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

时间:2023-02-03 19:39:54 记录 我要投稿

【精】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1

  案例实录:

【精】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

  今天国际象棋活动的内容是学习摆棋。我声情并茂地讲着:“小小兵儿站前排,两辆车儿边上守,马儿驾驾站两边,两象依次两边站,保护中间王和后……”。边讲边巡回观察,只见袁淇奥小朋友瞪大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很专注地听着,于是我讲完后有意让他第一个来尝试摆王和后。当我一叫他名字时,他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马上收住了光,对我直摇头。我轻轻走过去一边握住他的两只手,一边柔柔地说:“我知道你一定能行,来大胆一点。”说着牵着他的小手走到棋盘边:“小朋友,我们来鼓励鼓励他”全班小朋友站起来,一边翘起大拇指指向他,一边说:Very,Very,Good”在鼓励声中,袁淇奥小朋友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回座位的时候都一蹦一跳的。

  案例分析:

  袁淇奥小朋友个性比较内向,脑子却很灵活,每次的'活动他都非常专注。只是每次叫他个别表现时却很腼腆,自信不够。所以说作为老师的我们学会观察每个幼儿很重要。这样可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及时作出调整,给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挖掘他们的潜能。在今天的活动中,最后全班小朋友用英文配合动作,给了他一个很大的精神鼓励,他的自信也完全被激活了,很快地完成了表现任务。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2

  观察记录:

  找到适合的方式去引导

  案例:活动结束后,小朋友都在喝水休息,有的在玩玩具,有的`在看书,也有的在抱娃娃,可是羽哲却坐在教师的小椅子上一个人拍着小手,让我觉得很奇怪,平时5分钟都难坐得住的,今日怎样就能坐得住呢小嘴巴里还在说着什么。

  我走过去仔细一听:谁来跟我拍拍手,谁来跟我坐神气。原先是在模仿教师呢。看到她这么认真我没有去打扰她,直到我请小朋友坐到自我位置上她才离开。

  分析与措施:

  羽哲小朋友平时在区角游戏时总是不停的更换游戏,没有耐心,可是她一向都很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我正利用了她这一点,在接下来的区角游戏中邀请她来到了表演吧模仿教师的样貌来带小朋友唱歌,她十分乐意的答应了,并且一向都没有离开过教师的小椅子,发现哪个小朋友不认真了还会学着教师的样貌去提醒她。

  所以我在想:这个方法不必须适合每个孩子,可是只要找到适合这个孩子的方式去引导她必须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3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1】

  案例发生的年龄班:新中班

  【案例】 豪豪买菜记

  今天,当区域游戏一开始,豪豪就很高兴的跑去华士菜场买菜了,菜场老板婷婷开始想要和他聊天。只见豪豪只顾自己闷头拣着菜,婷婷说:“这个是5块一斤。”豪豪:“好的。”于是拿着菜往秤盘里一放,还没问多少钱,豪豪又赶紧走回去拣了好多不同种类的菜,如竹笋、西红柿、胡萝卜等,一起放到了秤盘里,这时一旁的凡凡凑近一看,说:“怎么一下子买这么多种菜啊,老板怎么称啊?”豪豪:“那好吧,我下次少买点。”说着转身就走了,这时菜场老板婷婷发话了:“菜还没拿就走了啊!”豪豪听到后,跑回来一把抓住秤盘里的菜就走了。其他小朋友看见了,哈哈大笑……

  【分析】

  案例中的豪豪是我们班出名的爱哭幼儿,不管什么事只要不顺心就会哭,哪怕天热,他出汗了,自己一个人就在那哭,我们问他这样做对不对,他的回答几乎都是“好吧!下次不这样了。”而且经过观察发现豪豪的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较差。由此分析上述案例中,豪豪的表现是因为平时的社会交往积累太少,以及他的语言发展滞后,不管其他人问他,他的回答只有一种模式“好吧!下次不这样了。”

  【指导策略】

  1、教师的直接指导:从豪豪此次游戏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多让豪豪参与游戏,并在一旁给予正确的游戏指导,让其明白游戏规则;从豪豪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耐心的教育他改掉一句话模式的回答,使其在以后玩游戏时能与其他幼儿交流自如。

  2、幼儿同伴间的间接指导:给豪豪找一个好朋友,以组合的形式参与到游戏中,当然这个好朋友必须是语言表达能力、同伴交往能力发展较好,同时明白游戏规则的幼儿,带领豪豪参与游戏,通过平行的游戏角色,以间接指导者的身份帮助豪豪。

