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时间:2022-10-13 17:11:41 论文 我要投稿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通用11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通用11篇)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1

  摘要:受传统就业工作理念的影响,当前高校就业网络的建设仍处于以信息发布及其扩展功能为主要应用的阶段,缺少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信息交互,缺少对相关数据的及时准确掌握。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观点,并就网络体系的构建理念、优势和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经济体制的快速变革,高校的就业模式也开始由原来的国家指令性分配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趋严峻,如何化解就业难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受传统工作理念的影响,当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服务网络的功能仍主要集中于信息发布及其扩展功能。信息化的成果没有充分应用于就业服务工作,就业服务网络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交互不足、数据整合方式相对落后,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始终存在。在此形势下,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使系统化的服务网络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

  一、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

  高校就业工作中,在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三方之间,高校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就业信息工作中同样如此,高校也应进一步发掘信息化优势,在原有就业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重构,建设高水平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1.信息发布

  新的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与原网络并非互相冲突,而是既有融合又有提升。目前大多数就业网络的信息发布模块仍大有用武之地。该模块可扩展应用于宣传就业政策、发布招聘信息、开展职业指导、提供单位信息等多个就业服务领域,仍在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2.信息管理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及就业形式的多样化,高校就业部门对毕业生生源及就业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高校就业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应该实现对毕业生的生源情况、求职需求、就业动态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学生能够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就业中心和院系管理员对信息进行审核,应该能够对用人单位的资质、规模、人才需求及来校参加招聘会情况有详细备案,且单位可对自身情况和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维护。

  3.信息交互平台

  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服务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后,学校就业部门应搭建一个良好的交互平台,通过此平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能满足展示自身形象、介绍自身特色和了解对方情况的需求。高校就业服务中心在这一平台中,既是信息交互的桥梁,又是双方信息的审核者和安全的保障者。

  4.数据统计

  通过良好的信息管理流程和数据库设计,高校就业部门可以对每年的毕业生职业需求、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来校招聘情况等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便充分掌握相关情况指导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优势

  1.整合和优化就业工作流程

  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者而言,传统的毕业生生源信息采集、就业信息统计等日常数据整理工作非常繁琐,且难以保证数据精确程度的要求。

  建立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可以由每位毕业生对个人信息进行录入和维护,学校转而负责毕业生信息的管理,及时完善和更新毕业生个人信息,方便用人单位进行查询;可以定期上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就业技能培训、求职面试技巧等课程,提升和完善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实现对传统就业教育的有力补充;可以实现从毕业生信息及时录入到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节约学校收集、整理和录入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录入准确程度。利用计算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网络管理,数据采集精确及时、数据格式规范统一、信息查询高效可靠,既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又优化了就业工作流程。

  2.提高招聘工作效率

  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不同于普通的就业网,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发布服务,而是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管理。经工作人员审核后,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将个人资料、学习成绩、爱好、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制作成电子简历,供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及综合素质,以进行初步筛选。用人单位也可以发布通过学校审核的本单位的概况及专业需求,供感兴趣的毕业生查询。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有助于降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成本,提升招聘双方的沟通效果,促进签约意向达成。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真正成为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大大提高了高校就业招聘工作的效率。

  3.提高数据采集准确度

  传统模式下,网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毕业生生源信息、就业信息和单位招聘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人工填写表格并手工录入的方式,常常因笔迹辨认不清或录入失误而产生错误。现在基于就业服务网络系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可以通过唯一的ID和密码进行登陆并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后由院系和学校相关负责老师进行数据审核,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和精度。

  4.信息统计功能更趋完善

  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后台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其中存储着用人单位信息、毕业生个人信息、毕业生签约情况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利用数据库的信息,可以实现丰富的统计功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各种报表,一方面可以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对就业工作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比较。横向分析,有助于高校了解最新就业情况,以对本年度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纵向比较,可以根据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对人才需求趋势作出合理的预测以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也可以针对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针对性。

  三、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面临的挑战

  1.网站维护力量薄弱

  相对于当前大多数就业信息网,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扩充了许多功能,由此,对网络体系的维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站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维护内容非常多,不仅包括网络环境、服务器、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等软硬件维护,还包括内容更新、页面修改、安全管理等网站功能维护。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为了节约成本,就业网络的维护工作一般由负责就业的老师兼任。高校服务网络体系如果构建完毕,对维护工作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需要高校在人员配置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以使得网络体系的效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2.信息安全责任重大

  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数据库中有大量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个人信息,服务器遭到攻击或病毒侵害造成暂停服务、数据库被入侵都将可能造成信息泄露的重大事故,严重的还可能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争取学校网络管理部门的支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也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普及信息化观念

  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体系是基于新形势、新理念对原有就业网络的重构,其参与主体由高校就业中心扩大为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在这一进程中,有必要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大力宣传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理念、建设成果和给各方带来的利益,使各方积极参与,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2.建立高效的就业工作运行体系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不仅是对网络服务的优化,更是对高校就业工作体系的整合和优化。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规范强化了高校就业中心—院系—毕业生的管理体系,就业中心通过学校各院系实现了对毕业生进行具体管理,建立了高校—用人单位沟通体系,就业中心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互,辅助用人单位实现信息发布和毕业生招聘。

  3.建立和完善身份验证系统

  由于网络系统本身的特殊性,许多不真实甚至有害的成分很容易在网上出现,为保障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良好运行,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身份验证系统。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在网络系统中注册和登录时,必须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同时应尽量避免某用户输入其他用户的身份信息。所有的毕业生的姓名、住址、电话等身份信息都应根据身份证从一个特定的数据库中返回,这个特定的数据库只能由管理身份证的行政主管部门来提供。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所有毕业生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可以不在网页上显示出来。对于用人单位也同样如此,在严格验证身份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用人单位的重要信息不被泄露。

  4.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网络是把双刃剑,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给公众权益的保护带来新的困扰。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网络招聘过程中的纠纷也时有发生。作为学校的就业部门,应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仔细核查,逐步完善毕业生信息库和企业数据库,履行严格的审查制度,确保高校就业服务网上供需双方信息的真实性,保障和规范就业服务网站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利用信息化成果,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服务体系是十分必要且非常迫切的。网络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就业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就业工作体系的规范和完善,有利于供需双方进行更良好的沟通;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化力量薄弱、安全责任重大等挑战。高校建设新型网络服务体系,需要做好强化观念、规范流程、防范问题的工作,努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切实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使高校就业工作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2

  一、高职就业存在的问题

  1。1社会环境的因素

  一方面,高校扩招人数近几年增幅很大,每年都有大量高职毕业生涌向社会,但社会的用人需求却并没有同步增长;另一方面,一些行业和地区对高职毕业生在政策上还有限制性,社会上对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偏见,人们对高职学生不够了解,常常认为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都不及本科生,有些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这些因素都大大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根据调查,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从学历层次上理解认识高职教育,认为高职专科是本科的“压缩饼干”。另外,国家统计局一项统计表明:知识和收入成正比。有关方面在2006年和2007年的相关调查数据分析中,也不约而同地提出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看法。

