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论文

时间:2023-03-03 14:15:25 论文 我要投稿

计算机基础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算机基础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基础论文

计算机基础论文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极大的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使得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代名词。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其应用领域,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应一分为二的看待网络,只要能正确的利用它,所带来的资源和财富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都是难以估量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有一个形成、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截止目前这个过程仍在方兴未艾地继续进行着,迅速的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和不断深入,我们已渐渐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1 资源共享。资源指的是网络中的所有数据资源和软硬件资源。共享是指网络用户能全部或部分的使用网络内的共享资源,如网络游戏。资源共享包括数据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硬件资源共享。

  1.2 数据通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之一即数据通信。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户连接到Internet上,再利用Internet在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地传送文件、程序和数据(如新闻报导、体育赛事、交通信息等),及多媒体信息(如影视、声音、动画和文字等)。

  1.3 综合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是指由各行各业根据自身需求,搭建的一个业务功能强大且内容丰富的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为社会公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提供全面的数据查询和信息咨询服务。

  1.4 分布处理。分布处理是指组成网络的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并且协同工作的计算机之间按照协作的方式可实现资源共享和进行信息交流。

  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如今从日常生活中的交费、车票购买、银行存取款、网上购物,到尖端科技领域的导弹轨迹控制、卫星发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中,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成熟,各种网络需求的不断增加及Internet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2.1 通信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信息通信,包括在线聊天(飞信、MSN、QQ等)、E-mail、IP电话等服务。其中,在线聊天和E- mail以其功能丰富、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等优点(特别是在线聊天,可实现视频、语音聊天等功能),迅速成为最受广大网络用户欢迎的服务之一。

  2.2 多媒体信息服务。多媒体信息服务是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即采用多媒体信号进行信息交流。包括网上娱乐、网络电视、电视会议、WWW服务、远程教育和音乐点播等。

  2.3 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的应用系统,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式数据库特别适合于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2.4 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可以将一个单位的其它办公设备与办公用计算机连接成网络。网络办公可以加强外部和单位内部的沟通与联系,加快单位内部的信息流动,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利于减少日常开支。

  2.5 网上交易。网上交易是指包括期货证券业务、在线交费、服务行业的定售票系统、金融系统的银行业务和网上购物等在内的电子商务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

  除上述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工业自动化控制、数字图书馆全球信息查询与情报检索、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

  如上文所述,在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在享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优越性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对网络不正确利用可能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甚至是危害。

  3.1 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首先,由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还不够完善,网络中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真实性和虚拟性,使得网络管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性,导致网络安全无法可靠保证。这也正是诸如传播发布反动信息和色情信息、制造传播可疑程序和病毒、利用木马程序窃取商业机密和国家机密、金融诈骗等利用网络的高科技犯罪事件一直呈现高发趋势的主要原因。

  其次,对网络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上存在巨大差异,会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经济差距越拉越大。

  再次,当前网络特殊的语言修辞符号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现象层出不穷,网络语言现状令人担忧。引导并规范使用正确的网络用语,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2 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其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自控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欠缺,因而极易受到不良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弱化了青少年理性思考的思维方式,反而强化了其凭直觉感性接受事物的方式。另外,青少年迷恋网上交友、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不但影响心理健康,而且有损身心健康。事实证明,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人在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能力。此外,网络也是暴力和色情等文化垃圾传播的土壤,有调查显示,青少年的犯罪手段多来源于网络。

  2)对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网络上充斥着追求奢侈、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大量接受此类信息,对生理和心理都不够成熟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势必会动摇传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

  总之,尽管网络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我们还是应当一分为二的正确看待它。应清楚的看到,只要正确利用网络,其所带来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提供了超乎寻常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改变思想观念,完善行为方式,敢于迎接挑战,努力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更高阶段不断发展。

计算机基础论文2

  摘要: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使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出“综合型”任务设计方式,打破授课章节限制,增强任务的挑战性与吸引力,提高学生解决综合型问题的能力,解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面临的学生厌学和课时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综合型任务设计

  近几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诸多压力与问题,对此广大教师不断提出并尝试多种教学模式[1],其中“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方法在使用中效果较为明显[2,3]。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师重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系统性的任务驱动形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以引导学生挑战任务的形式,完成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同时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任务设计的合理性,以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佳效果。大学计算机课程是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需要进行反复操作才能熟练掌握,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合理的任务驱动方式,把所学知识与完成的任务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掌握。不仅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要求,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各大高校所有学生均应学习计算机的相关专业知识,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4]。但是在非计算机专业中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直面临相当多的困难与质疑,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因此而不断进步达到与时俱进。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非常契合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课程的定位不明确

  主要表现在:1.工具论强调计算机操作、注重实用技能的训练,但在任务设计中往往忽略计算机操作效率的培养。现在许多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解进入了一个误区:电脑每天都在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没有什么难度,甚至不必专门学习。而实际的现状是:大部分学生确实会操作,但使用不规范、效率低下,计算机作为高科技产品,反而给许多人带来学习和工作上的麻烦,很多情况下并未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在倡导计算机是注重实践操作的工具论时,计算机作为一门先进的工具,大部分学生使用并不理想,其主要问题在授课中过于强调操作的复杂度与技术的全面性,但在操作效率上没有明确目标甚至进行忽略。以我校实际情况为例,近几年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部分通常设置两次上机考试(分别测试Word和Excel部分),通过学生上机操作成绩来看,如果规定时间在60分钟(以300字Word图文为例),90%的学生均可达到85分,而如果要求操作时间为30分钟,仅有1/4学生可达到85分,实际上此类测试题对于有经验的计算机专业操作人员来说一般不超过25分钟。2.思维论重在思维训练,关注计算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但授课难度较大且尚未形成体系,特别是缺乏典型性实验,因此任务设计缺乏统一标准、难度深浅不一。本科生的培养中应当积极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是为背诵计算机知识而授课。近几年的`计算思维论已经逐步完善与丰富,但在具体授课内容与方式上,特别是面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新生,讲授各种思维、算法、自动化与抽象等内容,难度较大;另外由于一些教材内容较为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材料和教学组织已无法承载最新的技术知识,也不能体现出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新发展方向,此外,在有些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缺乏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同步更新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应用环境,使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具备开展条件,学生难以真正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和领先的工具[5]。

  (二)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课时却逐步减少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各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在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逐渐面临课时压缩、内容缩减的困境,在此环境下积极探索如何提高授课效率、增加学生积极性,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在近几年的教学方式中涌现出不少有特色、有成效的新型模式,特别是PBL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这其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由于非常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因此在各高校中出现和使用的几率较高,许多教师在授课中都或多或少使用此方法,对学生提出任务,然后以此为情境进行授课或实验演示。但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课时量不够,其大量基础知识、上机操作内容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许多优秀的教学设计内容无法施展,经常是想法很多却又不得不回归“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或者只完成重点操作,甚至默认学生已经高中学过不再进行讲解。

  (三)任务单一、单调,缺乏情景设计元素

  在诸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已经有不少优秀的任务设计案例,特别是在重点章节、重要操作内容的任务设计上可以非常好的涵盖其要点,但就任务的情景模式设计方面却略有遗憾。例如在讲授Word操作时,通常布置的任务是写一篇总结、论文、简历等任务,在Excel章节的数据处理中,一般会要求使用排序、函数、筛选、汇总等手段,处理一下班级成绩、产品资料等问题。这些对学生产生引导作用并不理想,是一种任务布置的方式,任务驱动模式所提倡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很好得到锻炼,任务的设计的情景没能贴近学习的主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依靠教师来主导学生的学习,因此如果能把任务的执行环节引入游戏化模式,或者贴近学生所学专业,效果将会有显著提升[6]。

