阳措施,加大对百叶遮阳措施的应用,大幅度减少太阳光对室内的辐射,改善夏季室内温度较高的现状,有效降低空调的能耗量[4]。

  3结论

  绿色建筑设计以可持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出发点,确保了建筑整体设计的合理性,构建了优良的室内环境,实现了对成本的控制。需要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各专业技术之间合理性进行探究,将建筑与绿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大对高技术手段的应用,降低绿色建筑成本,确保绿色建筑具有较好的收益,促进资源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促进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宏伟.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建材与装饰,20xx(47):85.

  [2]荆可歆.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建筑设计管理,20xx(03):92-96.

  [3]张文丽.探究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经营管理者,20xx(29):474.

  [4]冯雅,高庆龙,钟辉智.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南方建筑,20xx(02):16-20.

绿色设计论文13

  摘要:

  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各行各业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十分显著。同时现代建筑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绿色建筑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本文将就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以期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绿色节能建筑;关系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理念在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一定的渗透。尤其是在建筑这类能耗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绿色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绿色建筑这一新型建筑形式也应运而生。绿色建筑设计是绿色节能建筑实现的基础,因此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绿色建筑设计内涵及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基础,对于工程质量、成本控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绿色建筑设计即是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以此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综合来看,绿色建筑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建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为了保障绿色建筑的环保性能,在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做好整体规划布局,从地理环境因素出发,选择最适合建筑施工的环境,为施工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不必要的工序和材料应用,以此实现在保障建筑功能齐全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

  ②针对建筑各个单元的设计优化。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建筑节能降耗,具体实施过程中,则是从各个单元入手,进行绿色设计优化,之后通过统筹整合,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效果[2]。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公用部分和私用部分两个单元,在设计中对二者进行有效的协调。

  ③建筑个单元内部的结构优化。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各单元内部结构优化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建筑墙体、门窗等各部分的有效组合,保障建筑使用功能的良好实现,为住户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

  2、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在新形势下,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解决建筑行业能耗高、污染大的问题,很多建筑设计人员都将目光汇集到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对于建筑行业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涵盖了环境保护、建材节省、能源节省等多个领域,促进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3]。绿色建筑设计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资源材料的节省,同时也降低了环境污染,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

  (1)以人为本。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环节中,尤其是在一些细节部位。如在进出风口设计中,必须保障空气的通畅,构建适应人体的室内热环境。同时再采光和隔音方面也要加强重视,一方面利于节能,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2)最低耗能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降低建筑施工材料生产、运输中产生的能耗。

  ②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能耗。

  (3)加强新能源的应用。现阶段我国能源问题日益深重,新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在保障能源充足供应的基础上降低污染,如太阳能、风能等。

  二、绿色节能建筑概述。

  1、绿色建筑的概念分析。

  绿色节能建筑即是指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指导完成的建筑工程项目,它是绿色建筑设计这一新型理念的集中体现[4]。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绿色节能建筑主要是在综合考虑气候变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进行高度统筹的规划和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计划。绿色节能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节能,通常是通过室内环境的调整、空气质量的调节以及声光环境的优化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想要实现绿色节能建筑,除了需要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形式之外,对新型绿色材料的选用也至关重要。

  2、绿色节能建筑特性分析。

  绿色节能建筑和普通建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节能性以及环保性两个方面,在绿色建筑设计的支撑下,绿色节能建筑的节能降耗能力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其使用寿命也得到了一定的延长,此外,绿色节能建筑采用的大部分材料都可以进行回收利用。通过总结概括,绿色节能建筑的特性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室内热环境的调整。绿色节能建筑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墙体的隔热保温效果十分显著,可不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都能够为住户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充分满足住户的不同要求。

  (2)对照明和空气的要求。绿色节能建筑的实现对照明和空气的要求较高,因此绿色节能建筑的照明系统和通风系统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部位,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积极采取先进技术和设计方法,切实保障这两个系统的功能,以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促进建筑节能环保性能的发挥。

  (3)噪声隔绝。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前阶段社会污染的重要形式,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十分重要的负面影响,因此绿色节能建筑必须具备噪声隔绝的能力。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通过特殊建材的应用对噪声进行吸收或是隔绝,降低噪声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三、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分析。

  通过上文对绿色建筑设计以及绿色技能建筑剖析可知,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绿色建筑设计对于绿色节能建筑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绿色节能建筑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表现,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和的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有同时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设计即是通过照明、空调、通风等基础设施的优化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其中空调的多样化功能可以保障室内温度平衡、室内热环境的调整可以为民众提供更加新鲜的空气[5]。

  由此可见,在绿色节建筑建造过程中,照明、通风以及空调三者关系的协调处理直接关系着建筑功能的实现。在新形势下,建筑领域从业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功能服务、能源节约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在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建造中,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努力构建一个功能多样化、生态环境良好、能源节约的建筑体系,如此才能保障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能源紧缺问题越来越显著,一次必须加快推动各行各业的转型改革,降低能源浪费,同时减少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恶劣影响,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现阶段阻碍我国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缓解这一情况,必须从社会上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入手,彻底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就建筑行业而言,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通过这两者的相辅相成,为人们营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平.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J].建材与装饰,20xx(06):112~113.

