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东南亚》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18 17:26:3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东南亚》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学反思1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学习分析区域地理的思路,根据所掌握的分析方法去分析东南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其中重点是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组成,了解本区气候湿热的特点,会分析气候和地形等对农作物及物产种类和分布的影响,和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课堂上通过活动设计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课的重难点,还运用大量的图表和资料,以针对性的问题推动,引导学生探究、总结,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本节课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整体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缺乏主线的贯穿,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更加细致分析,更透彻在宏观把握上再下功夫。

  2、应该结合重难点及时小结,使知识点更系统化。

  3、在世界政区图中找不到东南亚的具体范围,导致在分析气候时无法判断气候的分布区域。

  4、教学时间分配不当,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过长,导致课堂结构前紧后松,部分教学任务完成粗糙。

  5、注意要组织和关注学生,及时了解学情。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读图和分析问题,不能大包大揽,而要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学习素质和能力。

  6、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发问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式学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改进自己的不足,保留和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学反思2

  《东南亚(第2课时)》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山河大势、东南亚的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以及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反思这节课:

  比较好的是:

  一、抓住关联点,设疑很重要。如何让学生在导入环节就清晰地知道这一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创设问题处的设疑很重要。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山河大势、东南亚的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以及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这几个知识点怎么在导入时体现了,我抓住了这几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点――“河流”、城市,所以我在引入的时候播放了几个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东南亚城市风光,从这个图片中学生得到了这样的印象,东南亚风光很美,很多城市都沿着河流分布??这样的印象可以自然而然引导学生设疑:“1、东南亚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哪里?山脉河流有何特点?2、城市沿河分布有何利弊?3、东南亚发展旅游业有何优势?”

  二、在活动中学习,运用很必要。每节课的知识点很多也很散,让学生一个一个知识点去探究学习,容易让知识点分散,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运用。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把知识点连接起来。这节课教学中,我通过活动课的形式,设置了“如果你是东南亚当地居民”这个角色扮演,并设置了几个小活动:“①选择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中的一个城市作为你们居住的城市,找出你们附近的河流(在图中把城市、河流圈出来)②说说该河流给你们城市带来的便利③说说该河流给你们城市带来的困扰④说出几个吸引人们到你们当地或东南亚旅游的理由(理由描述尽可能全面、具体)”。把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方式即串联了知识点,又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不足的是:

  一、环节间过渡不自然。每次从自主探究到讨论解疑到展示提升的过渡语都是:“同学们自主探究完了,下面我们进行讨论解疑。”或者是“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解疑,下面我们进行展示提升。”这个过渡语言显得干硬不自然,让人感觉上课就像在走流程一样,不好。

  二、课堂把控能力不足。课堂设置了角色扮演活动,所以学生在展示提升环节有足够的自由发言权,学生代入角色后经常“滔滔不绝”,或者有时候说的内容跟老师预设的发言不一致,这个时候老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容易让学生的发言“无效”或浪费时间。比如有一次活动展示,因为一个组有一个同学发言长达6分钟,导致其他组员没有机会回答;比如有一次东南亚的展示活动中,学生要回答东南亚旅游的优势,但有一个学生话锋一转,一直在说中国旅游的状况之差,导致课堂陷入尴尬。这些时候都需要老师有一个全局把控的能力,这一方便我还需要加强。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学反思3

  《东南亚》分为了两个课时进行讲解,在听完了曹老师的课后,了解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根据师父整理出来的学案,从绘图识位置、看气候识农业、看河流找城市、探究分析话旅游、梳理归纳、反馈练习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其中,在填图、绘图部分,学生所用时间过长,节奏把握存在些许的问题。当讲到地形时,用了“上、下”这些口语化的词,应该用专业的地理术语“北、南”。在讲城市分布时,讲活动题的时候,速度过快,学生没怎么反应过来,应该注意关注学生的完成度。

  虽然存在以上缺点,但也有些许的优点,比如,细节到位,用陈毅的《赠缅甸友人》,结合生活中的地理,进行德育教育;台风沉稳了很多,自信了很多,资料充分,板书也有所进步。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到,当讲到旅游资源时,学生读图的时候,速度快慢不一,我在课堂上没有太注意,对学生注意的广度不够,同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在课下经过曹老师的指点,我知道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指导来互相解决问题。

  本节课还有一大亮点,就是角色扮演,“假如我是南非的国王,我要运钻石到日本,我应该怎么做?如何走航运路线”,通过创设情境,用带有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掌握知识。这是我应该保持下去的。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学反思01-20

地理《东南亚》教学反思03-24

初中地理东南亚课件04-20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二的地理教学反思06-20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案范文04-17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1-15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精选】06-28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0-26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