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

时间:2021-06-28 20:29:20 论文 我要投稿

中职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

  摘 要:中职学生职业认同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生职业认同的养成与发展。同时,中职学生自身社会历浅,缺乏辨证思考能力,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职业倾向模糊多变。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职业认同教育的实践范式        

中职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发表-发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投稿

  中职学生职业认同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生职业认同的养成与发展。同时,中职学生自身社会历浅,缺乏辨证思考能力,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职业倾向模糊多变。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职业认同教育的实践范式,形成经验并推广,进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1.加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是职业认同教育的前提。

  进行职业认同教育,首先必须要有学生认识的客体,这个客体就是职业,在学校则具体为某一专业。只有在保证专业(职业)可预期发展的基础E,才能使学生职业认同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职业认同教育也才更有说服力,职业教育也才更具有价值。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源于产业发展需求,又作用于产业递进。从一般意义上讲,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专业结构,专业结构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并对学生求知、求学产生决定性影响。试想,学校向实习、毕业学生推荐的都是“用非所学”的企业岗位,学生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职业、甚至是学校职业教育呢? 显然,如果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与本区域产业结构不相吻合,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优质就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职业教育的公信力也会大打折扣,后果是社会、家庭乃至学生对职业教育本身认同的缺失。因此,加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科学规划专业设置,从而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为职业认同教育的前提。

  2.加强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管理的沟通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度是职业认同教育的关键。

  (1)职业体验进企业。

  职业学校在开学初期就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一定课时的生产实践,就某一专业的生产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进行体验式实习,进而形成学生对本专业生产及职业工作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理性面对专业选择。这种职业体验还可以推广到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以提高教师对职业的体认,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这种职业体验活动可以结合学生军训与入学教育来安排课时,课时长短则根据专业从几天到一个星期不等,先入为主,培养起学生对于职业的直观认识。

  (2)企业文化进校园。

  职业学校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环境育人”的具体表现与必然要求。职业学校要在学校环境建设中寻求突破与创新,大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企业文化的无穷魅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大至整个校园的环境布置,如建造机械主题公园、建立学生产品展示厅、制作著名企业领导人寄语标牌等,小至各个教室的班容班貌建设,如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充分挖掘专业班级文化建设内涵,悬挂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岗位目标等,都有利于学生对企业认识的不断深化,促使学生形成职业认同。

  (3)工艺流程进课堂。

  现在有许多职业学校都借鉴了国内外职业培训的先进经验,加大实习培训投入力度,建立起与现代企业生产接轨的高标准、多功能实训中心,在学生学习中采用企业“场景式”培训,提高学生企业生产意识。如在家纺设计专业中,我们就借鉴本地一家行业知名企业的生产模式,把电脑房模拟设计成产品设计中心,以设计团队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这种和企业接轨的工艺实习流程与实训模式培养了学生就业时对于工作岗位的快速适应能力,为学生形成职业认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生产管理进车间。

  职业学校可以借鉴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生产管理经验与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相结合,以企业生产管理的标准来建立标准化的.新型学生管理机制。我们在生产实习与班级管理中尝试以企业班组的建制进行常规管理,并采用6S管理模式,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从生产材料的准备、产品生产的过程管理(包括规范生产程序、文明生产意识的养成、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等)、生产及产品的评价等都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标准,切实培养学生职业行为。

  3.推进专业课程改革,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是职业认同教育的根本。

  职业学校的发展靠什么?有识之士指出,“职业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可见,提供最好的专业课程以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职业认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方面,其本质还是不能离开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不能离开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而这恰恰就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结合当前开展的专业课程改革与课例研发,笔者以为职业教育一定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课程开发始终要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我们依托学校就业实习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相对固定的合作关系,在专业教学中借助专业建设委员会外聘企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教学辅导员,就专业技能、专业发展及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定期辅导与讲座,提高师生专业认知与职业素养。

  (2)依据“三以一化”专业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整体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一是建立以项目课程开发为引领、课例研发为抓手的专业课程体系,这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二是建立以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文化课程体系,主要整合德育、语文、英语、心理辅导等课程,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关键能力;三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实习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学生校外实习跟踪管理服务机制,这是职校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立足点。

  (3)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知识本身并没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我们完全可以在专业项目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不断挖掘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整合素材,而不应该将知识与知识人为地孤立起来。例如,我们把专业设备操作中的参数调整、测量等专业计算与数学课例教学相整合;把操作系统中出现的英文信息提示语言与英语课例教学相整合。

  4.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的自我责任感是职业认同教育的延伸。

  尽管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在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之前是模糊而不真实的,但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可能从事的职业还是充满着期待,这种期待正是我们用以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最稳定的心理基础。

  (1)切实提高学生专业选择的科学性。

  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学生的职业认同,因此,提高学生专业选择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可以使职业认同教育得以更加有效地开展。这至少需要满足 个条件来保证专业选择的科学性。一是学校专业设置是否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二是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是否误导社会、误导学生;三是学生的职业倾向是否与自身特征吻合,是否科学。

  (2)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我们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学生职业教育的必修课,并将其定位在“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并能较为明确地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这一层面上。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就在于以职业理想为引领,帮助学生理性地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与职业生涯的个性化设计,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使学生获得职业的成功体验。

  (3)努力探索实践创业教育。

  创业本质就是就业,而且是一种最好形式的就业,因此我们还要大力进行创业教育,强化学生职业认同。我们在创业教育实践中,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做成功创业事迹报告,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并开设了茶艺吧、广告设计公司等校园创业网点,让学生在学校就进行一定的职业与创业锻炼。同时,还充分发挥学校社团活动的优势,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对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企业管理、产品研发与销售策划等方面的后续指导。

  参考文献:

  [1]聂磊.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及培养策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82—83.

  [2]见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刘占山语.职业技术教育,2O07年第6期:14.

【中职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试析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教育论文07-04

教育实习师范生职业认同论文11-18

中职财会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的作用论文11-20

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教育的渗透论文07-04

中职学生创业教育论文03-31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论文11-19

中职幼师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论文11-28

论文:中职的职业素养06-27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策略研究论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