  3、家园合作:家长与教师应该很好的配合,只有家园合作,才能让豪豪进步。因为如果只是在园时教师的教育,到了家家长仍对其不教导,则我们老师教育的效果将不见效。所以,教育要家园同步进行。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2】

  过程:

  中午十一点半左右,孩子们安静地吃好了中饭,送好了餐具,他们开始自由交谈。我发现顾景灏和张凤桌上、地上都掉了一些饭粒,但他们都置之不理。

  我走到孩子中间说:“你们肚子吃饱了,现在坐在一起说说玩玩开不开心?”幼儿异口同声:“开心。”

  我又问:“那请你们找找桌子上地上的小饭粒,它们开心吗?”孩子被我问的一下寂静了,原本脸上的笑颜也消失了。有的转过头找桌上的小饭粒,有的低下头去找地上的小饭粒,发现没有就兴奋的说:“老师,我那边没有掉小饭粒。”“老师,我看到顾景灏那边有小饭粒。”“老师,你看,张凤掉了好多饭粒呀!” 被说的这两个孩子看了看我,就移开了视线,一副漠然不予理睬的态度。

  “掉出来的饭粒会开心吗?”

  “不开心。”

  我接着问,“为什么不开心?”

  孩子三三两两地回答:“因为,因为它们掉在桌子上了,我看到地上也有,还有的都被踩烂了。”

  “想一想小饭粒怎么会掉出来的,还被踩烂了?”我继续追问。

  “我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吃饭时掉出来的,他没有吃干净。”爱说话的薛晴连忙接话道。

  我肯定了她的答案,并将视线转向了顾景灏和张凤,问道:“请你们来说说你的饭粒是怎么掉出来的?”两个孩子支支吾吾的回答。我提示到:“你吃饭的时候小脚是怎么放得?身体朝向哪边?你的饭碗在哪里的'?”大家一起帮助他们找出了错的坐姿和吃饭方式。

  “那请你们想想办法,吃饭时怎样做才不会让饭粒掉出来?”

  顾景灏不语,张凤只是做了个鬼脸,于是我请大家想办法。

  有的说:“ 要吃得干干净净。”有的说:“吃饭不说话,饭粒掉了马上捡起来。”也有的说:“坐在椅子上,吃饭不能动来动去。”还有的说:“不能把饭碗拿起来吃,会倒出来的。”

  我问顾景灏和张凤:“你们觉得小朋友说的对不对?”

  他们点点头。

  那请你们来告诉大家:“吃饭该注意些什么才能不掉饭粒?一点一点的说,把话说完整。”张凤是个外向的孩子,先来说,在我的帮助下对刚才大家讨论的内容进行了小结,顾景灏最后也是断断续续的说了一遍。

  “好的,今天我们知道了吃饭时要怎么做不掉饭粒,如果不小心掉了,也应该马上捡起来,送进垃圾桶,否则会被踩烂,不卫生,我们要爱惜米饭,也要爱惜我们的活动室。”顾景灏和张凤也表示同意,以后会像今天讨论的这样做。

  分析及策略:

  每次吃中饭,总发现有个别孩子由于坐姿和吃饭方式不正确等原因,使得桌子上地上掉了一些饭粒,且他们不会自觉地收拾,几经善意提醒,效果都不佳。于是我利用餐后时间,及时就餐后的现场,来开展关于怎样吃饭不掉饭以及如何主动处理掉了的饭粒的谈话活动,更具感染力。中班孩子开始从自己的向他人的世界过渡,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采用孩子自我观察发现问题和同伴互助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找出问题的焦点所在,以及根据问题想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大家通过有意识地看发现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思考找出原因,通过集思广益想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过程想必会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有利于其今后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我想,我们的孩子就是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成长为一个个棒小孩!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4

  观察背景:

  美术活动绘画“我的好朋友”

  观察目标:

  了解幼儿的绘画能力水平

  观察过程:

  徐梓力选择用绿色蜡笔来画他的好朋友悦悦,在纸张的中下位置画了一个圆形表示头,随后画出五官,再画留的长发,纸张的下部没有空间了,就画了一个小圆,并涂满颜色,再画上肢。最后选择蓝色画了自己:先画头部,再用四条线表示四肢。

