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当代建构论文

时间:2022-09-28 03:28:17 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当代建构论文

  东方科学文化善综合,西方科学文化重分析,两者产生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相生相成,互补互荣,从而构成了人类共同的科学文化。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中国科学文化存在许多缺陷,要充分发挥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威力,就必须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体系。

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当代建构论文

  1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其成因

  科学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系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科学在发挥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成果。从严格意义上说,科学文化是伴随近现代科学的产生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科学文化孕育于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初步形成于“五四”运动时期,发展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然而,正是由于中国的科学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也由于近现代科学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中国的科学文化当然也是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引入而发展起来的。当近现代科学引入中国以后,“这个充满活力的精灵,遇到了我们这个以儒家文化和能够融合异类文化为自豪的民族,它的独立、自主、灵气和活力似乎都不见了,时至今日形成了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然而却带有明显缺陷的科学文化”。

  不可否认,中国古代曾取得过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从春秋战国直到宋元明初,在将近20个世纪的岁月里,科学技术始终保持着持续的发展,特别是在数学、医学、天文学等理论科学以及冶金、纺织等应用技术方面遥遥领先于欧洲,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然而,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这样一个让西方人只能望其项背的大国,这样一个曾经有过太多辉煌的科技强国,渐渐地失去了她作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地位。于是,中国人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科学技术落后了。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后曾经这样发问:从公元1世纪至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科学知识满足于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个问题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广泛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中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近代中国科学文化的贫乏,中国科学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这就是说,科学文化的缺陷是导致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一度陷入尴尬境地的重要内部原因。

  概而言之,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其一,中国科学文化虽孕育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却未能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文化之中,更没能成为大众的文化;其二,近百年来,中国科学界缺少独立性,损害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的独立性,销蚀了科学自主创新的灵气;其三,科学理性弘扬与科学事业发展并不同步,科学精神失落,广大民众缺乏科学素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文化基础上看,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遏制了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众所周知,文化的基础是经济,作为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科学文化,也必然受制于经济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的确,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对科学技术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科学技术在中国也就没有强大的推动力。而且,根植于封建小农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封闭性、保守性遏制了自己的创新意识。显而易见,没有文化的创新,特别是没有科学文化的创新,当然也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

  其次,从文化制度上看,中国长期以来的科举制度尽管也有积极的意义,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制约。不可否认,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客观上造成了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只是‘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价值追求。在学子们的眼里,科学技术只不过是“奇技淫巧”、“雕虫小技”,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虽然清末也设立了一些新式学堂,但“世族俊才,皆仍志于科举而已”,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科学技术被鄙视的地位。试想,连学子们都鄙视科学技术怎么能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怎么能有科学文化的弘扬!

  再次,从文化范式上看,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张扬实践理性,突显经世致用,自然观上的“天人合一”,认识论上的“真善同一”,思维方式上的“重了悟,重知觉”等,也是导致科学文化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张扬实践理性,突显经世致用,贬损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工具理性,从而使得理论思维的翅膀绑上了沉重的铅锤,难以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特别是被后人称为“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的孔子对科学技术的轻视态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心物合一”的思想,由于过分夸大人与自然的统一,掩盖了人与自然的分立和斗争,忽视了各自的特殊规律,不可能激发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与天人合一相伴随的必然是真善同一:求真的最终目的不是认识对象达于真而是去发掘道德理性止于善,真知在于至善,求善就是求真。这种认识也是很难发展成为科学的。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思维方式重了悟而轻论证、重直觉而轻逻辑、重整体的综合而轻具体的分析等弊端,对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制约就更为明显。

  另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述而不作”的研究方式,束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压制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排除异己、压抑个性的社会文化氛围,也阻碍了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创造性的发挥。所有这些,都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近代中国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因而也导致了中国科学文化的贫乏,导致了中国科学文化的种种缺陷。

