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享受生活 激发学生享受习作的论文

时间:2021-06-11 15:37:17 论文 我要投稿

引领学生享受生活 激发学生享受习作的论文

  引领学生享受生活 激发学生享受习作

引领学生享受生活 激发学生享受习作的论文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王振刚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我们阅读到了题目中的“生活”一词的意义是: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由此看来,“生活”,已经含盖了每天经历的有意义的一切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到生活的丰富多采,包罗万象。难怪生活是习作的泉源。要想让学生拥有一溪源源不断的泉源,就要引领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一、引领学生享受生活

  翻开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生活”一词出现了31次。可见,语文的学习要与生活紧紧地契合在一起。新版《课标》两次提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会主动地拿起笔来书写自己的缤纷的生活。

  1.体验生活

  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有观察,有对话,有凝思,有感悟。这样的完整的体验过程,学生正可以遵照这样的过程去记叙,去表达。鼓励学生品尝美食;种植花草;饲养动物;参与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学生经历了体验过程,定能激发出内心表达的欲望。因为学生的心中有发现。

  颜浩辰同学参与了家庭“捕鼠”,写了一篇习作──《捕鼠记》。

  “……一株我心爱的小花被老鼠咬伤了。我非常生气,把家里的半袋鼠药洒在了阳台的各个角落,并充分发挥了我的聪明才智,在老鼠药中“天才”地滴入了一些香油。那个香啊,连我自己都不由自主地嗅了嗅,自言自语道:“香!香!真香!死老鼠,你岂能不上当?”我心里美美地想着,仿佛看到了一只肥大的老鼠被毒死的惨相,不禁笑出声来。

  又过了一天,早晨起床后,我迫不及待地冲到阳台,又让我失望了,依然没有见到那只死老鼠。谁知,姥姥的大箱子被它咬了。我怒不可遏地拿起铁棍,把家里所有有洞的地方打了一遍。可这样能捉住它吗?我心里也没底。不管了!不能轰出这只大老鼠,至少也吓唬吓唬它。接下来,我们只有耐心等待。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终于在第四天早晨,我惊喜地发现,那香喷喷的老鼠药被吃了一大半。姥姥说:“它一定死了,我们一起把阳台翻个遍,把它找出来。”……”

  读完这篇习作,不禁让人会心一笑。这完全缘自小作者对内心的真实刻画,多处采用了通过刻画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因为有生活,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精彩。

  2.记录生活

  记录生活,就是引领学生记录下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地坚持每天记录下自己的生活,那足以证明他们热爱生活,而且正在享受生活。

  记录生活,不单单要写日记。俄国作家果戈理邀请一位朋友到饭店吃饭。他看到饭店的菜单很有趣,立刻拿出随身带着的笔和笔记本,专心致志地抄起菜单。果戈里养成了一个习惯,下管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总是随身带着笔和笔记本。如果听到什么传闻趣事、谚语警句,或者什么突然的想法或灵感,他会立刻记录下来。这些笔记本,就成了果戈理写作的“材料仓库”。写文章时,在这些“仓库”里翻翻看看,就可能找出有用的材料。后来,果戈理在创作一篇小说时,就把那份菜单用上了。

  由此看来,我们要引领学生记菜单,记传闻趣事、谚语警句等等,还可以引领学生记录生活中原汁原味的有意思的、感兴趣的对话,因为它是真实的,是在生活中捕捉到的,符合人物身份,而且更生动,富有感染力。正如新版《课标》中提到:积累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3.认识生活

  走进生活,更要去认识生活,生活中包蕴里“理”,阅读生活,认识生活,读懂生活中蕴含的朴素的道理,学生的内心中生出了深刻的感悟。因为有感悟,也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初春,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观察白玉兰和海棠,他们会发现白玉兰的花骨朵在隆冬时节已经开始生长,一直生长到初春,足有三、四个月;而海棠的花骨朵从生长到绽放也就一星期多些。再看它们的花朵,白玉兰芳香硕大,美如吊钟;海棠虽艳丽,但有些娇小。难怪白玉兰的花苞要生长如此长的时间,它在积蓄力量,它在努力生长。白玉兰以自己的生长过程向我们诠释着一个朴素的哲理──厚积而薄发。