  悦悦选择粉色和棕色画了一个又一个的圆圈,加一条一条的线。

  希希用粉色画了头部,用黑色线表示头发,用绿色画了乐乐的眼镜和嘴巴。用棕色画了躯干,并用绿色、蓝色、肉色将躯干涂满,用四条线表示四肢,并将手、脚表示出来。希希笑着说:“乐乐,对不起啊,你的脸应该是肉色的我给你涂粉色了。”

  乐乐画了一个圆并用红色涂实,表示头部,但没有涂满。再用黑色画两个圆以示眼睛和耳朵,用黑色表示躯干,将上肢画在了头部。希希看见乐乐的画说:“乐乐,你怎么给我画六个手指了。”于是再画右边的时候乐乐画了五个手指。

  妞妞先画头部,选择肉色将圆涂实,画上眼睛、鼻子、嘴、耳朵,用黑色画了短的直线,“这是若禹前面的头发。”再画了马尾。紧接着用肉色画了躯干和四肢。再选择用浅绿、深绿色画出若禹穿的衣服、裤子的颜色(若禹当天穿的是灰色的衣服,深绿的裤子)“这里没有她衣服的这个颜色。”“那你给她搭配一个颜色吧。”再画了粉色的鞋子。

  观察分析与反思:

  中班幼儿正处于绘画的`象征期,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由此在绘画前先说好朋友身上的特征,再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认识人的身体轮廓,并用手先描绘一边再进行绘画,最后分享。

  梓力、乐乐两位小朋友能够观察到人物的特征,但是在绘画中不会考虑布局,在中间位置画一个圆表示头部,再准备画躯干的时候没有空间了,因此对画面的构图需要加强引导,对绘画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布。悦悦的绘画能力发展较晚,处于能够画封闭的圆阶段;希希能够依靠观察和想象把自己所看到的好朋友的形象进行描绘。对于绘画能力较强的妞妞开始进入了视觉写实期,开始以客观的观察去描绘自己的所见。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材施教。对于绘画能力发展较晚的孩子来说,加以引导他们去观察物象,提升美术的造型能力。鼓励幼儿多绘画。他们体验绘画的乐趣,感受同伴间的友爱。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5

  观察时间:第14周

  幼儿姓名:许智雨

  幼儿性别:女

  幼儿年龄:5岁

  行为过程

  计智雨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女孩,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错误时,她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在一次手工活动中,她做了一会儿,忽然向我报告说,小组长没发给她纸。我询问了值日生和她旁边的幼儿,都说发给她了。这次我没再像往常对校耐心地询问她,而是告诉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时候,每个人只有一张纸,剪坏了自己负责。有了这样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纸,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别人做手工。

  个案分析及措施方法

  分析:

  计智雨是个各方面发展较好的幼儿,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的感觉,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她在家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家长对她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即使她做错了事,也没有人对她说任何不是。长期以来,她不容任何人指出她所犯的错误,即使指出来,她也不承认。

  措施:

  1、 换位思考,移情训练:

  幼儿年龄小,很难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受。为了帮助她克服认错的不良行为。我利用她喜欢帮助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的这一优点,创设教育情境。当她发东西时,我特意请一名幼儿说自己没有收到。而她来告状时,我什么都没说。当她第二次发东西时,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到第三次时,计智雨心急如焚地来告诉我:“老师,那洋怎么会这样?明明是她不对,她却始终不承认,还说是别人不对。”我的精心安排在计智雨的身上有了强烈的反应。本来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却是不到别人的认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计智雨心理觉得很难过。我抓住她此时的`心理感受与她耐心地交流,告诉她:“以前你不也是这样吗?你做错了事,从来都不愿承认,还捡到别人身上。你想想看,别人会难受吗?”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通过这各方式,让计智雨换位思考,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觉。这样,她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也渐渐得以改正。

  2、 家园互补,共同纠错。

  我在离园时与她的父母交换了意见,让她们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并请她们配合老师,在家中也对孩子严格一点,犯了错一定要指出来。通过批评加讲道理,让她明白,并不是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但只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正,就是好孩子。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6

  活动描述: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来活跃了许多,再加上搬入楼房后,活动空间也大了,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小宣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老师在一起,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小宣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小宣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小宣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区时小宣在建筑去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醒醒正巧坐在小宣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小心挡住了小宣的.搭建,于是小宣就推了醒醒一把,结果手重了,醒醒哭着向我告状说小宣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小宣叫了下来,对他说:“宣儿,你为什么打他啊?”小宣说:“我没打他,他碰到我的楼房了。”我又问他:“你是不是想让他让开一些啊?”小宣点点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醒醒,还能怎么告诉他啊?”小宣想了想,对我说:“请你让一下行吗?”我笑了,摸着小宣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醒醒说,他不就不会给你告状了吗?”小宣点点头,对我说:“老师,我改了。”

