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2-07-05 08:15:13 论文 我要投稿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汇编15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汇编15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2

  一、选题意义及理论依据

  风险管理是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有处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目标,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风险管理的实践和理论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于50年代发展成为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先后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逐步普及到许多的企业,如企业增设了风险管理机构,专门配备风险管理经理、风险管理顾问,有他们负责企业的风险识别、风险测定和风险处理等工作。

  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相对滞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缺乏风险策略、风险管理较为被动、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以及风险管理技术、资金不足等问题。鉴于目前风险管理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从《指引》的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指引》是在借鉴了国际上发达国家有关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及法规,吸取了国外大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了我国现有的法规及企业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出台对增强中央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央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有着深远的意义。虽然《指引》只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工作提出了要求,但是它的指导范围并不仅限于中央企业,《指引》所描述的风险管理的范围既涵盖了类似公司治理结构这样的公司层面的问题也涵盖了业务层面的操作问题,对其它企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现在几乎还没有哪一家企业可以很好地管理企业各个层次的风险。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应该能够对企业所有的预期情况进行风险的评估和处理,能够突破模糊企业所面临风险的组织之间的界限,能够对所有潜在的重大风险进行预计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所以,按照有关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定期的评估企业风险及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断的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风险管理全面诊断报告的基本逻辑

  1、通过深入分析目前目标公司的经营现状,查找关键风险点,并作具体分析。

  2、了解企业自身在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处理方面的状况。(主要在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方面收集风险管理的初始信息的情况,由于专业方向的原因,会在人力资源上做更详细的分析。)

  3、通过前两项分析结果的对比,寻找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改进领域。重点突出企业主要风险,提升企业风险意识,切实将风险管理与日常经营管理溶为一体,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企业风险管理全面诊断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

  企业风险管理全面诊断报告主要从四个方面去研究:

  第一部分企业风险评估

  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按照风险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企业外部风险顾客风险、竞争对手风险、政治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等;企业内部风险包括产品风险、营销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组织与管理风险等。

  我们将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研究企业内部风险,兼顾企业外部风险。在资料的收集上会包括企业已经发生的风险的基本状况,以助于我们考察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企业风险管理现状

  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处理三个方面。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和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明确风险的存在,并找到主要的风险因素,为后面的风险度量和风险决策奠定基础。在风险识别之后必须进行风险衡量,以便确定其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它其实就是运用一定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风险处理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概率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方法,使风险损失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降到最小限度。

  在这一部分,我们会从两个方面去研究:

  第一、效果上。主要收集整理分析本企业发生的风险案例的相关情况。对于企业近年来发生的较大风险损失事件,从发生过程、造成的损失或影响、产生原因、事件的处理及为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所采取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第二、方法上。考察企业在识别、衡量和处理风险时的方法是否恰当,运用是否准确。是否遵循了系统周到原则、快速反应原则、量力而行原则和经济效益原则。

  第三部分企业风险管理现状诊断与评价

  这个部分的内容是以前两部分的内容研究为基础的。

  第一、在前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会做进一步的总结。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企业风险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如图举例:

  人事风险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风险管理有效性等级

  风险识别

  风险衡量

  风险处理

  第二、分析企业风险管理的优势和劣势

  第四部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第一、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思考

  第二、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下一步设想

  三、主要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法:根据企业风险的基本研究思路,设计企业风险诊断问卷,并针对该公司和其他相关渠道发放。之后,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数据分析结果。形成初步的统计分析报告。

  2、深度访谈法:针对风险管理的问题,从高层到基层进行代表性的深度访谈,并整理出访谈纪要,形成初步诊断。

  3、对比分析法: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结合相关的理论对“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分析企业风险管理的优劣势。

  四、拟解决的问题

  企业的经营风险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企业为了获取利润而进行经营活动,必然会产生经营风险。因此,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完全消除风险,也不可能完全消除,而是要处置和控制风险,减少和避免损失,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我们的工作就是立足于企业的经营现状,利用一些战略工具,全面的开展评估工作,梳理并优化各项业务和内部管理流程,查找关键风险点。然后对照企业同步的风险管理状况,找出他们的亮点和盲点,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从而逐步完善该企业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风险意识,使之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方面更加的有成效。

  五、参考文献

  [1]国资厅.20xx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国资委网站。20xx.12.16

  [2]陈丽金.管理学原理与实践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7

  [3]陈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监管系统与策略选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

  [4]赵原:企业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4

  [5]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陈颖杰赵阳.谈企业整体风险管理[J].商业经济研究,20xx,(28):44~45

  [8]张秀兰.社会抗逆力:风险管理理论的新思考.光明日报.

  [9]李鹏越.张歆媛.王春宝浅议如何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20xx(1)

  [10]易国锋论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期刊论文]-集团经济研究20xx(4)

  [11]王东杰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期刊论文]-金融经济(理论版)20xx(2)

  [12]徐军.任勇.王松论企业人力资源风险防范[期刊论文]-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1)

  [13]孙会.于惠川.孙建平员工招聘风险防范的经济学分析[期刊论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xx(4)

  [14]张苏串.梁嘉骅浅谈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风险的规避[期刊论文]-经济问题20xx(6)

  [15]余蓉.吴健.陈晓.钟庆华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风险和管理[期刊论文]-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

  [16]陈益云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及其规避初探[期刊论文]-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xx(8)

  [17]安东尼桑德斯(AnthonySaunders)著,《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7月出版

  [18]高盛集团、瑞银华宝德威著,《风险管理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xx年2月出版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3

  拟选题目: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的判定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函数项级数既可以被看作是对数项级数的推广,同时数项级数也可以看作是函数项级数的一个特例。它们在研究内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研究其收敛性及和等问题,并且它们很多问题都是借助数列和函数极限来解决,同时它们敛散性的判别方法也具有相似之处,如Cauchy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等。教材中给出了对于()nux一致收敛性的判别法,如Cauchy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等,但在具体进行一致收敛的判别时,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运用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法。而次课题除了叙述以上判别法外,还对这些判别方法进行了一些推广,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判别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方法。

  选题研究现状

  目前通用的数学分析教材(如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其介绍的主要内容如下:M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柯西收敛准则等,用来判别一些级数的一致收敛性问题,其他一些数学方面的工作者对某些特殊级数的收敛性进行了讨论。当前对级数的收敛性的讨论研究已经到达比较高级阶段,分枝也比较细,发展也相对较完善。但在许多实际解题过程中,往往不是特定的级数,用特殊的方法不能解决。故需对特殊级数情况要总结和发展。

  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基本思路:首先从定义出发,让读者了解函数项级数及一致收敛的定义,对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说明,且将收敛与一致收敛做一个比较,使读者对其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随后给出一些常见的一致收敛的判别法,并附上例题加以说明。当熟悉了一般的判别法后,我将其加以推广,得到一些特殊的判别法,如比式判别法,根式判别法,对数判别法等。 框架:主要由论文题目“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摘要、关键词、引言、函数项级数及一致收敛的定义、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一般判别法及推广、小结、参考文献等组成。

  主要研究的方式、方法:首先介绍函数项级数及一致收敛的定义,然后给出一些常见的判别法,并用一系列的例题加以说明,在将判别法加以推广。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函数项级数及一致收敛的定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一般判别方法,如柯西一致收敛准则、余项判别法、魏尔斯特拉斯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等,再进行推广。

  第三部分是总结其研究的必要性。

  论文提纲(含论文选题、论文主体框架)

  论文题目: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论文主体框架:

  1、引言

  2、定义

  函数项级数定义

  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定义

  3、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方法柯西一致收敛准则余项判别法

  魏尔斯特拉斯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

  4、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判别方法的推广比式判别法根式判别法对数判别法积分判别法确界判别法

  5、结束语

  阐明总结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判别方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主要参阅文献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王振乾,彭建奎,王立萍.关于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判定的讨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xx

  [3] 吴良森,毛羽辉,宋国栋,魏栍等.数学分析习题精解[M].北京:理科教育出版社,20xx.

