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05-29 11:13:28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浅盘子中的水在阳光照射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小组: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1小杯热水。

  【教学过程】

  一、水到哪里去了

  1、师:下雨之后我们常常都能看到地面上有些积水。天晴了,这些积水就会很快干掉的,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呢?

  2、学生推测。(预设:可能到泥土里去了;可能被太阳晒干了,也许学生会说水蒸发了,那教师也可以问一句:如果验证你的说法呢?)

  师:这些水去哪了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探究一下吧,如何做呢?

  (学生思考后汇报)(预设:浅碟子中加好水,然后不盖盖子,看看水会不会减少等类似的方法,教案《《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师:在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可能水的变化不大,所以刚开始先要在水面做一个标志,然后把浅碟子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水面的变化。)

  3、学生实验观察

  师: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浅碟子中的水减少一部分;碟子外没有水漏出来。)

  师:水既没有流出去,也没有渗入碟子中,它怎么会减少了呢?

  --提供小学课件---

  (预设: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指导学生看书P54看漫画和文字。

  蒸发

  板书:水(液态)水蒸气(气态)和课题:水和水蒸气

  4、师:现在你能解释水洼里的水是怎么样干掉的吗?试试用图画的方式把你的解释展示出来。

  (学生画后投影交流。)

  二、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水能够蒸发变成水蒸气,那你们有什么新的想了解的吗?

  (预设:什么时候水会蒸发;怎么样水才能蒸发的快点;蒸发后的水有什么用…)

  师:对于其中的两个:水在什么条件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的更快些?你有什么想法吗?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预设: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越容易蒸发;有风吹,水蒸发得越快。)

  师:我们今天先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水蒸发得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吗?可以怎么研究呢?小组讨论一下(可适当参考P55)。

  学生讨论后汇报

  (预设: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把其中的一只搁在桌面上,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使水不会流出);另一勺水则放在蜡烛(或者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师: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1、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还要注意避免烫伤身体--不要用皮肤直接接触加热过的勺子;2、远离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气。)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吗?

  (预设:放在蜡烛上加热的水里过一会儿就会不断地冒出气泡,水上方空气中有很多白汽。过几分钟后,勺子中的水就干了。而另外一只不加热勺子里的水量减少的不多。)

  师:从我们看到的现象里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小结:水蒸发的快慢与水吸收热的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三、空气中的水

  1、师:水会蒸发,在阳光照射下,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水蒸气,那么如果不断的蒸发,河流和海里的水岂不是越来越少了啊,最终会没有,是这样的吗?那是怎么回事呢?

  (预设:天上经常要下雨的,河流和海里的水又会多起来的)

  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水蒸发到空气中之后又会通过下雨变成水,是这样吗?你能证明一下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预设方法:可以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然后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杯子。)

  教师投影演示。

  师: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上面罩住的杯子的杯壁上有很多的小水滴。)

  师:你能解释吗?

  (预设:学生回答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看书并讲解。从水里出来的热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板书:凝结

  师:现在你能解释上节课的问题了吗?装满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凝结

  (预设: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盛冰的玻璃杯冷却下来,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板书:水蒸气(气态)水(液态)

  四、拓展

  师:我们对水研究了整整一个单元,你能课外总结一下吗?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科学教案 篇2

  第三单元 电的本领

  安全用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会查阅资料及其它信息资源,搜集和整理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

  3.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可提示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准备,一则使材料更加充实,二则可以促使家长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与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学生也可以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自主搜集。

  四、准备材料:

  教师也应准备一些与安全用电有关的资料,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安全隐患及造成的危害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在家里都干什么呢?

  有一位同学叫小明,我们来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了些什么?

  出示投影;四幅图(图1小明在电线下放风筝,图2小明在电线上晾衣服,图3小明湿着手插插座,图4小明自己乱接电线)

  同学们讨论:

  1.小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说一说电可以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

  小组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投影或放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由于人是导体,所以不正确地用电,会导致人触电,轻者可以使人受伤或伤残,重者可以使人死亡,因此,我们要知道安全用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安全用电。板书:安全用电。

  (二)学习新课

  1.谈话: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安全用电呢?

