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蕉》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16 09:29: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分香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分香蕉除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2.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通过分一分和活动,培养学生思考与初步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他人。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两只可爱的小猴今天又来请同学帮忙了,它们带来了12个香蕉,想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忙吗?(出示:分香蕉)

  二、新授课

  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香蕉,请你分一分。

  独立分一分。

  指名说一说分的过程。

  师引导:象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把这个分的过程也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那就是除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认识。(出示课题:除法的认识)

  2.学习除法算式的书写

  师:这个除法算式怎么写呢?师边讲解边板书出除法算式。

  12÷2=6(根)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1)认识除号

  2)读一读除法算式。

  3.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那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怎么分呢?先用小棒分一分,再想一想

  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出示12÷3=4(根)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我们前面学的加、减、乘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除法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

  讲解: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同桌互相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商在算式中的什么位置?

  l结合除法算式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分一分,算一算

  师:我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3份,还可以怎样分?同桌互相分一分,列出算式,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想一想,怎样分才能用除法计算。

  2、练一练

  说一说,题目的要求是什么?独立完成。集体反馈。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帮小猴分香蕉,你学会了什么?

  《分香蕉》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新世纪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致力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教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

  《分香蕉》是《新课标北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决,口算表内乘法,及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分一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并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算式的读法。

  素质教育目标

  让学生初步体验到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思考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24个香蕉图片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好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教学情境图,教师讲故事,导入新课。

  有两只小猴子上山摘果子,他们摘了许多的香蕉,就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请小朋友们帮小猴数一数,它们摘了多少根香蕉?(引导学生数香蕉,有12 根。)听!小猴子吵起来了:“我要吃更多,我更大。”“我要吃更多,我摘得更多!”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自己想的办法,引出平均分。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容易被生动的故事吸引,创设故事情境,能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通过帮助猴子分香蕉,懂得两只猴子分得一样多才公平,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分香蕉活动。

  同桌学生两人一组,用小棒代替香蕉,取出12根进行分香蕉活动。

  2、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并上台演示。

  生1:我是1根1根地分,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分得6根。

  生2:我是2根2根地分,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分得6根。

  生3:我是先每只猴子分5根,还多2根,再每只猴子分1根,

  生4:我是想乘法口决二六十二,每只分得6根。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香蕉,结果都是相同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法分香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探究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探究除法算式的写法

  师:谁能用算式把分香蕉的过程表示出来?

  生1:2×6=12

  生2:12÷2=6

  师:大家小组讨论,2个算式,哪个对,为什么?

  [学生前面学过乘法,能马上说出乘法算式,如果学生能说出除法算式,教师要给予表扬,学生不能说出除法算式,教师趁机导出。再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的意思,肯定学生的正确想法,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顺势在算式的结果中写出单位。]

  板书:

  2 × 6 = 12(根)

  12 ÷ 2 = 6(根)

  师: 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6根。也就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用除法算式表示:12 ÷ 2 = 6(个)读着:12除以2等于6。

  (2)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12”在除法算式中称为“被除数”;“ ÷”称为“除号”,表示平均分;“2”称为“除数”;“6”称为“商”。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样,在算式中标出各部分名称,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12 ÷ 2 = 6(根)

  《分香蕉》教学设计3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猴妈妈买回12根香蕉,要把它平均分给两只猴子,你们知道每只猴子得到几根香蕉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分一分。

  请同学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几根?请你分一分。

  2、写一写。

  ①象这种平均分的活动,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12÷2=6(根),12、2、6分别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平均分成2份,6表示每份6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分,每份6根。

  ②讲解算式的读法。

  读作:12除以2

  ③写法:

  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

  (板书“÷”同时讲解除号的写法:写除号时,先用尺子比着画一条短横线,然后在这条小横线的上下各点一个小圆点,横线要平直,两个点要对齐。)

  教师写完后,要求全体学生书空模仿一遍。

  3、想一想。

  ①如果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先动手分一分,再想一想怎样列式?

  12÷3=4(根)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3表示平均分成3份,4表示每份4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4、教学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5、议一议。

  把12根香蕉平均分,还可以怎样分?

  用除法算式表示。小组合作研究、交流。

  12÷1=12(根)

  12÷12=1(根)

  12÷2=6(根)

  12÷6=2(根)

  12÷3=4(根)

  12÷4=3(根)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有18根小棒:

  ①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18÷2=9(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9根。

  ②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

  18÷6=3(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3根。

  ③每份3根,可分几份?

  18÷3=6(份)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可以分成6份。

  ④每份9根,可分几份?

  18÷9=2(份)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每9根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

  2、说一说。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12÷6=2

  10÷2=5

  3、填一填。

  算式8÷4=2表示:

  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表示有□个,每□个1份,有□份。

  《分香蕉》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重点: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难点: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

  学具准备:

  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 ÷叫什么名字? 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

  4、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 “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跟读2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5、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

  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

  (1)我会读。

  6÷2 0÷5 18÷4 20÷5

  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组长做好分工和组织,一人出主意,一人摆图片,一人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

  板书: 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除号)

  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也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

  (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

  (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

  (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

  教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

  三、巩固深化

  1、帮助小兔分木材。

  (1)大森林里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帮助它吗? 18÷2=9(根)

  (2)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2、帮助小刺猬分果子。

  (1)仔细观察图,提数学问题。(12个果子平均分给4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运几个果子?)

  (2)根据图意列算式,并说出你是怎样知道商是多少的?

  四、实践应用: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苹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孩子认识一个新朋友——除号,并教孩子怎样写好这个除号,然后,让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喜欢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我觉得只要我们有意地创设情境,把所要学的内容创编成故事,孩子们都会被精彩的片断所吸引。

  本节课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我现在采取的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引入新课时,让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意义,让孩子直接说出除法算式。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从而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算式的读法。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动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总数的不同分法:如: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时,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个数。同时,让孩子学会用图表示它们的分法。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展开对新内容的学习,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我只适当地指导和点拨,我相信孩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

  当然,在教学中还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课堂上孩子比较活跃,有时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在作业反馈时,还有三、四个孩子掌握不够好,对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理解不够。这些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分香蕉》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四个知识点分香蕉。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分香蕉”之前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地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

  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而且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很高涨。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学生年龄小刚开始接触除法会有一定困难,所以老师要多引导,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等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和除法的意义。

  难点: 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相关文章:

分数的认识《分一分》教学设计01-10

高考零分作文范文:香蕉皮决定香蕉的大小06-20

陕西高考零分作文:香蕉皮决定香蕉的大小05-23

香蕉皮决定香蕉的大小高考零分作文450字02-12

精选《观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1-15

香蕉优秀作文精选12篇03-07

【精选】香蕉作文七篇02-07

描写香蕉的拟人句精选02-08

《一分钟》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12-24

小班综合活动《香蕉香蕉变变变》说课稿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