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下的初中生物的论文

时间:2021-06-12 14:20:19 论文 我要投稿

实验教学下的初中生物的论文

  一、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实验教学下的初中生物的论文

  生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采取中文教材、中文授课、英文课件和英文课下阅读的方式进行,这一方式是建立在专业需求和学生基础之上的。本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同时还要兼顾到生物知识在环境和纺织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国内外并无合适的专业教材以供使用,因此不得不采用国内通行的十一五教材而通过教学过程来达到教学需求。另外,本校是一个二本类大学,虽然在特色专业上处于国内外的领先水平,但是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尤其是英语水平较低,其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与成绩远远不能与重点大学相比较。考虑到这一具体情况,为真正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同时不造成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困难,教材与授课采用了中文。为了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并紧跟课程的国际研究,采用英文课件和英文专业研究文献作为补充。从2002年开始即进行英文课件的建设工作,到2006年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的、独立编撰的英文课件,这为双语教学的进行提供了基础,随着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进行,课件不断进行着细微的完善。英文支撑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安排,平均每个重点章节提供4篇左右的最新研究文献,每4个学时左右安排一篇研究文献,优先选用综述类文献。在学生方面,要求完成文献的深度阅读并完成中文的内容精炼。为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中文报告中需要同时提供额外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学生真正学习课件之外的专业知识,除可以加强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之外,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并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和教学需求不断更新参考文献,既保证教学内容紧跟国际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进展,也可促进教师的科研工作,实现以研究带动教学和以教学促进科研的目的。

  二、双语教学的效果指标

  双语教学的效果采用课程成绩作为主要指标。由于2006年之前专业建设尚未完善,因此之前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参考意义,对开展双语教学以来的生物化学课程成绩进行了纵向分析。学生的专业学分绩在体现双语教学的效果上更加明显。由于其他课程尚未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因此生物化学课程的改革可以看作是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生物化学课程开设于大二上学期,在此之前,仅有普通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两门生物专业课程,其他的生物专业课程均开设于生化之后,这说明双语教学从整体上加强了专业学习效果。从逐渐减小的标准偏差上可以看到,双语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提升是普遍的,并没有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而正态分布上的显著性也在逐渐升高,这也验证了整体的学习效果提升。

  三、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尽管学习中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不定性,但是结合实际教学行为,我们还是可以从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找出一些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固定性因素。

  1、学生专业基础的`影响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学生2013年的生化成绩出现了大幅下降。由于培养计划调整失误,导致2013年的生物化学提前了一个学期,此时,学生的有机化学和微生物学课程尚未进行,这导致生物化学教学工作是在一个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幅度过大,说明除了基础课程的缺失外,双语教学也明显加剧了这一情况。根据对学生情况的具体分析和调查来看,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前设的基础课程时,一些重要的专业名词对学生而言非常生疏,使得课件和参考文献的阅读非常困难。前者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迅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后者严重拖长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时间,拔高了生物化学的学习难度,从整体上影响了学习效果。从标准偏差来看,本学期的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在正态分布上的显著性也是最低的。这说明了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是较高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双语教学会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加剧了两极分化。

  2、双语教学开设时间的影响

  整体上看,随着双语教学活动开设时间越长,学生的生化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也越好,这其中既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学生的因素。从教师方面来看,随着双语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也更加了解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教学工作也可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因此双语教学活动也一直伴随着课件的微调。当然,参考文献的不断更新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展、知识点的交联程度在不断提升,对生化课程教学的内涵理解也更加深入,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从学生方面来看,首先是认识上的提升。随着双语教学开展时间的不断增加,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双语教学刚刚开始的几年中,学生尚未认识到双语教学中学习的难度、学习的自主性有深刻的认识,学习起来存在准备不足、认识不够的情况。但是随着年级间学生的交流和其他的课程建设措施的开展,学生在未进行生化学习之前就已经了解了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各自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这其中包括:

  (1)课件和参考文献的传阅精品课程网站上的课件和参考文献下载频率明显增加。教师在课堂上已经提供了课件,下载次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还未学习该课程的学生为学习而进行的准备。这说明学生逐步认识到了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2)开放性实验的参加生物化学的开放实验比普通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要更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要更高,这导致学生在生物化学开放实验中的参与度较低。然而,生化开放性实验是真正体现了本专业的建设方向和专业内容的实验,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近两年学生的参与度有了相当的提升,主要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在不断加入,这说明学生对生化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

  3、学时的影响

  除2013年由于培养计划调整带来的大幅成绩波动外,其他时段的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效果也出现了一定的起伏。尽管整体成绩是在提升,但是偏差和显著性却有波动。结合培养计划来看,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周学时和学期长度的波动。其中2008、2012和2014年与其他时间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三个学年中,生物化学开设学期的周学时要低于其他学年,它们都少了六个周学时。折算起来,这也就意味着这三个学期比其他时间少了一门主干课和选修课。如果算上更长的学期时长,甚至可以认为这三个学期中少了两门主干课。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从而普遍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学习,这对学生学习难度更高的双语课程更为有利。

  4、学生人数的影响

  由于培养计划制定中的失误,2014年的专业课程编排情况实际与2013年是一样的,尽管周学时由于公共课的安排有所减少,但是这一情况不能看作是导致两年教学活动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这两届学生之间的最大差别是在人数上,由于主要招生区域的变动,学生人数从2013年的56人下降到2014年的33人。人数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课程教学结合实验、开放性实验,教师同学生接触的平均时间增加了不止一倍。人数的减少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有了更充分的了解。这使得课间、实验时都可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单独教学。双语教学中,学生对专业名词、科研文献的编排理解各不相同,这也造成了每个学生所需要解答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充分的接触时间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在的解答在时间、内容上都可灵活掌握,学生学习起来也很轻松。同时,师生之间接触的增加也使得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参考文献,这也加强了双语教学的效果。然而,仅仅2014年存在这种情况,下一届学生的人数又回复到了一般水平,这对如何保持教学效果实际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一影响因素本质上来说也可部分归结于学生具有更长的学习时间上,因此如何增加与学生的接触,创造有效的学习时间,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

  5、其他一些随机性因素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其他的随机因素,尽管这些因素对一般的教学行为都产生着相同的作用,但是由于双语教学中面临的时间、精力投入更大,这些因素对双语教学的影响体现的更加明显。第一个方面就是一些减少学习时间的随机因素,这主要是由一些学生活动或者社会性活动带来的,尽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这些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它们有时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今后深入研究。第二个方面的因素就是一些社会性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学习与就业的关系上。由于就业压力较大,学生在学习时对一些看似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学习兴趣更高,但是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兴趣不大,这对双语教学造成了较多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双语教学中使用到的参考文献一般以较为前沿的研究内容为主,与就业需求有一定的距离。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专业角度去消弭这一距离。

【实验教学下的初中生物的论文】相关文章:

新时期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06-22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措施探析论文06-22

课堂效率下的初中生物的论文05-24

实验教学下大学物理论文06-22

探究性实验教学初中生物的论文05-25

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下的环境科学论文06-19

初中生物课的实验教学分析论文06-22

初中生物学科实验教学设计的思考论文06-30

关于实验教学有效性初中生物论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