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时间:2024-01-04 12:09:46 记录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精选【14篇】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1

  观察背景: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精选【14篇】

  对蜗牛非常感兴趣,喜欢观察并愿意分享自己的发现。

  观察目标:

  观察了解幼儿对蜗牛的兴趣与认知。

  观察过程分析与措施:

  7:40入园:蜜蜜今天第一个就来到了幼儿园,和老师亲切的打招呼后,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脱外套,叠衣服然后装入衣服箱子里,装好后,就来到了植物角,她先是小心翼翼的用手把蜗牛上面的盖子打开,然后探着头往里面看,看了一会,转身对我说:“黄老师,蜗牛在哪呢?”我说:“是不是藏在苔藓下面了,你可以用镊子把苔藓扒开看看。”蜜蜜听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然后拿起旁边的镊子,轻轻地把苔藓加起来一些,然后大声的`说道:“蜗牛真藏在下面。”这时陆陆续续也来了很多的小朋友,他们也跟着一起看着,蜜蜜还开心的跟身边的麦子说;“蜗牛喜欢捉迷藏。”然后她们两个都开始哈哈大笑起来。

  9:00户外前:先喝完水,整理好衣服后的孩子们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进行自主活动,蜜蜜又来到了自然角,这次她还拉着麦子和她一起,这次的小蜗牛没有“藏起来”,而是爬在了盖子上面,蜜蜜对旁边的麦子说:“你看蜗牛爬出来了”。说着她还用手摸了一下,蜗牛瞬间缩了回去,麦子也学着摸了一下,蜗牛整个缩到壳里面了,这时旁边的羽真看到也要用手摸,蜜蜜赶紧伸手阻止,说:“别摸他了,蜗牛都害怕了。”这时户外的音乐想起了,蜜蜜看着蜗牛,然后转身拉着麦子去排队了。

  11:50午饭后:今天的蜜蜜很快就吃完了午饭,送碗洗手后,就又来到了植物角,这次的小蜗牛爬在盖子上,蜜蜜认真的看着,一会还拿来了放大镜,对着蜗牛又开始看,我问道:“蜜蜜,你都看到了什么?”蜜蜜说:“蜗牛的身上白白的,上面有很多的花纹。”说着她用手指了指,但是没并没有碰触,我问道:“你怎么不摸摸它呀?”蜜蜜说:“小蜗牛胆子太小了,一碰它它就缩回去,就看不到了。”

  本月班级开展了蜗牛的主题活动,并在植物角中养殖了蜗牛,孩子们经常会去那里观察和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但是时间久了去的人就少了,可是蜜蜜一有空就会去看一看,还经常会说一些自己的发现,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去的次数更多了,观察的也更细致,而且蜜蜜在班里也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小姑娘,喜欢动脑筋,上课时经常会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这次观察我们会利用区域点评、过度等环节,请蜜蜜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跟小朋友进行集体分享,调动更多孩子参与观察的积极性。结合家园共育,与蜜蜜的家长进行沟通,将蜜蜜在园的行为和家长进行反馈,提出表扬,并鼓励蜜蜜周末的时候可以将小蜗牛带回家照顾,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更多的知识和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2

  观察记录:

  背景:瑞涵是个调皮可爱的男孩子,上课很随便的下位置,要么就是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在一天中,有多名小朋友告状,说他打人。每次批评后都说改,可不到半分钟的工夫又有小脑朋友来告状了,真令我头痛呀!

  事件:今天早上晨间活动玩玩具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叫了起来:老师。洪瑞涵抢我玩具,还打我!”只见瑞涵嘟着小嘴巴站在一边:“他先抢我玩具的!”我把他手里的玩具拿过来,问小朋友:“小朋友,玩具应该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之间要学会相亲相爱,不能抢别人的玩具,我们以后不能这样了。”瑞涵听了点点头,并道了歉,可没过一会他又去抢别人玩具了。

  分析情况:这个宝宝自控力不是太好,他想要的东西一定要拿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采取措施:

  1、得到家长配合,要让他养成团结友爱的精神。

  2、老师适时给予教育,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3

  观察记录:

  早晨的区域活动时间,区域就“娃娃家”人又是最多!“我要做妈妈,我要做妈妈”!周蔡彦说“那我要做爸爸”xx小朋友挤了进来。“那我们一起送宝宝上学吧”两个“小爸妈”高高兴兴的牵着他们的宝贝去上学啦!“你不要忘记做饭你今天当奶奶啦!周蔡彦对着旁边的陈心怡小朋友说。