  1。2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的主观因素直接决定着就业能否成功。其实社会上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我们的高职办学定位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学生素质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与企业用人的标准。在专业知识方面,一些学生专业知识不过硬,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在就业观念上,大多数毕业生都存在一些误区,高职学生也是如此。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择业标准过于功利化,一味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只考虑工作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的职业,而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对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没有对自己进行合适的定位,导致就业困难;在就业心理上,高职毕业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如盲目跟风。轻弃优势。缺乏主见。见异思迁。错失良机等等,不良心理导致许多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

  1。3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对学生。对学校。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但高职就业指导工作起步比较晚,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就业指导观念滞后。指导手段陈旧。指导管理队伍落伍,通常都是在毕业前,通过开设职业指导课和几次就业指导讲座来完成。总的来说,就业指导工作都是作为毕业实习的强化指导来展开的,大多集中在实习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教育指导的内容也仅限于面试。职业礼仪等。

  二、发展对策

  2。1多措并举,广开就业渠道

  当前就业形势极其严峻,要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就业效果,必须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建立校企合作制度,拓宽大学生定单培养。实习就业两条渠道。定单培养就是把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联系起来办学的一种招生模式。学校和用人单位达成某种协议,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时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毕业后学生直接到用人单位上班。这种招生模式既给学院带来了一定的生源,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明确的职业取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实习就业按照工学结合或者半工半读的方式,把学生放到有用人意向的单位去顶岗实习,既可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又便于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查和选拔。此外,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搭建好三个工作平台:网络职业指导平台。校内校外媒体平台和开展供需见面会。

  2。2加强高职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从用人单位或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和途径首先在于更新观念,强化务实职业素养教育。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离校,要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同时要使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其次,要严格执行实训教学规范,把好实践教学考核关,培养“零距离”职场从业人才。再次,要拓展职业素养的横向发展,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行业培训和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还应积极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机制,建立以培养和拓展职业能力为内容。注重和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职业素养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有望打破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两难”的尴尬困局。

  2。3打造完美的高职就业指导教师团队

  就业指导教师团队既要有熟悉国家相关就业政策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人才,也要有熟悉人才测评。熟悉求职礼仪。求职技巧方面等相关知识技能的人才;既要有来自学校的研究专家,也要有来自用人单位的熟悉工作岗位知识技能的人才;既要有熟悉人才市场供需变化的专家,又要有来自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士。另外,就业指导教师团队,应该在年龄。知识和技能上形成一定的梯队,以保证各个方面都能够稳步推进,不会因为个别教师的离职而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年龄结构上看,应该老中青结合,保证在正常的情况下,团队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从知识和技能方面看,要初。中。高水平职业指导教师的合理比例,从而形成合理的梯队。最后还要求团队的每一个教师成员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而不是平庸之辈。比如教授就业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教师就要对政策法规和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了如指掌,解决学生在此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成为一个政策法规问题的“终结者”。而进行人才测评的就业指导教师就应该熟悉各种测评的原理,掌握相应的测评方法,并能够对学生测评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总之,该团队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并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满意和信服的就业指导服务。

  2。4积极推行学长制

  学长制作为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指学生管理部门通过选拔在校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学长,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对同专业的低年级学生进行引导和督促,从而扩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率,这是一种新兴的学生管理机制。它是以辅助管理的角色介入,其要义在于通过精心选择高年级中优秀学生,以其博爱的精神与新生实现良性互动,从而达到开阔学弟、学妹视野,锻炼学长能力,增进团队互助精神,加强纵向管理、横向交流的教育管理目的。在高职就业工作中,推行学长制,有助于学生平和对待就业压力,客观定位就业期望值;有助于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深化职业教育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在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和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学长制在高职就业中的有效性将更加多样和突出,从而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更为完善的长效机制。

  三、小结

  总而言之,高职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就业问题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也关系到学院的前途。要真正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也绝非易事,必须举全校师生之力,齐心协力,才能把就业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谢春霞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校扩招现象在不断加剧,致使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当然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同时还有大学生就业体制不完善、人事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思考

  一、概念分析

  这里所指的高校毕业生,是指纳入国家教育部招生计划之内的高等学校毕业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高校学生就业率,是指一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或统计时间内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包括就业、考研、出国和自主创业等占该校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我国高校扩招以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高校毕业生总量已由1999年的100多万,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559万。另外,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每年将以近15%的比例递增。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毕业生工作不稳定。有很多的毕业生,尽管在毕业那年找到了一份差事,但却相当不稳定,随时有下岗失业的可能。再者,很多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不是很重视,认为那只是一个跳板,很多毕业生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签了第一份工作合同。另外,某些用人单位由于行业的特点,生产和经营的季节性原因以及对大学毕业生的潜能不甚了解,为了获取最大利益的原则,用人单位随时有可能解雇大学毕业生。

  3.就业歧视日趋加重。所谓歧视,就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不平等看待。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加之我国现在抵制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不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现象日益突出。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就业歧视主要有性别、外貌、学历、院校、专业歧视等,这些均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优化对策

  1.优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我们知道,高校毕业生一直在校园中接受教育,社会经验相当缺乏,就业时更容易被一些用人单位榨取合法权益,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法律的保护,即从法律角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从而完善确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环境。

  2.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就目前来说,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仍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难题,因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普遍存在,再加上相互攀比心理较重。近年来虽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对就业期望值有所调整,求职趋向实际,但仍需要加强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指导目的就在于,高校首先要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立足现实,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的实际接轨;其次,要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再次,毕业生要树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思想。

  3.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一入学就要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看看人才市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可以从侧面进行一定的引导,然后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这样毕业生才不至于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同时,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求职技巧。求职技巧是一种学问和艺术,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比如言谈举止,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胡国荣.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TimeEducation,2009,(6).

  [2]丁洪荣,史守海.大学生就业难的学校原因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7,(8).