  [2]任卫军,杨勇琴.分析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之间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xx(21):104~105.

  [3]曹伟.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联系[J].中华民居(下旬刊),20xx(10):16.

  [4]李岩.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xx(19):47~48+80.

  [5]吕赛男.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xx.

绿色设计论文14

  【摘要】绿色建筑的落成,设计是最为先决的条件,为保证设计策划的科学性,笔者认为可从空间策略的视角入手,在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策划目标指引的基础上,分别从规划空间和单体空间两个方面,深入研讨设计策划空间策略的应用方法,相关设计策划经验,可供相关绿色建筑工程参考借鉴。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策划;空间策略

  一、绿色建筑设计策划的目标指引

  绿色建筑的设计策划,严格来讲并非只是设计单位的工作,而需要设计单位与业主经过斡旋、分析和协商,确定研究的设计策划目标之后,指引设计策划工作按部就班地开展。

  1、外部条件

  尽管建筑以外的自然环境,并不属于建筑绿色规划设计的内容,但外部环境与绿色建筑之间,存在互相干扰的影响,尤其要兼顾对非生态系统的负干扰,以及考虑自然生态系统是否能够承受建筑的干扰。在设计规划范畴内,这种外部条件分析方法,属“量入为出”的生态理念,包括土地人口承载力、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能源承载力、环境容量,都必须视为生态足迹的指标,控制设计策划的生态服务数量和消耗占用程度。笔者认为绿色建筑界于普通建筑和理想建筑之间,绿色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应考虑生态系统的总生产和生态承载力水平。

  2、内部条件

  内部条件建立在市场环境和建筑功能需求基础上,同时也要考虑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兼容性。譬如市场对绿色建筑功能的要求条件,再如有关绿色节能的政策要求等。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绿色建筑在设计策划中,对设计要求、评价标准、材料条件、设备条件,以及水、电、气、排污、交通等条件的详细设计,最后形成严谨的内部条件,用于评价绿色建筑是否达标。在当前的诸多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工作中,往往没有从宏观视角考虑政策和经济的影响,以致内部条件确立后,设计策划工作依然流于形式。

  3、目标锁定

  在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策划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之后,即可锁定设计策划的目标。在此笔者将其归纳为自然条件、社会条件、项目基础条件,即建筑的设计策划,是否遵循所在区域的地理、气候和水文等条件,同时是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社会认识互相匹配,比方说,以及是否同时满足国家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控制项和环保技术基础等。在此基础上,设计策划方案中,方可确定建筑的规模、组成、功能、布局、绿色等级。

  二、绿色建筑设计策划的空间策略

  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策划的目标指引,空间策略需体现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充分利用,并通过与景观设计、布局设计等的互相配合,才能够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实现的可能性。笔者基于相关的实际设计经验,归纳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空间策略:

  1、整体布局与太阳能利用

  在某个区域范围内,建筑与建筑之间,影响彼此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因此绿色建筑在利用太阳能时,应视整体布局为前提,控制好不同建筑单体之间的布局,协调每栋建筑之间的日照程度,比方说建筑之间的错落配置、遮蔽和间隙等。与此同时,建筑的朝向、间距对太阳能的利用也有直接影响,根据太阳辐射的方向规律,在冬季时,正南面朝向的建筑,太阳辐射吸收量为100%,当朝向与正南面夹角增大,太阳辐射吸收量就会逐渐减少,直至超过30°,就会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因此建筑的朝向布置,务必控制在偏离正南方向30°范围内,据笔者多年设计策划经验,认为夹角为15°时,属于最佳朝向。至于建筑间距的控制,以天津市为例,该城市日照系数为1。25,绿色建筑的采光和日照条件形成,譬如在大寒日10:30—1:30实现满窗日照,日照系数至少为1。57,南北方位建筑,与南侧建筑之间的间距,至少为南侧建筑高度的1。57倍。