  阅读生活,对话生活,让学生心中有话,心中有悟,这才会真正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二、引领学生享受阅读

  阅读,会让学生开阔思路,会让学生学习言语形式,会让学生感悟文字传达出的情与理。阅读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敏锐捕捉生活的能力,积累文本中的言语形式,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提升学生深层次对话生活、感悟生活之理的能力。

  1.品读生活

  阅读一篇文章,实际上是在阅读作者的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也曾发生过类似的生活,只不过很多时候没有捕捉到罢了。我们常常感到学生的习作内容不新颖,没有鲜味。诸如父母给女孩亲手做了一碗肉饼汤,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再普通不过了,也许会觉得它无半点新意。

  可是,2004年第1期《意林》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六点十分的爱》。

  六点十分的爱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并无意中提及中途或许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父母所在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

  女孩打过电话的几天后便踏上了列车。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大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正倚着窗口,忽然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朦胧的曙色中是父母的身影。

  她母亲急急忙忙用毛巾包着一个大瓷缸递给她,揭开盖子,是热气腾腾的肉饼汤。短暂的十分钟里,她父母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那样满足地、幸福地催促她一口口喝汤。

  列车开动时,女孩的父母握着一个空瓷缸站在站台上向女孩挥手。女孩的喉头堵着,父母身影渐远时,她泪水流了一脸。

  她不知道父母是几点起身的,或许他们根本一夜没睡。蒸肉饼汤,赶早班车──在浓黑而冷的夜色里,他们已为了一缸汤上路了。

  ……

  是啊,有什么爱比得上夜半厨房为她而起的那缕温暖蒸汽?比得上夜色中为她而赶路的匆匆脚步?在完全陌生的城市中,女孩觉得非常踏实。

  当读完这篇文章,同样的一碗肉饼汤,却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感到了无限的温暖。这是因为在这碗肉饼汤的背后,有着一个特定的背景。由于特定的背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寻常,让这碗再寻常不过的肉饼汤变成不寻常了。通过阅读,我们引领学生像一位位作者那样,捕捉生活中看似平常但足以震撼我们心灵的内容,成为笔下的内容。

  2.品读语言

  阅读一篇文章,要引领学生积累文章中的词语,积累词组,积累句子,积累段落……更重要的是,是积累言语的形式。因为作者的情感往往是通过言语的形式传达出来的。

  作家梁晓声在其作品《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学习这段话时,引导学生对话重复了的分句──我的母亲,体会其妙处,感悟作者心中之情。而连续出现三次“我的母亲”,这就构成了言语上的形式。阅读,引领学生学习言语形式;练笔,引领学生运用积累的言语形式。

  班上有学生起水痘了,卫生室老师在楼道进行了消毒,听到了动静。出于好奇,打开门,和学生一起在阅读,这是引领学生阅读生活。当做操回来,在教室门口就闻到刺鼻的气味。推开教室门后,看到了这一幕,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言语形式写了这样一段话──

  教室里好似下了一场雪,到处布满了白色的斑点。椅子上布满了白色斑点;桌子上布满了白色的斑点;黑板上布满了白色的斑点……同学打开了窗户,教室里难闻的气味渐渐被稀释。同学们用抹布把桌上、椅子上的白色斑点擦拭掉了,我也如此。有些热心的同学正在帮助老师把讲桌擦干净。我们一边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边默默地享受着师爱的情意。

  这段话中,连续三次出现了“布满了白色的斑点”,从重复了的词语中传达出了小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卫生老师做工作是那样的细致入微。当看到小作者写的最后一句──我们一边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边默默地享受着师爱的情意。不禁又联想到作家冯骥才在《珍珠鸟》一文中的一句话──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如果翻开书本,让学生去背诵,那么就让学生大量背诵词句、段落,内化于心的不仅仅是内容,还有言语形式,并不断地引领学生运用。

