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观察记录

时间:2022-11-25 19:13:39 记录 我要投稿

个别观察记录集合15篇

个别观察记录1

  幼儿基本情况:苗苗班有一个聪明且任性的小男孩。由于从小和奶奶一起长大,深受宠爱,要是有点事不顺他的意,便会不高兴,奶奶就会在一旁哄他,一边说:“那你想要啥呀?你说呀?你想咋办呀?”

  观察记录:今天进苗苗班时,孩子们都在安静的做蒙氏工作,突然听到一声喊叫:“老师,他抢我东西,这是我发现的东西,这是我的”一声洪亮的喊叫声打破了教室中的宁静,我寻声望去,是该小朋友。

  教育措施:老师把小朋友请到衣帽间,仔细地询问了情况,和他分析原因并讲明道理,使他明白应如何去解决问题才不影响别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把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加以鼓励、肯定,提高他们从小就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育反思:在家中,事事都有成人让着,一切都是自己的,有时,孩子不要家长都往手里递。而在幼儿园,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得到,还有人跟自己抢,更是生气。这位小朋友的过激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工作。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日常蒙氏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他是幼儿适应社会,顺利进行人际交往的所必要的行为规则。作为蒙氏教师,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应当帮助孩子区分和辨别哪些行为是受鼓励的,哪些行为应受限制。孩子的自由应以不损害集体利益为限度。当孩子出现任性、不守秩序、冒犯或打搅别人,对别人不礼貌等行为时,教师要做到立即制止,并给予恰当教育。教师要耐心地引导每一个孩子,使其内心渐渐地体会到纪律的涵义,理解纪律的意义。由理解而接受纪律,从而自觉遵守纪律。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热心、耐心地鼓励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个别观察记录2

  活动描述: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来活跃了许多,再加上搬入楼房后,活动空间也大了,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小宣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老师在一起,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小宣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小宣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小宣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区时小宣在建筑去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醒醒正巧坐在小宣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小心挡住了小宣的搭建,于是小宣就推了醒醒一把,结果手重了,醒醒哭着向我告状说小宣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小宣叫了下来,对他说:“宣儿,你为什么打他啊?”小宣说:“我没打他,他碰到我的楼房了。”我又问他:“你是不是想让他让开一些啊?”小宣点点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醒醒,还能怎么告诉他啊?”小宣想了想,对我说:“请你让一下行吗?”我笑了,摸着小宣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醒醒说,他不就不会给你告状了吗?”小宣点点头,对我说:“老师,我改了。”

  反思:

  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点评:

  教师在进行个别幼儿行为指导时,抓住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重在引导幼儿掌握积极的社会交往技能技巧。

  教师在反思中提到了中班幼儿在特定的年龄阶段社会交往的情况和特点,并且通过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和指导认识到:幼儿发生的部分侵犯行为实际上是由于幼儿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造成的,也就是说幼儿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社会交往。同时,教师的反思明确了面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的职责就是逐步引导幼儿掌握和积累丰富的社会交往技能技巧,尽量避免幼儿因为缺乏经验而产生的侵犯行为。

个别观察记录3

  观察实录:

  在游戏时间每个小朋友都在自己的游戏角里,玩着自己喜欢游戏。赵梓宇小朋友今天是在娃娃家的。游戏刚开始十几分钟,每个区角都开展的仅仅有条,很和谐的样子。可是,好景不长,一会儿就人来向我打小报告了。“老师,老师赵梓宇哭了。”我听了以后赶快跑到了娃娃家去看了看,看到赵梓宇小朋友坐在小椅子上正在抹眼泪呢,样子还真是很可怜呢。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哭了啊!为什么哭啊?”他边哭边说“是乐乐用手拉我耳朵……”看到赵梓宇边上坐着的乐乐小朋友,问到“乐乐你拉赵梓宇耳朵了吗?”乐乐看着我说“是的”我又问“为什么去拉赵梓宇的耳朵呢?”乐乐说“是她先抢我的烧饭的锅子的。”原来他们两个是因为一个烧饭的锅子才打起来的。哎,这两个人喜欢在一起,可是还经常打吵。

  分析与反思:

  赵梓宇小朋友平时玩的时候就经常和别的小朋友去争抢玩具和东西。时常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主要是不肯谦让,总是想着自己,就算是别人先拿到的东西也会去抢,而且什么都想要最多的,表现的很霸道很任性。