  反思:

  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点评:

  教师在进行个别幼儿行为指导时,抓住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重在引导幼儿掌握积极的社会交往技能技巧。

  教师在反思中提到了中班幼儿在特定的年龄阶段社会交往的情况和特点,并且通过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和指导认识到:幼儿发生的部分侵犯行为实际上是由于幼儿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造成的,也就是说幼儿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社会交往。同时,教师的反思明确了面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的职责就是逐步引导幼儿掌握和积累丰富的社会交往技能技巧,尽量避免幼儿因为缺乏经验而产生的侵犯行为。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7

  背景:

  区角活动中增添了一个新游戏:小鬼超市。教师投放的材料有——超市商品广告纸、剪刀、胶水、本子若干,幼儿可以分类剪贴。为了体现层次性,我们创设了两种情境:爸爸喜欢的……,妈妈喜欢的……,我喜欢的……;零食,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其他。

  实录:

  我在教室里,正剪着“零食”“蔬菜”等字,佳佳开心地跑来:“李老师,你在剪什么字呀?”“我知道,这是‘零食’!”识字很多的超超帮我回答了佳佳的问题。“有什么用呢?”佳佳继续问。于是,我把我的意图简单地和佳佳说了一下。

  “哦!亲爱的李老师,你干吗不在字的旁边画一幅画呢?这样我们一看就明白啦!”佳佳似有无限感慨地说……

  反思:

  自主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是幼儿自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材料具有暗示作用和引导作用。材料提供的好,幼儿兴趣盎然,全身心沉浸于活动和探索之中;反之,幼儿则不感兴趣,区域活动很难深入持久地开展。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主人是孩子。

  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投放。“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一理念,已被幼教界同仁所接受。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每个区摆放什么?怎么摆?墙角如何布置?这些都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使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同,也更加爱护。反思自己的行为,“小鬼超市”只是我在主题背景下主观设计的区域游戏,并不是幼儿提出的,也不是因为有个别幼儿的需要而引出的.。也许,这一游戏也会深受孩子的喜爱,可深入研究其根本,也反映出我对区域游戏材料的提供,环境的创设与二期课改精神还有点距离,反映出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我觉得在实践中应该这样做:材料要给幼儿留有想象的余地,当孩子在使用各类材料时仔细观察了解孩子的想法,善于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材料,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在指导区域活动时,首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怎么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在此基础上因势力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逐步从“传授者,维持者,调解者”过度到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图文并茂——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暗示性。

  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要与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紧紧相连,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是区域活动的一大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应是孩子容易接受的。试想:当我把“小鬼超市”的材料投放进去后,孩子也许会对这些操作材料很非常感兴趣,但是很陌生,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办,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在上面乱涂乱画,乱剪乱放,情绪浮躁,影响了正常的操作与探索,显然这一些材料的提供还存在问题。如果每一种材料都需要教师解释的话,整个区域游戏就显得说教,缺乏自主性了。

  材料的投放应具有暗示性,让幼儿能根据自身经验看得懂,知道怎样操作材料,使材料符合本年龄段的幼儿,同时,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的需要,使区域活动内容和材料也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使区角材料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与材料尽可能贴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又要利于幼儿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循序渐进。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相比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主动学习,也是幼儿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活动区的材料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活动形式是让幼儿自主操作,但老师投放的材料不能随意,应在投放材料之前先预设教育目标,让孩子参与材料的投放,投放的材料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8

  实录:

  南门幼儿园的环境简洁、大气,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个性墙饰。最吸引我眼球的是这幅图片:看似不起眼的两个在沙滩上晒太阳浴的人,起初只是觉得他们身上的颜色有些怪怪的。再仔细打量图片发现——整幅图片的后面还有一张相同大小的图片,它的上面涂满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当有小朋友在后面抽动这张涂满颜色的图片后,人体身上的颜色也会随之而变化成不同的颜色。从而让小朋友可以直观的体验——人体在晒了太阳后皮肤会变成不同的颜色。而这个设计与他们这个班级的主题活动是有联系的,很有趣吧,真的很有趣!

  反思:

  其实,这样的墙饰创意很让人心动!当然在心动、诧异的时候想的更多的是:这么简单有趣的设计,他们是怎么想到了呢?