  二、综合型任务设计

  当前我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中,课时变为36学时,根据学生入校测验水平实施分级教学模式,并将所有计算机课程改为小班、机房授课。针对此现状,作者在教学中提出“综合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同时在任务设计中强调游戏化元素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授课效果、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任务设计与实例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中,我校由于是在机房授课,完全打破了理论课与实验课分离的难题,因此授课方案的实施更加灵活。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操作的内容来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Word、Excel、ppt、网络等五部分,在任务的设计中以一条主线为依据,把不同章节知识点贯穿为连续的操作步骤,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完成综合型任务的目的。“综合型”任务驱动设计方式举例:1.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综合:把操作系统(含软硬件部分)中与网络知识相关联的部分,设计为实验任务,不再单独讲授。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学以致用、掌握计算机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例如以“文件共享”为知识点,设计任务为:“请把此Word文档按要求编辑后,分享给同组其他同学,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实现。通过此任务,首先锻炼学生处理Word文件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基本能掌握操作系统中文件共享、IP局域网、E-mail发送等基本技能,而且不同小组之间使用游戏化的竞赛模式,以此激励学生的操作效率。2.Word表格与Excel结合把Word中的表格应用与Excel工作表进行对接处理,让学生理解两个软件在处理数据时各自的优势。案例描述为:“把Excel一行20个姓名合并为到一个单元格,并以分号隔开;完成后试将上述单元格内容重新恢复到各单元格(需要粘贴到Word中处理)”。3.文件系统的综合操作:对文件或文件夹设计连贯的操作任务,要求学生养成快速、有效的使用习惯。任务设计为:“请在无鼠标情况下,快速将C:windowssystem目录中,最后一个文件复制到桌面上”。此任务涉及到操作中的各类问题,我们在一个例子中进行了综合,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学生的操作速度、即计算机的使用效率问题,因此这项任务的驱动方式我们在课堂上命名为“挑战极限”,实行单人竞赛机制,鼓励每个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完成。

  (二)任务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使用中,尤其是设计任务之初,必须注意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做到平衡、控制尺度:1.任务的趣味性与游戏化的度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任务模式,需要有趣味性,增强吸引力,但同时也要把握好其中游戏化的度,防止过于“游戏化”,而使学生沉迷于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忽略了知识获取。2.任务的合理性与任务量由于是面向大学生授课,任务设计过于单调、情境构建过于低级,反而使得学生兴趣降低,但是如果为了任务合理性而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于任务铺垫,会浪费大量宝贵时间。因此任务设计中需要把握好质量与数量的平衡,同时对于任务中较难的环节,教师应当适时参与指导[7]。3.任务的目的性与严肃性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完成知识的传授,因此无论任务设计中如何丰富、有趣,不能脱离课堂授课的严肃性,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不是以过关、游戏为目的。

  参考文献:

  [1]邢翠芳,韩庆龙,杨玫.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xx(1):34-36.

  [2]牛磊,郭博,赵正平,等.任务驱动在《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福建电脑,20xx(8):53-54.

  [3]侯艳,杨印山.任务驱动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及成效研究[J].价值工程,20xx(24):248-250.

  [4]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5]朱志国,王谢宁,李会录.计算思维培养导向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xx(22):57-58.

  [6]刘卫芳,袁夏,袁陈,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医学院校七年制《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xx,28(21):1-2.

  [7]赵辉煌,魏书堤,孙雅琪,等.错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xx(11):33-36.

计算机基础论文3

  引言

  自1980年开始,我国大学课程逐渐出现了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始正式实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经过30年的成长,计算机基础教育不仅与理工专业有所关联,也逐渐渗透到农林、艺术、文科、体育、医学等学科,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计算机基础教育系统从一开始陌生的接触,到如今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也涌现了大批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大学生在接受大学计算机教育之后,能够更好的融入工作中去,进一步使得我国各个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迅速成长。这件事极其具有价值性。目前,怎样才能更好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多元化的研究角度,结合大家的意见,共同讨论其结果,发现问题。作者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看法,发表一些经验,供大家交流。

  一、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研究

  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开展传统的基础学科有共同性,需要同学进行课程谈论与教学来的研究,由于计算机课程对于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具有很大的价值性,等同于其他基础学科的课程。学者可以立足计算思维本质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大学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探究,分析各个领域的学者应用计算机课程的程度,基于计算机的应用而设计课程,符合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设计,计算机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相融合的过程中,必然要针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研究出其教育方法,供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基础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与相关教育专业人才共同组成了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研究团队,其中研究者需要对计算机以外的领域有所涉足,并且掌握其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分析不同课程的.教育目的与内部结构,并且要深入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根据其专业所需的人才条件实现新型的人才定制,以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与选修课培养方案。

  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受到的重视不够

  现如今各个高校的院系都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其经过教务部门与计算机中心进行统一课程开设,结合计算机公共课团队与计算机专业院系,并且根据其专业背景对其计算机公共课进行合理的教学阶段划分。面对大学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相关计算机公共课的任教教师指出高校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程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并且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在整个科研论文业绩评估与职称中处于劣势。

  (二)计算机教育水平较低

  1990年开始,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推进计算机公共课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教师的经验已经积累得足够丰富。教师在工作岗位上的付出与对学生的奉献,但是其教育事业的发展仍需要很多问题,现如今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程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程度仍存很大的差距。

  (三)计算机教学研究工作不到位

  分析现代计算机教育与课程教学,继而得出一系列结论与经验,即使已经获得一些教学效果,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系统化,优化教育学理论以支持课程内容组织、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针对其观念与方法两个角度出发:第一是由于观念的认识度不到位,也涉及到教育个人的看法与政策导向问题,政策导向问题站在主导问题,比较科研与教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与激励机制已然非常明显,第二是缺乏教育学理论以支持其研究,无法实现跨学科合作。

  三、途径

  (一)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探究研究方法是极具价值性的问题。教育科学是人文性质,计算机教育属于自然性质,进行人才培养必然要经过科学化培养,所以结合多元化科研方式的特征,创造出高质量的计算机教育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已经能够互相结合。比如,针对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研究、挖掘,探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案、课程内容、学生基础、学习效果、学习行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过去没有接触到的规律与现象。基于课程的特点实现教学研究,能够更好的把握其研究方法,从而针对研究方法进行选择、评估以及论证,在选择研究方法过程中需要注意其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研究方法进行时必然要保证严谨的态度,并且探究其问题寻找根源。若是分析出传统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则必然要进行再次评估、选择与优化研究方法。

  (二)落实和推广研究成果

  研究都是为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教育研究结果需要实现全社会共享,想要实现其价值性需要将其投放到教育中。成果能够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等模式进行表现,主要的表达方式以课程为主,能够促进应用与宣传,可以实现罗列课程、资源、大纲等,同时也涉及到具体实施方案、详细论证与课程的全部教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能够推广应用的配套教学资源;教材能够体现其研究成果,同时还包含教材的相关内容、课程教学方案、可共享的教学资源、教学理念以及示范课程,在技术宣传方面应该推广到各个学校与教学机构,应有具体实施的计划;成果体现在论文、分析评估报告,能够供给教学改革进行经验讨论,以及带动教育研究热潮。

  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坚持长时间对此课程进行研究与优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利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将研究成果推进到教学实践,计算机公共课有待于继续优化,迎合各个领域对计算机教育基础的需要,并且培养相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与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计算机基础论文4

  摘要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因缺乏明确考核目标,一线教师依然广泛的照本宣科,教学质量堪忧。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将生活化元素引入计算机课堂,力图用生活化元素构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

  生活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一、构建中职生活化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内涵

  教学生活化是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利用有趣、生动、引发思考的教学情境,重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以互动教学的方式达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生活世界、学习领域两者的有机统一”;生活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学生生活的教学,是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将生活情境和经验经历融入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中,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获得学习兴趣,并做到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二、构建中职生活化计算机基础课堂的意义

  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就是教学“回归生活”。计算机基础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涉及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息息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主动接纳知识的愿望就越高。生活化教学恰恰抓住这一点,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整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让学生觉得学了很有用,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基于此研究观点并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现状,开展生活化教学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构建中职生活化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实践

  (一)巧设悬念,引发思考———课堂导入生活化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要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需要找到“兴奋点”,而这个“兴奋点”就源自于生活,新课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引入。例如,在学习Excel公式中关于自定义公式计算及绝对引用时,我以“魅力高跟鞋”为情景,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你们穿过高跟鞋吗?觉得穿高跟鞋漂亮吗?”,同学们回答,“穿过”,“觉得漂亮”等等;老师继续问:“高跟鞋的鞋跟是不是越高越好看?”,这时同学们的答案就有分歧了,老师给予明确的答案,鞋跟肯定不是越高越好。“那么你知道多高的高跟鞋和你最配吗?”,大家摇着头好奇的等着老师解答。这样的导入,让课堂顿时生机勃勃。老师继续为大家揭晓答案,可以利用数学中学过的黄金分割解释这个问题,人体躯干与身高比例的黄金分割点是肚脐,这一比值越接近0.618,越给人以美感,以身高为1.59米的女生为例,让学生通过Excel计算出最适合的高跟鞋高度。看到这个素材,同学们都沸腾了,迫不及待地想算出最适合的高度,大家很快发现,随着鞋跟高度的不同选择,身高和躯干与身高比值始终是不变的,那么身高和比值单元格值的引用就是绝对引用,经过计算最适合该位女生的高跟鞋高度是5cm,关于Excel公式、绝对引用,从此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二)化难为易,便于掌握———教学内容生活化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选择能够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来安排课程学习,把计算机基础学习内容直接转化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因特网应用”一章的“互联网+”时,很多同学对“互联网+”这个名词不理解,有的同学听过但不明白究竟什么是“互联网+”。老师举例:大家都知道看病难的问题,全国各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院内处处排队,甚至连上个厕所也不例外。所以这里我以“互联网+医疗”为例,看计算机技术如何为我们看病带来便利,我结合我们身边鲜活的案例“乌镇互联网医院”,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乌镇互联网医院”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医院的功能,我们只要手握一台智能手机就能通过网络和全国17万多的专家医生远程在线诊疗,挂号、诊断、开电子处方、线上付款、等待药品配送等一系列就医流程。