  [3]林永和.毕业生就业指导[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4

  摘要:在教育水平高速发展的大前提下,1999年,各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大学录取比例上升至50%左右,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高校扩招只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方面,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不足问题、人才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和高校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问题都影响着大学生就业。本文深刻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从中得出针对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参考,提出有效解决问题途径。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问题 解决途径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尤其在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后,市场经济受到重创,大部分企业为了尽可能减少亏损还要进行大规模裁员,致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大幅度缩小。同时,很多大学生为了就业,被迫加入了“北漂”的行列,大量毕业生涌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基本都是为私企工作,工作的稳定性及收入也不够高,生活居住条件恶劣。久而久之,这种就业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整体就业水平甚至是社会和谐稳定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想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很少有人想投身于中西部经济建设。致使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就业形势相对饱和,而中西部地区人才稀缺。青海省作为我国中部省份,也存在着人才稀缺问题。目前我国各高校将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忽视职业教育,而我国身为发展中国家,真正大量需要的不是高学历毕业生,而是职业技术型人才。过剩的本科、研究生教育不但无法提高我国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只会加大社会就业压力,劳神伤财的同时还没有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

  2、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达到用人单位标准。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指的是知识能力水平、道德品质修养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水平都到达了一定的高度,用人要求也随之提高,综合素质成为衡量的重要标准。目前应试教育仍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对成绩要求较高,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高校扩招导致录取分数线降低,各高校招收的学生往往综合素质较低,学习积极性低下,成绩也不够理想,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

  3、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工作的稳定性、薪酬以及工作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认为基层工作与自己高校毕业生的身份不匹配,只有条件优越的工作才适合自己,甚至一些私有企业的工作都无人问津。同时大多数毕业生盲目追求“铁饭碗”,希望一次就业、终身就业,但是这种观念早已不适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源需要不断流动调整,进而不断完善我国就业形势。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1、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

  我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应中小型企业补助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使其可以顺利地从金融机构融资,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同时,各中小企业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价值和社会影响力,通过中小企业力量不断壮大来吸引并且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2、做好去基层就业毕业生的保障工作。

  一些发达城市的就业形势往往趋于饱和,很多毕业生选择在发达城市就业很难实现自身价值,所以,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就业,保障基层工作的工作条件成为政府干预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实施好类似于“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各项政策计划,及时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编制,事业单位招聘中优先考虑基层工作者,营造出良好的基层工作环境,留给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更多发展机会。

  3、鼓励大学生创业。

  我国应提出相应的大学生创业鼓励政策,给予创业者相应的资金补助。政府应积极建立以辅助大学生创业为目的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技术、资金、人员上的支持,促进大学生创业,从而减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调整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

  大学生就业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导致大量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发生。只要用人单位有效调整录用标准,积极进行培训工作,深入发掘人的潜能,就有可能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同时也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总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作为主导者,认清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政策,营造出良好的就业选择环境,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引进及保障工作,有效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从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德利、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信息不对称性分析及对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2]易玉梅、大学生就业状况与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度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0)

  [3 ]王彦英、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论[J ] 、文化建设,2010(2)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5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历来是一个关乎社会民生的大事,如何保证毕业生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一个值得社会深思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先进的就业体系网络,使毕业生能在第一时间获知企事业单位用人信息,并成功从大量纷杂的……

  关键词:信息网络论文

  1、理论基础

  1.1信息网络系统的内涵

  从技术方面来看,信息网络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组件,它们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收集、处理、存储和提供用以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信息。从业务方面看,信息网络系统重点是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及其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问题,即将上述信息系统的技术定义中的特定任务限制在组织任务的范围内。信息网络系统是组织和管理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案,是组织、管理和技术三个要素的组合。

  1.2构建信息网络体系的应用技术

  1)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通过数据通信系统连接在一起的,能够自主通信并共享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种拓扑结构:星型,树型,总线,环形,分布式的,全互联型,不规则型。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主要是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英特网。2)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是一个用于支持决策过程管理,面向主题、集成,随时间变化的非易失性数据的集合。数据仓库,为支持大容量存储和高层决策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2、高校就业信息网络体系需求分析

  2.1高校毕业生需要大量相关信息资源

  每年6~7月份都是大学毕业季,这期间有些企事业单位在大学校园发布招聘信息,有些则在网络上发布招聘信息,而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大学毕业生往往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招聘信息,从而从中判断哪些是自己需要的。从信息接收者角度来看,招聘信息中有各种各样的单位,有各种各样的岗位,大学毕业生希望了解所有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从中挑选出待遇最好、最适合自己的单位信息、岗位信息。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合适的信息载体,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则能满足这一需求。

  2.2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管理人员需要相关软件

  为了毕业生能够更好地就业,高校就业管理人员首先要使用搜索引擎收集大量招聘信息,并根据岗位及学科需求利用相关分析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分类整理,最后还需要一个通信平台,将整理后的信息发布给毕业生。同时,就业管理人员还需要建立一个用以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让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毕业生,毕业生也更好地选择用人单位,最终达到一个双赢的目的。

  3、高校信息网络体系构建

  3.1设计原则

  3.1.1系统性原则首先保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协调一致,保证与上下级系统间数据共享;其次就业信息平台能够与教务管理平台、研究生管理平台、档案管理平台等相关应用,实现从业务流程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3.1.2动态性原则首先是保证学生进入平台后,可以及时地看到更新的内容,时刻更新,并对招聘期结束的进行显著的标识,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其次,对于各招聘单位,各单位可以通过对学生专业、院系、成绩等条件的检索进行选择,然后可以看到这些结果里己找到工作的和未找到工作的学生信息。3.1.3实用性原则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为用人单位及高校毕业生中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用来为就业服务的工具;要注重实用性,对那些虽然有些价值,但却费用昂贵的奢侈功能尽可能削减。

  3.2模块设计

  高校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构建包括两大部分,具体如下。3.2.1就业指导1)就业心理咨询。设计这一部分,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及度过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情绪波动,如: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无法自我定位等。2)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及时、高效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就业指导服务的课程推向大学生,使大学生更好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快更准地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3)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培养在校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这样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入职前的实际动手能力,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3.2.2信息服务1)信息采集。采集的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招聘信息、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的求职信息等,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再进行一定的整理归纳,然后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将信息发布出去。信息采集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用人单位招聘情况。2)信息测评。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对信息的准确性、实用性进行测评,得到一个综合的评价。主要功能有:测评信息的准确性,在采集工作完成后,对己采集的信息进行确认,确认信息是否可靠;测评信息的及时性,对己采集的信息进行时间分类,对信息的有效使用期进行确认。3)信息发布。将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后,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将就业等信息发布到网站上,让大学生通过信息服务平台找寻自己想要的信息。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就业信息发布,对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单位的基础信息、招聘信息等进行发布;政策信息发布,对国家、地方、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信息进行发布。4)后台管理。主要是对系统的用户,系统参数,系统数据的维护,以及信息采集的管理等。其功能模块主要有: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注册管理、用户基本信息管理、用户角色管理、用户密码管理、后台用户添加、后台用户信息维护;系统管理,主要包括系统参数维护和系统数据维护。

  4、保障机制

  4.1服务组织保障

  建设就业信息网络体系是系统工程,各相关机构需要协调配合才能实现一个相对完美体系的最终建立,并不是仅靠个人或某个部门就能单独完成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主要架构不只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高等院校,还需要有其它部门如科研机构、政府、用人单位等的参与,共同建设一个有序、规范、安全的服务信息平台,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各个主体。