  3.品读感悟

  阅读文章,是在阅读作者心中的`情感,阅读作者心中的感悟,阅读文本中所传递出的深刻哲理。阅读,会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往往一篇文章,一件寻常的事情,会因独特、深刻的感悟而打动人心,感到它的精彩。

  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暴雨筛》,记叙的不过是她的一个南方女友,在35岁时,考上了一所夜大学。每天下班后,要穿越五条街道去读书。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暴雨像牛仔的皮带一样宽,翻卷着抽打天地。当时电话不普及,打探不到是否停课的消息。她穿上雨衣,又撑开一把伞,双重保险,冲出屋门。风雨中,伞立刻被劈开,成了几块碎布。雨衣阴险地背叛了她,涨鼓如帆,拼命要裹挟她去云中。她扔了雨衣,连滚带爬。来到学校,看门的老人说,从老师到学生,除了她,没有一个人来!那一瞬,她非常绝望。老人看她失魂落魄的样子,让她进小屋歇口气。喝着老人沏的热茶,她心灰意懒。老人缓缓地说,你以后会有大出息。她说,她是一个大傻瓜啊。老人继续说,所有学生里,只有你一个人来上学了。看,暴雨是一个筛子。胆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量和最不怕吃苦的人。

  那一瞬,她的心被照得雪亮。她觉得,也许她不是三千学生当中最聪明的,但今晚的暴雨,让她知道了,她是三千学生中最有胆量和毅力的人。从那以后,她就多了自信,一步步地有了今天的成功。

  作者在结尾说,那位老人,是她人生最重要的导师之一啊。

  这篇文章的内容不一定是最新颖的,但这篇文章所传达的哲理却是独特、深刻、有鲜味、有启发。而传达出的哲理,不仅会得到读者的认同,而且还会震撼读者的心灵。因为它贴近事实,是适度地提升,而不是过度提升。

  三、享受习作

  当学生拿起笔,进行习作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参与习作的评价过程,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师生一同完成习作,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享受着语文所赋予他们的人文性、工具性、实践性的综合魅力。

  1.享受细节

  追求习作内容的新奇特,其实首要追求的是真,选择真实的内容,在真的基础上,大浪淘沙,细细筛选。触动心灵的,也许它只是一个细节。即使内容是大家所熟悉的,但与众不同的细节,会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赵子伟男同学在《爱的历程》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四年级时,一向听话、懂事的我和父母发生了历史性的冲突,至今难忘。前一晚,因为写作业不认真,我和妈妈发生了语言和肢体冲突,我抓住妈妈的手瞪着喷火的双眼,看到了她惊奇的目光,妈妈流着泪伤心地说:“以后我再也不管你了”。我无所谓,反正已经长大了,是男子汉了。夜里,我看见父母的卧室里的灯一直亮着。

  每一个读者读到这里,都会因为“夜里,小作者父母的卧室里的灯一直亮着”而感动不已。这是小作者捕捉到的细节,这个细节让小作者沉思了,也让读者沉思了,因为它表达得含蓄,设有悬念,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没有一个“爱”字,但这一个“亮”字,流淌出的满是爱意。

  2.享受童真

  学生拿笔完成习作,要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其自由表达,渐渐地规范表达过渡。学生笔下的习作,会洋溢着浓浓的童真,那是学生笔下所特有的本真。精彩缘于本真。

  另一个同学在《鲜花瘦身记》中有这样的两段话:

  过了几天,一位来拜访的叔叔也送来一盆花。它和水仙一样叶片狭长,亭亭玉立,也有一个皮球似的球茎,叔叔说这盆花叫朱顶红。我望着绿叶中圆溜溜的花苞,想:这花苞用的养分也很多,我才不让球茎“白吃百喝”呢!终于,机会来了,趁着爸爸妈妈外出的时候,我也学着爸爸给水仙做手术的样子,给这盆朱顶红做个大“整容”。

