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时间:2024-04-09 11:28:05 赛赛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1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1篇)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1

  科学课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磨练科学能力,陶冶科学精神的过程,是在教学情境下科学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

  根据现代自然教学改革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得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结论。这很重要,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是一节以认识岩石为主的部分探究型的实验课,本课主要通过学生课前自己收集大量岩石资料及岩石,找出岩石的特性,最后达到会认识一般常见的岩石,了解一般岩石标本的制作方法,即从四部分进行教学:创设情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应用外延,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思路:

  首先用录像带引入并质疑,即(1)你认识哪些岩石?它们有什么特点?(2)你还知道关于岩石的哪些知识?紧接着上学生对自己带来的岩石进行研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来分析岩石的特性,认识它们的名称,了解一般岩石标本的`制作过程。最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发散外延,岩石有何作用,有何价值,除了生活上用到的,建筑上用到的,让学生明白还有科学价值(认识地壳运动变化)。最后让学生知道"水滴石穿"的道理,及从中明白了什么?整节课围绕认识岩石开展活动,培养了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教科版科学四下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第二节内容。这堂课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该课内容较多,而且有很多是学生不熟悉甚至是陌生的内容,如,层理、生物痕迹、滴稀盐酸等;

  其次,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一堂课要观察、记录、描述7种岩石,并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是有极大难度的。如果在观察前没做有效指导,学生在观察时会无目的无头绪的,最终探究不出什么结果。

  再次,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很难用文字准确的描述。比如岩石的颗粒大小,教师用书上将岩石的颗粒分为粗粒(大于2毫米)、中粒(2毫米~0. 0 5毫米)和细粒(0. 05毫米~0. 005毫米)三种。

  但这样的判别颗粒的标准太难掌握;还有,学生学具袋中的岩石和仪器室岩石实验盒中的岩石太小,岩石特征不太明显。因此上课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首先,用学生身边的岩石作为观察对象在教科书中提到的7种岩石中,有四种岩石:石灰岩、砂岩、砾岩、 页岩都很容易找到,大理岩、花岗岩在石料加工厂门口也很容易捡到。于是,我将这6块岩石作为观察对象,删去了不容易找到的板岩。同时,由于岩石是教师自己到野外采来的,可以稍大块一些,使岩石的结构特征更明显一些。不仅如此,学生研究身边的岩石积极性更高,在课内没有完成的观察任务,在课外还可以继续探究。

  其次,我将活动区和探讨区进行分开设置。因为教师采的岩石相对比较大,所以在四人小组的.桌上摆上几块大大的岩石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于是我将活动区和探讨区进行分开设置。在活动区设6个小组,每组桌上放2、3块岩石学生流动观察。

  这样即解决了岩石的取放问题,又避免了器材对交流汇报的干扰,同时便于观察同一种岩石的同学进行讨论。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3

  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当遇到各种不同的岩石时,应该如何观察,如何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有序观察,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能够从观察中获得信息,将信息根据需要进行综合与概括,进行准确的.描述。能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一个科学的观察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能自我构建“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的科学概念。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一堂课要观察、记录、描述六种岩石,并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是有极大难度的。如果在观察前没做有效指导,学生在观察时会无目的无头绪的.,最终探究不出什么结果。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认为要在学生观察方法、观察内容方面做精心的指导。适当修改了实验表格设计,降低了难度:化解了观察的具体项目,主体采用了打勾的方式,去掉了因为材料关系听声音不明显的一栏,整合了岩石颜色和颗粒颜色,突出颗粒研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课在教学上很难有新意,但我觉得每篇课文都有它的突破口,只有找准这样的突破口,会把学生研究岩石的活动凸现出来的,通过试教,我觉得这一课要抓好探究过程中的交流环节,依次呈现学生的观察思维过程、展现学生的思维火花。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4

  在本课中,需要用多种观察方法和一些特别的实验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描述。

  用观察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观察岩石的新鲜断面。通过看一看,可以看岩石的颜色,有无斑点、有无条纹、有无层理、有无小孔。通过摸一摸,可以判断岩石的粗糙程度。