  [4] 谢惠民,恽自求,易发槐,钱定边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

  [5] 赵显曾,黄安才等.数学分析的方法与解题[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8

  [6] 刘玉琏,傅沛仁,林玎,苑德馨,刘宁等.数学分析讲义[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

  [7] 裴礼文.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毛一波.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的判别[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xx.10

  [9] 陈传章.金福临,宋学炎,等.数学分析(下册)[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10] 陈玲.关于函数级数一致收敛的两个判别法[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xx.4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4

  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

  与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xx年11月—20xx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xx年3月—20xx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xx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xx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3联书店,20xx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广州:花城出版社,20xx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xx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2、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xx年第6期第140页。

  3、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xx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xx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xx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xx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5

  论文摘要:随着英语课的逐步推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作为英语教学的实施者,英语教师应该切实加强教学素质的提高。那么,在新形式下该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创造素质呢?我们需要从创新教育理念的树立、知识通识性的具备、教师教学思维的诗意化以及做研究型教师四个方面入手。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竞争的时代。在这些竞争中,人是最活跃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创造教育的实施、创造教育体系的建立最直接的要素是建立一支创造型的教师队伍。那么,新形式下,如何塑造自己的创造素质,做一名创造型的教师呢?

  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是教育者从理性上认识教育的切入口,我们说,创造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教师,但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胜任这项教育,必须是具有创造意识、能够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教师方可。因为实现创造教育的目标必然要依赖教师的创造性素质和教育创新的实施,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已成为塑造具有现代教师风采的核心要素。

  创新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育观以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培养能熟练掌握已有知识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创新的教育观则针对传统教育观实现了三个转变。

  第一,将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目标转变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的教育目的 使学生通过以教材为基础而展开的学习活动,获得认识和理解,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在知识的应用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二,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创造性的教学鼓励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使教学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的过程。

  第三,将严格遵守常规的课堂转变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要是过分强调对课堂纪律的遵守,便容易束缚学生的天性,使学生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和激情。所以英语尤其强调课堂氛围的轻松与活跃,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创造潜能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具有知识的通识性

  创造性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创新都离不开知识作为载体。以往,人们常常将 博古通今,学富五车 等形容学者或教师等拥有的知识量,教师往往成了知识的化身。然而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今天,人们拥有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可以这样认为,对于现代人来说,缺乏的并非主要是知识,而是形成知识的知识能力,即知识的创新能力。那么,这种 知识的知识 怎样获得、如何形成呢?

  首先,作为教师,要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合理的知识逻辑结构。所谓学科知识基础是指教师掌握的知识面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之中,在知识分类越来越细的今天,如果教师只重视 专业知识 ,将自己陷于狭窄的专业领域,思维很难有开阔性、发散性。如果一名教师,要教学 red,yellow,blue,green,purple,orange等颜色单词,他该采用什么方法?仅仅是照本宣科,将单词悉数教给学生,还是巧妙运用学科知识基础,渗透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做三原色的加法实验(what sredandblue/redandyellow/blueandyellow?),寻找实验结果,从而引出purple,orange,green三个单词。从这儿可以看出,知识的广博性是形成创造思维、创造性教学的广阔原野。

  其次,在教师获得的知识中,还要形成知识的逻辑结构灵魂 知识的融会贯通,即通识性。通识的要义在于强调 识 与 通 ,即见识与智慧的通性,强调智慧及其对人类文化的 统摄 。在施教过程中,通识不能理解为单一的知识教学,它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文化在人格中的整合,这种文化精神是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应具有的内在素质。

  追求思维境界的诗意化

  所谓思维境界的诗意化,是指审美性和情感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氛围。创造是一种美。美与创造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人的创造活动与终身的创造激情和创造冲动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创造思维的心理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英语氛围,无疑会激发学生在课堂里运用自己的情感开展多种活动,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和创造动机。

  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一位学者说过:成功的教师就是:经验+反思。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堂课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学有所得,会感到莫大的快慰;反之,一堂不成功的课也会使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作总结分析,寻找原因和对策。而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反思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可以对教育教学实践做出总结、概括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评价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得失,提出新的想法,发展和创造丰富的教育教学观点。总之,随着创造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知识的通识性,注重思维的情感性和审美性,勤于动笔,勤于反思,积极投入教育实践,做一名新形势下的创造型教师,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 1]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 年.

  [ 2]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主办20xx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6

 

  选题经过:

  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理财业务起步较晚,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不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居民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使得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

  近年来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了各大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个人理财业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未来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加上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缺乏相应的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和法律保护意识,面对大量闲置的钱,普通居民却不知该如何来安排自己的财产,能够使之得到有效的配置,因此,普通居民希望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指导确定投资理财方向、渠道和品种,有策划的调整投资结构,避免个人投资理财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而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让普通市民了解什么是个人理财业务。

  而相对于银行,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的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是高利润的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对实现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压力和降低存贷款结构性风险有重要作用,它已成为发达国家很多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收益来源,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再者,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许多外资银行不断涌入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仅靠传统的存贷业务,已难以与外资银行竞争,必须开展新的业务。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深入研究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问题根源,并根据国内商业银行实际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对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创新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西方国家对个人理财的研究非常深入和广泛,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文章和著作。国外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研究对象主要是理财工具,侧重于理财业务的应用,充分利用理财工具为个人服务,达到其理财增值的目的。

  (二) 国内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比较晚,初步发展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在21世纪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方面的研究文章和专著也越来越多。国内研究的文章和著作主要侧重对个人理财基础知识、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进行研究,但是对现状的研究相对比较简单,都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除此之外,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没有提出关键的问题,研究重心存在偏差,再者没有提出实际可以的解决方法,应用性不强,还需进一步借鉴国外的研究。

  初步设想:

  本课题将从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入手,选取国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大纲如下:首先,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概念、内容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然后介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现状、特点及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根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有效对策。

  创新点:

  (1)本文试图从金融创新理论的角度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分析。

  (2)本文试图对我国近几年,特别是20xx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业务方面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存在问题作一个系统的总结。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有效、全面的对策。

  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及可行性论述(包括文献综述)

  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本课题拟在研究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实际,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这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占领高端市场,提高金融资金的利用率,完成向现代金融服务业的转变,同时,有助于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外增强核心竞争力。

  可行性:

  本人将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资源和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书籍和报告等渠道,广泛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和资料,并结合中国实际,利用本专业所学到的一些基本理论,加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进行一次系统阐述。

  文献综述:

  本人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阅读了二十篇左右的文献,大部分都是期刊文章。

  [1]张琳娜,赵剑锋,张静琳,吴 丹,黄 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J].商业文化报,20xx(08).(主要内容:主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金玉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报,20xx(06).(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针对我国商业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提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3]谷 华.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J].时代金融报,20xx(03).(主要内容:通过阐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策略。)

  [4]刘 扬,张 宓.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究[J].经济导刊报,20xx(01). (主要内容:主要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那些问题,并提出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策略。)

  [5]张龙清,孟 倩,潘江姗.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西南金融报,20xx(08).(主要内容:针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性调整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加强市场研究、建立理财师约束机制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建议。)

