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10-02 16:18:12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科学教案范文合集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科学教案范文合集4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小猫1只、兔子2只、小鸡3只;1—3数卡。

  活动过程: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数量排列卡片。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字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

  2.认识数字1、2、3。

  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一只猫呢?(出示相应的数字)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

  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子、3只鸡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1、2、3的字形。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2只兔子,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4.幼儿分组操作。

  5.交流与评价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学会倾听。

  【教学准备】

  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直接出示课件(梧桐树的照片)

  1、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棵什么树呢?(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

  2、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3、学生汇报:(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二、回忆中的大树

  1、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可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刚才很多发现都是大家平时看到大树时留下来的印象。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补充图片上没有的知识)

  3、激发兴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想不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呢?

  4、学生合作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小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小组合作交流: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三、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汇报: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观察注意事项:进入到草丛中,观察大树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把观察到的信息,我们该怎么办?(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简短的词语、画画等方式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

  3、研讨: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四、课外延伸

  1、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

  2、课外作业:观察跟课堂中不一样的大数并做好记录。

  3、准备材料:记录本、一张纸,一支铅笔(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板书设计】

  1、我看到了什么

  观察内容:树枝、树干、树瘤等等

  观察方法:看、摸、闻、听

  借助工具:绳子

科学教案 篇3

  眼睛眼睛在这里

  活动目标:

  1、熟悉五官的位置,了解五官的名称,能用“XX,XX在这里”讲述。

  2、倾听指令,正确指出五官的位置。

  活动准备:

  空白的脸谱和五官的磁性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空白的脸谱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五官及位置。

  教师:这是什么?脸上缺少什么?

  教师分别出示五官图片贴在黑板上,带领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教师:我们的脸上有几张嘴巴?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个鼻子?他们在我们脸上的什么地方?请个别幼儿上来将五官的磁性图片,贴在空白的脸谱图片上。

  2、游戏活动:嘴巴嘴巴在这里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教师:全体幼儿拍手,教师做发令者:XX,XX在哪里?全体幼儿边指边说:XX,XX在这里。(最后一拍时, 用手指相应的部位)

  教师带领全体幼儿开展游戏,鼓励幼儿边说边指相应的五官。也可以与个别幼儿玩游戏。

  延伸活动:

  教师指导幼儿在指五官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幼儿指扣子、裤子、小脚、肩膀、口袋、膝盖等。

科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些玩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检查学生带来的玩具。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玩具?

  2.学生研究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1)教师说说研究的要求。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人小组共同研究,将研究的结果记在P85的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时见过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去研究。

  3.小组汇报。

  钢铁、不锈钢、塑料、木块、布、玻璃、纸……

  4.指导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些材料分类,分类的标准学生自定。

  (三)课后作业。

  课后研究家里的物品都是些什么东西做成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 讲科学用科学教案09-26

春天科学教案03-09

科学教案:蜗牛09-11

《种子》科学教案09-30

《气球》科学教案08-27

身边的科学教案07-13

走进科学教案12-08

关于科学教案07-27

关于科学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