  切下第一刀可不容易,哆哆嗦嗦切下一小片,球茎渗出清澈的汁水,仿佛是晶莹的泪水。我一边用纱布轻轻擦去汁水,一边安慰它:“别哭别哭,做完手术就不疼了,你会美丽大变身的。”“咔嚓咔嚓”我削得越来越起劲,削掉了一少半了,意犹未尽。又削了几下,一只小鸭子出现了。比爸爸做的鸭子还小一半儿呢!笨笨的丑小鸭顶着绿叶,这盆花的开花时间一定会长!我美滋滋地把花摆在阳台正中间,只等着爸爸表扬我“节能减排”做得好呢!

  读完这个片段,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内容充满了童真,语言上也充满了浓浓的孩子气。没有成人的雕琢,师生一同享受着“天然”的精彩。

  3.享受真情

  从某种角度上讲,“写作乃是情感的艺术”,“写作就是情感的表达”。如果一篇习作缺少了真情,那么它就缺少了生命活力。2011版《课标》中提到: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刘梓楠同学在《难忘的第一次》中是这样写的:

  上四年级时,我是一个差到极点的学生。上英语课时,什么也不听,一直在玩,还给老师捣乱,不能让老师好好上课,一而再,再而三,我曾经也被老师赶出过教室。我不仅不听课,而且还不写作业,老师让我去外面补,我都敢在外面玩。甚至下楼去玩,然后再趁老师不注意跑回来……有时老师会给家长发家校通。我便说:“这是群发,并不是指我。”可是老师总在发,这使我有一点害怕了。每一次听到那个短信的声音,我便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笔,想一想该如何应付,但是,有一次我失败了。

  那个晚上和平时一样,我照样不写英语作业,当时我是要去洗澡的,可是短信又来了,我不假思索地跟爸爸解释着,可是爸爸脸上写满了愤怒,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听爸爸低声说:“过来,坐到这里来,讲实话,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我说:“老师是群发,这不是……”“啪!”的一声,父亲的一巴掌抽到了我的脸上,在一旁的妈妈什么也没说,我好像不是她亲生的一样,爸爸说:“这一巴掌有两个原因,第一为什么不写英语作业?第二为什么骗我!”我想怎么了,为什们这次不成功?爸爸把手机给我,我看了上面的内容:刘梓楠同学不写作业……天啊!这次居然点名批评了我,我只好乖乖地承认了错误,补写好了英语作业洗澡去了。

  起初,我心中还充满了怨恨,爸爸是那么的无情,妈妈也不站出来替我求情。之后,我听见了父母的吵架,不用说是关于我的,我哭了,我打那以后从不说谎了,并且按时交作业,父亲没有再打过我。晚上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也清清楚楚地记得父亲哭了,无声地落泪了……

  读了他写的习作,我分明可以触摸到学生那颗真挚的、细腻的心,学生心中的不屑、惊呆、悔恨、理解……透过每一句话,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温度。作文的要求有种种条,而有真意是最重要的一条。当学生拿笔写自己经历过的内容时,因为内容真实,所以文字间流淌的感情必然是真挚的。

  引领学生享受习作,必然要引领学生热爱生活,因为热爱生活,学生笔下才会用源源不断的素材;引领学生享受习作,必然还要引领学生热爱阅读,因为热爱阅读,学生才会习得写作的方法。素材与方法,犹如是学生完成习作时所需要的双翼,只有他们的双翼丰满,才会自由自在地遨游习作的长空,默默地享受习作。

【引领学生享受生活 激发学生享受习作的论文】相关文章:

享受科技享受生活小学生作文08-23

享受科学生活作文07-13

享受生活学生作文范文12-29

享受学习作文07-28

享受生活享受当下的句子09-13

享受声音享受生活作文08-21

享受生活01-26

享受生活小学生作文05-30

享受生活小学生日记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