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论文

时间:2023-01-12 09:46:37 论文 我要投稿

银行管理论文12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银行管理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银行管理论文12篇

  银行管理论文 篇1

  [提要]在《新巴塞尔协议》颁发之前,商业银行的功能仅仅只是普通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颁发后,商业银行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开始逐渐重视风险管理。为了商业银行稳定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深入改革并且不断建设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有助于银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飞速进步。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然后分析其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我国商业银行在不断进步,但同国外的商业银行对比,发展仍不成熟,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层不注重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建造,而且对风险的管理观念不强,使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且银行体系内也缺少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然而,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开展亦有一定阻碍,我国金融体制的现阶段还不甚健全,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管不到位,社会诚信水平低,都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如今,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健全,有许多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并且上市进行交易,商业银行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形式,但是其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的董事会不能最终承担起全部金融风险的职责。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十分看重,加上风险管理的承担主体不是很明朗,对于职责划分也不是很全,从而引致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认知相对比较薄弱,并且缺少了主动性。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来看,国家的资本成为了银行的资本担当者,最终导致了风险,在财政无力承担的严峻情况时,银行可能会发行货币来应对银行流动性要求,银行体系的运转最后会用货币膨胀来维持。

  (二)风险管理文化落后。我国同国外商业银行对比,发展速度慢,风险管理的文化底蕴略显不足。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观念不是很成熟,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的迅速发展,风险变化的要求。在银行的内控中,风险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且行为模式和风险观念都是由风险管理的文化所抉择的。并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有一些问题是由于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缺少文化底蕴,致使有些措施不能很有效的发挥作用。有些商业银行不能较好地处理业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其发展业务的时候,没有注重对风险的管理。在发展银行业务时,没有把风险管理同发展业务摆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能准确认识风险,而且会误认为风险管理会影响业务,减少业务的发展,从而使商业银行缺少动力。

  (三)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较匮乏。如今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要求提高,需要具备高的知识含量、综合能力、技术能力和对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通过从业资格的考试和严格的专业训练,才能够胜任其本职工作,银行风险管理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经济管理类、数理统计类的相关知识,进行专业训练才能在银行工作。当前,银行从业人员中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才比较稀缺,没有形成较好的具有专业水准的人才队伍,与国外的银行对比,风险管理水平落伍很多。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力度解决银行从业人员的选拔标准和要求,及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和激励措施,从而提高银行从业人员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专业人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我国应建立包括股东大会在内的相互制衡、运行有效、执行有序、监督有力的公司组织结构,良好的组织结构对公司健康运营有非常好的支撑作用。首先,风险的承担主体为董事会。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当制定相关经营策略,并且承担最终的责任;其次,加强监事会监管的能力,监事会主要负责监控高层管理是否尽职尽责和道德文明建设;最后,应该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对会议的监督。董事为了维护其声誉会有效地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选拔优秀的人才,保障银行在风险管理中有定期的培训,选择适合当前需要的培训。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晋升的培训、提升水平的培训。不同方向的培训计划,可以加快风险从业人员的水平,更好地胜任相应的工作,提升整体的素质,构造更好的学习平台,培养优秀人才。我国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信用风险,而商业银行风险人员现在属于培育期的状态,目前应当循序渐进。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风险比较集中的对公业务作为试点以起步,抓住关键的风险控制点例如信贷政策和风险较高的特定信贷的业务。通过对个人业务,其他业务逐步的探究。还能做到事前预防,在根源上控制风险。实行准入制度,对风险经理实行严格的风险经理资格考试准入制度,保证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对合格者,对于没有取得准入资格的人员不能聘请。参与风险活动的人员,可以分为业务与职能风险的从业人员,两者共同参与日常的管理。职能风险人员对风险进行监督与评估,双方共同负责管理。兴业银行实行这种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明晰业务部门的工作相关职责,相互牵制对方的权利,有效地提升了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风险管理的文化是企业最容易忽视也是最不容忽视的一种文化,对于这种特有文化企业应该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培训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列举风险的危害,提高所有员工的风险意识,并且使得管理人员对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有更深的理解。企业应把风险管理的意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拓展企业文化的包含面,把企业文化和风险管理相融合,培育起贯穿企业上下具有生机活力的企业文化。银行经营多年,实践形成的风险管理的价值观,传统的习惯,建立优秀的风险管理的文化,对商业银行发展有利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风险的管理文化决定了价值的取向、行为的典范、道德的水平。

  (三)建立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企业应该使用严格的考核制度对风险管理人员实行准入,对不合格人员坚决辞退,这样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促使银行风险管理队伍的不断壮大。一个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团队可以帮助银行建立最稳固的根基。银行从业人员需要有较为丰富的风险管理基础知识、数理知识与电脑操作技能。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也开始比较厚爱优秀人员,我们还需要坚持长期培养、挖掘人才,并不断补充后续的储备力量,保持团队的稳定性,通过激励员工,防止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流失,有利于壮大银行。比较好的方法为多人掌握重点技术的一部分,杜绝员工跳槽对银行管理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晋升的机制,可以让有能力的年轻人有空间发展,发挥自身能力。另外,定期培训银行从业人员,有利于提升工作质量和风险管理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华荣.议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J].现代金融信息,20xx.11.

  [2]张行.浅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科技探索,20xx.6.

  银行管理论文 篇2

  【摘要】银行和整个金融业的主要风险形式就是信贷风险,这也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主要防范和控制的对象。银行信贷业务会带来一定的信用风险,这也是银行比较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的银行收到各种因素的冲击,需要承受各种风险,在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当中存在一些问题,也逐渐增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管理银行信贷管理。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信贷风险指的就是银行在实际经营的时候,受到来自产业政策和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贷款无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将将本息收回来,导致商业银行损失资金。近些年我国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不断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和外资银行进行比较仍旧具备一定的差距。

  一、概述银行信贷风险

  (一)银行信贷风险的含义

  银行信贷风险指的就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管理和经营银行的过程中,实际收益结果和预期收益目标之间存在背离的情况,可能会损失资产。信贷风险指的就是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照约定的时间归还信贷本息,导致银行损失资金。在银行当中主要存在三种形式:赔本风险、赔息风险、赔利风险。

  (二)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存在信贷风险,那么信贷风险就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客观存在的事物,在当前的银行业务工作当中,还不存在不具备风险的信贷活动。2.隐蔽性。信贷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因为各种信用特点,从而掩盖了其表象。3.扩散性。发生信贷风险,银行就会损失一定的资金,这样对于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会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出现关联式的链条式反映。4.可控性。银行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制度,识别和预测风险,可以做到事中防范,并且在事后进行化解。

  (三)银行信贷存在的原因

  环境的不确定性属于一个原因。银行和企业都要预测信贷行为的经济前景,有效的预计在某一个时间清偿贷入或者贷出的资金,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得经济利用,保证借贷行为正常的开展下去。如果其中一方在预测方面出现了偏差,那么可能就会出现风险。在市场经济当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会扩大这种偏差。双方信息不对称也会引发信贷风险。通常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形成委托人-代理人关系。贷方不能完全了解委托人,代理人利用对方信息不够去那面,从而利用合同条款,那么委托人就会处于劣势,杜宇市场的有效运行形成干扰,市场甚至还会失灵。借方和投资项目的偿付和盈利的能力决定着银行信贷活动的收益情况,企业问了活动贷款,会刻意隐瞒不利信息,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就会导致信贷市场出现危机。

  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

  (一)银行信贷投放行业比较集中

  当前我国银行信贷业务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当前通讯行业和生产制造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在快速的整张,吸引了很多银行的投入信贷资金,在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价格预期并没有回归到合理的水平上。结合国际行业的经验和数据,个人房产信贷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其风险暴露周期保持下3~5年,我国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也开始运作了好几年,各种隐藏的风险可能会依次爆发,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下,可能会逆转房地产不断加码的情况,但是会不断增加银行的房地产个人信贷风险,这样也会增加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信贷风险。

  (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和流程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银行信贷管理组织存在条块风格的情况,信贷风险管理环节和流程无法获得有效的衔接和梳理,没有完善心爱风险管理的流程,那么就无法整体测量和把握信贷风险状况,在制度方面,在日常管理当中也没有纳入信贷风险的分析和计量等。缺乏独立的风险报告,这样经营管理层就无法全面的把握信贷风险,仍旧利用传统的比例参数分析银行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没有利用现代信用风险评价和测量方法,这样就无法及时准确的处理大量的数据,也无法有效的面对信贷市场的环境变化。我国银行实现信息化管理比较晚,缺乏成熟的专家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三)没有完善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

  银行信贷更好的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当前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环节比较薄弱,在信贷业务当中存在骗贷和诈贷的情况,这都是因为信贷操作不够健全,导致我国银行信贷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缺陷和漏洞。通常是因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缺乏信贷风险识别机制和评估机制,没有明确新贷方风险内部控制的责权界限。针对我国拟经济的走势预期,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需要加强管理信贷风险工作。

  (四)个人住房贷款的成数比较高

  住房贷款按揭成数指的就是贷款额度和房产价值二者的比例,银行为了将业务规模不断扩展,其按揭成数通常都是比较高的。当前我国规定了房地产的要求,对于商业银行的控制风险也提出了具体的封信撒,降低了按揭成数,但是这个数值还是比较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对于不同的贷款人来说,其偿还能力和信用也是具有差别的,银行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我国政策上对于信用条件比较差的贷款人来说,可以适当的将首付比例提升,这样可以减少因为违约造成的损失。