  (三)寓练于乐,巩固应用———课堂练习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学生来说,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练习,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事物。让学生做一些跟日常生活相关的练习,学生会很有兴趣、很乐意去做,而且会完成得相当出色。例如,在学习“因特网的应用”一节时,老师提问,“同学们,如果周末你打算和好朋友一起去乌镇游玩(我校距乌镇不到10公里),哪种出行方式省钱、安全又健康?”,同学们会回答,步行、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等。老师和大家一起分析哪个最符合要求呢,步行耗时太久(近2小时);公共自行车站点离学校远,且需要办卡;最佳方案是选择“共享单车”,通过APP定位可看到方圆500米以内有多辆摩拜单车可用,随借随还1元/半小时,半个多小时就可达目的地。分析完毕,教师介绍并演示了共享单车的使用方法,学生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共享单车真好用,周末就去试试。这个案例是互联网改变生活的一个缩影,通过这节课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

  四、结束语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够使学生从单调的计算机技术学习中解脱出来,作为一线计算机教师,我们要变书本教学为生活化实践教学,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教学与生活互为整合,让生活问题走进计算机基础课堂,实现内容、形式上的新突破,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快乐的学习,在学习中轻松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

  参考文献:

  [1]张薇.回归生活的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作者:周新杰 单位:桐乡市卫生学校

计算机基础论文5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主攻方向是做好学生在学校与工作之间的衔接。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使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重要性;自主学习;兴趣;鼓励;引导

  1充分认识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中职的学生,在学习上肯定不能和同时升入普通高中的同学相比较。因此所学课程设置上也不一样,例如普通高中学生一周两节计算机课,而到了中职,以我们学习为例,一周就有六节课。除此之外,对中职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学习动力的鼓舞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首先要让他们清醒意识到,学习计算机是当代社会的必修技能。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愈发依赖于信息技术,同时各行各业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小作坊式企业愈来愈少,取而代之的是流水线生产。而不论是信息技术还是自动化控制,都是由计算机进行操控,这样,对计算机的学习就成了中职学生的必修课。当然,专业课是主体,而计算机就像是翅膀,只有给主体插上翅膀,才能放飞自己的理想。所以,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学生才能自主的去学习,学起来才会事半功倍。中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当然,计算机教学也要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为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的能力

  2.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满自信

  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它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网路的普及,对学习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基本学生家里都有计算机,但由于他们自身基础不是很好,再加上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尽管开始会对学习计算机充满好奇与热情,一旦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又不能马上解决时,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一落千丈,失去信心不求上进,最后一事无成。以我校09级学生为例,刚开始开设VB课程时,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热情,对学习具有很高的期望,但是一旦开始学习时if,goto函数的学习时,由于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马上全班就由最初的炯炯有神到集体开小差。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转变一下传统的教育观念,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给学生们讲一些在计算机方面有卓越成就的名人事例,比如比尔盖茨、冯诺依曼。

  2.2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使他们产生强烈求知欲

  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一个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就会有坚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学习精神。因此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在办公自动化课程第三章INTERNET的.学习时,首先就要向学生阐述网络现在走进千家万户,给学生例举一些网络的用途。例如,浏览信息、收发邮件、网上购物等等。总之通过网络你可以做很多事情。同时可以例举一个网上购物的例子演示给学生看,让他们深切体会网络时代的便捷,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强烈了。吴江三所中职学校每年都有一次职业技能比赛,也不失为一项好的举措,可以使学生在竞赛中获得成就感,真正做到“要我”变“我要”。

  2.3点石成金靠鼓励

  中职学生普遍初中学习成绩在中下游水平,自信心一般都不是特别高,更有甚者,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与老师发生冲突而受到处分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学生已经从小学到初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批评和责骂,结果却是中考不甚理想。因此我们需要的是鼓励是表扬,也许这一部分学生自己也放弃了自己,我们唯有用表扬触碰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导他们走到学习技能的道路上来。举一个例子,今年开学的时候,我的班级来了一个学生,一头黄发,按照规定是不准注册入学的,因此我让他回去处理完了再来报道,经过再三的来回,他最后终于来报道了。开学初,他见到我仿佛见到仇人。后来我经过了解发现,该生在初中就有与老师顶撞的前科。因此我改变策略,平时在学习中我抓他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每次他在某些方面有一点值得表扬的地方就通过课后或者早操时跟他讲,渐渐的,该生变了,开始碰到我主动打招呼了,开始在我的课上目光有神起来了,开始在期中考试取得全班18名的成绩,要知道在入学成绩上,他可是排在第36名。现在,他成了我的课代表,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3掌握一个度

  在基础技能的学习上,要注意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有引导要也要有强制措施。毕竟中职学生还是未成年,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举例在学习第一章键盘的内容,我们需要认识键盘上的每个键并能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一段课本上的文字。我充分考虑到学生普遍都会使用QQ软件,因此在讲授完键盘各个键位的功能后,我就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QQ软件将课本上的这段文字发给我。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其他情况出现,比如当学生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QQ软件上面,这时我就要采取强制措施,禁用网络,让学生用打字软件再次将书本上的文字再录入一遍。

  4明确学习重点,注重教学方法,加强实用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殊性和学校学生在毕业就业去向的行业特点,确定教学上的侧重点,比如我们学校的机械班和数控班,应该在学习计算机上注重windows操作的学习和简单的编程和汇编语言的学习而物流和会计班,则强调学习windows的操作和word、excel的学习。明确了学习内容之后,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一般情况下是在实践中教学,比如在excel的时候,就联系期中考试的成绩,让学生自己来给期中考试排名次,这样既能学习了excel的相关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excel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在初步教会了相关内容之后,强化训练,分组小比赛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计算机的很多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才能体会和摸索得到,同时,很多技巧需要反复使用才能掌握。所以,针对同一类问题,可以用不同是形式来进行练习达到最终掌握技能的目的。

  5结论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相当复杂而又深奥的过程。因为除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没有真正的去学习这门学科,更重要的是计算机知识系统相当庞大,都是一些抽象的信息,如果不经过实践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假如能够找到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采用适当的方法,还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在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学科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之后,要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自主的去学,要在适当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来因势利导,那么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进印.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初探[J].农林与技术,20xx(3):45.

  [2]冯绍军,柳素芬.职高学生计算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池州学院学报,20xx(4):108.