  [6]郝 军.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J].20xx(02).(主要内容:主要提出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仔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7]苏 璟.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策略研究[J].金融天地,20xx(01).(主要内容:首先论证了商业银行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弊端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在这基础上研究了新的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策略,探讨了其发展的战略措施。)

  [8]何树红,杨世稳,陈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模式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xx(05). (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模式,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理财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9]周爱民.推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J].金融会计,20xx(3).(主要内容:通过对国内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历程的阐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结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与国外商业银行同类业务的差距,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风险,提出有针对性、规范性、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及建议。)

  [10] 文琼偲.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J].海南金融报,20xx(05).(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袁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11]郭继辉,黄自竹.小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报,20xx(05).(主要内容: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概括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目前存在的同题,并简单阐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因素,归纳出我国商业银行改善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的建议。)

  [12]陈 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J].商场现代化报,20xx(05).(主要内容: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和实施营销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策略。)

  [13]李慧.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发展[J].中国外资报,20xx(07).(主要内容: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发展中的转点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令人理财产品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14]彭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问题及对策[J].生产研究报,20xx(02).(主要内容: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5]孙凤霞.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供求分析[J].金融视线,20xx(14).(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供求的因素,找出供求失衡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6]王 鹏.商业银行贵宾客户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行为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启示——以南京市城区商业银行贵宾客户为例[J].市场周刊,20xx(07).(主要内容:主要通过对南京市城区商业银行贵宾客户的抽样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影响贵宾客户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因素,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一些具体对策建议。)

  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 文献分析法:主要运用于作者对于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总结以及国内外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文献综述上。对国内外的综合文献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

  (2) 对比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与外资商业银行的差别。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时的努力方向。

  (3) PEST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政策、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四个方面的内容。

  论文撰写提纲

  1.引 言.

  1.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1.2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的背景

  1.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1.4我国商业银行常见的个人理财产品介绍

  2.境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比较

  2.1境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2.2境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比较.

  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正确市场定位,产品同质化严重

  3.2理财服务“品牌”意识淡薄,无法取得品牌竞争优势.

  3.3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

  3.4缺乏理财专业人才,服务水平低下

  4.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政策建议

  4.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财服务核心观念

  4.2创新经营机制,顺应理财业务发展需要

  4.3调整营销手段,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策略

  4.4加强产品创新力,走多元化、个性化道路

  4.5加大技术投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

  4.6加强理财人员的培养,形成有效的客户经理制度

  5.结 论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7

  一、如何选择问题

  我一直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puzzle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审视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制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解释中国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理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

  术论文。如“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含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

  (1)时间:从1980年到xx年;

  (2)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

  (3)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研究;

  (4)案例:908工程、909工程、13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1980—xx年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二、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description)”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thinking)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三、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问题清楚了,文献综述也做过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但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评审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

  对于不同的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博士生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致力于传授研究方法;有的则突出讨论方法论的问题。这都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提高自己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选择与应用,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

  开题报告(文体形式)

  课题名称:

  姓名:年级:班级:

  成果形式:完成时间:指导老师: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4、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实施的步骤

  1、2、3、4、5、6、7、

  表1—1开题报告(表格形式)

  主题:

  课题题目:

  导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班组: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实地调查:

  上网:

  查书面资料:

  总结论文:

  发倡议:

  2)阶段步骤:分阶段实施

  阶段时间(周)主要任务阶段目标

  一周

  二周

  三周

  3)计划访问的专家:校内老师等

  上文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8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主要研究莱州市草艺品出口贸易的优势,及其所在地人文地理优势,还有生产加工的过程介绍和改进建议,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前景观望,提出一些建议和发展方向研究。

  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介绍莱州市的人文地理环境

  2.介绍草编艺术品的历史及文化底蕴

  3. 对其加工材料的来源做研究

  4.对其市场生存能力做研究介绍

  5.草编艺术品的生产加工过程

  6.举例研究齐生产成本和利润

  7.对其销售和出口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

  8.分析与其他草艺品出口地(国)的产品对比

  9.对其销售.加工流程做分析研究

  10.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其生产销售的问题

  11.对生产和销售提出改进意见

  12.对草编艺术品的发展前景展望

  3、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 根据国内的一系列研究情况综合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外贸企业已经在一个全新的开放的环境中发展对外贸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并按照其宗旨和基本原则进行经济改革和发展对外贸易。履行谈判中承诺的市场开放的义务,将为各国、各地区的贸易伙伴提供更好、更稳定的市场准入机会。对外开放的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将逐步享受国民待遇,投资环境将更为宽松、透明、稳定。这毫无疑问将为国外的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有着两面效应,后一点是我们尤其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不同的行业所受的影响各不相同,就中国外贸企业而言, “ 入世”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和中国法律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关。中国自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颁布第一部调整外国投资的法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至1999年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议用了整整20年时间。到20xx年法律框架已经日渐成熟,总的来看,中国外资法已经与国际惯例接轨,朝更开放自由的方向转变或转型时期,中国的外资法的重大变革对中国的外贸企业也有一定的优势可占。

  理论上讲外贸企业应具有进出口功能,但由于某一时期中国特定的环境因素,假如人民币无法完全自由兑换,政府的政策导向等,使得出口功能对中国外贸企业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大部分外贸企业无法自己生产产品出口,它们必须寻找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并组织出口。出口产业竞争力属于国际竞争力范畴,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

  按照迈克尔(E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状况、机遇和政府行为等6个因素。参考产业国际竞争力的6个因素,我们根据海关统计数据, 采用贸易竞争指数评价指标,对中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筛选评价。 贸易竞争指数=Xi-Mi/Xi+Mi,其中Mi、Xi为某i产品的进出口额)。 此指标主要反映一国(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的某i产品的竞争优势;其数值越大,竞争优势越明显。

  统计分析表明:目前,中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外贸企业类型依然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所不同的是,我们将纺织品与资源性产品分开,得出基本相同的结果,存在的差异是,纺织品的竞争力要远高于其它产品,也高于资源性产品,但其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这一点与国内的分析结果一致。从总体上讲,目前中国的化工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还尚无巨大优势可言,但必须看到,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要高于化工品及有关产品,而且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可能要高于其贸易竞争指数所反映的状况。因为在这些产品的出口额中,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产品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企业作为中国机电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这些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这些产品生产设备及零部件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相关进口额高居不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目前具有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产业依然是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但其比较优势在逐年下降;机电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还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其竞争力在逐年上升。在今后一段时期中,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的选择空间,很可能被继续局限在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9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伴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污染现象、污染事故的发生,大气、水体、噪声等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在各类污染中,水污染和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并遭受着各类污染的侵袭,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因此,解决水污染问题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污染的发生,有利于进行污水的集中处理。城市的生活污水能够有序的排进处理厂处理,减少受纳河流的自净负荷。一些工厂、公司的生产污水有路可去,减少了工厂的运行负担,使一些小工厂在新的环境要求下能够继续运行下去,有利于城市工业可持续发展。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污水处理厂的建立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通过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各环节的处理,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保障人们健康生活。该市人口较多,污水处理量较大,水中含氮磷及有机物较多,因此需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市的污水进行处理,并且所选择的工艺必须能够有效解决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据此在设计中,应提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以及处理过程中各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设备及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计算并绘制污水处理厂平面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单体平、剖图。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

  1 活性污泥法

  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普遍采用的工艺有: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或CASS)、AB法、A/O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法(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等工艺。

