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10-28 10:55:2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九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9篇,欢迎大家分享。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九篇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九年级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

  【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就可以看出来,优秀率达到了 25%,但及格率下降到 70%,特别是不及格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在 30 分以下。

  【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求法;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求法,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突出函数的应用。

  第二十三章 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二十四章 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2

  教材分析

  《位似图形》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习的图形变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位似图形的画法。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设计理念

  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教学准备:

  前一天发放“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完成课前自学,按学生的学习和性格等特征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为课堂合作学习做准备。

  信息技术课件等课程资源,直尺圆规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创设情境生活引入


?


学习任务一:我会观察思考


?


1、观察屏幕展示的动画,结合课前学习任务一,列举出现的图形变换。


【独立完成,踊跃反馈】


2、观察幻灯片显示,思考图形的特征,归纳位似图形的定义。


(小组内小范围讨论后反馈)


3、试一试,如图,指出下列各图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请指出其位似中心。(图略)


【在老师的启示下完成】


1、带领学生共同回顾学过的图形变换。


2、在播放图形缩放过程中,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并及时提问学生,指导规范的定义归纳。


3、启发学生判断两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一看两图形是否相似,二对应点连线是否交于一点。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感知图形变换之美,增强审美意识,同时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7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二、我能自主探究


一、[看一看]:观察下列各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并与你的同伴进行交流;(图略)


1、在各图中,位似中心与两个图形有什么位置关系?


2、在各图中,任意一对对应点与位似中心这三点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3、在各图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它们的比与位似比有什么关系?


4、综合(2)、(3)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二)[想一想]


⒈在上面的图(1)中,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AB与A`B`平行吗?为什么?在其他的几幅图中呢?


⒉你认为位似图形的其它对应线段也存在这种位置关系吗?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位似图形的对应边 。




本环节教师充分地将课堂交给每个学生,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踊跃交流,及时反馈。通过观察学生反应,课堂内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偏差,引导学生的正确思考。


在给出探究的方向后,让学生在观察、测量、计算中交流自己的发现,在几个思维活跃的同学的带领下,位似的性质自然浮出水面。


本环节图形的展示还为下一环节学生的画图埋下伏笔,启发思维,突破本节课重难点。


8


学习任务三:我来动手操作


?


1、已知△ABC和点O,以O为位似中心,求作△ABC的位似图形,并把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


【小组合作:组长组织讨论作图步骤,分别尝试,并及时互助】


2、把图中的五边形ABCDE缩小到原来的。


【先每个同学自己独立用一种方法作图,再小组内交流,并讨论还有没有其他的作图方法】


各小组代表交流自己小组的不同作法


在各小组巡视,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对第一个作图在各小组活动中解决完成,在完成第二个作图后带学生一起总结一下作位似图形的基本步骤。


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能根据不同的图形画出位似图形,把不同的画法进行归类,体现了数学的分类思想。


17


学习任务四:我要学以致用


1、如图,图中的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与△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位似中心点O


(2)求出△ABC与△的位似比。


(3)以点O为位似中心,再画一个△,使它与△ABC的位似比等于1。


【独立完成,当堂反馈】


鼓励学生大胆暴露自己的错误,呈现学生代表性的错误解答,作出诊断。


播放几个图形变换动画,了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之美,也为”课后学习“作铺垫。


一个题目涵盖本节课几个重点的知识点,既能起到巩固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同时将作画放在网格线中,又迎合了考试。


8


学习反思时反馈


五、我的课堂我做主!


自主小结评价


1、我的收获,我的喜悦


2、我的困惑,还需努力


3、自我评价,小组互评


1、提炼学生的收获,设计板书,形成知识结构图。


2、为学生的困惑提供解决方案,并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


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互动评价能让学生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5


拓展延伸


课后学习


1、继续来挑战:课堂时间有限,请同学们继续完成“学习任务三-2”我们未能完成的作图。


2、小小设计师: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美丽的图案都是一些基本的数学图形通过多种图形变换得到的,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我们也来做一做设计师,利用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位似等图形变换设计一个充满美感和创意的图案。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

  1、理解圆的描述性定义,了解用集合的观点对圆的定义;

  2、理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确定圆的条件;

  3、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问题的能力;

  4、渗透“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点和圆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以点的集合定义圆所具备的两个条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讨式

  教学过程 设计(总框架):

  一、 创设情境,开展学习活动

  1、让学生画圆、描述、交流,得出圆的第一定义:

  定义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记作⊙O,读作“圆O”.