  作者:周建青 单位: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基础论文6

  【摘要】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其在今后计算机相关课程中的作用,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实验任务为驱动,并在实验教学中使用竞赛法等一系列实验改革措施。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实验教学 竞赛法 教学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广西考区)的统考课程,也是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但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课时少,实验项目单一,教学内容局限于统一考试的命题范围,只强调学生的应试训练,并直接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计算机统一考试的考核目标仅停留在基本操作技能层次,上机考核方式也过于简单、片面,考试形式僵化,一般只能考核特定的几个知识点和简单的操作方法,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挖掘学生自学潜力、引导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需要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进行必要的改革。几年来,我们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以实验任务为驱动,分小组实验

  “精心设计”任务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所在。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和部署,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应在中学阶段完成。但由于经济上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有的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有的'学校没有开设,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在设计任务之前有必要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做一次摸底测验,把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好的挑选出来,然后在每个班进行分组,每组成员最多8人最少6人,每组有两名较好的同学带领。而教师在分小组实验,设计实验任务时,要注意不能只给学生一些抽象的模棱两可的任务,要给他们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使用的方法,要强化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确保学生能够知道他们将从实验中学到什么(具体目标),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即是建立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适当的努力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比如工科学生,在进行Word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时,可选取一个包含图、文、表及公式等内容的实验任务;在进行Excel电子表格实验时,要求创设的电子表格包含全班同学的姓名及各科高考成绩,使用函数公式计算总分,平均分并按总分进行排序,做出柱状图等,从而把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引导各小组学生互帮互助等方式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这样既可以提高基础好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及责任感,又可以让基础差的同学随时能解决疑难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据此做认真、细致、深入的研究。

  二、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实验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的组装具有浓厚的兴趣特点,给学生布置课外活动任务,到计算机专卖店去组装一台计算机,并提供具体的性能指标要求及性价比,以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的初步认识,从而将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把教学的视野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课堂扩展到社会,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将小课堂与大社会充分地结合起来;Access实验前,先给学生讲解数据库的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种种应用,并启发学生去思考,如何进行分工合作,创建满足要求的数据库,并做好链接,调试工作;在做计算机网络实验时,给学生展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利用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及图像、动画处理软件制作出来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与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三、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知识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功能,多媒体网络成了辅助计算机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局域网和因特网,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共享丰富的网络资源。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校校通”工程的建成以及校园网的开通,则为实施多媒体网络实验教学提供了理想条件。因此,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上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进行在线测试,教师也可以开辟FTP资源,存放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重点,难点及学生容易出错情况的详细说明、实验项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工具软件等内容,还可以把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录制制作成文件存放到FTP服务器中供学生参考,特别是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和“协作型”二者相互结合。学生可以真正地实现“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在网络环境下,其丰富的网络资源、便利的网络通讯工具更有利于实施个别辅导、讨论及最具有网络特色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学习。

  四、实行多样化考评方式

  合理利用考核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的是全区统考,因此一方面要便于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只是对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测评,这样有助于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教学效果,进一步对错误的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具体情况对实验教学计划进行微调。首先,有必要进行实验课堂的评定,即对学生的每一次实验过程都进行测评。其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训练后,对他们进行一次综合测验,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适当开展分小组竞赛,通过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实验教学改革表明,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理论,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相关课程课开设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在实验中运用竞赛法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培和.大学计算机基础[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阮忠.新升格本科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河池学院学报,20xx,27(A01):123-125.

  [3]齐幼菊.网络教学中项目实训的设计与实施——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xx,(04S):37-39.

  [4]李美满.李湘黔.易德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学习,20xx,(5):31-33.

  [5]王艳丽.培养兴趣,让信息技术课充满活力[J].人民教师论坛,20xx(9):23-24.

计算机基础论文7

  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当今高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程度较高,使教学过于乏味所造成的。但是随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全新的“微课”已经广泛的被高职教学人员所采用。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用

  当下我国的信息教学模式逐步的兴起,在随着信息科学进步所诞生的众多的教学模式中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幅长短小精干、学习时间碎片化、内容主题明确、能够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广泛的传播等优点,所以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教学问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终身学习的意识。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现实的实际生产生活中已经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所以要想能够在当下社会进行正常的工作,就必须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目前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当下时代需求的人才,我国高职教学过程中已经把《计算机应用基础》引入到了教学大纲中,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们高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通过调查得到的结果,来对目前的高职教学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一)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需要很多的计算机使用人才,所以在高职教学工作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的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了玩游戏的娱乐阶段,没有认识到计算机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导致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教学工作中难以正常的开展。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学生日后的发展的重要性,老师应该积极的对学生讲解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学校仍然采用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步的突显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工作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话,在学生日后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于完成课后作业不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设备过于陈旧,教学设备不完善

  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作为高职学校的一门公共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的高职学校由于学校资金的匮乏,导致了教学仪器设备的不完善,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开展。由于难以正常的开展必要的教学工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二微课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地位

  通过上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中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很多院校还是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种实践性强的教学科目有了很大的障碍。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学习,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正常的开展,或者是开展之后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为了适应全新的教学环境,我们应该敢于打破壁垒,创新新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的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进行改善。通过微课的引入,我们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主要是因为微课教学本身具有灵活、新颖、自主、生动、创造等教学优点。由于微课教学具有现代化的多媒体资料展示效果,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微课作为教学课堂上的一个多媒体展示环节来进行。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教学,使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积极发挥学生之间共同思考,在课堂上达到一个教与学共同提高的良好教学状态。通过微课引入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在教学课堂上作为一个引导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学习和思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讨论,并及时的对讨论结果进行验证和答疑。通过微课的引入,淡化了老师传统的讲授者的角色,使老师在设计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更加的明显。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在课堂上的展现,让学生们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使用方法。

  三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使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上存在着很大的障碍,为了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对计算机应用教学的障碍,我们在教学模式上引入了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的引用,我们能够解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教学问题,为了能够让微课很好的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使用,我们需要对微课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重点的讨论。

  (一)利用微课教学时间短的特点来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通常微课的教学时间保持在5~8分钟左右,而就一些教学资料显示一般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保持有效集中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所以由于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时间短的特点,所以不会让学生在日常的课程上因为内容繁杂,教学时间长而让学生产生乏味。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中,通过使用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题材来进行微课教学演示,可以达到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来达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此外,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我们可以在教学课堂上采用问答式教学、表演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讲授式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具有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并且在教学中很多的课程的重要的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联系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掌握这一系统的知识网络构架。但是,通过微课这种小而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课堂中的引用,这就使教学过程中能够迅速的切入教学的主题,从而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某一个教学重要的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快速的对这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确认。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知识点比较复杂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还相互有联系,如果能够将每个知识点都做成微课的形式,这样的话就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知识点进行温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微课视频资源容量小的特点来进行计算

  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通常微课在教学时间上非常的短仅有5~8分钟左右,所以微课的视频资源容量也就比较小。由于微课视频资源的容量比较小,所以我们可以将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做成微课,然后将微课放到网络平台上以方便学生之间相互下载保存。由于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将教学的知识点做成微课视频,并将视频传到网上,由于微课视频具有容量小的特点,所以方便了学生在移动终端上进行在线播放和下载播放,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微课视频教学,我们能够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突出教学的主线,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将书本上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素材的方式来进行展现,能够构成一个生态的教学循环,在制作审核教学视频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教学视频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微课视频教学除了能够利用时间短小灵活的特点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之外,还能够秉持“重视教师指导,从微处着手,快乐学习这一全新的学习理念”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

  四在微课应用过程中的思考

  通过微课实际应用在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很好的解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乏味等教学问题。但是,通过将微课引入到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思考当下教学的特点。

  (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由于微课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于90后学生的教学,所以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选取微课的素材的过程中应该本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来进行。主要的是所选择的教材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镇南关充分的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性。

  (二)立足教学回归本质

  将微课引入到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所以无论是微课题材的选取还是在微课教学的设计方面,我们都应该从教学的目的出发。来对题材进行恰当正确的选择,此外在完成教学之后还要对教学中阐述的内容应该以课本上的重点知识为主。通过正确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从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中获得收益.

  五总结

  目前,我国的社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科技的进步让人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所掌握。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我国的发展型人才,我们应该加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通过将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这一课堂教学中来,我们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教学工作者应该根据教学的需求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壁垒,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论文8

  1.在实验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

  1.1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环境

  为保证自主学习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全面的实验教学内容,让所有学生都有可以自主学习的内容,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具体教学设计包括:

  (1)教师教学课件和学生自学课件以往教学课件的主要作用是配合教师讲课使用,讲课课件内容比较简练,突出重点和难点,但是细节内容少,不利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因此,需要设计适合学生自学使用的课件,有助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自学使用。

  (2)自主学习知识点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知识点细节全部讲解,因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知识点,其中不仅有教师讲解过的重点、难点,还包含了没有讲到的也需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细节内容。自主学习知识点包含提示信息和练习步骤,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练习。由于每个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学习差的学生多练习基础的知识点,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开始后续的拓展学习。这样精简教师的讲解时间,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学时间,让每个学生有学习的'空间,也培养了自学和动手能力。

  (3)实验作业分层学生通过实验作业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将实验作业分层,分为基础层次、加强层次和提高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教学要求。基础层次是对基本知识点的练习,加强层次是对知识点的应用,提高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例如,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学习中,基本层次要求学会软件的基本功能,加强层次要求会应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设计课件、总结和报告等,提高层要求学生将Powerpoint制作软件与其他软件相结合设计出内容更加丰富、有创意的演示文稿。