  除了整体观察岩石的特征,还可以观察组成岩石的颗粒的特征,即矿物的特征。不过本课中是初步了解,在下一节课中,会仔细观察矿物。

  在本课中可以观察颗粒的大小,以及颗粒和颗粒之间的'距离关系。所以可以用粗细来描述大小,用紧疏来描述颗粒之间的距离关系。

  用实验的方法来判断岩石的硬度、光泽。通过对比判断岩石与铁钉、铜钥匙、指甲的相对硬度。光泽是手电筒照在物体上,物体的反光程度。也需要通过对比来判断岩石是否有光泽、以及反光的程度,可以用很亮,亮,不够亮,黯淡来描述反光程度。在下一节课中,学生会对比不同物体的反光程度,用其他物体的光泽度来描述岩石的光泽。

  学生在判断岩石的硬度时,可能会把铜粉的痕迹当作是同样是在岩石上刻画出了痕迹,所以这里需要跟学生解释这个会反光的粉末是铜粉,而不是岩石的粉末。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5

  在教学本课的时候,我感觉比较的失败。一是我在课前从分的进行的准备,但是总有学生在下面说话,不听。而有学生不听,我就比较的生气,停下来不讲。这样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现在想来,我应该怎样的处理这件事呢?我是点名批评,而且个别的同学我让他到旁边站着。但是效果不佳。我反思这是怎样回事,真是杀鸡给猴看,而猴子不看。那么怎样处理这种情况的呢。在我上课之后,我一直在反思,我应该怎样的进行处置这样的情况。我想了一天,现在想来,不能够因为个别学生的问题而影响整个班的学习。我让学生去听,学生一定听老师的吗。那不一定的。因此我想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怎样进行教学呢?

  第一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只要认真的进行指导。对于个别说话不听的,我想应该予以个别的处理。还有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上课的各个环节安排的紧凑一些。一个接一个环节,这样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很好的融入整个的学习中,同时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我想这样能够带动同学们积极的进行活动的。

  第二在教学的中教学生安排的更加的新颖一些,这样学生能够有兴趣。这样再教学的过程中的教学设计中更加的`用一些技巧和想法。

  第三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时时刻刻的都听。这是不现实的。应该怎样去处理呢。我想教学的过程每个活动的结束之后,可以放松一下。调剂一下紧张的氛围。这样学习中,学生有张有驰,效果会更好的。怎样进行放松呢,我想比较讲个相关的小故事,或者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或者进行相关视频的观看。这样我想效果会更好的 。我想再者就是在上课的过程可以先忽视一些小的问题,比如个别的学生不听课等等现象。我想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将它们吸引过来会更好。当然对于个别的故意的扰乱的同学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我想这样有张有驰的学习活动会更好的。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6

  许多同学在课外都喜欢玩石头,但对于岩石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只是停留在表面和局部,没有系统全面的去观察一块岩石,没有进一步深入地去研究岩石中隐藏的奥秘,因此,探究岩石的奥秘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探究天性。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

  一开课我给学生展示了来本地山区的各种各样的奇石,激起学生对岩石的兴趣。问学生原来对岩石有什么了解?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当我指导学生观察一块岩石的时候提问:“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岩石?”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观察前,还出示的观察要求,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工具材料,大量的时间进行认识岩石的特征,并随时作好记录,我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在交流讨论岩石的特征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认识了岩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主要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观察岩石时,通过老师引导使学生有意识地按顺序观察从而发现更多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二是观察岩石,通过记录,把发现多理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三是汇报时鼓励和表扬学生描述的现象,培养学生思维流畅性。

  五、合理地拓展探究空间

  学生对岩石的外在特征进行深入观察后分类,没有统一标准。只要学生能说出分类的理由就行,这样学生的主题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探究,思维才是自由的。

  不足之处:

  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如果把“给岩石分类”的活动放到第二课时,让学生在本节课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的基本特征,这样也许会让学生更有收获。

  二、没有及时抓住课堂的闪光点

  在让学生观察完岩石的特征,我问学生对于自己刚才观察的那块石头,有什么新的发现?有学生很快举起了手,但是我由于担心后面的活动时间不够,没有给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新发现,而是匆匆把这一环节过了。课后想想,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形被我打击了,课堂上最闪光的地方没有让我抓住。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7

