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构建论文

时间:2021-02-08 10:56:00 论文 我要投稿

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构建论文

  当今变革创新的时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开普勒452b大发现、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智能机器人及3D打印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增强,国别间壁垒逐渐消融,竞争性态势日趋凸显。这些引发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人们也将可持续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准则。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聚焦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高职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近况令人担忧。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较高的就业率相比,就业质量却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岗位迁移能力差、适应性不强、离职率较高等方面。例如,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就业满意度为54.0%,半年内离职率为43.0%,相对2010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的40.0%,54.0%的就业满意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下降的趋势43,75,78,182。这引发了人们对高职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以期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追问。

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构建论文

  一、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定义及内涵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界尚无定论,通过人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概念,让我们来窥视其本质要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的发展报告(1990)》中明确阐释:人的发展是一种扩大人们选择范围的过程。由于人类对各类资源的过度索取和破坏,导致“生态危机”逐步加剧,人类重新审视自身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致力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即既要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基于上述两个概念,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设定为:作为个体的人历经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系统的学习,其短期预设目标可以成功地约束在可持续发展阈值内,同时又能满足未来社会和环境对其所做出选择所需要的能力。

  首先,学生可持续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学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人的成长规律,遵循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还需符合社会和环境规范要求,满足用人单位的选择。因此,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次,学生可持续发展是个动态工程。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要满足其在校期间或毕业时用人单位的能力需求,同时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满足学生身心有序、协调、均衡、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为适应未来的社会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将随着学生的成长而增长。最后,学生可持续发展是个能动工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外界或教育强行赋予,而是受外部诱因激发学生强劲内驱力以实现超越自我认知的全面发展,逐渐转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继而主动去维持和发展这种能力,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鉴定和评价而言,评价指标设置得是否合理而科学,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其不仅要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而且要能够反映学生真实能力的程度。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学界研究已久但难以统一。吉尔福特(J.P.Guilford)认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造力相匹配,他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指出人类智力应由三个维度要素组成,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三维结构中处于第二维度的“发散思维”。美国CDIO工程教育团队认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人的素质能力对应,CDIO 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麦可思研究院编著历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将大学生毕业三年后重要工作能力分解为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协调安排、学习方法、时间管理、解决复杂的问题等能力。劳动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的研究课题中,把能力按职业分类规律分成了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有学者将可持续发展能力界定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从而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有些学者将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化分为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自主学习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其核心为良好的生存能力、优秀的学习能力、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创新能力。

  基于上述观点,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构建不仅要兼顾要素与实力的关系、关注物质要素或可检测要素作为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注重精神要素作为协调性因素,还要平衡物质要素、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构成是否合理等情况。基于此,文章基于层次分析(AHP)视角,将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限定为,以高职学生终身发展为时间域,且在此时间域内自然禀赋、智力开发、社会融通等方面交互融通发展,实现其在各自领域储备的叠加,实现其整体实力的提升。这种能力是维系和推动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系统,由基础支撑合力、持续发展潜力、社会融通能力、持续发展动力等构成,其实际进程体现出显性和隐性的动态变化。

  基础支撑合力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其他各项能力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基础支撑合力主要由健康禀赋、智力水平、情商水平、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构成。持续发展潜力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不仅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差异的重要源泉,也是高职学生持续竞争力强弱的隐性支撑力量。持续发展潜力包括价值取向、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社会融通能力主要体现能力主体及层次间的协调联系,重点强调高职学生基于个体融入社会所需能力,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深化。社会融通能力包括团队精神、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整合能力等。持续发展动力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具象和表征,是高职学生立身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高职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得以融通的体现,形成反哺其他发展能力的动力,实现整个能力发展。持续发展动力主要包括知识迁移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身心调节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基于以上所述,文章构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数据收集与整理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本研究遵循学生决策中心原则,采用模糊评价与数理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萨蒂(Thomas L.Saaty)教授判断矩阵元素9分位标度法,以苏州某职业院校(简称__S学院)已毕业五年的学生为调研为对象,实施问卷调研,确定不同方案的选择。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70%

  (二)权重的`确定

  针对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的多目标性、高阶性以及评价指标的模糊性,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阶计算指标权重,步骤如下。第一,建立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即建立一个包括目标层(A)、准则层(B)和指标层(C)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第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本研究对照萨蒂定义的相对重要性尺度表,以已毕业五年学生为调研对象,让他们对各层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打分,形成比较判断矩阵。第三,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首先,依据矩阵加法运算规律,根据调研单个矩阵采用加法运

