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时间:2021-06-09 14:08:52 论文 我要投稿

中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身为中学的班主任,大家对于班级的管理工作有什么样的研究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中学班主任工作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中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中学班主任工作论文一

  论文摘要:

  本文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层面透析了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的原因。由对原因的剖析提出了以培养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为核心,以因材施教、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心理疏导为主要手段,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论文关键词:

  厌学,原因,对策

  1中学生厌学的原因

  学生厌学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等现象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不同阶段的学生以及不同的个体其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根据中学生所处的阶段和身心发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层面:

  1.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是中学生产生厌学现象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心理方面的因素。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志向不定,缺乏学习动机,因而不能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和坚持性。其次是是生理因素。另外,视力、听力异常的学生也会因为视力、听力障碍而导致不能充分理解教学内容,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厌学。

  1.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大,目标过多,关怀过度,压力过大,仅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心理品质的良性发展。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有些家长经常采取讥讽、数落、辱骂、厌恶、苛责、蔑视和冷漠等“软暴力”形式对孩子心理进行伤害,家长的“软暴力”比“硬暴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具有隐蔽性,杀伤力更大、更持久。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摧毁孩子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问题。一是一些家长对社会发展认识不够,急功近利,对孩子缺乏正确引导和长远教育,过早对孩子灌输经商发财之道,社会交往之风,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扭曲了孩子的人生价值观,使孩子对学习目标意识不强。二是一些家长甘愿让子女做“啃老族”,这种溺爱使孩子的生活观念里淡漠了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创业思想,父母的关爱被看作是应当应份,在他们的感受里学习已经是最苦最累的事了,根本不知道生活的艰难和人生的顺逆,于是便不思进取,随波逐流。三是一些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只是把未成年的孩子送进学校“看护”,实质上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放弃。

  1.3学校因素

  学校是专业的教学机构和场所,学校教育阶段是人们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学生产生厌学的诱因: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二是评价导向的偏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是首位的,教育评价仅仅是鉴定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的一种手段。三是教师的素质问题。有些教师缺乏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的学习,因此不能站在学科的高度把握学科的教学规律,只能照本宣科,缺乏语言的生动性,更谈不上课堂艺术,教学方式单调,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1.4社会因素

  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日趋严重。近几年出现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加之社会上“文盲大亨”的出现,致使“读书无用论”又有蔓延的趋势。这对涉世未深的中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些本来就自制力较差、成绩较差的学生放下自己手中的书本,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造成“厌学”甚至“弃学”。

  2解决厌学心理的对策

  集合以上对厌学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要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必须教师、家长、学校、社会共同行动起来,齐抓共管,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

  2.1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治理厌学的内动力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他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和爱好。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还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让学生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让学生接受同桌和周围同学对他学习上的某一点好的行为习惯的赞赏等。这样在爱抚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2.2家长要转变观念,给予良好的家庭教育——治理厌学的原动力

  家长要认识到成功之路有千万条,别把孩子的前途死盯在名牌大学上。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知道什么是他最感兴趣的,什么又最适合他,不把学习目标绝对化,不把成才标准模式化。建立起朋友式的亲子关系,变逼迫为引导,变压制为鼓励,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把信任交给孩子,相信他们会把握好自己。

  2.3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治理厌学的启动力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教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和推动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

  2.4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一—治理厌学的助动力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心理学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教师若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变课堂上接触学生为平时多主动接触学生,变守住讲坛授课为深入到学生座位中间讲课,缩短师生之间在时空上的距离,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样的教师一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学们一定会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加倍的努力对待学习。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2.5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一一治理厌学的支撑力

  中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对“厌学生”来说同样是很强烈的。但事实上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以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应设身处地的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事实证明,经常受到尊重的学生,会更加自尊自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充满信心,不会感到厌倦和无聊。维护学生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自尊心是施教成功的钥匙,对此,无沦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充分向学生表现出热忱、喜爱和重视之情。

  2.6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治理厌学的向心力

  由于中学生的不良心理和人格特征与旷课、逃学行为高度相关,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是至关重要的。(1)要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为心理不良学生提供和创造集体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努力与班级、年级、学校、国家等荣誉的关系,使其为损害集体荣誉的错误行为而产生内疚感,激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挽回集体的荣誉。(2)要帮助学生去掉自卑感,恢复自信心。教师一方面要引导他们从正确的方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则要恢复其自信心。为此教师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心理不良的学生,既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更要看到他们积极的一面;应长善救失,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应引导心理不良的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鼓励他们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觉的反省和反思,开展必要的思想斗争。

