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15 16:21: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情感: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出示词语,朗读词语

  伯诺德夫人强盗绝密绝妙蜡烛熄灭秘密点燃厄运摇曳

  杰奎琳盯住镇定楼梯

  3、学生交流词语意思

  厄运:困苦的遭遇

  摇曳:摇晃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三、理清课文脉络

  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写大儿子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作业

  1、描红

  2、抄写词语

  3、朗读课文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准备工作。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第三课时

  一、第2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3、其它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二、第三场戏的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常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桂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名学生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五、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思路: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机智勇敢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描写,朗读体会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针对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我将把本篇课文按以下思路展开:

  1、围绕课题设问,引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2、抓住“半截蜡烛”这个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

  4、通过演课本剧这个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5、拓展延伸。

  设计理念:

  语文提倡简简单单的教学,其实教材的课后练习已经教给我们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朗读为主,由扶到放,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对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时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的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准备两支半截蜡烛用于课本剧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设问,激发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1、板书课题

  (1)、同学们看过蜡烛吗?什么样的是半截蜡烛呢?(已经用过的、点燃后剩下的)

  (2)、看到这篇课文的文题《半截蜡烛》,你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

  呢?

  2、学生提问,老师相机小结。

  3、这篇课文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故事。

  4、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播放二战背景视频。

  这“半截蜡烛”中隐藏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依据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让学生说一说朗读的感知和收获,相机解决课前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让学生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品格

  (一)、在朗读中感悟事情的起因

  学生朗读课文

  一、二自然段,抓住“绝密”和“绝妙”两个词来感悟“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和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1、问: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引导学生说出“绝密”,理解词语意思。在学生理解“绝密”的基础上,再去换位思考;

  2、如果你是伯诺德夫人,你将如何收藏这半截蜡烛?(学生在换位思考中体会半截蜡烛的重要性)

  3、伯诺德夫人的主意“绝妙”在哪儿?(体会她的机智过人)

  (二)、朗读感悟事情的发展(学习第一场戏)

  1、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

  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表现了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1)分别找出表现伯诺德夫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对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

  (2)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指导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从容。

  3、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有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文中提示我们要注意他们的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

  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扶的过程)

  三、在自主学习中感悟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由扶到放)

  1、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悟,对课文的前一部分内容作了分析解读并成功地完成了课文前一部分的学习,能总结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吗?(读—想—读)

  2、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自主解读

  二、三场戏。(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

  3、学生自学,提醒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认识机智勇敢的杰克和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4、交流

  (1)、杰克的表现,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指名演读。

  (2)、杰奎琳的表现,她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读好哪个地方?(重点提示:“娇声”理解)读一读。

  指名用“娇声”对文中的德军说话。

  四、课本剧表演,加深理解

  选择文中一两个片段,对片段所描述的场景,围绕“机智勇敢”、“沉着镇定”的性格特征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二战结束后,为了表彰伯诺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发表一段感言,如果是你来授勋,你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自己想一想,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围绕三个主人公描写了几个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斗争场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诵读课文为依托,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去领悟课文内涵。

  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定。“想办法跟敌人周旋”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

  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

  当教学到“德国军官从杰克的手中夺过蜡烛”的时候,我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也在场,你觉得情势是怎样的?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那想动蜡烛又不敢动、不能动,却又不得不动的情况下的紧张和机智,引领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最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又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再现了“智斗”的场景,让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演,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 品读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2、 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点线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等点,点面结合,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抓主线读书的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方法:主线引导,点线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聊天谈话,蓄势。

  一、背景展开,情感积淀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

  这节课,我们来品味这段发生在二战隐蔽战线上的故事。

  二、想出妙招,保护蜡烛

  1、伪装情报

  2、方法是否万无一失,绝对安全?

  危机降临了……

  三、抓住细节,感悟形象

  1、指名分段朗读3——7自然段,整体感受。

  2、交流:感受紧张氛围。

  3、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危机在一步步逼近:

  怎么办?是生,还是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A、屈服——被奴役,任人摆布——不愿意

  B、反抗——殊死搏斗,鱼死网破——被消灭

  C、周旋——虚与委蛇,不断寻找转机——?

