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

时间:2022-12-10 16:58:14 记录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

  一、个案情况介绍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

  邬意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姥姥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老人没有文化。孩子父母虽然都是机关工作人员,但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二、观察时间:20xx年3月2日——3月31日。

  三、存在的问题。

  1、心理脆弱。

  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姥姥不来接他,他也哭。

  2、自理能力差。

  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叠被子,他不会叠,也哭;让他学着做值日,他说不会,让他跟小朋友学,他也哭。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据的邬意韬姥姥讲,邬意韬的妈妈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长大后就改掉了原来的毛病。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姥姥帮忙,姥姥不在身边,他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邬意韬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提议小朋友们不要吓唬他,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和邬意韬开玩笑的少了,和他争玩具的几乎没有了。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邬意韬记忆力非常好的条件,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复述故事,请他朗诵儿歌,慢慢地他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

  4、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邬意韬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如何叠被子,如何做值日,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六、教育效果。

  两个月以后,邬意韬有了明显的进步。

  1、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叠被子,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邬意韬的奶奶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从中我更坚信了这一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你用心了,所有的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2

  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回应过程:

  区角活动时,杨晨曦和何梓炀一起玩搭积木,杨晨曦不答应:“你很笨的,什么都不会,我才愿意和你一起玩!”说完还冲着杨晨曦瞪眼。杨晨曦委屈极了。陈樽岳走过来拉了拉杨晨曦的手说:” 何梓炀你怎么这么骄傲,这样说别人是没有礼貌的老师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的,晨曦吃饭就比棒!而且他很有爱心,经常帮老师做事情,我愿意和他做朋友!”说完陈樽岳拉着杨晨曦走了,留下何梓炀站在积木旁边发愣。

  评析与反思:

  5岁的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任何过高,过低或其他不恰当的评价都是对孩子有害的,设计情景,给幼儿以表现自己的能力,特长的机会,让孩子们通过竞赛,如叠被子比赛、跳绳比赛、折纸比赛等,看到自己别人好的、强的一面,从而增进对自我的积极体验,增进对自己的认识,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特别是要帮助那些做事不积极主动,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经常被别人忽视的孩子。给予机会展示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自己在同伴中是很有地位的。同时也让那些过分自信的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虚心向他人学习。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3

  一、情况摘述

  王其森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园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他进行了如下观察:

  观察1:自选图书时,王其森总是总在小椅上,不肯去选图书,只是吸手指头。

  观察2:吃饭时,王其森把最爱吃的炸肉吃没了,可能还想要点,他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老师问他,他只简单的重复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

  王其森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暇照顾孩子,王其森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爷爷没文化,不会说普通话,教育的方法也不好,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能力也不强,孩子的学习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他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一阵耻笑,时间一长,他更加难以启齿了。

  三、教育策略

  1、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与教师的距离。

  首先向他介绍了班上的三位老师,我们多给他创造与老师接近的机会,并让老师多于他交流,来园时牵牵他的小手,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眼神里有了光彩,早晨来到班上时不再扭扭捏捏了,不再拉着妈妈不放了,有时还能看见他高兴的笑脸。

  2、创造条件,让王其森多开口说话。

  一段时间以来,偶尔王其森冒出的一两句话,仿佛成来孩子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还特意模仿他的话语,经过一番情感渗透,孩子们的笑声减少了,为了能让他多说话,老师抓住与他接触的任何机会,多和他说话,“其森,你会自己穿衣服了”。 王其森说:“妈妈教我穿的。”“其森,你和小朋友牵牵手做游戏吧。”王其森说:“我想和林岗牵手。”只要老师说一句,他就会顺着你的语气说,话语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四、启示

  一个月来,王其森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每天来园不再哭哭啼啼了,有时还会闹一闹呢,语言交流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强,还能主动的参与集体活动。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他引导,让他快快长大。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4

  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者:

  背景:爸爸在上班,妈妈在家休息,下午偶尔打打麻将,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正在读小班,他们都住在岔路。却没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但他们都非常宠爱这个女孩子。胡余婷个子不高,性格内向,不爱讲话,上课容易分神,会做小动作。吃饭或者吃点心,是全班男孩中最慢的一个。问过家长,爸爸妈妈都说在家里还需要喂饭。如果大人不主动喂饭的话,他宁愿不吃饭,饿着肚子。爸妈也为这个头疼,因为明年下学期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发现孩子不能自理吃饭。她对老师说话永远轻声细语,跟玩得很好的小伙伴们会大声一点讲话,但不是大嗓门的。她偶尔玩得比较高兴时,会很融洽地和朋友一起玩。有时候在吃饭时,会自言自语,还会唱起歌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别人提醒他不要讲话,好像没有听到,仍只顾自己。