  三、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管理途径

  (一)树立稳固的经营理念

  信贷风险防范工作的前提就是树立牢固的经营指导思想。银行高级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进行扩张,片面的追求规模和速度,也不能涉及到违规禁区。其次要保持谨慎的工作态度,在经营每个业务的时候都要高度的耐性,清醒的认识到信贷业务方面的风险,保持高度的敏感度。其次需要利用合理的信达思政策,结合各个时期和业务的特点,明确银行的信贷指导,从而促进新航业务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银行需要制定出资产复杂管理政策和信贷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掌握银行可以承受的风险程度和潜在的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内容。在微观管理方面,各个信贷专业部门要做到因地制宜,对于信贷客户的经营者和资金实力以及经济效益进行认真的审核。

  (二)完善信贷业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银行的高策决策人可以直接控制内部控制机构,在实践经验方面,内部信贷封信啊控制体系的管理人员如果是高级别的决策层那么其运作效率和实际效果的发挥也是比较好的,银行高层管理制定控制目标,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将内部和外部的阻力进行减少,并且使其整体认同感得到有效的提高。强化内部控制体系的职责和运作,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属于一个系统工程,各个部门需要明确自身的系统职责,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密切的的协同,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审查和监督以及反馈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有效的修改建议和体系,这样可以改进内部控制体系。

  (三)完善审查制度

  建立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价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分析信贷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变动等重大问题,及时向信贷人员发出报警信号。企业信用风险的等级评价结合信贷上企业的风险水平和财务状况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分,最后确定其主要层次,确定授信额度。结合我国印上信贷的主要特点,建立贷款合同违约分析评价模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全程跟踪和监督财务状况和经营过程,明确贷款企业的检测对象,建立行为业务数据库,预测和评估企业的可能走势和趋向,做出最佳的防范措施。利用各种资产组合的管理方法,将信贷业务的风险进行降低当前在很多发达国家普遍利用贷款组合管理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收益,还可以降低风险,利用科学的贷款组合,可以综合分析经济环境的走势和行业的发展前景,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四)完善信贷联保模式

  银行对于微小企业发放联保贷款的时候,通常都会利用商会联保模式和行业协会联保模式,结合商会和行业协会的整合优势,对于风险更好的控制。但是这两种模式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这种模式的直接受益人就是商会和行业协会的成员,因此存在过度融资的风险。这就需要建立内外部共同监管的部门,负责筛选客户和把控风险,降低风险。此外利用联保模式需要严格控制风险

  四、结束语

  近些年不断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挑战力我国的信贷风险管理,这就需要加强监督银行信贷经营过程中的各个变量,明确信贷业务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保证银行信贷业务可以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银行管理论文 篇3

  摘要: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财务部门加强银行存款管理的重要工具,要充分认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规范会计记录、防控资金风险、提升企业管理的积极意义。本文针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及其使用进行了分析,并就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企业资金管理提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分析;资金管理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下简称“调节表”)是财务部门加强银行存款管理的重要工具,现将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管理有关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为什么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从财务管理的实务来看,编制调节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对比银行流水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来发现两者记录的差异,找到未达账项。二是通过对比银行流水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差异,检查资金管理人员是否存在挪用资金等非预期的异常事项,防控资金舞弊行为。

  二、应该由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鉴于编制调节表的目的之一是预防资金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所以参与资金收支管理的人员不宜编制调节表。首先出纳人员不得编制调节表;其次如果单位采用网络银行来支付资金,参与资金支付的录入人员、一级复核和二级复核人员一般不宜编制调节表。究竟由谁来编制调节表,要视单位财务人员的编制来定。有的单位财务人员数量充足,分工较细,可以由财务部门内部负责独立稽核的岗位来编制;没有独立稽核岗位的,也可以由负责总账报表业务的岗位来编制。如果单位财务人员较少,无法做到明细分工,则可以由不主要从事资金业务的会计岗位来编制。

  三、什么时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调节表一定要按月编制,并且最好是在编制月度财务报表之前完成。因为不管是要调整未达账项,还是要发现资金异常,都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调节表如果做迟了或者不按财务会计的结账节奏编制,就失去了管理上的意义。具体来说,如果单位的银行存款业务非常频繁,在月底一次编制会耗费大量时间的话,可以采用按周或旬分段进行银行流水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比对、在月底综合完成编制调节表的编制工作;如果单位的银行存款业务不是特别频繁,则可在月度银行存款业务完结之后一次性编制。但不管采用哪种具体方式,最好在月度报表编制之前完成调节表的编制。

  四、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审格式

  实务中调节表有许多具体的模式,但无论何种模式的调节表,都分为三个主要模块:一是调节表的表头部分,二是调节表的主体部分即数据的调节过程,二是调节表的签字部分即编审人员签字过程。调节表的表头部分要标明公司名称、银行名称、银行账号、所属年份月度(银行流水所属月度)、编制日期(具体的编制日期,一般在月末或次月初)等事项。如果公司在多个银行开设多家账号,则要分银行分账号逐一编制调节表,不存在按银行汇总编制的问题。调节表的主体部分主要说明银行流水的期末余额、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期末余额,银行流水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银行已付企业未付,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企业已付银行未付。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企业已付银行未付这两项的后面不但要标明金额,也要同时标明企业记账日期和记账凭证编号,以方便核对。另外,在未达账项的任何一个类别中,都不得汇总编制。比如在“银行已收企业未收”这一类别中,共有十笔业务,需要将这十笔业务序时逐一填列在银行已收企业未收这一类下,不得将这十笔业务汇总成一笔填列在该项下。调节表的签字部分要视公司的具体管理程序而定,但至少包含三个主体:一是编制人;二是审核人,审核人由编制人以外的人员担任;三是批准人,批准人一般由财务部负责人担任,有的公司的调节表的批准人有两级,即财务部负责人和总会计师需要同时签字。

  五、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分析使用

  调节表的分析使用是调节表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编制调节表的意义所在。有些公司的调节表编制与财务报表编制和资金风险管控没有联系起来,调节表编制完成后就束之高阁,这种为编制调节表而编制调节表的行为在管理上没有任何意义。调节表的分析主要包括长期未达账项分析和异常未达账项分析。

  (一)长期未达账项分析。

  企业正常的未达账项主要是在月初月末由于银行与企业的记账时间差形成的,因此上月形成的未达账项一般在本月就会消失。企业出现了超过一个月的“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或“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未达账项,除可能是企业开出的支票,持票人未及时向银行兑现外;也可能是企业为了躲避上级单位月末资金余额的考核而做假;如果企业出现了超过一个月的“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或“银行已付企业未付”,则说明企业业务单据传递不及时,财务部门没能及时记账或记账不完整,也有可能存在资金在财务账外周转的问题。

  (二)异常未达账项分析。

  企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出现异常现象往往表明企业的资金管理还不完全规范。例如,如果调节表中同时出现了“银行已付企业未付”和“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未达账项且金额完全相等,或是一笔“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金额和几笔“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金额之和相等,或是几笔“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金额之和和“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金额相等,则很可能是资金管理人员在通过“月初借月尾巴还”的方式在挪用资金。财务部门应当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调节表的分析,并在编制月度财务报表前使用调节表的分析成果。通过对调节表的分析,如果发现业务部门单据传递滞后导致会计记账不及时,要及时督促业务部门及时传递单据;如果发现财务部门记账不完整,会计要及时记录遗漏的业务;如果发现企业已经开出的支票未及时兑现,要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如果发现资金账外周转和挪用资金等舞弊行为,要按公司规定程序进行及时处置。

  六、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其他工作

  为了更好的编制调节表,公司在记录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应当按银行流水逐笔登记,尽量不要将多个银行单据编制汇总凭证。比如,企业从银行收到十张手续费的单据,每张5元,那么会计最好编制10个银行存款的会计分录,每个分录的金额是5元,而不要编制一笔50元的银行存款会计分录。银行存款调节表要按正规的会计档案进行管理,分银行分账户序时装订成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虽然是会计管理的基本工具,但如果设置规范、使用得当,小工具就能发现大问题,因此要充分认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规范会计记录、防控资金风险、提升企业管理的积极意义,高度重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管理。

  银行管理论文 篇4

  一、前言

  通常意义上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义,是按照对理财基金的特殊的投资运作方式为标准的,它是一种根据需要定制的金融投资,既投资于债券、股票等基础资产,又要投资于以相应基础资产为标的的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通过复杂多样的投资模式,以保证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得超过居民定期存款的到期收益率。总而言之,它是将固定收益证券特征与衍生交易特征融为一体的新型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市场上最火热的理财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固定收益类、浮动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最早出现也是相对发展最为成熟的理财产品,按投资标的和产品设计不同分为信用联结型、票据债券类、信贷资产转让类和信托贷款类四种类型。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在股市活跃时应市场呼声而出,可以投资于信托贷款、新股申购、货币市场、股票基金等等方向。构成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最庞大的队伍就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它与上述两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通过投资于以基础及产为标的的衍生金融工具规避了相应的系统性风险,也因此成为最复杂多变的理财产品。

  二、结构性理财成品的诞生动因

  (一)银行规避资本金管制的要求

  商业银行在经营自有业务时需要按监管当局规定的风险权重计算资产对应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常常会出现因为资本金约束而无法满足客户信贷需求或经营高盈利项目的情况,结构性理财产品和其他理财型产品一样同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能够使银行在不增加或减少自有资产负债的条件下,即不占用或极少占有资本金条件下,满足客户的特别投资理财需求并获得手续费等收益,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二)规模化运作降低成本,便于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结构性理财产品将众多投资者闲散资金聚集到一起,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化投资,由于规模巨大对投资方向和产品就有选择性,能够以批发价格进行交易,获取规模化收益。同时,结构性理财产品能够进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的自有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理财产品,能够同时满足投资者和银行在自有资信不足或自有经营项目方向受限制的情况下涉足金融衍生市场的要求。

