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2-01-22 19:29:0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基础是学生在进行了大量的分一分和充分认识了除法算式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就除法的意义而言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问题在于。

  1. 在教学乘除法联系时,只停留在了算式的层面上。学生已经说出了乘法里的积在除法里面就是被除数,乘数在除法里变成了除数和商,但我并没有再次进行处理与引导。在此处其实即可引导学生得出:求其中一个乘数可以用积除以另一个乘数、求除数可以用被除数除以商、求被除数可以用商乘除数。

  此外,课程强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同时学习计算也是为了应用。而我在处理时只停留在了计算的层面,应该进行更高层次的挖掘。比如根据算式编简单的文题和简单的应用题。

  2. 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学生虽然有了分一分有剩余的情况的经验,但是将分一分的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是一个难点。这一点是我课前没有预想到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讲完后第一次后的第一次尝试中有将近30%的同学能够准确的列出算式,而另外将近70%的同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知道哪个数应该写在哪个位置。在第二次的尝试过程中也只有70%左右的同学完完全全地写对。课后反思这个问题与在写算式前没有进行清楚的指导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在教学中还有两个问题:(1)没有教会学生有余数算式正确的读法。

  (2)没有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由于时间和组织的原因并没有将教学设计中提出的教学难点“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落实。

  3. 教学组织过程中的语言组织问题。这是我在开始工作以来就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更加具有科学性

  (2)如何使自己的语言组织得更加的简洁

  (3)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表述得更加的完整和清楚,以发展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撰写教学实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所讲的话远比学生多,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其中之一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另外一个就是对学生的话重复得比较的多。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问题同样值得深思。如在课上有一个学生就提出“老师,你为什么没有把算式里面的单位读进去”,而我并没有对其进行反馈。所以今后上课的过程中教材的处理、语言的组织、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和数学整体知识体系的建立等将是我进后一段时间内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路漫漫起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词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时刻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戒骄戒躁,告诫自己教育是一条长路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努力。“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意义在于创新”借助这句话道出自己的追求,相信在未来经过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自身的不懈努力定能取得成功!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

  本节课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这一节课一开始,就以逛商场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布置三个柜台,价格有整元,整角的,也有几元几角的,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通过三个柜台经理的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产生及浓厚的购买欲望,然后,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回收站的作用,帮助小朋友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意识。

  在巡视中,发现问题,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碰到了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等等,体现开放性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个体的特点,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此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现实性都非常强,教师主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增强学生的数学交流,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

  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在新授的知识中,理解的内容少,记忆的内容多,特别是学生对记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三天不记,几乎忘记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模式论的数学观的转变。其次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二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对于我们新分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可测,不足够具有全面性、开放性。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点拨,引导不到位;是教师制定的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难点出现了不合拍;是教师期盼过高,还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只会适得其反,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二、对教学计划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还存在以下几个缺乏:

  (1)缺乏对教材内容转译;

  (2)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和整体系统化;

  (3)缺乏对旧知识分析应用的螺旋上升的应用设计;

  (4)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5)缺乏对自我上课的经验总结。

  三、对听课的反思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

  四、征求学生意见

  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若在课堂上设计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很高.

  五、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见解。有时学生的解法独具一格,对此,教师应将这些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4

  《回家路上》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观念:

  1. 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有趣的。直观形象的`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伊始设计成观察主题图、听录音故事、想数学问题等活动,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主动地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2. 剖析学生情况,灵活调节学习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是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平时学生从练习与作业中反映出来的不善于用完整数学语言整理信息的现象,设计有价值的思维活动,积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动笔在练习本上写出想提出的问题这一环节,就是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后,能用通顺、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既充分培养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意识,又整合了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知识联系点。

  3. 优化合作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实现。所以,在教学活动中,着力优化合作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营造合作氛围,提供合作机会。如:在听故事后,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提出什么问题,而后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评价,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在愉悦、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缩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激发起合作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作活动中去。

  (2)拓展合作时空,注重应用实践,提升数学素养。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人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与他人交流和分析探索的结果,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如:教学训练安排学生和父母或好朋友观察家中物品或上学路上的景物,寻找数学信息,试着提出并记录5个数学问题,进行相互提问并解答的游戏。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

《有多少粘贴画》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至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探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在这堂课中,我为求做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我精心构建口诀教学的新格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认为自己有以下几点的突破: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倡导要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诣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贯穿始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愉悦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课中我首先创设有多少粘贴画的情境,让学生估一估老师带来的粘贴画有多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接着让学生根据粘贴画情境图,提出问题并列出乘法算式,为编制6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然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计算得数,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在组内交流思考过程。通过设置找6的乘法口诀的秘密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口诀的特点,找出规律记忆口诀,并开展记口诀比赛。最后通过对口令、抢答、找朋友、移格子、购文具等游戏和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通过观察、思考、动脑、动手、动口去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识,体验成功的愉悦。