  (4)拓展学习部分针对部分计算机基础水平较强的学生设计拓展学习部分,对知识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学习。具体通过课外学习课件、课外补充学习资料、课外练习题、课外推荐书籍,以及通过网站、博客、微信等学习平台继续课外学习。

  (5)计算机设计大赛学校每年开展计算机设计大赛,并组织获奖学生成立计算机设计小组,安排专任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对接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旨在加强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优秀学生,让他们组成计算机兴趣小组,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技能为计算机设计大赛做准备。

  1.2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自主学习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结合小组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间相互取长补短,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实验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通过凌波教学软件对课程内容做概要介绍、讲解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课程内容。

  (2)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了解后,教师给出自主学习知识点,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并记录不会的问题。教师通过凌波教学软件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各小组讨论不会的问题和难点,写出实验小结,包含讨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实现对问题的求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4)教师查看每组的实验小结,进行总结性讲解,并将各组的实验小结和总结内容放在网上让学生可以继续学习。

  (5)教师布置实验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同时记录学生的完成时间、完成情况、共性问题,在下课前做总结性讲解。

  (6)对于部分提前完成所有实验的学生,教师提供拓展学习资料,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拓展学习,并可以临时组建拓展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性学习。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选出部分优秀学生组建计算机设计兴趣小组,为计算机设计大赛做准备。

  (7)在下课前,教师抽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实验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完成自主学习和实验作业。

  (8)在课后将学生的优秀实验作品通过网络展示出来并在实验成绩中加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其他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作业。

  1.3教学中保证自主学习的教学效果

  自主学习给予学生很多的自学空间,同时课堂管理也变得不容易控制,如何监控课堂保证学生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针对大班教学教师不能很好监控每个学生的自学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凌波软件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学生有问题也可以通过凌波软件提问,教师也可以随时使用凌波软件讲解实验中共性的问题。通过凌波软件可以避免某些学生上课玩游戏、上网聊天等,督促学生较好地完成实验课程的学习。

  (2)有些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自学能力不强、独立完成自学内容有难度。因此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法,在自主学习中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差的学生,大家遇到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小组讨论学习法[5]是指让学生自由分组,建议4-7个人为一组,组内成员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小组组织讨论。在自由组合小组时建议将不同计算机水平的学生搭配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得不好的学生一起进步。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活动,督促大家及时完成实验作业并向教师汇报组员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3)通常自主学习内容是学生自己学习的部分,不以作业的形式提交,有些学生容易偷懒,没有完成自主学习就直接开始做实验作业。而实验作业只是对部分知识点的练习,没有完成自主学习就会遗漏很多知识点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及时抽查某些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尽快完成自主学习后再做实验作业。

  (4)学生完成实验作业后,由于学生人数多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检查每个学生的实验作业完成情况,因此采用各组组长检查组内完成情况并汇报教师、小组成员间互查实验作业中的问题、小组间交叉检查实验完成情况、教师抽查部分小组或部分学生的实验作业等方法,督促学生尽快完成作业,也保证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实验作业中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

  (5)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同,完成自主学习和实验作业的时间也不同,导致有些学生在课上不能完成实验内容、有些学生过早完成实验内容没事可做。对于没有完成实验内容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并要求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不能放任不管,一旦掉队这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对于过早完成实验的学生,教师组织他们成立计算机设计小组,布置新的实验内容,开发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尽快完成实验。设计小组的创新性实验可以延续到课下,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为参加计算机设计大赛做准备。

  1.4教学评价中体现自主学习情况

  学生的实验成绩采用过程性考核,主要包含自主学习完成情况、实验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拓展学习加分。自主学习完成情况由教师随机抽查打分,保证每个学生被抽查3次以上。实验作业得分由教师评阅后打分。小组讨论表现得分由组内成员互相打分得出,教师制作打分表,学生打分后上交,教师统计最后分数,这部分分数可以鼓励所有学生互相帮助以保证学习效果。针对学习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拓展学习,并根据拓展学习情况给与加分。

  2.学期末学生学习效果调查情况

  在学期末对7个班的378位学生进行了教学效果调查。

  3.结论

  经过一个学期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可以接受这种自学式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解决了“能听懂、不会做”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有效的学习,而且通过组建计算机设计小组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基础论文9

  当前,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信息化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中职教育从招生到就业面临的巨大压力,结合教学实践,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岗位的需求,本文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计算机知识及应用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和推广,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任务,教学重点应放在“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上,教材应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新探索和改革创新。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认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所需的信息能力的培养及其信息素养养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与职业岗位实际相脱离,理论课过多,学生眼高手低;实践课过多,学生往往坐在电脑前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因此,要合理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建构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发掘潜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上机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无论从教学状况还是从教学效果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教学理念保守。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有些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定位理解得不透彻,为了学校的.生存而忽略了中职教育的根本,不顾教学质量,面对新的形势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忽视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侧重于实践操作的课程,没有把学生的自主操作放在一个恰当位置;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对于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不了解,严重偏离实际需要,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岗位需求。

  2.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学手段单一。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但教学所使用教材的编写需要较长时间,教材内容总是落后于计算机的发展,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最前沿的计算机知识,无法跟上实际应用的需要。教学方法应顺势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作出相应改变。有的老师不太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还在采用口头语言和板书式教学,这对于大部分内容是图形界面和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仅让学生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不能跟随教师进行操作练习,没有活跃的师生互动,教师无法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应试教育下的弊端。

  中职学校的学生获取毕业证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参加一个计算机统考。这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来说,仅凭一套上机操作试卷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很不科学的。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学校要确保考试的合格率,势必会导致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任课教师把所有涉及考试的内容作为重点,而对于不考试的内容简略带过甚至是不给予讲解,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缺乏实践性和主动性,所学知识面仅为书本的一角。

  4.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发展不平衡。

  受初中计算机教育不平衡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来自市区的学生,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并有一定基础,如简单的网络搜索和下载、文字录入、收发电子邮件等,但对计算机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全面、深入;来自村镇的学生就相对弱些,有的仅限于网络游戏,有的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课甚至产生过恐惧感。与此同时,中职学生的生源绝大部分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或者是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文化课基础总体上较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有的学生初中时成绩差,长期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冷落,缺乏进取心,自信心不足,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都带来一定难度。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基于实践的课程改革探索

  中职教育是为人们胜任职业活动和通过职业活动实现人的发展而提供的教育,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学中做,做中学,递进交互式”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基于实践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改革。

  1.让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的工具作用。

  学生对计算机的喜欢往往是从娱乐开始的,他们将使用计算机网络等同于玩游戏、购物、聊天等,这是理解上的一个误区。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使用计算机集中办公的地方参观,通过多媒体播放计算机在航空航天、建筑、医学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真实感受生活中计算机的工具作用,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工具作用的认识。

  2.实用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离不开教材,选择一本可以突出操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合适教材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鼓励教师在已选定的教材基础上,结合时代和岗位的需求,剔除老化、淘汰、不具操作性的内容,自编辅助教学材料,可以及时增加讲授一些新颖、热门、可操作性强的内容,缩小课堂讲授内容滞后于新技术发展之间的距离。目前营口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所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Word 使用、Excel使用、多媒体软件应用、制作演示文稿共7个部分,课程通常情况是在第一学年开设,每周安排2—4课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无法让学生融会贯通所有的计算机知识,因此,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有所侧重的教学内容设计,使学生的学习任务更贴近专业特色。

  3.综合高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恰当运用先进教学工具和软件,采用能够提高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展开课堂实践教学,在积极提高学生兴趣与配合度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完成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动求和、排列、筛选等方法设计一些表格进行实践操作。任务布置完成后,学生就要针对这个任务展开讨论、分析并积极探索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步骤或者手段,在遇到难题时应该如何解决,其中哪些问题是可以凭借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应用新知识和理论进行操作探索才可以解决的,在这些问题中,隐藏所需要学习的新知识点,也就是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此,自然而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更是对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一举多得。

  (2)小组讨论教学法

  对于一些大型综合作业,可以让学生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实行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中起到指导、组织、协调、咨询、信息提供等作用。工作小组以4~5名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自由搭配组成一组,每个小组设置一个小组长负责整体设计、分工、协调,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提出观点和创新思路,各自承担不同任务。这样的方式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形式喜闻乐见,不仅使学生获得经验,强化能力,还培养他们服从、合作、责任感的职业素养。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增添学习内容的新鲜感和真实感。通过教师提供的适合教学内容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依据所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边学边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从而得出结论。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和探索,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4.注重考核评价过程。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及成果给予评价。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学习的好坏不能单凭一次书面或上机考试判定。这就使得我们要寻找一种适合的学习评价方式,既不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又从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足够的实践练习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前提。每次上机前,教师都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而又实用的操作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多鼓励少批评,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职业技能的考核。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这个职业是非常特殊的,它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事业。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给学生树立一个光辉的典范,否则就不配拥有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还要不断提高个人业务素质,专业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由于计算机领域更新速度迅速、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教法及手段层出不穷,因此计算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学会从不同的知识载体和不同的知识形态中学习专业相关的新知识和新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保证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水平。