  一、兴趣,开启探究活动的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待那些新奇的的

  东西非常敏感,一种现象、一个演示、一段故事、一幅挂图都会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引入时,播放了有关岩石的视频资料,学生看到引人入胜的画面、各种各样的岩石时不断发出惊叹声。采用这种方法从一开始上课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岩石的兴趣。

  二、动手之前先动脑

  科学素养的形成、发展、提高,既重视学生的动手,更要重视学生动脑。任何动手活动之前都要动脑,动脑是为了保证动手的顺利进行,也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途径。因此,在《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探究岩石特征之前,我先让每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岩石的方法,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把想到研究岩石的方法都一一记录在了记录表中。然后我有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先进行设计探究岩石的方案,然后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齐全,设计的探究方案更细致,可行性更强,其他的小组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让学生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带着问题有准备有目的地去经历探究,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探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只有让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动手动脑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

  三、记录,巩固探究的结果

  科学课的`探究活动,我们希望学生能把讨论的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描述出来,但是在实际汇报时,学生说得很少,丢三落四,或抓不住重点。这就需要一些方法将看到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学生描述和交流。因此我在《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中让学生进行了三次记录:第一次是讨论研究岩石的方法,在小组讨论后把讨论的不同方法记录下来。第二次是设计探究岩石的方案。第三次是探究岩石的特征,把所有的发现都如实的记录下来。通过做记录,既能巩固了讨论、观察的结果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求变创新能力。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8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准备充分。课前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岩石摆放在实验台和教室的讲台上,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好像置身于一个岩石展览馆,我还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海边、河边、山上、路边岩石的照片,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为每一组学生准备了一个水槽、一块摸布、一个展示岩石的方盘、一张报纸(铺在实验桌上,把岩石摆在上面避免把实验桌弄脏)、一张白纸(用来做观察记录,记录观察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一个放大镜。这样教学具准备充分,有利于学生观察探究。

  不仅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而且注意指导学生做到观察有序。在第一班上《认识岩石》时,由于我没有强调观察要有顺序,所以学生讨论提出观察方法(用眼看岩石上的颜色、花纹、形状、大小、有没有气孔,用手摸岩石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掂一掂岩石的轻重,用鼻子闻一闻两块岩石敲打或磨擦前后的气味儿、潮湿时干燥时两块岩石敲打或磨擦的气味儿有什么不同,用耳朵听一听敲打岩石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把岩石砸开或在地上摔开看看岩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和猜测可能观测到的现象后,便开始分组实验。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把岩石放到水槽里观察,还有的用两块岩石敲打闻气味,总之怎样做的`都有。造成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不清说不全,分析不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实验现象。第二个班上《认识岩石》时,在学生说完观察方法后补充了一问“你打算按什么顺序观察?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这样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观察目的、认识到观察顺序的重要性,然后再按预定的顺序观察、汇报。这样在分组交流观察记录时比第一次上《认识岩石》时,不仅节省了观察时间而且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得有条理且说得全面准确。

  把握时机适时引导,利用对比观察突出不同岩石的不同特征。我在巡视时发现学生用两块岩石相互碰撞,其中一块被砸成两瓣,这时我对学生说“正好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在学生汇报鱼化石特征时,我拿出一块鹅卵石让学生对比观察,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鱼化石是一层一层的且很薄容易碎,鹅卵石卵圆形坚硬不分层质地细密有的颜色单一有的上面有花纹。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9

  《岩石的组成》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中第三课,这节课要让同学形成的科学概念主要有两个,一是要让同学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二是利用工具,让同学利用多种途径发现岩石的成分,培养其观察身边矿物的浓厚兴趣。

  了解同学关于岩石组成的初始概念,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科学概念转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以“石英、长石和韵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有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为主线展开系列观察活动,在观察中确定岩石鉴定的有关规范。本课优秀教案分成四个局部:第一局部,谈话导入,让同学说说不通岩石颜色的.差异为什么会那么大;第二局部,观察花岗岩,在提供云母、长石、石英标本,以次识别花岗岩的组成成分;第三局部,引导同学对身边的常见的矿物进行探究。第四局部,拓展延伸,激发同学的兴趣。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10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岩石与矿物》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在本单元是起始作用,为后面的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两个内容,一是观察岩石的主要特征;二是让学生给岩石分类。

