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

时间:2021-01-26 11:35: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精选5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精选5篇)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1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书的原名翻译是“《心》”。我国最早由夏丏尊先生翻译定名为《爱的教育》。作品以日记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怎样做人的书。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采用五步流程教学法,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课前我让学生通读了整本书(大约10天时间),然后利用阅读课教学生深入阅读做采集,共分四大块分别做指导,第一部分就是收集作品背景相关资料,第二部分就是采集书中人物角色及特点,第三部分就是感人的故事并写下阅读的感受,第四就是采集精彩片段并写下阅读的感受。在平时做这些事情时就有意识的渗透阅读方法。一本书那么厚,一节课就40分钟的展示时间,说实在的感觉时间很短。因此我就把采集本当做前置作业来设计。在课前利用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采集到的知识进行小组内交流学习,体现出学生的学。接着师生交流阅读方法及在写感人故事的体会那里也做了点拨,现在虽然我们还没学怎么写读书体会,但是在现在的阅读课中我有意识的渗透了写读书体会的一些步骤喝方法,这2处体现教师的导。在小组展示中采用学生喜欢的知识竞赛形式和小组交流汇报2种方式进行,这里体现了展,导,用,评相结合。

  不足之处:

  1.我觉得学生的阅读理解还达不到我预期的效果,写出来的感受比较肤浅的,学困生写感受体会感到很困难,在课前就需要老师,同学多多的帮助,我想这些学生写得怎样目前来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的学会怎样去写,以后随着知识面的广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总会写得好的。

  2.时间有限,不能照顾到给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特别是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只能在平时的小组里交流学习时,尽量的关注他们。

  3.由于准备的时间不是很充分,因此还有很多地方没能深入的引导学生去读,去感悟。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2

  《爱的教育》这本书一共有100多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在一个学年的记事,构成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其间还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真实的“每月故事”。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细微的小事,记述了师生之情,父子挚爱和朋友之谊,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他用最平实的方式,轻轻地扣动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我要说:“爱就是一缕阳光,照亮了你我,温暖了大家。”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爱,感受爱,就是拽着阳光飞。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学生们共度了这难忘的四十分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造了平等和谐的课堂交流氛围。

  课堂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才会有那用心体会之后的精彩发言。

  宋思莹:“最让我感动的细节是《意外事件》,勇敢的洛贝谛为了不让一个陌生孩子被马车撞倒,他毅然冲向马车,救出了孩子,而他却被马车压伤了腿。醒来之后他的第一句话竟是问他的书包呢?而丝毫不关心自己的伤势。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不顾一切,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她的发言道出了一个小学生的心声。

  杨帅:“最让我感动的细节是《小抄写匠》,裘里亚为了帮助父亲抄写稿子,睡不好觉,还要承受父亲的误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爱父母,爱他的家,这让我感动。”从孩子的谈话中我们知道学生对爱有自己的见解,大家认识到了世间的爱是无处不在的,爱是美好的情感,它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在我们周围,如空气般不可缺少。我相信此时此刻学生的心灵,就是在拽着阳光飞。

  二、注重了读书方法的渗透。

  我校一直在开展“书香校园”的活动,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进行阅读学习,更重要的是我还注重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读大量的经典名著。例如:去年寒假,我就要求学生读《爱的教育》、《西游记》这两本书。平时的教学中每月我也结合教学内容推荐一本相关的名著,然后举行读书汇报会,了解读书情况,落实读书活动。这些都让学生受益匪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向学生渗透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终生受益。

  《爱的教育》这节汇报课上,同样,我告诉学生要了解一本没有读过的书我们要去读序言,从序言中了解书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像写人的这类书,读完之后我们要掩卷深思: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打动自己的细节;点评人物;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这节课我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的。相信通过这节读书汇报课,学生会学有所获!