  记录: 片段(一)

  今天下午点心是红豆粥,阿姨把点心都已经盛好,孩子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开始吃点心。胡余婷也端着自己的小碗,拿着勺子,只是点心似乎对她很没吸引力。她用勺子在碗里不停的压着,逼出一点汤,翘起小嘴喝两口,接着再小勺子继续她的“游戏”,而这时,其它孩子的点心已经一半吃掉了。 为了让胡余婷快点吃,我提醒她:“快点吃哦!你看其它小朋友都吃了很多了,比赛谁先吃完哦!”刚提醒过后,她能用小勺吃两口,当老师转身后,她又开始了他新一轮的小动作了。这个时候吃的快的孩子已经一碗吃完了。 再次提醒他后,他仍然是老师注视时,吃两口,老师转身后,又开始不耐烦的一点一点的舀在勺子里,高兴吃一口,不高兴还倒在碗里。然后再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讲话,就是不见碗里的点心少下去

  每当老师不注意胡余婷,他就不吃,而当老师看着时,他是能够一口一口好好吃的,所以我停在他的面前,看着她。他注意到我在看他,认真的吃起点心,很快也能把碗里的点心吃完。

  采取的策略:

  1.多留意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及时发现问题,马上给予提示、鼓励、纠正。 2.针对孩子们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组织谈话活动。比如《我会吃饭》,讨论吃饭的益处,如何使自己吃得又快又好,使孩子们懂得好好吃饭的好处,逐步养成安静、正确、迅速吃饭的好习惯。并让鼓励班上的孩子互相进行比赛,抓住

  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有时采取适当的奖励来提高他的控制能力。

  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者:

  记录:娄玟京的午餐情况不容乐观,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开吃,最后一个结束,身上、桌上、地上一片狼藉不说,碗里的饭还能越吃越多(时间久了,米粒涨胖的缘故),到最后也就吃不完了。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地方就是娄玟京很爱喝汤,几乎是一小口饭就着一口汤,等汤喝完了,饭也就吃不下了。娄玟京也很挑食,喜欢吃肉,不爱吃蔬菜。只要是青菜、白菜、咸菜搭配炒起来的蔬菜,他一样都不吃,只吃大米饭,而且吃得很慢很慢。本来给他的米饭就是不多,老师也考虑到他个子小,胃口也小,所以盛的米饭不多,但还能吃到最后一名,也非常得佩服他。

  采取的策略:1、建议娄玟京开始吃一些健胃消食片,补锌补钙之类的保健食品,坚持每天喝牛奶。

  2、幼儿园午餐时间,我们也有意识地给他少盛一些,鼓励他尽量吃完,并奖励红五星;同时提出专心吃饭,不掉饭粒的进餐要求。

  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者:

  记录:星期三的中饭是蛋炒饭,小朋友很喜欢吃,都抢着蹭第二碗,而他的碗里的蛋炒饭却没有少下去过。

  到了下午吃点心时,点心是面条,我看到娄玟京吃的很快。其实他没有每次吃饭是最慢,只是她有点挑食,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吃的快一点。但如果不喜欢的,总是会东看看西看看有时还会找些小动作来做。一会儿用小勺压压饭粒,一会拿自己的发荚玩,当她在做这些小动作时,其它孩子已经吃掉一大半的点心了,饮食习惯方面不够好。

  采取的策略:1.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夸大其词,多在集体面前表扬,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老师的喜欢,从而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做到不挑食的坏毛病。

  2.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的教育有莫大的关联,应该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生活习惯,并与家长达成一致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家也养成跟学校一样的生活习惯,形成家园同步教育。

  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者:

  记录: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今天的饭菜还是很丰盛的,有豆瓣的肉末、炒青菜、番茄蛋汤,给大家盛饭了,到了娄玟京的桌子边了,心想:虽然这么丰