  2、整体布局与自然风利用

  假设外部自然风条件恰到好处,建筑的朝向、布局、间距,同样对自然风有效利用有直接影响。首先是建筑的朝向,建筑内空气的流通,取决于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压力差,我们在设计策划时,如果能够兼顾建筑的布局、形体、风向投射角等,就能够避免受到太阳的过多辐射,以及有效利用主导风,形成建筑的穿堂风。在天津地区,夏季时以东南风为主,建筑朝向为东南方向最有利于穿堂风形成,但考虑到朝向与正南面成30°夹角时,太阳能利用最为有效,因此两个方向需要进行综合性协调,方可保证太阳能和自然风的同时有效利用。其次是建筑的布局,常见的有行列式、周边式、散点式几种,其中行列式受风面比较小,行列式以斜面方向,将自然风导入建筑内部,其风场分布和通风效果相对良好,周边式的风投射面最小,在冬季寒冷的地区最为常见,但由于自然风很难导入,因此不适合在天津地区。最后是建筑间距,笔者实践设计经验总结,当建筑垂直风吹方向的间隔距离,在建筑高度2。4倍以上时,气流会滞留在建筑与建筑之间,当在建筑高度1。4—2。4倍之间,会出现空气回流,改变了原来自然风的`方向,当在建筑高度1。4倍以下,气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此时风压趋向于0。笔者认为,绿色建筑风压通风效果的营造,尽量将主导风向上的建筑间隔距离,控制在前排建筑3倍高度以上,同时灵活掌握建筑的高度、进深、面宽和形状等,即可有效利用自然风。

  3、整体布局与景观设计

  按照以上的建筑景观设计经验,景观的打造,要同时满足“自然优先”、“整体优化”、“异质性”、“多样性”等原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植物的利用最为重要,植物有利于营造区域的小气候的,尽管不能够视为建筑内部设计策划的一部分,但对于建筑绿色节能功能的实现,同样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笔者建议在利用植物时候,尽量选用乡土植物,在复合绿化之后,与建筑布局进行互相搭配,譬如借助高密度植物改变建筑外部气流的方向,提高自然风引入室内的条件,亦可与建筑围护结构相结合,类似于垂直绿化,可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除此之外,水体在建筑中,蒸发时吸收周围热量,可降低环境的温度,在设计策划时,在室内外布置景观水体和雨水积蓄利用系统,是水体与绿色建筑布局搭配的常见方式。

  4、其他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的布局设计,一般以紧凑型布局为主,在保证功能合理和互不影响的基础上,建筑的体型设计,相关系统能够减少建筑的散热,笔者建议体型设计时候,尽量减少建筑的外表面积,即减少热工性能较差的建筑面积。同时考虑建筑的通风潜力,尽可能保持平面布局的舒展,在不影响建筑美观的情况下,以不规则的形体形式,能够提高空气的对流潜力。除此之外,建筑的平剖面热环境分区,利用交通空间、辅助房间对环境气候较低的空间,缓冲太阳辐射的不利影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设计策划,严格来讲并非只是设计单位的工作,而需要设计单位与业主经过斡旋、分析和协商,确定研究的设计策划目标之后,指引设计策划工作按部就班地开展。空间策略需体现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充分利用,并通过与景观设计、布局设计等的互相配合,才能够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实现的可能性。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绿色建筑设计策划的空间策略,但考虑到不同建筑绿色设计策划要求和条件的差异性,以上方法在相关设计策划工作中,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绿色设计论文15

  摘要:随着海绵城市的不断推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的低碳、节能、环保理念,值得我们深刻研究。随着建筑艺术的不断发展及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绿色建筑将以其独有的风格、形态和生态环境最终融为一体。

  关键词:绿色节能;环保节能;建筑设计;自然环境

  随着我国日益强大,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也随之发展,我们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而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严重匮乏。目前,我国以每年20亿㎡左右的速度增加建筑面积,几乎占据世界平均年新增建筑面积的50%,各种能源和资源浪费严重。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主要指:为使用者提供健康、环保的建筑生存环境,同时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生存、活动空间;最大限度的回归自然,保护环境。

  2.绿色节能与建筑的结合

  目前,新型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已经在建筑设计领域上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及推广。例如建筑行业常用的保温材料、给排水管材、绿色建材、环保的木地板、板材、建筑涂料等装饰、装修、建筑材料等,都符合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绿色节能指标,具备环保节能性能。

  3.绿色建筑的误区

  1)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在这个各式营销手段炒作的时代,各房地产商以“绿色建筑”为宣传口号,大肆宣传其绿色环保理念,使广大消费者静而远观,误以为“绿色”=“高档”。但是绿色建筑成本和价格并不高,例如大名鼎鼎的延安窑洞,冬暖夏凉,造价并不高,却可以发展成为独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

  2)绿色建筑并不仅仅局限于新兴建筑目前,我国的新建建筑基本可以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但仍有大量的既有建筑与绿色建筑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难题。

  3)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绿色理念不仅是政府和专家的事情,也需要老百姓的配合。通过政府各部门的监督、监管,实现建筑绿色化。

