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论文

时间:2024-03-19 10:56:22 论文 我要投稿

生产管理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产管理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产管理论文

  生产管理及安全概论

  一、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共同劳动和生产,那么必然而然地存在着生产管理。没有生产管理,就不可能把各种分散、独立存在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去完成和实现共同的生产目标。由此可见,生产管理在一切社会生产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生产管理的含义

  所谓生产管理,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而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与生产有关人、事、物、时间、信息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的一系列活动。它确保了生产有序而高效的进行。

  三、生产管理的地位

  A、生产管理是企业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市场、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共同组成的活动;

  B、生产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是确保企业经营目标,正确决策的保证,与企业的技术开发与经营管理相互协调。

  四、生产管理的目的

  生产管理的目的在于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可分为以下实施内容:

  1、确保交货期;

  2、缩短生产周期,它既能确保交期,又能减少在制品占用,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3、减少在制品库存,体现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减少在制品库存,不仅能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还能发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提高生产效率

  5、降低生产成本

  6、稳定地生产出用户要求的质量

  7、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

  对生产管理运作与改善常常以品质、成本、交期及时间为考虑因素.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及维持产销活动的顺畅,是生产管理的关键.

  五、生产管理的功能

  在生产管理的实务运作中,应掌握生产管理的功能并加以活用以符合上述生产管理的目的1.生产计划

  在订货式生产事业中,订单及生产预测的产品数量及交期依据资源分配作成不同期间的生产计划,作为产销活动的外包管理、物料计划与管制、现场管理及生产管制等工作执行的依据.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五条:

  1、要保证交货日期与生产量;

  2、使企业维持同其生产能力相称的工作量及适当开工率;

  3、作为物料采购的基准依据;

  4、将重要的产品或物料的库存量维持在适当水平;

  5、对长期的增产计划,作业人员与机

  2.途程计划

  针对产品的制造方式及材料构成所进行的各项基本计划,一般企业由生产技术相关部门提出,其内容包括制造程序及方法设定,标准工时及材料用量标准设定,检验项目及方式的决策等,其目的是缩短产品周程时间,使产品流程最适化,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作为日程计划安排、分派工作及生产进度管制的依据.

  3.日程计划

  ①日程计划是生产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对计划进行的生产预先设定时间、顺序、不同产品、批量的衔接等,都是程计划要明确的事项或中心内容。

  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一个涉及面广而复杂的体系,要使这个体系能顺畅运作,就得有系统的生产日程计划和安排,以为各部门生产提供依据,各部门乃至全面运作才可能有序、高效。

  ②日程计划拟定

  1、决定基准日程

  按作业的制程别/材料别表示开工及完工时期的基准/先后顺序。

  2、决定生产预定

  依基准日程、生产能力及出货计划的要求订立详细的月份生产计划。

  3、安排日程

  按照交期先后安排

  按照客户优劣安排

  按照制程瓶颈程度大小安排

  4、前期作业准备

  充分的作业准备及生产日程计划的检讨,确保计划的可行及达成。

  ③日程计划实施步骤

  1.依生产计划决定月别生产计划;

  2.依基准日程决定产品开工及完工日;

  3.确定个别制程的标准加工时间;

  4.依制程资料及机器/人工负荷决定各制程开工及完工时间;

  5.以生产日程表明确产品开工及完工日;

  6.以作业日程表明确作业/机台别开工及完工日;

  7.确认日程计划的前期生产准备;

  8.必要时,调整/修订日程计划。

  4.工作调派

  依据途程安排之顺序与日程计划之完工日期,将适当的工作量分派给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与机器,以便开始实际的生产活动。其方式有集中式调派法、分散式调派法及混合式调派法三种。其功能为:

  (1)有效地下达命令。

  (2)提供分批制造命令之耗料及工时资料,作为成本计算之依据。

  (3)作为工务部门准备工具、夹具之依据。

  (4)作为制造部门主管派工并管制产品制造之依据。

  (5)提供制程资料作为日后途程计划及日程计划之参考。

  (6)提供制造途程中待料、迟延、品质异常等资料作为过度管制人员之参考。

  5.进度管制

  根据日程计划所拟定的生产日程,控制时间的循序渐进以确保如期完工。其内容包括时间及数量的控制。其功能为:

  (1)制造工作一经分派后,欲使产品之生产进度顺利地合乎事先安排的生产日程,惟有不断检核进度,才能如愿。

  (2)掌握制造工作的实际进度,检讨计划日程的达成程度,进而分析其生产超前或延后的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以期如期完工。

  六、生产管理的工作职责

  随着企业规模及生产形态的不同,生产组织及生管工作范围常常需要调整,而主要的工作不外是生产计划、生产进度安排及产销异常问题的协调。

  多种少量订货式生产单位的工作常有紧急情况发生。因此,制度化及异常管理等工作内容的充实是量产工作所忽略的。生管工作的职责通常如下:

  (1)确定生产产品、数量、交期

  (2)进行生产前产能及负荷分析,并做好工作准备

  (3)安排生产计划及进度

  (4)确实掌握生产所需的各种物料供应状况

  (5)分派与协调生产工作

  (6)掌握实际生产状况,协调处理问题

  (7)负责有关出货的各项联络工作

  (8)定期参与产销协调会,召开生产会议

  (9)分析、检讨生产绩效,核对与记录报表

  (10)参与其他的有关活动、检讨会等

  七、生产管理的对象:⒈人;⒉财;⒊物;4.信息;⒌时间。

  生产管理的五个对象中,人是主要的。人在管理中是双重角色,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管理的对象包括人和其他对象,而对其他对象的管理是靠人去实施的。因此,管理过程的主体是人,人与人的行为是管理的核心。

  财和物是一个组织实现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管理对象。财和物是被动的。管理就是把财和物的要素与其他要素紧密、协调地配合起来。

  信息作为管理的对象是因为信息反映了管理的状况。

  信息可以传递和加工处理。

  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神经系统”。

  管理中的人流和物流都要通过信息来反映和实现。管理要发挥职能要靠信息的支持。

  信息的真实以及有效的收集和传播是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时间。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时效性突出。抓住时机,把握机会是成功管理的重要因素。

  八、生产管理体制

  (一)管理制度

  1.管理制度的功能

  (1)制度是组织力量的成长点。

  (2)制度是集体合作的既定方式,应作为企业内部共同的默契。

  (3)制度是简化工作方法、求取工作品质的工具。

  (4)制度是减少企业对员工技术、经验与能力依赖的方法。

  2.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

  (1)重视效率、效果与弹性。

  (2)制度本身应具有自行约束的能力。

  (3)在施行制度之前应能预见其成果与缺陷,事先预防。

  (4)减少制度更改的频率。

  3.管理制度的制定步骤

  (1)确定制度的功能及组织地位。

  (2)确定制度的工作项目。

  (3)确定制度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方式。

  (4)制度报表的设计。

  (5)有关资料的建立与建立方法的制定。(6)工作分派与权责划分。

  (7)管理方法的研拟。

  (8)公布与施行,包含进度、预算与施行方法。

  九、简单生产管理的及工作规划及实务运作流程

  一、计划

  设计生产能力—〉生产目标明确—〉采购—〉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生产进度。

  二、组织

  集权程度—〉对外承包—〉加班—〉设备调度布置—〉生产设备—〉生产人员配备—〉日程安排

  三、领导

  激励员工—〉工作命令—〉工作指标—〉人员绩效评估

  四、控制:

  存货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生产控制

  实务运作

  一般小型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相当简单,其有效工作流程通常如下:

  (1)销售:由负责人凭经验直接与客户接洽订单,并自行决定价格与交期。

  (2)用料计划:由负责人初略计算后由采购人员准备所需数量。

  (3)途程计划:凭过去的经验直接告诉现场主管决定制程。

  (4)成本估计:以每批为单位计算使用材物料的成本,加上所需概略作业时间,乘上工资,即计算出制造成本。

  (5)日程安排:将每批产品的开工日期及交货日期以口头通知或简单记录告诉现场主管或工作人员。

  (6)工作分派:将工作图、工作说明、样品及所需物料交由现场主管或工作人员,任其自行安排工作。

  (7)进度管制:由负责人每天到工厂视察工作进度,检查实际进度与客户要求的交货期能否符合。

  (8)交货:产品完成后略与规格对照,确定无误后就入库暂存或直接送到客户处。

  十、生产管理策略归纳

  在建立多种少量式生产管理之前,生产管理策略的选定与生管作业合理化同样重要。

  ①制定弹性的产销管理制度

  多种少量式生产方式变化大,必须制定妥适的产销管理制度,使产销部门有所遵循。

  ②做好协力厂商管理以避免欠料停工

  为调整淡旺季的订货及处理紧急订单,建立外包管理制度是必要的,其中协力厂商的选用及管理好坏关系到外包管理的成败。因此须做好协力厂商的管理以避免欠料停工。

  ③合理选择自制或外包作业

  外包管理之前,对自制与外包作业必须适当选择与判断,这不但影响生产成本,亦影响交货配合。

  ④混合性工厂布置的运用

  在多种少量订货式生产趋势下,混合性工厂布置及群组式工厂布置的运用是制程管理改善的重点。

  ⑤实施小批量生产

  泛用线生产、混线生产及小组生产等方式都是多种少量订货式生产方式的典型。因此实施小批量生产方式是多种少量订货式生产管理的基础。

  小批量生产方式不但可以减少库存及缩短生产时间,且在制品管理较易,产销配合也较具弹性。对制造业而言,小批量生产方式可机动地应付多种少量的订货是不容置疑的。

  ⑥培养多能工使工作及人员安排更有弹性

  以计划内的人力生产多种产品,不但可消除工作量与能力的不平衡,而且可以防止因员工请假或工程衔接失误所造成的交货延误现象。因此,须有计划地培养多能工使工作及人员安排更有弹性。