  2.教师提问:

  (1)在擦灯泡时应注意什么?

  (①关电源 ②用干布擦)

  (2)在拔插座时,手能碰到插座的金属部分吗?

  (不 能)

  (3)遇到家用电器着火应怎么办?

  (①先切断电源 。 ②在灭火.)

  (4)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时,应怎么办?

  (让大人或电工修好,自己不能乱动。)

  (5)用电淋浴器洗澡时,应注意什么?

  (一定要切断电源)

  (6)雷雨天时,能否在树下.电线杆下避雨。

  (不能,以防触电。)

  (7)发现家用电器损环,能否自己随便拆卸。

  (不能,应找专业人员修理)

  (8)人触电以后,用什么方法救助。

  (①用木棍。 ②关电源)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展开讨论。

  提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电器说明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学生汇报。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适当的补充。

  谈话:通过刚才的交流,请大家讨论,制定安全用电小常识。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

  汇报,教师补充。

  (三)评价:

  谈话:在本节课,你感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自己的设计和表现还满意吗?请把自己的评价填在 “星级评价表” 中。

  学生填写“星级评价表”。

  (四)拓展:

  请同学们课下做个安全用电宣传员吧!把你所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和邻居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听或者设计一张宣传画,贴到小区的壁报栏里。

科学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许多科学问题。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中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愿意倾听别人的问题

  4、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一、趣味实验,引发问题

  教师做趣味游戏:听话的乒乓球。

  教师课前将乒乓球内部置人一块铁块并封好;课上,将乒乓球放在纸屏前,手拿磁铁在纸屏后面吸引兵乓球中的磁铁,使乒乓球在纸屏上爬上、爬下。学生观察实验可发现乒乓球“很听话”,从而产生疑问。

  二、探究活动

  (一)玩玩具,提出问题。

  1、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如是什么玩具、有什么功能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玩的介绍提出问题。

  2、学生交换玩玩具,互相向对方提出问题。

  3、将玩具整理好,全班交流所提出的问题,汇总提出的问题总数

  4、引导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很重要。

  (二)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

  1、教师播放飓风刮倒大树的视频,学生提出问题。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三)列举生活实例,提出问题。

  1、学生列举生活实例,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教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记录,可以用文字、符号用案等记录自己的问题

  3、学生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记录并介绍分别是什么问题。

  三、活动总结

  学生分享本课的收获。

  四、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作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如在校园内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并将问题记录下来。

科学教案 篇4

  重点

  月球的表面状况

  难点

  理解“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总是月球的一面”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收集并人类对月球探测的资料

  教学器材:相关图片

  教学课件:无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被太阳照亮的月面,但你知道我们在地球上能看到月球的全貌吗?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设问:你知道月球是怎样围着地球转的吗?你知道我们每天看到的月球面貌是否一样?

  活动:一个学生面对面的围着另一个学生转一圈(两个学生都在转)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我们每天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另一面我们在地球上是永远都看不到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地球、月球都有自转和公转运动。

  月球的大小

  活动:通过阅读下列数据,谈谈你对月球大小的认识

  地球直径约12742千米月球直径是地球直径的3/11

  地球质量约为5.976×1027千克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体积约为1万亿立方千米月球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49

  设问:月球为什么看上去和太阳的大小相似?

  月地距离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大约是日地距离的1/400。

  计算:一架时速为1000千米的飞机,从地球飞到月球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月球表面

  边展示图片边提问

  设问:①你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这个传说与月貌有什么关系?你知道月球表面明暗的地方是什么吗?

  ②你知道月球上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吗?

  ③登月的宇航员为什么要穿上那么笨重的宇航服?他们累吗?他们在月球上说话为什么还有用无线对讲机?

  ④在月球上为什么会发生书P42图2—21中的这些现象?