  4.绿色建筑的原则

  绿色建筑要遵循健康舒适、合理利用、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特有价值及功能性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居住功能。设计师,要考虑建筑的作用,为我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通风、采光、降温、采暖等问题,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无公害程度。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与大自然中其他的实物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那么在建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建筑和自然因素相结合,融合自然和人文环境,并且在尊重自然的前提条件下,因地制宜的以当地文化为主线,构建具有当地文化底蕴的特色建筑。我国多数建筑业存在高能耗、效率低的现象,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能采取最佳方案,在制冷、取暖等这些高消耗能源的环节,有效控制消耗较高的能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利用自然界中可再生或可重复利用的资源作为主材料,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策略

  1.规划阶段——整体规划、布局合理

  为了使建筑成为周围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规划时首先应做好建筑类型和建筑区位的选取工作,使建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气候等方面具有一种整体观。

  2)为了使各个建筑物之间相互和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必须结合场地的地势、地貌、气候环境等对建筑群体做好合理的布局,防止因为设计不当的`问题对建筑物之间的局部微型气候环境造成风压过大或过小、遮挡等不良影响,使各建筑群落内部的微型气候环境更加良好。

  2.设计阶段——充分利用、降低能耗

  1)降低能源消耗,提高隔热性能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热传导性能一旦不佳,都能影响能源的消耗。因此,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①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控制外墙的传热系数,降低墙体的传热性能。因为对建筑物能耗影响最大的就是外墙,它在整个建筑外包面积中占的比例最大。②大落地窗、外飘窗和玻璃门的流行,提升了通风和采光的效果,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玻璃品种的选择。

  2)利用可持续资源

  自然界中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和能源对人类来说是可以无限使用的,但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则是不可持续、有限的。①太阳能对人类而言是最持续的能源,可以为我们提供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暖、太阳能供热。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是取暖和供热,可以直接讲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原理比较简单。至于太阳能发电,我们则需要利用半导体中的光电效应把太阳能变为电能,相对比较复杂,造价相对昂贵一些。②利用自然光的采光。在设计建筑时运用光线折射、反射和衍射等原理,或利用人工设备如棱镜、导光管和采光窗等,把自然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引入自然光,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达到充分利用自认光源的目的。③利用风能。建筑设计中,通过风能的转化,使建筑群落合理的布局,并利用自然风,使建筑群落自然通风。

  3)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建筑产业如果想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再循环,就必须要遵守循环经济原则,大力研究和开发资源循环使用和资源再生,从而减少环境破坏。这一问题在不一样的结构上有不相同的标准。建筑中,在结构用材方面,钢结构在有些方面具备不容易其他结构超越的优势,而且钢材便于回收和循环利用。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处理、中水回收利用、雨水采集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使资源循环利用,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作用。

  三、绿色节能建筑

  1.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尊重

  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一种环境意识的体现。在建筑过程中,应该具有一颗平常心,要以一种谦和的姿态去处理建筑和环境的关系,而且还要具有创作激情,正确认识到建筑物也是环境中的一个部分,给予环境最多的关注,合理利用建筑场地的有利位置,比如气候、植被等等,同时尽量多的降低能耗量,尽可能多得吕勇可再生资源,比如太阳能、自然光等。从而利用技术通过种种方法降低成本。

  2.对使用者给予更多的关照

  每个人的生活起居、办公通过建筑营造的微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产生影响。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同一个建筑里生活,作为使用者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给使用者一个安静宜人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同时尽量减少能耗并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性,给使用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氛围。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

  针对建筑物将自然元素带入使用者的生活,是使用者和自然环境沟通的桥梁这一特点,设计师把自然元素引入为了增强使用者和自然环境的沟通,让使用者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达到更加健康舒适,也更加充满活力的另一重要目标。四、总结作为绿色人文主义价值在建筑领域中的觉醒,绿色建筑这一理念从确立到主流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现阶段,经济杠杆还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绿色建筑的发展仅仅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在不远的未来,绿色人文主义也许会成为绿色建筑存在的动力。所以,绿色节能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人身安全提供了保证,也给人们未来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希望,也是我们建筑行业的希望。所以不论任何行业,都应该把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带入,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社会大家。

  参考文献

  [1]高峰.浅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20xx(04):85-86.

  [2]李幽铮,曾庆林,陈葶葶.我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J].价值工程.20xx(31):8-9.

  [3]徐国栋,李明柱.浅谈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现代交际.20xx(08):6-7.

  [4]王冉.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xx(17):4-5.

【绿色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绿色设计论文07-29

绿色设计论文通用14篇07-22

绿色设计论文(汇编14篇)07-22

绿色设计论文精华(15篇)07-22

绿色化学论文07-31

绿色建筑论文07-30

绿色环保的论文02-12

绿色的议论文08-13

生态节能绿色建筑论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