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体教结合的现状探究论文

时间:2021-02-25 14:16:02 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体教结合的现状探究论文

  1 研究目的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体教结合的现状探究论文

  1987 年 ,经 过28 年的发展 ,“ 体教结合 ”处于漫长的发展求索期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加之全国各地高校实际情况的差异 ,“ 体教结合 ”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科技大学5 所普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

  2.2 研究方法

  (1 ) 文献资料法 : 本研究通过文献 、互联网检索方式收集 、鉴 别 、 整理国内外相关着作、论文 50 多篇, 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 ) 问卷调查法 : 对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 5 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主管领导和教练员及内蒙古教育厅 、 体育局相关领导,进行问卷和访问。

  (3 ) 专家访谈法 : 走访专家和学者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领导和教练员进行访谈 ,探讨体教结合的现状和发展。

  (4 ) 逻辑分析法 : 应用归纳 、 演绎 、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 ,对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 , 论证有关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水平运动队 “ 体教结合 ”的认识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源主要有几个方面 : 一是免试入学或挂靠学籍 ,是现役国际级 、 国家级高水平运动员 ;二是刚退役的专业运动员 ; 三是普通中学 、各类体校和二 、 三线运员 .其中现役运动员多数是学籍挂靠培养方式 .退役运动员虽然有着较高运动竞技水平 , 但竞技能力处于下滑期 , 可挖掘的潜力小。

  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主力军是高考特招的青少年运动员 .各高校由于没有自己的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 , 缺乏从小学-中学-大学 “ 一条龙 ”的人才培养体系 ,从而制约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的提高。

  3.2 高水平运动队 “ 体教结合 ”的管理机制及经费来源

  运动队管理是高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环节 ,许多学校的管理制度都是从制定之日沿用至今 ,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或增设 , 缺乏科学的目标管理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 运动队经费少 ,训练条件受限 , 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的正常的训练。

  3.3 高水平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状况

  高水平运动员在进入大学后如何在保证正常训练的同时还能完成学业 ,是学校和高水平运动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学训结合是对高水平运动员的一项基本要求 ,而学训矛盾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领导过分关注比赛结果 , 往往忽视运动员成绩提高的真实情况 ,训练过程中缺乏衔接性评价 ,不能及时获取训练反馈信息 , 导致训练过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3.4 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现状

  一般高校体育教师以从事业余训练为主 ,进行高水平训练的经验相对较少 ,各高校也缺乏培训机制 , 科研结合训练人才较少 .大多数教练员担负着教学 、 训练 、 比赛 、 科研多项任务 ,精力难以集中。

  3.5 场馆设备现状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各高校的体育场馆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但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不仅服务于高水平运动队 ,还担负着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任务 ,因此大多高校的场馆设施并不能满足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需要。

  3.6 高水平运动队竞赛现状

  目前高校竞赛主要有 :每四年一届的全国大运会和教育部大体协下属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的赛事 ;内蒙古自治区四年一届的全区大运会和教育厅大体协下属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的`赛事 .高校之间的竞赛类型少 , 时间短 , 次数少 .而有些高校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成绩 ,不惜聘请一些专业运动员冒名参赛 ,严重的影响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 学训 ” 矛盾突出 ,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单一的训练当中 ,高校的评价体系不合理影响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2 )高校的教练员源于各高校的体育教师 , 多数未经过专业训练 , 缺少大赛经验 ,科研水平较弱 ,业 务能力有待提高。

  (3 ) 竞赛制度欠缺 , 竞赛层次不合理 ,运动员参赛资格的审查有漏洞 ,不能体现公平竞赛的原则 .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经费来源单一 ,只能靠学校拨款 , 满足不了比赛训练的需要 .教练员 、 运动员的补贴低 , 食宿条件差 ,部分高校因经费原因不能参加比赛 .经费匮乏乃是普遍问题。

  (4 ) 场地设备虽然得到的改善 ,但训练仍受到体育课 、 活动课等影响。

  4.2 建议

  (1 ) 各级体育 、 教育部门共同成立 “体教结合 ” 领导部门 , 对学生运动员的选拔 、 学习 、训练 、 竞赛 、 就业进行综合管理 . 促进 “ 体教结合”

  运作的顺利进行 . 从法律上明确体育 、教育部门在 “ 体教结合 ” 中应承担的责任 ,转 变观念 、提高认识 、 统一思想 .使 “ 体教结合 ”将逐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2 ) 建立完善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采取多种教练员培训提高方式 ,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教练员 , 设专职教练员岗位 ,运动成绩与评聘职称相结合 , 采取竞争上岗 ,逐渐实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专业化。

  (3 ) 将体育和教育部门有机的结合起来,齐抓共管 ,建 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4 ) 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的引导 、管理和规划 . 加大引进体育专业技术人才 ,运用到高水平的训练实践中 , 与高等体育院校合作 ,学习和提高教练员科研能力。

  (5 ) 建立合理的 “ 学训 ” 评价体制 ,加强科学训练 , 提高训练效率 ,建立灵活多变的学籍管理 , 如 : 延长学年制 、 集中授课制 、单科成绩累计制等 . 缓解 “ 学训 ” 矛盾 , 培养发展全面的运动人才。

  (6 )通过合作招商等多种渠道吸取社会资金 , 推动高水平运动队市场化 ,实现经费多元化 , 逐渐将市场机制的管理引入高水平管理中,使之具有自我造血发展功能 .激活大学生竞赛市场 , 更好的促进 “ 体教结合 ” 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丛振江。等 “ 体教结合 ” 发展趋势的探讨[J]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论文集 2004 , ⑶。

  [2] 张军 . “ 体教结合 ” 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 体育科学2006 , ⑴。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体教结合的现状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生物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究的论文07-23

哪些高校具有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01-14

“医体结合”课程方案的构建与实施论文07-17

结合高校现状阐述对风险管理原则的理解论文07-05

幼儿艺体教学探究论文06-06

高校废旧物品物流回收现状及发展探究论文06-01

教关于育方式探究的论文07-13

体育生体教结合教学反思05-18

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