  环境的创设不单是单纯的布置环境,让环境以优美、童趣来吸引幼儿,更重要的是将活动主题融入环境当中,让幼儿不断的与环境互动,使环境体现主体内容,以此来吸引幼儿,自发地探索,自觉的参与到主体环境当中,发挥自身的潜能,让幼儿在探索、发现、认识、操作当中,获取经验,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我们一直说环境创设追求新颖有趣、游戏性强,能激发幼儿主动与环境互动,引起幼儿自觉在环境中探索的欲望。但是往往在具体设计中感觉巧妙、新颖不够,有时我们觉得做的很好了可是在具体操作后并不是很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看来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要吸取的是对自己可再利用的,可以二度创作的、能加入自我特色的可取之处。照搬的山寨版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9

  观察内容: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观察时间:20xx年3月24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对象:黄萍如

  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实例:

  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己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己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蔡冰茜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己座位较近的黄萍如、张旭琨、张莹这些小伙伴。

  这时我便听到黄萍如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给张莹两张呢!(范文网)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老师你带贴画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没看见,让幼儿自己应对问题。这时黄萍如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蔡冰茜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

  反思: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小事,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幼儿对同伴的分享,在心里上存在异议,觉得不平均,从而产生矛盾,她希望教师与同伴进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这是本班级常见的告状行为,同时也是幼儿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后的告状行为,以此下去,会养成幼儿自私自利的品德。

  应对措施:

  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也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己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情况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一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10

  观察目的:如何有效地对内向幼儿进行鼓励、欣赏教育。

  背景记录

  聪聪是个平时不爱说话、不惹事的小男孩,自理能力较差,剪刀、画画等更是他的弱项,他总喜欢呆在老师不注意的地方,他也不太喜欢和大家交流,有时会自言自语。晨间锻炼、做操时,总会发现他的一些动作不太协调,即使教师进行了个别指导,他的进步也不大。一次,在早晨科学区活动时,发现他一个人很快就把数物配对的练习正确完成了,让我感到很意外。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继续观察,发现他对于数学掌握的比较好,基本都能独立完成练习。

  分析与评价

  该幼儿从不爱积极表现自己,只是安静的管好自己,遵守常规。对于教师提出的建议,他也只是安静的接受,不置可否,所以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个慢半拍的`孩子。但是意外的发现,使我一下子醒悟了,这个孩子也有聪明的一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措施及效果

  我及时把他的练习展现给大家看,并当众表扬了他,奖励了五角星,他的脸蛋洋溢着无比的自豪和快乐。在以后的科数活动中,即使他不举手,我也会请他单独回答问题,果然他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些肯定无形中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而我也会利用单独交流的机会鼓励他在其它方面加强练习,并通过家校联系告知家长孩子的进步,以及提出努力的方向,他的家人也很配合,在家培养孩子对画画、剪纸的兴趣。现在,他在其他活动中都会积极地动脑发言,而我也发现他还是个视野较开阔的孩子。他还会主动告诉我,在家里一直有进行画画、手工活动等。在班级里,他的身影逐渐活跃起来,周边交流的朋友也逐渐多起来了,我们共同期待着他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11

  背景:

  “可爱的动物”主题正在进行中,歌曲《小蝈蝈》是其中的一个预设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对小蝈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议论纷纷。于是,我借此开展了“信息交流活动”,满足孩子们好奇、探索的兴趣。

  实录:

  在音乐“小蝈蝈”的活动过程中,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歌词内容,我请他们和好朋友一起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小蝈蝈的秘密。

  涛涛、榆榆和天意三个好朋友围在一起交流着:

  “我见过的蝈蝈比蟋蟀大,它有两条粗粗的大腿。”

  “对,我奶奶到菜场也给我买过一只蝈蝈,蝈蝈喜欢吃毛豆,我养了好长时间呢。”

  “我舅舅以前给我买过蝈蝈,它的叫声很响。”婧涵轻声地对旁边的`晨晨说到。

  “我家里有一只蝈蝈,妈妈每天到菜场买毛豆和青菜回来喂它。”晶晶跑来说到。 “是吗?那你能不能把它带来给大家看看?”我鼓励晶晶把蝈蝈带到幼儿园。

  孩子们对蝈蝈很感兴趣,为什么不把它扩大作为一次信息交流活动呢?