  盛,还是稍微少盛点饭吧,免得又浪费,于是,我只盛了半碗饭;待小朋友们洗好小手后大家都上桌了,娄玟京看了看桌上的饭菜,开心地大声叫了出来:肉末,我爱吃的!哈哈,不到一会儿,碗里的狮子头早已被他吃完,而饭、青菜和蛋汤却没动过,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看到他满口满口地吃起来,小半口的饭,再喝一勺汤,就这样,过了十分钟,青菜仍然没动过,我走过去对他说:“今天一定要都吃光,都吃光了,我发小贴纸,好吗?“嗯”,他点点头,十分钟后,我再次走过去看他的碗,汤已经喝光了,还有碗里大概还剩下两口饭,三口青菜的样子,

  倒进饭里,只要你再吃三口,就可以不吃了,但这三口一定要吃光,勺子放满,好吗?”“好!”他爽快地答应了,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三少吃光,碗里所剩无几……吹完后,我发了一张小贴纸予以鼓励。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5

  个案观察1

  “丁鹏,别插队”我站在活动室门口正在组织男孩子们饮水,幼儿个案观察记录。段阳阳手里拿着水杯也插口道“丁鹏,你这样不听话,会把老师累坏的”然后又向我“王老师,你不累吗?你也喝点水吧!”“谢谢!段阳阳”他的胖脸上马上乐开了花。

  个案观察2

  “高子清,你怎么了?”组织孩子们上完厕所回来。我正在弹琴,稳定孩子们的纪律,孩子们听到琴声也安静地开始听琴做韵律活动了,忽见段阳阳站起身走到前排俯身关切的向趴在桌子上的高子清“你不舒服吗?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告诉我,我去告诉王老师!”我也忙走过去问高子清怎么了。后来高子清身体有点不舒服。我忙带她去医务室作了处理。想多亏了这心细的段阳阳呀1

  观察3

  “阿奶,你过马路小心点,再见”段阳阳一边走向活动室一边向送他的姨奶叮嘱“这孩子真会关心人…”旁边的几位家长称赞到

  观察4

  早上我正在院子里带孩子们做操,忽然发现段阳阳抹着眼泪。不作操了。“怎么了?段阳阳”我过去问。他不做声。旁边看操的姨奶奶过来拉起他的手走出了队伍。做完操回到教室发现姨奶奶正在抚摸着他的头说着什么。我刚要问个究竟,姨奶奶冲我递了个眼色,拉我到一边说“作操时,他看见张辰喧妈妈亲了一下张辰喧走了,他可能又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心里难过了”姨奶奶眼圈红了,我的心里也酸酸的。我走过去对段阳阳说“来,让老师妈妈亲亲”亲了一下他的胖脸蛋说“来,当老师妈妈的小助手做值日生给小朋友发勺子去吧!”“好吧!王老师”他红红的眼睛乐成了一条缝。忙开了。

  观察5

  孩子们正在安静的操作数字游戏。忽听“嬉…”说笑的声音传开了。放眼望去。又是段阳阳!“段阳阳!”他咧着嘴巴笑嘻嘻地看者我低头开始操作了。但不一会儿他又动这个小朋友。逗哪个小朋友笑了…

  个案分析:

  段阳阳是个胖乎乎、个头较高的小男孩。入园以来姨奶奶就告诉我们老师。孩子生下没几个月妈妈就丢下他走了。因为爸爸和奶奶工作忙他一直由姨奶奶带者缺少母爱的段阳阳感情非常细腻,幼教之友《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也很脆弱。他很善良。也很有礼貌。懂事的他会在生活中主动关心周围的人。但在集体生活中他的自制力较差。集体活动中做小动作。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动作操作能力较差。因此对与这个纯真、可爱的小男孩既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有一颗细腻的母爱之心去鼓励安抚他娇嫩敏感的心。一面又要有老师的理智去发现引导他改正不足。

  教育措施

  1)与经常照顾他的姨奶奶沟通建议在家里作为成人尽量少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活缺憾。不要让孩子娇嫩的心中留下自己从小就没有妈妈。自己很可怜的感觉。因为母亲对他来言是不存在记忆的、更多的信息还是来自于自己周围成人的暗示。更何况家中爱他、关心他的人也很多。有时候可以通过故事等引导他知道虽然妈妈离开了自己。但现在有奶奶、爸爸、姨爷爷姨奶奶、姑姑等许多人也在爱他、关心他所以其实他也很幸福。应该听他们的话。努力做个好孩子。