  本课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估一估老师带来的粘贴画有多少?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编制口诀,重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乘法口诀出发,去探究、编制新口诀。体验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是为了加强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更是为了促进知识的沟通,使所学的知识变得能动、灵活。对于6的乘法口诀,前5句前面已有接触,本堂课的重难点是后4句口诀的编制和理解。我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同学们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出现了用操作学具、连加、想前一句口诀再加6等多种思考方法。在引导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规律时,首先让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努力创造机会,通过探索和交流,从中发现口诀的一些规律,加深对口诀的记忆,并为学习后面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和思维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课中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活动和游戏,练习的形式丰富多样,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体现一定的梯度性与趣味性,并进一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把练习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享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层次:记忆口诀。让学生自由背、分角色背、开火车背,师生、生生对口令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熟练口诀。第二个层次:运用口诀。数一数1只、4只、7只、8只蜜蜂有几条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还设计了找朋友游戏,进一步熟练口诀,又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第三个层次: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用多种方法数出小正方形的个数。体会通过移格子的方法,可以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图形的策略。利用课件形象地展示出学生利用移动方格来计算的多种方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四个层次:解决生活问题。设计了购文具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15乘9等于多少的探讨可以为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埋下伏笔,这是一个知识拓展题,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延伸,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这节课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获得、有发展,同时我也注意过程性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真正意义上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双基得以落实,能力得以发展。

  在课中,也存在一些需今后进一步改进之处。如课中,在小组合作探究尝试编制口诀之后进行汇报交流时,还把学生的思维控制得有点紧,应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由汇报,而不是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从第一句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研究对象,可能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思考方法。在课中,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够,还应进一步加强评价机制,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6

  这节教材将乘法与除法混编,创设了“花园”境地,其中蕴含着与“倍”有关的数学信息,既可以提出乘法问题,也可以提出除法问题。要求学生本身去发明、选择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进一步体验认识“倍”的意义,和它与乘法、除法运算的接洽。 本节课的讲授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兴奋、自由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由自立探索与互助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要领。可是,在讲授中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练习运用、怎样更好挖掘学生潜在力量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在以后的讲授工作中,我还要改善这些方面,争取做得更好!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

  《分物游戏》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概念知识。由于除法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而形象思维能力又占主导,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积累许多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意义,才能突破学习除法的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所创设的“分物游戏”的具体情境,通过“分桃子”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同时感受到分得一样多的方法最公平。再通过“分萝卜”让学生供助学具来分一分,感受到平均分物活动中方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而“分骨头”则是在前面两问题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独立画图来解决分骨头的问题,并经历交流各自平均分的分法过程。三个活动层次分明,由分实物到学具再到画图,让孩子们经历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从而让孩子不断积累分物活动的经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除此之外,让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还在于能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在学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能让孩子们在自主经历分物的过程中,先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再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可以一根一根分;两根两根分;三根三根分……但不管怎么分,分的结果却都是一样的,从中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

  虽然本节课中有一些亮点,但也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由于要尽量地让学生经历分物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因此在操作中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练习的时间就减少了,因此新知识就没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消化;又如在板书上一直以来都较随意和零乱……因此在合理安排时间与板书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8

  《分香蕉》的具体内容是除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和等分活动之间的关系;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在教学后我做了以下的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教学伊始我讲述猴子妈妈分香蕉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让学生乐学、乐思、乐说、乐做.在“你还能怎样分12根香蕉”的活动中,有的学生说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多少?”和“把12根香蕉分成一份,每份是多少?”这是多么聪明的孩子。在练习中,有的学生说到了有剩余的分法。如 “把10个气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还剩2个”.这种分法在此时是多么富有创意。这证明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积极思考与创造。创新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就是“培养创新人才”。这样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既关注了学生学习水平,更关注了其情感、态度等的发展。

  2、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其口、手、脑融为一体。我在教学中多次设计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协同运作,理解“除法的意义”,感悟“分香蕉”的多种灵活的分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动态中渗透了“平均分”的数学思想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寓教于乐。

  3、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知识迁移和转化。从而培养其自学能力。

  4、这节课的遗憾与改进措施:在实物操作演示这一活动中,学生未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展示。如果能用上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分香蕉”的多种方法,那效果会更加理想,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将会更精彩。另外,学生对除法算式意义的理解还显得不够深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尽量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活动。将数学生活化,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09-1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2-06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书的世界》教学设计12-16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夕阳真美》教学反思12-20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秋游》教学反思12-1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09-12

2022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05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通用6篇)12-25

《数蛤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反思范文12-23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