  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带着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啦,“来来来,你看奶奶做了什么好吃的给你”奶奶急急忙忙的端出来好多好吃的,“宝宝你看这是香蕉,黄色的香蕉,这个是葡萄,葡萄是紫色的噢,还有葡萄也是圆圆的,你要多吃水果和蔬菜,这样会对身体好”周蔡彦小妈妈对着她的宝宝温柔的说了起来。“你要乖乖吃饭哦,吃完饭我带你去游乐园玩”xx小爸爸对着宝宝说。

  分析评价:

  小班的宝宝们最熟悉不过的就是角色游戏,将孩子们的生活搬进游戏啦,今天我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俨然就是一位“爸爸妈妈”在游戏中能正确的区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能学着去照顾别人。

  支持策略:

  娃娃家是一个充满了温暖,一个生活化的区域,里面投放的材料也应是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东西,我发现我们教学活动中的所涉及的一些生活性的东西添放到区域活动中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与学习,这比在课堂中反复练习来的更加的有用。所以以后我还会将更多生活化的东西搬进游戏,将游戏中好的东西进入课堂,让生活更游戏化,让游戏更生活化。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4

  观察背景:

  结合本园特色和教研开创了泥塑区。泥塑区游戏所需材料主要有:白泥、川泥、紫砂泥、辅助工具、泥浆、环保纸、垫板、桌布、水源、颜料。在环境创设方面:主要为幼儿提供墙面、桌面、图例的支持,供幼儿游戏,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墙面上体现。本班幼儿在小班的时候特别喜欢玩纸粘土,并且捏出来的造型都可圈可点,到了中班开创了泥塑区,孩子们更是喜欢的不得了,喜欢用陶泥制作各式各样的作品。在游戏中我们主要是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一些简单的技法需要教会他们,然后在捏泥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观察目标: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自主游戏情况

  观察过程分析与措施:

  今天活动区时间开始了,有四个小朋友选择了泥塑区,分别是潼潼、一一、小葵和帅帅。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所有的游戏材料都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动手摆放,所以他们四个先一起铺好了桌布,然后潼潼取陶泥,一一负责拿工具和图例,帅帅和小葵拿泥浆和打水,很快,他们四个都坐了下来。然后我们开始商量今天做什么作品。潼潼先说自己要把前两天做的作品涂上颜色,再捏新的作品。剩下的三个小朋友说捏雪人,然后帅帅看到了图例上的奥特曼就说自己想做一个奥特曼,可是他们三个人又想一起做,然后我就说:“那我们把做好的奥特曼和雪人放在一起,叫做奥特曼与下雪天,好不好?”他们听了都特别开心的说:“好”。

  然后就开始了游戏,首先根据图例他们会判断出自己先捏什么,后捏什么,然后再根据教会他们的技法一一拼凑起来,捏了几分钟后,小葵先提问了:“胡老师,为什么我刚捏了一个身体,陶泥就快没有了呀?”我没有直接回答她,而且一一抢先回答说:“小葵,老师说过,每一袋泥就做一个作品,你捏的雪人的身体太大了,所以泥都用没了。”说完,我帮助小葵一起把泥又重新分了一下,然后重新做了起来。在游戏中我发现他们如果谁拿不到水瓶用水,其他人都会帮忙传递一下,相对于小班来说,中班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初步萌发了合作的意识,在游戏中经常一起做,一起完成任务。

  还有在游戏中帅帅发现自己在连接奥特曼的身体的时候总是粘不住,会掉,我告诉他如果有什么困难了不仅仅可以来找我问,还可以看看墙面上的照片可不可以帮他解决问题,最后他通过墙面上其他小朋友解决的方法,也解决了自己的困难,这是其他小朋友之前来泥塑区玩的时候发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都及时的记录下来,并且做成孩子们容易理解的'形式,让他们通过墙面获得好的方法和经验,支持他们进行游戏。

  最后活动区结束的时候,他们一起把所有游戏材料都收了起来,拿着奥特曼和雪人进行了分享,在分享的时候,潼潼说:“他们三个一起捏的,我自己在涂颜色,我也想跟他们一起捏。”我说:“没有关系,以后去泥塑区还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完成一个作品。”最后很多小朋友表示想到泥塑区进行游戏。

  分析与措施:

  泥塑区进行游戏是结合了我园的传统文化特色,让孩子们有机会体验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班中老师也进行过相关的培训学习。

  在玩陶泥动的过程中首先发展的是孩子们的小肌肉能力,这种细小、要求精致的活动对他们的小肌肉发展特别有利,其次培养了孩子们自主游戏的发展,因为在活动中老师的参与成分并不高,只是一方面是教一些技法,另一方面组织一下游戏规则,所以孩子们的主动性的到了大大的发挥,游戏中靠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想法。

  因为泥塑区也是刚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内容我们还没有实践,在活动中对于出现的一些新的状况,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探索,然后把更好的方法和技巧传递给孩子们,使作品更精致、使活动更完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及时反思和调整游戏的玩法和技法,让孩子们喜欢上玩陶泥,乐于动手、敢于创造。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5

  观察背景:

  轮胎和梯子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样物品,都是贴近幼儿生活、深受幼儿喜爱的户外游戏材料。在我们的军体游戏中,经过我们对孩子们的观察,每天孩子们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在一起进行游戏,让我们来看看会有怎么样的创意呢?

  观察目标:

  1.观察幼儿如何玩转轮胎。

  2.能把轮胎和梯子组合起来,建立合作意识。

  观察过程分析与措施:

  在我们绿色童军营一次大兵PK小兵的趣味游戏里,我们和教官进行了一次翻轮胎大赛。在比赛前,我们进行了一次讨论和计划,说说如何才能赢教官。孩子们各种奇思妙想就此产生了。

  瞳瞳说:“我们可以让教官翻超级大轮胎。这样他比较重,就不一定能赢我们。”

  狄莫说:“我觉得教官是大人,他可以晚我们几秒才出发。”

  睿睿说:“我们可以设障碍物给教官。”

  小凡说:“我们滚轮胎时候要用力向前,不能停。”

  天天说:“我们做个游戏计划吧。”

  于是,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画在了纸上,计划完成后,大家又聚在了一起,互相沟通,你一句我一句。

  在当天早上,孩子们终于等来了教官,见面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教官下“挑战书”。翻轮胎大赛正式开始。孩子们听见口令之后,翻滚着轮胎头也不回的勇往直前,虽然差距不是很大,但是都是用自己的的力气抬起轮胎翻滚,教官跟在孩子后面,也是一边鼓励他们,一边翻滚着大几倍的轮胎。最终几个回合,小兵翻轮胎接力赛赢了教官,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轮胎和梯子的邂逅:

  孩子们赢了教官之后,对轮胎的游戏的兴趣提高了不少,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慨慨而谈,觉得除了翻滚轮胎,还可以和轮胎玩更好玩的游戏,这次,他们把目光看向了梯子,大家又再次聚集起来商量如何把梯子加入到轮胎游戏中。

  小昕说:“我们赢了教官,好开心。我觉得我是大力士。”

  小凡说:“我们发现新的玩法,可以试着把梯子架在轮胎上。”

  狄莫说:“我们一起试试。”

  经过孩子们的尝试之后,有的孩子走的时候摇摇摆摆,不太敢大步走,有的孩子平衡能力很好,一下子就能快速通过。孩子们再次尝试把几个轮胎叠搭在起来,有两个,有三个,高高低低。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把梯子抬上了的轮胎上,这样有模有样的“赛道”就搭建好了。大家还兴高采烈的去尝试上去走走,顿时发现可好玩了,走着走着,他们发现要站在梯子上学会平衡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逐步掌握平衡方法。

  观察分析与反思:

  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自由创想,玩出乐趣。轮胎与梯子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既环保又能发展孩子的钻、爬、跑、跳、平衡等能力。在游戏中,轮胎和梯子的组合玩法给孩子们很大的身体挑战,满足孩子们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使孩子们发现旧轮胎也能玩出新花样,让孩子体验创造性乐趣,培养了孩子挑战精神及合作、勇敢良好品质。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6

  观察记录:

  中午吃饭时,佳钰对我皱着眉头说:“老师,我不要吃这些菜!”我走过去一看,她已经把其他的饭和菜都吃完了,惟独剩下这些青菜在碗没动过的样子。我就对他说:“哦,这是青菜,青菜吃了会长高呢!”她听了勺了点饭放在嘴里,可是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我又说:“青菜,我也很喜欢吃的,营养可好啦,吃了还更健康更聪明呢!”说完,我拿起他的勺子勺了一口放到他的.嘴巴里。没想到,她这次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在我的陪伴下,她比较快的把青菜吃完了,还得意的扬起碗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全吃完了!”我高兴的表扬说:“佳钰真棒,你跟老师一样喜欢吃青菜,以后会跟老师一样高。”