  三、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中的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同时,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当学生谈到生活中的爱的故事时,会各抒己见,有的谈到母爱而落泪的王加奇,谈到自己与朋友互助的张瑞宴……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大家发自内心的语言都是:真爱无声!正像古人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孩子发言的精彩让我吃惊,仔细想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灵,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整堂课学生的情绪饱满,大家都在拽着阳光飞!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童年时期,记忆是很灵活、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常常永远不会忘记。”因此,阅读应是以引导、激发孩子的兴趣为起点,唤起孩子阅读的主动性、创造性。而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普通而经常的形式。本学期,我校各年级都进行了课外阅读读书活动,我们四年级选的是书是《爱的教育》,因此我决定上一堂《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录的,并且是以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口吻来写的,很是贴近生活。所以学生阅读起来较为从容,易于接受,易于理解。学生易于从这本书中捕捉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而把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就消除了由于材料陌生产生的阅读障碍。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产生阅读的愉悦和兴趣,从而扣开阅读之门走进阅读的世界。

  我们班用了很长的时间见这本书读完了,在读的过程中,让他们对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在多篇文章中,选取了人物形象突出的几篇进行重点阅读。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紧紧抓住这本书的主题:“爱”字,从情感入手,阅读过程中始终围绕爱阅读,抓住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展开。突出了师生之爱、母子之爱、同学之爱、祖国之爱,自身也努力投入情感,尽可能地把学生也带入了书中爱的境界里。

  在教学中,我也努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学习、交流、畅谈体会,同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写话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下自己的想法。由于指导课的定位,在课堂上,自己引导得比较多。作为三年级的学生,要想说出很深入的体会,是有点难的,因此,我只要求他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其关于爱的名言即可。

  学生读这本书的兴趣很浓厚,家长的反应也很好。在全班掀起了一股读书热。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4

  读书指导课是为推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确立的新课型,是一种“学会阅读”的实践课。其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总结、交流读书心得以及书写读书笔记,逐步增强阅读能力。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起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愿望。

  首先:课前我安排交流“你喜欢的读书名言”,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接着我从《卡罗纳》这篇课文入手,复习了读书方法,交流了读书收获,再引出《爱的教育》一书,使学生产生想了解这本书的欲望。我在认识《爱的教育》一书时,以“要读这本书你会怎么读?”来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喜欢阅读的书籍及怎样了解一本书。我根据学生产生了解这本书的欲望设计了阅读目录的环节,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思考“你最想读哪一个故事?说说理由。”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法不一,充分发挥了学生对文本的想象能力,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对本书的好奇心。

  其次:在阅读《铁匠的儿子》一文时,教学中学生阅读时思维活跃,在点拨中懂得从句子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并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原设想是课外阅读学生能品出文中的基本情感即可,其实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抓住个别学生回答中的信息进行生成,一定能对本文的情感品出更深层次的内涵。这与自己本身在教学中的倾听能力有关,这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然后:在教学中我在学生读文交流汇报后,设计了“你想对波列科西说什么?你想对他父亲说什么?”这一环节,达到对文章主题升华的目的。通过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并引导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也达到与学生所体会到的情感产生共鸣的目的。

  再次:我教学中设计的“读完《铁匠的儿子》后,你还想知道波列科西将来的命运如何吗?你还想知道目录中其他人物的故事吗?请大家课后到《爱的教育》这本书中去感受爱的真谛。”这个对话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也做到从读一篇文章到读这本书的过渡。同时在拓展中我让学生交流最近读过的好书,激发学生阅读其它书籍的热情。从课堂上想展示自己读过的好书的孩子很多,足见这个环节为爱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对其它学生也具有很强的促动作用。这让我感受到像这样的读书活动课应该多开展几次。

  最后在读书名言中总结读书的意义,将教学气氛推向高潮,把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欲望燃到高点。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5

  本学期我组织了一次《爱的教育》班级读书会,最初定的目标不算高,对教师自己,就是想通过这次读书会,摸索一些指导孩子读书的方法,对孩子来说,大家都读一本经典的书,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调动全体孩子读书的积极性,还有利于老师指导学生怎样读整本书,让学生在读书方法上有所收获。

  从书的推荐,到设计读书卡(卡上是我精心设计的一些引导孩子深入读书思考的问题,例如你最喜欢那个人物,哪个故事打动了你,你想对书中的谁说什么,这本书有什么特色),再到引导孩子读书,利用课前三分钟随时交流读书心得,大约准备了快一个月。本以为时机应该成熟了,可以做个总结,深入的交流这本书了,所以上了这节班级读书交流会。但整节课下来,孩子们发言不积极,讨论不够深入,课堂非常沉闷,静下心来想一想,感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反思一:阅读不等于看书,需要有效指导