  (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无论是投资债券、股票等基础资产,还是投资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都会在买卖过程中承担相应的印花税和手续费,这是实际发生的成本。投资前所做的信息搜集、数据处理、形势分析都会造成相应的决策成本,这是隐性的成本。万一信息掌握不充分或决策失误,也会带来选择其他资产获得收益的机会成本。而这些成本,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专业化运作、规模化运作的情况下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

  三、结构性理财产品特点分析

  (一)原理上近似于购买一个零息票债券的同时持有一个看涨期权多头

  以保本型股票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例,它是这样一类理财产品,其收益率可能与某只股票或某股票组合或股票指数相挂钩,挂钩标的资产的市场表现决定该产品的到期收益率。一般情况下,标的资产的市值越高,产品可以获得的收益也越高,当然这也要受到产品收益率设计的影响,有的产品就是观测期内标的资产表现越平常波动越小,收益越高。而同时,其本金得到全部或部分保护。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与同时购买一个零息票债券和持有一个看涨期权的多头近似。零息票债券保证投资成本和无风险收益,看涨期权保证在支付相应期权费(理财费)条件下获得未来的一个权利,该权利帮助投资者实现价格上涨时获取收益价格下跌时成本为0的投资模式。对保本型股票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价亦是按照这一原理,产品价值等于零息票债券价值与看涨期权价值之和(V=B+S),产品收益率等于1+min(k,max〔(ST/St-1),〕,其中,k表示保本型产品的最高收益率,ST/St-1表示股票收益率,表示参与率,即挂钩股票价格上升时,投资者可从股票收益率上涨中获得的分享比例。(ST/St-1)就表示投资者从股票收益率上涨中获得的实际收益率。表示保本型产品的最低收益率,即保本率。等于0意味着完全保本,小于0意味着部分保本。

  (二)一般挂钩的标的资产都要求有某种金融衍生工具相对应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就是一种满足特定需求的金融投资,这种投资的特征就是投资挂钩的`基础资产的同时投资以相应基础资产为标的衍生金融工具,依据复杂的计算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原理,对全部或部分本金套期保值,最终暴露的风险头寸仅局限于运用市场资金成本与产品设计的最低收益之间的利息差异。这就要求,在挂钩的基础资产选择上,需要以是否存在对应的金融衍生工具为标准。目前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发达,无法为发售产品的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该类避险工具,现有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主要标的资产依然局限于国外金融市场上的基础资产。

  银行管理论文 篇5

  【摘要】在时代飞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内外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着日趋复杂的风险,担保贷款风险管理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出现,主要就在于没有正确认识风险管理,没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等;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构建完善的担保信用体系,防范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银行信贷业务开展中,因为借贷双方信息是不对称的,为了避免风险出现,会要求借款也将抵押担保或者第三方担保提供出来,并且对担保违约责任明确规定。但是,现阶段普遍出现了企业之间的互保现象,甚至有担保圈形成,经常出现一些担保关联风险事件。主要原因就在于担保圈涉及到十分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果有风险出现于任何一个环节,就会逐步扩散到其他企业。

  一、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信贷业务发展情况

  具体来讲,担保贷款风险指的是借款人或者第三方提供担保之后,有一些无法控制和预料的因素影响到发放的贷款,进而损失信贷资金。担保风险属于一种重要的风险类型,风险一般属性其都具备。由于有一定的间隔存在于担保贷款发放与收回之间,而各种不确定因素出现于本段时间内,影响到借款人的正常还贷,无法收回银行贷款,进而出现担保信贷风险。时代的进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币信贷总量越来越高;而研究发现,有高额不良贷款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中,经过相应的努力措施,虽然减少了不良贷款的数量,但是不良贷款率依然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因此,就需要重视贷款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担保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正确认识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全面的认识,没有将风险防范观念给正确树立下去。部分工作人员也没有正确认识信贷风险的防范,认为相较于信用贷款来讲,担保贷款更加的安全,没有较大的风险存在;部分人员认为借款人即使换不了,还能够向保证人追索。在贷款审批决策过程中,对担保形式过分追求,没有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对担保措施有着过大的依赖。

  (二)没有足够的规章制度观念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将规章制度观念给树立下去,没有严格审查担保合法性及有效性,没有规范管理担保措施,可能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如保证人没有相应的主体资格,没有深入了解保证人意愿及没有完善的抵押手续等。

  (三)银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担保圈现象。借贷双方因为不能对称了解对方信息,银行无法透彻了解客户的质量、风险及未来经营信息等,为了促使信贷交易中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得到降低,往往会将担保机制给运用过来,以便对信贷业务违约风险有效防范;但是有问题出现于抵押或者质押物中,就要求由第三方担保存在,且对违约责任进行明确,而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土地厂房等资源,银行就会要求一些企业形成担保圈。爆发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我国将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实施下去,导致银行贷款量不断扩大。在这种大形势下,银行对融资业务申请审查审批程序逐渐放松,银行信贷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没有细致调查,导致风险问题的出现。

  (四)执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发现,现阶段没有理想的执法环境,在保证人和抵押物执行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没有真正构建社会信用经济,经常会出现一些地方保护或者行政干预现象出现,银行为了实现债权,在依法执行保证人和抵押物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出现了诸多的司法白条,虽然官司赢了,但是没有获得相应的资金。

  三、我国商业银行担保贷款风险管理对策

  (一)对项目还款来源重点考虑在开展信贷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对借款人的经济效益科学分析,将项目还款来源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不能够对担保过分强调或者依赖。担保是一种额外保障,借款合同的基本程序不能够被其取代,借款人的经营状况与还款能力也不能够被担保所改善。如果商业银行为了偿还贷款,必须要执行担保措施,那么就会必然侵蚀到贷款效益。

  (二)对担保合理设置通过对担保合理设置,相当于贷款回收的还款来源多了一个。设置担保主要是为了将一个潜在的还款来源提供给债权银行,以便促使贷款偿还可能性得到提高。实践研究表明,设置的担保方式,还款来源容易控制,就更加的有效,如相较于其他担保方式来讲,质押方式担保具有更低的不良率。因此,在信贷决策实施过程中,就需要严格审查担保的可行性与充分性,选择的担保方式需要能够容易控制还款来源,以便促使担保的作用有效发挥,能够对贷款风险有效的抵御和化解。

  (三)对贷款管理进行规范,做好监督检查要对贷款管理程序进行规范,将监督检查工作给深入开展下去,以便保证有效落实贷款担保;研究发现,现阶段有各种问题出现于商业银行贷款担保中,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下去,甚至违反了相关规定。因此,就需要对贷款管理内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将审贷分离制度给严格执行下去,构建相应的责任制度体系,严格监督审查信贷审批业务,以便对贷款操作中潜在的人为风险有效规避,保证能够有效落实贷款担保。

  (四)加大执行力度在担保贷款中,担保与抵押措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能够有效的抵御和防范贷款风险,虽然行政干预、司法白条及担保措施不够有效等原因存在,但是也有其他因素的直接影响,如债券银行没有较强的追索意识,没有足够的执行力度等。针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将保障合法权益的理念给树立下去,严格执行保证人及抵押物,对担保责任进行明确,如果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法归还欠款,需要对保证人及时追索,对抵押物及时处置等。

  (五)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促使征信体系得到完善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及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出现,需要构建公开信息披露制度。现阶段因为没有完善的社会征信系统,银行无法共享跨行信息及没有彻底披露企业信息等状况存在,银行只能够对企业部分担保圈风险信息进行了解,无法掌握其他隐形担保圈关联关系,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将银行间信息共享平台给搭建起来,对人民银行征信体系科学构建。首先,对银行同业之间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构建,通过对金融同业及其他部门客户担保信息、信用风险信息等进行采集和汇总,以便促使商业银行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其次,对企业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对担保关联披露信息内容进行明确,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及时效大力约束,保证企业能够将各类变动信息及时公开出来,处罚那些不能够及时披露信息或者对某些信息披露事项故意隐瞒的企业。对于中介机构来讲,需要规范公正的开展监督工作,中介机构要不断努力,促使自身职业素质及审计水平得到提升,以便更加准确客观的开展审计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有担保风险出现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这些风险的存在,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缺陷,制约到了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在未来的发展中,商业银行需要完善制度,规范信贷业务操作程序,增强操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积极完善制度体系,约束信贷行为。

  【参考文献】

  [1]王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关联风险及防范对策[J].河北学刊,20xx,4(14):133-135.

  [2]郑冲,李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金融管理与研究,20xx,4(10):55-57.

  [3]余敏.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月刊,20xx,5(18):66-68.

  [4]曹雪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新思考[J].时代金融旬刊,20xx,5(14):144-145.