  2、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圆的第二定义.

  从旧知识中发现新问题

  观察:

  共性:这些点到O点的距离相等

  想一想:在平面内还有到O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吗?它们构成什么图形?

  (1) 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的长r);

  (2) 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圆上.

  定义2: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三: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怎样?(学生自主完成得出结论)

  如果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

  点在圆上d=r;

  点在圆内d

  点在圆外d>r.

  “数”“形”

  二、 例题分析,变式练习

  练习: 已知⊙O的半径为5cm,A为线段OP的中点,当OP=6cm时,点A在⊙O________;当OP=10cm时,点A在⊙O________;当OP=18cm时,点A在⊙O___________.

  例1 求证:矩形的四个顶点在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

  已知(略)

  求证(略)

  分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C,OB=OD;AC=BD

  OA=OC=OB=OD

  要证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的圆上

  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OA=OC,OB=OD;AC=BD

  ∴ OA=OC=OB=OD

  ∴ 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

  符号“”的应用(要求学生了解)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C=OB=OD

  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

  小结:要证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可以证明这几个点与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

  问题拓展研究:我们所研究过的基本图形中(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哪些图形的顶点在同一个圆上.(让学生探讨)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背景: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改进教学常规,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完成初中上学期的数学教学,使其高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二、学术分析:

  这学期我班成绩一般。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鼓励他们,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建立一支进取能干的学习团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三、新课程要求:

  初三数学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其目的是通过数学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最适合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可以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操作,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总结。会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类比进行简单推理。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实践,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学科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书四章涵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二次函数”、“锐角三角形函数”的内容是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但它们分别与抛物线和直角三角形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这两章的内容既涉及数量关系,又涉及图形问题,能很好地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相似性”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以相似三角形为核心,还包括“相似性”的转化。本章最后一部分对初中所学的四种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镜像)进行了总结和综合运用。

  《投影与视图》也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一章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内容。它从“从物画”和“从像思”两个方面体现了平面图形与三维图形的相互转化,对培养空间想象力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这套教材不仅注重在每章的主体和习题中安排适当的内容,还采用“项目学习”和“数学活动”的安排方法,加强数学应用的体现。本书第29章安排了一门“制作三维模型”的科目,每章末尾安排了2 ~ 3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满足了与本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要求。

  五或四个单元章节:

  二次函数

  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形象和基本性质,从二次函数的角度看一维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实例以及图像的变换。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锐角三角形函数(正弦、余弦、正切),求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是自变量为锐角时的三角函数,即定义域缩小后的三角函数。求解直角三角形在实践中应用广泛,锐角三角形函数为求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是学习锐角三角形函数的直接基础,而勾股定理等内容在求解直角三角形时经常用到,所以这一章与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和“相似性”关系密切。

  投影和视图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投影和视图的基本知识,一些基本几何的三视图,简单三维图形与其三视图的相互转换,以及根据三视图制作三维模型的实践活动。整章分为三节。

  六、阶段性测试或检查方法及辅导措施:

  (1)注重课后反思,及时记录一节课的得失,积累教学经验。

  (2)批准每一项作业:作业体现一堂课的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认真批改作业,让老师快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3)按时检查学习成绩,做到单元测试有效及时,试卷不能一蹴而就。考完试,典型错误马上被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评价。

  (4)及时指导和纠正:争取面签和面签。今天的任务不要拖到明天,要一直争取,牢牢把握初三的每一分钟。课后反馈。对每个班级实施课后辅导,检查漏洞,填补空缺。选择合适的习题和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当面给学生指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不留难点,让学生学到东西。

