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时间:2021-07-04 15:33:03 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摘要】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问题 措施

  一、尽快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早在1996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了具体规定。应该承认,全国高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为加强实践教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实践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如改革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多媒体教室和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强专业实验、实训相关设施建设等,都与实践教学密切相关。但是,实践教学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是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特别是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仍然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输,轻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惯性。课程内容和体系还没有更好地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实验、实训的相关设施也没有更好地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甚至理论教学脱离专业实践的现象仍很普遍。如有些学者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着“专业课程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授课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专业知识与创业、就业脱节”、“教师的视阈与现实生活脱节”等问题,以至于相当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动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不少学生反映:“在校四年,主要是听了几十门课,背了几十门课的教材或笔记,而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的机会不多”;有些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应聘工作岗位时,竟不熟悉“铺货”、“FOB”等专业知识的操作方法,往往面临用人单位“应有实际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要求而不知所措。

  可见,加强实践教学,积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而持久地从总体上提高高校教学的质量水平,应当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的客观基础,科学理论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也只有如此,高校教学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为此,各高校尤其是大部分教学型高校,应以“主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充当骨干作用的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尽快形成加强实践教学进行管理体制创新,课程内容和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的氛围;着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规划,通过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业务实习和专业技能实践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解决专业教学与社会发展、用人单位需要相脱节,毕业生能力与社会劳动者就业能力相脱节的问题。

  二、积极设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着对学生“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职责,负有培养适合社会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的重大使命。仅从业务角度看,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理解和熟练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讲课要做到概念准确、语言流畅、逻辑性强,还要体现能够利用学科、专业实例解释理论知识的教学本领,能够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专业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近年来高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张,大量青年教师被补充到高校教师队伍中,而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毕业后直接承担教学任务,没有经过较严格的业务技能和专业实践的训练。因此,教会计学的没有实质性接触过会计工作,教贸易的未经过真正的贸易流程,教商务谈判的没有参与过商务谈判,教企业管理的没有从事过企业管理等。无疑,受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甚至“专业教学脱离社会实践”等弊端的影响,许多教师从学生到担任教学工作,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从事相关的专业实践活动,其成长经历受制于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的局限。教师本身缺乏社会和专业实践,致使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底气不足,胸无成竹”,学生在学习中对此也心存疑惑,这种状况若不及时改变,谈何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现实的专业实践中去,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呢?

  因此,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理应积极设法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目前,有些高校已制定并实施了青年教师兼职相关专业职业岗位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直接参与专业实践工作,在实际业务部门得到专业实践锻炼创造了条件。这种作法自然有利于青年教师深化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将专业实践中的亲身体会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体现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教风,有利于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以为,这种作法是高校创新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是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培养能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工作,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国家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专业人才。为此,高校完全可以制定、完善和推广类似的制度,为教师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机会从事相关的专业实际工作提供制度保障。高校教师也要想方设法主动参与专业实践工作,为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奠定坚实的客观基础。    三、切实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管理

  建设实习基地和加强学生实习活动管理,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利用实习基地和通过学生实习活动,可以有效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高校与社会各类用人单位互动的需要;而大学生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使他们在理论学习之外,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知识,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在一些教育发达的西方国家,学校和企业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活动,如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高校,在学生培养规划中都有相关的实习活动安排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有的国家高校学生实习时间达六个月或九个月(如法国),有的则长达一年(如英国)。在加拿大,其高校普遍实行的“合作教育课程”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实习活动,只有经实习单位和学校双方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学分。

  我国则在恢复高考以后,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在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这方面的实施方案或规划,对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的目标、思路和措施等作了具体规定。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实习指导教师配备欠缺、高校和实习单位双向沟通、合作机制不健全、学生对实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存在着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活动流于形式,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特别在某些高校采取的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实行“分散式”的实习方式,学校不配备实质性的带队指导教师,所谓的实习检查、鉴定也形同虚设,有的学生竟然不实习而提供虚假的实习报告书。这种情况若任其长期发展,不仅严重影响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损害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校良好教风、学风的巩固和发展。

  因此,高校有关领导和部门应该给予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管理充分的重视,本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分析和总结此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健全完善和落实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实习管理的规章制度;合理划拨或者努力争取社会资助,保证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管理的资金投入与有效使用;积极与社会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共建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建立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机制;采取利益驱动和相关制度等方式,促使教师乐于承担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严格对实习学生,尤其对“分散”实习的学生进行认真检查、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位学生能真正参与实习活动,得到实习训练。总之,切实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管理是“以学生为本”,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负责的具体体现,应该成为高校实践教学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内容。

  四、侧重对学生普适性基本能力的培养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工作,其直接而又现实的意义在于强化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减弱用人单位“还需对毕业生花费成本进行培训”的顾虑,对推动毕业生就业有积极作用。但是,高校教学绝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层面,加强实践教学也不能等同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一方面,高校教学要适应社会用人单位实际工作需要,体现对学生职业化、技能化培养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到高校教学本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利用实践教学侧重对学生普遍适应性基本能力的培养。

  高校毕业生应具备哪些普适性基本能力?这一问题至今仍是学术界热衷讨论的问题,许多学者发表了相关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高校教学工作本身要受其特殊性和规律性的制约,不可能仅靠高校教学的有限时间培养起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所有能力,人的能力的培养也不可能靠高校教学一劳永逸,所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就是这个道理。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实际和用人单位的一般要求,我们认为在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应侧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理论研究能力;培养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和使用信息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能力;培养其采取妥善方式与人沟通、团结协作、形成身心健康的能力;培养其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锐意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其运用语言文字准确、流畅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能力。总之,应力争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是高校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 郭新和: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教育改革[N].光明日报,2008-05-07.

  [2] 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瞿祥华、邓云涛:加强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7-08-01.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加强国有林场管理的若干思考论文12-23

变革声乐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10-15

加强精准扶贫的若干思考和建议论文07-12

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及思考论文11-25

加强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思考论文12-28

地方高校强化实践教学主体地位的思考论文01-22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教育论文01-24

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论文01-24

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