  2)在园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生活中像一位妈妈一样引导他、关心他。也要保持老师的理智。发现引导他改进不足。促进他各方面健康的发展。如生活中多一点安抚、也不妨对他的进步以亲亲额头、脸蛋予以鼓励。对他的错误也应该认真、严肃指出。

  3)特别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如亲子活动中。老师可适当顾及他的情绪与他多结伴。或充当妈妈角色带他参与游戏。以避免孩子心中的敏感伤心。

  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段阳阳不再发生因为看到别的小朋友与妈妈亲热而伤心流泪的现象了。有时对个别新入园幼儿流泪找妈妈的样子还会关切的说“好了,咱们都长大了。想妈妈在心里想一会就行了。”集体活动中当管不住自己时为了赢得老师妈妈的喜欢他也会在老师眼神的暗示下控制自己的言行。本学期“礼貌儿歌朗诵会”上虽然有许多妈妈的身影以及与宝宝亲热的场景出现但段阳阳能微笑地认真参加活动。让来的奶奶姨奶倍感欣慰。是的,我也相信。我们的小小男子汉户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更加坚强、勇敢、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更加懂得育人育心。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6

  嫉妒是一种原始情感,婴儿期孩子看到母亲抱别的孩子,会哭闹。大些,看到与自己亲近的大人疼爱别的孩子时,会情绪失落,甚至会跑过去拉扯撕咬那个孩子,这就是早期的嫉妒。上了幼儿园后,幼儿与同伴的接触多了,进行比较的机会增多,要遭受更多嫉妒情感的折磨,嫉妒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下面我们摘取一些事例进行分析:

  事例一

  幼儿园里,老师正进行每周一次的小红花评比。静静看到别的小朋友陆续得到了奖励,自己却没有,开始不高兴了。等到老师给成成小红花时,他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成成不爱护玩具,还不好好洗手,不要给他小红花。”

  分析:

  对获得老师表扬的幼儿有敌对情绪。当同伴受到老师的表扬、奖励时,表现得不服气、不高兴,甚至当众揭发受表扬幼儿的缺点。

  事例二

  绘画活动结束后,老师把几个画得好的幼儿作品帖在小黑板上,让大家欣赏。下午放学时却发现有两幅画被撕破了,经过一番调查,原来是小娟做的。在老师耐心的询问下,小娟才说:“我不喜欢他们的画被贴起来。我也画得好,你怎么不贴我的?”

  分析:

  当自己不能拥有象同伴一样的待遇时,会因此产生嫉妒,他们会直接地将自己的不快归咎于自己所嫉妒的人和事,进而对之产生破坏、攻击,以发泄自己的怨气。

  策略

  1、尽量避免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环境刺激,正确评价每个幼儿。

  幼儿的评价水平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评价是以成人的评价为标准的,成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和谐、相互猜疑,或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别人、贬低别人,则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在幼儿园里为了鼓励幼儿,老师设置了小星星评比栏,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表扬:有的是爱学习的红星,有的是爱护玩具的蓝星,有的是进餐好的绿星,有的是爱劳动的黄星……恰如其分的评价使幼儿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

  2、转化幼儿消极的嫉妒心理。

  采取积极的方式使嫉妒的消极作用向积极方向转化。如文文看到评比栏里自己的星星比别的小朋友少,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说:“瞧,你已经有两颗星了,再有一颗爱护玩具的绿星就可以得到奖品了,加油哦!老师的话使文文看到了希望,并满心欢喜地为下一颗星而努力。

  3、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教育,如:讲故事、做游戏,使幼儿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可能各方面都胜过别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不能用不正当的、不光采的方式去获取竞争的`胜利。

  4、倾听孩子的心理感受。

  充当孩子的“知心姐姐”让孩子把自己的烦躁不安说出来,并理解他、谅解他,很多时候,成人微笑的眼神、清松的语调能化解幼儿的不良情绪,有效控制嫉妒心理。

  爱孩子是一种责任,原我们的这种健康的爱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永恒动力和发展源泉。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7