  在教学设计时,在第一部分观察岩石之前开展石头展览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岩石,对岩石的观察的描述进行初步认识。再共同讨论观察岩石的方法,总结出可以用看、摸、闻、敲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岩石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粗糙程度、气味、敲击的声音等特征。第二部分,根据分类标准给岩石进行分类,由于在第三单元《一天的食物》中学生初次接触了分类,认识了分类标准,因而再次使用分类这一方法就容易多了。通过对岩石的分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不同,一些岩石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别。最后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了解根据岩石的成因,可以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并对这三种岩石有初步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学生的语言闪光点并向正确的地方延伸也是非常的重要。比如说可以顺着学生的意思揭题,比如说学生在说“凹凸不平”时,可以追问提升到“粗度”等等。但是由于没有强调观察要有顺序,所以学生讨论提出观察方法(用眼看岩石上的颜色、花纹、形状、大小、有没有气孔,用手摸岩石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掂一掂岩石的轻重,用鼻子闻一闻两块岩石敲打或磨擦前后的'气味儿、潮湿时干燥时两块岩石敲打或磨擦的气味儿有什么不同,用耳朵听一听敲打岩石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把岩石砸开或在地上摔开看看岩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和猜测可能观测到的现象后,便开始分组实验。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把岩石放到水槽里观察,还有的用两块岩石敲打闻气味,总之怎样做的都有。造成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不清说不全,分析不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实验现象。

  因此在再设计时,在学生说完观察方法后补充了一问“你打算按什么顺序观察?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这样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观察目的、认识到观察顺序的重要性,然后再按预定的顺序观察、汇报。这样在分组交流观察记录时明显节省了观察时间而且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得有条理且说得全面准确。

  学生通过对岩石的外在特征进行深入观察研究之后,对各种各样的岩石进行分类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学生能说得出分类的理由即可,学生通过比较之后,均能从不同的侧面对岩石进行分类。可以根据颜色、软硬、大小、花纹等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探究,思维才使自由的。

  经过几次教学下来,我发现如果能够准备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岩石分发给学生,比如页岩、板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等让学生观察,相信学生的分类会更多一些,学生的视野也得到了开阔。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11

  本节课选自浙科班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水、空气、岩石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认识了水和空气的特性。本课将带领学生进入岩石的世界。岩石和水、空气等物质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本课将启发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以及观察、分类方面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各种岩石的特点,通过自选标准给岩石分类,认识岩石的基本属性,以及岩石是多种多样的。

  本节课主要有两个活动:

  一、观察、描述岩石。

  二、给岩石分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充足,时间紧凑,教学内容间的逻辑性强,但是整体的教材安排比较难以创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贯穿于整节课之中,是我着重思考的问题。

  本节课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具体如下:

  1、导入虽有趣,但还不够深入。

  浮石的导入,与学生的元认知发生了冲突,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趣味性。但是,却不免有些让人产生疑问:“这节课是要上浮力吗?”导入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导入将学生的思绪拉去了与本课内容完全不同的地方,那或许就是画蛇添足了。

  2、导入部分使用的浮石片段和后面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岩石展示,有些重复的地方。

  教材中学生使用的`岩石是自己从各地找回来的,而本节课由于是公开课,因此我选择了提前准备好岩石,因此,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地球上的所有角落几乎都有岩石的存在,特别是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其实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岩石,再结合课堂快结束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于岩石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可以让学生非常直接地意识到:即使是身边非常常见的“石头”,其实也有许多可以研究的地方,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但是如此一来,的确有点略显重复。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优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反思06-26

《认识岩石》教学反思07-09

《认识常见岩石》的说课稿范文06-29

认识几种常见的灯教案06-16

认识常见岩石的教案(通用8篇)05-16

《岩石与矿石》教学反思04-25

?《岩石与矿石》教学反思04-20

调查当地的岩石种类的教学反思07-08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优秀10-11

《负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优秀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