  4.2服务资金保障

  就业信息网络体系针对的使用主体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需要人才的用人单位。这两个主体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政府需要重点扶持与保护的对象。政府投资也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的最根本保证。当然,全凭政府的财政支持并不现实,就业信息网络体系需要多元化的资金保障,可以在吸引社会投资、民间力量方面下点功夫,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来维持体系的有序运行。

  4.3服务人员保障

  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撑。在最初的.平台建设开发阶段,需要一批对整个系统流程和功能熟悉的人才,这批人才既要精通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过程,又要熟悉如何将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各模块的功能在平台中体现出来。

  4.4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就业信息网络的信息技术保障机制由两个模块构成:第一模块是信息技术的硬件保障机制,即构建平台所需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第二模块是信息技术的软件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构建平台的数据库,用于收集、筛选、发布信息的应用软件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强大完备的硬件保障,才可以培育出就业信息信息化的网络环境,铺设互相连通的主干网,建立强大的数据交换中心;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先进实用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就业工作者提供数据支撑和信息保障。

  5、结语

  本文对比了国内外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现状,对就业信息网络体系进行了分析并研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体系构建方案,把学生关注的,需求的,渴望的都通过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得到体现,更好的为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及在校学生提供最好,最优质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马立红.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特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教育,2005(4):38.

  [2]王磊.高校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3-7.

  [3]李亚军.高校就业指导网站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就业工作创新,2006(15).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6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涉及专业对口程度、职业稳定性、工资报酬及工作条件等内容。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个案进行调查研究,评估学院就业质量及发展趋势。改进就业质量的建议如下:实施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民族高校 毕业生就业质量 实证分析 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估,首先应构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及项目明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欧盟基金会将就业质量概括为四个层面的内容,具体包括福利健康、职业稳定性、技能的发展和生活满意度。本研究以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政策为指导,借鉴了已有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的成果,构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目标层)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准则层):对口就业率、职业稳定性、薪酬水平和工作条件满意度,一级指标下设15个说明性的二级指标(指标层)。在确定了指标体系的层级结构后,课题组邀请了教育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8位专家对准则层与指标层的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将其转化为评分表,总分设定为100分。

  二、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

  本研究选择河北民族师范学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课题组成员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调查样本具有以下特征:样本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当,男生占52%,女生占48%,;毕业生所在行业包含了企业、事业、政府机关等;毕业生所学专业涵盖了中文、历史、数学、外语等;调查对象以专科毕业生为主,所占比例为81%,专升本毕业生占19%;样本包括2006~2008届毕业生每届各100名学生。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口就业情况 (2)职业稳定情况 (3)薪酬水平情况 从统计数据来看,毕业生初始薪酬普遍不高,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他们的工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表2中薪酬水平接近于正态分布,高工资和低工资的群体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薪酬值居中的毕业生数量最多。调查表明,毕业生自毕业起的三年时间里,薪酬值普遍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这种上升是平稳的,符合一般的加薪规律。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薪酬工资变化情况是正常的,之所以工资存在差异,可能与所从事的行业、岗位有关,并且薪酬差距呈现出逐渐加大的趋势。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薪资较高的群体主要是计算机、电子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都较强,毕业后主要去高科技电子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

  (4)工作条件满意度状况 通过采访了解到,影响毕业生满意度的因素包括个人发展前景、工资收入、工作强度、单位的整体形象和工作氛围等。

  三、提高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建议

  通过对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调查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与国家、省市的政策支持、社会氛围以及学院教学改革、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是密不可分的,而就业质量是动态变化的,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监测,强化就业指导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实施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同时应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其次,高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突破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改善实验实训的条件,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实用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应加强对毕业生的理想与信念教育,引导毕业生将服从国家需要和实现人生价值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其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教育,使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乐观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能以正确的心态去迎接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与困难。第三,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观教育,使毕业生形成自主就业和多元化就业的意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三南”区域的重要交汇点,海洋、岸线、土地、港口等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力逐步增强,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经济总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一大亮点。伴随北部湾经济的高速发展,广西高校毕业生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需求激增的契机,高校应紧跟经济区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毕业生就业发展战略,积极为地区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合格人才。

  一、广西北部湾发展现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2006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GDP4817.43元,占广西的33.5%。其中南宁市2013年GDP2803.54亿元,北海市2013年GDP735亿元,防城港市2013年GDP525.15亿元,钦州市2013年GDP753.74亿元。GDP对全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8%,各项经济指标高速上升。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迅速,工业上技术取得新突破,农业不断升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陆续完善。全区交通、信息、互联网、能源、水利等建设融合共建,西南出海通道进一步疏通,集运条件得到改善,重点规划建设的14个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698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超高跟200平方公里。2012年底,完成工业产值3324亿元。有10个园区工业产值或贸易额超过100亿元,成为广西北部经济区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经济增长亮点。随着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日益深化,在面向东盟经济圈中地位日益凸显,北部湾经济发展势头大好。作为北部湾经济发展的“引擎”,广西人力资源仍处于紧缺状态,无法对北部湾的经济发展带来长远的高科技人才支撑。广西各市高校分布不均匀,拥有的高校总数和规模较其他省市缺乏,高校毕业生本身就较少,还呈现出明显的外流趋势,造成区域内高新技术人才特别匮乏。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预测分析

  (一)就业规模。毕业生就业队伍的规模通常是与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相一致的,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直接受该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2009年至2013年,这五年间广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上升到28%,提高了9个百分点,有较为明显的增幅,预计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对应于毛入学率的增长,全区的就业人员也在逐年增加(见表1)。

  表1 2009-2013年广西全区常住人口与就业人口数量对比表

  年份全区常住人口(万人)就业人口数(万人)

  2009年48562848

  2010年46152903

  2011年46452936

  2012年46822768

  2013年4719—

  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年鉴》。

  表中可见,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就业人口的整体趋势在不断增加。据相关人士预测,未来的2~3年按照国家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可提供40~50万个工作岗位,5年后仅经济区的人才需求量将会达到100万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基础建设正如火如荼,南宁市的重点项目、北海市的林浆纸项目、钦州市的炼油项目、防城港的核电项目都在不断推进,这些项目产生的大量就业岗位将对广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就业人员能级。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质量相对较低,总体学历不高。研究发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在快速增长,大学专科学历人才增长相对平稳,而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才所占比重下降。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总量大多集中在高中及以下学历,比重达59.85%;高职高专学历人才为23.15%,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仅占2008年人才总量的17%。至2010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将占全部人才的33%,大学专科学历人才为40%,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才为25%。预计至2015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全部人才的比重达45%,大学专科学历人才比重为39%,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才比重下降到14%。通过以上数据对比不难看出,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速发展,只有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才能满足当地的高素质人才需求。