  具体措施:

  1、多与幼儿沟通希望幼儿能学会与别人相处时,要学会谦让,不能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要学会友好的与好朋友相处。

  2、教师及时的与家长沟通,交流,希望家长在家也能让幼儿学着和别人相处时,能谦让,家长不能一味的去宠爱,溺爱幼儿,要多与幼儿说道理,让幼儿懂得相处的乐趣,有朋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个别观察记录4

  观察实录:

  在学本领的时候,当别的幼儿在回答题目时,她和旁边的昊昊说起静静话来,我提示了她,她就默不作声,在接下来的发问进程中,她也积极举手回答题目,但是对需要论述为何的题目,她说不太清楚。第二个活动是美术活动《我的名片》,在欣赏讨论了各种名片以后,幼儿就开始自己设计名片,涵涵坐在任思琪的旁边,她看着任思琪画着爱心的漂亮的名片,她也这样画起来,我及时提示所有的幼儿,请按自己的想法来设计,比比看谁最有创意。等到完成作品时,涵涵的作品与任思琪的有众多雷同,只是任思琪在用色和绘画技能方面更胜一筹。

  分析与反思:

  涵涵平时的留意力不太集中,易受影响,在教育活动中也是,当她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时,她就会与同伴说静静话。涵涵平日里很喜欢画画,但是也是易受同伴影响,依葫芦画瓢,不利于其激起自己动脑筋,长此以往,致使她在论述事情的为何经常说不清自己思考的还不够。

  具体措施:

  1.活动中发现涵涵的留意力不集中,善意的提示,并在接下来的活动给予其回答题目的机会,鼓励其主动、专心参与活动。

  2.请她回答一些需要论述为何的题目,鼓励她动脑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但是成效尚不明显。

  3.在绘画活动中,发现她喜欢模仿同伴好的范例,缺少自己的创意,及时提示,但效果还不明显,需要多鼓励她的自信心,加强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

个别观察记录5

  姓名:王XX

  性别:女

  班级:小班

  行为表现:

  王XX性格很活波,但是在课堂上比较自由,自控能力表较弱。经过一段时间对她的观察,和个别教育,她自控能力有了一点提高,比如上课能安静的听讲了,绘画、做手工也比以前细心了,但遇到她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自控能力就会下降,喜欢自己独占,不爱分享。在老师集体教学时,总喜欢自己站在老师最旁边或最前面,推开别的小朋友。

  教育过程:

  幼儿不善于自觉地组织自己的活动,这需要成人详细、明确、具体的指导,这样做有利于幼儿的行为自控。针对她这样的行为我把她叫到一边,对她说:“你要观察,是值得表扬的,说明你是个爱学习的好小朋友,老师也最喜欢这样的小朋友。”她听了我的表扬很开心,我接着问:“你要看,那别的小朋友要观察吗?”她点点头“你把别的小朋友推到旁边他们怎么看呢?”王XX点点头若有所悟的说:“老师我知道了。”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自我控制情绪能力的培养,最初可以在生活习惯方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自控能力培养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

  帮助幼儿逐步认识自己行为的对与错: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时,要让孩子知道“可以这样做,不可那样做”的道理,让孩子用这些道理来辨别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增强自我控制情绪能力。

  效果:

  自控行为的多次重复就可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降低自控行为引起的紧张感,使自控行为容易完成和保持。及时肯定幼儿的行为:我们应及时地对幼儿做得对的事情给予表扬、肯定,会逐步树立起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我们还需要给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学会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中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这样,孩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人际关系得到发展,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强。

  通过老师对她的个别关注与交流,她的自控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相信她会成为一个自觉地小朋友的。

个别观察记录6

  班级:中一班

  姓名:吴天赐

  性别:男

  时间:9月22日

  地点:种植园

  行为表现

  小朋友都在种植园很认真的挖着土,想知道挖的越深里面有什么?出于这种目的,小朋友一边挖还在一边比着,看谁挖的最快,还在交流着每个人的方法,可天赐却在忙着看他挖到的蚯蚓。而且还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看,光顾着看连我们挖土的任务也忘记了。

