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书《伤寒论》的文化意义论文

时间:2021-06-15 19:21:33 论文 我要投稿

医书《伤寒论》的文化意义论文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术文化之经典著作,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现代中医学传承不可动摇的基础,这是经典文化的魅力,是中医学的精神支撑和灵魂所系。

医书《伤寒论》的文化意义论文

  1 经典的概念

  “经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三: 一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又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三指著作具有权威性; 《辞海》释为: “一定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 《辞源》释为: “旧指作为典范的经书”。

  从字义来看,“经”与“纬”相对,原义指织物的纵线,引申为道路、规范、原则。“典”,《尔雅·释诂》曰: “典,常也。”指常道、法则。《周礼·天官》曰: “掌建邦之六典。”引申为可作为典范、法则的重要书籍。

  “经典”的英文对应词是“Classic”,源自评价古希腊、古罗马的著名建筑、雕塑和文学作品,与“古典”的词义基本相同,属同义词。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它作为名词,解释为“文豪,大艺术家,杰作,名著经典著作”“优秀的典范”等; 作为形容词,解释为“最优秀的、第一流的、经典的”“( 为时已久的) 著名的,传统的”等。

  综合考察,“经典”释义有名词性表述和形容词性表述两种,但首要释义应偏重于名词性表述,《汉语大词典》之解释与《现代汉语词典》之释义基本相同,《辞海》也类似。“经典”是指根本性、权威性和典范性著作文献文本,是人类的文化浓缩和智慧结晶。

  《伤寒论》是中医学的根本性、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文本,是中医学文化智慧的浓缩和结晶,是人类医学的经典文献。

  2 《伤寒论》的经典特征

  经典就是不受时代局限的、普遍适用的、相对永恒的、具有权威指导作用的著作文献文本。这种文化媒介不仅仅是以文字、语言或其他符号形式存在,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涵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价值规范,表达出铸塑人的思想、约束人的行为的经典文化力量。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它所体现的中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天人相应、生克制化、燮理阴阳、脏腑相关的独特科学认知体系,传承 2 000 年,至今仍指导应用于临床。《伤寒论》跨越历史,超越社会,超越时代和人群,具有不受时代局限的、权威的、相对永恒的、普遍适用的指导意义和属性特征,成为后世尊奉、崇尚的医学经典,构筑了神圣而规范的文本价值体系,铸塑了中医学传承的思想文化行为,更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助推动力。

  《伤寒论》原著文本与独特的传承阐释体系,接受了历史的洗礼、社会的检验和科学的筛选,既体现了经典的历久弥新,又显现出传统文化的特质特性,屹立于中华医学的辉煌之巅,成为人类医学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和重要组成。

  经典是民族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经典文化,更有着不同的解读认知、不同的群体意识、不同的行为准则。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和时代,经典文化永远是生命的依托和精神的支撑,是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血脉。中医是中华“四大国粹”之一,《伤寒论》是中华中医药文化的优秀典范式代表,它根植于中国古代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体现了东方医学文明的思辨智慧和实践力量,所创立的辨证论治中医临床诊疗体系,有别于西方微观、逻辑、解剖、分析的医学思维文化体系,成为构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经典是社会的。社会群体的生命意识、价值观念等,通过经典的引导、教化,而赋予了民族个性差异的文化特质。《伤寒论》对社会的意义显而易见,其来源于实践,回归于临床,施救于社会,受益于民众。而《伤寒论》的传承、注解、发挥,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学诊疗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形成了中华中医药学特有的内质核心,具备了经典的社会内涵属性。经典是大众的。经典系统的历史传承,构成社会文化认同的基础、民族精神寄托的家园。《伤寒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血脉精华,对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历代民众、医家的一致赞誉,张仲景由此被中国古代誉为“十大圣人”之一,说明了张仲景《伤寒论》有着非同一般的社会影响力和大众认知度。

