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积极情感因素论文

时间:2021-07-07 15:29:23 论文 我要投稿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积极情感因素论文

  苏霍姆林期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那么就会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也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我们应该明白:情感可以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有快乐、喜悦、自豪等,它们与某种需要满足相联系,通常会伴随着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积极情感,使之作为课堂教学的动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积极情感因素论文

  一、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学习兴趣是掌握知识、获得实际技巧的动力,而它的源泉在于能为学生揭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学生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奥秘面前的惊奇感,并使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从中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譬如:笔者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时,先并不急于要求学生读课文、分层次、概括层意等,而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播放一段描绘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后,复述见到的情境。学生对录像片中的优美图景、动植物的勃勃生机,充满了新奇感,观后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畅谈看到的录像。同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发言中的不足和错误,但这时学生的发言多是客观的叙述,缺少生动具体的描绘,不能使人领略到录像中的美感,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怎样才能传达出录像中的美感呢?于是在此基础上,引出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春天来临之后的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它们运用了什么手法。通过寻找和分析,学生明白了朱自清先生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充满了情趣和美感。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又让学生看录像,并要求学生给录像片配上生动具体的`解说词,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进行写作。学

  生交流后,再播放录像中的解说词,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学生的剖析与原解说词有许多语句是相同的。同学们从中意识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课堂上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进行学习和思考,主动性大大加强了,学习兴趣也深厚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把我们的生活带进去,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把接受问题的新鲜感和亲切感转化为兴奋和新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拓展思维,调动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二是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可是,我们平时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笨,许多知识讲了好几遍就是不能掌握;许多浅而易见的道理就是不能理解;许多感染力极强的情感就是不能接受。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做识记、保持、再现等枯燥乏味的劳动,而没有借助于人的积极情感,把学习过程与思维发展结合起来。我们相信,如果教师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成功感、紧张感等积极情感因素引到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定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学生一定会变得更加“聪明”。譬如:一位老师在教授《菜园小记》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观看“大生产运动”的录像片断和播放作者吴伯箫反映同一时期的姊妹篇《记一辆纺车》一文的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比较阅读。由于这一教学设计新奇而富有挑战性,触发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乐思到善思,再善思而更加乐思。学生在情感支配下,形成了思维的良性循环。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层次性、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促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当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调动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时应适度,在过度的情感刺激下不可能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

  三、架设桥梁,沟通情感

  课堂教学是教师将人类积累的认识、思想观点等精神产品转给学生的传递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介质是情感因素。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古今中外的文章,由于学生与作者写作的时代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知识的局限,生活体验的缺乏,即使最优秀的文艺作品,学起来也会兴致不高。但是,如果教师先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然后带着深厚的情感色彩去诱发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学生的感情和作品中的节拍起伏跳荡,并创立美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深一层明确情理,这样,学生学习便会有趣味,并会将积极健康的情感不断强化,不断升华。譬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枣核》一文时,将“清静、悲凉”的情感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中又成功地运用了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领悟到了这一情感,并补充交代了有关背景知识,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火花。又如在教《背影》一文时可用“凄楚、感伤”的情感;教《最后一课》一文时可用“悲愤、激越”的情感等。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的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情感色彩十分强烈。因而教师应以情感为桥梁,去沟通作者、教者、学者形成一条和谐的、畅达的感情通道。

  总而言之,情感因素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希望我们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切合实际地加以运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积极情感因素论文】相关文章:

论器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培养论文02-06

浅谈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3-13

如何落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02-02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3-25

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论文11-09

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育论文01-11

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的教育论文01-09

教学中如何搭建情感体验的平台教育论文01-01

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融入论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