  (三)就业专业结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凭借着区位、环境、港口三大优势,吸引了大量投资项目,重心正逐步从过去的传统产业转移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将未来发展的重点定位于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食食品加工、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会展、金融)、物流和高新技术九大产业。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若干意见》,九大产业的专业需求如下:石化产业的人才需求主要包括化学工程、石油化工专业的技术人才,还有既具备化工专业背景又有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林浆纸产业的人才需求主要是造纸、林产化学等专业人才;能源产业对技术工人需求量较大,主要集中于输电线路工程、电力系统维护专业的高级技术工人,同时还需新能源、核电高技术管理类人才;钢铁和铝加工产业主要以一线中职以上的熟练技术工人为主,包括冶金机械、金属材料加工等专业;粮食食品加工业对饲料工程、食品加工、畜牧类产品专业背景,并具有一定营销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趋旺;海洋产业大致要求中专学历以上,从事海洋与渔业运输,海洋化工与制药的操作和管理人才;现代服务业包括旅游、会展、金融三大行业,其主要专业需求包括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组织、投资分析与咨询类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另外还急缺外语或其他小语种方面的人才;物流产业的专业需求方向包括物流管理、仓储管理、港口规划建设与管理、进出口贸易等;高技术产业主要需要软件开发、电子信息工程、网络管理类等技术性人才。根据预测, 2015 年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168 万人左右。2015 年,一、二、三产业人才的比重将为12.55∶44.09∶43.36,不能适应当前产业的人才需求,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与经济区人才发展规划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就业区域流向。自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事部门希望将更多的人才吸引到北部湾来。目前从整体上来看,广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区域流向基本以广东、深圳、南宁、柳州等地为主,到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城市就业的人才较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新兴发展的沿海经济区,南北钦防的基本建设、房产投资、工业项目都在不断增长,4个城市都有大量的人才需求。例如,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于此,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北海作为广西区内较大的旅游城市之一,近几年的海洋产业、生物工业发展迅速,对高科技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增加;钦州已被批准设立保税港,目前正在筹建西南最大的临海石油化工基地,需要大量石化、税法、工业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防城港是我国西南省区与东盟之间的主要中转站,物流、运输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4个城市在产业建设上各有优势,对人才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南北钦防应该采用“3+1”联合求贤模式,改善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不均衡的现象。

  三、广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战略

  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对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预测,广西高校应制定以下毕业生就业发展战略。

  (一)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广西本土人才培养。针对广西高校毕业生严重流失、供不应求,无法适应北部湾经济发展的现状,广西有条件的重点院校应该围绕北部湾发展去办分校,主要是一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少数民族招生计划。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其不仅在桂林有金鸡岭校区、尧山校区两个分校,在北海也整合了北海宏源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学院。另外,广西高校应积极与市场相结合,实施“青苗”计划,设立专门为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需要人才的储备基金,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例如,广西交通运输学校、钦州学院、广西海事局三方就为共同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航海事业发展培养专业航运人才联合签订了《航海教育与船员发展合作协议》。

  (二)努力提高现有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培养高学历人才。当前,广西具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有12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有6个,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水平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但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发展,广西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逐步完善。当务之急,广西高校只有立足于区内人才现状,大力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依托重点技术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等,才能与广西区党委、政府共同推进高层次人才小高地的建设;通过为广西人才创造一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高层次领军人才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才能促进广西各地人力资源的系统性开发,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

  (三)调整专业结构,构建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专业布局。目前,广西本科、高职院校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整体分布不均衡:本科、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南宁市,共有31所本、专科院校,专业总数为957个,北海、钦州仅有几所零散的院校,而防城港的本科、高职院校基本处于空白。广西高校应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院校的布局,尤其是加大北海、防城港的高职院校建设,并逐步开设与经济区包括石化、林浆纸、能源等在内的九大优势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如海洋科学与技术、港口经济管理、船舶工程、会展、生物医药、保税物流、涉外法律、东盟小语种等,对缺乏竞争力、需求不大、就业率低、水平低下的专业果断实行关、停、并、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效益较高、结构合理的专业结构层次,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培养紧缺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广西高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前,经常性地认为发达地区的工资、福利、机会与欠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很多广西大学生不愿留在家乡工作,而更愿意去广州、深圳这些发达的地区做“漂一族”。针对广西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不均衡的现象,高校应尽早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宣传报道上进行倾向性的劝服引导。首先,让学生意识到广西企业数目和发展状况会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逐步增加,当前的人才匮乏为广西毕业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发展机会。其次,高校应通过细致的就业教育帮助毕业生认清自身所处的位置,客观地分析就业形势和经济区就业政策,消除学生盲目跟从大众就业流向选择的心理,使他们更好地做出适合自己的就业选择,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黎琳,王友保.北部湾经济发展及技术人才需求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陈丽金,韩志刚,张良军,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刘焕云.北部湾经济发展对广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6)

  [4]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2011(6)

  [5]孙诚.人力资源与西部开发--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胡莉,李熙.广西北部湾人才发展建议[J].咸宁学院学报,2010(2)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8

  摘要: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解释路径,可以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此加以分析,有利于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的认识,也有利于问题的正确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理论;就业流向;社会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在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这些巨大的成就背后,隐藏着许多“内伤”。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便是内伤之一,据统计,2006年全国有12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就业。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495万,因此,今年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累计将超过60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现状

  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召开全国高校会议,下发文件。就业率的高低决定各高校下一年度的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也从某一方面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注及各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出现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各种形式的调查与分析,据此可以找出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高校改进教学与管理,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技能与竞争力。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的细化和深入。从毕业生就业流向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取向与就业心理。毕业生作为“理性人”,从他们的就业地区选择、单位选择中可以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启示意义。从整体情况来看,对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研究体现了由点到面的进展,有以独立院校为单位的分析,有以省为单位的分析,还有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从调查的对象来看,有针对研究生的、有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学师范生、药学人才的就业流向的分析,也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分析等等。各种方式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调查表现出的共性,一是希望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多数,主要流向北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希望到城市就业的远远大于到县乡就业的,更不用说到农村就业了;三是希望到党政机关、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远远多于希望到中小型企业的。从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来看,到东南沿海11个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115636人(2003年为1091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2003年为45%)。其中,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4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77004人(2003年为70725人),占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9.1%(2003年为29.3%)。2005年,教育部针对30多所高校的两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城市选择上,大学生依然向往上海、北京、东部沿海地区、广州和深圳。2006年12月,广东省学联对中山大学等广东高校进行的关于求职问题的调研显示,将近95%的广东省大学毕业生希望就业地区为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而愿意去粤东、粤西、粤北等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只占3.1%。笔者所在单位是广东省属的职业院校。笔者对本院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意愿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之外的就业机会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作考虑。