  6.培养学生自学和动手能力。

  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教师与其教给学生广博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掌握广博知识的方法。计算机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良好的自学方法,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始于积极思维,成于动手实践。计算机实训课尽量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实际应用之中,当发现具有创意的作业时,应通过多媒体案例演示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示范讲解,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用计算机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有成就感,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极为有效。

  四、结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服务社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但只要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就能紧跟时代步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创新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改变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机制,结合企业需求,努力培养更具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计算机基础论文10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分级教学

  为了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情况,在大一新生入学后进行摸底考试,根据测试结果及学生的兴趣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分级教学,可分为基础层和拓展层。基础层以基本知识为目标,掌握办公软件的基本应用;拓展层以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为目标,着重培养计算机应用和创新能力、竞赛能力等。在教学课程前,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同时结合专业分级,不同专业需求有差异,让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的特点进行知识补充,使学生学有所用。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以学生为主体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仍然采用“讲授-复习-考试”的授课方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技能。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在机房小班授课,以学生为主体,一人一机,边学边做,讲授与实践真正融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案例教学

  高职院校只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提高未来的就业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各种软件不断更新,各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计算机基础教学不能再局限于等级考试的内容,要不断融入社会,了解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信息。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法教学,精选仿真案例,以任务驱动方式来构建教学布局,在实现任务过程中分析案例特点,完成对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以赛带练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学生会、院团委联合举办一些PPT设计、文字编辑、网络应用等竞赛,鼓励学生参加,作为第二课堂拓展教学活动,收集整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进行互评,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完善考核模式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模式可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包括平时上课出勤、课堂表现、项目作业完成质量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终结性考核不能以一套操作或过级定结果,应实行理论知识和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考核范围和难度有合理的区别,并将计算机基础考试分数实行加权换算,以示公平,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重在“实用”,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其核心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还要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创新,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基础论文11

  本课题组将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进行一系列改革,将基础医学内容融入计算机课程中,研究其可行性及价值。

  医学职业类院校现有的计算机教学都是以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主体,教授Word、Excel、PPT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其授课过程既枯燥无味,又抽象难懂,与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没有直接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国内外对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研究已较为深入,新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融合计算机教学与基础医学教学的课程改革的尝试尚属首次。

  一、实验材料

  学院计算机教学课程中相关软件,如Word、PPT等;基础医学课程中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等课程中所用电子文档、图片等);计算机实验室;研究对象为本院护理专业20xx级3-10班学生和计算机、解剖、生理、病理学任课老师。

  二、研究内容

  (一)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

  在教务科的帮助下编写新的计算机课程。

  1.将基础医学知识融入计算机授课过程中,使计算机教学成为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计算机课程作为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课程中配备一定的基础医学教师,在计算机和基础医学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使用Word、Excel、PPT等软件对基础医学信息进行处理,以此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掌握,起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

  2.整合课程资源,整理出融合计算机教学与基础医学教学的校本教材

  通过计算机与基础医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将基础医学,包括解剖、病理等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图片、动画或电子文档的形式融入计算机课程中,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计算机教材。

  3.改革考核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在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利用现有医学资料,通过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制作一定的医学文件和软件,以此作为最终的计算机考核成绩。

  (二)新课程的实施

  将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引入教学过程中。

  我们将20xx级3-10班学生随机分成两组。3-6班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计算机教学方法。7-10班为实验组,使用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授课。即计算机课程作为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课程中配备一定的基础医学教师,在计算机和基础医学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使用Word、Excel、PPT等软件对基础医学信息进行处理,以此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评价方法

  学期末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一是学生期末成绩,二是问卷调查(包括学生问卷和老师问卷两部分)。

  三、分析讨论

  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现将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优势分析如下:

  (一)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前就能明确学习目的,能做到学有所用,在学习过程中又无形中巩固了基础医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新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掌握所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单个专业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和自学的能力。

  (三)学生成绩提高

  应用新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授课,不仅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直观、具体,容易识记,而且在学生复习和预习等自学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缩短授课课时,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两门课程的授课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授课效率。

  因此,我们认为在医学院校进行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是必要和可行的。该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社会效益)水平,控制教学经费(经济效益)。

计算机基础论文12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要充分结合与合理分配

  我们也知道,计算机真正的使用还是在于实践操作方面。因此,理论固然重要,实践更是理论的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通行的过程中,建议更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例如:我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总分是100分,实践操作就占了80分,理论知识只有20分。

  2教师知识更新与教材更新要与时俱进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产品与知识更新是非常迅猛的。以前的计算机可以说是庞然大物,而现在的计算机已经是小巧玲珑的笔记本、上网本甚至使我们离不开的手机,可见相关技术的发展速度是不可估量的。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若是还是以以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很可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脱节的情况,更谈不上应用。例如:USB的发展历史。USB1.0:1.5Mbps低速,1996年1月。USB1.1:12Mbps全速,1998年9月。USB2.0:480Mbps高速,20xx年4月。USB3.0:5Gbps超速,20xx年11月。当前涉及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教材还没有正式提到关于USB3.0的相关知识,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教材的权威性而无法获得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又如: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与更新,80年代、90年代的DOS到windows的一系列变化,就算是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vista与win7,虽然在版本上会有所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因此,必然有改善和增加的知识。因此,教师对自身知识的更新也非常重要。教师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时候到任教已经好几年过去了,长的甚至可以达到十几年时间。计算机技术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更何况已经有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教师若要适应新形势额发展,必须要努力充实自己,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积极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与知识。尤其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堂授课时内容不能一成不变,知识更不能过于陈旧,要及时将新的知识与新的计算机技术传授给学生。

  3提出选修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加满足

  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教学背景,入学时期在计算机技术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性是必然的,这也是当前影响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充分利用选修课来进行解决。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切实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课之前可以进行一次摸底测试,教师通过学生的成绩可以大致掌握学生关于计算机技术水平与理论知识的真实情况,学校可以出一个标准,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力处于什么层次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班,或者是免修。在进行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学校在进行统一测试,以保障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不退化。

  4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分析

  从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来分析,若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

  4.1本科生不用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进行能力考试。

  计算机基础课程本为必修课,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又或者是理科,还是工科都必须学,而且课时为64学时,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分别为32课时。在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关于打字、windowsXP基本操作与word20xx的简单排版都没有大的问题存在,主要是excel表格计算上不足。主要的特点与要求如下第一,本科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改为自学,然后学校统一组织考试,学生必须通过基础方面的测试,而且数学为1。考试的目的当然是让学生都能通过,这个过程是对学生现有计算机知识进行理论与实践一次强化,侧重点还是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第二,学生自学可以依靠学校的自动考试系统。而此系统的.优势不仅能自评理论题,也能对操作题进行评分。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机房进行练习,而且在完成之后还能及时得到评分,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动考试系统里可以选择的试题类型也比较丰富,这样学生可以充分的选择习题,发现自己的问题,把不会的变成会做的。不断的练习必然能提高计算机能力。

  4.2专科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本科生自学通过考试,但是对于专科生来说会存在局部的难度。由于起点的差异性,本身的水平也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因此,专科生应该都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而且要通过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

  4.3所有的本科生应该开设二级语言类课程。

  ’虽然没有对本科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不代表没有重视,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目前,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以及本科生都必须学习二级语言类课程,当前已经开设的课程主要有VisualFoxpro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通过这样的课程建设,学生能有效掌握计算基础操作能力,并且培养了程序设计的思想,能有效推动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5结语

  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提高。计算机专业无非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这才是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本质目标。因此,如何来设计课程、如何来教,如何来让学生学,使我们广大教育者必须不断面对的问题,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思考。

计算机基础论文13

  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MOOC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实施策略:遵循知识构建规律、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尊重学生学习特性。最后根据实施效果给出改进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应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一教育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给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MOOC促进了“翻转式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让国内高校追求已久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效课堂得以全面开展推广。

  本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探索高职院校实施翻转课堂的策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有以下优势。

