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论文

时间:2021-07-05 11:09:04 论文 我要投稿

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论文

  【摘 要】新课程的改变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了完成新一轮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改变学习方式,进而对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和调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成为我们教师所面临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利用课堂这一舞台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学关系达到和谐,使教材内容进行活化,让教学过程最终“生成”,使师生都能找回丢失已久的“自我”。

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论文

  【关键词】地理 新教材 课堂教学 体验 参与

  新的高中地理教学为了达成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的宏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和调整。

  新课程改变的启动,继承式教育应转型为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必须改变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目的就是为了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将课堂结构变封闭为开放使之更具生命力。

  一、课堂教学培养个体学习的主动性

  自主性学习主要强调个性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能够自主解决一些问题的自我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强烈求知欲望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个体自觉地定目标、明计划和评价结果基础上“会学”;建立在强调有意注意,努力探索基础上的“坚持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预期性、参与性、自控性、创造性和有效性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比如,地外生命是否存在,太阳活动(黑子爆发)与疾病和灾害的关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大气层上界划定,海平面上升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气候变暖的利弊等等在地理教学中都可以得到延伸,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宇宙观,以及有理有据的理性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调动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互动性

  合作学习是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基础,以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合作为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方式,以参照标准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针对学习内容多,个人难以解决的学习任务,经个体发散收集资料,最后交流完整,得出正确结论。在合作探究中的教与学的多维互动,形成学习的“共识”,通过引导,设置情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对知识自主建构,培养合作能力,交往意识,协调意识和集体团队精神。如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根据课标要求,我把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有的同学提供了文字材料,如“洛杉矶光学烟雾事件”;有的展示了图片资料,如“被酸雨侵蚀了的狮身人面像”、“被黄沙掩埋的农田和村舍”等;还有的同学交流的资料是科教影片节选的片段,现场交流颇为踊跃。但是,始终有部分同学既不展示自己的成果,也不对其他人的成果发表意见,置身事外。针对这种情况,对小组学习评价进行调整:(1)要求学习小组内部要做好分工,每个成员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在课前进行检查,没有完成任务或任务不明确者不能分享学习小组的成果。以此来限制“漏网”同学,来帮助这些同学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能力。(2)为激励在组内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能继续参与课堂活动,规定在课堂活动中若能对其他组的观点进行评析者,可以获得一定的成果。这样做可以促其学会倾听,学会采纳别人的意见,并且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对每个组员的表现,组内定期进行评价,以明确组员对本组的贡献,评价结果记入最终的学习成果中。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承担完成共同的责任,形成荣辱与共的意识。

  三、注重课堂教学探究学习的体验性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使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得到发展。

  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探究是方法,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历与体验进行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性与体验性;它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如在“地理3”课程标准中,要求做到“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我以宝坻区城市化问题为例,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宝坻,对家乡环境问题的现状一般都屡见不鲜,改变家乡面貌使之走上富裕文明之路与学生个体有切身利益关系,因此学生有兴趣去探究。(2)学生利用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及其相关知识,就解决家乡环境问题寻找原因并提出几条意见或建议并不是难事,对此,他们有自信心。(3)家乡父老的'亲情和由多元区域要素构成的区域空间也能为探究活动提供种种便利。教学过程如下:(1)创设情景,引发问题。课前安排学生调查,把学生分成三个组,组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以便于它们互相学习和激励,达到人人都积极参与活动的目标。提前两个星期布置任务,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任务如下:

  宝坻区污染状况组别调查地区主要污染污染源污染物污染危害第一组宝坻区城东第二组窝头河第三组学校附近经过两周的准备,在课堂上先请各组派一个代表展示他们调查的结果,每个代表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同学们对污染现状有了初步了解,采取怎样的措施改善宝坻区的环境。(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同学们分组讨论、记录,时间6分钟,然后各组派出一个代表发言,看哪个组的措施是最有效可行的。学生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投入了精力和智慧,不仅使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能力得到培养,也让学生从所见所闻中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地理的学习建立一种需求感和内驱力。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发言踊跃,各抒己见,甚至出现激烈的争论,纷纷陈述自己的观点。(3)课堂总结,情知共融。师生共同集集体的智慧,总结出最完善的措施。(4)实践作业,拓展延伸。同学们调查分析了宝坻的污染情况,绿化情况怎样呢?教师布置一道作业题:你住宅小区或村的绿化情况如何?那里绿化是以种树为主还是以种草为主?你有什么建议?

  通过实地考察活动,改变过去学生对污染问题总是停留在表面了解——大多通过杂志、电视报道的环境问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环境问题,总是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通过实地调查,许多学生认识到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正在日益严重,对于环境保护,不只是政府和环保部门的问题,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考虑自身的生活习惯是否对环境产生危害,对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要给予制止,并对环保意识薄弱的人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本课采取了合作探究的方式,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人际交流的机会和团体合作的机会,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心智特别是思维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但是政府和环保部门的事,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支撑。

  四、注重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参与学习过程

  加强学法指导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图表式、问题解决式等现代教学方式。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之后,结合课后的“活动”内容,利用课余十几分钟,在班上举行小型辩论会,正方以“水资源是有限的”为主题,反方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论题。学生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数据,且联系自己的实例分析,最终感悟了节约水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课堂教学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变化,可以突出一、两种主要方式,辅以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优势互补,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断地发展,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

  五、坚持“教”“学”关系的民主性,为真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供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本质上是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充分激发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新课程教学的课堂应该成为开放的、和谐的、富有激情的课堂,即民主性的课堂。民主课堂所讲的民主就其具体要求而言,应该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即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和学术探究上的民主。一方面,师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不同角色应该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真挚的师生感情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学生内心的种种不利于教学的心理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之发挥积极作用。当然,学生非智力因素,如健康情感、顽强意志以及兴趣、动机的培养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相互促进的。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过程作为“教学相长”的过程,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教”与“学”应该是民主的。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有更宽阔的胸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赏识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学生的错误,理解和包容学生的错误,真正把学生看成与自己平等的探究者,给学生的思维成果以充分的尊重。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学生观,全面贯彻“教”与“学”关系的平等、民主,惟其如此才可能为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的纯真天性才能得以释放,个性才能得以张扬,才有利于真正唤醒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民主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重要前提。

  作为教育者,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新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使教学关系达到和谐,使教材内容进行活化,让教学过程最终“生成”,使师生都能找回那丢失已久的“自我”。

  参考文献:

  [1]徐克平.高中地理新教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

  [3]陈澄.地理教学研究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