  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状况下,为什么毕业生留恋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为什么钟情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及外资企业?这是笔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有关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探讨,多是描述现状或提出一些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的解决对策,但理论分析较少。其中,袁乐平、王昭君在《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和再就业市场的流动情况,并引进制度变量集中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因素是如何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成本与预期收益,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就业决策的,分析透彻,很有说服力。但是,笔者认为,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首先应该从分析“人”入手,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积极因素,是社会事实的制造者与主导者。高校毕业生作为“理性人”,初次择业是人生的重大关节点,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会考虑多种社会因素并进行博弈,而不是仅仅考虑制度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社会学理性选择

  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研究开始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之中。理性选择理论是社会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学派。理性选择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概念,与经济学的经济理性不同,社会学中的“理性”强调有目的性、有意图的行动,其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即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自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以来得到不断修正与扩充,在西方,经过修正与扩充的理性选择理论模型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国内学者近十年也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对诸多社会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如农民工流动、人口迁移、村庄兼并与乡村社区重建、集体行动、生育行为、大学生宗教信仰以及大学生考研等等。 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与个人的理性选择,但又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预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获得好的回报,面对就业选择不可谓不谨慎。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留在大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热衷于到好的行业和好的企业就业?为什么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理性行为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为,这种行为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高校毕业生是“理性人”,其行为是“理性行为”,其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至于高校毕业生怎样选择、如何选择,则是高校毕业生微观行为的个体理性选择与宏观社会结构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理性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理性行为表现往往十分复杂,理性人不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理性人在理性行为过程中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而且其中多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理性人只能在众多因素的权衡中寻求一个“满意解”,无法达到最优。比农民工更具理性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哪里就业,首先要经过经济理性的选择。高校毕业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技能,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其他劳动者相比,更具有竞争力。如果只是为就业而就业的话,即使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们也应该有业可就。

  初次择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到主要市场就业,二是降低要求到次要市场就业。他们一般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益,然后做出流向选择。拥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毕业生在主要市场就业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次要市场,而且足以弥补找工作所花的费用。因为高校毕业生要考虑到未来预期收入的巨大差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有业不就”甚至“自愿失业”的现象了。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多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入。如果城市里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也会迫使他们到次要市场就业。只要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凭借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的可能性极大。如果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即再择业比较容易,花费的成本较小,高校毕业生暂时到次要市场就业不失为权宜之计。这就要考虑与流动相联系的预期收益现值,预期收益现值是对劳动力的流动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预期收益现值大于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与心理成本之和,便会发生流动;反之,就会停止流动。实际情况是,由于次要市场缺乏人才,用人单位会设法阻止人才流动,如控制档案、规定服务期、设置高额违约金等。如此就导致高校毕业生到次要市场就业后再择业流动困难。另外,在次要市场工作几年之后,再回到主要市场找工作,竞争力也会下降,这样就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经济理性的考虑是主要的因素,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的影响也很大。如果说经济理性作为微观个体的理性行为起作用,那么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则作为宏观社会结构起制约作用。首先,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等社会福利和权益无不影响到个人的未来收益;其次,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货币收入差距悬殊,城市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再次,城乡文化差异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不容低估。因此,多种因素促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主要是在大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正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简短的总结

  1.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的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的结果。

  2.从理性选择的层次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同于农民工流动,生存理性所起的作用很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表现在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上,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然就无法解释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与“自愿失业”等现象。

  3.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制度预设等加剧了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4.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经济理性是根本原因,现有制度与文化因素是主要障碍。因此,解决此问题,首先要促进地区、行业的均衡和谐发展,其次要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消除流动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才观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就业流向分析[J].云南教育,2005,(6):12-13.

  [2]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6):19-29.

  [3]袁乐平,王昭君.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6):22-25.

  [4]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02.

  [5]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20.

  [6]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24-326.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9

  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高级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是使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从潜在的人力资源变成现实劳动力的一个过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取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性问题。只有从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才能真正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观念和心理问题。

  一、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必然受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经济及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平衡的根本动因。

  高等学校毕业生整体就业规模的扩张性,高层次人才市场容纳的有限性。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一

  鉴于我国劳动力供给过剩较为严重的现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得不被作为储备和调控劳动力供给的一个手段来考虑。社会期待高等教育具有这样的功能,这在其它国家的发展中是不多见的。问题在于,我国在今后经济发展需要或者能够吸收多少高学历劳动者。有专家认为,第三产业是吸纳高学历就业的主要产业领域,因此,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中,专家们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每年新增加的白领职工就业岗位估计在25万-35万人。如果假设近些年产业结构和职工年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并保持现有发展速度,高等教育确实有一定新增就业岗位作为现实需要,但是很难超过100万人。事实是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层次人才市场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市场是高层次人才市场,这一市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非跳跃性决定了它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性。近几年,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近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规模持续增加,增大了社会就业的压力,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减员增效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精简,传统的就业领域对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吸纳能力降低。二是新的就业渠道,由于一些政策和措施不配套,短期内还难以吸收大量高校毕业生。三是现阶段经济发展所决定的高层次人才就业市场的有限性和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集中就业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四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单一性造成了地区性就业结构失衡。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说爱你太难。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二

  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但就近几年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工作,是造成就业结构不平衡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有三个原因:一是家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家长,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数在国企、国营事业单位工作。从就业价值观上讲,认为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效益好)是“铁饭碗”,而非公有制单位或企业是“泥饭碗”。二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大多发展历史不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还不规范,在劳动用工管理上,还普遍存在着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职工的养老、医疗、就业保险制度的执行人为因素很大等问题。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融资、管理等的要求仍存在歧视性的政策限制,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与国企、国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平等待遇的问题。四是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前障系数很难预料,大多数毕业生对此也是望而生畏,不愿意“铤而走险”。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的问题,也是一个政策性问题。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地区情况,及时推出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心态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建功立业。

  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三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意向中,第一位考虑的就是城市的等级。“最起码留在省会城市,最好是铁饭碗的接受单位”。客观上造成了就业结构不平衡而带来的就业难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这种趋向,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发达省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是各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达,提供的就业机会多,就业机构健全,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就业难题。供需关系不平衡之四

  与上述就业的地域趋势相反的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和人才奇缺的西部地区工作。为此,国家出台了毕业生到不发达地区就业的不少优惠政策。近几年,在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感召下,亦有大量毕业生选择了去西部就业。但对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观察。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体现的是优化性原则,是经济原则,政策的调控作用的力度还是十分有限的。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东部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还应考虑出台一些实质性的长远的优惠政策,或许更为有效。

  二、新的就业观与政策,不断拓宽的就业渠道

  自主创业——想说爱你不容易,新就业观之一

  自主创业,是一个就业的新话题。实行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有一定背景的经济来源与经济实力,还需要对创业行业的市场有相当的了解,以及创业的经验等。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市场是一个十分陌生的环境,加之市场竞争的风险性、残酷性、不合纯专业性等特点,自主创业还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话题。但从长远来看,高校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学校给予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要引起学校高度重视的问题。