  情景描述:游戏时间到了,今天玩的是自主性游戏,小泽插的是“建构区”,他拿起了一些雪花积木,并且用雪花积木打了一个大圆圈,高兴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搭的”,我走过去,及时表扬了他:“恩,真不错!你搭得真好,再想想,把这个搭得更漂亮,好吗?”“好的”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并没有再去搭建,而是走到别人搭建的建筑前,看看你的,看看他的,再回头看看自己搭建的,我走过去,看着他旁边的涛涛说:“涛涛,你跟小泽一起合作搭建吧!你看,我觉得你的房子很漂亮,他的雪花积木也搭得好看,如果你们合作的话,相信你们的作品一定非常棒!”“好”!涛涛爽快地答应了,而小泽也低着头笑了笑。

  评析:作为老师的我们,面对这部分缺乏自信的孩子应该做到主动与其交流,并且可以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来鼓励孩子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今天,小泽能够有勇气走过来给我看他搭的圆圈,说明孩子有了一点自信,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功。相信多给他鼓励和信心,他会变得更加自信。面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我进行了及时的鼓励,并且请来了能力较强的涛涛与他一起合作搭建,这样的方式也是让他在和同伴一起合作搭建的同时相互之间有语言上的交流,也是为了提高他的发展交往能力。从今天游戏的方面来看小泽,还是进步很多的,能主动抛过来跟我交流已经跨出了很大的一步,开始和同伴交往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相信进过接下来的继续观察,孩子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8

  观察幼儿对象:刘涛

  性别:男

  观察时间:20xx.02.2

  观察环境:教室中三班

  观察目的:培养刘涛耐心的学习习惯

  观察记录:刚开始学写数字1时,刘涛表现还不错,用心地用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着。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耐烦,坐不住,四处张望着,看到我正在看他,他连忙低下头之后写。我适时表扬了刘涛。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转了过来。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能不能把数字1写得又漂亮又工整。”结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个呢!

  分析:刘涛每次群众活动时总爱说话,不认真听讲,更别提独立完成任务啦。此刻,他能够在我的提醒或帮忙下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完成任务。每次只要他完成某项任务,我总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虽然刘涛此刻还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关注下,短时间内能够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必须提高。

  措施:

  1、不要过分批评,应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帮忙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透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业。

  3、对他这样的孩子,布置的任务应当从易到难,让他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9

  观察时间:20xx年2月6号上午

  观察实录:

  午餐前,我特地提醒朱紫嫣要去小便,她一个劲地说:“没有尿尿。”我怕引起她紧张,没有强迫她去。到了吃饭的时候,朱紫嫣拿着小勺,目不转睛,神情有点呆滞。我摸了一下她的裤子,全湿透了,地上还有一滩尿。她看着我,很不安的样子。于是我安慰她说:“没关系,下次想尿尿的时候别害怕,要马上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帮助你的。”她紧张的神色缓和些。我帮她换上干净的裤子,让她继续吃饭。

  观察分析:

  朱紫嫣憋尿、尿裤的现象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得了,老师不能着急,当发生尿裤的时候,也不能责怪她,要宽容她,理解她,允许她有反复的过程。当然,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是老师应该面临的问题。

  从对朱紫嫣的个别教育中,我们认识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做到:① 认真观察幼儿,获取其行为表现的特点;② 深入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③ 教育应有耐心,企图通过一次教育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现实的;④ 必须立足于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要我们教师拥有一颗热爱孩子的爱心,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不管孩子已形成什么样的不良习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0

  时间 20xx、11、23

  班级 中3班 观察对象 王欣怡 记录人 姚燕波

  题目 王欣怡吃饭、吃点心为什么总是最后一个

  观察与记录

  欣欣,一个乖巧、能干的小姑娘,做事有条不紊,特别是画图画很有耐心。只是在吃饭和点心时表现出不耐烦,一会找点东西玩,一会用勺子挑着米玩。今天点心时又是如此,特意记录下她的一些细小活动。

  点心都已经盛好,孩子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开始吃点心。欣欣也端着自己的小碗,拿着勺子,只是点心似乎对她很没吸引力。她用勺子在碗里不停的压着,逼出一点米汤,翘起小嘴喝两口,接着再小勺子继续她的“游戏”,而这时,其它孩子的点心已经一半吃掉了。