  ⑦推展目视管理,重视异常问题的处理

  多种少量订货式生产方式因生产线变换频繁,时常有异常问题发生。实施目视管理可迅速掌握问题所在,适时采取处理对策以提高生产国,减少不良品及交货延误等现象。

  目视管理是将心、技合为一体且使用计划、执行、考核等管理简化的群体情报方式,通过看板、颜色、灯示、样品等实体展示与标明,可进一步使管理工作更落实。

  ⑧通过生产负荷管制使产销配合密切

  事前产能负荷分析可了解产销活动概况,进一步掌握余力并加以机动调整,使产销工作配合更密切。

  ⑨使生产管理制度化、电脑化,迅速掌握生产情报

  应用电脑迅速正确地掌握产销资讯,适时调整订货状况,使多种少量生产方式更机动是生产管理的趋势。

  ⑩培养与选用积极主动与协调佳的生产管理人员

  因应多变的多种少量订货式生产状况,培养与选用积极主动与协调佳的生产与物流管理人员,可以使制度管理的效果得以更好的发挥。

  十一、生产管理的安全准则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此项活动即命名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式方法,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设备和管理等基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之达到“可控和在控”。

  1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间接实践是通过理论、规范、标准的学习而获得管理知识。因此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实践别人的成功事例和做法。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实践。重视事故的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做好事故的统计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以此指导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安全管理水平。

  2解决认识问题,突出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落实和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在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中,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都要高度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从生产环节和岗位的标准化抓起,在做好企业安全状况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各类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推广煤矿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制定颁布各行业的安全质量标准规定,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推动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上等级、创水平。小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3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是搞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①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②要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③要建立主要负责人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制度

  ④要加强各级政府的监督作用

  4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强化安全监管为手段,推动《安全生产法》的贯彻落实。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虽然不少地区已初步建立了“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的安全监管体系,但总的来看,各地进展不平衡。截止目前,尚有33%的县和25%的地市没有安全监管机构。在已经建立的安全监管机构中,人员和经费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要加强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必要的人员。二是加强超前防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监察人员,不仅要深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认真查处追究事故责任,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内部也要建立科学的安全事故预防制度,主动排查安全隐患和问题。三是要特别加强对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小企业点多面广,数量众多,情况复杂,安全监管难度大,是安全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要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和安全投入等方面入手,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5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对一个单位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对各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明确反事故斗争的重点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加强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各级领导干部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减少和排除各种重大事故隐患,切实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自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就有150多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所从事的安全评价工作就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技术保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

  1.要严格准入、严格管理,从源头把好安全评价机构质量关。

  2.要严把安全评价人员准入关。

  3、搞好安全评价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4.建立安全评价工作质量保障机制。

  6强化现场监督检查,确保企业长治久安。

  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为此,企业要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生产调度和领导干部值班制度。每日有一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坚持调度值班,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严格副总以上领导“五个一”考核制度,每次下井写一份纪要,对一名班组长、放炮员或安监员进行提问考试,每周下一份D卡,每季制止一个“严违”、完成一个责任追究项目,从而提高下井深入现场的质量。

  三是强化中夜班的安全管理。严格中、夜巡检查制度,每组全月必须完成6个违章指标,每组每月完成一次停止作业挂牌指标、一个“严违”指标。严格各项目部经理、副经理到生产现场“364”制度,即每月到生产现场3个中班、3个夜班、6个8小时指标,每月值班不少于4个。安监处严格中夜班检查制,中夜班一律坚持8小时工作制,尤其要加强夜班的管理,夜班不得空班漏检。

  四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严格调度生产指挥系统运行;严格事故影响分析制度。凡是出现事故和影响的,各项目部要及时汇报调度室,必须按照“三不放过,四联责”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严格现场跟班盯岗制度;严格24小时复命制;严格停止作业分析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了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

  五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凡是符合追究范围规定的一律严格按文件进行责任追究,各类隐患一经报安监科后,一律不得更改,按文件规定严格落实处罚,该是什么责任就是什么责任,绝不姑息迁就。通过责任追究,提高了各级人员责任心。

  六是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采取不定时间、不分班次、不打招呼、随机抽查的检查方式,以作业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为依据,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检查,检查问题一律落实到人,落实整改时间,抓苗头、抓典型,对野蛮组织生产、违章作业的,严肃追究责任,对存在问题较多、隐患比较严重的车间采取了“回头看”的专项监察,确保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7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要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主题内容之一,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布局。

  8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然而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事故和灾害总是难以根本避免的。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付紧急情况,就应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要从容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灵敏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这就是要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

  系。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三)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生产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生产管理的有关论文08-27

生产管理最新的论文08-25

关于生产管理的论文08-25

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论文08-27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08-25

工厂生产管理论文08-25

企业生产管理的机械生产论文08-24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08-24

关于企业生产管理论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