  人才租赁式就业,新就业观之二

  人才租赁是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租赁中心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分别签定人才租赁协议、人才派遣合同,以规范三方面在租赁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在租赁期间,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不发生人事隶属关系。

  人才租赁方式的特点:一是建立在不断完善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基础上的,因而更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二是对用人单位来讲,可在租赁期进一步考查所使用人才的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表现良好的人员可转为正式员工,不合格的可退回租赁中心,这种就业方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三是学校可及时了解到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以及档案挂靠、户籍办理情况,有利于高校与毕业生的双向沟通;四是对社会而言,倡导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有利于打破地区人才分布不平衡状态,缓解目前紧张的人才供求关系,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人才租赁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才租赁中介良莠不齐,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中介从事人才租赁业务,不能保障被租赁人才的合法权益;二是人才租赁的法规有待完善。所以高校毕业生在选择租赁就业的方式时,要十分慎重。

  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并不意味着高等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责任减退,而是职能发生了变化,即学校从原来的协助政府部门直接进行分配转向了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录用人才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要加强学校内部就业指导体制和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咨询服务工作,使毕业生对就业公共政策的内涵有理性的认识,减少盲目性。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10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大学生就业时面临着梦想与现实的碰撞,必然会给就业的大学生带来职业选择的困惑,大学生就业陷入了两难困境:一方面寻求一个铁饭碗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大学生违约现象却愈演愈烈。违约这一看似简单的现象往往对毕业生个人、学校、用人单位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违约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如何减少或者规避这种行为的发生,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状分析

  违约,《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违背条约或契约”。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一般来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因一些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引起而解除原有协议的行为,统称为违约,这里包括合法或者不合法的、单方毁约或者双方最终认可的。

  山东人才网作的一个调查显示,有38.6%的单位曾遭遇学生违约。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又违约的“准就业”现象越来越多,违约不再是个别现象,违约暗流已悄然涌动,违约问题已成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在就业过程中碰到的一个难题。大学生违约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目标模糊,多方签约

  大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一般到多个用人单位面试,最终收到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由于对用人单位不十分了解,眼花缭乱不知选择哪一家,便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以便在其中选择一个。这样做的结果是只能满足签约者中的一方需求,对其他签约方则构成违约。

  2.先下手为强,骑驴找马

  在选择用人单位的过程中,部分毕业生抱着一种“骑驴找马”的心理,先确定一个用人单位垫底,一旦找到更理想的用人单位,则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抛弃前者,构成违约。这样的“毁约心态”,已经在部分求职毕业生中蔓延。他们签约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毁约准备,把毁约当作一个程序来操作,并且仔细地衡量其风险和成本。

  3.把协议当做敲门砖,打开理想城市之门

  一些毕业生想进入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地就业,他们把获得当地户口作为自己就业成功的硬指标。一旦遇到能够解决户口的用人单位,便不假思索立即签约,一旦取得户口,就违约辞职。这种把协议当作敲门砖的毕业生大有人在。以北京为例,因北京户口问题引发的违约辞职案件,在应届大学生、研究生就业中最为多发,占到学生违约案件的60%以上。

  4.自身无法控制的外在压力

  毕业生本人不想违约,但迫于家人的压力,不同意其从事该职业或者由于毕业生是独身子女,父母不同意其工作地离家太远,或是恋人的压力以及其他意外情况,不得不放弃协议。

  5.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为了确保毕业时掌握主动,许多学生一边寻找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边准备考研或者联系出国,为自己铺设两条光明之路。一旦考研成功或出国成功,则立即毁约。因国家规定,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无需支付违约金,导致目前这种情况在毕业生违约现象中居于多数。

  二、毕业生就业违约原因分析

  1.违约的收益大于所付出的成本

  由于我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不同单位之间工资收入差异很大,同时劳动力流动性差,初次就业对终身收入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而毕业生非常重视初次就业。当有选择机会时,如果几千元的“违约金”可以带来终身的、巨大的“回报”,毕业生毁约就是一种难以避免的、非常理性的选择了。

  2.不合理的就业考核制度

  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学生成才的标准之一,往往被纳入工作考核体系。为了确保高就业率,毕业前夕,几乎各大高校都会敦促毕业生尽早签约,否则,学校将户籍、档案发回原籍。如果毕业生签约,学校则可以把毕业大学生的户口和档案放在学校保留几个月,统称为“缓派”,这对大学生来说弥足珍贵,所以草率地找个单位签约来应付“差事”。如果以后能遇到“心仪”的单位,则只能采用违约的方式。

  3.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些大学生,尤其是优秀的大学生,很多单位都会向他们敞开大门,在没有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下,早早地把就业协议签了。但后来,随着更多实力雄厚的单位加入人才招聘的行列,这部分学生开始动摇、“后悔”,往往会和原签约单位违约。

  4.信息不对称性导致毕业生毁约

  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提供了不真实的情况和虚假材料,夸大企业效益和薪资标准,盲目对毕业生进行工资承诺,误导

  了毕业生与之签约。毕业生报到后,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用人单位原有的承诺无法兑现,则以上当受骗为由,纷纷解约另谋出路。

  5.法律规定不健全

  大学生在毕业时,很大一部分都会事先关注有关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做到有备无患。而新《合同法》第25条规定,只有几种特殊情形才可以收取劳动者的违约金。这样,法律严格限制了用人单位对违约金的收取,对就业大学生来说,无疑又提供了助长违约趋势的依据。

  6.诚信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就业诚信制度的缺失、就业诚信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等情况,导致难以增加违约者的隐性成本,用人单位对此似乎也不予关注,导致大学生在选择违约、衡量风险与成本时,往往只考虑直接成本,即违约金,很少去关心隐性成本,尤其是信誉方面的损失。

  三、减少或规避大学毕业生违约的对策

  1.健全就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大学生和谐有效就业

  目前,整个社会信用机制不够健全,毕业生就业行为缺乏规范性。《就业协议书》的约束力和权威性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就业协议作为一种民事合同,其内容却只有简单的几条规定,对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解决纠纷的办法等许多内容都没有详细规定,其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没有完全明确,随意违反协议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建立完整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签订、生效、履行、解除等行为都控制在科学范围之内,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制度化,对于规范毕业生的就业行为、促进和谐有效就业具有促进作用。

  2.建立规范的就业考核体系,提高初次就业的成功率

  当前,许多省份以每年年底就业率统计作为高校的考核指标,但是罕有高校对毕业生采取跟踪调查。对于高校而言,毕业生一旦离校,他们的就业情况很难统计。许多高校将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率作为就业工作好坏的判断标准,导致就业指导部门为了达到相关要求,教育、督促毕业生在离校前签约。要克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就业工作考核办法,确保就业指导部门积极地指导学生就业,扎扎实实地开展就业工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就业,提高初次就业的成功率。