  教育过程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急忙让他放下手中的事情,先和小朋友比赛,把土挖好,再看。当时他答应了,才挖了一会儿时间,又把眼睛死盯着好玩的蚯蚓看了,我想了想没办法,让他把蚯蚓放在泥土上,让小蚯蚓回家,让他观察一下小蚯蚓的家在泥土的什么地方,然后把结果告诉我们小朋友。就这样,他等着小蚯蚓慢慢的爬慢慢的钻,一点点的挖着,看到小蚯蚓不见了,就寻着它爬的轨迹在挖着。过了一会儿,我又催着他快点挖,小朋友都快挖好了,要不你先挖,可能你挖好了,小蚯蚓也已经找到家了,你挖的越快,小蚯蚓回家的速度也会越快哦。他一听,小蚯蚓会很快就回家,可能想看看它的家是长什么样的,所以就很用力的在挖着土,到最后终于赶上了小朋友的速度。

  效果

  这个小朋友是新生,可能是初入幼儿园,所以对于一些幼儿园的常规活动还不能遵守。但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我让他在不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稍做小调整,用活的东西来帮我完成任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开展活动,既满足了他的想法,又使我的任务圆满完成。我觉的这样的想法还是比较适合孩子的,但在纪律上还是要加强他的意识。

个别观察记录7

  观察记录

  活动一开始老师创设选择各种材料自由表现,大胆想象、创作秋天丰收的景象、田野的美景,感受秋天的氛围,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自由观察三个区域的环境,并说一说、议一议。把幼儿召集到老师身边,老师亲切的说:“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xg王俊翔大胆的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喜欢秋天!因为有五

  颜六色的果实、各种各样的秋叶。”老师说:‘黎老师也喜欢美丽的秋天,因为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的礼物!老师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选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动作,来表现对秋天的认识。我们用水果做拼盘、秋叶和果实做拼贴画,老师用照相机拍下来去送给秋姑娘好吗”?王俊翔自由选择来到操作区:水果拼盘----我引导他观察秋叶、果实的形状颜色,并进行合理想象。

  他把黄色的橘子、红萍果放在砧板上用小刀切成片、在一片一片的摆在圆盘里看了看、有放三颗紫色的葡萄在盘子中间。

  观察分析

  1、孩子在秋天里是快乐的,有数不清的发现:形状各异的秋叶、五颜六色的果实。经过孩子们的一系列观察、种植及制作,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此激发了幼儿积极探索、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利用秋天的自然物标本进行剪剪、切切、拼拼、帖帖等各种操作技能,选择各种材料自由表现,大胆想象、创作秋天丰收的景象、田野的美景,感受秋天的丰富性。在活动中充分地体现了综合性、主动性、创造性。体验与同伴合作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自己来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区域,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来解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从而使幼儿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游戏中去。)

  4、老师一边听一边拍照。这样,不仅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也促进老师与幼儿情感交流。

  改进措施 建议最后应该让师生共同与作品合影留念,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个别观察记录8

  观察对象:傅佑

  观察时间:20xx年3月3日

  行为表现:

  性格孤僻,不善于和同伴交往,喜欢陶醉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接受能力还可以,但专注程度还不够,吃饭时,不吃菜,坚决不吃点心。

  教育过程:

  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这是个令人头大孩子,每次吃饭都不吃菜,专吃白饭,问他喜不喜欢吃这些菜,要么都说喜欢,要么说不喜欢,喜欢也是不吃,不喜欢也是不吃,为了哄他吃菜,用了很多的办法,给他说各种菜的营养,吃了有很多的好处,看他点头,很开心,等到吃完饭一看,还是一点菜都没动,也和他的家长联系过,家长反映在家也是不吃菜。吃点心了,又是趴那不吃,问他为什么不吃,理由是饱的,可有时他午饭都吃的不多怎么会是饱的呢?是不是菜和点心都不对他胃口呢?阿姨哄过他好多次,让他吃口试试看,结果吃了两口就不吃了,对于他这样的情况我们真的是束手无策。

  效果:

  每天都为他吃不吃菜,吃不吃点心而操心,怎么哄他都是不吃,据他原来小班老师反应,小班时也是这样,到了中班还是没有好转的现象,还是我行我素的放纵着自己的行为,由于不吃菜,他的个子明显就没有其他小朋友高,营养不均衡,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呢?