  结论及评价:

  当xx小朋友因挑食而向我提出不要吃青菜时,我采取了迂回作战,引导暗示的策略。

  反思及建议:

  我通过让她了解老师喜欢吃青菜,更明白吃青菜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道理,也利用小孩爱长高的心理进行教育引导,培养不挑食的习惯。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7

  观察背景分析:

  这段时间,我班正开始《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探索活动,孩子们对动物表现出很亲近的感情,也喜欢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

  幼儿行为实录:

  音乐活动《小白兔捉迷藏》开始了,老师扮演了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戴上了胸饰,老师开始让大家听一段音乐,音乐刚出来,孩子们有的说:小白兔跳出来玩,有的说:它去拔萝卜去,还有的说:它去超市买好吃的。老师看到孩子们情绪十分高涨,又提了问题:那你们听听后面的音乐,小兔又在干什么呢?孩子们一下十分安静,侧着耳朵听着,有的先说了:“小兔休息一下。”还有的说:“小兔在吃东西了。”只有子瑜说:“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来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着,最后老师做了一个表扬他的动作,大家应和着他的意见……不过等狼来捉小兔时,大家都变成花、草、树、石头等,等狼过来问:你是谁呀?没有一个说是小兔,子瑜说:“狼是食肉动物,它不喜欢吃草的。”看来孩子们还能区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呢!

  教师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生成了相关食物链的问题,也热衷于讨论食草和食肉动物的'话题,在与孩子们一起展开生成式主题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小班孩子的创造潜能而惊讶和感动;在和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活生生的知识,这些活动使我的教学实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小班孩子,他们也能够是生成活动的主人。虽然,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动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样能产生较多、较好的成果,它仅仅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但实践让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戏,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真正符合幼儿需要,有利于每个孩子提升和发展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改进措施:

  1、在事先的准备上,创设更贴近小班孩子生活经验的情境,容易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

  2、教师还要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重视个别在集体中表现。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8

  观察目标:观察幼儿如何玩娃娃家

  观察时间:

  起始时间:10:10

  结束时间:10:20

  记录内容:

  早晨的区域活动时间,区域就“娃娃家”人又是最多!“我要做妈妈,我要做妈妈”!周蔡彦说“那我要做爸爸”左xx小朋友挤了进来。“那我们一起送宝宝上学吧”两个“小爸妈”高高兴兴的牵着他们的宝贝去上学啦!“你不要忘记做饭你今天当奶奶啦!周蔡彦对着旁边的陈心怡小朋友说。

  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带着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啦,“来来来,你看奶奶做了什么好吃的给你”奶奶急急忙忙的端出来好多好吃的,“宝宝你看这是香蕉,黄色的香蕉,这个是葡萄,葡萄是紫色的噢,还有葡萄也是圆圆的,你要多吃水果和蔬菜,这样会对身体好”周蔡彦小妈妈对着她的宝宝温柔的说了起来。“你要乖乖吃饭哦,吃完饭我带你去游乐园玩”左xx小爸爸对着宝宝说。

  分析评价:

  小班的.宝宝们最熟悉不过的就是角色游戏,将孩子们的生活搬进游戏啦,今天我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俨然就是一位“爸爸妈妈”在游戏中能正确的区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能学着去照顾别人。

  支持策略:

  娃娃家是一个充满了温暖,一个生活化的区域,里面投放的材料也应是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东西,我发现我们教学活动中的所涉及的一些生活性的东西添放到区域活动中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与学习,这比在课堂中反复练习来的更加的有用。所以以后我还会将更多生活化的东西搬进游戏,将游戏中好的东西进入课堂,让生活更游戏化,让游戏更生活化。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9

  观察记录:这一周树羽连续几天不肯睡,老师觉得很头疼。只见她一会儿仰着睡,一会儿卧着睡,不一会儿又侧着睡。老师叫她快睡,可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时间在悄悄流逝,声音也几乎没有了,老师以为睡着了,凑过去一看,两只眼睛睁得滴溜溜圆,正在被窝里认认真真地玩棉线。棉线不知哪儿来的,可能从棉被上扯的吧,她的棉被拉链坏了,里面露出了几根线头。我看到她这么喜欢玩线,就说:“树羽妹妹喜欢线,是吗?老师家里有很多五颜六色的线,明天拿来送给你。不过,你要现在就睡。”时间到了,别的幼儿已经醒了,而她睡得正香。