  3.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茫然状态,普遍带有盲目性,对国家的法律、就业政策懵懵懂懂,不仅对本专业的优劣势缺乏了解,而且对所应聘企业及岗位缺乏了解,签约的目的性差,经常糊里糊涂地签约。直至毁约那一刻,还没有意识到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应。因此,作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应该开展“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根据就业现实情况,不断创新,切实为学生职业生涯作好规划,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确定专业定向和择业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4.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引导毕业生诚信签约

  诚信是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更应该是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然而,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诚信品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诚信制度不健全滋生了违约现象的发生。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应该注重个人道德素质的完善,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的诚信环境做一份贡献。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祖国建设者的圣地,诚信教育应该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是每个学生在校期间

  的必修课。加之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品德因素,尤其是一些正规的大公司,在招聘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中考核你的诚信度。为此,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开设诚信教育课程、举办诚信活动体验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宣传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5.规范企业招聘行为,做到信息透明化

  当前,就业市场不够规范,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所提供的用人单位信息和岗位性质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审核和认证,仍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这必然导致一些急需人才而又缺乏相应引进人才条件的用人单位不得不夸大甚至虚构自身的优势和待遇,引诱毕业生签约。很多毕业生签约之后,工作一段时间,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状况,以及当初用人单位的承诺无法兑现时,必然引起毁约现象发生。为此,加强对用人单位提供信息的监管力度,确保用人单位的信息透明化、公开化、真实化,督促用人单位实现签约前的各种承诺,对于减少违约现象将大有作用。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11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着自我定位危机、情绪失衡危机及社会责任危机。缓解这些危机的策略有:一要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二要推进高校改革,强化择业观的正确引导;三要强化媒体导向,营造健康有序的舆论氛围;四要整合家校资源,提升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心理 危机 缓解策略

  据我国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就业形势将愈加严峻。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毕业临近时面临就业、学业、经济、情感和家庭等诸多压力,心理上处于较高程度的应激状态。面对如此形势,有的毕业生出现焦虑、自卑、就业伦理迷失、诚信观念淡薄、责任意识弱化等倾向;有的毕业生在面试中因屡受打击,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消极宿命心理,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和危害他人及社会等极端行为。有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异常比例高达18.58%,心理学家将其称为社会中新生的“心理弱势”群体,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这种“心理弱势”尤为明显。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缓解社会压力及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心理状况实证分析

  为客观了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笔者编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本次问卷的设计、因素考虑和问项来源主要参考国内外同类问卷中的有关题项。该量表包括基本情况(毕业生性别、学历构成、专业分布、生源地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就业状况(就业信息提供来源及频度、求职费用、最低工资标准、已签约单位所属地区和单位性质、薪金待遇、影响就业结果因素权重等)、就业压力源特征(就业形势分析、自我定位及感知、家庭影响度、学校就业部门影响力等)、心理危机应对方式选择(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逃避、自责等)共70个题项。本问卷符合高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心理危机状况、心理特征、就业期望等考查因子,同时也验证了本量表的构想效度。问卷调查对象来自江苏省五所高校(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安徽省两所高校(蚌埠医学院和滁州学院)及上海市一所高校(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900名应届毕业生。经审查删除不符合条件问卷之后,剩余有效问卷776份,有效率85.11%。

  1.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新趋向及特征分析

  (1)自我定位危机

  (2)“情绪失衡”危机

  近年来,由于部分高校墨守成规,教育理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致使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普遍持悲观预期。调查显示,有29.55%的学生认为自己无任何专业特长,52.26%的学生认为自身综合能力不足,学历缺少竞争力。同时,部分高校服务意识不强,人性化管理不够,易引发毕业生不满情绪和诋毁学校声誉的极端行为。另一方面,国内部分高校就业心理咨询部门的状况令人堪忧。调查显示,近67.3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从未寻求学校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中心的支持。这不仅仅反映了学生心理偏激的一面,而且也反映了高校在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某些方面的缺失与不足。

  (3)社会责任危机

  总体上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对就业中出现的心理困惑能理性面对,并采取积极方式加以克服。统计显示,有83.22%的毕业生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与他人谈论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61.31%的毕业生善于从就业挫折中吸取教训,46.72%的学生对克服就业困难充满信心。

  二、缓解毕业生心理危机的策略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毕业生心理危机的严重性和现实紧迫性,并根据学生心理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构建由社会、高校、毕业生及家庭组成的“四位一体”的预防和干预体系。

  1.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当前,毕业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与此同时,不断完善以就业增长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加快以增加就业机会总量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重视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大就业市场管理和法制实施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2.推进高校改革,强化择业观的正确引导

  当前,高校的教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致使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长期以来,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出现程度不同的矛盾。高校的专业设置只有贴紧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同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使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与产业转型有机匹配,才能切实缓解毕业生与人才市场之间供需矛盾。

  其次,应强化高校择业观的正确引导,重视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就业观和心理危机观教育。切实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加强人员专业化队伍建设。此外,加强毕业生个性化心理咨询与辅导,强化其职业生涯意识,使就业指导与咨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疏导毕业生心理压力发挥积极作用。

  3.强化媒体导向,营造健康有序的舆论氛围

  当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众传媒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大众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报道要站在全局高度,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理性评价大学生就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舆论,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支撑与精神动力。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有诸多影响因素,如结构失衡导致的专业人才不配套、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及热门专业盲目扩招导致人才过剩等。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失范,必然导致社会对“读书”或求学的实用价值的广泛质疑,从而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泛滥。毕业生择业只是人生另一个起点,媒体应鼓励大学生改变“等、靠、要”等消极择业观,大力提倡“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新型择业观,真正起到有效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4.整合家校资源,提升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

  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父母的心理期望、职业定位、社会背景等都会对毕业生求职产生重要影响。毕业期间,家长应与高校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洞悉孩子心理动态。不仅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和物质保障,还要做好孩子择业、升学与情感选择的参谋,但不要充当所谓的“关键先生”。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家长充满抱怨。一方面与大学生不合理的归因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与家长教育方式及对子女过度干预有关。建议家长在子女就业时,在观念上多分享,但不要强加;在方法上多建议,但不要干预。用宽容、体谅和爱心多与子女沟通,构筑心灵交流平台,用亲情和爱的力量切实缓解毕业生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要强化毕业生的理性认知,提升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首先,不断完善毕业生自我理性认知,做到客观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其次,引导毕业生学会合理归因,主动剖析自身心理危机根源,深入挖掘潜能,加强耐挫锻炼,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逐步提升就业竞争力。第三,进一步开展毕业生情绪危机管理。让毕业生了解情绪类型及发生机制,明确危机心理对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影响,反省自己的情绪表现,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技巧,实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最终统一。

【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06-23

试论大学生就业视角对二本高校师资建设的思考论文07-04

中外合作办学对高校建设发展的思考论文02-04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思考研究论文06-23

试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与思考论文04-28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06-23

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创新探索论文07-04

试析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07-04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服务论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