  ⑴ 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序批式反应池(SBR)属于“注水—反应—排水”类型的反应器,其操作流程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五个基本过程组成,所有处理过程都是在同一个设有曝气或者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混合液始终留在池中,从而不需另设沉淀池。曝气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厌氧、好氧也在同一池进行。通过调节每个工序的时间,可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其工艺系统组成简单;耐冲击负荷;反应推动力大,运行操作灵活;可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易于维护管理。

  ⑵ 循环活性污泥工艺(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CAST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变形,池体内用隔墙隔出生物选择区、兼性区和主反应区三个区域,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污泥处理工艺中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其建设费用、运转费用低;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运行管理简单,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⑶ 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 Process)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简称AB法,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共分为预处理段、A段、B段三段,在预处理段只设格栅、沉砂等处理设备,A段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B级由曝气池和二沉池组成,A、B级各自拥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

  ⑷ A2/O法

  A2/O法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 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二是脱氮,缺氧段由于兼性脱氮菌的作用,利用水中BOD 作为氢供给体将来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逸入大气,达到脱氮的目的。其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虑,SVI值一般均小于100;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运行中勿需投药,运行费用低。若降低污泥浓度、压缩污泥龄、控制硝化,以去除磷、BOD5和COD为主,则可用A/O 工艺。

  ⑸ 氧化沟法

  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廊道,池体狭长,深度较浅,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气和推进装置,池体的布置和曝气、搅拌装置都有利于廊道内的混合液单向流动。多数情况下,氧化沟系统需设二沉池。在流态上介于完全混合和推流之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区分为富氧区、缺氧区,有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取得脱氮的效果;可考虑不设置初沉池,原污水经过格栅和沉砂池预处理,已经有效防止污水中无机沉渣沉积,有机性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够达到好氧稳定的程度;BOD负荷低,因此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产率低,具有较大的脱氮潜力,运行费用较低。

  2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通过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目前所采用的生物膜法多数是好氧工艺,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同其他方法组合应用可实现更高效率的处理效果。

  3 UNITANK法

  UNITANK工艺是一种三沟式氧化沟的变形,它是由三个矩形组成的,其中两侧的矩形池即可做曝气池,又可做沉淀池,中间一个矩形池只做曝气池。污水可以进入三个池中的任意一个,采用连续进水、周期交替运行。在自动控制下使各池处在好氧、缺氧及厌氧的交替状态下,实现有机物及氮磷的去除。但它的容积利用率低,设备闲置率高,除磷功能差,并且不适用于大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4 生物处理法新进展

  无论是好氧处理技术还是厌氧处理技术,生物法都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以污染物质为营养,实现对污染物质的降解。它的二次污染小,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随着工艺生产技术的发展,污水中成分更加复杂,有机物质更难降解,这就必然要求进行处理工艺的改革。

  ⑴ 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

  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活性污泥法已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工艺,目前对活性污泥法的改进主要是在曝气方式上的改进,或是朝多功能方向发展,将活性污泥法与其他工艺相结合,提高处理效果。用常规手段很难再生物学上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对活性污泥法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是膜分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⑵ 生物膜处理法的新进展

  目前在普通生物膜法的基础上,出现了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等。近几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如生物流化床,活性生物滤池,另外还有空气驱动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和曝气池相结合、藻类转盘等。由于生物膜法的生态系统中可以生长藻类、后生动物等,甚至可以生长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等,因此可以用来脱氮等。

  ⑶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新发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技术。由于处理效率低、处理速度慢,且厌氧菌对环境要求严格不易控制等缺点,厌氧生物处理法一直处于污泥处理阶段。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及严重的环境污染,厌氧生物处理由于其产物具有能源物质而得到人们的重视,一大批新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相继诞生,如厌氧生物滤池、厌氧转盘、厌氧流化床法,以及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等,厌氧生物处理法正朝着能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能够脱氮除磷,运行维护简单费用低的方向发展。

  三、对本课题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说明

  (一)、原始资料

  (1)污水水质

  CODmg/L BOD5 mg/L SS mg/L 总磷 mg/L pH 色度

  处理前 420 220 200 8 6~9 ≤ 30倍

  处理后≤ 60≤ 20≤20≤1.56~9≤30倍

  (2) 基本资料

  某城镇现有常住人口90000人。该镇规划期为十年(20xx-2020),规划期末人口为120000人,生活污水排放定额为250升/人·天,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预计规划期末镇区工业污水总量为20000吨/日,同时,要求所有工业废水排放均按照《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86)执行。现规划建设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0000吨/日,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气象及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00mm;地下水位,地面下6~7m。年平均水温:20℃。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19~21m左右,平均地面标高为20m。平均地面坡度为0.3%~0.5% ,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二)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1)污水以有机污染物为主,BOD/COD=0.52>0.3,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标;(2)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BOD、COD、SS值都比较低,属普通城市污水;(3)进水中总磷含量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需添加除磷工艺。针对以上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以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由于总磷超标,处理工艺尚用除磷。根据处理规模(5万吨/天),进出水质﹑出水质要求,污水处理厂既要求有效地去除BOD5,又要求对污水中的COD﹑磷进行适当处理。本课题可供选择的工艺:如A2/O 工艺,A/O 工艺,SBR 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

  四、有关参考文献资料

  1.高廷耀,顾国维,周琪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张自杰主编。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3.李圭白 张杰主编。水质工程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4.金兆丰 余志荣主编。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工程实例。北京:化学工艺出版社,20xx

  5.组织编写(第二版)。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

  6.南国英 张志刚主编。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艺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

  7.韩洪军主编。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

  8.娄金生主编。水污染治理新工艺与设计。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9.王凯军主编。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

  10.谢新民,张海庆,尹明万主编。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规划理论与实践。郑州:黄河水利 出版社,20xx

  11. 程杰瑢,周琪,蒋文举主编。环境工程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2. 鞠兴华,王社平,彭党聪.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方法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xx,23(14):35一44.

  13张波.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系统的几个重要问题[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21(1):16~19

  14张波,高廷耀.倒置A2/0工艺的原理与特点研究.中国给水排水[J],20xx,16(7):11~15

  15.崔玉川等.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0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从一般意义来讲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来讲,法学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其目的是探索多种方式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的路子。实践环节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试点项目的评价和远程开放教育的未来。

  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求毕业论文是带有学术研究性的理论分析文章。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学生要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文章观点明确,材料详实,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2、内容要求毕业论文的体裁应具有学术性。毕业论文包括目录、提纲、论文摘要、正文、引用的参考资料,其中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它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毕业论文的内容容量与所给予的时间和学分相适应,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专科毕业生不得少于4000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选题要求

  (1)毕业论文的选题限于法学专业的范围内,一般以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内容为主要选题方向。

  (2)要紧密结合法学研究动态和我国立法、司法、执法实际。

  (3)选题避免过大。

  (4)选题避免过度集中,要有新意,要结合专业,学生自选两个题目,交指导教师平衡后,确定其中一个为你的论文题目。选题时要注明以哪门课程(法)为主。(5)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写的毕业论文不可直接或变相作为本科的毕业论文来使用。

  三、成绩评定办法与步骤

  毕业论文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态度和论文的质量,提出建议成绩,学生经过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及答辩质量,写出答辩评语,经答辩委员会审核,确定最后成绩。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于当年补做一次。

  四、组织机构:

  学校设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下设指导组和答辩组,成员分别由学校领导、教师和校外专家担任(名单见附件一)。论文答辩设若干小组,每组由三名教师组成,设答辩主持人一人。答辩小组根据论文研究方向设立,本人的指导教师不担任该答辩小组成员。

  五、指导教师、答辩教师的工作职责: 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

  1、指导学生选题和收集资料,指导论文写作方法,介绍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1

  论文题目:自然——庄子生命观的核心

  姓名:

  专业名称:

  学号:xxxx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指导老师:**

  一、选题的依据

  在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中,我感觉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生命的关怀尤其强烈,尽管也有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但这些问题多少都与人的生命存在相联系。他们探讨了人的生命本源、生命的本质特征、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无一不凝聚着先哲的智慧。而阅读《庄子》,我们不难发现书中充满着关于生命及其本质的思考和探索。这种思考和探索表现为对人们茫然疲惫而生、漂泊不知所归的生命状态的忧虑,以及对生命的困境以及如何实现其内部突破的思考。而庄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最后都落脚在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自然”。在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道论传统的基础上,庄子将道家的“自然”思想发扬丰富,终于形成了其有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的生死观。这是本文的选题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庄子生命哲学的研究,追寻其时代背景,揭示其生死哲学的观点,探寻其生死的精神超脱和全身之道,凸显“自然”思想在其生命观中的地位,以便十更好地认识庄子哲学,把握庄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意义在于,庄子生命观是古人以自己的毕生体验总结出的安身立命之道,饱含着古人的生死智慧。虽时代发生了变化,但生死的哲理仍闪耀不朽的光茫。特别现在生活富裕了,人更惧怕死亡的威胁,面对死亡谈之色变,想长生不老,追求永生。学习庄子生命观后,就会知道生死乃昼夜之变,生乐死安。庄子那善待个人,关爱生命的宇宙情怀和守朴贵真的哲学思想,将为现代人的完美生活提供历史借鉴。

  三、文献综述

  1.“自然”是庄子生命观的核心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认为庄学中之政治哲学,主张绝对的自由,盖惟人皆有绝对的自由,乃可皆顺其自然之性而得幸福也。主张绝对的自由者,必主张绝对平等。庄学以为人与物皆应有绝对的自由,故亦以为凡天下之物,皆无不好,凡天下之意见,皆无不对。庄周保全自己的方法就是抱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对事物的变化漠然无动于衷。这种办法和理论就是庄周所讲的“逍遥游”。

  徐克谦在《庄子哲学新探》一书中认为《庄子》书中的个性自由精神,是直观地、直接地、表象化地掩饰或呈现在庄子其人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之中。可以说《庄子》一书,与其说是关于自由的理论,不如说是展示自由的艺术。庄子其人的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只是咋看美学与艺术的领域里,才得到了真实的实现。《庄子》的美学观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精神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的。庄子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和人生,以美学的道路来解决哲学问题,只要表现在物我两忘的审美关照、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价值取向、“游”的审美趣味、“至善至乐”的审美境界。

  刘笑敢在《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命定论是庄子哲学的基础,也是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基础。不幸的一切命定的必然,人们为之无可奈何,所以莫若忘怀一切矛盾和差别,达到思想上的绝对和谐,也就是进入自由境界。庄子的精神自由是建立在命定论的基础上的。庄子的精神自由要摒弃一切感官的作用,直接去体验最高最根本的存在,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庄子哲学中有神秘主义或直觉主义。

  朱松美在《<庄子>对个体生命的张扬》一文中认为庄子哲学的核心是人生哲学。在复归原始无望的情况下,庄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体认最终落实到精神的自由与进遥上。道家特别是庄子对人生的关注,则是抛却一切外在束缚和限制,突出个体生命存在,张扬个体人生价值。重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身(生命)心(精神)问题,是庄子哲学的本质。庄子精神自由的获得以“体道”为依据。通过对“道”的体认,感受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合一。在大宇宙中解脱精神负累,是庄子张扬个体生命的人手处。

  单红在《<齐物论>自由思想研究》一文中庄子在个别篇章里也显示了对艺术和审美的否定,当然庄子对于大美和小美是有区分的,庄子反对的是囿于小成的小美,而对于道性之大美是充分肯定的。通过对庄子的悟道方式的具体分析可以知道,庄子把人从“未悟道”提升到,’,晤道”的方法是直接由道至道,任何折中和迁回的方法是为庄子所不取的,庄子就沉溺在自己的悖论当中只做形而上的努力和思考。该文认为审美处在这样尴尬的境地是有其必要性的,它在个人悟道和奔向自由的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刘红红 、张玉春在《从“逍遥游”到“人境庐”——论庄子思想与传统士人出世隐逸人格在魏晋时代的确立》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士人的人格形态具有“入世”和“出世”的二元对立特征,其“出世隐逸的”一元导源于庄子的“逍遥游”思想,确立于魏晋时代。正是魏晋时代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环境,为士人“出世隐逸”人格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内外部条件。从庄子的“逍遥游”到陶渊明的“人境庐”,不仅展现了魏晋士人充满艰辛曲折和悲愤痛苦的心路历程,而且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于世事红尘之外找到了一个身心栖息的家园。孔子研究 20xx 年第 4 期付粉鸽、马得林在《法天贵真:庄子技术观的生命哲学解读》一文中认为庄子哲学具有强烈的生命取向,是关于生命的哲学。其生命哲学以“道”论为中心,以自然生命为本位,以实现自由为最高追求。在生命的观照下,形成了庄子独特的技术观,它以体悟生命为核心理念,以自然与自由的统一为技术追求的最高目标,以“以天合天”为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因此,这种独特的技术观可谓是生命技术观。庄子的此种生命技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值得现代人借鉴。《自然辨证法通讯》20xx年第一期葛西强在《论庄子的生命美学思想》一文中论及庄子生命美学的心灵旨归时认为庄子哲学以心灵中的宇宙大化生命境界为参照,他着重阐述以下内容:庄子有关个体感性生命的心灵的内在净化历程(去累、守宗与无己);净化明后所形成的自由而和谐的虚静化心态,以及将这种心态推及贯通于大化宇宙所得到的至高生命体验—天乐境界;在心灵中营构的以庄子生命之道为基础的“道境”,庄子心目中的终极愿望—在“道境”中游心逍遥。

  2.自然生命观的本体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收集了黄国荣的《胡适对<庄子>的看法和研究》一文,改作者认为胡适对庄子哲学的基本理解和解释是:庄子的人生哲学,只是一个达观主义。这种达观主义的根据,都在他的天道观念。庄子的人生哲学,也只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八个字。最终,胡适得出结论:“庄子的哲学,总而言之,只是一个出世主义”。

  徐克谦在《庄子哲学新探》一书中认为庄子“道论”涵盖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论的意义,但是,庄子的“道论”是借助于“道路”、“途径”、“方法”之类的原初意象来表示的。徐克谦同时认为“安其性命之情”是庄子对“命”的安顿。人生德困惑,在很大程度上就蕴藏在“命”德吊诡与悖论之中。“命”的存在,使人的生命受到限制,感受到不自由。但是,“我”之所以存在,就因为“我”有个“命”,有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命”。如果离开这个“命”的独特性,“我”也就不能成其为“我”了,“我”也就死了,没“命”了。

  韩林合在《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庄子的道实际上就是作为整体的(现实)世界。庄子认为世界整体的道构成了人的本体和命运。但是,只是在人类之初和人生之初,人才是与其同体或同一的。因而也只有这时,人生才不会产生问题,人生才具有意义,社会也才能安定和平。庄子指出了回归于道的唯一途径是安命。所谓“命”指独立于经验主体的意志的作为整体的世界(发生于其内的所有或任何事情)或者说道。

  陈绍燕、孙功进在《庄子哲学的批判》一书中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天道观和认识论为基础的。“安之若命”和“与天为一”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庄子认为人无力胜天、亦不能违命。