  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设问:人类很早就有了遨游太空的遐想,到目前为止人类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哪个星球?

  交流: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有关人类登月的情况,你知道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吗?你认为人类发展登月技术有何意义?

  教案点评:

  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课下查询、收集、有关资料,在课上与同学交流,重在培养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天文学和空间学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5

  小孩子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但是真的让他们去弄明白这个东西的原理又很复杂,不过我们可以让孩子从观察开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分享了观察科学认识的活动教案,欢迎借鉴!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们这儿,天气暖和多了,穿着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这里的温度是多少啊?”“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7℃~1 5℃,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感受一下天气吧?”

  (2)幼儿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动室外去观察、感知天气特点,并学习用晴天(或阴天、雨天)来描述当天天气(关注天气预报的幼儿可能会说出当天的天气类型和气温)。

  (3)“喜羊羊”:“过几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气怎样。小朋友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气呢?”

  适时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回忆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气的基本途径。

  2.通过讨论,幼儿学习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感知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1)教师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截图,启发提问:

  “图中有谁?”(天气预报员和天气图标。)“天气预报员告诉我们什么?”(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除了看电视,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气预报?”

  (2)幼儿根据经验回答。

  (3)教师逐一出示报纸、手机、网络等三种天气预报截图,让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天气情况。

  (4)简单复习已有知识“小动物气象员”,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了解。

  指导语:“除了天气预报,在以前的科学活动中,我们知道了有些小动物能‘预报天气’,还记得它们是谁?是怎么预报天气的?”

  幼儿回答。师小结:鱼儿上浮、蜻蜒低飞、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现象都是动物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

  (5)讨论,进一步了解天气预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指导语:“除了晴天,还有哪些不同的天气类型呢?”(雨天、阴天、多云天气。)指导语:“如果明天是周末,天气预报是晴天,你想做什么?如果预报是雨天,你想做哪些事?”

  3.幼儿认识天气图标,能准确说出其名称并操作相关学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气预报图的天气图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结合操作学具,认识晴天、雨天、阴天、多云、晴转多云等天气图标。

  指导语:“这个图标画了什么?表示什么?你手上有与这个相同的图标吗?请把它举起来,和同伴互相看看举得对不对。”

  (2)出示北京和广州的城市图片(教具),其中有过去一周内连续5天的天气情况。要求幼儿根据图意,正确找出学具中与教具图片相对应的天气图标,并大声说出正确的天气图标名称。

  (3)引导幼儿了解天气图中的气温如8℃,在播报时要念成“8摄氏度”;如果图中的气温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摄氏度”。

  4.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尝试按要求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

  (1)指导语:“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气预报员那样播报天气呢?大家一起想想播报天气时要说些什么呢?”

  (2)幼儿自主上前,根据生活经验,尝试播报天气。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播报,了解其播报的内容和顺序是否符合要求。

  (3)幼儿观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视频,然后说一说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教师适时提出本次活动中天气预报的播报要求(按“日期一城市一天气类型一气温”的方式进行播报)。

  ①幼儿独立尝试按要求播报天气(如:“2O13年1月8日,北京,晴,-11℃~O℃”;“20xx年1月8日,广州,多云转小雨,7℃~13℃”)。

  ②幼儿说出天气类型后,还要提醒同伴在这样的天气中应该注意什么,如:如:广州明天是“雨”,大家出门时要记得带伞等。启发幼儿在家时也提醒家人根据不同的天气安排好生活。