  2.7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治理厌学的凝聚力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绐孩子作出表率,要尽量营造—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切忌急躁,教师和家长不能因为学生不想学就随意迁就,使他们半途而废。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3小结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厌学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目前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教和学的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矫正厌学心理的主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向上意识,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自信心,激励学生努力获得成功,运用有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能。

  不足与展望:由于实习和工作的特殊情况,在和中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学生中的近90%文化课基础差,纪律观念不强,学习中遇到学不会、听不懂等困难。又加上学校铁的纪律的束缚,导致一大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任其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我通过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认真的帮助分析原因、耐心的指导、真诚的交流,能使他们的厌学情绪有所好转,静下心来学习。

  鉴于这种情况,我写了这篇论文。但由于自己的经验比较匮乏,专业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阅读的相关材料和案例有限,加之时间紧张,分析的原因和对策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我会努力加以完善。

  中学班主任工作论文二

  对于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来说,管理对象正处于关键的身心发展阶段,如果出现问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会产生严重影响,有可能会伴随终生。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紧抓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各项内容应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运用人性化管理策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管理手段的目的都是为促进学生的成长与班集体的整体发展。

  一、注重自身修养,通过实际行动言传身教

  一个班集体的整体表现往往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才能与领导才干,其所做的决定可能会影响到班级与学生的命运,特别是在初中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更是繁重,班主任需不断学习,加强个人修养与专业素质。为此,初中班主任应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阅读管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不断学习新知识,只有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当遇到班级管理问题时,才能随机应变,灵活应付,制定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注重言传身教,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身边其他人的影响,特别是班主任与他们接触的机会更多,在平常教育教学中的言行举止,学生都能够记在心中,看在眼里,他们一般进行直接模仿,或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时刻谨记个人的一言一行,关注学生对自己的看法,以个人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他们。另外,在平常的生活中,班主任需为学生做好形象示范工作,通过为人处世、人格风范、兴趣爱好、穿衣打扮等,利用自身修养去教育他们,告诉其该如何办事、如何做人,在班级中树立良好形象,与传统说教和硬性要求相比更加有利。

  二、注重自我管理,加强班干部的团队建设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期,也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如果班主任对他们的管理过于严厉或直接阶段,或许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加强对班干部成员的选拔与团队的建设,让学生之间进行自我管理,不仅可发挥其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强化集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并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初中班主任应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是自己的个人事情,而是让班内整体学生均参与管理,让他们享受到民主权利,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动“参政”、“议政”,协办和筹划各项日常事务。实施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给予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平等机会,可让他们亲身感悟到班级管理的辛苦,管理能力得以增强。同时,初中班主任需采用委任、自荐、推举、竞选等多个方式,将有一定管理组织能力、愿意服务和表现突出的学生任命为班干部,通过加强建设班干部团队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不过,班主任应从管理艺术、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等方面进行适当指导,帮助班干部处理好管理与学习的关系,处理好为同学提供服务和锻炼管理能力的管理,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三、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班级管理模式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虽然大力倡导人性化管理模式,但是也离不开制度的建设,这是确保班级活动正常运行的根本,班级管理制度不仅需包含成文规定,还应拥有非成文的约定俗成,在无形中管理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初中班主任在建设班级规章制度时,需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符合具体的“国家法规”,对于成文的规章制度,各项规定要明确,构建赏罚机制,由班干部辅助执行,群体学生服从。这属于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也是初中生需要尊重的行为准则,保证日常教学活动能够有序进行,对学生和班级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非成文的约定俗成主要指的是:班级的习惯、风气、舆论和传统等,这些制度在建设班级文化过程中发挥着指示、调节、评价和引导作用,可有效形成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之间和睦相处。另外,班主任可和学生一起设立班级誓词、班级口号与集体目标等,结合其实际情况,设计有形的、具体的,经过他们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引导学生制定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成长目标,激励所有成员都昂首奋进、勤奋学习,自觉约束和管理自己。

  四、总结

  在初中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应认清现状,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身修养、组建班干部团队和建设规章制度等策略,全面提升管理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促使他们能够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

【中学班主任工作论文】相关文章:

论中学班主任工作论文03-15

关于中学班主任工作论文03-18

中学班主任论文03-14

中学班主任师德论文03-14

做好中学班主任的体会论文06-23

班主任工作论文03-15

中学班主任的工作心得06-13

浅谈中学的班主任工作05-05

中学班主任工作心得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