  我们知道阅读不等于看书,阅读要质疑,要思考,甚至可以猜测、假想,然后才能有所感悟、体验,这样靠“看书”是无法达到的。回想几个月前,让孩子们开始阅读《爱的教育》时,虽然我每天都提醒孩子回家读这本书,组织孩子利用课前交流时间朗读自己喜欢的或让自己感动的内容,但是,我没有进行细致的阅读指导,比如,怎样抓住人物的行为评价人物的特点;怎样联系自己理解比较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划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怎样在这些句子旁边做出批注,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等等。对于刚刚开始课外阅读的学习,就像面对一个刚要学习走路的孩子,他需要老师的帮扶,如果缺失了这些,孩子的阅读之路就会走得歪歪扭扭,达不到我们期望的效果。

  反思二:交流前孩子要有充足的准备

  对于刚刚学生来说,谈自己对整本书的感受比较难。对只阅读完一遍的文章谈自己的理解也比较难,因此,在课堂上,对于说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时,孩子们就轻松多了。但对这些人物曾做过哪些事情,交流的孩子就少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孩子们在交流前没有对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充分的准备,交流时心里没底,缺乏自信。

  班级读书交流会是孩子们读书心得的交流,是思想和思想的碰撞,课前学生的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效果。可能有的老师就要说了,你开始不是说都准备一个月了吧,应该准备的够充分了。但现在想起来,时间是够充分,但学生准备的却不够充分,我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孩子,说孩子顽劣,就知道玩,不爱读书,我想大部分的责任还要在老师,我发下读书卡后只是命令孩子每天必须读多少页,读完了必须添读书卡,这节自读课必须读《爱的教育》。孩子爱不爱读,用了几分心在读,我关注的少,可能很多孩子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调动起他们的读书兴趣,有些孩子即使很爱读,但也只是看个热闹,老师引导孩子深入读书的方法跟不上去,孩子又怎会和书中的人物在思想上有碰撞,有怎会有深入的思考。所以我想教师除了通过问题探究来引导阅读,特别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询问、指导、解答、鼓励等方式,走进孩子们的阅读世界,然后鼓励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让他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养成乐于交流、乐于与别人分享阅读快乐的习惯。这样,孩子们边阅读,边交流,读的就有了深度,感受更深刻。如果教师再注意引导孩子随时记录自己的心得与感受,这样坚持下来,孩子们对手中的书籍就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举办班级读书交流时,孩子们就会有话可说,有情感要表达了。

  反思三: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是开展阅读交流课的关键

  阅读课它不像我们语文课那样严肃,以单一的考试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阅读课重在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书交朋友,与书结伴而行。怎样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悟,要降低自己的身份,在读书交流会上,教师只不过也是一位读者,也要注意聆听孩子们的发言;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能很快地让孩子们放松下来,老师的评价要有激励性,能激发起孩子发言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发言没有对错之分,自己只是在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只是意见有分歧罢了。

  反思四:班级读书交流更需要教师要有很高的业务素质

  回想本节课,在课堂上,我的语言匮乏,苍白,面对孩子的浅显的回答,不能作进一步的引导,不能让孩子们的理解更深入些。说起来惭愧,我也是在读书交流会前几天突击看完的这本书,也像在看热闹。教师是根,学生是花,花儿要开的更鲜艳,需要有能不断地提供营养的粗大的根。看看当今许多教育名家,为什么他们的学生能出口成章,能博古通今,能吟诗诵词,这都是因为他们的老师本身就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因此,要想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必须不断地储备知识的活水,进行大量的阅读,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只有这样才会攀上令人神往的高峰,自然也就领略到峰顶的无限风光,才会让自己身上的小花开得无比娇艳美丽!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精选5篇)】相关文章:

群文阅读课后的教学反思12-18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2-28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12-18

初中语文教育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12-28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12-27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范文5篇12-28

健康教育教学反思12-27

《入学教育》教学反思01-21

大班教育教学反思11-27

最新的健康教育教学反思12-27