  王博在《庄子哲学》一书中认为庄子有着很强的命运感,并要求着安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在命运中主动把握自己生命的人。除了命运之外,还有人施展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技巧的舞台。在这种施展中,生命中自由的一面得以展开。

  陈绍燕在《庄子养生说发微》一文中认为庄子的养生说以宗道顺化为宗旨,以避祸存身为前提。“纯素之道,唯神是守”突出了养神的重要性。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节度食色述及了养形的基本方法。庄子形神相济、内外兼修的养生思想时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史哲》1997年第4期王富仁在《庄子的生命观——庄子《养生主》的哲学阐释(上)》一文中认为庄子的《养生主》是直接建立在《齐物论》哲学框架之上的。庄子之“道”是以“个体”观“整体”,是作为个体的平民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他的“道”不只是一个“天地万物”的总名,而还是“天地万物”的本身。庄子之“道”是个体的平民知识分子依照特定的感受方式和思维路线主动建构起来的,是有其主体性的,也是有其主动性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养生主》所体现的庄子的生命观做了更加细致而深入的解读。

  刘笑敢在《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庄子的世界产生于客观存在的“道”,依存于客观存在的“道”。在庄子看来,“道”是原始的、根本的、第一性的;世界万物是由“道”派生的、是从属的、第二性的。同时庄子不认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认为最高的知识是对客观的“道”的体认。因此,我认为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而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的基本思想,但老子哲学的基本着眼点是欲取先予、无为而无不为,还不想超脱现实,而庄子哲学的着眼点却是逍遥于无何有之乡,完全摆脱现实。追求超现实的精神自由,这是庄子哲学的突出特色,对这一特色的理解不同,是分析庄子哲学思想时产生分歧的又一个原因。

  黄烨在《庄子的生存哲学》一文中认为庄子的道的理论内涵是指:道是物的本根和始源,道不是本根之物和始源之物,道在物而不是物。“道”既然是物的本根、始源具有创生性,他不仅生天生地,而且神鬼神帝,万物因它而变化,生命个体当也有它产生。“道”不仅是无生命的万物之本,也是生命之本,人的形体、精神以及整个生命都是由“道”产生的,也是由“道”赋予其存在根据的。人的整个生命,从形体到精神,归根到底都是“道”赋予的。庄子坚持从宇宙自然中去寻找生命的本源,排除了彼岸神秘力量在生命创生中的作用;坚持立足于宇宙自然的立场来看待人的生命价值,表现出了重生珍生的价值取向;坚持将生死纳入宇宙自然之中,对生命关怀具有乐生安死的现实品格和超然思想等等都体现了庄子人生哲学的理性色彩。

  廖静梅在《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一文中认为庄子将玄之又玄的“道”化生为实在存有的“气”,把创始生命的“道”形象地展现于实体的“气”中。在混沌之中,产生了“气”,“气”的变化生成了形体,随于形体的转化而形成了生命。“气”聚则生,“气”散开则死。生和死融于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遵循于“道”的自然交替和轮转之中,犹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迭,“死生一也”。同时,系统地阐释了庄子出世、达观的生命哲学思想的同时;又着力地从其惜生、顺世的哲学层面探究了庄子生命哲学中积极、入世的思想内蕴,较为系统地阐发了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整体内涵,建构出了庄子生命哲学的完整体系,客观地展现了庄子达观、超凡的生命智慧。

  冯登山在《先秦诸子的生死观》中认为以庄子之学中国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代表着当时的某种时代精神。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庄子继承老子之道而又“与时俱化”,认为人之死生乃“气之聚散” ,它“自本自根” 、 “方生方死”。庄子重生而不贪生,乐死而不轻生。庄子追求全真保性,顺物安命,提倡“心斋”、“坐忘”、“见独”、“逍遥”的思想,与儒家“未知生,焉知死”、“死生有命”等生死观颇有不同。庄子的生死观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可以说,它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消解了死亡的悲剧意识,化死亡的忧惧感为精神的至乐感。

  殷虹刚《论<庄子>的生命智慧》一文中认为庄子对生命的关怀可以分为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的“保身”“尽年”和“体道”“养生”两个层次:前者是在乱世中求生存,多少带点无可奈何的意味,但后者是庄子在天地间的主动体道,是对生命真正的解放。它不仅透露出庄子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与珍惜,也体现了他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欲拯救役役众生的慈悲情怀。

  蒋学飞《论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一文中认为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人生哲学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部分。庄子的人生哲学注重精神自由和自然无为,尤其是庄子直面人生困境,提出了突破和摆脱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庄子一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他是在困境中塑造了自己的人生观,同时又在困境中提出了超越。困境和超越伴随了庄子的.一生。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观,主张保持个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对庄子人生智慧的研究,有助于当今社会的人们摆脱情感、物欲的困扰,有助于人们遵循自然和利用自然,有助于优化民族性格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道”是庄子生命观的本体。

  韩林合在《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庄子所言一个人为了安命,必须先行齐物,即放弃世界中存在着物我、彼我、是非(真假)、善恶(好坏)、美丑、等区分的俗见。正确的心态是不扰乱人心的俗知,不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区分,而是要返归于常心,达到明的状态。其次要做到“心斋”。人们要停止其心灵的正常活动:不去感觉、思考、感受、意欲等等,才能做到心斋,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有各种各样区别的观念。这样,人们便可以安命、进而最终回归于道了。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收集高峰的论文《冯友兰论庄子哲学》,该文作者认为冯友兰将属于设计之下黄老之学的宇宙观把“无”看作是“气”,涉及了气性论的问题,他接着区分了庄子学说中“坐忘”和“心斋”这两种修养方法。从《庄子》文本看,“坐忘”是一种心理上的混沌状态;“心斋”则是一个“唯道集虚”的问题,与集中“精气”有关,所以冯友兰认为这和两者方法是不同的。

  王博在《庄子哲学》一书中认为《养生主》的核心是“缘督以为经”。养生的真谛在于:在复杂和拥挤的世界中发现空隙,然后游于其中,尽其天年。但要找到缝隙,心首先是虚的,不能为功名利禄所充满。以虚的心来面对世界,这个世界的缝隙才会向你敞开,你才会在这个世界中自由遨游。同时他也认为,庖丁解牛是生命自由得以展开的一种方式。

  陈绍燕、孙功进在《庄子哲学的批判》一书中认为达到道的境界主要有三种方法“守宗”、“心斋”、“坐忘”三种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守宗”重在排斥外物对神秘直觉的干扰;“心斋”则是完全封闭人的感官;“坐忘”首先排斥了大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的“仁义”与“礼乐”,然后叙及“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三种方法虽然稍有差异,但却殊途同归,就是要排斥人们正常的认识方法,而采取一种神秘的直接方法。

  李振纲在《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一书中认为庄子关注生命的方式思考的是始终人世间中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他的“养生”在根本的意义上就是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其形尽如驰而莫之能止”的拥挤的世态环境中找到一个歇息之地。庄子强调心神在生命中的重要性,这种态度或思维方式对于“养生”来说是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养生之“主”了。

  张尚仁在《庄子无为真性的养神之道》一文中认为庄子最重要的知识是养生的知识。养生的重点是养神无为,真性则是养神的根本途。无为对养生之所以重是因为无为是大道的本质。而养生必须使人的精神符合大道的本质,符合大道的本质则是人的真性精神,养生要做到保持无为真性,做任何事情都要神情专一。

  四、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近现代的哲学思路作文本分析,求证相应的理论和观点,并整理成相应的体系。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本论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重点是探讨庄子思想中的“自然”概念何以是庄子生命观的核心。为了论证这个问题,本文以三个部分,从庄子生命观的体现、本体和方法来证明“自然”概念贯穿在庄子生命观的始终。