  银行管理论文 篇6

  摘要:在日益激励的市场面前,企业面临的竞争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在逐步加剧,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软功能,提高企业凝聚力,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为企业保留最宝贵的资源,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通过分析其凝聚力和管理效果,研究企业凝聚力对银行的影响,为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凝聚力

  一、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各个环节进行规划和管理。人力资源首先是对人的管理,而企业凝聚力也是通过人来凝聚的,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更好地运用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中。一个凝聚力强的企业,员工从上到下都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向着同一个大方向一起努力,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凝聚力是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表现,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主要作用表现在诱导作用,即对企业成员的诱发、劝导,激发每个企业成员的积极性,以保证企业目标与个体目标一致;其次通过好的管理能力使他们的合力方向朝向企业目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一个企业具备团队精神则企业凝聚力就强,就能较好地适应外界变化,处理好内部冲突;企业成员对企业及企业领导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企业的目标就得以实现。

  二、中国建设银行的凝聚力分析

  (一)建行的企业文化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中国建设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20xx年7月20日全球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22位,较上年提升7位。建行的愿景是始终走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最前列,成为世界一流银行。使命是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核心价值观包括诚实、公正、稳健、创造。

  (二)组织行为方面

  加强员工职业操守教育。比如建行某分行组织员工积极学习优秀员工先进事迹,教育员工向先进看齐,爱行爱岗、勤勉尽责,激情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结合金融系统典型案例,加大合规文化宣讲力度,引导员工珍惜职业生涯,养成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的良好习惯。建行积极解决员工合理诉求,在春节前后开展员工家访活动,征询员工和员工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员工本人或直系亲属生病时进行探望,将组织的关怀送达给员工;管理人员经常与员工进行座谈交流、谈心沟通,化解员工思想情绪,对于员工共同反映的合理诉求,积极予以解决,增强员工队伍向心力。另外,建行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缓解员工压力,通过大力宣传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增加存款取款一体机等自助设备,加快柜面业务分流步伐,缓解柜面业务压力;组织员工进行文体比赛,活跃员工文化生活,疏导员工工作压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三、中国建设银行的管理效果研究

  (一)企业方面

  20xx年建行实现净利润2,323.98亿元,较上年增长1.53%,建行盈利水平实现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适度增长,净利息收益率稳中有升,积极开展服务与产品创新,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建行内部凝聚力的提升,员工从上到下都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向着同一个大方向一起努力,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员工方面

  20xx年建行共支付员工317.79亿元薪酬,其中包括工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其他社会保险及员工福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内部退养福利、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建行充分发挥绩效薪酬的激励约束作用,树立鼓励价值创造的考核分配理念,继续贯彻落实向经营一线倾斜导向,坚持薪酬增长向基层机构、业务一线和直接创造价值的岗位倾斜,激发一线员工创利增收的积极性;加强境外机构及控股子公司薪酬管理,服务全行综合化经营和海外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导向,使薪酬与业绩贡献相符。另外,建行还强化金融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紧密围绕全行转型发展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培训、现场培训、网络培训相结合,提升全行员工全面推进转型发展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中国建设银行对其他银行管理的启示

  (一)加大绩效薪酬的约束作用

  制订相关办法对因违规失职行为受到纪律处分或其他处理的员工薪酬进行扣减,从正反两方面既鼓励了员工加强自身业绩也从反反方面减少员工错误的发生。

  (二)加强员工职业操守教育

  组织员工积极学习优秀员工先进事迹,教育员工向先进看齐,爱行爱岗、勤勉尽责,激情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结合金融系统典型案例,加大合规文化宣讲力度,引导员工珍惜职业生涯,养成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的良好习惯。

  (三)积极解决员工合理诉求

  在春节前后开展员工家访活动,征询员工和员工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员工本人或直系亲属生病时进行探望,将组织的关怀送达给员工;管理人员经常与员工进行座谈交流、谈心沟通,化解员工思想情绪,对于员工共同反映的合理诉求,积极予以解决,增强员工队伍向心力。

  (四)缓解员工压力

  通过大力宣传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增加存款取款一体机等自助设备,加快柜面业务分流步伐,缓解柜面业务压力;组织员工进行文体比赛,活跃员工文化生活,疏导员工工作压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黄丽霞.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中国建设银行.

  银行管理论文 篇7

  论文关键词:内部管理 国际业务 商业银行 国际结算业务 国际化进程 国内银行业

  论文摘要:随着国内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结算业务在品种和数量上正成倍增长。商业银行如何做好做强国际结算.规范国际业务内部管理.值得认真探讨和研究。

  一、加强内外沟通。提高运作效率。

  国际业务涉及银行、税务、外管 、海关等多个部门,为了进一步做好国际业务.商业银行有必要就操作当中遇到的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以提高效率,防范风险。例如,银行在处理报关单时.需要登录海关核查网对每一份报关单进行核查、核注,在核查的过程当中会经常由于网络故障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如果能和海关的技术部门取得沟通,掌握一些保障通信质量的手段。对提高银行业务处理效率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国际服务贸易项下付汇。客户需要向银行提交相关的税务凭证.由于对纳税法规、程序不熟悉,客户往往要在银行与税务部门之间往返很多次才能办成业务,如果能在银行、税务之间建立一条快捷通道.方便银行与税务部门沟通.可以给客户办理业务带来许多便利。外汇管理局作为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内部国际业务的直接管理部门.是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的机构.新政策发布时会以各种方式对银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银行也可就日常操作当中碰到的问题向外管寻求正确的答案。

  做好国际业务日常工作.不仅要加强外部沟通。更重要的是做好与银行内部机构的协调工作。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实行本外币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运用人民币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成熟模式和经验对国际业务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防范风险。但国际业务相对于人民币业务来说更加复杂多变.政策灵活度大.如果一味地将人民币业务的管理模式用于国际业务当中,不能真正涵盖国际业务的各项业务。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出更有针对性、专业性的业务流程和内控制度。比如国际业务当中工作量大而重复性高的业务报关单核查、外管申报工作,如果能和技术部门合作开发相应的程序.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使用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报关单的自动核查系统.不仅减少了人力,还缩短了工作时问。而对于外管申报工作来说,自动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开发相应的处理程序.将可大大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提升准确率,解放劳动力,提高效率。

  二、加强内控建设。

  实现流程管理。加强国际业务内控制度建设。是有效防止商业银行风险的关键。就商业银行国际业务来说.一是要对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研究梳理.并借鉴国内外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统一进行制度和流程再造从根本上解决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二是要坚持“内控先行”的原则.在开发推广新产品过程中.明确各单位各部门责任.制定相互制衡的业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三是要狠抓各项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制度监督机制。

  制定完善的业务流程是强化内控管理、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保障,尤其在国际业务操作当中,如何优化、修订合理的业务流程.是增强执行能力、提高运作效率、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的保证。建议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梳理 、分析。剔除不科学、重复劳动的部分.并编制“岗位操作说明手册”。国际业务管理部门应始终把内控制度建设放在业务发展的前面.结合国理韧探际惯例和本部门业务环节风险点。制定下发国际业务管理规定、业务操作流程。明确各岗位的日常工作职责、经办权限、业务办理时限等具体内容。使业务受理有章可循。业务经办有章可依,在控制差错发生的前提下 ,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重视人才战略。

  加速培养专业人才。国际结算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时效性、政策性均较强的工作.而高质量的骨干人才是发展国际贸易结算业务、保持市场和技术领先地位的必要条件。综观近几年来人才流动的现象。国际业务部门是人才流动最多最快的一个领域.尤其是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几乎成为外资银行人才的培育基地.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商业银行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员工进出渠道不畅。当前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人才的录用主要定位于大专院校.而不是全方位面向社会招聘所需人才.给引进人才资源设置了障碍。同时在对待人才外流上继续坚持能留则留、能堵则堵的消极办法,没有适当的淘汰制度,缺乏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二是考核不能为优胜劣汰提供科学依据。由于考核体系本身不够严密.很容易出现业绩放大英雄的现象.同时考核制度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考核指标在分配中的占比不合理等.也削弱了考核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致使人力资源管理不能为优胜劣汰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上述现象.要高度重视对从事国际业务内部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提拔.选派业务骨干到海外培训或工作,加强国际结算业务人员与海外分行及代理行的业务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要为国际结算业务人员建立类似于会计、出纳 、存款等部门的岗位津贴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努力开发新业务,提高全行国际业务的竞争水平。要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培育、激励、管理与使用,以开放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吸引 “会跑的资源”留住“智慧的脑袋”.这是促进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根本。

  银行管理论文 篇8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持续不断的深入推进,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环节中的重要一员——企业,也在不断由内源融资转向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双向驱动。近三十年来,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方式逐步从银行贷款扩展到股票、债券、信托、资产管理计划等诸多形式,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债券、信托、资管计划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受到市场完善程度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观念的影响,出现了“刚性兑付”现象,给企业、银行、政府都带来了较大压力,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关键词:债券;信托;刚性兑付;财务风险

  当前,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经营规模、现金流量都在不断的扩大,原有依靠利润扩大规模、发展生产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经营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外部投资,从最初的银行贷款到发行债券,再到资本市场发行股票融资。受国内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不成熟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很少有债券和股权融资。金融危机后,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更多的公司开始选择以债券、信托、项目融资等来作为融资手段。近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出现亏损扩大,现金流压力增加的现象,偿债风险逐步加大。

  一、什么是刚性兑付

  “刚性兑付”是指无论发行主体是否盈利,都必须向投资人全额支付本金和利息,即指发行主体需努力保证债务的偿还,而不考虑其是否仍具有偿债能力。当然,在公司盈利的情况下公司会履行条款,如期偿还债务,只有当前发生亏损客观上无法偿还债务,或主观不愿偿还债务的条件下,“刚性兑付”的条件的才会成立,因此,“刚性兑付”主要发生在发行主体公开宣布其无法履行偿债义务之后。在担保情况下,刚性兑付的主体还包括担保人。在当前商业环境下,“刚性兑付”现象主要集中在信托、理财等资管产品。这其中主要是作为销售渠道的商业银行先行垫付,给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1]这在资管产品合约中并未明确约定,致使应由投资人承担的风险被转嫁,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发展的。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债券因其本身已经设定了承诺还本付息的条款,因此并不存在“刚性兑付”一说,但其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作为发行方可能并不会按照合同约定付款义务,即违约。违约的原因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主动违约,即发行方有着显著的偿还能力,但因其信用缺失而拒绝履行义务;二是被动违约,如:发行方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亏损甚至濒临破产,无法履行付款义务,此外还有流动性困难等原因。债券违约从期限上来看有长期和短期之分,这取决于债券发行方面临的困境,有些困境在短期内可以解决,并履行付款义务,有些则不能。违约是债券市场中风险处置的一种手段,只有允许违约才能使债券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国内的现实是当债券出现违约时,要保证投资者能够全额得到本息偿付,这何尝不是刚性兑付。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