  5.幼儿分组操作,制作天气记录卡,尝试当“天气预报员”,按要求播报天气。

  (1)天气记录卡制作要求:仔细看手中天气预报记录卡上的一些图片,想想看图片中是什么天气,找出代表这种天气的图标,每组制作出两份天气记录卡。

  (2)幼儿4人一组,根据学具中已有的图像,找出相应的天气标志图片进行配对后粘贴,制作出天气记录卡(记录卡例举)。

  (3)组员互相观察和评价自制的天气记录卡(活动当天是星期一,幼儿预报的是星期二、三、四的天气),如有不正确之处,尝试在组内讨论并修正。

  (4)学做“天气预报员”。

  ①教师再次强调播报要求:“小朋友播报天气的时候,要讲清楚播报的日期、城市、天气情况和气温,比如,今天是1月7日星期一,小朋友可以播报明天的天气‘2Ol3年1月8日,北京,晴,一11℃~O℃’。”

  ②幼儿先在小组内按照播报要求和记录表的内容,向同伴播报天气,同伴之间相互评价。

  ③请幼儿推选出小组内的优秀“天气预报员”,让他(她)拿着本组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到“小小气象台”上预报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其他幼儿认真倾听。

  ④优秀“天气预报员”轮流上台播报天气。

  ⑤教师点评幼儿的播报情况,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播报“晴转多云”等有变化的天气情况。

  指导语1:“如果1月8日当天,广州上午是多云,而下午是小雨,那我们应该怎么播报呢?”

  教师按顺序出示广州的晴天和多云两幅图,并通过手势暗示幼儿。

  指导语2:“如果遇到当天天气发生了转变的情况,我们可以先说前一种天气情况,再说后一种变化了的天气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转’字来表达天气的变化,如‘20xx年1月8日,广州,多云转小雨,7℃~13℃’。”

  6.结束环节:集体到户外去观察并尝试推测明天天气情况,相互用完整句式预报。

  结束语:“刚才我们都试着进行天气预报,请小朋友今晚回家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天气预报,对自己刚才的预测进行验证。明天回园时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为大家播报天气。”

  活动延伸:

  1.在班级主题墙上设置“天气预报图”,引导幼儿轮流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2.在语言区新设“小小气象台”,供幼儿自主播报天气。

科学教案 篇6

  (一)提出问题

  2、教师出示关于帆船比赛的图片,询问学生,对于帆船比赛你都想知道哪些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真多呀,想的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板书课题:小帆船)

  学生:我想知道帆船是怎么航行的?它的动力是什么?

  学生:没有风的时候帆船还能够航行吗?

  学生:怎样才能让帆船航行的更快?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出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1、教师播放视频资料。

  同学们知道郑和带领船队在没有燃料和发动机的情况下,怎么在大海上航行的吗?

  出示主题《小帆船》

  (二)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

  (一)活动一:玩一玩我们制作的帆船。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小帆船的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制作活动中交流合作,互帮互助,互相评价,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从他人作品中获得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对小帆船进行下水小组实验,引导学生实验“不同方向来的风,使小帆船行驶的方向也不同”。

  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实验记录。

  教师小结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风服务生活的典型实例。

  结论:小帆船的行进方向与帆面的关系:调节帆面与风向的关系,可以使小船向着一定的方向行进。

  制作:改进小帆船。

  2、风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好处

  (二)活动二: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风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出示风与生活关系的图片、资料卡片,指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风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2、讨论:如果没有风,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了解风对我们生活的两面性,整理搜集得来的信息并撰写科学记录卡片。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汇报自己对风的认识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加以讲解说明。

  学生进行制作小帆船的小组学习活动。

  制作后进行小帆船下水小组实验,从而认识 “不同方向来的风,使小帆船行驶的方向也不同”,了解风服务生活的典型实例。

  小组汇报实验记录,结论等。

  学生观看教师出示风与生活关系的图片、资料卡片,小组交流讨论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了解风对我们生活的两面性,整理搜集得来的信息并撰写科学记录卡片。

  学生进行小结,汇报自己对风的认识的资料。倾听教师讲解说明。

  引导学生通过帆船这一人们利用风服务生活的典型实例,使学生初步意识到风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感悟到人类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5-26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7篇05-19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六篇05-17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6篇05-12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9篇05-08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汇总6篇05-24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集锦10篇05-19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合集9篇05-16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汇总5篇05-14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汇总九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