  2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呼唤科学文化的振兴

  关注文化、建设文化是人类不断觉醒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文化的进步表征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建设理所当然地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今天,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只有实现了文化的现代化,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和活力。这种现代化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一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高度融合的文化。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接纳科学文化的过程,而接纳科学文化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科学文化本土化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没有科学文化的广泛弘扬,就无所谓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文化的支撑,呼唤科学文化的振兴。

  不可否认,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当然是文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科学文化作为一个社会亚文化系统,本身就是人类最宝贵的文化成果。科学文化所蕴涵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基石。科学技术进步不但充实先进文化的内涵,而且也为先进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提供技术手段,是先进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进步,高度重视科学文化建设,抢占科学文化的制高点。

  其实,科学技术进步不仅仅是一个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竞争或对抗史证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越发达,智力开发越充分,国力就越强大,社会就越进步,在全球的竞争浪潮中,就越具有取胜的优势。“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首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贯彻执行党中央为我们国家制定的新的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任务。但要具体办事,当然要靠科学技术。”,钱学森先生的这个论断,无论是从当今全球竞争的严峻事实来看,还是从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来看,都是非常有道理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把科学技术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彻底摆脱不发达状态,从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进现代化建设。何况,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首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条件,又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基本的而且是有效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就必须振兴和弘扬科学文化。一句话,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振兴科学文化势在必行,我们必须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科学技术为近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物质文明程度。科学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制度得以孕育、发展、成熟的土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工业革命,而没有工业革命就不可能有近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没有近现代科学就没有近现代这样的时代,没有近现代科学文化的弘扬就没有近现代这样的社会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能否把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有机融合,进而创造一种新的先进文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竞争在一定意义说就是科学文化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文化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样化文化碰撞下,我们建设科学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提高文化力。实践已经证明,而且还将进一步证明:文化越科学,就越先进;越先进,就越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因而也就越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总之,文化是科学的底蕴,科学是文化的锋芒,科学文化的振兴需要我们认真地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反思,振兴科学文化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以推动现代化建设。可以这样说,历史上没有文艺复兴,就没有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今天没有科学文化的振兴,就没有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3振兴中国科学文化的几点思考

  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重构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文化,振兴科学文化,充分发挥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威力。笔者认为,科学文化的振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综合创新文化观念: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

  科学文化既是有科学含量的文化,又是合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能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文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理应含有“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的意蕴。由此我们说,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如果没有科学文化的渗入,就根本谈不上文化的现代化。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综合创新文化观念。

  所谓综合创新文化观念,就是努力树立一种将继承与发展、吸收与创新有机结合的文化观,确立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的地位。这种文化观能经受实践的考验,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有了这种文化观,就能唤起民族文化自觉,使文化自觉吸收科技成果,并以科技进步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

  回首我们曾经拥有的辉煌,沉思近代以来我们遭受的深重灾难,探究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文明底蕴,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技术是改变世界的主导力量,科学技术进步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应该看到,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整体实力远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程度较差,广大民众的科学素养也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在全社会弘扬科学文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历史性课题。

  国家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创新呼唤科学文化的振兴。科学文化以科学技术为载体产生于科学技术活动,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惟有科学文化的充分发展,从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科技创新才能持续进行。

  (2)努力实现科学文化“本土化”中国传统文化确有值得我们自豪的丰富内涵,但这在逻辑上并等于中国文化就一定优于西方文化,更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不需要科学文化的改造。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接纳科学文化,努力建设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

  如前所述,近现代科学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中国的科学文化当然也是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引入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过程。否认科学文化的普遍性、取消本土现实的特殊性,都是不明智的,也是有害的。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文化改造我们的传统文化,努力把科学文化有机地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创造出新的先进文化。这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客观地说,在当代中国,科学文化的振兴和发展面临着两大障碍:一是来自传统文化内部文化相对主义的情感拒绝,二是来自西方文化的非理性主义的理性解构(前者源于情感对理性的遮蔽,后者则是文化的误读)“从文化内部来说我们难以跳出传统文化的情感和经验的功利主义思维习惯来接纳科学文化。从文化的外部来说,如何理解和把握科学理性的自我批判精神,不致让理论层面的理性批判蜕变为实际生活的理性解构和旧道德保守的理论依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的确,如何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实现科学文化的“本土化”或“中国化”转换,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把握科学文化的精神实质,科学文化本土化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3)促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当代融合在现代化文化建设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既是趋势,也是共识,更是理想。但是,如何融合却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