个别观察记录9

  观察时间:第14周

  幼儿姓名:许智雨

  幼儿性别:女

  幼儿年龄:5岁

  行为过程

  计智雨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女孩,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错误时,她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在一次手工活动中,她做了一会儿,忽然向我报告说,小组长没发给她纸。我询问了值日生和她旁边的幼儿,都说发给她了。这次我没再像往常对校耐心地询问她,而是告诉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时候,每个人只有一张纸,剪坏了自己负责。有了这样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纸,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别人做手工。

  个案分析及措施方法

  分析:

  计智雨是个各方面发展较好的幼儿,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的感觉,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她在家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家长对她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即使她做错了事,也没有人对她说任何不是。长期以来,她不容任何人指出她所犯的错误,即使指出来,她也不承认。

  措施:

  1、 换位思考,移情训练:

  幼儿年龄小,很难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受。为了帮助她克服认错的不良行为。我利用她喜欢帮助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的这一优点,创设教育情境。当她发东西时,我特意请一名幼儿说自己没有收到。而她来告状时,我什么都没说。当她第二次发东西时,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到第三次时,计智雨心急如焚地来告诉我:“老师,那洋怎么会这样?明明是她不对,她却始终不承认,还说是别人不对。”我的精心安排在计智雨的身上有了强烈的反应。本来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却是不到别人的认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计智雨心理觉得很难过。我抓住她此时的心理感受与她耐心地交流,告诉她:“以前你不也是这样吗?你做错了事,从来都不愿承认,还捡到别人身上。你想想看,别人会难受吗?”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通过这各方式,让计智雨换位思考,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觉。这样,她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也渐渐得以改正。

  2、 家园互补,共同纠错。

  我在离园时与她的父母交换了意见,让她们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并请她们配合老师,在家中也对孩子严格一点,犯了错一定要指出来。通过批评加讲道理,让她明白,并不是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但只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正,就是好孩子。

个别观察记录10

  【故事背景】

  幼儿利用玩水装置进行玩水~

  在我们班的科学探索区中,我们用各种大大小小的瓶子做成了一个能使水从高处往下流的玩水装置,我们预期的目标是想让幼儿通过玩水装置进行玩水,从而感知水的流动性这一特征。游戏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兴趣高涨,争抢着要来玩水,但是渐渐的,孩子们对于玩水的兴趣似乎在减弱了。“玩水”不应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吗?每天在盥洗室,不是有好几个孩子喜欢玩水久久不愿离去吗?为什么在个别化的“玩水”中,孩子们逐渐失去了兴趣呢?于是,我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我的材料提供的不够多?还是,我所设计的游戏并不是孩子们想要的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决定让孩子们做一回主,玩他们想玩的,看看“瞎玩”是否也能达到我所预设的目标呢。

  【学情分析】

  玩水其实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他们尤其热衷于“悄悄地”玩水,比如在盥洗室内,孩子们总要趁着老师不注意的时候玩上一会,有时候边玩,小眼睛还要边时刻关注着老师的动向,感觉紧张而且刺激。由此,我在思考:他们自主的玩水和教师提供了材料的玩水,之于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原本应该乐此不疲的游戏在教师提供材料后反而削弱了他们的兴趣呢?

  【材料准备】

  足够自由的玩水空间、教室内物品可供幼儿自由选择

  【我们的故事】

  故事一:真的可以吗?

  观察实录:

  晓晓和雅雅是我们班最爱玩水的两个女孩。下午个别化时间,我对两个女孩说:“今天,你们就去盥洗室玩水吧。”两个女孩莫名地看着我,不说话。我问到:“怎么啦?今天请你们去玩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她们似乎有些难以置信,雅雅鼓起勇气问我:“是随便怎么玩吗?”我说:“是呀,随便怎么玩。”

  两人将信将疑地走到盥洗室,在水龙头和我之间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还是没有任何动作,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之后,两人虽然开始玩起水来,但是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不时地抬头看我,似乎总想确定自己内心的疑惑:“真的可以随便玩吗?”