  本文的难点是以“自然”概念为核心,尝试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庄子生命观。鉴于庄子生命观在庄子思想中的特殊地位,试图从庄子生命观的视角对庄子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政治哲学都有新的解读。庄子的思想固然很博大,其核心思想固然是以老子道论为基础的一种延续,但庄子思想有别于老子思想并具有其独特魅力的地方在于庄子思想的落脚点都是其生命观,对生命的关怀和思考是庄子思想的精华。本文就以“自然”概念作为突破口,重新诠释庄子思想的精华。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庄子的生命观贯穿道整个庄子思想中去,理解庄子在其所处的时代是如何面对与超越生命的困境的。写作的本文的意义就在于,以现代哲学的视角再解读庄子的精神,希望能对当下人们面对的生存困境提供一些理论和精神上的解决办法。

  六、论文写作提纲

  一、庄子的生命观体现为“自然”

  1.“自然”是生命的本真(礼法是生命的束缚)

  2.“自然”是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逍遥无待的境界)

  3.“自然”是生命价值的标准(至人、神人、圣人)

  二、“自然”庄子生命观的本体

  1.“道法自然”是庄子生命观的逻辑本体

  2.“气” 是庄子对生命本源的理解

  三、达到自然之境的方法

  1. 自然的本质属性是虚静

  (1)离形去知:心斋、坐忘、去独

  (2)致虚守静:知恬交养、缘督以为经

  2. 自然境界的认识论——齐生死于道

  (1)重生乐死

  (2)以理化情

  3. 庖丁解牛:由艺术体验升华到自然境界

  (1)“顺”——人与“器”的关系

  (2)“游”——人与“物”的关系

  七、参考文献

  [1]郭庆藩。辑庄子集释。 [M].中华书局,1961: 7.

  [2]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1980: 8

  [3]阿尔贝特·史怀哲。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9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4

  [5]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钱穆。庄老通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9

  [7]王葆玄。老庄学新探[M].上海文化出版社,20xx:5

  [8]崔宜明。命运观念的起源和理性内涵[J].中国哲学史,1996:3

  [9]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4

  [10]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11]唐雄山。老庄人性思想的现代诊释与重构[M].中山大学出版社,20xx

  [1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8

  [13]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J].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

  [14]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

  [1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2

  一.课题研究(设计)目的,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目的和意义:

  设计书是环岛安置工程沉降观测的技术依据之一,同时也可作为同类项目的参考资料。通过本设计书撰写,基本掌握测绘项目技术设计的方法与要求,同时进一步熟悉沉降观测的组织与实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沉降观测是确保大中型建筑物安全运营的手段之一,通过本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能更好的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发展趋势:

  城市的小高层、中高层楼房日俱增多,楼房塌陷也伴随着增多,存在严重危害性,人民群众心里也出现了恐慌现象,这给楼房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沉降观测是建筑物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表达楼房质量最直观的数据之一。目前沉降观测,施工队一般仅能用DS3观测,而专业测量队常按二等精度组织实施,且存在数字水准仪逐渐取代光学水准仪的趋势。

  二.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论文基本框架):

  小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与实施

  1项目概况

  2作业依据

  3设计方案

  3.1基准点的建立

  3.2工作基准点的建立

  3.3沉降点的布设及基本要求

  3.4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3.5 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的布设

  3.6 水准路线的外业观测

  3.7 数据处理

  3.8 观测期限与观测周期

  3.9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4提供成果资料

  5成果分析

  附表和附图

  致谢

  三.课题研究(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收集并参考相似工程的设计书和技术总结资料;

  (2)收集并参考相似工程的论文资料;

  (3)测区资料的收集整理;

  (4)编写项目技术设计方案;

  (5)参加测区的踏勘、选点及控制网布设和观测;

  (6)直接参加各期沉降观测工作,加强实践环节;

  (7)参与内业平差计算、成果分析及资料整理;

  (8)参加检查验收。

  四.完成课题研究(设计)的条件和进度、具体安排及预期结果等:

  设计条件:乐清市北白象镇东才村坐落在白象大道与象南路交叉口,其环岛安置工程主体建筑14层高约为42m,属小高层民用建筑,地基的土质类型为砂土,钢筋混凝土桩。该工程于20xx年9月开工建设,工期为6个月,20xx年1月已完成基础施工。为了解该建筑的沉降情况,确保后期施工安全,20xx年1月北白象镇委托测绘队对该建筑进行沉降观测。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开 题 报 告

  题 目:论我国中小型企业人才吸引与开发策略

  专 业: 20xx(秋)工商管理本科

  分 校:丹东电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完成日期:

  论我国中小型企业人才吸引与开发策略

  一、 选题目的

  (一)、现实意义

  发展中小企业市一个必然的趋势,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在发展中小企业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困扰着中小企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的引进。在如何用人和如何管理好人才,人才如何在中小企业里得到充分的发展等方面,其核心就是企业文化是否坚持和贯彻落实到位,一切行动和执行的结果是否以企业文化来衡量和考核,这是最根本的思路。企业激烈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任何寻找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现论意义

  面临机遇和挑战,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坚定的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建设创新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企业的人才来实现,人才才是制约中小型企业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二、写作提纲

  (一)、中小企业人才吸引与开发策略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人才吸引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人才吸引与开发的措施

  三、参考文献

  [1]、《中国民营中小企业:能否实现“先强后大”?》作者:高建华《中外管理》20xx.05

  [2]、《如何使用式人才?》作者:吕布《中外管理》20xx.05

  [3]、《寻找“战略级人才”》作者:王兆献《中外管理》20xx.05

  [4]、《“知本”,已经伸手可及了吗?》作者:甄源泰《中外管理》20xx.05

  [5]、《不可忽视“员工敬业”的上司因素》作者:张兰霞亢亚男《中外管理》20xx.07

  [6]、《让组织信仰留住人才》作者:吕锋《中外管理》20xx.07

  [7]、《学会“报告”:执行文化的钥匙!》作者:王缨20xx07

  [8]、叶国标,《民营中小企业乘风破浪正有时》,今日上海,20xx.01

  [9]、施振荣,《再造宏基》,上海远东出版社,20xx.08

  [10]、邢以群,《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1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社20xx.11

  [12]、《人力资源管理》【美】力口里.德斯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

  [1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者:安鸿章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01

  [14]、《浅谈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人才 》作者:艾云辉,李东香,《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12

  [15]、《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探悉》作者:冯晓明,赵伟,王爱民,《科技信息(学术版)》 20xx.0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4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新旧理念的冲突,知识技能与审美情感的较量

  新课改在音乐课程目标中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具体突出了一切以情感审美为核心的原则,在极力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追求的同时,也极力淡化了音乐教学的专业化倾向,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高中声乐教学还仅仅停留在一种随琴或跟随录音鹦鹉学舌般的跟唱形式,对于喊唱、漏气、音高音调不准、面无表情、了无生气等等歌曲演唱中的不良现象,很少有老师会停下来并运用合理的声乐教学法加以引导、启发和纠正。

  但是,毕竟歌唱是声音的艺术,是讲究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不从声音的训练着手,不培养同学们养成正确的歌唱意识和歌唱习惯,是不可能把歌唱好的。正所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以审美为核心”是新课程中的核心理念,但是如果不掌握表现美和创造美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储备与技巧、技能的提升,我们又拿什么来进行审美表现。