  1)在教学内容上,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介绍操作系统、常用的办公软件、网络等,对于当今的学生而言,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中小学也有相关的课程,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于开展自主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2)在教学形式上,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介绍较少,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动手操作,达到熟练和掌握的程度。

  3)在教学条件上,大部分学生拥有个人计算机,并且可以接入互联网,为学生实操、互动交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基于以上条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具备了一定的有利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MOOC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实施策略,寻找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操作强化与重点难点解答 在目前的计算机基础课堂中,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基本知识点和演示基本操作,对于重点难点留给学生操作练习和讨论解答的时间甚少。学生需要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而在课外却很难很好地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在这种教学中,学生课内被动接受知识,应付操作练习,课外花费大量时间解决难点疑点,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实际上,大部分学生从小就有接触电脑和网络,已经有了很好的计算机基础,只要通过课程系统的介绍,教师简单的提点,大部分知识都能够很快上手掌握。此时教师只需要把课程的重点难点加以讲解和演示,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操作强化、讨论答疑,即可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而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还是以课内讲授、课外练习为主,造成课内学生因大部分知识已经掌握而无心听课,课外难点问题又得不到教师很好的指导,需要花费几倍的精力去完成,间接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上已经违背了知识建构的规律,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已经成为必然。

  以课本内容为主,缺乏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支持 受限于课堂讲授演示型教学模式,课堂内容以课本为主,辅助资源、辅助工具较少。在内容展示上,介绍型的PPT文本、图片较多,动画、虚拟仿真较少,不利于学生直观学习。在操作演示上,一次性操作演示为主,没有录制成微视频、动画,不利于学生回顾学习、加固知识。在交流方式上,课堂师生互动较多,课外师生、生生交流较少,缺乏在线学习互动平台支持,不利于学生课外讨论互动、协同学习。在评价反馈上,以教师课堂提问为主,课外学习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不利于学生自测与提高。

  以上种种,主要是缺乏在线学习平台、资源库平台、学习空间等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支持,没有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效。

  教学一视同仁,缺乏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特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往往缺乏个性化教学与体现学生时代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开展教学。受限于家庭条件、学习环境条件等,有些学生从小就已经接触电脑、网络,有非常坚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而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比较迟,操作电脑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而教师在课堂中需要照顾基础较弱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会放慢进度,全班按统一进度进行教学,造成基础较好的学生没有耐心听讲。同时,课堂进度放慢,受限于课时数量,课程深度和广度都会受到限制,无法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关联知识。

  2)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的时代特性开展教学。当代学生生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习惯于网络学习,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资源,解决相关疑问。通过在线交流工具进行交流互动、协同学习,长时间集中精力较难,善于利用零散时间开展碎片化学习。而传统课堂以集中教学为主,没有很好地顺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性。

  2 基于MOOC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实施策略

  遵循知识建构规律,以项目化教学推动课前课中学习 根据学生知识构建的规律,把简单的介绍性讲授型的内容放在课堂外自主学习,把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留在课堂中由教师指导、学生互助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并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在课堂内,教师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互助,通过项目解决达到知识转化的目的。而在课堂外,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通过观看视频、动画,阅读参考资料等,完成讲授型知识的学习,从而节省大量课内时间,让师生、生生互动有充足时间,实现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借MOOC平台实施线上线下学习 为了适应翻转课堂模式下教与学的方式,必须有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给予支持。MOOC天生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生,其与传统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有着很大区别。在内容组织上,传统网络课程以一个课时视频来呈现,包含知识点内容较多,视频时长较长。而MOOC课程以知识点微视频、动画等来呈现,并辅以图文等说明,还可以推送该知识点相关参考资源,为学生直观、深入地了解知识点内容提供最大的支持。而微视频的设计,也恰恰符合了当代学生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习惯和特性。在测试反馈上,MOOC平台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测试方式,包括视频学习中随机测试、练习、阶段测试、总结性测试等,能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反馈,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加以改进。在互动交流方面,MOOC平台提供在线学习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互助交流,可以通过平台记录学习笔记、学习心得。MOOC平台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紧密。

  尊重学生学习特性,根据内容、时间自主安排学习 通过MOOC平台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控制学习进度,根据原有学习基础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深度;避免重复学习已掌握的知识,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由此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此外,学生的精神集中力一般保持在10分钟左右,对于40分钟的课堂听讲或者收看视频录像,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MOOC以知识点为基本单元,每知识点讲授8~10分钟,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达到较好效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MOOC知识点微视频的特征,正好能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需要。所以,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性,是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的最佳方式。

  3 结论

  通过“遵循知识构建规律、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尊重学生学习特性”等策略,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实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是提高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知识掌握的强度;二是加强了师生、生生的讨论交流,提高了学习效率;三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习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学习过程适当引导 翻转课堂给予学生很大的空间开展自主学习,对于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学习自主性比较弱的学生,往往无从适应,甚至严重影响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给予一定的引导非常重要,如学习进度建议、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等。适当的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特别是对于刚接触MOOC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其作用更为重要。

  评价体系适度扩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学院制度的保障,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资金投入、激励政策等方面,同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需要完善。对于翻转课堂的评价与传统课堂的评价是有区别的,需要认可教师的教学方式,认可教师课后线上的辅导,认可在线的考核方式,认可学生的线上学习成绩,等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是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校园环境加强完善 翻转式课堂要实现无处不在的学习,需要建立支持翻转式课堂教学的校园环境,包括建立高速校园网,无线覆盖学校各个角落,提供稳健的云服务、易学易用的MOOC平台、移动学习APP,等等。除了硬件环境,还需要软件环境支持,包括服务于教师的课程制作支持,服务于学生的培训指导,等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师生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开放思想,积极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努力探索MOOC、SPOC、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选择性地阅读、理解教学内容;根据个人的时间和学习节奏,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学生不再只是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在提出疑惑、陈述观点、互助竞争中,学生语言表达、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计算机基础论文14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中职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中职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工作是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点。通过分析项目教学的涵义,来了解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

  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院校培养计算机方面人才的最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学习计算机其他方面的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逐渐显现,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

  1项目教学法的含义与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负责并安排学生处理某个独立项目。在处理过程中学生主要进行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价。通过项目了解整个动态,并掌握每项环节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探索创新。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①项目教学有多重目标的指向性。从学校的角度来讲,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把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支撑条件等作出改变。针对课程体系的建设逐渐发展与完善。从教师角度来讲可以改变教学方式,避免出现说教式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并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培训周期较短,并且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集中思想进行实践操作的练习。④通过课本的理论内容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通过操作的结果,来查看是否符合课本理论[1]。

  2项目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2.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程只有经过操作实践才能认识到课程教学的内容。因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实践操作教学方面并没有显著成果。就像梨子要亲口尝一尝才能知道它的甜一样的道理,必须进行亲身实践操作。项目教学的优点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通过整体项目的教学来积极主动的学习理论知识与体验实践课程。项目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坚持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氛围的学习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学,部分内容不是仅仅依靠个人操作实践,而是需要团队合作来进行操作。但是目前部分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没有重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项目教学活动,可以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交流看法、互相学习团队成员的优点。也使学生在团队内部的沟通、交流、合作等方面实现综合培养,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2.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方面,除了学习好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去认识、发现、解决问题。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2]。

  3项目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确定项目

  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做好准备工作。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本身知识结构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的拆分,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②中职教育本质属于职业教育,开展具有现实社会意义的教学项目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未来的职业能力。

  3.2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放弃传统的教学思想,确认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当然教师仍然是项目实施的指导者。另外,教学组织的选择实施方面,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学习小组,同时学习小组要由内部的明确分工。才能有效提升项目教学的质量。

  3.3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项目教学的最终结果。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情况,是否提升了学生计算机综合操作实践的能力。通过项目教学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案。另外,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教学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效果[3]。

  4教学案例

  4.1教学目标

  例如以Word文档教学为例,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熟练运用文本、字号、颜色、段落进行调整,能有效编辑文档;另外还要学会插入图片并将调整与修改;在文档的编写过程中要进行字数统计与随时保存的习惯。同时文档的内容与格式要保持整齐与图文并茂。

  4.2教学计划

  教师在项目教学的计划安排方面,首先进行Word文档理论教学,根据课文内容来布置上机实践,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习小组随时进行监督与指导,通过实践来测试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最终进行综合评价。

  4.3教学项目与导入

  项目教学的课程内容是《我的家乡美食文化》,要求是学生的介绍文字在500~700字数之间,并插入2张图片进行布局。之后教师在导入课程方面,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有所启发。

  4.4教学项目实施

  在教学项目的实施工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学生在接到任务之后及时收集资料,教师也要准备好相关的设备准备工作。②学生创建文档,文档创建之后,部分学生的文档没法打开。教师应有效指导他们文档格式存在的问题。③学生复制文本,学生在查找资料之后满目将内容复制、粘贴,结果发现文档的内容十分混乱,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同时要求学生做好保存。④插入图片,文档中插入图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图片的质量也很重要,因此学生利用Photoshop将图片进行技术处理,将图片调整到最佳效果。⑤做好检查,文档与图片整理之后,将内容进行检查与调整,合格之后将文档进行打印[4~8]。

  5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项目教学的应用,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项目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雷卫.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xx(09):137~138.