  分析:

  离园时间到了,树羽是她奶奶来接的。我就这件事和她聊了起来。原来树羽小时候是个早产儿,不足三斤,以为不能存活。后来在奶奶的精心护养下,居然活下来了,但到两岁时还不会走路。于是,全家人对她更是疼爱有加,生怕她抱在手里冷了,含在嘴里化了。这样,她倍受宠爱,就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太阳式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她的爷爷奶奶生了二个儿子,等到孙辈养了一个女孩,自然欢喜不已,再加上是早产儿,有幸养活,当然百般呵护。由于太宠了,所以养成了不睡午觉的'习惯。

  措施:

  1、提高幼儿的认识。我在幼儿园经常与它单独谈话,让她明白中午睡觉有利于自己的生长。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鼓励她睡觉,并适时地表扬她。就像案例中提到的幼儿不睡觉,居然在聚精会神地玩棉线,而当老师叫她快点睡,明天就会给她很多漂亮的线,她竟不一会儿睡着了,这正是老师所希望的。

  2、与家长取得共识。对幼儿的教育要靠家庭、社会的支持,为了让幼儿能健康地成长,我特意与她的父母、祖父母交换了意见,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并请他们配合老师,在家中也让幼儿中午时睡觉,养成爱睡午觉的好习惯。

  通过与幼儿交谈、鼓励、讲道理等方法,在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树羽不愿睡觉的习惯有所改变。现在,她能做到小朋友睡,自己也跟着睡,被卧里不做小动作。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10

  观察过程分析与措施:

  4月x日的趣味百花园自主游戏活动中在进行了简单的热身活动后,孩子们选择铁桶玩了起来,溪溪和桐桐分别推着铁桶往草坡的方向滚动着玩,于此同时,然然和其他几名小伙伴同样朝着操场的方向滚着铁桶,结果,两个铁桶碰在了一起,桐桐手夹在了铁桶中间,桐桐着急的向溪溪喊起来“我的手,我的手被夹住了”,两组小伙伴面面相觑,溪溪让大家不要动,然后把铁桶向后滚,桐桐的小手从松动的铁桶中拿了出来,索性并无大碍,于是两组小朋友继续滚桶,开始进行游戏,并且互不相让的进行滚铁桶比赛,随着双方用力的不同,铁桶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儿滚到那边。在进行了大约两分钟左右时间的比赛后,桐桐因为力气很大以绝对性的优势步步推进,溪溪则不断在后面追赶者桐桐。此时推着铁桶过来说“这个游戏比赛不公平”,溪溪是女孩子,桐桐是男孩子,而且桐桐力气非常大”。于是两人立刻停止了滚桶,开始讨论起这个问题,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与此同时,“围观”得小朋友越来越多,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朵朵说“为什么说比赛不公平呀”,昊昊回答“因为桐桐是男孩子力气很大,溪溪是女孩子,力气肯定没有桐桐大,所以很容易输”...孩子们继续讨论着,并制定了新的规则:男生和男生比赛,女生和女生比赛。随着游戏的比赛的进展,小朋友们发现加入他人游戏会更加有趣。随后,男孩子加入了女孩子的行列中一起进行了竞赛游戏,仿佛输赢已经不重要了,而是大家在一起共同游戏带来的快乐更加重要。

  幼儿发展分析:

  桐桐的年龄比溪溪大,但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大声呼叫,说明他的依赖性比较强,反而溪溪作为女孩子,表现出更机智、更沉稳,桐桐没有及时向教师和他人求助,而是选择向溪溪说,除了两人在一起游戏外,可能还存在有对溪溪的依赖因素。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讲,他们可能只是一时兴起进行比赛,但对于比赛的'规则和基本常识并不是很了解,而且也没有做详细的沟通和计划,的提议引起了孩子们的反思和讨论,在之后的日常活动中,孩子们开始尝试自主讨论制定比赛的规则,也意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11

  观察记录:

  上活动课时,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于是我点名让耀耀起来回答,可刚才还在下面和小朋友唧唧喳喳讨论得非常兴奋的耀耀,站起来以后结结巴巴地好一阵也没回答清楚,急得小脸通红,见此情景,我走到耀耀的面前蹲下身子跟他说道:“耀耀别着急,就把你心里想到的说给大家听见可以了!”受到鼓励的耀耀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张了张嘴,恩恩啊啊的还是没有完全的说出一句内容,而且耀耀显得更紧张和不自在了,不停的用手摆弄衣角。我只好让他坐下继续听我讲课,过程中我偷偷的看了几次耀耀,发现他和小朋友一起时,却能够随着老师的引导积极互动,耀耀的表现让我陷入了思索。

  接下来的几天,我总是有意无意的让耀耀充当我们的小助手,让他帮助我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搬小椅子,给小朋友发餐具等,只要他一完成我就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他,从耀耀腼腆的笑容里我读懂了耀耀内心的喜悦,后来,我又鼓励耀耀到隔壁班老师处帮我借一本书,当他回来以后,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搂紧耀耀惊呼:“耀耀这么能干啊,帮老师把东西给借回来了,你真棒!那你能帮老师把这个皮球还给刚才班上的小新老师,你能行吗?”受到鼓励的耀耀激动得脸都红了,接着出乎我意料的大声说:“我能行!老师只有这个皮球吗?还有没其他的东西哦?”见我摇头,耀耀马上转身到隔壁班去了,很快他就回来了,兴奋的对我说:“皮球还给老师了”我连忙夸奖他并跟他说谢谢,耀耀还调皮的回答道:“哎呀!不用谢!”看着他的表现我开心极了。

  分析措施:

  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在完成某项活动后,理解做得好与差只是一种自我认识,与他在活动中达到的实际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他们只是从旁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是否“行”。别人的批评和表扬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耀耀就是这样,因为他很少主动在同伴和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也就无法从他人的评价中来判断自己是否能干,越是害怕自己表下得不好,就越不敢表现,导致他很不自信,而老师的即时引导和“小题大做”近乎夸张的肯定和赏识,让耀耀体验了表现自己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了自信心,而喜欢表现自己了,性格也就越来越开朗了!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12

  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开始好一会了,“图书区”里一个阅读者也没有,三位小管理员无所事事地摆弄着图书,我一看这种情景就扮阅读者走进了图书区:“请问,这里有《孙悟空》吗?”一听这话,三个幼儿一起上前忙开了。李xx帮我查书,轩轩帮我搬椅子,小凯帮我也找书。我在看书的时候李xx还问我:“老师,你还需要其它的书吗?我可以提前给你找好!”我说:“你们的服务那么好,为什么没有读者光顾呢?是不是大家不知道不喜欢来看书呢?如果你们能跟小朋友介绍一下好看的书就好了!”三位管理员一听都说:“我们出去宣传我们的图书吧。”李xx想了想又说:“我们出去了,书店里就没有人了,有人来了怎么办?”他们想了想,后决定由轩轩出去做宣传工作,图书区留两个管理员。

  分析:

  开始的.时候图书区由于没有人光顾,三个幼儿无所事事,没有进入角色,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也很少,但当老师适时的介入游戏后,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老师用征询式的口吻给出新的合理建议,把幼儿从游戏的机能性动作引入想象的情节,将独自性游戏引导到角色之间合作沟通的层次,使之成为幼儿主动的行为。

  策略:

  1、我们要及时增添贴近孩子们生活和孩子们感兴趣的图书。在其他的区域里也要及时更换或增加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和积极参与的兴趣。

  2、通过教师适时的介入交流,让大家充分发言,并寻找更多的符合游戏内容的方法和建议,教师在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适时介入能启发幼儿将主题情节深入下去,增强同伴间的互动合作和沟通。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13

  观察时间:20xx年2月6号上午

  观察实录:

  午餐前,我特地提醒朱紫嫣要去小便,她一个劲地说:“没有尿尿。”我怕引起她紧张,没有强迫她去。到了吃饭的时候,朱紫嫣拿着小勺,目不转睛,神情有点呆滞。我摸了一下她的裤子,全湿透了,地上还有一滩尿。她看着我,很不安的样子。于是我安慰她说:“没关系,下次想尿尿的时候别害怕,要马上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帮助你的。”她紧张的`神色缓和些。我帮她换上干净的裤子,让她继续吃饭。

  观察分析:

  朱紫嫣憋尿、尿裤的现象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得了,老师不能着急,当发生尿裤的时候,也不能责怪她,要宽容她,理解她,允许她有反复的过程。当然,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是老师应该面临的问题。

  从对朱紫嫣的个别教育中,我们认识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做到:① 认真观察幼儿,获取其行为表现的特点;② 深入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③ 教育应有耐心,企图通过一次教育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现实的;④ 必须立足于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要我们教师拥有一颗热爱孩子的爱心,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不管孩子已形成什么样的不良习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篇14

  情景再现:在一次餐后活动中,孩子们用橡皮泥做了好多甜点:有的孩子做了蛋糕,有的孩子做了饼干,有的孩子做了曲奇饼,真是五花八门。小朋友以蛋糕师傅的身份推销自己的甜品。经过几轮推销,小佳上场了,只见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托着一片小小的饼干,小步地走着。终于她走上台,还没开口,孩子们就哄笑起来:“哎呀,你看她做得饼干这么小,怎么吃呀!“"她做的真难看,也肯定不好吃,你们看我做了好几层,她只做了一层!"……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着自己得饼干,小佳的脸红红的,低着头,嘴角使劲地抿在一起,眼睛紧紧地盯着自己手中的饼干。

  读完这个案例,脑海立刻呈现出小佳那可怜兮兮、束手无措的样子,不禁情不自禁地想立刻安抚她的心灵。所以,如果我是小佳的老师,我会这样做:

  1、先安抚小佳受伤的心灵。

  我会对小佳很温柔地说:"小佳,你做的小饼干老师看看做得不错呢,小朋友们一定没有见过这样的小饼干,所以他们才这么说,你不要难过,他们这样说不礼貌,原谅他们吧。"这样的语言不仅可以安慰到小佳,让她感觉到老师对她作品的肯定。在孩子的心里老师的评价与夸奖要比同伴的认可份量重得多,从而减缓她受伤的心灵。二来从老师这样的语言中让小佳分清对与错,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一句原谅他们吧,让小佳明白宽容别人也能让自己感到不难过。这样的安慰,一定能抚慰小佳受伤的心灵,逐渐变得开心。同时还能帮助小佳建立自信。

  2、再面向全体展开讨论。

  展开讨论的目标是就事论事,通过讨论让孩子们懂得换位思考,宽容别人,并学会评价同伴的作品。我会告诉孩子什么叫"换位思考",虽然这个词语有些抽象,难以理解,但我会以最通俗的语言帮助孩子们理解,尝试着让孩子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体会别人的内心。让孩子思考"如果我是小佳,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情会怎样",这样的辨析与讨论,让孩子们觉得自己这样说小佳是不对的,还是不礼貌的。"宽容"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语,我会告诉孩子,宽容和原谅是差不多意思。告诉小佳应该原谅同伴,是因为大家是无心的.,他们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现状说了出来,只是同伴们还不会用婉转与好听的词语表达对别人的作品的评价与赏识,所以适当地宽容别人也能让自己快乐起来。这样的教育行为也是体现了"以小见大"的教育原则。以后老师更需要做的是,教给孩子评价作品的方法,告诉孩子评价同伴的作品,要用欣赏的眼光,宽容的心态和向别人学习的态度评价他人的作品,这何尝不是一种学习与做人的方式呢!

  3、保持后续活动的精彩。

  本次案例的发生由"一块小小的饼干"而引发,面对这块小小的饼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小佳的无所适从与难堪,同伴的不懂宽容,这些表象都为老师提供了教育内容与信息。除了上面老师的教育行为以外,在后来的教育行为中,我觉得还可以为孩子们欣赏各种甜点的图片,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了解甜点品种的多样化,同时感受到面点师的心灵手巧和甜点艺术,在欣赏中增强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这样做还可以帮助孩子在今后的活动中,通过借鉴制作出更好的游戏材料——点心。紧接着教师还可以生成一个美工活动,指导幼儿进行甜点制作,我相信孩子们做出的甜点一定会更好,小佳也会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最后教师再让孩子们采用蛋糕师傅的身份介绍自己的甜品,尤其是让小佳先介绍,这时的小佳一定会有一个赞新的、一个充满自信的小佳,还有一群慢慢懂得欣赏他人的孩子,这就是我们经过巧妙指导而出现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11-25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11-25

小班的观察记录11-22

小班观察记录11-01

小班观察记录10-01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精】02-10

(热)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09-09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范文03-15

[必备]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10-27

(热门)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