  伯诺德母子是怎样做的呢?

  4、、默读课文3——7自然段,划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1) 默读课文学习。

  2) 交流:

  A、母亲化解危机;

  B、危机再一次来临;

  C、情况更加急迫;

  D、再次化解危机。

  5、小结并引申

  四、悬念犹生,意味深长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蜡烛熄灭了,故事似乎结束又似乎未结束,危机真正过去了吗?德军会不会怀疑?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2、好的小说在结尾是“留有悬念”的。这个悬念会吸引着你不断思考、不断揣摩,继续阅读,而且是创造性的阅读……

  五、作业:

  故事戛然而止的时候,故事的叙述者便由作者变成了“你、我、他”,我们可以一起来创造性地续写这精彩的故事。

  续写《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2、通过合作演一演剧本,阅读感悟剧本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在演一演剧本的过程中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

  难点:让学生在演剧本的语言实践中自觉融入到剧情当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了解什么叫“剧本”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默读课前导语,了解什么叫“剧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本”内容

  1、自由认真读课文,思考:剧本与我们平常学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反馈交流

  2、了解剧本里故事发生的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3、了解剧本里讲到的人物: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

  4、了解剧情:为了保住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以演促读,感悟“剧本”人物形象

  1、学生讨论如何演好剧本。

  2、指导试演课文其中一段:学生小组合作试演;指名上台演;指导学生利用括号里的提示语演好人物,并补写提示语。

  3、师引说:这时,三个德国军官闯了进来: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蜡烛被点着了,此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

  4、指导学生演好伯诺德夫人镇定自若的样子。

  5、伯诺德夫人的办法失败了,蜡烛又被点着了,此时此刻,杰克会在心里想些什么呢?

  6、了解“潜台词”,并演好杰克。

  7、杰克端走蜡烛没成功,那小女儿杰克琳是怎么样和敌人斗智的呢?学生讨论、演一演。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从保护半截蜡烛的整个过程来看,你觉得伯诺德一家怎么样?

  五、课外作业

  1、续编“剧本”:屋外的风渐渐小了,三个德国军官走远了,杰奎琳端着熄灭了的蜡烛从楼梯上下来。伯诺德一家这个时候又有什么精彩的对话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当一回编导续写剧本,注意剧本的特点。

  2、演剧本:有兴趣的同学课间演一演该剧本。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体会伯德诺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描写,体会它们强烈的爱国精神。

  2.初步了解剧本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手法。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法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㈠1939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数国家染上战火,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伤亡人数达5120多万。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二战期间发生在法国的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半截蜡烛》。

  ㈡(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剧本,整体感知

  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㈡师生交流反馈。

  1.课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

  2.文章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教师小结: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

  三、细读剧本,品味人物

  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他们为了保住半截蜡烛中的情报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军官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惊心动魄的夜晚,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么与敌人进行周旋的。请同学们默读剧本,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想一想从这些词句当中你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㈠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㈡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人物特点。

  1.预设一:感悟“伯诺德夫人”

  (出示)句一: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电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

  ⑴从动作中体会

  ①从“急忙”你体会到什么?

  ②为了不暴露情报,伯诺德夫人急而不忙,立刻取出一站油灯,在敌人面前她显得那么镇定自若。

  ⑵从语言中体会

  ①面对狡猾凶狠的敌人,伯诺德夫人是怎么说的?

  ②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一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突出“亮”字,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强调“灯”字,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情感: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6、半截蜡烛

  2、学生质疑释疑: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出示词语,朗读 伯诺德夫人 强盗 绝密 绝妙 蜡烛 熄灭 秘密 点燃 厄运 摇曳 杰奎琳 盯住 镇定 楼梯

  3、学生交流词语意思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作业

  1、描红 2、抄写词语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的1、2自然段

  2、交流: 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

  3、在读课文,想一想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绝妙的办法)

  4、妙在哪儿?

