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教学课件

时间:2021-03-28 16:10:44 教学课件 我要投稿

中学生教学课件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

中学生教学课件

  中学生教学课件《白杨》

  一、了解西部,导入新课

  同学们,想了解一下西部吗?(大屏幕出示西部范围图)图中用彩色标出的部分就是我国的西部。本课提到的新疆就在这里。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由于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及社会历史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那时的西部一片荒凉。(西部戈壁图)为改变这一现状,许许多多的人离开繁华的都市,毅然来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西部建设者的图片)这些是当年西部建设者的一些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新疆建设者有关的文章。

  齐读课题:19白杨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愿意来朗读课文?

  1、指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三、重点段切入,感悟特点

  1、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后标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反复地读一读,并想一想从爸爸的话中你感受到白杨有哪些特点?(可以用符号简单标记)

  2、学生交流划出的爸爸介绍白杨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这段话)

  生读这段话。交流: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白杨有哪些特点?

  句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句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a“哪儿……哪儿”可以看出白杨树的适应性强。(适应性强)

  b“哪儿可以是哪些地方?换成地方说一说”(河边、高山、草原……)

  c课文中的白杨生长在什么地方?想象一下戈壁什么样子,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作者描写这些戈壁滩上的白杨用了一个什么词?(高大挺秀)

  师:在这样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的地方,白杨树却长得这么直,这么粗壮,足以说明它的适应性强,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

  句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a“不管……不管……总是”“那么……那么”(板书:坚强不屈)

  b师:风沙四起,白杨树(挺起坚实的胸膛,挡住飞来的风沙)

  你能这样说吗?

  生:大雪纷飞,白杨(挺直腰杆,承受生生的雪压)

  生:数月干旱,白杨(将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顽强地生长)

  生:洪水袭来,白杨(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c指导朗读:多么坚强的白杨啊!多么有生命力的白杨啊!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生读,评价)

  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d师激情: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读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它们就舒展丰姿供人欣赏,农村需要它们,它们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林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里生根了。难怪爸爸这样深情地赞美它。(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e你能用知二人称,用自己的话来赞一赞白杨树吗?

  四、理解心愿,深层体验

  1、师: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2、引读:他们只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只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只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不知道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师:孩子们由于年龄小的缘故,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建设者,这些建设者们,作为新疆生产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天山南北、大沙漠边缘和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线上,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坚持不懈地为新疆各族人民做好事。

  他们不知道爸爸借白杨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建设边疆,为边疆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那里的条件有多苦。当年像爸爸一样的建设者为了抵抗干旱,在冬天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挖水渠,手都冻到了锄头上;有的时候,为了不让水白白流失,他们就跳进水沟里,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洞穴。

  他们不知道不知道爸爸接他们到新疆上学是希望孩子们将来能成为边疆的建设者,正所谓“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板书:无私奉献)

  4、现在,相信你们已经读懂了爸爸的心,让我们带着对白杨树的赞美、对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的敬佩之情,再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话。(生齐读)

  5、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结合文中的句子来谈一谈)

  师: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边疆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曾经荒凉的戈壁,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屏幕出示西部今日图)相信西部的明天会更好!

  五、总结写法,拓展阅读

  1、带着对建设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艾青的《帐篷》

  生读。师生合作读。

  2、总结写法,完成板书。(借物喻人)

  3、师:《白杨》这篇课文是赞扬西部建设者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茅盾的.《白杨礼赞》的部分内容,同样是借物喻人的文章,这篇文章借白杨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大家还是一读为快吧!(可提示一下读书的方式)

  4、课堂总结,推荐阅读杨朔的《荔枝蜜》。

  附:板书设计

  19白杨

  高大挺秀

  白杨树适应性强借

  坚强不屈物

  扎根边疆喻

  建设者建设边疆人

  无私奉献

  中学生教学课件《卖油翁》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文字浅显,较易理解。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文言文虽然不多,但对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掌握较熟,老师基本能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翻译,老师只需强调重点字词即可,不用逐字逐句翻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2.掌握重要实词“善”、“矜”、“睨”、“颔”、“忿”“尝”等的含义。积累文言虚词“而”、“以”、“之”等。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作者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独特艺术手法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翻译课文,把握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孰能生巧”这个道理,并在学习中加以苦练。

  2.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受“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

  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道具:(因为找不到铜钱)一个小瓶子,口与铜钱,的方孔大小差不多、一个水瓢、一瓢水。

  2.一名学生上台,把瓢里的水倒进小瓶子。

  3.师:要求其他同学观察他倒的水有没有洒出来(有),谁能把他滴水不漏的倒入瓶子?

