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变了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08 13:37: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形状变了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形状变了教学设计

  本课先从“玩跳跳球”场景展开,让学生观察跳跳球的变化,发现形变。教材再进一步设计观察活动:身边常见事物是否都会发生形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力不能使硬的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吗?”基于认识基础,多数学生会给出这样的结论:力可以改变软的物体的形状,但不能改变硬的物体的形状。基于此,教师可根据制订的计划,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并对这一结论进行反思,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达成知识目标:“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培养敢于猜想、尊重证据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跳跳球、橡皮筋、塑料瓶、玻璃瓶、水、玻璃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跳跳球

  师:(出示跳跳球)同学们,这个跳跳球怎么玩?

  生:(学生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演示能更好地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快、更好地聚焦课堂。)

  二、观察活动

  师:跳跳球有什么变化?

  生:(学生说出跳跳球的变化。)

  师:(PPT出示气球、橡皮筋、塑料瓶、桌子)如果我们给它们用力,它们会发生变化吗?

  生:(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生:(实验结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观察,帮助学生发现力可以使物体变形,并产生问题:力能改变硬的物体的形状吗?)

  三、实验验证

  师:(PPT出示两个装满水的瓶子,一个塑料瓶,一个玻璃瓶)

  (PPT出示实验方法:)

  请你用力挤压瓶子,观察瓶子的`玻璃管里的水柱有什么变化,并写在记录单上。

  生:(汇报交流。)

  师:玻璃管里的水柱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根据实验现象,尝试解释,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软的物体变化比较明显,硬的物体变化难以用肉眼观察,但可以借助其他物体帮助我们观察。)

  四、反思评价

  师:这次探究活动你做得好不好?

  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问题指导帮助学生对本次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加上老师恰当的指引,使探究变得更加有序。本课引导学生经历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使学生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得到提升。

  【总结点评】

  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寓教于乐,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如果没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容易忘了要探究什么,要如何表达。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引导,包括在实验中加强指导,在表达过程中进行耐心的引导。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引导,避免学生产生过度依赖。

【形状变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7-08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1-11

《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06-22

《重叠的形状》教学设计06-09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4-10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3-24

多变的形状教学设计范文12-26

按形状分类的教学设计07-03

小学《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