  蜡烛的位置显眼,谁也不会想到主人会把绝密的情报藏在眼皮底下的蜡烛里,所以“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想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1)、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2)、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3)、办法巧妙。

  (二)学习第3——7自然段

  1、过渡: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2、在这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他们一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机智、勇敢)

  3、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

  4、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四、请学生表演课本剧

  五、作业:回家给父母讲讲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小心翼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感悟伯诺德一家的勇敢机智;

  2,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特别的课文,它是一个剧本。(板书:剧本)关于剧本,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剧本《半截蜡烛》(板书课题,齐读)。你有什么问题?(预设:写了半截蜡烛什么事?为什么以半截蜡烛为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建议概括时用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同桌互说,指名说。

  2,请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3,交流分法及理由。

  三、 学习第一部分——藏秘密

  1,课文为什么以“半截蜡烛”为题?(预设:全文以半截蜡烛为线索,半截蜡烛很重要。)渗透可以以重要事物或主要线索为文章取标题。

  2,请画出表示半截蜡烛很重要的句子。

  3,交流

  (1)这支蜡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它,懂吗?

  从哪些词语读出重要?有感情朗读。

  (2)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有感情朗读。

  (3)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从哪个词体会到蜡烛重要?“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造句。

  四、 学习第二部分——护秘密

  1,你猜,金属管理可能藏着什么秘密?

  2,正是有关国家的生死存亡,伯诺德夫人才想到这个绝妙的办法。这个办法就万无一失了吗?(不是)为什么?

  3,同学们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三个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眼见蜡烛燃起来了,伯诺德一家的心情如何?

  4,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伯诺德一家与敌人展开了周旋,他们是怎么与敌人周旋的?读课文第二部分。

  5,总的交流三人计策(换油灯、搬柴、上楼)

  6,细读第二部分,思考你最佩服谁?交流,谈三人的聪明之处。

  重点(1)杰奎琳 沉着冷静 (动作、神情的掩饰、语言上的恭维、降低防线)

  (2)伯诺德夫人 不动声色 (读伯诺德夫人的话)

  (3)杰克 若无其事

  7,分角色朗读三人的语言,关注括号里的动作、神态。

  五、 小练笔

  1,伯诺德夫人一家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敌人巧妙周旋,冒着生命危险守住了秘密,不久后战争胜利了,法国人把德国佬赶出了法国,他们一家是这场战争中的有功之臣,如果你是当时的法国总统,你会把奖颁给谁?为什么?

  2,写颁奖词

  4,交流

  六、 了解剧本特点

  1,浏览课文,思考剧本与一般文章有什么不同?

  2,交流小结

  (1)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2) 以对话推进情节发展

  (3) 以对话为主,同时写出当时环境,人物的神态及动作。

  七、作业:准备表演《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教学过程

  一、学习字词

  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2.教师继续板书:伯诺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3.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5.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1)绝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教师点拨: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2)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教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3)厄运: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自己练习复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提供句式帮助学生复述得更加有条理:当的时候,他(她)

  (怎么做的)。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端走——夺回;重新点燃——端上楼。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要求用上恰当的、准确的词语,如: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教师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出现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以便让学生讲述得更加流畅、准确。

  三、学做导演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伯瑙德夫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3.组织学生交流伯诺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轻轻地”,讨论:为什么要轻轻地吹灭蜡烛?以此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和镇定。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组织“导演们”进行评论。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后两场戏,分别关注“从容”、“默默地”、“娇声”、“镇定”。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提问:“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里的“似乎”表明什么?