  根据银监会《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暂行)》中银行风险分类情况,银行财务风险可分为流动性风险、资产质量风险、风险变化程度、盈利能力水平和资本充足程度。[2]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其所经营商品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和各项业务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价值和增加收益,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有收益就会有风险。[3]这就决定了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特殊要求,要求其建立并执行更加严格、更加完善甚至于苛刻的风险管理标准。从本质上来说,银行是以吸收存款为业务基础的,当前,我国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有大量的财富存放于整个银行业体系,现代化支付方式的发展更是使得现金流通越来越少。银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托管着大量财富,不仅要保证其能够高效、安全、可靠的流通,还要保证其安全、完整,从这一点来说,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众多风险中,主要风险为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个方面。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在其面临借款人信贷资金需求或客户提现需求等情形时,能够通过自有资金或快速、低成本的变现资产来满足客户需求,如果不能则说明其面临着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成因主要为内部的存贷款期限错配和外部环境中的公众追求高收益有价证券的投机行为,特别是在股市向好的情形下。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外部环境的安全,即银行在日常经营中能够保证其经营场所的安全,确保现金在物资上的安全是可控的;二是银行在进行一系列业务活动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资产价值,即不发生大规模的资产贬值情形。当前商业银行除存贷款业务外,还从事着票据担保、贷款承诺、代理业务等一系列中间业务,这些业务都会对其流动性和安全性是造成影响。

  三、刚性兑付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影响

  当前刚性兑付主要集中在资管产品和债券领域。自20xx年超日债开始,我国公募债券领域发生的违约事件,多数通过展期、债务重组、承销商兜底等方式完成兑付,[4]而对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则集中在资管产品领域,如信托和理财产品,当其出现违约时多采取由作为渠道方的商业银行寻求第三方机构接盘、用自有资金先行垫付等方式来保证本金和收益的兑付。债券违约本应该是一个正常的市场风险事件,二在早期的处置过程中多采用由政府出面在银行、债券承销商以及财政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协调的结果是债券违约的一部分由银行代为偿付,一部分由承销商垫付,另外的部分以财政拨款的方式进行偿还。[5]这种处置方式无疑会给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流动性风险

  带来流动性压力的主要是对违约产品进行垫付,而不论垫付方是银行还是主承销商,银行不仅要支付自己所承担的那一部分垫付资金,还可能会为主承销商筹措资金提供部分融资支持。违约的发生一般是可预见性很低或是没有预见性的,这就会对商业银行的财务计划管理造成冲击,形成不可预见的偶然性支出。

  (二)盈利性风险

  商业银行垫付信托计划或违约债券,或其自己发行运作的理财产品未达到约定收益或本金亏损时,银行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垫付,其自有资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投入的资本金,另一部分是连续经营产生的累计利润,而这种垫付一般多用利润来支付,在这种情形下,势必会对银行本年利润造成影响,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这种影响存在逐年递延的可能。在当前的经济转型背景下,受行业因素影响,企业自身经营能力制约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违约事件将会逐步步入高发期,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刚性兑付问题,势必会对整个银行体系构成较大冲击。

  四、解决刚性兑付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要尽快完善破产法、证券法、信托法等相关法律及配套法规的建设,首先要从制度上堵死刚性兑付的可能性,建议对实施刚性兑付的发行主体采取一定程度的处罚,只有从源头上规范了发行主体的行为,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二)坚持市场化,适度行政干预

  当前刚性兑付有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在起推手,尽管近几年政府改革在不断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前进,但在一定时期和情况下,依然存在行政干预过度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立法的方式,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处理危机,不断完善债券及信托等资产管理产品的定价、发行、二级市场交易、退出和清算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市场选择,市场风险处置来达到市场出清。在这一过程中要确保金融机构的独立地位,防止政府采用行政命令等手段迫使金融机构接盘,引发金融风险。

  (三)探索建立投资者权益保护新机制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持由市场决定债券及资管产品的处置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投资者,置其利益与不顾,而是要将之前的政府兜底、金融机构兜底的权益保护方式转化为市场化的权益保护保护机制。通过开发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支撑的的投资权益保险产品、设立债券风险补偿基金(从债券发行收入中强制征收一定比率纳入基金管理)和资管产品损失弥补基金(由发行主体按募集金额的一定比率强制缴纳)等有益手段探索建立新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对前述两大基金的管理可探索由中债公司建立专门平台进行管理,并严格限制这两类基金参与债券和资管产品的发行认购和公开市场交易,有效建立基金平台与债券和资管产品的物理隔离,防止风险传导,有效保障基金安全和其在风险处置过程中的独立地位。

  参考文献:

  [1]谢贵春.债券“刚性兑付”该一破了之吗?——兼评《证券法》修订草案[J].武汉金融,20xx(9).

  [2]雷玉洁.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20xx.

  [3]姚瑞.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20xx.

  [4]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坚持市场化方式处置债券违约[N].

  [5]窦鹏娟.新常态下我国公司债券违约问题及其解决的法治逻辑[J].法学评论(双月刊),20xx(2).

  银行管理论文 篇9

  电子银行业务外包风险概述

  电子银行业务系统的成功运转需要大量硬件设施与软件程序的支持,这些硬件与软件如果要完全依靠银行机构的内部力量进行研究和开发,无疑需要银行投入巨额的开发与维护资金,并引进大量的技术人员。除少数大型银行机构外,大多数银行并不具备如此强大的资金与技术实力。不仅如此,这种占据银行机构内部大量资源的做法还可能造成银行精力的分散,使之无法集中于核心业务的经营与处理之上,从而阻碍其服务品质的提高。有鉴于此,许多银行为了控制成本,获取必要的专业技术支持,扩展客户产品的营销渠道以及改善服务质量,往往会选择将原本由银行内部实现的一部分网上银行业务功能外包给一个或多个技术服务供应商(TSPs),如硬件软件销售商、电信公司、专家公司和其他支持性经营者等,利用这些外包商所提供的服务来支持网上银行业务系统的运转。可见,通过寻求外部支持已成为许多银行机构节约成本、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也正因为如此,伴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与之相关的外包活动也日益频繁起来。

  尽管外包关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它给银行机构带来的各种特殊风险依然不可小觑,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这些风险更是呈现出加重和扩大的趋势。

  总体看来,外包关系所带来的风险大多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的规划不合理或监督与控制不力;二是第三方外包商的执行或服务不达标。

  就银行而言,在做出网上银行业务之提供是否需要借助外部第三方力量的决定之前,若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成本收益分析、目标兼容性调查及合法性与可行性研究,若未能采用针对第三方外包活动的适当风险管理机制与监督措施,若尚不具备实施监督所必需的足够的专业技术能力与经验,则极容易产生战略性风险。

  而从外包商的角度看,这些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的供应商或销售商在网上银行业务活动中通常是作为第三方出现的,不受管制的他们对网上银行业务活动的介入无疑会对银行机构的整体风险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给银行机构带来额外的不稳定因素。例如,银行可能由于外包商的不当或不法行为,如提供劣质服务、发生服务中断、实施不适当推销、违反信息安全操作规程、违反客户隐私保护政策、违反消费者保护法等而被迫陷入诉讼,不但法律风险陡增,还可能遭受财产与信誉损失。尤其是当外包安排中需要外包商的职员直接同银行客户打交道时,银行因外包商的产品或服务不符合银行所制订的政策与标准而遭到信誉损失的可能性更可能大大增加。为此,银行对外包商所提供之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与适当性进行密切监测实为必要。

  电子银行业务中日益突出的外包风险较之传统银行业务环境下更加突出、复杂和严重,更易迅速传递和扩散,对银行机构的安全与稳健也具有更深刻的影响和更大的破坏性。在电子银行业务最为发达的美国,20xx年就曾发生这样一起因外包安排而致使银行遭受风险的案例。当时,虽然只是一家美国的主机公司(hostingcompany)受到电脑高手袭击,但却有超过300家银行因此而受到损害。[1]电子银行业务环境下外包风险的巨大冲击力可见一斑。

  如果银行机构所利用的服务供应商位于另一个国家,则可能带来更为复杂的跨境外包风险。这种因利用外国服务供应商而造成的风险既可能是因外国外包商不受银行机构及其监管机关有效监控而产生的操作风险,也可能是因有关外包活动违反他国法律法规而引发的法律风险,甚至还可能是因外包商所在国的经济、社会或政治等因素致使其无法履约而带来的国家风险等。

  有鉴于此,关注第三方或外包商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尤其是其中的战略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信誉风险,重新评价现有银行业管制框架的有效性,并在第三方介入有关服务提供的情况下采取相应措施对外包关系及其风险加以有效管理十分必要。

  电子银行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电子银行业务外包风险,有关国家与地区的监管当局以及一些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都纷纷着手研究外包活动及其风险的特殊性,探索对其实施有效管理与监控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企业家天地20xx年第11期中旬刊管理Management有关国家和地区监管当局确立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美国的实践。以美国为例,在美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实践中,大多数银行都不愿自己进行技术设计和网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而是选择将这些工作外包出去。由于大量外包活动所带来的风险很可能危及银行机构的整体安全与稳健,负责银行业机构监管的各个监管机构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在对各种电子银行业务风险进行监管时特别重视外包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这些美国银行监管机构曾在多部监管文件中确立了有关电子银行外包风险管理的指南。例如,货币监理署(简称OCC)于1999年发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监理手册》(简称《监理手册》)就曾概括性地强调,银行机构应加强对网上银行业务外包之相关风险的控制。它明确要求:银行应定期对其技术支持来源进行重新评估;应将技术提供者的技术服务同银行自身战略计划程序相结合;银行机构在选择合作之供应商时应谨慎行事,事前签定正式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银行还应监督供应商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该供应商所具备之技术是否能与不断更新的技术保持一致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内部管理等等。[2]