  思考与分析

  平时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虽然也讲究自主,但是教师提供的材料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突然,老师对她们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孩子们似乎不习惯了。事后,我问两个孩子玩得怎么样?晓晓一脸严肃地告诉我玩得很开心。我又问她们:“那为什么我从你们的脸上看不到开心的表情?”晓晓严肃地摇摇头,雅雅则说:“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玩。”

  这里,孩子们说不知道怎么玩,我觉得孩子们应该是不知道老师到底要干什么,导致她们玩得很紧张。由此看来,孩子似乎已经习惯了老师平时的“高控”模式,一旦放任,孩子反而不习惯了。为了消除两人的顾虑,我再次强调:“你们真的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故事二:简单材料,简单游戏

  观察实录:

  第二次活动前,我询问两个孩子:“你们需要什么游戏材料吗?如果需要,可以在教室里找。”雅雅马上说,我需要一个瓶子和一把勺子。而晓晓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跟晓晓说:“你需要什么可以自己去拿,当然,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材料,也可以。”晓晓马上摇摇头,说:“不需要。”于是,游戏开始。

  雅雅将水池塞子塞上后接了水,开始用小勺往瓶子里面舀水。而晓晓则在确定老师是真的让她玩水后,开始用手舀水,将水淋在手臂上。期间,两人各自玩着水,但一直在交流着一些有趣的事情。当雅雅瓶中有少许水后,雅雅就盖上盖子,用力地晃动瓶里的水,哈哈大笑。而晓晓则还是维持着手浸在水中的姿势,时而搅拌水,时而将水淋在手臂上。之后,晓晓又发现自己的手当舀水的似乎还不错,就不断地将自己水槽里的水往雅雅的水槽里舀。后来,晓晓取过雅雅的勺子开始在水槽里搅拌,她似乎对于搅拌的动作非常的热衷。搅拌过后。她马上就会把双手浸在刚搅拌过的水中。

  思考与分析: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没有老师规则的限制,整个“玩水”的过程,孩子们是非常的自由的,从孩子们愉悦的谈话中不难发现,活动的氛围是非常轻松的。在这一次的活动中,一个瓶一把勺,两个孩子似乎也玩得津津有味。

  但,经过调整后,作为老师的我,又产生了疑惑。

  经过这样的游戏,孩子能发现什么?如果总是这样的游戏,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有意义吗?我有许多的疑惑,但是,肯定的是,这样的游戏,却是小班孩子发自内心喜欢的游戏。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再玩一次水,看看,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孩子是否会想到需要一些其它的材料呢。

  故事三:简单游戏,意犹未尽

  观察实录:

  这次游戏前,我依然让孩子自己去教室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游戏材料。雅雅拿了两个空瓶一个勺子,晓晓还是坚定地告诉我:“不需要材料。”游戏开始了,两个孩子马上流露出了兴奋的神情,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她们放心大胆地玩起水来。

  她们的第一个动作,都是先往水槽里放水。当晓晓看着水槽里的水越来越多,她开心地说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雅雅的水槽里似乎水还不多,晓晓马上说:“再开得大一点。”晓晓似乎对于前一次游戏中搅拌的动作特别的喜欢,今天的游戏过程中,她出现最多的还是双手搅拌水槽中的水。在玩水过程中,晓晓试图去拿雅雅的瓶子,但被雅雅拒绝。我以为晓晓会因为没有游戏材料而感到枯燥乏味,但是,事实是,直到游戏结束,雅雅依旧沉浸于她的瓶子大战,而晓晓则沉浸于双手探索水的游戏中。在今天游戏结束时,两人似乎还意犹未尽,迟迟不愿收起游戏材料。

  有何发现:

  在我看来,单一的游戏材料,甚至对于晓晓来说,没有游戏材料,这样的游戏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重复的动作、重复的游戏;没有目标、没有教师引导,这样的游戏孩子们能探索到一些什么?能发现一些什么呢?于是游戏过后,我问孩子们:“刚刚玩水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一些什么?”

  雅雅说:“瓶子放在水里是浮起来的。”

  晓晓说:“水可以摇动;手在里面搅拌,水会转;手放在水里,会感觉水高了一点;手在水里感觉冷冰冰的;水龙头拧开水会出来,关上水就出不来了。”

  雅雅说:“水还能开得大开得小;水能从上面流到下面。”

  ......