  于是活动结束时,我就鼓励他们回家查找相关的资料。

  第二天,婧涵在妈妈的帮助下,上网查找到了许多关于蝈蝈的生活习性的资料和图片;奇奇的爸爸在网络中下载了一段饲养蝈蝈的录像,非常生动形象;涛涛妈妈将不同种类的蝈蝈图片制作成了PPT;晶晶把自己养的蝈蝈也带来了……我将孩子们带来的资料布置成版面,并将电子资料安装到电脑中,让孩子们自由观察。

  一下子有这么多关于蝈蝈的资料,孩子们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都围在版面和小电脑旁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

  “你们看呀,蝈蝈的后腿很粗,它一定能跳很远。”

  “原来还有黑色的蝈蝈呢!”

  “妈妈告诉我,蝈蝈喜欢吃西瓜皮。”

  “爷爷说蝈蝈最喜欢吃毛豆和丝瓜花了。”

  “对,对,除了毛豆和丝瓜花,蝈蝈还喜欢吃苹果、米饭呢,很好养的。”

  “蝈蝈其实不会叫的,它的声音是背上的翅膀不停地振动发出来的。”

  “是吗?我原来还以为蝈蝈是用嘴发出叫声的呢。”……

  反思:

  1、作为教师除了有计划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的信息以外,还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及时抓住一日活动中孩子们共同关注的、有价值的信息,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给予回应。在学唱歌曲“小蝈蝈”时,发现大部分的孩子对蝈蝈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于是我调整第二天的教学计划,鼓励孩子们回家请父母帮忙一起收集相关信息,再带来交流。

  2、教师应该重视为孩子创设开放、宽松的活动环境,让孩子们自由、大胆地表达、交流信息,以此来激发孩子自主观察、探究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发展。为此,我将孩子们带来的资料、实物布置成版面,把电子资料保存到电脑中,并让孩子们自由地观察、交流,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信息。

  3、教师、家长和幼儿是一个合作的团体,家长是教师的教育伙伴。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我们非常注重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因此家长们也十分支持和引导孩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们的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很快就收集到了各种蝈蝈的相关图像资料,使孩子们能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蝈蝈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获取了丰富的信息,得到了发展。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12

  紫涵小朋友各方面非常优秀:聪明、活泼、懂礼貌,好奇心强,无论对什么活动总有创新精神,喜欢表现自己。为此,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和表扬,是每个老师心目中的最爱。在家呢,独生女,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任其摆布,从而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和唯我独尊的不良品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会谦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孩子谦让是我们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取的成功相当重要。

  观察实录:

  今天的操作活动是用橡皮泥装饰《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动开始,我先给孩子展示了示范画及制作过程,激起孩子兴趣后,便给每个小组发下材料进行操作,当发到第三组时(紫涵那组),操作盒刚放到桌子上,紫涵‘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们认真的操作着,都忙着为自己设计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装饰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辫子等。这时,三组的书展告诉我:“老师,我们这组的黑色橡皮泥不够用,”“为什么?”“紫涵自己都拿着,不给我们用,”三组的孩子齐声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块大的,我一再强调要轮流用的。当我问紫涵时,她竟然认真的说:我还没用完。

  实施措施与效果:

  面对紫涵的行为,我先是采用了说服教育,讲道理:让她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让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有的权利,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来就不多,如果轮流用是完全可以的,你要装饰眼睛、头发等,但别的小朋友也要装饰啊,假如别人也这样都自己拿起来的话,你怎么用啊?接着又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话,紫涵好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便拿过操作工具(塑料小刀),从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块,然后把大的一块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说:“我们每人切一小块一起用吧!”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操作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予孩子。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因为是一个,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

  所以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家园共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首相要以身作则,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应及时给予鼓励,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让孩子懂得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受欢迎的;作为老师,我们应将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及时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13

  观察对象:

  艺艺

  幼儿性别:

  男

  观察时间:

  20xx年x月x日

  观察实录:

  这天我班的教学资料是‘印点子。要求幼儿掌握数与物对应的概念。当我出示第一张数字卡片时艺艺就站起来叫到;‘我明白,我明白’我用语言及时提醒他,说话要举手。当我出示第二张卡片时他有叫到;‘教师,我明白。’我又提醒了他。之后,我又问了个问题,艺艺依然叫到;教师,我明白,我明白。

  观察分析:

  艺艺是个爱动脑筋,要上进的孩子。但比较爱动,老是坐不住平时教师和他讲的'道理他都懂,也明白自我做的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自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可能和幼儿的年龄特征有关系吧。

  措施:

  1,首先要让幼儿了解到自我行为的不足,再从语言与行动上纠正幼儿。

  2,幼儿较小,行为易反复,所以要从日常生活中教育。

  3,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14

  同情心作为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同情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专门教育活动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县口: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从发展幼儿的同情认知,激发幼儿的同情体验,促使其产生同情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随机地对幼儿进行同情心的教育,强化幼儿的同情行为,从而使幼儿一时的、个人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一次,一个幼儿摔倒了,30多名幼儿中,只有两名幼儿能主动询间同伴疼不疼,并给他揉伤,其他幼儿或不知所措,或无动于衷,或在一旁嬉笑。有的幼儿不仅不扶,甚至还说:"谁叫他不小心!"也有的说:"让他自己起来川

  有一次吃饺子时,娇娇小朋友说:"饺子太烫,没法吃!"旁边的幼儿紧接着说了一句:“烫死你!”

  小朋友在一起玩,张怡听小朋友不知为什么哭了,当时只有两名幼儿走过去间她怎么了,其余幼儿都视而不见。

  这一件件真实的"小事"说明:幼儿的同情心相当缺乏,因而导致了幼儿同情行为的严重缺乏。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万面的,有的是因为家庭教育中片面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勇敢精神,而忽视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有的则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懂得别人也需要自己的关心,帮助。

  针对以上情况,在教育中就把同情认知、同情体验及同情行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一、同情认知的培养

  具有同情认知是产生同情情感和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引导幼儿观察什么情况会让别人难过,别人什么时候需要自己的帮助。比如:有的小朋友生病了,很难受,他希望别的小朋友能关心他,有朋友摔倒了,别的小朋友不应该站在旁边看,而应该把他扶起来,并帮助他拍拍身上的土,间问他疼不疼。我们还随时引导幼儿关注困难者,帮助他人,如看到有的小朋友玩玩具时,就应该邀请他一起玩,对于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小朋友不能嘲笑他。说他"笨,而应该耐心友好地去帮助他。

  二、同情体验的培养

  同情情感是同情行为的内在动机,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唤起幼儿内在的情感体验。首先,我们以身作则,对需要关心的幼儿予以安慰""和关怀,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吴安倪的父母有时在外工作,孩子的情绪不是很稳,爱哭,我们就常常亲切地安慰她,搂搂她,亲亲她,告诉她老师很喜欢她,这样一来不仅使吴安倪的情绪有所好转,也使别的幼儿受到感染。其次,我们还设计了"他摔到了"。他为什么哭?""我来帮助你"等活动,运用角色转换、移情等方法引导幼儿体验当自己处于他人的情况时的情感、愿望。例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别人怎么做;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别的小朋友怎样对你;如果你不会做游戏或做不好,你希望别的小朋友不埋你,笑话你,还是帮助你?从而让幼儿更好地体验,理解他人的情感,知道自己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该怎么做。

  三、同情行为的培养

  同情行为是同情心培养的根本目的,在幼儿获得了同情认知,产生了同情情感后,我们应引导幼儿把同情认知、情感落实在行动上,教给幼儿响应的积极的行为方式。我们发现幼儿的同情行为方式,如: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全班小朋友都去扶他,结果挤成一团,而没有人想到采用其他的安慰万式,看到一个小朋友哭了,好几个小朋友都掏出手帕为她擦眼泪,反而弄得那个小朋友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导幼儿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别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对摔倒的同伴的关心和帮助,于是幼儿想出了为他掸土,搬椅子请他坐下,询问他疼不疼,为他揉腿等等万式。同时我们还创造机会让幼儿实践,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关心,友爱行为,适时强化他们的好行为。

  总之同情心的培养对孩子的意义是很大的,在时间中使幼儿能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15

  观察记录内容:中班第一学期11月初的娃娃家游戏人员情况描述:娃娃家人员有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和宝宝5个人,这是一个完整的家庭。

  一.当天活动情况观察记录:

  (一)游戏中的奶奶和爸爸:

  奶奶在卫生间涂香粉,打扮后出门去银行取钱,然后回家,和爸爸一起在客厅整理家里的冰箱。爸爸今天就是对着冰箱操作,按要求放物品。爸爸由开始的一个人随着奶奶的加入变成两个人整理冰箱,两人你放一个,我放一个,安安静静、认认真真操作。

  (二)游戏中的爷爷:

  爷爷在厨房使用橡皮泥做菜,他至始至终使用橡皮泥做不同的菜,然后放在身旁,不给妈妈烧,也不与任何人交往。

  (三)游戏中的妈妈和宝宝妈妈在煤气灶上烧着自己用橡皮泥制作的一盘豆豆,不时地倒水给家里的宝宝喝。(宝宝是一个女孩扮的)当妈妈烧好饭菜放在桌上时,发现宝宝不在家。看到正在观察记录的我(老师),就对我说:“宝宝怎么一个人出门了?”……她把宝宝从超市接回家了,让她一个人吃饭。然后自己去超市了。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瓶酸奶。她做了个开瓶的动作,把酸奶给宝宝喝。宝宝接过酸奶,放在嘴巴前,头往后一扬,做了个喝酸奶的动作。妈妈等宝宝吃完酸奶,把酸奶瓶扔在一边。然后进房间整理床铺。

  宝宝吃完东西,到卫生间刷牙、洗东西。

  妈妈整理好床铺后出门了 ,她去银行取了钱,在超市买了一串项链回来。妈妈把项链戴到了奶奶的脖子里。奶奶很高兴,对一旁记录的我说 :“这是妈妈给我买的项链!”

  二.分析:

  (一)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

  1、熟悉娃娃家游戏娃娃家是从小班就开展的角色游戏之一。幼儿在自身的游戏中及老师的间接推动下不断发展着游戏情节。现在的娃娃家,家庭环境创设与基本设备较齐全,人员相处较和谐。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角色意识较强,行为与自身身份比较符合。

  2、对橡皮泥制作熟悉并非常喜爱结合近阶段“菜“的主题活动,我们在墙壁上呈现了很多用橡皮泥制作的菜以及点心制品照片,大部分作品是以步骤图制作过程呈现的,利于幼儿观察与学习,同时撤掉了现成的塑料类食品,提供了各色橡皮泥以及辅助材料若干。我班使用橡皮泥的能力比较强,会搓、敲、拍、捏、团等多种泥工技能,并且在一些泥工集体性活动中学习过几种菜的制作。现阶段,幼儿很喜欢使用橡皮泥制作。

  3、很熟悉小超市游戏小超市也是在小班后期开设出来的。娃娃家与小超市之间经常有往来,对超市物品有什么,如何买卖等熟悉。

  (二)活动中的具体困难指向1、不太熟悉人扮演的宝宝游戏角色,有时会出现问题由于进入中班,班级不在提供布娃娃活动器材,家里的娃娃就有孩子自己扮演。在扮演过程中,有时的宝宝行为能与角色吻合没,有时还不能吻合。从今天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今天娃娃家游戏中的妈妈和宝宝都是很能干的'人。宝宝自主性很太强,总是喜欢一个人去外面游戏,导致游戏行为与宝宝身份不符合。

  2、一家人有合作的行为,也有独自游戏的行为这主要是幼儿本身游戏水平的强弱以及与性格有关系。因为娃娃家的爷爷和爸爸都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就不太喜欢交往,而妈妈和宝宝平时就是很活跃的孩子。

  3、冰箱物品过多我发现家里为幼儿整理的冰箱物品过多,导致家人只专注操作,而没时间交往,产生其他行为。

  4、幼儿自行解决问题较弱,总喜欢求助大人(三)帮助儿童突破游戏的措施1、利用活动后的分享交流提升游戏相关经验活动后的分享交流中,就“宝宝可不可以独自出门”的问题,我请幼儿进行讨论。最终,他们统一了要求。小孩子宝宝不可以一个人出门,大孩子可以一个人去离家很近的超市买东西,但不能去银行取钱等活动。

  2、结束活动后撤走部分冰箱内整理的物品今天游戏结束后,我把冰箱内其中一部分相似发展要求的物品撤走,这样可以促使幼儿不得不在完成后进行其他活动。

  3、游戏过程中的及时暗示幼儿发现老师在场时,总喜欢与老师交流。所以,老师根据幼儿游戏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

  当这位妈妈发现宝宝不在家时,询问我是否要外出把宝宝找回家。我反问她:“哎呀,你家宝宝那么小怎么一个出门啊?我家宝宝出门总是由大人陪着才出门的。”她回答:“那我去找了!”我连连点头。“妈妈快速跑出去了。不一会,妈妈拉着宝宝的手回家了。

  4、关于合作与独自游戏的问题以及求助的问题继续观察因为考虑幼儿年龄特点,这些行为出现是正常的,不必操之过急地去引导与解决。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11-20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精选03-10

幼儿园的中班观察记录04-26

中班观察记录11-10

【推荐】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02-03

区域观察记录中班10-26

中班活动观察记录11-03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08-26

中班个案观察记录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