  除《监理手册》外,联邦金融机构审查理事会(FFIEC)于20xx年11月发布的《外包技术服务风险管理指南》,OCC于20xx年11月发布的《第三方关系:风险管理原则》,以及FFIEC于20xx年8月发布的《电子银行业务:信息技术审查手册》等监管文件都就管理外包风险制订了专门规则。根据这些文件,要有效防范和控制外包风险,银行机构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慎重选择合格的服务供应商,即要求银行在选择新的服务供应商时保持有效的合理谨慎,考虑其财务状况、经验、专业技能、技术兼容性以及客户满意度;其二,重视以书面合同形式明定各方权利、义务与责任,即要求银行与供应商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其中载明囊括保护银行数据的隐私与安全,银行对数据的所有权,审查安全与控制的权利,监测服务质量的能力,限制银行对服务供应商的行为可能承担的责任,以及终止合同等方面内容的具体条款;其三,依合理程序对供应商实施持续监测,即要求银行具备一套监测销售商的业绩表现、服务质量、安全控制、财务状况和守约情况的适当程序;其四,对包括事故反应与通知在内的报告和预测进行监测。[3]

  新加坡的实践。在新加坡,对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所带来的各种加重的风险,新加坡货币局(MAS)给予了高度重视。在MAS看来,更适当的做法应该是基于各银行具体情形和战略的不同采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方法(arisk-basedsupervisoryap-proach)。20xx年6月,MAS发布了最新的《网上银行业务技术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各银行切实遵行。该指引涵盖的内容十分全面,其中尤值一提的是,它为银行的外包活动及其管理确立了具体指南。MAS认为,银行将其有关经营操作外包给第三方并不会消除或减轻银行机构所承担的职责与责任。它强调,银行有责任确保其服务供应商的营业水平以及他们所提供的服务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达到银行网上银行业务所要求的水平。

  针对如何管理外包风险的问题,该指引提出了以下三点具体要求:第一,要求银行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充分认识将其网上银行业务操作外包出去所产生的相关风险。具体说来,在将有关活动委托或承包给某个外部服务供应商之前,银行应当合理审慎地确定此种安排的可行性以及外包商的素质能力、可靠性、历史记录和财务状况等;并应以书面协议的形式细致和恰当地写明有关合同各方当事人的地位、关系、义务与责任的具体合同条件与条款。第二,要求银行遵守有关管制、审计或守法要求,切实实施审查或评估。具体而言,就是应当要求服务供应商向银行指定的所有当事方提供利用银行系统、业务、文件及设施的服务;不仅如此,银行与服务供应商还应在其所订协议中承认管制机关依《银行业法》所拥有的对服务供应商的地位、职责、义务、功能、系统和设施实施检查、监督或审查的权力。第三,要求银行和服务供应商遵守《银行业法》中关于银行业的保密要求。换言之,银行同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合同与安全应当满足保护客户信息机密性的需要,也应符合所有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

  针对如何监测外包安排,该指引也做出了相应规定:其一,银行应要求服务供应商执行与其自身操作同样严格的安全政策、程序和控制;银行应定期审查和监测服务供应商的安全做法与程序,如定期取得有关服务供应商操作方面的安全充足性与守法性的专家报告;为监督服务供应商是否持续达到约定的服务水平以及其操作的可行性,还应设立一道监测服务供应商的服务提供、履约可靠性及加工处理能力的程序。其二,随着银行的外包关系日益复杂和重要以及其对外包关系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为确保银行管理层不丢掉其保护银行核心操作与服务的职责,应当采取一种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方法。

  我国香港特区的实践。在香港,较为典型的银行业外包活动主要表现为将原本由认可机构自行提供的数据处理、客户服务(如热线中心)及后勤支援等业务项目外包给香港或海外的服务供应商。电子银行由于需要借助复杂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其所涉及的与技术有关的外包活动愈加普遍。面对银行业外包活动的日趋活跃,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敏锐地洞察到其中潜藏的各种风险与问题,因而发布了一系列建议性文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外包活动尤其是外包风险实施监管的原则与指南。

  20xx年12月金管局制定的一份以《外判》为标题的文件可适用于所有认可机构的银行业外包活动,这份文件虽然并非专门针对电子银行,但其中载明的一般监管方法及有关技术外包的管控措施等均对电子银行的外包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外判》指引中,金管局对认可机构从事的外包活动表达了相当明确的监管态度,即只要认可机构的外包安排具备周详的计划和妥善的管理,且不会导致损害客户利益的情形发生,金管局就不会阻挠。[4]至于怎样才算是具备了“周详的计划”和“妥善的管理”,则须由认可机构在实施其外包计划之前事先同金管局进行商讨。通常,认可机构须使金管局确信其能够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认可机构继续保留对外包业务的最终控制权,其董事会与管理层对外包出去的业务负有最终责任;第二,确保在推行外包计划前后对外包安排实施全面持续的风险评估,并对有关风险进行妥善处理;第三,确保选定服务供应商之前已对其进行严格调查,选定之后又具备持续监察服务供应商的适当管控措施;第四,确保签定的外包协议内容明确详尽,并对该协议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第五,确保外包安排中有关客户资料的保密性;第六,确保具有有效的外包安排管控程序及应变计划;第七,确保审查与审计所必需之外包信息的取用不受影响;第八,确保对跨国外包活动中风险的可控性;等等。

  除对一般外包活动确定指南外,金管局还通过后来发布的《科技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和《电子银行的监管》确定了网上银行技术外包监管中需采取的一些特殊管控措施。例如,在选择适当的技术服务供应商时,应注意所选的供应商须具备足够的资源与专业知识,能够遵守认可机构信息技术管控政策的实质内容;而在将关键技术服务(如数据中心操作)外包的情况下,认可机构还应详细评估技术服务供应商的信息技术管理环境,且该评估最好由独立于服务供应商以外的一方做出,独立评估报告应清楚列明评估的目的、范围及结果,并提交金管局以供参考。

  在同服务供应商签订外包协议时,金管局强调:首先,应清楚载明技术服务供应商的履行标准、明确有关软硬件的所有权及服务供应商须承担的其他责任。如技术服务供应商应确保其职员或代理人对取得的认可机构的信息严格保密,以及遵守认可机构有关信息技术的管控政策与程序等。其次,鉴于技术服务供应商可能进一步将有关服务分包给其他方负责,认可机构应考虑在协议中增加一项约定,即技术服务供应商对有关服务的重大部分实施分包时,必须向认可机构发出通知或获得后者的核准,而且此时原技术服务供应商仍须就分包出去的服务负责。

  在外包安排存续期间,为了对外包活动实施持续充分的监管和控制,除进行定期监察外,认可机构还应进行年度评估,以确保重要的技术服务供应商受到充分的信息技术管控。不仅如此,为了避免因未能预见的技术服务供应商问题(如服务供应商财务状况恶化而无力偿债,或因其他困难而无法继续提供有关服务和支持等)而导致有关银行业服务无法使用,认可机构还应就已外包的关键技术服务制定必要的应变计划,包括制订退出管理计划及物色额外或候补的技术服务供应商等。[5]此外,为了防止外包风险过于集中,做出技术外包安排的认可机构应尽量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的外部服务供应商提供关键的技术服务。

  在电子银行外包活动中,除技术外包外,认可机构还可能通过外聘技术服务供应商的方式来提供与技术有关的支持与服务。对于这些外聘活动所引发的风险和问题,金管局指出,“认可机构应制定有关如何管理各类主要外聘科技服务供应商的指引。”而此种指引也应包括拣选服务供应商的程序,核准重大例外情况的程序,以及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技术服务供应商提供关键技术服务等主要内容。重要国际组织确立的指导性原则。一些国际金融组织也就外包风险及其管理问题展开了有益探索,并提炼总结出了对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均颇具参考价值的重要经验。例如,为了指导和协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监管者们有效地解决外包问题以及防范和控制外包风险,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组成的联合论坛就于20xx年2月共同发布了可普遍适用于银行、保险以及证券行业的受监管金融机构及外包服务商的题为《金融服务的外包》的最新指导性文件。[6]

  该文件提出了9项高级原则:1、实施业务外包的受监管实体应具备一套全面的政策,以便对关于是否及如何适当开展外包活动的评估工作进行指导。董事会或相应机构不仅要对其外包政策负责,而且还要对根据该政策实施的活动承担有关责任;2、受监管实体应制订一套全面的外包风险管理计划,以管理外包活动及处理其同服务供应商的关系;3、受监管实体应确保有关外包安排不会削弱其向客户及监管者履行义务的能力以及不妨碍监管者的有效监管;4、受监管实体在选择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时应保持合理审慎;5、应以书面合同确定外包关系,合同中应清楚载明外包安排的所有实质性问题,包括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与预期;6、受监管实体及其服务供应商应制订和保留包括灾难恢复计划和定期检测备份设施在内的应急计划;7、受监管实体应采取适当措施要求服务供应商保护受监管实体及其客户的机密信息,以防有关信息被有意无意地披露给未经授权者;8、监管者应将外包活动作为其持续评估受监管实体时的组成部分。监管者应通过适当方法使自己确信有关外包安排不会导致受监管实体无法满足其法定要求;9、监管者应认识到多个受监管实体将业务活动集中外包给少量服务供应商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概括说来,在这些关于金融服务外包活动的原则之中,前七项涉及的是实施外包的受监管实体的责任问题,后两项则涉及的是监管者的作用与职责问题。