  4.在学生“导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特别是重点的词句,进行更深入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危险、紧张以及人们的机智与勇气。

  四、人物评价

  1.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2.教师总结、点拨。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表演,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读悟、表演形式组织教学,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指导为辅。

  【教学片断实录】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半截蜡烛这个故事已经有了了解,下面我们接着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完成一件事当好导演、选好演员大家看行不行。(同学们欣喜若狂,齐声答道:行)

  师:当好导演、演员的要求:

  1、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要通过自己的口、手、脸表现出来。

  2、公正评价

  二、初读课文,谈出感受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人物的表现各有什么特点?分别与半截蜡烛有什么关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悟一悟,也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或写下自己的批注。

  生:(自读、勾画,相互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所得:

  生:每个人在敌人面前都表现得非常镇定,机智,他们都想保护半截蜡烛中的情报。

  生:每个人又在极力去争蜡烛

  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谁有补充?

  生:文中每个人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目的一样,而成功的只有杰奎琳一个。

  师: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心理在文中因什么而发生变化?

  生:因半截蜡烛的燃烧、变短而发生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导演了,让我们通过朗读,表演来选演员好吗?

  三、巧设情境,深化理解

  师:课文围绕蜡烛的选用、点燃、变短,展示了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理变化,请看蜡烛燃烧图,教师出示图:看图选择你喜欢的角色行吗?下面就请大家自己斟酌,看看你可以演好哪一个角色,展示自己的才华。

  生:练习(读书品味,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动作、表情)

  师:谁来试一试

  生一:我来扮演伯诺德夫人(边做动作、边说话)

  组织评议,生1、动作不够准确,表情太呆板。生2、伯诺德夫人紧张的神情没表现出来。请大家再读一读文中的语言,自己在下面模仿一下。

  生二、再来试试(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神情)

  师:引导再议,好!(特别是盯着蜡烛、紧张的神情表现得好)

  生三、我来演杰奎琳(娇声娇气地说话,做动作)

  生四、我来演德军中尉(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神情)

  师:引导评议指导,放课文录音,想象德军强盗的可憎可恨。

  师小结:大家对文章,对人物的理解真透彻,从这可以看出大家付出的努力,从这也可以看出大家真正潜入到课文之中了。本篇课文随着蜡烛的点燃、吹熄、再点燃;随着蜡烛的变短,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我相信通过刚才的选拔指导,大家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下面就让我们观赏他们的精彩表演吧!

  学生的演出果真精彩!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生交流)

  2.师小结。

  3.在法国,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半截蜡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本

  1.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这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看法。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读剧本,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指名回答。

  3.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当,谁(怎么做),(结果怎样)。

  4.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四、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同学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一家人巧妙与德军周旋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地研究一下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

  2.引导学生可以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测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细读剧本,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

  (一)伯诺德夫人:

  (1)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

  [教师提示:只要能不引起德军怀疑,巧妙熄灭蜡烛,你的朗读处理就都是允许的。]

  (2)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

  思考:你认为是急速吹灭还是轻轻吹灭?为什么要轻轻吹?

  (3)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4)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如此镇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可回顾前文伯诺德夫人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来理解她的爱国思想。指导朗读这句话。)

  (5)尝试表演,评价。

  (二)杰克:

  (若无其事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火来生个火吧。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1)引导思考:杰克的言行巧妙地哪里?

  (“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天真冷”是“去柴房抱柴生火”的理由,这样才有可能拿走蜡烛。)

  (2)揣测心理: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呢?

  (3)尝试表演,评价。

  (三)杰奎琳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1)引导思考:她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语言上,她称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满足他的虚荣心,“天晚了,楼上黑”、“我实在太困了”,把拿灯上楼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她特意说是“拿一盏灯”而不是“拿蜡烛”,避免怀疑;动作上,她“打了个懒懒的哈欠”,一副极困的样子让人可信;神态上,“宝石般的眼睛”、“笑容像百合花”让人感受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纯洁无瑕,顿生怜悯之心。)

  (2)揣测心理:杰奎琳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尝试表演,评价。

  (四)德国军人:(略)

  五、小组组合表演

  六、拓展想像(任选一题):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想像: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阅读交流战争故事。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导: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07-11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12-12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04-19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09-19

教学设计半截蜡烛04-18

半截蜡烛_教学设计11-25

《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及反思08-24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及反思08-24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范文04-25

《半截蜡烛》优秀的教学设计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