  因此,高中声乐教学绝非我们一般认识中的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会一首歌那么简单,它绝不应仅仅是一种“授人以鱼”式的简单的歌曲教唱;它不应仅局限于唱会一首歌,更应该提升到把一首歌唱好,唱得声情并茂;它应有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融入渗透,应有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与系统的呈现,应是一种具备技能技巧、方式方法的音乐审美表现及情感体验,是一种“授人以渔”式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渗透贯穿的普及性、大众化的音乐教学模式。

  2、声乐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有效引入和运用的必要性。

  学习歌唱的若干理由:

  歌唱有益健康,它促进深呼吸,从而发展肺部并清洁血液;歌唱促进良好的体态和优美风度;歌唱增进面部的表现力和头脑的生气;歌唱促进沉着和自信,通过克服困难发展个性;歌唱改善讲话品格,它丰富语言,改善吐字;歌唱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的能力;歌唱改善解释性判断力,这是由对歌词和诗歌的较深理解而激发出来的;歌唱发展对伟大歌手们的艺术的欣赏;歌唱促进对音乐的兴趣;歌唱提高个人境界;歌唱净化感情,对个人,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表现手段;作为一种娱乐手段和方式,歌唱可以自我满足。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唐琳老师在《声乐教学泛论》一书中对声乐教学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声乐教学法即以严格规定的教程或技巧进行练习,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的歌唱能力所使用的原理与方法。声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通过嗓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控制歌唱的心理手段,使发声器官具有适应歌唱时所要求的那种协调与耐力,并改善嗓音;以使学生获得表演的知识。

  声乐教学法的使用因人而异,很少只使用一种方法。优秀的教师常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情况采取不同手段。而且每一种声乐教学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的都有联系,只不过各种教学法所强调的方面不一样,侧重点不同而已。

  本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声乐教学法”是一个较为笼统和宽泛的概念,笔者认为,只要能够在高中歌唱教学中可以合理、恰当、有效运用,对高中生的歌曲演唱与表现起到促进、改善、发展与提升,使之不断趋于科学与完善的一切声乐教学方法与手段,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运用的声乐教学法,都可以理解为声乐教学法的范畴。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准备阶段(201 年5月至201 年8月)

  课题申报;研读课标,理解新课标精神和理念;检索研读相关资料,学习古今中外各类声乐文献;撰写读书笔记及反思体会;坚持撰写声乐教学法用于初中歌唱教学的研究随笔,总结归纳各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以及理论指导意见。

  2、实施阶段(201 年9月至201 年1月)

  灵活有效地运用声乐教学法,解决学生中常见的歌唱陋习,建立正确的歌唱意识,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整理好声乐教学法运用于歌唱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与反思;编写教学案例集,将实践中运用有效的声乐教学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不断深化、发展和完善;基本确立声乐教学法运用于歌唱教学的策略与模式,不断完善和优化声乐教学法在歌唱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模式;在实施运用声乐教学法进行歌唱唱教学的具体操作中不断追求课程三维目标的高度融合,实现技与情的高度统一。

  3、总结阶段(201 年2月至201 年5月)

  总结成果:整理研究成果;完善课题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相关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提出结题申请;完善结题报告;进行课题研究的持续跟进,深化课题研究的实践应用价值,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完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系列论文以及研究随笔的撰写与整理。

  比如:

  (1)、《声乐教学法在歌唱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实践探究与反思》;

  (2)、《声乐教学法在歌唱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与模式》;

  (3)、《声乐教学法在歌唱教学运用中如何做到技术与情感的有效融合》;

  (4)、《声乐教学法在歌唱教学中有效运用的课例研究》;

  (5)、“声乐教学法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的资料汇编”、“课题研究随笔的整理”等等。

  2、通过声乐教学法的在初中歌唱教学中合理、恰当、有效地引入运用,使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歌唱的基本演唱技巧技能,灵活运用声乐教学法关于生理、心理、精神及思想文化、情感意识等方面的意识启发,协调身心,做到声情并茂、富有表情、充满自信地演唱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在歌唱课上的自信心和勇气,为学生们终生学习音乐、喜爱并享受音乐、享受生活奠定基础,一言以撇之,即使学生们通过灵活运用声乐教学法意识启发手段不仅唱会一首歌,而且养成一种良好的会唱歌的歌唱习惯和歌唱意识,从而具备将一首歌唱好、唱得声情并茂、唱得自信满满的歌唱技巧与技能,使得这种歌唱技巧技能伴随其终生,为学生们的幸福人生、情趣人生奠定基础。

  3、完成相关论文。

  4、结题报告。

  声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新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

  研究目的:

  通过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史研究,对新时期民族声乐中繁荣背后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剖析。对新时期民族时期的声乐萌芽发展到今天系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声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演化、发展,逐渐由最初处于混沌状态的劳动号子发展为今天这种风格各异、发声方法丰富、理论扎实的艺术品种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要求

  内容和要求:

  一、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二、新时期民族声乐发展及风格特点

  三、新时期民族声乐艺术的代表性歌唱家及作品

  四、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五、新时期民族声乐的新思路

  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比前期的民族音乐的发展,比如民族声乐在方法上,曲目上,风格上,他们质和量的变化。一些音乐家的演唱方式从前面的单一风格发展到现阶段的多元化风格。出现了现阶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音乐创作特点。但是在看到民族声乐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容忽视民族声乐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我们在借鉴西洋声乐唱法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因地理位置,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不同的声音条件的差异,要塑造适合自己本民族的唱法,来演唱我们本民族的声乐。另外一点,在我们快速发展本民族的声乐知识的基础上,在要求速度的同时,我们还要提高我们的质量,更不容忽视我们声乐歌唱者音乐素养的提高,在发展本民族声乐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更应该注意少数民族,如原生态音乐的保存与发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5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和具有人工智能的管理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财政部从1988年开始,规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中长期目标、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指导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等,从而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健康发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势头较好,目前国内90%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可以说会计软件已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一面旗帜,我国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创建于1984年,明确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培养一批既熟悉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理论上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涌现了大批会计电算化的优秀教师和实际工作者。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

  (三)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出。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

  (四)会计电算化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各自使用权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五)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许多会计电算化单位没有严密的基础的管理工作制度。

  (六)会计电算化重视账务处理却忽视管理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可以及大的发挥电子计算机的计算与分析功能,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主要是事后核算的影响,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大多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能力的现象。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一)会计电算化现阶段的状况

  为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会计师改革已迈出了稳健而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也应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了WTO,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同时真正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会计会场也应是如此。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时间较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发展了品牌的商品化财务会计软件,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纺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

  (二)会计电算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怎样的问题呢?是什么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普及程度不高

  2、会计人员的素质低

  3、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1)网络安会问题突出

  (2)“无纸化”的风险

  (3)数据安全保密工作做的不好

  4、会计软件缺乏兼容问题

  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建立全国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应遵循法制化,公正客观,分类公示,方便快捷原则。信用公示制度如果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面向社会和全民参与,就应采取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形式发布信用信息。要依法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以利于社会监督。可将工商、税务、质检等管理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分层次开放。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定期发布诚信企业和失信企业信息,就是对诚信企业的褒扬和对失信企业的惩罚,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受守信的益处,使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誉扫地,付出代价。

  (二)重视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守商业秘密。改造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境界,使会计从业人员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会计人员应“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注6)树立“诚信会计”的良好形象。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能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转化成自觉的行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行动准则,营造良好诚信的社会氛围。另外会计人员还需要不断充电,回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这样才能确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前提条件。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监督制度等并且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2-25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06-18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1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28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06-17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03-04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02-07

机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3-2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版08-25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