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义乌创业创新能力发展研究论文

时间:2021-06-29 20:39:02 论文 我要投稿

基于产业集群的义乌创业创新能力发展研究论文

  目前,义乌虽然已形成针织、服装、拉链、饰品、毛纺、印刷、制笔、工艺品、化妆品、玩具等产业集群,但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义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最严重的瓶颈,并严重影响到集群和集群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出效率不高的原因很多,除了制度体制上的制约、企业创新战略的普遍缺失、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等原因之外,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较多倾向于“各自为营”的创新模式,创新资源分散,创新成本过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正如在调研过程中一位公司负责人坦言“我们也曾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没成功,而且成本太高”。因此,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值得研究和探索。义乌企业的发展基于产业集群,但群内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忽略了集群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加大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系统的比重,利用产业集群这一载体,聚合众多企业的创新资源优势,是提升义乌企业创新能力的一种尝试。

基于产业集群的义乌创业创新能力发展研究论文

  1 产业集群是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良好平台

  产业集群最大的效果在于产生了集聚效应,从而共享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具有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学习和扩散的内在机制、文化基础(竞争与协作)、组织架构。因此,产业集群是企业创新的良好平台和有效温床,在产业集群内比较容易实现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对企业的创新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集群学习使企业获得创新的资源优势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由于集群内中小企业实力不强,基础薄弱,面对竞争的挑战或一个诱人的市场,集群内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没有足够资源能力来进行创新,这时集群内企业必须采取集群学习方式来应对未来技术、质量和服务等不确定性的'挑战,使利用各自的知识、资源来共同创新、共享创新成果成为可能。集群内企业通过前向、后向、水平学习,可获取下述知识资源:产品设计思想、工艺技术诀窍、市场营销创新以及相应的技术服务知识、需求信息、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支持、比较专业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成果、人力资本和网络等无形资源等。同时也要注意,在集群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创新的外部性,“搭便车”等行为会阻碍创新。这时,由第三方力量,尤其是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来推动的企业之间的学习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1.2 集群的竞争与协作机制产生企业持续创新的“拉动效应”和“挤压效应”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同时又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①集群内龙头骨干企业具有创新优势和资源,处于高位势,处于低位势的企业通过向高位势企业模仿学习等方式实现能力跟进,试图消除由于“能力势差”导致的产品附加值差距,这就产生了高位势企业对低位势企业的“拉动效应”;

  ②在产生拉动效应的同时,低位势企业技术能力得到增长,实现了技术追赶,高位势企业为了保持现有优势,就通过外向型学习、自主学习和集群互相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持续技术能力优势,由此产生了低位势企业对高位势企业的“挤压效应”。

  正是这两种效应的平行作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长。还要注意的是,“拉动效应”的成效与集群内不同层次企业间的协作水平有关:协作水平高则成效好,否则成效会降低。

  1.3 集群的网络机制为企业提供创新的组织架构

  我们知道,创新的摇篮是一个能自由流动、便于大家自由交流的网络。产业集群的区域集聚为形成创新的产业网络奠定了基础。集群中各个创新行为主体(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中介、金融机构等)在相互作用和协同的过程中,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结,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关系,实现信息、技术、资源在网络内部不断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以及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者,不仅可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以及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为企业创新的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和政策资源,中介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市场需求信息,金融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分担创新风险,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较容易进行。因此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各个行为主体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中,便组成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系统。

  2 基于产业集群的义乌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具体对策

  2.1 实施企业创新措施,培育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的实质是企业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重组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建立新的组织等。义乌集群企业由于其规模、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在进行创新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尽可能利用外脑来实施企业的技术创新;

  ②发挥中小企业反应灵活的长处,基于义乌强大的专业市场流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使产品和技术不断创新;

  ③发挥专业化的优势,走“专、精、特”的发展道路,深化与其他企业的分工与协作;

  ④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技术型的“硬专家”,更要重视管理协调型的“软专家”,为技术创新奠定人才基础;

  ⑤加强本企业对外部的网络关系资源建设,增强企业在获取信息和知识技术的集群外溢效应中的功能。

  2.2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创新拉动作用,加强集群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借助政府、中介服务机构、科研机构的服务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建设双管齐下。

  ①内部环境主要是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维度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制度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治理结构和产权关系的优化,它能够为提升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提供动力支持;管理创新包括管理理念、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它成为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流程创新,是提升企业创业发展能力的强他手段。

  ②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技术、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

  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通过制定科学的创新推进战略积极鼓励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区域内配套率,实现资源共享。

  2.3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着力打造基于竞合和信任的集群学习文化,增强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力

  如前所述,由于集群创新的外部性,需要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的力量来促进和倡导集群企业之间的学习。义乌已有行业协会40多个,在协调企业间、行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创新过程中过多的向龙头骨干企业倾斜,虽然能发挥其龙头网络带头作用,但不利于形成技术扩散。因此,行业协会可考虑通过以下途径继续驱动企业间的创新和竞合:

  ①对中小企业发展共同面临的工艺设计和开发实验等技术难题组织集体攻关,以解决每个企业普遍需要但又不愿意自己投资的通用型技术;

  ②加大促进技术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中介力度,包括定期举办本行业各种新技术产品、工艺、材料的展销会和演示会,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

  ③运用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和引导集群文化,对群内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信誉评级。

  2.4鼓励各创新主体发挥能动性,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针对当前义乌企业创新资金短缺、协同技术攻关能力弱的缺陷,要加大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系统的比重,构建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科研机构等主体积极参与、相互沟通作用而形成的集群创新网络。

  ①政府要继续发挥好协调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如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支持和适当的激励,创造网络的中介机构和媒介,促进活动主体的聚集、正式和非正式的知识交流,培育机构尤其是学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专项资金,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对企业的创新。

  ②科研机构和政府合作,引入创新源成立技术创新中心,将创新成果以比较低的价格出售给企业。在初期,政府可对技术创新中心进行补贴扶助;当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市场化运作产生技术创新效益后,集群内具有一定技术和资本实力的企业为形成竞争优势和差异化而开始自己设立研发机构。这样,技术中心和集群内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互动就推动企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技术更新。

  ③培育和发展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等各种培训机构和中介组织,为企业创新提供各种服务;拓宽对集群内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渠道,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

【基于产业集群的义乌创业创新能力发展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产业集群的发展论文02-06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管理研究论文参考05-30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效率影响研究论文09-17

基于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论文04-25

关于中部产业集群发展的论文07-03

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创新研究论文04-15

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策略研究论文04-12

区域产业集群的识别与选择研究论文04-13

产业集群分析论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