  (5)积极与其他教师沟通,加强教研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的好的合理化建议。

  (7)带“两端”。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5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又担任九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同时接手九(13)班。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的教学,又要考虑下学期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的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注意时间的安排上,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的成绩总体来看,虽然比期中略有进步,但仍然不太乐观。优生面不广,尖子不尖,差生偏多。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维持学科间的均衡,学生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指导思想:

  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三章:

  第 七章:锐角三角函数;第八章:统计的简单应用;第九章:概率的简单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一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

  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有些学生不具有或不够重视,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

  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培优和治跛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 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9、10)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刚刚接手这两个班,对学生不太了解,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四章,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一章 特殊四边形: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及判定,中位线的概念及性质。本章的重点是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本章的难点是利用性质及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 图形与变换: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平移与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与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三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四章 对圆的进一步认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三环五步教学法。把三环五步教学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题,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让学生如何在合作中学习。

  2、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不同的层次学生,课堂上的提问不同的层次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后进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后进生过关,为后进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摸清学生线上教学的“底”

  1、对居家上网课所学内容,科学命题,进行学情测查。

  2、发布问卷调查,分主题、分考点统计学生学习情况。

  拿到学生反馈后,教师要全局考虑,分析学情。掌握较好的内容开学后就少讲或由学生讲,掌握不好的内容就巧妙设计,或与新课结合建立知识图谱,或独立安排课时进行难点突破。

  3、找到个性化教学的“关键”起点。

  学生居家学习情况各异,老师要了解: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学生想知道什么、能知道什么,学生网上学习疑难、关键性问题有哪些,为什么有这些问题,等等,与学生一起找到他的“零起点”。

  4、制定知识内容清单。

  通过多种方式摸底和评估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将线上所学内容进行双向细目表的制定,明确能级要求,发给学生逐项评估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清单绘制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捋清内在联系,在绘制的过程中审视自己在相关知识上的掌握情况。

  5、可以让学生自行列出考点,设计考题。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考题进行精选,汇编成摸底卷,在开学时供集体测试使用,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所学情况,找出问题,后续跟进。

  二、多措并举,差异化的异步学习、确保教学质量

  策略一:校级学科能级走班、班级同质分组分层学习。

  以年级学科或班级为单位,依据学情测查数据,学生自主选择加学科教师引导,实行同一学科三级同质分班、分级,切忌按总分分班、分组,一定要按学科同质分班、分组,一个学生数、英、理化可能选不同层级。

  走班、同质分组的班级复式补学定位:避免优等生重复学,中等生表层学,差生虚假学。

  优等生学科班、小组,以自主学习为主,重在拓展提升,重在知识综合运用、新情景中创新应用。

  中等生学科班、小组,以相互讨论为主,重在查漏补缺,重在答疑解惑。

  潜能生学科班、小组,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重在概念、定理建构,重在夯实双基、跟上进度,不影响后续学习

  策略二:1+13补学。

  对学科前十名拔高内容难度,让其独立钻研,让班级11名至20名学生当小老师,一个人带3、4个学困生,实行小组小先生制。因中等生、学困生思维差异较小,中等生讲题学困生能听懂,同时中等生给差生讲一遍,胜自己学几遍,教会别人是最后的学,这样差生学会了,中等生知识深度理解、重新建构了,也跨入优生行列了。

  策略三:双测重点强化法。

  对某一知识点,依目标先前测;据前测暴露问题,有针对性答疑、解惑、合作研讨、针对性练习;后测,检验补学效果。

  策略四:以新带旧法

  复课后开始学习新课,遇到前面知识点、概念、定理、公式,可以用旧知链接形式进行系统补习。即学新课,用什么补什么,以新联旧,以新带旧。

  策略五:补学新知再次串联法。

  对宅家上网课调整的内容如口语交际、理科实验,可以以此重组课程设计、学程设计,采用串联思维统整、建构方法,在新情景中实现思维生长、深度学习。

  策略六:翻转课堂法。

  居家上网课权当学生看视频、听直播自学,一上课就进入主干问题研讨,个人、小组问题答疑,最后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系统梳理,并进行针对性测查。

