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

时间:2023-03-31 10:23:3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

  《提灯女神》本节课教学中,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弄明白课文“写了什么”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了语文文本“怎么写”的问题。

  综观整堂课教学,我感觉自己教学有以下两个亮点:

  一、抓住单元训练重点,紧抓文本重点

  本节课,我单刀直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提灯女神》,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展开交流。我就势引导:“这一单元是以写人为主体的,回忆一下,单元训练重点是什么?”学生汇报后,我然后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感悟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接着,小黑板出示学习指南,展开学习,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语句感悟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的精神。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作者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学生讨论概括:“作者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伟大精神,还通过南丁格尔家人的表现和医院环境的描写衬托人物精神。”通过这一系列学习过程,我紧扣文本重点,不但弄清了语文“写什么”的问题,还解决了语文“怎么写”的问题。

  二、教学中重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我的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将学习方法的指导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习方法中。本节课也是。教学中,我出示学习指南:“A、用响亮的声音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B、全班同学交流感受,(交流时可以用我认为——因为课文这样写到——来回答,也可以先读语句,再讲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补充。”这个提示中,我就将怎样去学习文本的`要求很明确地提了出来,而且教给了学生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表达方法,实际在教给学生一种习作的方法。我想,通过这些学习方法的渗透,我的学生学习能力会逐步得到提升的。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2

  本文是小学第九册的一篇课文,作者设置悬念,引领我们走进变色龙,解开这个神奇动物的奥秘。作者按照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顺序,揭示变色龙的特点,提醒人们要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第一课时后,牟校长、曾主任的指导,令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以下为反思:

  做得较好的:

  1、学生朗读得比较好,因为动物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本篇课文充溢趣味性,学生比较爱读。所以课堂中学生发言积极。

  2、教学本篇课文时,我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找到相关的影像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感受、探索大自然奥妙的积极性。

  今后需要注意的:

  1、没有利用好学生的提问为教学目的服务。读课题质疑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把这些零碎的问题归纳为三类: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这样设计,课文层次清晰、板书干净整齐,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学环节不紧凑。开课环节啰嗦费时,不必介绍枯叶蝶、尺蠖,应该直接导入新课。本课的分段要求已经比较明确,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去讨论。在检查学生朗读时,应该有意识地安排一组同学读1—8自然段(发现变色龙)、一组同学读9—15自然段(端详变色龙)、一组同学读16自然段(放回变色龙)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多钻研教材,多向老师们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3

  第九册《习作4》要求学生写自己最想对某个人说的心里话,在备课前我就想这应该是学生们最容易写的作文了,因为孩子们心里都有心里话。

  而要怎样激发学生内心最想说的话呢?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教材中给了我们很好的资源,一是范文《请您原谅我》,二是写作提示及要求。

  在这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读一读这篇范文,找到写出作者的心理变化的语句,并从老师的角度来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看到这封信你会怎样想?(会原谅他)为什么呢?因为他表达出了真情实感,而这些真情实感就是通过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表达出来的。因此就让学生明白了本次作文应该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接着,就是选材方面了。范文之后是本次作文的提示和要求,除了可以向老师诉说心里话还可向谁诉说呢?除了请求原谅之外,还可以说些什么呢?得到启发后,学生说可以对爸爸、妈妈等亲人,可以说自己的委屈、诉说自己歉意、表达自己的问候、提出自己的`意见等等。一下子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之后我请了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想说的话,她想对爸爸说说话要算话。她一边说我一边在旁边对她的叙述进行点评,让学生们明白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活动很重要,这样就能让读者看到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草稿收上来,教学是有一定实效的,这说明只要抓住了学生内心的世界,你就能指导学生把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4

  《白杨》一课在表达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作者通过文中父亲对白杨树的介绍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述里没有直接歌颂那些无私的建设。

  《白杨》一课在表达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作者通过文中父亲对白杨树的介绍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述里没有直接歌颂那些无私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就在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体会作者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有所了解。课上,我从课文中孩子们的童真对话引入,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再通过父亲表情的变化引发学生质疑、讨论、汇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与同伴商讨……总结出白杨的生长特点。并使学生懂得,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白杨,赞美白杨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成长,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屈、尽职尽责。最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自由读,齐读,表演读,充分体验感悟。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通过朗读学生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而当时的社会情形与工作环境如何学生比较陌生,毕竟那个时代距离学生较远,这样就造成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对边疆建设者无怨无悔、奉献一切的精神的体会会遇到障碍。为此,我在课前搜集有关白杨树、西部建设的相关资料,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在头脑中形成认识。再加上对如今西部的介绍,学生达到对建设者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父亲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理解,我没有直接提问学生这句话的含义,而是巧妙地联系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让学生思考: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学生在思索的同时,也唤起了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为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打下基础。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的方法。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学反思06-21

语文优秀教学反思03-26

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1-10

语文《鲸》教学反思优秀03-02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反思09-23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学反思07-04

语文识字优秀教学反思06-20

【精选】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反思11-30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学反思优秀10-20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