  国际经验对我国内地电子银行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的启示

  就我国内地电子银行发展的实践来看,外包活动尤其是技术外包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20xx年,深圳发展银行和高阳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灾难备援外包服务合同,成为内地首个银行IT系统外包合同。[7]前不久,国家开发银行又与惠普公司签订了首份战略性IT外包服务合同。[8]在我国,技术外包对那些不具备专业技术力量的中小银行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为只要通过适当的外包安排,中小银行在电子银行业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外包作为一种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战略也越来越得到银行业界的认同。可见,外包在内地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外包活动的日趋频繁及其带来的各种风险需要我国内地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密切关注银行业的外包实践,制订和完善相应监管制度,将外包风险纳入电子银行业务的审慎监管框架。而诸如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与《金融服务的外包》指南,美国货币监理署发布的《监理手册》及其它关于外包风险管理专门文件,以及香港金管局出台的《外判》、《科技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及《电子银行的监管》等,对于我国内地有关监管制度的确立显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事实上,在我国内地电子银行业务监管法制的建设实践中,也的确充分借鉴和参考了这些重要文件中蕴含的国际经验与原则。

  近些年来,我国内地相关部门因应电子银行业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制订和出台一系列监管规则,目前已然初步确立起了电子银行业务及其风险监管的整体框架。综观现行监管法律制度,大致由两个方面内容构成:一是那些可同样适用于新型电子银行业务的传统监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主要指20xx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经20xx年11月11日修订后于同年12月11日正式施行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二是新制订的电子银行业务专门性监管规章,目前主要指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xx年10月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简称《指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于20xx年1月26日颁布并于20xx年3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简称《评估指引》)以及《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机构业务资格认定工作规程》(简称《工作规程》)等。

  起初,我国银行监管部门中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外包风险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因而在中国人民银行20xx年制订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之中尚未有所涉及。但随着电子银行业务外包实践的发展,外包风险的日渐突显,以及国际社会相关监管经验的不断丰富,20xx年银监会制定的《管理办法》就弥补了过去《暂行办法》在这方面的缺憾和不足,专设一章规定了电子银行业务外包和选择外包方的基本要求以及对外包风险的管理原则,将外包风险真正纳入了电子银行审慎监管框架之中。

  具体而言,对于因外包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风险,《管理办法》所确立的防范与管理原则主要包括:其一,确定合理的外包及外包风险控制战略,即合理确定外包的原则与范围,评估外包风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将外包风险纳入总体安全策略中;其二,谨慎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即应尽职调查和充分审查、评估外包供应商的状况与能力;其三,签订书面合同,明晰双方权利义务,规定外包服务供应商的保密义务与责任;其四,建立完整的外包风险评估与监测程序,审慎管理外包风险;其五,建立针对外包风险的应急计划及保证外包服务的应急预案;其六,对涉及机密数据管理与传递环节的重大系统进行外包时应经过金融机构董事会或法人代表批准,并在外包前向中国银监会报告。

  与《暂行办法》相比,这可以说是个重大进步,但其内容上的局限性仍然十分明显,原则性有余操作性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笔者认为,今后银监会应继续关注国际社会有关外包风险管理原则的最新发展,并结合本国电子银行业务外包实务的特点和需要适时推出更为详尽、全面的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管理指南以及更具操作性的外包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银行管理论文 篇10

  摘要:面对市场变化和行业竞争,A银行尝试以会计业务数据为基础,探索大数据在网点资源配置、业务流程优化、风险控制及网点运营等方面的应用,开启了以数据分析指导网点管理的新途径。A银行尝试将会计大数据应用于运营管理领域中,提升了管理质效,丰富了管理手段,拓宽了管理思路,具有较强的业务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会计大数据;银行运营管理;数据分析

  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金融业广泛应用,使银行累积了体量庞大且完整高质的各项数据,做好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很多银行已将大数据应用于关注客户和产品营销领域,实现了运用数据分析对客户精准画像、精准营销及新客户挖掘。A银行尝试以会计业务数据为基础,探索大数据在网点资源配置、业务流程优化、风险控制及网点运营等方面的应用,开启了以数据分析指导网点管理的新途径。

  一、A银行运营管理领域数据分析应用实践

  银行实施数据分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银行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对数据的被动获取和长期积累,使银行拥有了庞大的信息存储;其次,为加强风险防控,银行业务往往经过了严格筛查,致使银行拥有高质量的数据集成。A银行面对机遇与挑战,勇于探索,在网点运营方面运用大数据分析做出了有益尝试。

  1.数据分析应用于网点资源配置向网点发放设备、配发凭证、开展业务培训是银行网点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以往A银行网点管理部门配发物品时一般是根据网点数量进行平均分配,或者参考网点人数、过往分配情况,并未精确计算或考虑各网点业务特点来满足不同网点的实际需求。由于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常常出现网点资源配置后一些网点物资压仓库,而另一些网点却不够用、补不上的情况。近几年,A银行致力于数据应用,对日常的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和再利用,将全行各网点全年日均会计业务发生量进行收集和汇总,通过综合运用业务量结构视图、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网点资源进行合理投放和科学配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由图1可见,各网点会计业务量水平及业务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业务规模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需求,理应配套不同的资源。如A银行发现643600网点和755000网点总业务量水平相差巨大,因此根据各网点会计总业务量占比情况,在凭证配发、设备投放、人力资源布局等方面按比例分配,解决了以往网点间物资冗余与短缺不均并存的状态,使管理更为适用有效。此外,A银行从会计业务量结构上进一步分析,发现了各网点处理的业务品种同样存在较大差异,管理上立即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鉴于613600网点的汇兑业务量是其他网点汇兑业务量的几倍,又由于汇兑业务流程标准、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客户自主处理、人机交互的智慧柜员机办理模式,A银行对该网点重点布放了自助式设备。又如643600网点现金缴款业务量显著突出,经分析判断该网点是上门收款的集中网点,而375100电子渠道落地业务占比较大,因此,A银行对这类网点在相关业务凭证配发、人力配置、业务培训等方面予以重点考虑,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

  2.数据分析应用于流程优化为修补业务系统缺陷、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满足客户多样性的需求,支持业务发展,银行网点管理部门常常需要持续关注流程改进和系统优化。以往A银行涉及到系统或流程优化的内容,大部分是自下而上的路径,由网点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后报上级行,并层层向上报送提出,问题的时效性不强,是否存在典型性、集中性问题也难于判断。开展数据分析应用后,A银行运用数据间类比关系快速查找差异的功能,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发现问题,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流程优化,从全局性、根本性解决业务问题。A银行发现在众多集中上收(网点前台扫描申请表,由外包录入信息,后台集中处理的生产模式)的业务品种中,信用卡申请业务耗时最长、外包费用最高,发生差错的情况也最多。为此,A银行对信用卡进件业务办理流程环节展开了专题数据分析,重点研究信用卡申请的信息项录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分析是否存在非必录项或录入项出现重复等问题,以探索是否存在减少录入项,节约外包录入成本、提高效率的可能空间。A银行抽取了某分行某日信用卡进件(申请)全量业务明细,对其外包一次录入项数据进行了筛选、汇总,发现该行各网点当日共发生信用卡进件业务493笔,录入信息量22350个,均需由外包录入,并计入费用。A银行对上述业务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在2万余条录入信息项中存在空值5172条(即每一笔信用卡申请需录入45个信息项,但存在10条空值信息项)。按照外包协议,凡记入录入项信息均需要计付外包费用。A银行进一步对空值信息项逐一分析发现,86%的空值项并非影响业务成功办理的必要信息项,应作为非必录项,无需笔笔推送外包录入。另据分析发现,在已填信息项中类似“受理日期”“受理机构”“受理人员”“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等信息项完全可通过增加系统参数和业务规则的方式由系统自动识别并回填,无需人工录入。通过以上对信用卡进件业务处理的全量数据分析,A银行准确地找到了信用卡申请业务中存在的不经济问题,及时调整了业务规则,规范了信用卡申请表中必录项,实施了流程优化,及时弥补了业务漏洞,从原单笔业务需要45个外包录入项减少至30个,节约了大量外包费用。

  3.数据分析应用于内控管理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为避免风险隐患,A银行成立之初即设置了严格的网点业务不相容岗位的内部牵制制度,并长期由网点管理部门内设巡检团队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现场检查,此项工作耗时费力。大数据下,A银行利用数据间便于查找、易于比对的便利性,将其成功应用到不相容岗位风险检查中,收效良好。按照银行会计内控制度规定,会计处理账务人员与对账人员为不相容岗位,A银行分别从对账系统和会计系统抽取了同时段处理人员信息进行数据比对,系统快速核验出不相容岗位问题,并精准定位相关责任人,改变了过去巡检人员必须到现场采取手工查验不相容岗位的原始检查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风险识别准确度。