  复课后,采取个性化选择、私人定制、“六法”补学,实现差异化的异步学习,让补有新收获、学有新提高。

  三、实施课堂微创新,让学习后半学期知识课堂真正高效起来

  设计课堂微创新切入点:

  切入点1:单元、主题整合。比如单元整体学习,尝试单元高效课堂:一课导引+一课合学讨论+一课自主学习。

  切入点2:学程、学时代替传统课时,提供学习地图,搭建脚手架。

  切入点3:尝试学教评一体化。明确目标和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并将评价任务嵌入学习过程,实现学—教—评的一致性,从关注设计目标,到更关达成目标。

  切入点4:向课堂模式要质量;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融合、内化要质量;向运用思维工具、学习工具要质量。

  切入点5:关注高效课堂“3G”辅助系统一一高效早读、高效作业、高效纠错。

  切入点6:培养学生听课“5G”学习素养一一高效阅读、高效思考、高效倾听、高效表达、高效记忆。

  以上是我对复课后这学期课咋上的一点思考。我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环境倒逼我们改课、改学大背景下,我们能化危为机,变劣势为优势,实现减时增效,为课改闯出一条新路来!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课程学习目标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A、cosA、tanA三个锐角三角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 、 、 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函数值,并会由一个特殊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特殊角。

  2、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的关系,角与角的关系和边与角的关系,会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以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锐角三角三角形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问题对微积分的思想有所感受。

  二、本章知识结构图

  三、本章内容安排

  1、主要内容:本章内容可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是研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并对第一节的学习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地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

  2、本章的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3、本章的难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4、本章的中考的地位和作用:①《锐角三函数》是各地中考的热点之一,分值一般占10分左右,由于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广泛,更容易提升学生的解决事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分值比例还呈上升的趋势,仅以我市近三年的中考卷足以说明,详见下面统计表:

  时间

  分值08年09年10年

  题号11、1911、15、188、11、14、20

  分值99.510.5

  比例7.5%7.9%8.6%

  ②本章内容与学过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联系密切,并为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课时安排

  1、本章教学时间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教学用书》是12课时,但是,根据我镇教育中心统一安排了第十周的周四、周五(即20xx年4月21、22日)进行全镇第一次的模拟考的要求,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备课组研究制定出中考备考计划,根据计划确定初步安排7节课,详见如下:

  28.1 锐角三角函数 3课时

  (1) 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1课时;

  (2) 28.1锐角三角函数---余弦和正切 1课时;

  (3) 281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课时。

  28.2 解直角三角形 4课时。

  (1)28.2解直角三角形 1课时;

  (2)28.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测量问题 1课时;

  (3)28.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2)---方向角和坡度问题 1课时;

  (4)《锐角三角函数 》的单元复习课 1课时。

  2、单元测试卷是否要讲评或是否要进行补考要看学生测试成绩作最后的决定,如果成绩不好,那么就统一去级补考,确保单元过关,每个模块过关。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 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努力,我班多数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我班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学生数学 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着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 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 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与外校九年级数学教学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请教交流, 特制定以下教学复习计划。

  2、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四章,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主要是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探究二次函数性质,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议程的关系,最终实现二次函数的 综合应用。本章教学重点是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及二者的实际应用。本章教学难点是运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十七章、相似

  本章主要是通过探究相似图形尤其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相似多这形的性质的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函数的概念及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各种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对应的表达式,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本章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探索投影与视图两个概念,讨论简单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本章的重点理解立体图形各种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本章教学难点是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有关的计算方法。理解投影与视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

  (2)通过体验探索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3)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有关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兴趣。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九篇】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学计划范文03-21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2-16

初二数学的教学计划范文03-22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1篇12-16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模板范文5篇12-25

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03-22

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2-12

开学数学老师教学计划范文5篇12-25

数学老师教学计划范文模板5篇12-25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范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