  从她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材料单一,但是孩子们还是有许多的发现,在讨论她们的发现时,孩子们是非常愉快的。如果是教师预设好的游戏,可能孩子们能够发现的内容就是教师预设的,但在这次让孩子们自由的发现、探索、玩水的过程中,孩子们却发现了许多,其中还包括了老师未曾预设的目标内容。

  【教师的感悟】

  对于孩子,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我总感觉他们懵懂无知,什么都需要老师去引导他们甚至“告诉”他们,对于孩子们的游戏,从未做到过真正的放手。设计好了游戏,总是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们,这是什么材料,可以怎么玩,却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放手,孩子们可能会玩出一番新的景象。

  正如这一次的玩水游戏,这里所记录的是我们从零开始,放手让孩子自由的玩,虽然只有三次游戏时间,但是,我们聪明的孩子已经发现了水的许多特征。我们可以发现,自由的游戏,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也能达到教师所预设的目标。同样是玩水,教师“规定”了怎么玩,孩子们的兴趣逐渐在丧失,而“放手”,孩子们的兴趣却一直都在,甚至能发现的更多......

  孩子们有了自由的空间,等于有了更多想象、创造和发现的空间。如果游戏继续,我相信,可能孩子们会逐渐地去寻找更多自己所需要的游戏材料,也会更加丰富自己的.游戏内容,到那时,孩子们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两次都没有选择游戏材料的晓晓,会不会随着游戏的推进,而去选择材料进行游戏呢?那时的她,又会发现一些什么呢?直到此时,我发现,放手,是给与孩子最大的支持。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不是教师口中所谓的游戏玩法,而是自由,充分想象、创造、探索的自由。有时候,放手,就能收获惊喜。

个别观察记录11

  观察目的:儿童具体行为表现

  案例观察一:

  岩岩小朋友是我班最聪明的一个小女孩,无论在语言、数学和美术活动中,她的表现都非常棒,可是,我发现她在每次特色拉丁课上,永远都不愿照活动要求去做,甚至坐在位置上不愿动,表现的一点没有兴趣。

  分析与措施:

  分析: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出租车司机,平时非常的忙碌,家境不是太好,父母对孩子要求严厉,过分要求她在学习方面努力。

  措施:多与家长沟通,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

  案例观察二:

  在特色拉丁《高人,矮人》课中,我扮演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进行蝴蝶找花游戏,小朋友们非常的感兴趣,于是我请岩岩小朋友来扮蝴蝶,我发现她对此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本次特色活动中,她能按老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了,而且表现非常活跃。

  老师发现孩子的进步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通过拉丁带动其他方面的学习动力。

  效果:一段时间下来,这个孩子的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是需要继续观察和培养的。

个别观察记录12

  观察教师:

  幼儿姓名:彤彤

  幼儿情况:

  彤彤小朋友极其好动,上课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个案观察记录:

  20xx年5月10日 上课

  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彤彤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总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打扰其他小朋友,当我提醒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

  20xx年5月15日---- 20xx年5月18日 就餐

  彤彤吃饭比较快,但是喜欢做些小动作,例如用勺子靠近旁边陈卓立的头发,有时把不爱吃的东西放在别人的碗里,他还是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

  20xx年6月9日----20xx年6月12日 游戏

  彤彤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静的靠墙坐着玩,他总是喜欢一个人站着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每次收玩具时他从不会主动交过来,而且老师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来不想玩了他就随便乱放个地方跑了。

  分析研究:

  1.小动作多,为手脚不停让其安静下来难度较大。

  2.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举止行为缺乏思考和判断,意识不到到处乱跑的危险性。

  3.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还有语言障碍—-口吃,讲话少。 教育对策:

  1.对父母的指导方案:

  孩子多动不是有意的顽皮而是对自己的行为难以控制,因此要对孩子有耐心,对缺点要反复帮助改正,对优点要及时表扬巩固。不管工作多忙都不能忽略

  对孩子的教育,平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也要关心孩子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方面。要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心理产生安全感。同时及时的与老师联系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

  2.对教师的指导方案:

  老师的教育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仔细耐心的帮助他,对他微小的进步要加以肯定。不时的鼓励会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也会渐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心,这样会让他慢慢与老师和小朋友接触,也会逐渐知道做任何事都要顾及到周围人,而不会孤僻行事,任自己乱动乱跑,最后在老师的监督下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教育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创造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的机会,多鼓励他去自由的交谈,这样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对策实施:

  1.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我关注着彤彤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后来我发现他其实是很喜欢老师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会主动与我讲话了,慢慢我发现他有时也能讲出几 句完整流利的话,这是我成功的第一步。后来当我在开展活动时发现他开小差乱动时,只要走到他身旁,或是微笑的与他讲,他还是能够尊重我,马上不乱动了。

  2、细心发现亮点:

  每个孩子都有好的方面,都有“闪光点”。在每日的观察与交流中,我发现彤彤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么东西时总是亲热的叫:“老师,我想??”而我们班其他的小朋友几乎都没有叫“老师”的习惯,而且每次我给他发水果他都要回答一声“谢谢!”而其他大多数孩子都做不到这一点,每当这时我总是很感动,我也会利用这个教育机智,表扬他同时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礼貌,经过多次以后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越来越有礼貌了。

  3.用耐心期待蜕变:

  好动的孩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经常会出现反复动摇现象,因此幼儿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与家长加强交流。我把彤彤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园双向对他进行教育。

  (2)教育目标要切合实际,适度。对好动孩子不应苛求过分安静,不要制定过多的清规戒律,而是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3)加强自制力的训练。在一日活动中,我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其自制力。彤彤经常把书本和玩具乱丢,不懂得归位放好,我就带他捡起来并整理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扔东西的毛病也改善了很多。

  (4)加强注意力的训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时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活动,因此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培养他的注意力,督促他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个案转化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家园配合训练,彤彤各方面都有了一些进步:开始知道去习惯集体生活,上课坐姿有所改善,动作协调性有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当然对一般幼儿来说,这些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对好动幼儿的改变是需要一个很长时期的,短短一个学期是不够的。我想,只要家园继续配合,针对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目标,相信彤彤会成为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

个别观察记录13

  当课堂上出现个别幼儿的行为问题,教师难以同时兼顾个别教育和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时,可暂时放弃对少数幼儿的个别教育,而保证大多数幼儿的利益不受影响。

  在我园多功能教室里正进行着一周一次的常规性教研活动,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学习歌曲《小茶壶》。教室的屏幕上展现出她精心制作的电脑课件的画面:各式“小茶壶”,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幼儿在电脑课件画面的感染下,专注地欣赏着歌曲。接下来,青年教师安排的环节是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姿态各异的“小茶壶”。开始,她让幼儿个别表演,想好动作的幼儿分别上台表演,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当老师说“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来扮一个小茶壶的造型,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学唱歌”时,小朋友们很快在场地中间找好位置,用动作模仿起“小茶壶”的造型,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歌曲的活动之中。这时,一位小朋友发现了教师使用的电教设备——液晶投影仪和电脑没有关闭,电脑屏幕上的画面和投影仪射出的光束吸引了他。于是,他悄悄地走过去,一会儿看看电脑屏幕上的“小茶壶”,一会儿把手伸到投影仪的光束上,玩起了手影游戏。老师发现了,用眼神示意他,试图阻止他“开小差”。然而,他视而不见,继续着他的“探索”活动。这位青年教师只好将电教仪器关闭。这时,这个小朋友干脆绕着展示桌转来转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预定的教学计划还没完成,这时是放弃对全体幼儿的指导,抓住机会教育这一个小朋友呢?还是继续按计划完成面向全体幼儿的教学任务?青年教师犹豫了。

  课后,参加研讨的老师们根据教学现场出现的问题及青年教师的疑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教师甲:在今天的教学中,这个幼儿从头至尾都在做与教学活动无关的活动,教师今天安排的学习任务,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一点收获。我认为,老师应该对他的行为及时给予教育,一定要使之转移到学习任务上来,不能只顾完成教学计划,而忽视个别幼儿的教育。

  教师乙:教师这时停止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来解决个别幼儿的问题,会影响教师今天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对这位幼儿的行为,老师注意了,并且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都没有效果,况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一位幼儿的行为尚未对其他幼儿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因为个别幼儿的问题放弃全体幼儿的教育,可暂时忽略他,不去管他。

  教师丙:暂时不管,这不就等于放弃了对个别幼儿的教育吗?面向大多数是教育价值的体现,兼顾个别幼儿也是教育价值的体现,二者都不能忽视。

  教师丁: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当然应该是面对全体幼儿。如果教师暂时没有能力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那就应该首先关注大多数幼儿。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争论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共识:

  对教育价值应用开放性的观念来认识,一节课中的教育价值有很多,有预定的,有生成的;有面向个别的,有面向全体的;有面向现在的,也有面向未来的……教师对这些教育价值的选择应是有所取舍的,教师要注意培养

  自己选择的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教学时间的长短等来考虑这些价值是否今天一定要实现,选择哪些价值来实现最合适,能使大多数幼儿受益最多。这些价值的取舍对每位教师是开放的,是没有规定性的,是不限制的。每位教师的组织教学的经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业务技能的高低是不同的,每个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来决定自己对教育价值的取舍及其比例的安排。今天,对这位青年教师来说,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节研究课,她需要用较多的精力去考虑如何实施自己预设的教学计划,对幼儿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难以预料,同时对青年教师来说,也缺乏驾驭课堂秩序的经验。当课堂上出现个别幼儿的行为问题,教师难以同时兼顾个别教育和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时,可暂时放弃对少数幼儿的个别教育,而保证大多数幼儿的利益不受影响。

个别观察记录14

  观察实录:

  在学本领的时候,当别的幼儿在回答题目时,她和旁边的昊昊说起静静话来,我提示了她,她就默不作声,在接下来的发问进程中,她也积极举手回答题目,但是对需要论述为何的题目,她说不太清楚,个别观察记录。第二个活动是美术活动《我的名片》,在欣赏讨论了各种名片以后,幼儿就开始自己设计名片,涵涵坐在任思琪的旁边,她看着任思琪画着爱心的漂亮的名片,她也这样画起来,我及时提示所有的幼儿,请按自己的想法来设计,比比看谁最有创意。等到完成作品时,涵涵的作品与任思琪的有众多雷同,只是任思琪在用色和绘画技能方面更胜一筹。

  分析与反思:

  涵涵平时的留意力不太集中,易受影响,在教育活动中也是,当她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时,她就会与同伴说静静话。涵涵平日里很喜欢画画,但是也是易受同伴影响,依葫芦画瓢,不利于其激起自己动脑筋,长此以往,致使她在论述事情的为何经常说不清自己思考的还不够。

  具体措施:

  1。活动中发现涵涵的留意力不集中,善意的提示,并在接下来的活动给予其回答题目的机会,鼓励其主动、专心参与活动。

  2。请她回答一些需要论述为何的题目,鼓励她动脑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但是成效尚不明显。

  3。在绘画活动中,发现她喜欢模仿同伴好的范例,缺少自己的创意,及时提示,但效果还不明显,需要多鼓励她的自信心,加强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

个别观察记录15

  班级:小二班

  记录人:颜 芳

  姓名:邹若安

  性别:男

  时间:8.9

  地点:教室

  行为表现

  今天,邹若安小朋友发现她的菠菜放在自然角死掉了。他很难过的问我:“老师,为什么我的菠菜在教室里会死呢,外面的菠菜就没死?”我从来没有看见邹若安小朋友当时的那种表情,我想小朋友真的很爱惜自己亲手种的植物。

  教育过程

  我把邹若安小朋友的发现告诉了小朋友们,让大家一起来帮她想一想为什么放在教室的菠菜会枯死呢?幼儿:“因为他没有浇水。”“不对,我浇水的”,任吉茹小朋友很紧张的反驳小朋友的判定。幼儿:“是因为小虫子把它吃了、小朋友没有好好保护它……。”幼儿说出了很多理由,这时,蒋欣妍小朋友说:“我们昨天不上幼儿园在家休息,菠菜在教室里闷死了。”幼儿说出很多种原因后,我才把秘密告诉小朋友。星期天小朋友没来幼儿园,教室的门和窗户都关着,因为菠菜一直在教室里没有阳光的照耀,也不会有更新鲜的空气,所以他就会慢慢的枯死掉了。

  效果

  我知所以没有把原因直接告诉幼儿,是因为我想给幼儿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幼儿能够发挥想象力,能和身边的伙伴们讨论,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慢慢的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个别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个别观察记录11-25

个别儿童观察记录11-12

个别观察记录15篇11-25

个别观察记录(15篇)11-25

个别儿童观察记录4篇11-12

幼儿园个别观察记录总结07-05

个别幼儿教育观察记录范文09-30

幼儿观察记录11-11

大班观察记录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