  为了让欣欣快点吃,我提醒她:“快点吃哦!你看其它小朋友都吃了很多了,比赛谁先吃完哦!”刚提醒过后,她能用小勺吃两口,当老师转身后,她又开始了她新一轮的“游戏”——拿下她头上的发荚开始玩。这个时候吃的快的孩子已经一碗吃完了。

  再次提醒她后,她仍然是老师注视时,吃两口,老师转身后,又开始不耐烦的一点一点的舀在勺子里,高兴吃一口,不高兴还倒在碗里。然后再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讲话,就是不见碗里的点心少下去

  每当老师不注意欣欣,她就不吃,而当老师看着时,她是能够一口一口好好吃的,所以我停在她的面前,看着她。她注意到我在看她,认真的吃起点心,很快也能把碗里的点心吃完。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1

  幼儿园大班个案记录:谦让

  观察老师:

  观察班级:大二班

  观察对象:

  性别:女

  观察时间:20xx年1月22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背景:

  紫涵小朋友各方面非常优秀:聪明、活泼、懂礼貌,好奇心强,无论对什么活动总有创新精神,喜欢表现自己。为此,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和表扬,是每个老师心目中的最爱。在家呢,独生女,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任其摆布,从而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和唯我独尊的不良品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会谦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孩子谦让是我们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取的成功相当重要。

  观察实录:

  今天的操作活动是用橡皮泥装饰《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动开始,我先给孩子展示了示范画及制作过程,激起孩子兴趣后,便给每个小组发下材料进行操作,当发到第三组时(紫涵那组),操作盒刚放到桌子上,紫涵‘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们认真的操作着,都忙着为自己设计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装饰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辫子等。这时,三组的书展告诉我:“老师,我们这组的黑色橡皮泥不够用,”“为什么?”“紫涵自己都拿着,不给我们用,”三组的孩子齐声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块大的,我一再强调要轮流用的。当我问紫涵时,她竟然认真的说:我还没用完。

  实施措施与效果:

  面对紫涵的行为,我先是采用了说服教育,讲道理:让她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让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有的权利,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来就不多,如果轮流用是完全可以的,你要装饰眼睛、头发等,但别的小朋友也要装饰啊,假如别人也这样都自己拿起来的话,你怎么用啊?接着又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话,紫涵好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便拿过操作工具(塑料小刀),从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块,然后把大的一块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说:“我们每人切一小块一起用吧!”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操作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予孩子。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因为是一个,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

  所以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家园共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首相要以身作则,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应及时给予鼓励,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让孩子懂得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受欢迎的;作为老师,我们应将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及时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2

  对话与交流

  欣欣不是吃不下碗里的点心,而是没有耐心吃。她在吃点心时,总是会找些小动作来做。一会儿用小勺压米汤,一会拿自己的发荚玩,当她在做这些小动作时,其它孩子已经吃掉一大半的点心了。饮食习惯方面不够好。 但在老师的提醒和督促下,她还是能够独立、迅速、正确的使用小勺吃完点心的。

  问题一:

  师:欣欣,快吃哦!其它小朋友都吃掉很多了,比比看,谁会第一个吃完。

  幼:看看我,迅速吃掉两口点心。

  当我转身照料其它幼儿时,欣欣又继续她自己的游戏了。并没有把比比谁第一的事放在心上。

  问题二:

  师:欣欣,看×××小朋友已经吃第二碗了,你的点心还是那么多,要怎么做呢?

  幼:我会吃的很快。(立刻吃了两大口)老师,你看,我吃的很快。

  师:老师看到了,希望老师不看的时候你也能吃得一样快。

  幼:恩

  问题三:

  老师转身照料其它幼儿,欣欣又不吃了,玩玩勺子,讲讲话。

  师:欣欣,老师一不看你,你就不吃,这个习惯可不好哦!老师看和不看要一样吃得快。如果你今天不是最后一个吃完,老师会给你奖励小苹果贴纸。

  幼:(低头吃粥,不时的用眼睛看我一下,可能是在观察老师有没有看着她)

  当我一直看着欣欣时,她吃的很快,用勺很熟练,一口一口地吃,碗内桌面也保持的很干净,一碗点心三分钟内就吃完了。我适时的给了她奖励,并激励她,下次老师不提醒也要吃的一样好,老师还会奖励。

  反思与启示

  从这个案例中,我得到如下启示:

  1、多留意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及时发现问题,马上给予提示、鼓励、纠正。

  2、针对孩子们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组织谈话活动。比如《我会吃饭》,讨论吃饭的益处,如何使自己吃得又快又好,使孩子们懂得好好吃饭的好处,逐步养成安静、正确、迅速吃饭的好习惯。并让鼓励班上的孩子互相进行比赛,抓住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有时采取适当的奖励来提高他的控制能力。

  3、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夸大其词,多在集体面前表扬,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老师的喜欢,从而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4、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的教育有莫大的关联,我应该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生活习惯,并与家长达成一致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家也养成跟学校一样的生活习惯,形成家园同步教育。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3

  有时候思思不会,涵涵便帮助她折,最后,思思的长颈鹿也折成了,她很开心,和涵涵一起玩着。

  思考分析:

  折动物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我们提供了一些步骤图,但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常常会出现看得懂一些步骤,而无法全部看懂,所以常常完成不了作品。而能力强的幼儿看着步骤,有时也需要推敲一下才能完成,有一定的挑战。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关注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虽然是折纸,有了纸,有了步骤图,但缺乏层次,给一些能力弱的幼儿造成困难,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今天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涵涵和思思都是比较有耐心的孩子而且涵涵也比较乐意助人,所以在涵涵的帮助下两人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涵涵的成就感更强烈。但是如果遇到没有耐心的孩子,就会出现聊天,东张西望,放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差异性,不能一概而论,即便是很简单的材料,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因素,以幼儿为出发点。

  调整策略:

  1、在讲评中,将两人请上来,说说今天完成的作品,并和大家说说作品是如何完成的,表扬他们这种相互帮助的行为。

  2、在区域中投放了一些半成品,根据步骤图,教师事先完成几个步骤,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继续完成折纸,这样成功的几率可能会提高一些。

  3、和大家一起认识折纸过程中的常见标记。

  4、提供的动物步骤图教师可以有所选择,有难有易,方便不同水平的幼儿参考。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4

  观察时间:20xx年12月28日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恒恒和寒寒

  观察记录: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恒恒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帮教师做事,可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教师告状,说寒寒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寒寒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寒寒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时寒寒在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个性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恒恒正巧跑到寒寒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寒寒就大声地说‘你干嘛啊’,恒恒哭着向我告状说寒寒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寒寒叫了过来,对他说:“你对他怎样了啊?”寒寒说:“恒恒把我的积木弄倒了,我没有骂他”我又问他:“你知不明白他为什么哭呢”寒寒摇摇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气对他说话,那他以为你就生气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会哭。对吗”寒寒想了想,对我说:“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齐玩。”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你是最棒的!”

  反思: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潜力的缺乏。作为教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5

  观察目的 1.是否积极参与语言区活动,认真阅读故事书,并讲述故事。

  2.能否为同伴起到好榜样的作用。

  观察记录

  区域游戏开始了,我看见赵彻小朋友第一个搬着椅子走进了语言区,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地挑选着,一边挑选,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本书看过了,这本书也看过了……”当拿起《皇帝的新装》这本书时,迟疑了一会儿,并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他的表情和手势,他很想知道并读一读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了好一会儿。我及时过去告诉了他这本书的名字,他很开心,跟念了一遍书名后,认真翻阅起来,一边小心地翻阅着,一边轻轻地讲述……这时他看到金婉婉也搬了小椅子过来看书了,就连忙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我还可以给你讲一讲呢!”金婉婉愉快地点点头并坐了下来,于是他俩亲密地边看边讲了起来。

  游戏结束讲评的时候,我引导大家观察了一下她们看过的这本书,大家发现书的角都是平的,我及时表扬了她们,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能爱护书籍,看懂看好每一本书,并给了他们一朵漂亮的小红花。

  分析与措施

  这段时间随着优秀儿童读本不断投入语言区,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的积极性。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虽然他们喜欢看图书,但是还没养成看图讲述的习惯及爱护图书、有序翻看的好习惯。今天我抓住赵彻这个典型事例,及时让孩子们分享他看书的乐趣,并引导孩子学习他好的习惯和方法,还在集体面前对他进行了奖励,相信对孩子们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07-21

中班个案观察记录09-13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09-29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07-21

个案观察记录表07-21

个案观察记录小班10-25

个案追踪观察记录11-12

区域个案观察记录11-26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热】12-04

【推荐】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