  四、案例院校在校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应用分析

  按照前述的评价步骤,对S学院103名在校大学生基于自身情况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测评,与毕业五年学生的指标单层权重相比,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接近水平。同时,如表4所示,一些指标层要素偏差值大于1%。S学院在校大学生对健康禀赋、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权重低于毕业生。基于五年毕业生利用自身实践经验得出的评价权重优于在校学生的假设,其间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生育政策、生活条件、营养结构、科学技术、通信工具等诸多因素,促使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作息无规律、贪睡缺餐、迷恋网络、过度依赖手机。结果是,体育锻炼减少,健康意识淡薄,给他们未来的健康留下潜在隐患。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囿于技能传授和知识讲解,赋予或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项目探索的机制、师资或措施存在缺位,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学生难以体验创新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对创新能力的赋值下降。再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缺失。无论是常规课堂,还是学生活动,学生参与其中将有助于增强表达能力,有助于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形成上述差异也可能是因为毕业五年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磨合,对社会的认识更清楚,对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设定更符合实际。因此,上述差异表面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的差异,背后是由社会及高校等在人才培养某方面缺位或不足而导致。五、提高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以人学为宗旨,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促进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教育思想及理念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具有先导作用。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有的教育实践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需求,我们的追求”而开展人才培养服务工作。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真正落地,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服务体系落地。教育服务体系,不仅仅要“以学生为中心”,且一切教育活动要源自于学生的需求及符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契合教育规律,避免人才培养理念高挂或停留于纸面;同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帮助他、关心他、感化他;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其次,满足学生内在合理的多层次需求。学生的需求具有层次性,是一个区分高低不同层次系统的体系,这一属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内在需求多元化的能力特质相契合。教育服务主体应尽其所能满足学生内在合理的多层次需求,基于学生整体性心理素质及身体健康等方面进行考虑,破除非智力因素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需求及需求的差异性进行预判设计,做到整体需求与个体需求相统一,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创新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应该教育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教育实质在于激励学生形成怀疑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思维立场、开放性和多向性的思维形态,开发基于现有知识创建全新世界的能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当高等职业院校将创新作为应然的选择时,它们需要在其人才培养体系中有所体现。首先,促进专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相融合。对社会而言,创新能力价值体现往往与素质高低有些密切的关联。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过于强调职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拓展的职能,将素质教育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做到躯体健康、人格完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土壤。其次,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和课堂等,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从哲学范畴而言即物质决定意识。教师的中心地位、脱离实际的课程内容、一言堂课教学方式、填充式教学方法,将极大地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完善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吸纳有创新意识的师资团队,采用尊重学生个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以实践为引领,突显人才培养特色

  实践性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标志,也是高职教育内在特征的体现。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非脱离客观基础,非远离内在特征重搭炉灶,而是将实践性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相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再造。其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源自实践。所谓逻辑起点源自实践,即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源自于当前社会各界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诉求、社会发展的预判等实践性调研而设置,使学生经历高等教育阶段性学习,不仅能够让其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且使其在面对社会职业技能转换时能够从容应对。二是人才培养的过程要素突出实践。所谓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即构建“教学工厂”的真实学习环境,做到实训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程与工艺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边学边做,学做结合”。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企业环境下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学习效度进行检测。三是人才培养的实效延伸体现实践。所谓实效延伸体现实践,即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并非对学生“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怎么学,而非学什么;改变一味技能强度训练,而是在实践训练中学会技能迁移,学会融会贯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以能力为导向,采用项目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实践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特征的体现,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但现实情况是,社会普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缺乏后劲。之所形成这样共识,因为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使学生能够按既定任务进行标准化的“规范”操作,以期达到做事的目的。然而,变革创新时代,资源禀赋的转化、产业转型升级、生产周期缩短等外部变量倒逼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会做事,更侧重于能做事、做成事。实践性教育难以满足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需求,基于能力导向的“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采纳。其内容大致如下:基于CDIO工程教育,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实现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到运行(Operate)四个步骤的操练,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和认知项目环节知识链接,使学生养成现代职场工作所需的职业素养。其中在构思与设计两个环节,老师以逆向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突破正常思维界限,让学生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逐步形成以新颖独创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我们应通过项目实现,让学生真正地参与项目的制作,提升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构建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12-06

IT服务管理能力模型研究论文10-19

完备合同模型的构建07-16

区域技术创新协同能力的测度及其评价体系构建的论文06-14

应试能力与职业素养课程构建论文11-17

高职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探讨论文04-02

高校课堂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模型构建论文12-30

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双环模型论文04-27

企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论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