  众所周知,人与自然是文化的两大主题,科学文化的兴起弥补了人文文化对自然研究不足的缺陷,也充分显示了人类理性思维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而人文文化则显示了人性的尊严和价值,是对科学文化的必要补充。科学文化中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也有科学文化,没有人文文化的科学文化是残缺的科学文化,没有科学文化的人文文化则是空洞的人文文化。

  其实,斯诺的两种文化的划分仅仅是一种表述上的方便,后来人们将它们作广义上对立的理解是错误的。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一个整体概念,在同一社会形态、同一时期,不存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二者仅仅是同一文化内部的不同部门,相生相成,互补互荣,如同奔驰的列车上的发动机和方向盘。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差别在于它们对人类生活的表现方式不同,侧重点不同。它们都是人的一种活动,都是人类文饰自己的一种方式。

  两种文化融合既是人文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的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没有科学精神融入的人文主义是蹩脚的和虚浮的。特别是作为价值理性的人文文化对于作为工具理性的科学文化具有引导、制约甚至控驭的作用,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有利于科学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改变两种文化的分裂态势,消除两种主义的对立局面,我们别无选择。

  如何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笔者非常赞成李醒民教授的观点:“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既不是削足适履、元刂方为圆,也不是揠苗助长、一蹴而就,而是使二者在相互借鉴、彼此补苴的基础上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两种文化汇流和整合的有效途径是,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scientifichu-manism)和人文的科学主义(humanistscientism)即走向新人文主义(neo-humanism)和新科学主义(neo-scientism)这就是双重的复兴人文的复兴和科学的复兴。”

  总之,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当代融合,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这种可能性是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性和互补性为基础的。

  (4)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在科学文化中,占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科学精神。一定的科学精神孕育、产生了一定的科学文化,一定的科学文化又反过来培育、强化着一定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科学文化的振兴,对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对于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科学精神产生于科学活动,但并不为科学家所独有,她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生活中,没有任何观念比科学观念更有力量,没有任何精神比科学精神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是平等、进步、富裕、和平的象征,是真、善、美的统一。然而,“如果说西方现代科学的兴起是在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取天火的精神下产生的,那么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生与发展,充其量是引进了一批火柴,她最实质的科学精神却遗憾地在中国失落了。”中国需要科学精神,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在广大民众中生根、开花、结果。

  从历史上看,在我国提倡科学精神的运动,即使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至今也已近百年但效果却不如想象中的好。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在科学精神的宣传上做的还不够,民众缺乏科学素养。据报载,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民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众达到基本理解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约有三成,而基本理解科学进程和了解科学对社会影响的则更少,只有百分之二三。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精神的弘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在这方面,欧洲国家做的比较妬在那里经常能看到科技工作者拿着印刷好的宣传册上街宣传科学,做科普工作。英国皇家学会有上百名工作人员,其中有几十人固定地做科普宣传工作;德国马普学会总部办公室人员并不多,但也有十几人专门做宣传工作,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可以肯定,广大民众的科学素养提高了,科学精神真正在广大民众中扎根了,科学文化就会得到弘扬,科学文明就会大大提升,现代化建设也就有了肥沃的文化土壤。

  综上所述,21世纪是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层互动所产生的新的启示和理念,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学技术创新工程,加强科学文化建设,抢占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体系。

【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当代建构论文】相关文章:

缺陷议论文12-24

当代批评的真谛论文07-27

缺陷也美丽(缺陷也美丽议论文)12-20

有关看当代中国影响世界高中议论文10-21

《当代中国之歌》02-10

中国当代散文05-14

浅谈中国当代写意人物画写生特点论文07-27

当代消费冲动与休闲景观的论文07-27

论当代中国意象油画与中国抽象油画的语言表现性异同论文07-27

缺陷-初二议论文作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