  而《伤寒论》形态上的开放性、多元性和超越性特征,为后世学习、阐释、领悟、发挥经典原著提供了广阔的维度空间。

  3 《伤寒论》的经典文化意义

  经典内在的本质是非物质的,体现出精神思维的内涵深度,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表达特征。可以说,人的思维、思想、智慧是经典内涵中的核心。《伤寒论》是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和思想穿透力量的中医学经典。经典的魅力即在于文化精神的不朽和思想智慧的启迪,一方面是文化的不朽,表现在《伤寒论》所述“真理”的永恒,即原著文本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具有长期深远、普遍确切的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是《伤寒论》思想智慧的传承启迪,历经 2 000 年中华文化的洗礼而发展壮大,迄今枝繁叶茂。而《伤寒论》文化智慧中所包含的思辨精神更概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和哲学特性。

  经典是历史的载体,不朽的文化。《伤寒论》的文化价值、经典意义在于它是引人瞩目的历史丰碑、引以为傲的业界典范、倍受尊崇的社会楷模,在于它的“发前人之未发”“启后人之博思”。它的著作文本,在文化背景的映衬下,其内涵内容的“真理性”“实践性”已变得不再那么耀眼、唯一,其应用价值已不局限于其自身的“经久”“耐用”,而在于它能够激发、激励、激活后世医家对原著文本的深入思索、深刻理解和深度阐述,这是经典的魅力、智慧的活力、文化的创造力所呈现于世人的伟大能量,犹如一轮红日,环照穹宇,使大地万物勃发生机。

  经典,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文化的变革而进步。《伤寒论》传承2 000 年,注释诠解者逾 2 000 家,探求奥旨、极致发挥者不胜枚举。作为中医必读之经典,历代医家注释的结果却异常显明,在阐发原旨、追求原貌的认识上,大家无疑犯了“误解”“臆测”的通病。注家以为透彻领悟、深刻理解《伤寒论》原著文本的真谛、含义,其实不然。对于《伤寒论》中同一个语句、同一种方证、同一类条文,往往并行存在迥异的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辅以实践之验证,可以并存而无法取代。这些闪耀着历代医家文化智慧和实践光芒的不同思想,最多只有一种接近医圣仲景的原旨、原意、原貌,而所有注释诠解者,却都能为自己的阐释阐述寻找到充足的论据和理由,并从实践、证验、文字逻辑上给予严密的叙述和论证。在这里,理性之思维、经验的认知、逻辑化之表述,却是为着一种背离原旨、原意的注解而服务。这些表述、论证、理解,尽管背离了原旨、原意,却开辟了中医学发展的崭新天地。

  经典无法替代人类具体而鲜活的生产实践,但人类最终也不可能舍弃经典而发展。正因为如此,《伤寒论》在历经2 000 年的认知解读后,已不再局限于作为中医学临床经典巨著去看待,而更多地代表着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和意义象征,饱含着历代医家的心血智慧,满载着医家注释整理、实践验证、创新发展的成果,象征、浓缩着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集体智慧和精粹精髓。从这种意义上讲,《伤寒论》的存世文本,已与2 000 年前的《张仲景方论》迥然有别、大相径庭,已不再是同一部书,同一个人物撰著,同一个概念名称,同一个属性和内容,而是历史所成就和赋予它的一种超越个人、超越民族、超越时空、超越医学的,全新的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精神意义和象征。

  经典承载文化,维系文明,整固社会,教化人心。我们诵读《伤寒论》,诵读经典,每每重温历史,探究历史,从原著文本的文字原点出发,还原历史,代代相传,实际上意味着对不朽经典的认知在文化还原、医学还原、历史还原与多元解读上还具有无限广袤的阐释空间。这种非物质的内在本质属性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生命依托和精神支撑,是经典的魅力所在、文化的价值所在,是中医学之精神灵魂、意义象征所在。

【医书《伤寒论》的文化意义论文】相关文章:

伤寒论继续教育论文07-20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论文08-09

工会在企业文化创建的意义论文08-09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意义论文08-09

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意义论文08-11

杜甫的文化意义11-16

分析多元文化视角看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义论文08-12

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论文08-08

大学文化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论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