  4.引入课题《卖油翁》

  5.解题:卖油翁,卖油的老头,没有具体的名字。在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类能工巧匠多的不计其数,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被湮没,连名字也不可靠考。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6.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要地位,他积极培养后进。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成为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北宋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手中的笔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播放朗读录音,要求根据自己听到的读音及停顿,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划分朗读节奏。

  3.师巡视,检查学生注音及节奏划分情况。

  4.大屏幕展示拼音及节奏划分,要求学生订正。

  Ppt:读准字音。

  矜jīn圃pǔ矢shǐ

  忿fèn酌zhuó杓sháo

  遣qiǎn颔hàn睨nì

  Ppt:把握节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齐读课文,把握节奏。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3.成果展示。(学生主动翻译课文,每桌一人,要求指出自己翻译的句子涉及到的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等。)

  (板书)

  通假字:1.尔--耳,罢。

  2.杓-勺,勺子。

  古今异义:

  古:只是。

  1.但:

  今:但是,连词,表转折。

  古:善于,擅长。

  2.善

  今:善良。

  古:夸耀

  3.矜

  今:庄重,严肃。

  古:场地(这里是将原来的意思扩大了。

  4.圃

  今:菜园、果园。

  古:慢慢地

  5.徐

  今:姓氏

  一词多义: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动词,射箭)

  1.射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技)

  但手熟尔。

  2.尔

  尔安/敢轻吾射!

  词类活用:

  1.汝亦知射乎?射,动词用作名词,“射技”.

  2.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虚词:

  而:

  1.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2.久而不去连词表修饰

  3.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可是”

  4.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以:

  1.公亦以此自衿介词凭、靠

  2.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

  3.以钱覆其口介词用、拿

  4.徐以杓酌油沥之介词用、拿

  之:

  1.睨之(代词)代陈康肃射箭

  2.但微颔之(代词)代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4.以杓酌油沥之(代词)代葫芦

  5.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卖油翁

  四.再读课文,准备复述。

  1.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复述。

  2.复述要求:1.用自己语言把故事讲给大家听。2.尽量不要看课。3.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关键词进行复述。

  让自愿上台的学生进行倒水实验。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认真观察,看他们实验的效果,并作点评。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作者(老师强点重点及考点)

  学生读课文,并进行圈点批注。

  老师强点重点及考点

  老师巡视学生给课文划分的节奏,并给予指导。

  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等几类分别板书。

  老师提示,并用多媒体展示。

  复习虚词及常用虚词“而”“以”、’之”等的用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疏通了文意,积累了文言实词、虚词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夯实了基础,为我们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相信下一节课的学习会容易的多。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编课本剧

  板书设计

  通假字:

  1.尔--耳,罢。

  2.杓-勺,勺子。

  古今异义:

  古:只是。

  1.但:

  今:但是,连词,表转.善

  今:善良。

  古:夸耀

  3.矜

  今:庄重,严肃。

  古:场地(这里是将原来的意思扩大了。

  4.圃

  今:菜园、果园。

  古:慢慢地

  5.徐

  今:姓氏

  一词多义: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动词,射箭)

  1.射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技)

  2.尔

  尔安敢轻吾射!

  词类活用:

  1.汝亦知射乎?射,动词用作名词,“射技”.

  2.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虚词:

  而:

  1.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2.久而不去连词表修饰

  3.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可是”

  4.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以:

  1.公亦以此自衿介词凭、靠

  2.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

  3.以钱覆其口介词用、拿

  4.徐以杓酌油沥之介词用、拿

  之:

  1.睨之(代词)代陈康肃射箭

  2.但微颔之(代词)代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4.以杓酌油沥之(代词)代葫芦

  5.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卖油翁

  教学反思

  亮点 《卖油翁》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文字意思比较浅显,学生通过第一遍朗读便能知道文章大意。为了夯实考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放手给学生,着不仅夯实了基础,而且还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感觉上课轻松了许多。

  不足 因为时间关系,没能让学生自己上黑板归纳板书,且有的知识对学生不放心,讲得过细,有点画蛇添足。

  再教设计

  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给学生,留点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去补白。

  

【中学生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乞巧》教学课件06-25

《绝招》课件教学02-20

教学设计课件02-17

a拼音教学课件04-11

元旦教学课件04-08

《匆匆》教学课件04-08

写字教学 课件04-06

音乐教学 课件04-04

教学优秀课件04-04

《白鹅》教学课件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