  4.数据分析应用于网点运营基层网点的负责人最关心的问题是获取网点利益最大化,期望组织更多人手,投入到客户营销中去。但由于以往缺乏数据支持,网点不能精准地掌握图1A银行各网点业务量、业务品种分布图图2某网点月度业务量趋势分析图本网点全月业务量峰谷信息值,无法科学预判业务量趋势水平,尽管网点负责人整日被营销任务压得焦头烂额也不敢轻易打破网点固化的排班方式和劳动组合,不能适时抽调人手补充营销。为全面提升网点运营服务能力,A银行网点管理部门尝试对网点会计业务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用于精准掌握网点忙闲时段和具体影响因素。首先通过对单一网点业务量分时段收集和统计,提取了网点每日业务量波峰、波谷及平均值,并按月梳理绘图,掌握了网点全月业务量的时间趋势,然后对各时段波峰、波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时推送给网点,供网点负责人评估、参考,适时抽调人手补充网点营销,从而为网点提供切实有效的智能化资源调度指引。由图2可见,该网点月初和月末业务量较多,运用因素相关性分析后得出结论,该网点业务量与代发工资及季末货币流动性具有较高相关性。经深入查找原因,月初、月末往往是银行代发工资高峰时段,各单位发放工资集中申请和个人工资分散取款的情况较多,导致网点月初月末业务量增大。同时,月末、季末金融市场往往急需流动资金,理财产品投放较多、收益最好,容易吸引客户前来购买,增大了网点业务量水平。网点负责人可参照此图安排和规划网点营销活动。

  二、应用成效及借鉴价值

  1.A银行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了网点管理质效A银行通过对网点会计业务量及业务结构分析,优化了网点资源配置,在网点凭证配发、设备管理、人力配置、业务培训等方面取得良好收效,提高了网点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运用数据描述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研究全行会计业务处理环节的质量、效率差异,及时发现流程缺陷及阻滞因素,推动了流程优化,从而提高了流程优化的主动性和时效性;运用数据比对关系和数据频次分析,快速而准确地识别风险性事项,对重要风险岗位和风险人员实施精准定位,提高了风险防控和预警能力,提升了全行内控管理水平;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因素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网点全月日均业务量趋势变化和具体影响因素,促进了网点劳动组合优化,平衡了网点资源,支持了业务发展。2.A银行大数据应用丰富了管理手段在大数据应用的过程中,A银行借用EXCEL、SPSS等软件工具,综合运用了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数据建模、图表展示等技术方法和分析手段,从营业网点海量的会计业务信息中挖掘出管理上关注的重点内容,为日常管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在管理上开启了以数据为支撑,以数据分析结果为导向实施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同时,A银行在流程优化中采取数据分析结果差异去主动发现问题,自上而下批量修正问题的流程优化处理模式,以及运用系统间业务数据的比对关系查找不相容岗位问题,填补了过去管理上的空白,创新了管理手段。3.A银行大数据应用缩短了管理时间、拓宽了管理辐射面利用数据建模和信息图表展示,管理者可随时动态了解辖属网点各类基础性信息,及时提供管理参考,从而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运用大数据分析让管理者的视角随时切换,上可了解全行汇总情况,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下可延伸至任意一个基层网点,为其提供最贴切恰当的管理建议,助力网点业务发展。

  银行管理论文 篇11

  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文化建设比较落后

  由于中小商业银行无法正确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导致很多中国的中小商业银行目前发展的业务不发展,降低了抵御风险的银行整体能力。在管理理念方面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犯的错误就是觉得风险管理和业务对立起来,觉得它们二者之间应该是对立的,短浅的认为重视风险管理就会阻碍业务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急功近利,只关注眼前利益,短期利润目标。这样下去银行的发展会受到阻碍。

  (二)风险管理的主体职责界限不清楚

  以风险承担为主体的前提下,明确合理的分配权利利益和责任的关系,这样的风险管理才是有效的。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和提高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我们国家在之一方面就比较薄弱。中国的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责任主体界限不清,甚至有的中小商业银行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其他有关部门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风险管理的内容,但风险管理的银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依旧形式分散。这种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风险管理职责不清楚的直接后果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层对金融风险非常重视,而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风险管理意识却相对淡薄。

  (三)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欠完善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是在监管和审查方面,没有专职负责的经理,部门没有独立形成。二是风险内部控制资源分散。虽然中小商业银行各个业务部门都有风险管理的内容,但是没有一致的管理目标,风险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交流,真正的风险管理部门不能起到及时监督检查的作用,导致管理脱节,高层不能及时清楚的了解到风险情况,从而也就不能及时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战略适时发展。这样,中小商业银行不能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做出应对措施,就会使银行面临风险。另一方面使得有些风险不被人了解熟知,而这些处于盲区的风险也威胁着银行的发展。

  (四)风险管理方法手段较落后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与国际定量分析技术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的预测和分析,主要是初级阶段的定性分析。导致我国定量风险分析技术落后的原因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仍然用主观判断或旧的传统的定性分析预测风险。其次是识别测量风险的方法简单。对于那些大型银行的研究风险的方法没有给予重视,没有深入学习,还有一些中小商业银行过分依赖政府来测量风险或者还只是一味的通过信贷规模来预测信贷风险等等。最后,中小商业银行往往把风险管理的重心放在了事后的处理上,而在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与国外先进银行比起来手段就明显不足。

  (五)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待提高

  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就是缺少风险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柜面业务操作人员素质不高。柜员对风险防控知识和技能并没有深厚掌握,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加之本身柜员工作业务繁重,从事柜台工作的人员自身压力还比较大,如果再有银行对待员工的制度不合理,不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可能造成风险,使银行有损失。

  二、提高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基于现有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这些问题的相关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提供帮助。

  (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宣传风险管理文化

  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营造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想要稳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风险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科学的降低风险,保护银行不受损失。所以中小商业银行要建立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培养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行为习惯和健康完善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要把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灌输到各个部门,为了使每位员工都有风险敏感性,使他们能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中日常业务工作中,中小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大范围的风险教育。

  (二)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风险管理模式

  部门经理负责该部门日常工作和沟通,与其他部门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并向上级领导部门报告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和目标后,得到指示的分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就去通知下级按照风险管理的需求所要做的一些做法程序以及相关的业务,在客户的选择上进行风险识别,帮助有关部门贷款的审查和批准和其他相关工作。在部门设立风险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在各个业务工作中进行风险预测识别、控制、监督反馈等初级工作。

  (三)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

  我们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发展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并进行改进国际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和理念都。中小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发展需要,通过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探究其方法,逐步摆脱陈旧的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技术,实现风险管理的创新,让银行有更好的发展。

  (四)实施人才兴行战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人才是商业银行最宝贵的资源。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团队建设,增强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并且对工作人员大力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有质量的招聘一些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专家,让人才管理向人性化发展,调动风险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及时预测风险,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想出灵活的对策来应对与控制,在事后能够积极分析风险,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统一协调,全面控制风险,让银行的风险管理团队更加优秀与健全。

  银行管理论文 篇12

  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模式

  商业银行实施信贷的管理制度也一直呈现与时俱进的态势,并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具体的管理制度。而且高效的和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也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信贷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市场发展的水平的提升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对信贷管理的目的是有效规避金融风险,通过对金融风险的分析和预测,实施有效的分散和化解风险的目的。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收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实施规避风险的目的。以科学管理的手段对信贷资金进行集中和分散的管理,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也可以有效保护好银行和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风险因素探析

  企业在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后,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贷款不能如期归还,导致银行呆账、坏账增多,极大地影响了银行企业的自身发展。虽然政府层面对此也给予了很好的政策支持,但是对银行企业自身来说还是出现了严重的亏空。导致大部分资金没有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损害了银行自身的利益。所以企业的低效管理和经营是银行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银行信贷风险主要还有几方面的因素,信贷文化内控、营销、管理体系缺陷等三种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意识不强,以及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协调出现的矛盾,从而诱发信贷风险的出现。没有风险意识或风险意识不强,都可能导致管理上的疏忽,使风险容易钻空子。在目前的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中,依然是沿用多年前的管理制度,没有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沿用传统的管理形式。对于当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国际国内大气候、大环境的变化缺乏适应,不能很好的利用和解读贸易政策,导致银行对企业的服务滞后。在营销方面,由于银行大力提倡创新金融服务理念,为小微企业服务等意识增强,信贷产品的多样化,也使得银行在营销方面出现了一些风险因素,导致影响银行自身的建设和完善。目前银行信贷制度不完善,管理和执行力度不足,也是导致风险因素提高的直接原因。信贷制度不完善的后果是管理上的漏洞出现,一些人员会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损害银行自身利益的活动。一些客户的信息银行无法或者不能完全掌握,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都是导致风险出现的重要因素。

  三、健全和完善当前银行信贷制度的思考

  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是无法控制风险的发生的,也无法保证银行企业的健康发展。不能很好掌握企业的发展经营信息,也不能有效控制贷款的呆账风险。缺乏风险意识更使得内部管理以及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而导致风险的存在和出现。

  (一)健全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通过健全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堵住管理上的漏洞,从而控制信贷风险的出现是一项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风险的预警制度,这也是基于银行资金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而定。银行企业要对企业的信贷信息精细考察和周密判断,形成最为科学的信贷评估体系,在充分评估后,确定企业的贷款信誉,再实施贷款。尤其是企业的贷款资料,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分析,严格审核制度,在经过严密的审核之后,在确定是否给予贷款,保证贷出去的款能够按时收回。

  (二)重视贷款信息的完善

  在银行管理中,对企业的信贷信息掌握,也是有效控制风险保证。在银行内部,要加强统一管理,个部门之间要充分协调,将贷款信息进行综合,整合各部门的信息,充分评估。提高信息搜集、整合、分析的意识,在充分做好评估工作之后才可以实施贷款。建立企业信息整理和评估的专门机构,由信贷中心负责管理。准确掌握企业发展的信息,是实施信贷安全的基本保证。不掌握企业的发展信息,就不能准确评估信贷风险,也就不能保证资金按时回收,从而影响和损害银行自身的利益。

【银行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有关银行管理的论文06-13

银行管理毕业论文04-01

我国银行的绩效管理研究论文06-29

银行管理论文01-11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03-31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论文06-11

关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论文06-13

关于 商业银行薪酬风险管理的论文06-13

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管理的论文06-13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论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