  [2]何育霖.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xx(26):85~86.

  [3]陈亚琴.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xx.

  [4]王淼.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xx.

  [5]陈颂阳.中职学校项目教学有效性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xx.

  [6]刘红梅.项目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xx.

  [7]王秋实.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xx.

  [8]刘长青.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xx.

计算机基础论文15

  【摘要

  本文是作者在历年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根据中职生的特点、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大纲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况所做的一些总结与探究,主要是引导中职学生在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使用过程中学会比较与类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学习,从“玩中学”到“学中玩”、乐于学习。

  【键词】中职;对比;类推;office;办公软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时,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职业生涯和发展以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几乎所有的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但中职生和大学生相比,他们基础差、耐性弱、接受能力不够强,最主要的是很多学生不能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不愿意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取对比差异、相似类推、重难点演练、吸引兴趣、扩展知识等方式来进行,并对学生的操作、作业进行口头表扬、鼓掌来鼓励、肯定学生,在上机课上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具体如下:

  一、对比差异

  但凡是使用过office办公软件的人都知道,对于同一个问题,几乎都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法。而这多种方法有时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而有时又会有差异。对于中职生不能要求每种方法都掌握,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将最常用的几种方法都给他们进行介绍,让他们知道解决问题时“可以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同时对比它们的差异,让学生知道“在不同的树上吊死效果不一样”,即不同解决方法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1.操作方法不一样,效果不一样举例:(1)给段落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给已经存在的段落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先选中要添加项目符号(或编号)的段落,利用“格式”菜单中的“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第二种方法:先右击要添加项目符号(或编号)的段落,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第三种方法:先选中要添加项目符号(或编号)的段落,利用“常用”工具栏上的“项目符号按钮和编号”按钮三种方法都可以给已经存在的段落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第三种方法稍有不同。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可以在多种项目符号(或编号)样式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定义,而使用第三种方法时,当单击“常用”工具栏的项目符号(或编号)按钮时,只能应用最近使用过的一种样式,再次单击“常用”工具栏的项目符号(或编号)按钮时,已经添加的项目符号(或编号)会消失掉。与此类似的还有给文本添加边框和底纹。(2)给文本添加边框和底纹也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先选中要添加边框或底纹的文本,再利用“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第二种方法:先选中要添加边框或底纹的文本,再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的“边框”按钮(或“底纹”按钮)两种方法都可以给文本添加边框和底纹,第一种方法可以对边框的类型、线型、颜色、宽度(或对底纹的填充颜色、样式)进行设置,而使用第二种方法时,当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字符边框”(或“底纹”)按钮时,只能应用最近使用过的一种样式,再次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字符边框”(或“底纹”)按钮时,已经添加的字符边框(或底纹)会消失掉。与此类似的还有给段落设置缩进等。设置段落缩进时,使用“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和使用标尺可以同时设置左缩进、右缩进、首行缩进,而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段落缩进”按钮只能设置左缩进,且每次只能改变1个字符。2.操作方法不一样,效果一样举例:在文本设置字体格式给字体设置字体格式有两种方法:“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工具栏上的各个字体格式按钮。两种方法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只是通过工具栏设置时一个按钮只能设置一个格式,通过“字体”对话框设置时可以一气呵成。与此类似的还有设置文字方向、设置段落的对齐方式、设置中文版式等。在讲解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时,一定要认真讲解、演示比较,同时让学生多动手练习,让他们心里能认知、接受。

  二、相似类推

  在《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中,如何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包中的三个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是重点。这三个软件在使用上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如:它们三者在启动、新建、打开、保存、关闭、退出、对象的选取、剪贴板的使用、格式刷的使用、公式与函数的使用等方面非常相似,因此,当讲解完Word,再讲Excel、Powerpoint的这些最基本操作时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Word是如何来操作的,一来复习旧知识,二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类推、学习新知识。现在以Word和Excel的`启动、Word表格、Excel工作表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为例进行讲解。例1:Word和Excel的启动启动Word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方法一:利用“开始”菜单启动方法二:利用桌面快捷方式启动而启动Excel最常用的也是这两种方法。例2:Word表格和Excel工作表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在Word表格中行是用数字来表示、列是用字母来表示,单元格地址由行号和列标组成,且行号在前、列标在后,单元格区域由“左上角单元格地址:右下角单元格地址”来表示。Excel工作表中单元格及单元格区域的表示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对Word表格进行计算使用公式和函数时,都必须以“=”号头,函数名后面的括号里是由常量、单元格地址、单元格区域组成。Excel工作表中使用公式和函数时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只要在讲解Word表格的计算时能讲细致点,并佐以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掌握,那么在第4章讲Excel工作表的公式与函数时就像是复习旧知识一样容易,而且由于工作表的行号、列标默认显示在每一行的最左侧、每一列的最上方,这样,学生识别相应单元格的地址时会更加容易。

  三、重难点演练

  对于每一章的重难点、考点都会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演示,其后立刻安排学生到教师机上当场演练———“趁热打铁”,并在上机课上布置相应的题让学生做作业,“温故而知新”。例如:给Word表格添加边框线、Word表格和Excel工作表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Excel工作表中数据清单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图表的生成、Powerpoint的版式设计、动画设计等。

  四、吸引兴趣、扩展知识

  对于一些不考但平时生活、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些知识,可以通过一些情景设置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扩展他们的知识、增加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例如:事先对一个Word文档设置一个“打开密码”,然后在上课过程中假装不经意地要双击打开这个文档进行某个操作的演示,可是,双击该Word文档后.要求用户输入“打开权限密码”。学生此时会非常好奇,为什么会这样?通过怎么的设置才能出现这种效果?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讲解如何对Word文档设置“打开权限密码”、“修改权限密码”,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修改、删除。当然,对于考点,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要讲解Powerpoint的动画设计(或超链接)时,可以事先做一个比较精美的设置了动画(或超链接)的Powerpoint文档,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实现这种效果。

  五、比赛打擂,鼓励加分

  按照学校教务部门的安排,《计算机基础》每周4节课,2节在多媒体教室上理论课,2节在机房上机,而且多为合班课。在多媒体教室上的这2节课很关键,主要是教师讲解新知识,但如果一味地教师讲,学生没有任何压力,会犯困,感觉听课很乏味,减少对这门课的兴趣,教学效果肯定好不到哪儿去。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讲解完几个相关知识点之后,出一些小测试题,从某个班找一名同学甲到教机师上进行现场做题,做完之后,立刻叫另外一个班的同学乙来“找茬”。而做题的同学、找错的同学不仅仅代表他个人,还代表他所在的班级,这样,每个人都带着压力来听课,自然会聚精会神地听讲,同时还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世上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表扬和鼓励的老师”。对于学生,千万不能吝啬表扬与鼓励。对于平时在做题和找错中表现好的同学一定要进行口头表扬、或让其它同学为之鼓掌、给其加平时分等鼓励政策。这样大家会觉得上这门课有使命感、成就感,会越来越喜欢上《计算机基础》课。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想法,如有不正确之处,还望各位领导与同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周云静,姜嫒嫒,施惠琼.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xx.12.

  [2]薛超英.计算机应用基础[M].中国地图出版社,20xx.8.

  [3]陈建军.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xx).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

  [4]周贤善,徐善针.大学计算机基础,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xx.6.

  [5]黄国兴,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xx),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

  作者:陈文梅 单位:荆州教育学院

【计算机基础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02-24

教学资源与计算机基础论文06-14

高校教学计算机基础论文06-14

教学探讨计算机基础论文06-14

计算机基础毕业论文03-26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论文06-15

关于分层教学计算机基础的论文06-14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03-29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5篇02-24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4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